機電工程署回憶錄

前言

我在機電工程署差不多三十多年,經歷了共七位署長,部門極盡人傑之旺地,昌隆日照,大海航行靠舵手,借用毛澤東的詩,送給機電工程署: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堯舜。

本書是回憶我三十年公務員生涯;所見、所聞和我所思;由殖民地回歸祖國的政府、公務員群體在這大氣候中的文化和心態的轉變、一些政府部們從新自我定位、催生了「營運基金」的自負盈虧運作模式、這個運作模式取代了傳統的中央撥款。我曽在這模式運作的部們工作;由其開始、工作了十年才離開。

我這個特區政府的小小公務員、在部門內的職位不高,由二級技工到督察,雖然所寫的都是前綫工作人員日常事、但這些員工佔服務群組大多數,高層所訂的政策能否貫徹推行、有賴他們所持的心態。書中所描述的事故、有些令到你拍案驚奇,匪夷所思,豈有此理,妙趣横生處捧腹大笑等。

筆者在香港火紅的年代也是文學的愛好者、當時的志願是做一位記者、身體力行、也充份的裝備了自己,有十多年毎天都購買十五份報紙、其中一份是台灣的中央日報、看完後把認為有用的資料剪下、寫下讀後感、也寫了首詩自勉 「閒來磨筆怡閒情、萬紙千言訢心聲、四海風雲皆可寫、身邊瑣事分陰晴」 在報紙的副刋中、我必追讀曹聚仁先生所寫的他在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其間、作為戰地記者、把所見所聞、如實客觀地報道出來、結集成書的「北行小語」和「北行二語」我都買來閲讀、也極之着迷記者的天職。我這本囘憶錄亦希望能逹到如實報導、我在機電工程署的工作實況、和大家分享回憶。

在今年書展新書欄目中,曾在政府部們工作,自動離職或退休者,共有四人都出了書,包括王永平(前公務員事務和工商科技局長), 葉劉淑儀(保安局長),黃奇仁(警務處處長副官),黃明樂(女政務官),另一本年前出版的書是鍾逸傑(輔政司)所寫,鍾是英國人,中文由陶傑譯,這本書在機電署的圖書館可借到,上星期末任港督彭定康到港推介他的新書,若要看相關英國在港政權移交的內幕,可看鍾士元(港英時代兩局的首席議員)的回憶錄,機電署的圖書館也有收藏。

珠玉在前,執筆者都是前香港公務員的高官和精英,我這低檔次的員工,也執起筆班門弄斧,自覺汗顏,幸好成書前,先上載在互聯綱給各同事分享品評,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糾正其謬誤,來日有機會成書時,書中內容當以事實為根,以客觀為本。

作者: 馮志崧 17.11.2008

Page 0

17.11.08/Mon


入職政府為二級電器技工

我在一九八零年任職於廢物處理組,職位是二級電氣技工,工作地點是葵涌焚化爐,現在已停廠待拆,現時搭車往返青衣大橋,仍可見到那高聳入雲的煙囪豎立在荒廢的殘垣敗瓦中,靜靜的俯視不停在籃巴勒海峽奔馳的海水。

未入政府為公務員前,我在觀塘一間電子綫路板廠當車床技工,另外也在深水埗開設了一間時裝店,由我的女友打理,店名叫「風鈴時装/Fungs Bell Fashion」,我現今的綱頁(HomePage)綱址:http://fungsbell.com 都用回此名作紀念。開業時搜羅了不同款的風鈴,吊在櫥窗和店內,客人見到一些特色的風鈴,都會伸手搖響它,不同款的風鈴都有自己不同的聲響。

毎天放工後我都回店幫手,假期時商場人流暢旺,整天便要在店內,開業了六年,大孩子出世後結束了,有時回到商場購物,街坊喚我太太的名字也叫「風鈴」。

八十年代,要申請一份政府職位並不容易,當然也不是如電影所說要送禮才能找到一份政府工。二級電氣技工月薪是$1,450元,一星期只需工作六天,朝八晚五,包括午飯一小時,過時工作有補薪,日曆若是紅色日便是假期,毎年十二天大假,且可積存三年,和私人機構相同的工種比較,休閒的時間較多。其它附帶的福利也不少,例如教育津貼,有孩子的公務員,都沒有想到自己能享有如斯美好的福利。

當時香港的居民都享有九年免費教育,公務員若把孩子送到私立的學校,可享有本地教育津貼到十九歲,每人每年可獲得約50,000元。至於海外教育津貼,港英政府早在1996年已停止向新聘的公務員發放此津貼,之前任何職級的公務員可把其九至十九歲的子女送到英國讀中小學,每名子女每年可得教育津貼約12萬港元(7,500英鎊),另外還有旅費津貼,每年23,000港元,父母也可使用,只要不超出上限便可,孩子配額數量沒限,多生多得。海外教育津貼到2000年才停止向新聘的公務員發放,目前,公務員的編制約163,000人,仍享有本地教育津貼約12萬人,而海外教育津則有15萬人。

未入政府前更不知有那麼多可人的福利;例如工作超過二十年,不論職級,都可申請自置居所津貼,最低級者亦可獲數拾萬元分十年支取,人人有份,絶不會落空,有潛質或持高學歷者,若職系薪金逹到三十四時,例如技術職系,到任命為高級督察或較高職位時,便即時可享有百多萬元分十年領取的購屋津貼。

Page 1

18.11.08/Tue


垃圾真的是很嗅的

一般人以為焚化爐是燒壽板(棺材)的,我工作的葵涌焚化爐是焚燒家居的廢物,它是採用高温焚燒的方法,減少廢物佔用堆田區的空間,而在燃燒廢物時產生的熱能,則用來發電,自給自足的供應廠房機電設備所需的電力,其實燒垃圾的焚化爐廠房衛生環境比燒棺材的焚化爐惡劣萬倍。

想想你廚房的垃圾桶,沒有蓋子,放置一個月,產生的氣味,什至有蟲蛆,而你的床單被服,也會沾上垃圾味。焚化爐收集廢物的垃圾池,有半個足球場的面積,經年是堆滿了發嗅的垃圾,在池邊位和垃圾池底,吊抓是永遠清理不到的位置,那些垃圾都成了垃圾精了。

家居垃圾常混有罐頭的空罐子,燒爐的温度雖逹攝氏千度,也不能把它溶解,空罐和垃圾灰在運往灰池的運輸帶途中,鐡罐會被運輸帶上裝有的大磁石吸走,分開運到一個壓鐡機中,壓成如兩個微波爐大的鐡磚,積存了一定的數量,便賣給廢鐡收集商,三十年前的政府部們,都有保護環境的先知先覺了。

賣廢鐡所得的錢是全分給員工,部們沒有取一分一毫,政府有一種叫污染性工作的津貼,在焚化爐的員工都可以領取,員工的額外收入主要是加班津貼,且十分可觀。需要輪班的員工更可兼得輪班津貼,他們也會被安排每月都有不少於兩天的加班,雖然是16小時的額外工作,但都是十分寫意和輕鬆,這些加班費是每年的定額撥款,若然該年度的加班費配額用不完,下一年度的撥款會減少,所以加班津貼是太公分燒肉,不論工作有否需要,都會安排加班。值班員工的加班日會安排在辦公時間內工作,其它員工的加班時間都在辦公時間外,由於無人監管,也沒有抽查的機制,工作效果十分低,加班費是正薪的1.4倍,督察級以上的職員則沒有加班津貼,我們稱督察級的職員為呀”Sir 或幫辦”.八十年代技術職系督察級人員的薪酬是高於紀律部隊內的員工,今天則是時移世易了,當時的督察級分為助理督察,二級,一級,今日改為督察和高級督察,助理督察名稱照舊。

葵涌焚化爐是新廠房,和當時的荔枝角和堅尼地城焚化爐相比已改善了很多,但工作環境仍然不理想,廠房內的温度在夏天達到攝氏40多度,為了工作安全,一年四季必需穿上一件頭的長袖夾乸衣,頭上要戴上標準的安全帽,就算不用工作,當走入爐房時,也大汗淋漓。

Page 2

19.11.08/Wed


人生首次用口罩

返工首日,舊同事帶我入廠房,介紹各電機裝置的用途,並交給一個口罩叫我戴上,笑著對我說。「你一星期後必會因喉嚨發炎去看醫生」。我聴了一笑置之,不把同事的忠吿放在心上,果然一星期後喉嚨十分痛,吃成藥也止不了,還是要看醫生才治好,隨後新來的同事,都是相同的例子,在葵涌焚化爐工作五年多,轉到西環焚化爐,在新環境工作了十多天,喉嚨痛也走不了,不同地區的垃圾產生不同的細菌,患了一次,未必有長期的免疫期,只是西環焚爐廠內的衛生條件和工作環境,異常惡劣,今天回憶起來,仍覺令人嘔心。

焚化爐主要是處理家居垃圾,收集時沒有分類,垃圾堆中常混有一些有毒物質和壓縮氣體的空罐。用塑膠袋包裹在內的垃圾,五花八門,而燃燒塑膠袋和飯盒會產生有毒氣體,未用完的噴髪膠罐,家庭打邊爐的石油氣罐,殺蟲水罐,在高温時會爆炸。

每天街市賣剩的東西,如快要發嗅又不能做魚蛋的死魚,棄置在竹籠內病死的雞,爛水菓,腐肉,蔬菜批發商沒有人購買的一籮籮蔬菜。菜塲賣不完的蔬菜運到焚化爐時,有些仍十分鮮緑,廠內的員工,有時會揀一些可以食用和新鮮的,帶回家做餸,值班的員工在天冷時,會用這些菜打邊爐,整晚食之不盡,且菜款可以次次不同。

焚化爐的燒窰是24小時運作,因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 ,四個燒窰只用三個,不停焚燒垃圾,在葵涌焚化爐每日燒的數百噸垃圾,所產生的熱能和蒸氣,足夠推動一部2兆瓦1.1萬伏特高電壓輸出發電機,能維持全個廠房機電設備和照明的電力消耗,若沒有足夠的家居廢物焚燒,電力要由中華電公司供應,每月的電費約數十萬元。

在各類焚燒的廢物中,有些是違禁品,不同地區焚化爐所燒的違禁品種類也不同,葵涌焚化爐所燒的多是盜版的錄影帶和色情書刊,其它焚化爐有燒毒品,郵局投遞不到的信件和包裹,附近銀行的廢鈔票,海關充公的冒牌貨,沒有報關的走私香煙。一些過時的品牌服裝,設計時裝的樣辦,不會賤價出售或內部轉賣給員工,以免干擾自已的品牌,到年尾時廠家會全部送到焚化爐燒毀。

Page 3

20.11.08/Thu


八十年代國內沒有冒牌貨

焚化爐燒毒品是十分大陣仗的安排,事前由負責掃毒組的警務人員到廠房視察,廠內的員工是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燒毒品,當警車駛入廠房,警員會即分站各位,包括在頂層抓垃圾到爐口的操作室,以確保每一袋的毒品送入爐內。毒品由爐口經過數層的推動板,再自動送到高温爐,全部過程約一小時完成,爐內温度一千度攝氏,除了金屬物品,一切灰飛煙滅。

海關交到焚燒的充公物,主要是走私的香煙,當一箱箱的香煙在垃圾池口放妥,關員把煙箱打開,取出每一條香煙,每條煙上下各五包,用刀在中間劏下﹐煙包內每一枝煙,都被割斷,不能取來吸食了,再抛入到垃汲池內。由於數量多,在開始的數箱,每條煙都一條不漏的用刀割斷,其後的只打開箱盒,把煙抛入池內便算了事,而在爐頂(若十層樓高)的垃圾送入口處則沒有派人看守,這給廠內的員工拾取的好機會。

在關員撤走後,負責用機械吊爪把垃圾池內的垃圾抓入爐口的操作員,把池內的香煙吊到爐頂時,並沒有把混有煙仔的垃圾放入爐內,而是把垃圾放在爐口傍的平台,員工也不理會那些發嗅的垃圾,把煙條從垃圾堆揀出,這些從垃圾堆揀出來的香煙,員工用來自己享用,不敢賣給外間的商戶,主要是香煙放在海關的貨倉內,貯存了很久,才送到焚化爐燒掉,海關的貨倉沒裝置空調或抽濕設備,菸草久存味會變,試過吸食的員工都說煙味較淡,尼古丁激素未能提神醒腦,用來過心瘾尚可,有部份員工則帶回鄉下給老鄉分享。

這些煙都是流行名牌;如萬寶路,總督等,不是冒牌貨,而是走私物到內地。當時國內沒有這些名牌進口煙公開出售,只能黑市購買那些價錢昂貴的走私煙,農村只能聴其名而沒錢享,所以他們吸食這些同鄉帶回的過期煙,也不理會它的味道,只滿足了崇洋的心態或用來招呼鄰里,作為自已身份的提升。在開放改革初期的八十年代,國內是沒有冒牌貨,十年人事,九十年代,深圳羅湖城內的店舖,擺滿了各類冒牌貨,如LV, Prada, Rolex, Denon HiFi 等。

郵政署交來燒毀的郵袋,都是未能派遞的郵件和郵包,垃圾堆積如山的垃圾池,其嗅難頂,郵政署的員工把郵袋丟到廢物池後,便即時開車離開廠房。郵政署的職員走後,廠內的員工即把郵袋用垃圾抓夾到爐頂的平台,把郵袋打開,每個郵袋約半個人高,共有十多袋,內裏全是不能派遞或被退回的國內外和本地的信件,郵包則幾乎全是寄往大陸用毛巾作包裝而不超過兩磅的小包裹。

Page 4

21.11.08/Fri


垃圾堆內也有寶

當時互聯網仍未通用,電話也不能直接和外國的親友通話,傳遞特快訉息只靠電報,用摩士密碼傳送,經大東電報局翻譯成文字,由騎腳踏車的電報局職員把電報派到受件人家裏,並收取費用,價錢以每個字計算,若非急事,海外的親友都是靠寄信來保持聯系。

喜歡集郵的員工,都揀取由外國寄來的信件,自我收藏或把郵票賣給集郵社。有時信內會夾有鈔票,美金是大家的金山夢,若接近農曆新年,收獲更多,有員工曾在信中檢到兩張百元美金,不勞而獲的得到差不多半個月的薪金。無法派送的包裹,多是港人寄往內地親友的布料或衣服,其實如果包裹或信件上有寄信人的地址,郵政署都會免費回派給寄件人。外國的小包裹多是餅食,書籍或雜誌之類,員工們都很自律,不會去閱讀信內的訊息,也不會把信內夾有的相片取出來觀看。

發鈔銀行有時會交來舊鈔票焚燒,這些報廢的紙幣,每張都蓋有廢票的紅色印章,每次焚燒時銀行都派人監察,但漏洞必有,有一次有部份廢鈔竟流出市面,在附近的街市欺騙一些不識字的老人家。

當這些待燒毀的廢紙幤進入燒爐的第一層焙乾格時,袋子會破裂,可能有一两軋的廢紙幣給彈到爐邊,該層爐格两傍都有觀察窗,打開了窗口可用鈎子把廢紙幣從爐內鈎出,廢紙幣到逹此層格時,爐內的高温度可令到紙張自燃,但廢紙幤是綑成一小紮的,若及時從爐內取出,中間的紙幣仍會完整而無燒過的痕跡,有人把這些報廢紙幣夾在真紙幣在街市一齊使用,紙幣上面的報廢印章會騙到一些不識字的長者,當他們存錢入銀行時,會被銀行充公。後來銀行報了警,有警員到廠內調查,也查不到,也沒有證據証明是廠內員工所幹的。

年尾時焚化爐會接收到一些名牌服裝的生產商,交來過時的存倉時裝或辦房所設計的樣辦送來燒毁,生產商絶不會容許舊款的時裝再流入市塲,也不能越季賤賣而壞了牌子,在送到焚化爐前已用剪刀把成品剪破,但數量多,剪不勝剪,仍有部份漏剪,員工都把這些服裝帶回家,作自用或送給親友帶回鄉,各類服裝,由外套到內衣都有,附近街市的攤檔,也不敢寄賣這些名牌衣服,以免犯官非。

有三類書經常交到焚化爐燒毀,這三類書來自不同的政府部門,海關在口岸輯到的色情書刋和錄影帶,翻版書,圖書館的損壞書藉。家中有小孩子的員工,都揀取圖書館的書帶回家,更吸引員工的是色情書刋和錄影帶,找到黃色書和錄影帶,大家都交換觀看或帶回家和至愛分享,中夜班的當值員工,更極盡開懷,劈酒高歌,喚來紅顏知已,把臂共償。

Page 5

22.11.08/Sat


一級電器技工降為二級電器技工

當垃圾燒成灰燼,經洒水冷却,運輸帶把灰燼送到貯灰池,經過大磁石,吸走了鐡類的物品,而非鐡類之金屬,有鋁罐,部份是硬幣,當時的硬幣最大面值是伍圓,在年尾家家大掃除時,金鍊,金戒指等,偶然也會在運輸帶上拾到,員工有閒時或午飯間,常站在運送垃圾灰燼的運輸帶尾端,「守帶待金」。硬幣和金飾等物,除了金飾可回復其光澤外,所謂真金不怕洪爐火,把金飾放在酸性溶液中,便可變回金光閃閃,至於硬幣,若是銅鑄的,尚可還原近似的色澤,合金鑄成的硬幣,被薰黑或變了形,員工都要整理好,例如用砂紙或鋼絲擦把黑色淡化,才可到銀行更換,或化整為零,用來乘車作輔幣用,焚化爐前綫員工的下欄錢也不少。

香港的三個焚化爐最後建成的一個是葵涌焚化爐,於1979年開始處理家居垃圾,我初入政府申請的職位就是葵涌焚化爐,職級是一級電氣技工,我從沒憧憬要找一份政府工,只是在報章不顯眼的版位偶然看到,這個偶然其後帶給我和家人三十年無牽掛無憂的穏定生活,今天寫這本回憶錄時仍心存感思之心。

在機電工程署的技術級別中一級技工差不多是最低,下一層是二級技工,由於技術考試時駁阿Sir咀,被降為二級技工才取錄,我在驗身及格後,焚化爐電器督察來電告訴我,他當然不知道個中情況,叫我考慮二級技工的職位,我並沒有把這次駁阿Sir咀所得的失誤作為日後工作的座右銘,還屢次重犯。

見工當日是在焚化爐的寫字樓,沒有直接到逹的交通工具,要在往青衣的橋口下車,再步行約三十分才到逹,心裏嘀咕這裏的員工怎樣返工,那真是我的杞人憂天,原來有廠車接送,不乘廠車的員工還可取得車費的津貼。

我只需填了一份很簡單的個人資料,核對了學徒證書,那位督察問了我十五鐘的問題,便說我及格了,我聴到十分到高興,以為鐵飯碗那麼容易獲得,原來還有下文,我要再經過技術考試和驗身及格才能受聘。

技術考試在銅鑼灣加路連山道機電工程署頂層的學徒訓練中心,工塲導師區寶先生問了30分鐘有關電器技術和理論問題,這些問題和焚化爐督察所問的相似,本想告訴導師已在焚化爐考過口試,幸好沒有出聲,否則考試結果絶不樂觀,一定不會被取錄。電視也有做,阿Sir不會有錯,不可駁咀,其後終於駁了咀,結果由一級技工在聘用時降為二級技工。

Page 6

23.11.08/Sun


公務員看街症免費 藥樽要付錢

工塲導師叫我把一組電綫穿入一條舖在地底的喉管,我很快做完,導師問我有否用儀表測試該組電綫在穿過喉管後,電綫的絕緣保護有否被破壞。我告知私人公司技工的做法只要出來的綫頭沒損壞便可,沒有人會帶絕緣測試表去做工程,儀表昂貴,小型的電器店不會買這類儀器,以免積壓資金,導師睜了我一眼便着我回家等消息。對於剛才的答話我自覺並無不妥,就算工地有絕緣測檢表,若取來用,會遭老板即時解僱,一句話「不是出來揾食的。」。

面試後也沒有把結果放在上心,我無家庭負擔,單身三十多歲,自己有一層不用供款的樓宇,一間由女朋友代打理的時裝店,更不是下崗工人,當時我在觀塘一間模具廠當車床技工,薪金表面優於我申請的那份政府工,那時真的不知道那小小的技工職位,背後竟包藏了很多的福利,可享用我到百年歸老時。不過今時今日,流水落花春去也,公私營的機構,香港再難覓如斯好福利的工。

技術測試後的三星期,葵涌焚化爐的幫辦通知我去驗身,原先我想應徵的一級電氣技工不成功,改聘我為二級技工,薪金少了數佰元。驗身的地方在油蔴地賽馬會診所,照肺,驗尿驗血等和一般的健康檢查無異,由於我申請的是電器技工,要加做色盲測試。走進檢查室,怪異的房內竟另有一位也正在接受驗身的男子,脫光了衣服在做大動作的運動,我則是脫剩內褲,原來那男子是投考紀律部隊,那年代沒有什麼所謂私隠。

               我在做了公務員後才到政府的門診部看街症,街症安排了一位専責看有病公務員的醫生,因公務員有公職在身,若花大多時間在等候,服務市民時間便相對少了。退休公務員和公務員家屬則和普羅市民一樣,一齊排隊,只是不用付費。街症的醫生效率寄高,診症室內有兩位病人,一個在接受醫生檢查,另一位病人則站在你背後近門口位,醫生採用快刀斬亂蔴的手法,不是要多看病人,因派籌有定額,看完可早收工。幸好守門口的嬸嬸,男女病人有別,不會鴛鴦配。在配藥室的前面,有一個小檔口,藥水樽要自己付錢購買,每個兩元,看來是外判的小買部所經營,為了慳錢,為了環保? 我曾自備藥水樽,配藥員說藥樽不乾淨,他說樽內有水點不合用,慳錢和環保都是兩難。

               由交回申請表到返工日,共需要五個多月,到接到通知可以返工時,才記得有那回事,信件是用平郵寄到裏,若寄失或遲收信,算不算自動放棄。

Page 7

24.11.08/Mon


嗅男人


返工首日先到加路連山道機電工程署的人事部辦登記,要填的項目有數頁之多,包括近親有沒有當公務員,曾做過什麼工作,要一一詳列,有否參加過工會,曾否入獄,幸好不需要良心證(不是良民證),十隻手指都要蓋手指模,影完了相共花了半天時間才完成了所有登記手續。

下午才到葵涌焚化爐報到,科文介紹電器部各同事認識後,到貨倉取工衣和工具,三件藍色(不是三套)蛤蟆衣,長袖上身連長褲四季都是穿上它。首天返工什麼也有帶備,吃喝無問題,因電器工場的對門是食堂,一半的地方服務廠內的員工,食品的價格較賣給街外人平,那年代公務員的附帶福利大大小小由吃飯到住屋政府都無微不至。

葵涌焚化爐的廠房很宏偉,有如007占士邦電影的火箭製造場或兵工廠,全部是鐡框組成,平台和樓梯都是通格的鐡板舖成,不會阻檔視綫,
若站在高位向下望,有君臨天下之氣勢,君者是時任廠長羅作樑先生。

放工後返回時裝店,女友即掩鼻把我推出店外,問我是否從垃圾堆走出來,我說你猜錯了,我不是來自垃圾堆,而是比垃圾堆還大堆的垃圾廠放工回來,她即用命令的口氣叫我去沖涼才好回來,以後日日都要這樣做,我才醒覺到剛才搭乘巴士時傍邊的乘客何以會掩鼻。原來下午同事帶我認識廠房的裝置時,我穿了工衣,戴上口罩,安全帽我感覺很笨重沒戴上,頭髮上沾附了垃圾灰塵,所以有嗅味,而放工前沒有沖涼,嗅味隨身不散。在更衣室的同事問我是否趕時間而不沖涼,其實我才第一天上班,水杯也沒帶,何況沖涼用品,我更想不到真是有這麼嗅的垃圾。

第二天上班則帶了一大袋傢伙,包括沐浴用品和衣服襪子等;自此以後,每天下班前必洗頭和洗澡才回家,到今天每日洗頭的習慣仍沒改變,升級到九龍醫院為助理電器督察時,工作間都有空調,偶然去巡察員工的工作進度,他們工作的環境絶沒有焚化爐的那樣惡劣,而焚火爐的督察仍是要每天下班前沖完涼才回家,尤其是家有小孩子的,他們沐浴更衣的地方是和前綫的員工分開。在醫院工作的同事,也是習慣沖涼才放工。

安全帽和安全鞋都是不受歡而又必須的配帶物,安全鞋是英國製造,鞋頭內嵌有鋼片,以確保重物跌到腳上不會受壓傷,其重量超過1.5公斤,制服和帽子的顏色分出各人不同的職級,技工制服是藍色(大陸藍),帽子是黃色,工程監工(我們習慣叫科文)和督察制服是白色,督察的帽子是白色,而工程監工帽子的顏色和技工級同是黃色,除了廠長,文員和司機,人人都要穿制服,廠長在進入爐房時,他戴的是紅色安全帽。

Page 8

25.11.08/Tue


夏天日日吃鹽餅

爐房內的温度在35攝氏度,接近燒爐位置是40度,在最寒冬的日子也不好過,有時燒爐內的熱耦器(thermal couple)損壞,要站到爐頂去更換,爐頂的鐡皮温度幾可把鞋的膠墊熔掉,腳底灼熱,要舖上木板,才可避免腳底灼傷,若工作需要較長的時間,則必需要用風扇,在夏天站在爐房內,不用工作也會汗流夾背,全身皆被汗水濕透,額上汗珠滴滴不斷,為免中暑,我們都飲大量的水,但飲水太多,胃液變淡,所以在工場內的急救箱都有鹽餅,把它含在口內,慢慢溶化,雖不如維他命那樣好味道,鹹味怪怪的,為了補充體內失去的鹽份,夏天日日吃一粒。

雖然工作環境衛生惡劣,部們提供的個人保護裝備是足夠的,除了普通的口罩外,每位員工還會分配豬咀型裝有獨立過濾蕊的橡膠口罩,工作上也頗安心,不會憂慮會受到細菌感染。

工作時間每週48小時,星期一至星期六由上午8時到黃昏五時,午飯有1小時的休息,而上下午的中間時段有15分鐘的小休,員工可到食堂喝咖啡或吃小點,由於不是直接服務市民,紀律都是十分鬆散,一天8小時在廠內,實際工作只得3小時,這情況在30年的今天,仍有人抱着這種工作心態。

早上8時正在工場內等候工程監工分派工作,跟着便到物料供應部領取工作上需要的物料,把物料帶到工作的地點,工作的心情尚未培養,便到食堂飲10 點鐘早茶,茶後工作約1 小時便吃午飯,下午的小休飲茶時間在3:15分,在冬天時,部份員工在嘆完茶後便回到更衣室沖涼,遲到可能沒有熱水,若然大家只是沖涼和洗頭,熱水是足夠的,但有些員工用熱水來洗工衣或用大膠桶來泡浸,遲來的員工便沒有熱水沖涼。

葵涌焚化爐和荔枝角及西環相比,葵涌對周邊的環境和居民的健康影響較小,主要是葵涌廠房的煙囪較高,且遠離民居,四個燒爐都裝置有獨立的高電壓靜電除塵器,燒垃圾時產生的黑煙和夾在煙裏的塵粒,經過靜電除塵器,高電壓產生的電塲,把塵粒吸附在電極上,靜化的煙被大風機吹出煙囪外,變成了淡淡輕煙,混入雲堆中,只是這些薄薄如霚的煙仍是夾帶着有毒的物質,飄得更遠,隨著雨水,侵蝕大地和市民的健康。

靜電除塵器並不是很可靠的裝置,正電極是由一排排約6毫米體積的銅綫垂直組成,與鐡板塊合成的負極,在積滿了塵粒時,震鎚不能把積塵全部震跌,日子久了積塵越厚,電塲減弱,從煙囪出來的煙又會變黑。

Page 9

26.11.08/Wed


公務員的宿舍

焚化爐全年日夜不停運作,員工是三班制,為了方便員工上班,各區的焚化爐都建有宿舍,當廠房的電機設備有重大故障時,需要即時增加人力支援,宿舍的員工就算在半夜,也要回廠幫手。在颱風季節,當5號或以上風球懸掛時,(八十年代熱帶氣旋訉號分為1號,3號,5號,7號,8號,9號和10號等,後來取消了5號和7 5號風球時,銀行和政府部門都停止服務。) 要即時回廠接替正在廠內的員工,直到風球缷下。

荔枝角和堅尼地城焚化爐的宿舍都在廠房附近,唯獨葵涌焚化爐是租用私人樓宇作宿舍,樓宇地點竟不是在葵涌,而是租用荃灣兩個私人屋邨數十單位,分別是荃灣中心和荃威花園,技工級以下是兩人合住一單位,不論他們是否單身或有家庭成員,所以當兩伙家庭合住一單位時,老友記也覺不方便。單位是五佰多呎,兩間大房各戶一間,一家四口晚上共住在一間不足一百呎的房內,而客廰,厠所和廚房共用,電費煤氣費兩伙人分擔,水費,管理費,差餉和租金由政府負責,租金只是數百元。雖然是兩伙人共住不方便,但和租住私人樓宇的租金相比,則很相宜。

公務員在申請公屋有自己的計分制度,和市民的申請分開,上樓較市民快,而薪金上限寬鬆很多,市民四人家庭入息上限2008年是15,500元,公務員是用職級和薪酬分界,最不公平的職級是技術職系的督察職級,高級督察可即時取得百多萬元的購屋的津貼,助理督察可以申請到公屋,督察則上下茫茫皆不見,助理督察的入息上限可超越市民的一倍。

雖然在公務員排隊上樓較快,但要揀取心儀的公屋,仍要等六至七年,低級公務員可以多途徑申請,包括和市民一樣,同一時間向房屋署和房屋協會申請,條件限制和市民相同。

在兩戶同住宿舍的員工家庭,唯有互相包容,也有幸運家庭的同事分配到與單身的員工共住一戶,這些單身同事只是掛個名,很少回到宿舍,有些長住的也不會在屋內煮食,有時會帶不同女朋友回家過夜,對有兒女同住的家庭,怎樣教導呢!

葵涌焚化爐與荃灣宿舍很遠,廠方有車在石硤尾地鐡站和美孚的消防局接戴員工上下班,不乘搭廠車可向部門申請車費,政府的交通津胋只要是辦公室在新界區,都可以申請討回乘搭巴士的車資,但地鐡車費不包括在內。乘搭巴士回廠必需在青衣橋頭下車,步行約半時才到達廠內,四周是荒野,草叢成林,沒有路燈,白天步行,晴天曬,小雨天打傘也會濕身,夜間返工的員工必乘廠車,若錯過了廠車,不敢獨行而要搭的士。(27/11/2008/Thu)

Page 10

27.11.08/Thu


AM政府車

雖然市民可自訂車牌,交運輸處登記拍賣後而取得擁有權,但AM字串仍是政府車的標記,消防車用”F”字母,醫院管理局的車隊用”HA”,特首的公家車是皇冠徽號,警務處處長的車牌是1 號,有市民要求把處長車牌公開拍賣,料拍賣價可過百萬元,但處長斷然拒絶,1號是權威的標記,1哥是黑白兩道的圖騰。

接載葵涌焚化爐員工的廠車,是拉小販用的開放式豬籠車,兩傍沒窗,只用鐡絲鋼作屏障,兩傍裝有可以拉起的長木櫈,下雨天或寒風凜冽的日子,放下捲起的帆布簾,擋得了風却擋不少雨。

坐這廠車,安全沒有保障,兩張長木櫈,若全車坐滿人時,木櫈震動不太,若只得一兩人坐在櫈上,坐者真是提心吊胆,葵涌焚化爐位於近郊的海傍,路上往來的車子不多,政府車不怕違規超速,踩油門如跳探戈,我返通宵班時,搭車的同事只得幾個,一定要用手抓緊木櫈或鐡絲鋼,否則急轉灣或突煞車,會有可能被抛出車外,幸好開廠多年,未試過車毁人亡。

葵涌焚化爐的宿舍在建廠時已劃有地方興建,颱風温黛的吹襲,一埸類似秀茂坪山泥大傾瀉,把宿舍的地盆淹沒了,宿舍地址離廠房頗遠,後來地價漲,宿舍沒建成,私樓租金昂,要住宿舍的員工,後來被安排在葵涌其它政府員工宿舍居住,這裹的交通並不方便,一些和駕駛運載圾垃灰車的司機相熟的員工,間中會乘搭這些運灰車回廠。這些運灰車十多噸重,每天分兩班由早中班司機駕駛。

在機電工程署有幾類員工,由其它部們借調,例如司機,文員,閘口管理員,貨倉管理員。由於他們不是機電工程署直屬的員工,他們的去留和升職,並不是由機電署所控制,他們有自己部們的工作文化,不會主動融入所工作的部們,且有過客的心態;雖然職級不高,但他們是直接受主管級人員所規管,考勤報告也是由他們撰寫,所以這些借調到部們的員工,違規的事常有,前綫的員工以為上級縱容他們,在工作層面上便出現矛盾,作為督察級的我,亦有時感到無奈。

我的職權能力,也不能管理他們。開廠早期葵涌焚化爐的運圾垃灰車司機補水事件,可見一斑。圾垃灰是運到西貢的堆填區,司機每天只運送一次,若是運送兩次,便要加班補水,司機說塞車,廠方派人跟車,發覺塞車不事主因,但不能每輛車都派人監察,也不想把事件交到執法部們處理,唯有在車上加裝行車記錄儀,司機運載圾垃灰的數量終於逹到,而廠方又不用多付加班津貼。28/11/2008 Friday

Page 11

28.11.08/Fri


政府合約的出租車

政府部們的司機,工作文化和心態都沒有與時並進,司機很強調自己的工作只是駕駛車輛和有限度車廂的清潔工作。他們不會幫手派送文件的工作,日常文件的派送,有專人跟車,但有些突發的急件,不適用傳真或電腦掃描傳送,而負責跟車的同事剛不在時,要司機獨自派送,他們多不會答允,說會破壞行規,由於政府車的成本效益不高,而大家都心中有數,很多部門都用合約車輛或在判出工程合約時,要求承判商提供車輛,供相關的官員巡察工程之用。合約出租車是全包服務(除隧道費),每月約只需一萬五仟多元,視該合約的中標價。而綑綁工程合約所提供的車輛連司機,更能提供靈活的使用,司機收工可搭其順風車回家,或順路購物買餸等。八十年代用政府車的方便度,今日己湮沒。

如政府車輛要修理或年度例行檢查,若零件不足,車輛可能要十多天的檢修才能交回使用。運輸部不會提供後備車輛,部們要租用私人公司的車輛來派送文件,這些租賃的車輛,是政府的合約服務供應商,連司機一併提供。雖然車輛在維修,政府司機仍每天上班,給他們安排工作是很頭痛的一件事,工塲的工作他們不懂,唯有讓他們閒坐,有些司機也自覺這時申請放假會好過些,而且也是雙嬴局面。

員工自己有車而又需外勤工作,可申請汽油津胋,部門也可申請政府車而由持有政府駕駛執照的員工自行駕駛,有外間車牌執照要駕駛政府車輛是要再參加駕駛考試,但離開公職後執照便無效。

八十年初,仍有部份政府部們未採用自動轉帳發薪,政府發薪日定在月末的前一天,若是公眾假期便提前,所有津貼;例如加班,處理污穢物和輪班值勤的津貼是安排在下一個月才發放,並不似私人公司會有截糧日期,把發薪日推後數天,甚至一星期,曾在私人公司工作過,對發薪日有熱切的祈待,有時會無緣無故在指定的出糧日老板也會說要遲數天才可給錢,有更刻薄的叫你收順些,扣你數十元的零碎錢,你也會笑著說無問題,打政府工的其一福利,出糧不會涼薄呃你一分一毫,也不會覺得手握的粮袋是血汗錢。

政府工雖無花紅和年尾雙糧,但政策都以人為本,在每年的十二月都提前發薪,一般都在冬節,十二月二十二日,到農曆新年,所有中下級的公務員都可獲得預發其月薪的一半或三分一以渡過年關,預支的薪金分三個月還款而不計利息,雖然一些有能力的同事不在乎,但放在銀行也可收取利息,對中下級的公務員來說,這是受歡迎的殖民地遺風,「年晚錢,飯後煙」,部門也很體恤員工,過年後都為員工增加補水工作,以彌補每月被扣除的預支薪金。29/11/2008 Sat

Page 12

29.11.08/Sat



首次出政府糧

發薪日是打工仔開心的日子,當天葵涌焚化爐廠內的員工亦十分雀躍,上午的工作都慢條斯理或盤算發薪後有什麼活動,早上11點鐘由廠車載到荔枝角焚化爐,等候會計部的車子來發薪,而運款車是由警車護送,現金放在一個約半個信封大的雞皮紙袋內,收到糧袋後,員工不會即時乘車回廠,飯堂雖然價錢平,出糧日都要轉轉口味,到附近的酒樓大吃一頓豐富的午餐,再到銀行存錢,隨後便逛公司購物,有興趣投資的同事,仍會在銀行逗留,看金價而買紙上黃金,股票和外幣,加元的上漂下浮價對我有時也十分驚心動魄,閒逛數小時才坐的士回廠繼續工作,出糧文化在銀行自動轉賬後仍在一些部門不成文的保留,發薪日員工吃完午飯後遲返辦公室,上級見到也不會責駡。

政府員工的額外收入,自焚化爐結束後,另有驚喜,在1997年政權移交前有先見的部們採用自負盈虧的營運基金模式運作,以變應變去迎接大時代的來臨。機電工程署在1996年採用了營運基金方式運作,先在一些部別執行,在整體運作有盈利時,各職級的員工,皆可分得500元的超級市塲禮券,今年是營運基金運作的第十二年,由初始到今天,營運基金運作十分良好,年年有盈餘,並不是所有盈運基金部門都能赚大錢,郵政署的盈運基金政策是錯誤的低估估了形勢,相信賣郵票的項目,會由地舖搬到樓上或回復好似五十年代由私人店鋪代售。

機電工程署約有八成的員工是在營運基金的部别工作,由於禮卷的分發是得到中央政府的批準,在2003年時雖然沙士疫症爆發,香港經濟陷於低潮,而盈運基金仍賺錢,超市禮券照派,竟遭報紙大事評繫。隨著逐年盈利的增加,禮卷由300元加到500元。

有家室的員工,太太們對這些小橫財,自然感到驚喜,單身員工和一些另類有家室的男士們都想把這些超級市塲禮券改變為私己錢,把禮卷以折扣價賣給其他同事,皆大歡喜。

我由私人機構轉到政府工作出差不多30年才退休,不敢自詡是一位服務社會的公僕,只是努力做好我這份工,確定了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但我不認為做一分政府工可以滿足到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對於有學識和遠見的青年人,做政府工是磨滅他們志向的墓園,一入候門深似海,而今天新入職做政府工和一些老同事的談話,他們都感到唏噓,你可說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改變百年傳統工作文化的模式,非一朝一夕的事,接近權力中心的在位者,無需急功求利去執行謀私的政策。30/11/2008

Page 13

30.11.08/Sun


未言失敗再考一級電器技工

 

一位在大學畢業的親戚,我提議他無需考慮入政府部們,年輕人不應貪圖工作穏定而放棄自己的理念,年輕而有學歷的人才在私人機構發展,創意無窮,從小處可以宏觀看世界,亦有人說私人公司如殺戮戰場,但年青人在真人性的環境中更能堅強成長。

三間焚化爐的電機裝置大致相同,業界大部份的電氣技工,很少見到這類大型的電機儀器,我所熟悉的樓廠固定電力裝置綫路,在這兒則用不著,工作的模式是維修和保養,高壓電力裝置是我首次去接觸,有幾台大型馬逹如一部私家車般的大少,廠房所有一切的裝置對我是十分新奇和需要時間去學習。

雖然我是新來者,但很快和舊同事熟稔,所謂舊同事,在十一人中大部份來到焚化爐不足一年,其餘的則由其它政府部門調來,這兒反映兩種工作文化的態度,新來的那一群可取的地方十分積極,工作上的困難多自行去解決,不喜歡事事請示上級。直接管理工塲有兩位工程監工(科文),他們都是很勤力和具負責任的公務員,且能身體力行,作出好榜檥。

我工作勤力和快速完成上級指派的工作,表現很受讚許,工作勤力,會給一些老資格的公務員嘲諷,說那麼勤力是否想搏升級?在電器部工作的同事,都很年輕,且大家的職位低,沒有小圏子的排擠事件發生,我出來社會工作多年,知道隨波逐流才不會被水淹死,可以加入這個可長享小褔的大家庭是我的好運氣。

工作了6 個月,廠方滿意我的工作表現,推薦我報考一級電氣技工,同樣需要口試和技術試,在考試的那天,竟是上次貶我級的那位導師,當時絶沒有章回小說所描述的「寃家路窄」,相反,在政府部們工作了6個月,整個人都如受了脫骨換胎的洗禮,如温室的植物,看來十分有『家教』,一切一切有規有矩。我擠出了滿面的笑容向阿Sir 說早晨,他仍然是那副冷漠的面孔,沒有回應。

這次的技術測試十分順利,一個簡單的原因是全部過程都十分高調的注重工作安全和程序,例如在進行維俢的電制上掛上警告牌,加上安全鎖,檢查後要記錄所有數據,在私人電器工程公司,從不會注重這些必要的安全措施,你若提出要求安全的裝備,可能會因此遭解僱。1/12/2008Mon

Page 14

01/12/08/Mon


中空寶的一級電氣技工考試

考完一級電氣技工升級試約一個月,助理電器督察崔志權叫我到寫字樓,恭喜我考試及格,但要正式文件確實才生効,我並不覺得太大高興,我只是收復先前的失地。當晩多了個藉口和女友狂吃一頓,牙擦一番。

過了數月仍未收到總部的確實文件,到寫字樓訽問,所得的答案嚇了一跳,部門已取消了一級電氣技工的空置職位,也沒有交待為何安排我去參加該職位的考試。升到級是多了數百元收入,幸好尚沒有先使未來錢,也沒有鴻圖大計把這些錢作如何如何用,其後也有同事得到類似的遭遇,劇情更誇大,他是收到正式文件再被取消,事隔多事,他仍有微言,要出了糧才算真的是升了級。我任職督察時,也曾參與員工升級要面試的遴選工作,將在後文和大家分享,其中有一位參加面試技工所說的話,今天想來也是十分駭人,當時坐在主席位是高級督察和人事部一位女同事,那位技工說:「他是來博大霧的」,我當時即想把他轟出去,但看主席仍微笑如棉裏針回應幾句有骨的說話。

在私人公司上班,由開工直到收工,一刻都不能停,一分一秒都不能做少。在政府部門內,焚化爐實際的工作時間少於半天,直到今天大家都仍覺心安理得。

葵涌焚化爐有百多名員工,內有40多人是分四班輪值和輪休息,以保持焚化爐24小時不停運作,每年會有十天停廠作大修保養。葵涌焚化爐是最新的廠房,科文級以上幾全部由荔枝角和堅尼地城的焚化爐調到此。那年代,一般在舊廠工作了數年,如獲得老細青睞,雖沒有優異的表現,都可以升到級,雖然政府的職位調升都有制度監察,若是自己組別內的空缺,一般都可以由老細喜歡的員工升任。

廠內的百多名員工中,一半是技工,其他是工程監工到高級督察(工程監工我們習慣稱科文,政府部們科文是文職系的管理人員,其薪級低過工程監工),廠長職級是值班工程師。

工程監工以上的職級和其對下技工職級的明顯分界綫,是他們每月的薪金,都會被扣除四個百分點,稱為孤寡撫恤金,若員工在職或退休後身故,政府是根據其所供的款項百分比繼續供養員工的遺孀和其子女,遺孀領取撫恤沒金有年限,子女上限由十八到二十一歲,取決於員工參加計劃的年期,如子女尚在求學,可領取撫恤金到二十三歲,婚姻狀況不限。從未結過婚的員工,退休時可取回供款。薪酬分兩組別,技工等是第一標準薪級(Model Scale),工程監工等是標準職系薪級(Master Scale)02/12/2008

Page 15

02/12/08/Tue


工傷不斷焚化爐

焚化爐是高危的工作場地,工傷常發生,事故由死亡,斷肢和嚴重灼傷等。廠內員工實質的工作時間短,但體力消耗大,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又因爐房温度高,員工會把長袖的工衣摺起成短袖,令身體較為舒服,手臂若不慎碰到燒爐週邊的金屬,皮膚即時被灼傷。

曾有一位和我同時值班的工程監工,失足跌落一個運圾垃灰的運輸槽中,槽內水温約70攝氐度,水深過膝幾逹至生殖器,幸好他穿的工衣是長袖長褲,但下肢仍給熱水嚴重燙傷,醫治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康復,燙傷的皮膚會在痊愈過程中長出肉芽,把皮膚的表層互相拉扯,做成高低不平的坑紋而變為內芽,要穿壓力褲才可舒緩肉芽的痛楚,在夏天也要穿上。

當時的勞工界對職業安全健康不重視。政府資源較好,且不計運作成本,提供給員工的保護裝備都足夠,但安全知識的定期培訓則不注重,只靠員工的自我警覺性,與私人公司如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等相比則遠有不及,因勞工法例不能規管政府部門,而勞工署的安全巡查督察也不會巡視政府的廠房和工塲。

                        由機電工程署營運基金組別員工駐塲的地方,有些不是政府的產業,受僱用的員工有部份也不屬於公務員,而在2003年通過的職業安全健康法例,政府也不能免責,若觸犯了法例也會被檢控,如因疏忽管理而導致傷人,刑責也可以上大夫。時任的機電工程署署長在2003簽署了安全約章(Occupational Safety Charter),是首個政府部門公開對約章的承擔,為了堅定推行安全約章,所有營運基金的部門都必需邀請國際認可的認證機構作職業安全健康OHS18001的認證;這是一個國際認可的安全守則,和ISO的國際認證要求一樣。

                 在三個焚化爐廠房所發生的工傷事故,除上文一個同事遭到熱水燙傷較為外,更有死傷殘疾事故,我在堅尼地城焚化爐工作了八年,以廠房環境之惡劣而無大工傷事故,似脗口一句舊話,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因大家在危險的地方工作,都會自覺提高警惕,而荔枝角焚化爐有幾次的嚴重工傷,曾有員工死亡。另外一次有一位助理機械督察,他的手臂給運輸帶扯斷了。事發時他正在檢查一條運送圾垃灰的運輸帶,帶轆有故障,他想伸手去檢查,衣袖給運輸帶扯着,電光火石之間,他想按下緊急停制也來不及,手臂給扯離了體軀,幸好及時送到醫院,雖保存了性命,却終生殘廢,手斷肢夾在皮帶和鐡轆之間,輾磨到骨肉分離,不能再接回到身體。03/12/2008

Page 16

03/12/08/Wed


機電工程署是有人情味的部門

            在機電署工作差不多三十年,我認識了三位身體有殘缺的同事。包括焚化爐的助理機械督察,工作時他的手臂給撕斷了,另一位是高級電氣督察,他是最悲慘的一個,由頸部對下全身癱瘓,躺床十年,仍在九龍醫院療養,今年才有小點進展,坐在輪椅時右手可以慢慢地舉到心胸位,但手指仍是僵硬,至於是否因工作而做成殘缺,他自己仍覺得迷茫,我在九龍醫院工作時,不需上病房也常見到他,黃昏前,他家的女傭會用輪椅把他推到平台的小花園,另外的一位是文職的合約同事,他用兩枝手杖幫助走路。

             那位斷了手臂的助理機械督察休息了半年,便回到工作崗位,斷了的手沒有裝上義肢,其後他由那傷心的工作地荔枝角焚化爐轉到葵涌焚化爐,我認識他時己經是事故發生後數年,少了一隻手有甚麼不方便? 心理上和身體上怎樣克服呢! 不是你能設身處地去想就能了解得到,我曾試過手骨折,只靠一隻手真是十分十分的不方便,但不是永遠如此這樣的,若真的是斷了,你甚麼辦呢!

                 直覺上那位少了一隻手的助理督察在工作上沒有甚麼大影響,所有焚化爐的文書工作都沒有用電腦,我相信這位助理督察就算是單手用鍵盤也比很多人敏捷。

他性格開朗,說話直率,有時還說笑話,他說很喜歡焚化爐的工作,雖然部門在他工傷後,由於他少小一隻手,在焚化爐工作並不大合適,打算安排他另外的工作,他才四十多歲,沒有考慮退休,雖然他的受傷可得到賠償,但不足安享到天年,他十分多謝部門的關懷,若然事件發生在私人公司,雖然有勞工保險的賠償金,但私人公司給了你賠償金,不會再續聘受傷的員工,而且從此一刀兩斷。有些無良顧主沒有買勞工保險,寧把生意結束也不願負責。

撇開恩恤的層面,在八十年代政府對員工的調職,十分開放,一個員工若申請調職,只要理由充份,而又被老細和部門視為眼中釘或攪事者,都會很快被調到其他部們,雖然工種不同,職銜有別,獲調職的員工的薪金和毎年的增薪點不變,一個月入四萬的督察,若求調成為一個文書主任,文書主任的頂薪點約三萬元,但仍可領取原薪,明顯的變成了同工不同酬。

這位斷臂的助理機械督察,部門若把他調到的職位,不能反映到實際的職能,變成了官方容許收入與職位不相稱的工作,也是廉政公署控告貪污人士的名句。而且他十分喜歡在焚化爐的工作和有信心做得好,所以不接受調職的安排。04/12/2008

Page 17

04/12/08/Thu


幫辦的好榜樣

對於殘疾人仕,歷來社會人士都存有歧視,但在今年的傷殘奧運會,他們在競技塲上清翠悅目的技藝,不為肢殘而自暴自棄,更自強不息的努力去証明自已殘而不缺。

這兒記起一件我和這位斷臂助理督察的工作回憶,有一次在爐頂用抓圾垃入火爐的電排(電動車)發生故障,這個電排機器和貨櫃站的吊貨櫃機相似,吊貨櫃機是高脚有車輪騎在貨櫃頂行走。在葵涌焚化爐有兩組電排,不同之處吊垃圾灰的電排操作員是坐在電排內操作,吊垃圾用的電排操作員是坐在獨立的控室內,用電纜連接遙距操控。

雖然有後備的電排,但先要把故障的電排用人手操控,移到不阻礙後備電排運作的泊位處,而控制箱位於電排頂,要到排頂只有攀爬一條直身的豬籠鐡梯,約三十呎高。

通常電排的故障是先通知電器工場,我在電排頂檢查後,發覺毛病是機械故障,在控制室中我致電到機器部的科文室,沒多久,我見到一位穿了白制服的人員出現,操作員說「幫辦親自出馬」,穿白制服和戴白帽者是督察級人員,近看那走近的幫辦,竟是那位斷臂的助理機械督察,覺得他了不起的地方,他手上還拿了無綫電對講機,進入控制後放下一部對講機給操作員,叫我和他同上電排頂。

站在那畢直數十呎高的豬籠梯(CatWalk)下,他把對講機孭在背上,便單手抓着梯桿,用只得的一隻手把他大型體軀逐級逐步爬升,由第一級到頂級,中間沒有停留,一口氣爬到電排頂。

電排頂是廠房的最高的站立點,約十多層樓高,電排在移動時,有在空中奔騰的感覺,用一隻手抓緊欄杆來平衡緩衝力,不是容易的事,看這位獨臂機械督察的堅定神氣,更勝武俠片獨臂刀的王羽,他在我的工具桶中,揀了幾件工具,自行理首進行修理。

我不是他的直下屬,在職級上他高我很多級,他可以用命今或指今叫我依他的吩咐去做,而我只是在傍觀看,大有事不關己,閣下自理的心態。他的努力以赴很快完成修理工作,爬下豬籠梯時身手同樣矯捷。05/12/2008

Page 18

05/12/08/Fri


技工的工藝

在焚化爐所有穿白色工衣(白夾皮制服)的員工(由科文到廠長)都是實幹派,身體力行實事實幹的去處理日常的工作,而穿藍夾皮的技工,只有個別的會跟隨上級的指示做好本份的工作,為了逹到雙羸的局面,紀律是十分鬆散的,一些緊急的維修,都是科文級的人員落場處理和做善後的工作,技工們的技術和主動性十分參差。

本來進入機電署做技工,要經過技術測試和口試,基礎知識是沒問題,而應聘者是必須持有學徒畢業證書,當時的學徒,若在大機構受訓,部份時間是會被安排在工業學校上課,以逹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舊式的學徒培訓,沒有上課的安排,技術的提升是靠日後的工作態度。

機電署的兩類學徒,技工學徒(Craft Apprentice)和技術員學徒(Technician Apprentice)的訓練模式並不相同,技工學徒入職條件是中三程度,而技術員學徒要中五程度,而到受訓的工地半年調換一次,技工學徒由開始到畢業都在同一塲地。

兩組人畢業後的際遇大不相同,在政府未凍結工務員的招聘時,技工學徒可獲委任為技工,技術員學徒則為二級監工,但技術員學徒被派到水務署受訓時,畢業只是獲委任為技工,在訓練其間,只有技術員學徒會被安排參加高級電機證書考試(Higher Engineering Certificate),這張證書對前途影響深遠,是考入督察級的必備敲門磚,這兩類員工是機電署技術職系的骨幹人材,目前在機電署督察級以上的員工,幾佔七成以上。

另一類在職技工,是由工人(Workman)職級躍升,工人的職責是做一般的清潔工作,文件派送,搬運等。在機電署是沒有特別安排去培訓他們,而是讓他們和技工一齊工作,從中偷師,技工不會主動去教導他們,過了幾年,若廠內有技工空缺,上級會安排他會去應考,在推薦前都會訽問他們有沒有信心,無論如何都值得一試。他們的及格率奇高,主要是上級的推荐,再者是自己管理的場地有技工空位,所以訓練組的主考導師都明白個中道理。

十隻手指有長短,不能希望人人都精明能幹,對於無所求,只求兩餐穏定的員工,也好讓他們能獨善其身,衡工量值,只是紙上談兵,也不必認真。只要他們交到工作,不攪對抗,一兩個人的不濟事,不會拖垮整個制度。06/12/2008

Page 19

06/12/08/Sat


我的電器知識成長路

初期在葵涌焚化爐的電器工作,令我感覺到自己的電器技術十分水皮,若職位是安排在房屋署,如修理光管,插蘇和保養電制箱還可以應付得來,而我擅長的工程裝置,這兒是用不著的,因所有新的電力裝置,政府都是外判給承判商。

我從未在課堂上學過關於電器基礎知識,基本綫路的閱讀我都感到困難,焚化爐的主要電機裝置都是大型,尤期是在電排頂做維修工作,我是十分害怕,站在電排車上,更嚇得魂飛魄散,這架車子在十多層高的空中,前後左右的滑動,幾座電路控制箱如人般高,打開箱門,那不停開合的連接器(Contactor),啪啪的撞擊聲,如敲擊著腦袋,幾乎昏了。控制箱內的導電體,大部份都沒有絶緣物保謢,若然失足跌入高若人的電制箱內,不是電斃,而是經典的電燒人肉,傻瓜都知道關上電源修理才是安全的做法,但截了電源檢查是很困難去找出故障的所在。

知難而退是明智之舉,辭工則不會考慮,找到這份政府工,雖是職級低,但福利好,糧期準,假期多,毎天返工八小時,工作是十分輕鬆和無壓力,我十分喜歡這份工作,但要試工一年,才能確定是否終生錄用,和我一同共事的技工,技術和差不多,也能做妥日常的維修工作,而我自忖吸收能力會較他們畧高。

在技工群中,我是唯一讀過中學,遺憾的是在會考中未取得任何成果,我只持有中學會考英文科課程乙的及格證書,在工塲內存放的電機手冊,參攷目錄,工作指引,在殖民地時代的政府部門,幾全部都是英文的,我常去翻閱,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語文基礎,當無畏懼工作上的困難,想到這裏退縮之念頭也自然消失了。

;的上級科文,見我也有點上進心,很常教導我去修理電排的工作,我前路工作上的困難,在同事和科文的幫助下,有了很大的改進,其實我曾經從事過多種行業,撇開做時裝的買賣,我做過車床技工,收音機和電視機的修理員,水喉潔具裝置等,一言蔽之,周身刀無張利,最糟糕還是所持的證書,沒有一張是工業學院發出的,機電署一些職位是要求有相關的學歷證書才可申請的。

在政府任職,內部的提升模式多是論資排輩,學歷不計,最緊要是你的老細是否想你升級,一般而言,他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有能力提拔能,但他是有能力封殺你。07/12/2008

Page 20

07/12/08/Sun


葵涌焚化爐的三位廠長

我在葵涌焚化爐工作了五年多,經歷了三位廠長,其中一位是英國人,名字叫「希利」,他是由荔枝角焚化爐調職到焚涌,在三個焚化爐中有兩位是英國人,另一位是堅尼城的「羅倫」。

在殖民地年代,英國人在政府任高職是十分普遍,今天只有在紀律部隊才可見到英國人,政權移交後,司級官員已不能持有外國護照,外國人絶不可被委任此職,而所有新聘請的公務員不論國籍,但必要看懂和講中文。在殖民地時過渡到特區政府的外藉公務員則可繼續留任而無需受條文所限。

兩間焚化爐的廠長都是英國人,在政權移交前已退休返回英國,所以廠內的工作,一早都交由下屬去打理,很少過問廠務,焚化爐是對內形的服務工作,廠長是山大皇,他們也很信任跟隨工作的幫辦,自已可以關起門來做寓公。葵涌焚化爐廠長的下一級是高級機械督察,其它焚化爐是電器督察。

「希利」廠長甚少巡察廠房,印象中只和他打過一次招呼,他首天上班,我要幫他把一張工程師資歷證書鑽牆掛起,我問他為何不返回機電署總部做其專業職系的工程師,他奇怪竟是一個技工主動和他用英語交談,他說不喜歡總部應酬式的工作,我告訴他只有在私家醫生診所才掛起這些專業證書用來吸引病人,他很快回應了一堆說話,但說得很急,我聴不懂含意,大慨是「可為而不為之」吧。聖誕節時他會自掏腰包,請全廠同事飲啤酒。

羅作樑廠長是開廠功臣,萬事起頭難,他的精神狀態一向是十分緊張的,事事親力親為。

另一位廠長是林少珊,是一位奇人,是一位在機電署空前絶後的理想工作狂熱者,又是一位能處處為部們慳錢的人才,在工塲內,如他看到員工技術有改善的地方,都即時告知,他不會只是用口告知員工,還會即塲示範和教導,直至對方明白,林廠長在工作上和各階層都能溝通。08.12.2008

Page 21

08/12/08/Mon


升降機應由機電署維修保養

近期升降機的事故,令到機電署的員工多了很多額外的工作,而部門的高層,為了應付傳媒和議員的窮追猛打,頗有顧此失彼,署長雖出來解晝,力證部門有監管,議員也用老調說,「是否機電署監管不力,有人失職」?幸好機電署仍堅持監管機制行之有效 ,沒有為討好部份出位議員的溜咀,為此事道欺。亡羊不一定要補牢,把羊分給家僕,各自獨立管理,包保萬無走失。

               上文提到葵涌焚化爐林廠長,他在二十多年前曾說過,政府物業的升降機應由機電署自行保養,只需向供應商購買零件,技術層面機電署有足夠的人才,維修保養可交由駐塲地的機電署員工直接負責。若當年能落實,當能對私人公司的保養陋習,進一步了解和規範。

               我在醫院組任職電器督察時,也曾接受過升降機和吊船的認知課程,升降機的課程由升降機保養公司「訊逹」講解,課程理論和實際並重,理論課程在北角太古坊該公司的訓練部,而實習的地方是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的升降機房,接受認知課程還有助理督察,工程監工和技工等。

               升降機的保養和維修知識,學習上並不困難,較焚化爐的吊垃圾電排車還要簡單,吊垃圾的電排車除了能有上落的功能,還可以左右和前後移動,吊垃圾電排車是用人手操控,升降機是全自動,在乘客指示作上落的動作,由於是有人乘坐,其安全的要求是十分嚴格。大埔富善邨升降機墮下事件,在電視上看到機房一些機械裝置在升降機急速下墮時所做成的嚴重破壞,看來很駭人。

               會轉動的機械軸承都有速度極限的承受能力,失控的下墮,機械本身內部結構會受到破壞,我目睹過一次垃圾吊抓失控下墮百呎的情形,當時在控制室內,突然聴到一種尖銳的嗚鳴聲,控制室有空調裝置,窗門全關上,這種剌耳的聲音大聲到可直轟入耳內,控制員高叫「大獲」,他雖然嚐試用反方向的動作制止垃圾吊抓下墮,但沒有作用,那重約數噸的垃圾吊抓瞬間跌到垃圾池中。

               這次垃圾吊抓的墮下,幸好沒有擊中在垃圾池邊正在缷下垃圾的垃圾車,否則整架車會被撞到打斛斗的翻落在垃圾池內,做成人命傷亡,從這件事了解,所有焚化爐缷垃圾池的設計是有問題的。09.12.2008

Page 22

09/12/08/Tue


滙豐銀行的舊升降機在焚化爐

升降機下墮傷亡事件,在住宅和商業大厦中從沒有發生過,但1993年北角的一個建築地盆升降機墮下,曾做成12人死亡,建築地盆的載人升降類似大厦升降機的構造,只是裝置簡陋,安全設備也可以。

               中學時都讀過,物件在高處墮下時,受地心吸力的影響,以差不多毎秒10米加速下墮,越高則跌得越快越重,人體在升降機下墮時,身體所受的離心力是肉身所不能承受的。

我所目覩那一次垃圾抓墮下事件,捲動纜轆的馬逹,其內部轉子的電綫,己變了形狀,有部份銅綫被離心力輾繼了,滑環銅擦在超高速的轉動下也燒焦了,這個馬逹是百多匹馬力的滑環式馬逹,內行人應想像到其損壞的嚴重性。

               前文說葵涌焚化爐廠長提到升降機可由機電署做維修保養,他並不是空談,神奇之處在某一天,我在工塲傍的長長走廊上,見到放满入一堆堆的殘舊的電機物件,看似是一部升降機的組件,身傍的同事說這部殘舊的升降機是滙豐銀行旺角總行拆樓時買回來的,原來是廠長有意裝在焚化爐廠內。

               焚化爐電機訯置裝置最高的地方是吊垃圾的電排車,約十多層樓高,控制室在電排車的下層,24小時都有兩個操作員當值,不停的運載垃圾入燒爐內,所有焚化爐都是靠焚燒垃圾來發電,垃圾是燃料,若沒有垃圾燒,發電機不能運作,電力要靠電力公司供應,電費是很大的數額。

               由地下到頂層的控制室,要經過多層鐡架式的平台和鐡樓梯,不似一般大厦的樓梯設計,同在一個位置,廠房的温度高於30多攝氏度,年青人還可以應付,年長的同事步上這麼高的樓層是十分吃力的。我曾和同事打賭過,背起一個3匹馬力的馬逹,約35公斤米的重量,成功一口氣背到頂層的控制室,那年我才30多歲。

               吊垃圾的電排車在控制室的上層,沒有正式的踏腳樓梯,要爬30 多級的豬籠直梯才可到逹,雖然提到的那位斷臂助理機械督察,他可以用一隻手爬到頂,畢竟是個人的堅強意志促成,就算有兩隻手也是很吃力的,而且有存在的危險。林少珊廠長是一位有魄力,有遠見和肯為員工設想的好典範公務員。

               兩部吊垃圾的電排車毎天早上都要做維修保養,是我在工作生涯中,最頻密而又不嚴格的保養工作,因沒有做保養記錄和檢查指引手册,做了甚麼和換了甚麼零件無人知曉。大厦的升降機一星期才檢查一次。

               同事們步過那躺在走廊的長長鐡架,都咄咄稱奇。滙豐銀行旺角總行的升降機己使用了數十年,隨樓宇的拆缷成廢鐡,今遇有心人,把它重回昔日風采,能否成事,還看今朝。我在1985年離開葵涌焚化爐,那堆升降機的組件,仍是靜靜的躺在那長長的走廊。10/12/2008

Page 23

10/12/08/Wed


再讚葵涌焚化爐的林廠長()

林廠長的工作魄力和身體力行去處理廠務,豎立了很好的工作行為典範,當時跟隨他工作的幾位一級監工,多年後有機會和他們一起工作,甚至有一位成為我的直屬上司,他們都能獨當一面,敬業樂業做好督導和管理工作。而我做督察時,技工和監工在工作遇到困難時,我會親自到現塲,以我的經驗去示範怎檥解決問題,做到互相交流的效果,一些帶電的有危險工作,我自已親手去做,這都有林廠長的風格。

林廠長的長個人技術不是電器工種,在電器工作上所遭遇到的困難,他也會提出竟見給大家參巧,機械方面的技術知識,他更發揮得淋漓盡致,匪夷所思。

葵涌焚化爐的高壓發電機,開廠數年後已到了指定大修的時間,這麼昂貴和大型的機械,政府的傳統做法,是由生產商派技術員到塲維修,或派專家到場協助,發電機是英國製造,殖民時代由祖家派人來做顧問,費用昂貴,別人提供服務,我們付費是理所當然的事,是否物有所值,或自已是否可以去嚐試做維修的工作,林廠長常有真知灼見。

敢於嚐試是打破困難的框框,其實林廠長無需着意顧問公司所要求的費用,這是公帑,不是自己的錢,部門的高層也不會有異議,但林廠長卻斷然放棄供應商的服務,決定由廠內的員工去大修那2萬瓦的高壓發電機。

幫辦門聴到此消息都皺了眉頭,沒有人曾有維修這類發電機的經驗,大家認為由供應商做大修是萬無一失的合情合理的安排,反正是公家錢,而且會是多做多錯。

葵涌焚化爐毎年都會停廠两星期做大修的保養工作,雖然日常都有例行的保養,但未能深入到主要的電機裝置,例如總電制櫃和發電機等。

停廠當日,廠內變得很熱鬧,因所有值班的員工都不需輪值,頓見廠內人來人往,但喧嘩聲中卻有很點寧靜,所有在平時如發怒吼的機械轉動聲都聴不到,在廣闊無限的廠房,萬籟無聲中帶有點失落。

大修首日的主打修理工作是那高壓發電機,電器組的同事負責電力的部份,相比機械組的同事工作難度少得多,對我來說從未接觸過高壓發電機則是十分新鮮的事,高電壓的裝置我在修理電視機和霓虹管時已知道其威力,你不需要直接碰到高電壓的導體,只要接近到電壓距離的臨界點,就會被電傷,做霓虹管維修時,見過有工人用高壓電來燃點香煙。11.12.2008

Page 24

11/12/08/Thu


再讚葵涌焚化爐的林廠長()

在林廠長親自落塲帶領去維修那部2萬瓦的高壓發電機下,終能在預定的日子內完工,部門慳了錢,員工的技術更邁向前。

林廠長為部門慳錢的地方,有些更令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夾垃圾的吊抓,機內裝有馬逹推動油壓系統,以控制抓夾的開合,電源的供應來自電排車上的綫纜轆,隨着吊抓的上落而收放電綫。這條軟電綫內有10條分支綫,只有一條後備綫,若分支綫斷得多,則要割掉懷疑已斷綫的位置。

這是靠估的做法,割了幾次,整條綫的長度已不足夠由頂層的電排車下垂到垃圾池底,一條60米的電綫用了兩個多月已被割掉了到長度的極限,雖然斷截了的電綫可用於吊垃圾灰的電排車,但吊垃圾灰的電排車電綫很少折斷,更換了的舊電綫日積越多而報廢了。

本地沒有零售或批發商出售這種軟電綫,只可向英國訂購,價錢昂貴且需數月的時間,林廠長有獨突的思維法,把斷截的電綫從新駁回成一條長綫,分綫的外層是用厚厚的橡膠保護,橡膠的作用是保持電綫的伸展力和堅韌力,分綫的接駁可用電烙鐡溶鍚連接,再用特別的膠布覆蓋便成,但外層的橡膠保護物料又怎樣舖在電綫的接駁位中。

林廠長買來一部做鞋底的模機,那是山寨貨的成品,和燒臘檔的燒豬般的大少,把機內的鑄模再改裝為可放入兩組軟電綫,將廢棄電綫的橡膠煮溶,再注入鞋模機內,過了一天,一條斷了的軟電綫便駁好了,注了膠的接駁位和軟電綫合成一體,看不到明顯的接駁痕跡,而接駁位在試用後從未折斷過,從此電氣組的同事又學多了一項技能。

林廠長慳錢的方法,博大精深又實用,甚至一些工具如六角匙都是自己去做,絶不隨便到市塲購買,廢置了的馬逹,若是牌子和型號近似的,都必需把可以再用的組件拆下,重新組合成一個可用的馬逹,當時部門有一個馬逹繞綫組,燒了綫組的馬逹可交由他們修理,不是免費修理,只是內部轉賬的收費,最後要焚化爐電器組員工自行修理馬逹。12/12/2008

Page 25

12/12/08/Fri


葵涌焚化爐自建噴水魚池

焚化爐一些改善工程,都是廠內的員工在上級促導下,不需聘請承判商,而自行發揮了無限創意的空間,嚐試去創造新氣象。

廠內的燒窰,爐內的温度是一千攝氏度,外層的轉動部份是鐡鑄造,內壁是用高温的耐火磚砌成隔熱層,由廠內两位泥水匠負責,相信這两位員工也沒有想到老細叫他們建造噴水魚池。

廠房的前門有一個大花園,傍邊用作停車位,中間有一個圓花圃,種了一棵樹,樹下長著伴脚的花草,寫字樓在花園的位置,只有两層高,面海而步出門口的走廊可居高臨下俯瞰整個花園。

花園雖然有花草樹木,卻欠缺了生氣,有人提議把中間的花圃改為噴水池,工程自己做,廠內有一組人負責做泥水工作,専責専做全靠那两位泥水匠,小組由一位一級機械監工負責,監工從未做過泥水工作,和機械技工們一齊邊做邊學。做水池需要的水管,水泥,鋼筋和電綫等,廠內都有現成的物料,噴水的噴咀由車床技工製造,唯一要買的是水泵,價錢只是數佰元,噴水池沒有裝水底燈或彩虹射燈,因寫字數各要員都是準時下班,在冬天5點鐘放工時天尚未黑,和今天同等級的幫辦和值班工程師做到晨昏顛倒不可同日而語,夏天放工時已華燈初上,冬天日落己西沉多時了。

噴水池的直徑約一架巴士的長度,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便完成,和私人屋苑的噴水池無異,池邊的石欄杆可坐人,假期天寫字樓無人辦工時,員工坐在池邊,把脚放入水池戲魚。

池內養了金魚和錦鯉,這裏的魚是十分健康,原因是魚兒很常吃到抗生素,感冒丸和止痛藥。

有些員工的行為是十愚昧的,他們到政府診所看醫生,政府醫生對公務員十分慷慨,通常是給一星期的藥,員工把吃剩的藥,抛落噴水池,讓魚群追食,在群兒互逐爭食下,未必有一條出類抜萃的魚,能吃到所有抛入池的藥,廠方也知其事,見魚群沒有大量浮頂反肚的死亡事件,而魚兒也自得其樂,在日光日白下,也看不到吃了藥的魚打瞌睡,左搖右擺如沒有定舵,所以沒有在池邊豎起告示牌,「魚兒健康,不用吃藥」,魚群也吸引到焚化爐參歡的訪客。曾特首家宅發跡養錦鯉的風水魚池未知是否靈感來自焚化爐,其後公園水池養錦鯉則蔚然成風。13.12.2008

Page 26

13/12/08/Sat


兩位離職的電氣督察

在葵涌焚化爐工作到第三年,電氣部主管電氣督察辭職不幹,其後我調到瑪麗醫院,也有一位電氣督察離職。

我曾在私人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才入政府做技工,由入職到今天的退休,我仍然相信政府提供的福利,工作環璄,都較私人機構優越,經濟不景下是防火牆,更是我這不愛挑戰工作難度十分愜意的安樂窩,而且那時政府形勢大好,有什麼理由支持他們離開,這兩位督察都不是參與自願退休離職計畫的。

人望高處,所謂望高處即自位望他位,跳出了政府,前景會否更光明? 瑪麗醫院的督察在醫院管理局成立之初,大張旗鼓,高薪招兵買馬時過檔即有兩項收穫,人工增加和有房屋津貼,督察級在政府任職,沒有房屋津貼,也沒有超時工作補薪,但今天的工作環境,醫管局的壓力較政府大得多。他才三十多歲,只要升上一級,便即可得房屋津貼,不過怎樣能升到級呢! 真是天曉得,有時並不是你窩囊,而在這層面有時曲直也難分的。其後我離開瑪麗醫院,由二級監工轉任助理電氣督察,也略略體會到他的那口飯在那兒也不是易吃的。

焚化爐離職的電氣督察只工作了數年也不留戀政府,轉到中華電力公司,他是三十多歲的年青督察。電器部內有十四人,其中四位是輪班助理督理,無論如何工作量,人事管理和壓力都此醫院組少得多。

在這個焚化爐,督察間的矛盾,互相排擠層出不窮,電器部有自己的內部的矛盾,電器部和機械部督察在工作上的分歧和互相指責,火爆拍枱互駡場面,常有所聞,此起彼落。

在電器工場內,我目睹過一位助理督察呼喝一位一級機械監工,說他沒有敲門而進入電器工場,當時工塲的門是打開的,叫他再敲門才可入內,那位機械監工進入工塲是想和電氣監工商討工作上的問題,而助理電氣督察正在輪班當值,商討的工作上和他全無關連,他只是借題發揮。

廠內共有12位督察職系的督察,一個山頭有這麼多權貴,電器督察的離職是人事上不調和的結果,去任者的空位,其下級能否得到甜頭,看來不是用權術鬥爭來得到,事實上在工作上的爭拗有時無可避免。

我在醫院組任職督察時,和我吵架的不是同級的督察,竟是醫院的一級的女院務主任,真是信不信由你,後文寫到醫院組時,你可能覺得是奇聞。14.12.2008

Page 27

14/12/08/Sun


第一次被紀律處罰

機電工程署是否嚴格執行紀律的政府部門,可看以下事例,我曾任督察十多年,未聴過督察職系的同事曾受過內部紀律處份,外部的紀律處份若有刑事成份而丟職則沒有所聞,內部的紀律處份輕刑者是口頭警告,書面警誡,延遲毎年增薪點不是紀律處份,而是工作表現不符合你上級對你的合理期望。

因工作上的錯誤做成重大事故,無故擅離職守,可能被罰停薪一段時間,至於瞞騙加班津貼量形可大可小,因犯錯而遭降級者則有所聞,事發時我尚未入職政府,這可能是以訛傳訛,三十多年前的政府部門誰敢創此先河,可能是該員工署理一個職位多年,未能獲提升而回復原職。

打架而不傷人還看老細怎樣處理,一般都息事寧人以和為貴,多數為你保住份工,再犯則唯有把你調到另外一個組別,用內部紀律理由去解僱一個公務員要去到公務員事務局,文件多多,理由要絶對無錯。

我最多管理過的員工人數目是56人,沒有人給我懲處過,也沒有發出過口頭警告和寫過員工違規的告誡書,他們所犯的錯誤和我當年此職位時所犯的一樣,有時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三贏局面,但有些員工的說話,十分具挑釁的。

某天早上八時後進入工塲,一般而言事不離實,現塲的員工可分三類,等候上級指派工作,在吃早餐,在看報紙,後兩批同事的行為是不守紀律,這時吃早餐者繼續吃,看報紙者繼續看報紙,識規矩者(識時務者)己把報紙收到枱下,有一句古話,「面是人俾,假是自己攞來丟」,我叫那員工把報紙收走,他竟說「這段時間,全港所有公務員都是看緊報紙」,我沒有說什麼,只是看著他,我是回憶著我在瑪麗醫院當值早更時,因該更組長請假,我替他時要坐在控制室接聴電話和監察電腦屏的機電設備運行的狀態,我是邊看報紙邊吃早餐,鄰房是寫字樓,督察入房時見我看報紙也沒表示,我也是不識時務者,我繼續看報紙。

               我入職第三年所犯的紀律終被罰款250元,相等於我的月薪十分一,不是我工作的違規而由上級執行紀律行動,原因我的兒子出世後遲交出世紀錄給人事部,因罰款此事我親身到總部解釋,初時我不知道要罰這麼多錢才可了案,人事部說要委員們開會後才可決定,我可以上訴,到月尾時自動轉賬的出糧戶口已被扣了錢,全部是官僚作風,罰款額怎樣釐定,開完會的結果也沒有通知當事人。

               並不是要付錢都是不合理,我曾試過用政府給我使用的手提電話買六合彩,部門要我自付電話費,前後两次,一次是7.6元,另一次只是4.7元,用支票付給機電工程署盈運基金收(EMSTF)15/12/2008

Page 28

15/12/08/Mon


第一次升級

198311月收到部門的信說我被委任為高級技工,但事前我沒有申請過此職位。三年前任職二級電氣技工後的六個月,雖經過考試合格卻未委任為一級技工,原因是一級技工的職級取消了。今重新冠名為高級技工,既然是升級,終於在政府工作的升級有一個頭采,而且工作時間,工作量,責任都沒有隨加了人工而增多,當然不會拒絶。

當時沒有請食西餅的風氣,晚上和同事吃飯和搓麻雀答謝支持。幾個焚化爐的上下級員工,放工後都常一齊消遣,普遍是搓麻雀,新上任的葵涌焚化爐電氣督察,還帶下屬到保齡球場玩保齡球,更有一位助理電氣督察帶隊到桑拿浴室按摩舒筋絡,那時的桑拿按摩是十分正派和高檔的消費娛樂,只是時移世易,我做督察其間,從沒有和前綫的員工在放工後一齊去消遣。

有權利必有義務,高級技工是要輪班當值的,早知如此就不要升級了,我並不喜歡時間顛倒的作息生活,偶然替更還可,但任何事情的改變不一定要向壞處看,當更的員工有輪班津貼,更可以有宿舍居住,宿舍是預留給需要當更的員工,當更的員工也可以不住宿舍。住宿舍要付薪金的百分之五作租金,較出外自租私樓平很多,差餉,水費和管理費由政府代付。

葵涌焚化爐原本起宿舍的地盆被山泥傾瀉埋着,要待築好護土牆才能建宿舍,政府租了私人樓宇臨時給員工居住,居住私人樓較住政府宿舍舒暢得多,而且很有頭面,我是高級技工,竟分配到一個實用面積四百多呎的單位,鄰居也不知道這個宿舍住的公務員只是一般的技工,真是舢舨可以充炮艇。

政府宿舍一般都偏離中心旺地,且交通多不方便,我住的私樓宿舍在荃灣半山大屋苑,超級市場,酒樓和學校林立,當了更還有額外的收穫,大兒子在樓下的幼稚園讀書,返完中班或通宵班,早上都可抽到時間到二樓平台的遊樂場看着幼稚園內兒子上課的情況,那是另一種的親子情懷,焚化爐的電氣當更工作十分清閒,若能克服生活作息時間的顛倒,是一份很賞心樂事的工作。16/12/2008

Page 29

16/12/08/Tue


當更好睡眠

我任職高級電氣技工和二級工程監工時都曾擔任過值班工作,和我同組一齊值班的同事有助理電氣督察和一級工程監工。葵涌焚化爐毎更有值班員工10人,全組只有兩個技工,電器組是助理督察和技工,組主管是機器督察。堅尼地城焚化爐值班主管是助理機器督察,電器則是一級和二級監工,雖然廠房細,所需人數和焚涌焚化爐相若,因建廠較早,自動監察機電裝置運行的儀器多已損壞和不能修復,唯有用人力替代。

两間焚化爐電氣當更的工作量都很少,值班群的組合是四組以一星期早中夜班輪值,剩下的一組是放取假期。堅尼地城由於二級電氣監工人手不足,由三組人去分擔,變成了通宵更上班的日子多了。在瑪麗醫院任二級監工時雖未指任為值班員工,但很常做替更的工作,醫院差不多有2000病人住院,機電署只派有四人值班,中華電力公司屯門踏石角發電廠九十年代參觀時,主管說全廠只得五人值班。

通宵更是漫漫的長夜,毎小時抄電表的用電量是很沉悶的,過了辦工時間後,全廠用電的數量毎小時都很平均,當更員工可一次填上過去數小時的用電量,而不需要到電制房。我並不反對通宵更的員工在極度疲倦之時可以打瞌睡去恢復體力以應付隨後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但不宜公開晒蓆,更有什者還穿了睡衣才說睡得着。

以一星期作早中夜班的輪調,對初入更者很困難去適應,生活時鐘由出世到成長,是牢牢的生了根,要一至两年才可適應,起初他們的面色很蒼白。也曾提議試行以工廠三班運作的模式,自願返通宵班者可長返,但政府定下的權威,誰敢先行。

我在堅尼地城焚化爐當值班員工時,更主管叫我找地方去睡覺,否則有緊急故障的修理時便沒有精神去做,但睡覺的地方必需知會我的上級一級工程監工,他是在控制內坐鎮,那時焚化爐並未使用傳呼機,手提電話如一小箱子般的大少,只能接收而不能打出。

在葵涌焚化爐一位當更的助理電氣督察返通宵更時,到控制室簽了名後,便回到電器工塲,打開睡袋,一覺睡到天明。其他的電氣督察沒有那麼明月張胆,他們在控制和大家吃完宵夜,宵夜是自己在廠內即時煮的,天氣寒冷時則在控室內打邊爐,淺嚐啤酒,工作無憂。蔬菜通常不用買,垃圾池傍常備有一籮當天由菜欄抛掉的蔬菜,池口負責清潔的員工,十分有心,會揀好一籮菜,任由員工下班時帶回家。

一房不可能有两條蛇王,我在電器工塲內不可能也晒蓆,理想閉目養神的地方是我毎小時必到的總電制房。17/12/2008

Page 30

17/12/08/Tue


被標籤的當更員工()

當更員工有時候會很困惑,他們在上級的眼中是否為次級的一群,在機電署以盈運基金模式運作的部別,若有駐場員工,都會採用有當更員工的運作以緊貼顧客的要求而提高服務效率,有24小時駐場的員工,衛生工程部的醫院工程服務組幾佔全部,最大的醫院(Acute Hospital)有四位當更員工,最少一位,例如眼科醫院。

並非醫院管理局所有的醫院都是交機電工程署做操作和維修的,只是該等醫院有小部份的電機裝置交由機電署保養,聯合醫院的醫療氣體,醫療儀器,廣華醫院的醫療儀器,廣華醫院的醫療氣體保養在我2007年離開醫院組時,尚未肯把該院的醫療氣體交由機電署保養,盈運基金成立十多年,此單生意還是做不成,也曾傍敲側擊問過該院的工程部,主因是機電署保養費高昂,而在醫療氣體事故中,他們孭得起。

醫院管理局大醫院的當更人數少於機電署保養的醫院,也有過百病人留院的醫院,醫管局也沒有電機人員24小時駐塲,如佛教醫院。

在醫院工作中的員工,常有機會被安排做輪班的工作,在指令之下,他雖然不願意也不能抗拒,但有部份已當更多年的員工,很想脫離輪班工作的生涯,申請卻不被批淮,唯一的機會是任正班的同事肯和他對調,最令申請員工苦惱的上級並沒有說明他的輪班工作何日可結束。

有當更員工說出當更的不好處是作息的時間和家人不能協調,若家裏有小孩,又是居住在公屋的,公屋內間格的房子不是梗房,關上房門也不能隔絶噪音。他在白天是不可能在家安睡的,要被逼到公園睡覺。和成年人或長者共住,他們為了減少聲浪,電視和收音機都關掉,關門出入都是很輕聲的。

通宵當更的員工十年也未必有一日要做整夜的修理,偶有突發的緊急修理也很少,唯一要做的工作是到重要的機房巡察。而在值班的地方都可以打瞌睡,但不會睡得安寧。

早上回到家睡到中午吃飯,午飯後可再睡到吃晚飯前,早午两段的時間超過8小時,但不能一躺在床上就能修心養性即時入睡,斬件的分開睡眠時間是很難適應,以一星期七天為轉更期,到第五天開始適應時,更期又結束了。三星期後新的通宵更又開始,適應後又再調亂。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我也曾當更多年,也是次一群的份子,也不想向他解釋得太多,以免增加他的不必要苦惱。18/12/2008

Page 31

18/12/08/Tue


被標籤的當更員工()

               平心而論,能幫到手的員工我們是不會讓他們做當更的工作,另有一類是有工作能力又不合群的,這兒不用「攪事者」,只因他們不懂得包裝所表逹的意見,不喜歡當更的員工全是技工級,二級監工雖不滿多安然接受,一級監工和助理督察對被安排當更則甘之如飴。

                督察很少主動去調配當更員工,主要是接納工程監工的提議。我們不期望技工有個人超脫之處,但一定要在工作上和同事融合相處。我曾安排一個技工當更,雖然工作上他很稱職,但他常和負責工塲的監工吵咀,勸之無效,唯有把他放入更內作隔離。他極大抗拒要做輪班的工作,我安撫他這是暫時的安排,才能壓下他的怒火,他也沒問到任職當更到何日結束。一年後,我想恢復他做回正班的工作,他竟然拒絶,說極之喜歡當更的工作,日間有很多空閒時間到銀行去炒股票。

                  敬業樂業,對着幹大家都沒有好處,把意見說出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有當更員工說任職當更後加班鐘少了,2003年沙士後,部門為了節省出支,員工毎人毎月的加班鐘上限由80個鐘下降到60個鐘,60個鐘內只40個鐘可以領取現金,其它以補假替代,這要求很容易辦到,也無須請示老細。

                  在政府工作,最低職位毎年都有30日的有薪年假,當累積到上限的120日或180日,如不放取假期,算自行放棄。積存滿額假期的員工,毎月都能放假三天。我做督察時,有時月內的工作突然很忙,滿了額的假期也沒有放取,後來發現不放假也不可能清理積在手上的工作,相對來說放假是可以不勞而有錢收穫,不用上班則不用剩搭公共車輛,毎天可節省數十元。

一般請假的情序是三天前申請,很少不被批淮,就算一天前的申請也不會被拒絶,若請的是長假而又在黃金假期檔,例如聖誕節和暑假,這兩個大假期是公務員家庭外遊親子同樂日,長假日期若不超過12日的工作天,在這段假日內,是不計算公眾假期和星期六日的例假,放12日工作天的假期加上額外的公眾假日,若排在聖誕節便可得到18天的連續假期,所以會有很多員工爭相申請這段日子放假。

當更員工請假,早班如非在公眾假日,一定會批准,若在中夜班,就算多天前的申請,如找不到人替更,是不會被批准的,做正班的員工不喜歡替更,因中班放工的時間在十一點鐘,接著明天又要早起返工。當更員工也明白,通宵更請假很難找人替更,自己組的員工是可以互調,有一段時期當更員工可以直接連做两班,本來是很好的彈性處理,當更員工都接受,只是老細發覺員工若太長的連續工作時間,在做維修工作,過勞時會發生工作意外而不同意。19/12/2008

Page 32

19/12/08/Fri


當更員工請假 ()

在農曆新年大家都希望不用上班,和家人一起共渡佳節,香港不是農業社會,在農曆年仍有很多人要上班,而上班者又希望能請到假。

當更員工在聖誕和農曆年請假多不獲批准是不爭事實,某年人事部舉辦了一個工作坊,應邀出席者都是督察級以上的員工,其中有一個議題,講者說當更員工請假,早於放假前两個月已申請,不批准的原因是請不到同事替更,為何這麼早申請都找不到人替更?

我即時主動回答此問題,該員工一定想在農曆年請假,若是早請假必獲得批准,我告訴他若我是當更員工,我會即時申請下一年的農曆年假。因當更的更期表年年都一樣,是順著毎星期的排序,不用看通勝也知來年或數年後自已應做的更次,正班的員工也不希望在農曆年假期返工,也不可用工作指令強迫替更,講者聴了也點頭,但仍希望有協商和解決的方法。

我告訴他這個當更員工,平時一定沒有和同當更的同事或正班的同事好好溝通。而且督察們也會幫他一把,代更的同事可得薪金代替補假,殖民地時代的好家風,農曆年假期返工可得約50元的飯錢津貼,平時要連續工作12小時才可得飯錢。

另一個絶劣的請假的方法是請病假,無病怎樣請病假,看私家醫生較容易接受你需要病假的理由,政府醫生給病人的病假,一般有發燒的病徵都可獲得休假,年初一沒有公立門診,政府門診部醫生不會在無病徵下給病假,至於用什麼方法令到自已有發燒去取得病假,後文再另逑。

一般利用病假的手段去取得假期,都是看私家醫生,最長的可以有四天的病假,當更員工有醫生的証明放病假是理所當然,到時一定要找正班的員工在農曆年假期返工,若然沒有自願者,要抽籤決定,十多年前的政策獲得病假的員工是不能離開香港。而一般的假期申請,申請表上要填上假期中會否離開香港。

當更的員工全部都知道,他們放取自己的假期是合情合理,但他們請假時要遵守大家默許的潛規則。在農曆年前都會有通告,提醒各當更員工,請勿在農曆新年請假,有些當更員工也想試督察們的底線,說己買了車票,船票或飛機,都是不能得逞的。

傳統農曆年假期內不會派人加班,但在年初三,我們都希望前綫員工在這天返工,因在幾天的假期內,當更員工可能積壓一些不能解決的修理而拖延到假期完畢,所以當更員工在年初三請假是較容易處理。20/12/2008

Page 33

20/12/08/Sat


當更員工請假 ()

           在我區的醫院組內,所有公務員技工和監工的年資都超越20年,所累積的假期上限己滿,不放假便會被取消。正班的員工請假是十分自由的,沒有不被批的例子,但仍要保持足夠的人力,為醫院作必要的緊急的服務,怎樣去界定足夠的人力,一般以半數為定界,但我從沒有向一級工程監工發出任何指示,因定了配額,變成了先申請先得手,一些好日子不一定會有人請假,但有多餘假期在手,申請了也沒壞,若到時想申請又給人喝了頭啖燙而得不到,所以工塲內,有時人手不足兩成,通常一級監工會先請示我,我直說無問題。

           星期日和假期醫院都是如常運作,只是少了門診部和寫字樓的部門,當更員工都是兩人當班,未必人多就好辦事,我的寫字枱底有一個工具箱,大件事我一定親自落手落脚去處理,一般大件事是大範圍停電,九龍醫院的電器系統不算複雜,在這兒工作了十三年,在同事的努力工作下,沒有什麼大件事而影響到醫院的服務。所以正班的員工請假多多都無問題,若真是需要人手,可召喚隔鄰在醫院管理局和眼科醫院的同事。

當早更的員工請假,有時一級工程監工也會因正班的同事請了假而找不到人替更,我叫他不用找人替更,早更沒有冷器技工當更沒問題,若是電氣當更請假,則午飯的時間他要和我配合,我們倆在這段時間必需有一人在醫院內,輪流出外吃午飯,任何時間,醫院必須有電氣技工在場,也不需要抄電表數據,我會簽名在空白的表格上。

曾有一次,一個當更電氣技工申請中更放假,因沒有人替更而不獲批准,當晚約七點鐘我收到他的電話,說不舒服要出外看私家醫生,我告訴他現在即時找不到人替更,他又說不出要看私家醫生的名字,只說在住處的附近,來回要數小時,我提議他看急症,若有病假則不用返工,他說走不動,我說即時幫他打電話召喚救護車,他說不用了便收綫。

   其後我再無收到電話,所以未有找人替更,這種冷酷的處理方法也覺有點歉意,若然他說有急事要離開工作崗位出外,督察職級在這情況沒有這權力但怎樣運用酌情權呢。因他是電氣技工,晚上這段時間還要支援眼科醫院,他去急症室看急症是可以接受,但要花這麼多的時間晚上看私家醫生,是否合理的要求,本來两人當更可以互相照應,其中一個人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我們是不知道的,醫院四通八逹,只要不大模大樣由正門出入,在小路溜走,保安室的攝錄監察器是看不到的。

   我任二級電氣監工時,在中更時段上級常叫我頂住,若發生大件事即用電話通知他。我也沒覺得有被揾笨的感覺,當有緊急的修理都是二級監工先處理,而且在晚上是很少緊急修理工作。21/12/208

Page 34

21/12/08/Sun


當更員工請假 ()

在提到當更員工的請假,下列是我的非常處理手法而又令到請假的當更員工撤銷請假而對方又相信我是站在督察的立場,幫助他在年初一請假。

有一個冷器當更技工,想在農曆年初一早更請假,申請的日期早在年初一前的數星期,這個技工己當更多年,但他和其他的同事關係並不好,年初一大家都想放假,這個技工知難而行,他並不想信沒人替更,因替更可得加班津貼,農曆年假期返工還有飯錢,他只懷疑一級監工和助理督察從中作梗,來向我求助。

即時要給他知道的,不是能否批准他請假,只是要他明白各同事之間沒有敵我的矛盾,因請假是年初一,我不能用督察的權力,強迫或遊說其他員工去替更。

若我當時處理不好,事件可能會推到高層。我即時叫助理督察找來所有相關的同事,在我的辦公室開會,那位請假的當更同事也有列席。在座的技工,一級,二級監工和助理督察,覺得這麼小事也要開會是十分無聊,其實不善不來,請假的同事也會心知肚明,非常時日請假多是不批准的。

我逐一詢問各技工,大家回答都一樣不得閒,我沒有向他們施壓,再問請假的當更員工年初一為何請假,他說有急事,必須要請假。我告現在沒有人肯替更,請假不批淮,但你若說出要請假的理由,我會在年初一做替更工作,此言一出,在坐者面上都露出疑惑的眼光,我是電氣督察,請假者是冷器技工,在技術層面,我的冷器知識是及不上技工,而且會做成管理混亂。

九龍醫院當更組只有两人,分別是冷器和電氣工種,重點醫院有四人當更,可靈活調動。那申請假期的當更員工可沒有想到我有此一着,我隨着說若不方便即時說,可在散會後告知我。

散會後我對那技工說,任何一個理由我都接受和一定替你當更,我叫他想到才通知我,假期申請表由我直接批簽。

其後他沒有再找我,也沒有在年初一請急假或利用醫生的病假紙,若然年初一他致電控制室說不舒服要請假,這時做完通宵更的員工要連做两更,他可以說不夠精神而拒絻,非常事非常手法處理,更組內沒有冷器技工可擺空城計,沒有電氣技工是可大可小。22/12/2008

Page 35

22/12/08/Mon


當更員工的工作

上文提到有冷器當更技工想在年初一請假,因沒有同事肯替更,我告他會代他當更,嚇了他一跳,後來他收回了請假申請表。

若然我在年初一替冷器技工當更,我這電氣督察是做什麼角色,更組己有一位二級電氣監工,我當然要做冷器技工份內的工作,那份抄表紙雖然我有份設計,它的儀器所在的位置我並不十分清楚,若在夏天還要到一些沒有自動控制的空調機房用人手開啟冷器系統。督察級員工在非辦公時間工作是沒有補薪,但可得回補假。

做了十多年的醫院組督察,朝朝暮暮歲歲月月年年都在加班工作,長期的加班工作,我沒有申請補假,因我自己積存的假期己到限額,毎月最少要放假三天,加班的工作並非上級的指派,是自甘入塵綱,放假越多,枱面的工作越積越多。

有時我的積存假期快滿額時,申請假期表交給上級批核,他在申請表上寫了取消,叫我用超時工作的補假,我說申請放假是把滿瀉的假期放取。

不停的自我加班工作,這情況不是九龍醫院如是,也非顯示我的工作能力有問題,在未組成統一服務(Integrated Service)給醫院時,在醫院組內,除了屋宇裝備督察和電子督察都能依時放工,其他如電氣,機械,冷氣等督察,都常常自行做加班工作,後來調離了醫院組,才知外間的世界是那麼幸福的。

若我在年初一做冷器技工的替更工作,我是不申請飯錢津貼,津貼是要上級的批簽,他可能不同意我的失常作為。當更要做的抄表工作我可以不理會,只要我在空白的表格上簽名便沒有人過問。

2006年,部門為了堵塞當更員工的抄表陋習,規範所有當更員工,都要確實到指定的機房巡察,用掌上電腦(PDA)記錄當時電機的工作狀態數據,再利用綱絡綫路,傳回總部,這是數十年的一個突破,只是有點畏首畏尾,也算是有進步,數據傳回總部後,再不可能修改。

當更員工的修理工作,毎月不足10宗,他們也會說小修理不會記錄在當更毎日的行事簿內,早期的抄表工作要求當更員工毎小時到指定的機房巡察,醫院的範圍十分廣闊,後來擴建了新大樓,我己把巡機房的次數毎更一次。

在科技的幫助下,很少有離譜的數據出現,若超出上下限的數字,掌上電腦便會有聲嗚示警,有時候某個電制己停用,但仍見到有數據出現在抄表紙上。23/12/2008

Page 36

23/12/08/Tue


當更員工的另類工作

當更員工的工作範圍,我任督察多年沒有見過相關文件或工作指引,說明他們的職責,在機電署內,毎一類工種都有其所應擔當的責任。我初任助理督察時,曾收到一份有關助理電氣督察的職責,內容和報紙登出的招聘廣告相若。其它的細節如行為操守,則列在公務員手冊內,初任公務員都會收到一份。

我曾做過當更員工超過6年,所見只有堅尼地城焚化爐更組主管助理機械督察工作最繁忙,其它人都是清閒的,為什麼該焚化爐當更主管工作那麼吃緊,只因廠房是十分殘舊,且近民居和上級居住的宿舍。廠房早在拆缷計劃中,所以廠內的維修工作是見步行步,大幅度的改善工程不會考慮。

垃圾中常混有小型的氣罐,如打邊爐的石油氣罐,它會爆炸而把火團彈出燒爐外,燒及爐外的電綫和厚厚灰塵,灰塵的厚度可以蓋到鞋邊,灰塵是易燃物,火勢瞬間蔓延,十分嚇人,若不即時撲滅,全廠會付之一炬,在通宵班時,大家的警覺性低,更組主管要不停入廠房巡視,以防星星之火,可以燒毀全廠。

垃圾在焚燒時,處理不好會產生大量濃煙,濃煙內夾有大粒的灰塵和嗅味,隨着煙囪噴出向附近民居散播,週圍煙霧迷離,堅尼地城頓成了如塵土中的廢城。空氣中混有刺激的氣味,聞到會咳嗆。助理督察的上級電氣督察是住在焚化爐對面的高級公務員宿舍,宿舍在半山,幾和煙囪的高度相若,在假期或放工後,督察在家中若發覺煙囪有濃煙噴出,他是直接的受害者,會即致電當更主管。

煙囪噴出黑煙的原因一般是燒爐在大修後,從新起爐,葵涌焚化爐起爐的方法先用石油氣點火,再把重機油化成霧氣噴入爐內,堅尼地城焚化爐的起爐方法是土法泡製,用木板, 火水,沾有油渣的廢布,打火機等,所以起爐時黑煙特別濃密,野火會用炭燒雞翼也沒有這麼大的煙。其它噴出黑煙的情況,是操作不善或機電設備的故障。

其他值班的員工,除了個別十分敬業樂業和極度盡責的員工,工作都十分清閒,美其名為候命工作。

有人帶電視回廠,為自己的私家車扮靚,有一位助理督察閒時吸食水煙筒,這古老的抽煙方法己在歷史中湮沒。葵涌焚化爐有大花園,近海和多樹,未到天亮已有當更員工在做晨運,室內有乒乓球枱,醫院組內有綱絡綫路,漫漫長夜綱上行,可以消除疲勞,賭博是一小撮員工的工作內消遣,在舊總部的食堂,貼有多張告示,「嚴禁賭博」,當更員工也難免。24/12/2008

Page 37

24/12/08/Wed


當更工作給我自修學習的機會()

我初任二級電氣技工,經過了18年,才晋升到電氣督察,若非持有高級電機證書,能在這段時間上到此位者是廖廖可數。

那年代若能委任為督察級的初級職位助理督察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不論學歷,由內部提升,但必需是一級工程監工,這類委任稱為非持有學歷證書的委任,申請者都要接受面試,在二千年初這種委任助理督察的制度已被取消了。

另一種可獲應聘為助理督察,是必須持有相關學歷,這類職位是公開招聘的。

在機電署的技術職系,不是全部公開招聘,例如一級工程監工,督察和高級督察都是內部提升,在公開招聘中,機電署員工要與外間申請者互相競爭,他們在申請時,除了持有高級電機證書,還必需是工程監工。

機電署大部份技工,是由自己所訓練的學徒出任,他們在中三畢業後,受聘為技工學徒,學成後受聘為技工,有上進心者仍繼續上學進修,雖考到高級電機證書,但由於不是在職工程監工,也只能望門興嘆。

由技工升到高級技工再到工程監工,今天人多位少,十年能升到級已十分好運,到了二級監工,還要有數年工作和管理經驗才可申請助理督察的職位。

九十年代,我投考助理督察,只雖持有高級電機證書便可,今天還附加上要持有基本中文和英文的證書,若然中英文證書要求中學會考合格,則大部份人都會被拒諸門外。

要考取中英文兩科及格,困難高於考取高級電機證書,幸好這兩科的程度要求不高,政府認可的「毅進」課程,考試及格後便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是優材生,要中五畢業才可應聘,受訓後即成二級工程監工,在考取助理督察時,雖和外間申請者一齊面試,多能脫穎而出。

並不是遴選時有不公平或黑暗的地方,因發問者是機電署職員,就算你持有很高學歷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多是陪考的,政府慣常的運作和工作程序,外人被問到都是口啞啞的,除非先有高人指點和出類拔箤,否則你會知難而退。

今日機電署技術職系由督察到值班工程師,大部份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出身的。25/12/2008

Page 38

25/12/08/Thu


當更工作給我自修學習的機會()

在葵涌焚化爐任職高級電氣技工時曾做了兩年的輪班工作,中更和通宵更當值時,是混混沌沌的由返工獃到放工。早更可以和正班的同事一齊笑談今古事,刹那間又到放工時間。其他當更同事的日子和我一樣,也有反思,若我日後在機電都是做當更的工作,會成了活化石。

一般同事都認為,做當工作在上級眼中都是次一級的水平,我是沒有此感覺,兩年多的當更工作,我由高級技工升級到堅尼地城焚化爐為二級工程監工,無論什麼工作,都要敬業和感恩。

做了5年二級工程監工,雖自覺有表現,在上級眼中還是未有真材實料。而我又是住在宿舍,所以被調到做輪班工作。

這個輪班工作組十分不合理的,是為部門省錢,三個人要輪調四組的當更工作週期,返通宵班和中班的日子加長了。

堅尼地城焚化爐廠房細,殘舊,同樣是近海,垃圾灰是露天堆放在海傍,再用吉普車型的鏟車抓到運灰車運到堆田區,原本不是這樣設計的,是日久失修,不知愛惜環境,當下雨時,垃圾灰沖到落海,近岸處的海水,大災難的受到污染,一片片黑色的豆腐花逐浪飄盪,直到1993年廠房關閉。

太陽落山時,走到蒸氣爐頂的平台處,可盡看落日歸帆,霞飛千彩,漁舟晿晚天人共織的圖畫。太陽落到水平綫下,我才回到廠內做晚飯,堅尼地城廠內沒有飯堂,雖然宿舍在對面,偷偷的走回去吃飯也未必有人理會,亦有同事回到宿舍取了飯餸帶回廠,我自己用電飯煲在廠內煮飯,餸是早上做好帶回廠。

通宵更我的藏身地是更衣室,半夜常有當更同事出入,環璄並不寧靜,後來才利用電話房,搬開了雜物,在這個小房子裏,靜修了四年。

我本想報讀摩利臣山工業學校的晚間課程,先修班一年,普通電機證書要三年,高級證書也是三年,一星期上課四晚,不用做輪班工作也抽不到空閒時間,因放工後還要教導孩子們做功課。

做了公務員,工作都成定局,不用傷腦筋也沒有把氣谷,我的二級監工職級,做到終老時也不會無所依,雖有讀書進修之念,當日壯年不求功名,今才來發憤圖強,真是知道有用方恨遲。在葵涌焚化爐做當更工作時,也趁當更有空時考了的士牌,以前考的士牌要過三關,筆試,口試和路試,後來只需考筆試,且全部是選擇題,我買了一本考的士牌的書,在當更時內温習,用了一年時間,一次便成功,總算沒有全浪費當更的時間。26/12/2008

Page 39

26/12/08/Fri


當更工作給我自修學習的機會()

某天路過新蒲崗香港考試局,見到有一群人走出來,如戲院散塲那樣熱閙,於是走入內看過究竟,剛才那群人是參加完一個公開試,在考試局大堂內的告示欄,貼有該年度所有公開試的應考日期和報考截止日期,一些海外大學的函授課程,都是由香港考試局作中介人,安排試塲,考取的證書都是香港攻府認可的,英國和澳洲佔大多數,也有國內的大學,在殖民地時代,大家都以為國內的學歷香港不承認,其實並不正確的,但英聯幫的學歷幾全部認可。

其中有部份的電機課程和我的工作有關連,令我失望的主辦課程的學校在九龍,修畢整個課程只需三年,較工業學校的課程時間短一半。再問考試局的職員,該課程證書是公開考試,類似中學會考,可以自修生報名而無須經學校。

職員說課程手冊只供現塲查閱,書局和考試局都沒有代售,抄下地址和電話。課程手冊沒有印上價目,有電話也沒用,家裏電話不能打到海外,要再登記或到電話公司付費打長途電話。

有互聯綱不出門也知天下事,今天有電腦者必使用互聯綱,80年代沒有人知道互聯綱是什麼。我手上的課程手冊是90年代,只有電話,沒有綱址,我寄出了信兩星後,收到回信,令我喜出望外者,信內竟附有課程手冊,真是十分感激,課程手冊是免費供應的,郵費是他們送的,課程機構是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City and Guilds (C&G)of London Institute ,名譽校監是英皇子查理斯。

我曾讀過英文夜中學的理科班,英文科課程乙合格證書,自修學習是有可能做到的,我說有可能,其實不抱着成功的希望,但這是唯一的選擇,而當更可以有很多空閒時間去自修。

我做電氣學徒是舊式的學習方式,僱主不需要安排學徒上課,以做到理論與實際並用。在工作中也不需要理解電路原理和閱讀路綫圖,第一次看到的標準線路圖是在夜中學的物理書上,而最基礎的歐姆定律,也是學而不知。

高級證書課程共有三部份,6份必要應考的試卷,可以毎次考一份卷,沒有指定完成日期,也可一次全部考完。

英文的電機參考書很昂貴,宿舍和圖書館要乘電車才能到逹,我從少愛閱讀,也常和孩子們到圖書館,才體會道書到用時方恨少,有空時就跑到圖書館,在考試的季節中,有些書不是能毎次借到或不能長借,唯有交給影印公司影印。

電機書和電腦書同樣用電為主名,電機書十年版本如一,電腦書一年已變成舊版,影印卽是「老翻」,那間售賣文具店的老板,大模大樣在店內影印書本,交他去做劊子手都少點罪惡感。27/12/2008

Page 40

27/12/08/Sat


屢敗屢戰()

自修無所求,讀書樂悠悠,今次訂立自修目的,是考取高級電機證書,也是不想浪費做當更工作的漫長歲月。隨手拿起一本書,不求回報,讀不同各類的書,是逍遙自在的歲月流逝。

自修求學,是寂寞,煩悶,周圍碰壁的事,曽向一位己讀過此課程的同事請教功課上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到。他也說得對,離開了學校,一切如喝了孟婆湯,過了奈何橋就忘記了。沒有前輩或高人指點,沒有時間上學拜師,唯一能照顧我的是啞老師,常到圖書館。

高級電機證書需考六份試卷,分初中高三級,苦讀了一年,報考初中級兩組卷,報了名後即是把繩結名正言順套在頸上,要半途而退也要三思了,家裏有很多書,沒有一本是有關電機的工科書,有了孩子後很少有時間去翻閱,今次因為要考試,在家中有空閒時也不看電視,把電機工程書取出温習,書架上的書仍塵封如故。這給孩子們一個好身教,孩子們也很自然的模仿,也跟著閱讀他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其實小孩子並非一出世就愛看電視,只是成年人用電視作親子的橋樑。

工具書圖書館不能借回家,這是必買的自修書,附有三角函數的計數機己沒有使用十多年,買回來也要花時間去練習,抓起書本已是千頭萬緒,初時真不知從何入手,不過有恆心必有所得。

四份試卷分四晚舉手,試塲在官塘的一所中學,過去一年的温習,通宵更時雖未至於由返工讀到天亮,但都會温習5小時才休息,到中更時,除了煮飯的時間,全部都在讀書中渡過。早更也很少和正班的同事談天說地消磨時間,同事們見到我的苦行也不知為什麼。

我沒有在考試前放大假,四天考試只請四天假,平日的温習在廠內更能集中精神,在家裏有很多瑣事不理還是要理的。入到試場很多同路人,可能準備充足,心情也不覺緊張,也抱着盡其在我的心態,離開試場都感到有信心合格。

世事並非盡如人意,我以為所考的四份卷會全部及格,誰料到中級程度有一份卷不合格,我十分不服氣要求覆查試卷,試卷在考完後是交回英國批改的,成績由考試局發佈,查卷要經考試局,查卷費要200多港元。

我認為自己有把握翻案,繼續去温習高級證書的課程,交了查卷費後很快收到回音,十分多謝批改的導師,影印了試卷,詳列我錯誤的地方,使我知錯而改,這次如不覆查試卷,下次可能重蹈覆轍,我補考一次竟成功也可能和這次的查卷有關。28/12/2208

Page 41

28/12/08/Sun


屢敗屢戰()

初級試的兩份卷以成績良好過關,中級其中一份要補考才合格,高級電機證書的兩份試卷難度十分高,有部份的範園不是電機科,小部份是電子和成效控制,我目的是考到合格便算,不需咀嚼和探究其內容,想起參考舊試題會有幫助,便到考試局訽問,職員說沒有舊試題出售,去年的試題可借閱,但不淮帶離考試局。

翻開了舊試題,有驚有喜,部份如課程手冊的內容是我熟悉,但很多都是陌生的,不能帶出考試局影印,唯有用紙抄寫,那年代沒有數碼相機和手提電話相機,這樣的去抄是很浪費時間,看見辦公室的職員,都低頭各自各忙,沒有人在意我在幹什麼,心中浮起了一個念頭,一念生善,一念生惡,到街外找一間書局影印便不用麻煩。

這樣做是不智的,若給發覺會涉及盜竊罪,因借試卷時無需簽名,解釋說去影印也未必有人信,若向職員說要帶出外影印,他不同意便沒有轉彎餘地,引致他會監視我。

最後決定還是把舊試題帶出外影印,店員在影印時,我是有點驚慌的,影印完畢返回考試局,頗有自投羅綱的感覺,幸好大堂沒有裝置閉路電視,否則自己的一舉一動難逃保安耳目,由交回舊試題到離開考試局,內心都是忐忑不安。

其實這樣取走舊試卷擅自影印是不智的行為,我可以寫信到倫敦購買或借閱,若沒有此服務才想其它辦法。倫敦C&G 的辦事效率十分高,由開始我申請課程手冊,覆查試卷和這次購買舊試卷,回信都很快。

倫敦C&G回信說該局只存有5年的舊試題,購買舊試題不用經考試局,買了英鎊滙票直接寄到倫敦總部。

有了舊試題幫助温習,可減少推敲課程手冊要考內容的時間,但要把5年的舊試題逐一試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找很多相關的書去逐條破解,住處的圖書館書目不多,要轉戰到中央圖書館。

温習到考試當日也沒有多大把握,兩份試卷都是很艱深,結果只有一份卷合格,六份試卷三年內考到五份合格,對於自修的成果,我是有點自我陶醉的,也不敢去猜測最後的一份試卷要經過幾多次重考才能合格,那時堅尼地城焚化爐快要關閉廠房。

堅尼地城焚化爐關廠後,調到瑪麗醫院,重考了一次最後的一份試卷終於合格,不經不覺已四年了,若中途放棄,便不可能在機電署做到督察了。29/12/2008

Page 42

29/12/08/Mon


又升級了

這次升任為二級電氣監工和上次由二級技工升到高級技工,相隔不足三年。在電氣技工組別中,我的工作年資是比較低,是否我的工作表現,得到老細認同,也有人說我懂得阿謏奉承之道,識得擦鞋。

在我的公務員生涯中,和上級的相處還算可以,和下級是各謀各事。我的敢於直言是老細們不大欣賞,我的敢言和敢作敢為是我任督察時,幹我自己認為合理並非違法的事。

在我離開葵涌焚化爐前,我的上級二級電氣監工己升為一級監工到醫院組任職,他是十分勤力,有才幹,是機電署技工學徒的表表者,他很有耐心和其下屬討論工作上的問題,在工作和人事管理上是學習榜樣。

另外一位是和我同為當更組的一級機器工程監工,他是被調到伊利沙伯醫院任署理機器督察,過了一個月,他竟返回焚化爐,說頂不順醫院的工作,毎天要處理的文件很多,他的繪聲繪影說法,醫院組工作難捱,在我的腦子中烙了一個印。
在我考到助理電氣督察時,嚇了一跳竟是到醫院組任職。在總部報到時,我要求總工程師盧濟康把我調回葵涌焚化爐,該廠尚有助理電氣督察的空位,盧濟康曾任廢物處理組高級工程師,他常到焚化爐巡廠,他說焚化爐快要拆廠,不會增加人手。

八十年代報考二級監工的情序和今天相若,在焚化爐是先由廠方高級機器督察會見各申請者作預審。我在接受評核時,還有一位助理電氣督察在塲,高級督察所問都是一般廠內的電機操作問題,事前大家不知道有這預先評核的安排,其後該助理督察告訴我,我在評核中成績最好,到總部面試時,只要不太失常,升級是無問題的。所謂得道多助,我相信他曾在高級督察面前給我說好話,若我本來是好員工,他的美言對我是錦上添花。

在總部面試時,我是十分輕鬆,只因心中有數,想到助理督察的話更加如吃了定心丸,我是內定的升級理想人選。有三位總部委任的評選員,其中一位是人事部的女職員,在整個面試過程中,給我意會到他們是會給我升級的。我看不到他們手上所持我的檔案資料,高級督察寫我的評語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二十後,我也坐在他們相同的位置,同樣是選取技工升任二級監工,我手上的資料是三年該面試員工的考勤報告,但並不影響到該員工即塲表現所得評分。他們的提問很簡單,監工是要考英語會話,為時約5分鐘,話題是我若是二級工程監工怎樣處理員工在廠內賭博。我應考助理督察時,只需讀一篇英文。

在任督察時,我曾寫信反對升級遴選會對我的評核結果,亦列出證據反駁。遴選會的兩位委員接見我,會談差不多有一小時,「親疏有別」是我會談後的感覺。30/12/2008

Page 43

30/12/08/Tue


回憶中的回憶---離開葵涌焚化爐

在葵涌焚化爐工作了五年多便離開了,結束我在機電署技工生涯的愉快工作。最後一天晚上,同事在一間酒樓為我開歡送會。這一期的二級工程監工升級試,包括機器和電氣,只有我一人入選。晚飯中,電氣組的老大電氣督察竟帶同太太出席,「處世洞明盡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我在致謝詞中,直說得到電氣督察的提携,才可以升到級,看來笑得最開心的還是那位督察太太。

作為過去的技工,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回憶,和醫院組的電氣技工相比,焚化爐的工作是十分危險,但有些則是十分有趣的,時任高級工程師盧濟康巡廠時,他要參觀的地方變成整齊清潔是合理的,但電氣督察竟要在電纜上的灰塵清妥後,還要塗上蠟水,令其光潤照人,更甚者,要清除高壓變壓器上的灰塵而不關閉電源。

經過青衣橋,藍巴勒海峽的海水仍伴隨焚化爐靜靜的流動,高聳入雲的煙囪在夜幕低垂時仍有燈光透出,燈光是指示飛機不可靠近,中更的電氣員工,走到海邊時,都會抬頭察看煙囪燈,全部不亮時要即時通知機場,修理的工作不是廠內的電氣部,是由部門的另一組人負責,他們有一項叫「高空工作津貼」。

煙囪約500呎高,對部份電氣部的員工它不算高。星期六下午,寫字樓都沒有人辦工,當更的機器督察是坐在控制室,也不會主動管理廠務。葵涌焚化爐的煙囪和其它焚化爐的不同,葵涌的煙囪外看是一條大煙囪,內裏有四條小煙囪,四條小煙囪獨立連接四個燒爐再透到煙囪頂,同事喻大煙囪為「媽媽通」,生了四個外人看不見私生子,四條小煙囪,大煙囪的地層很闊大,有一條垂直鋼梯上落,相隔一定高度有一個歇腳的平台,爬上頂是很容易,人在煙囪頂,沒有高處不勝寒,看日落霞彩,雲在身邊飄,船在腳下浮。

殖民地政府是全港最大的僱主,雖然是不准賭博,但中國人是最愛賭的民族,禁之不絶,焚化爐都有員工賭錢,但我在葵涌焚化爐的5年中,不見有人賭錢。星期六下午,多是下棋,打康樂棋,踢毽子,在花園踢足球,玩籃球,放遙控模型車,為自己的私家車或電單車扮靚。沒有見到用啤牌賭錢,不愛動態娛樂者,閱報或看成人雜誌等。

星期六下午焚化爐廠內變成了娛樂成,充滿了生活的動力,笑容和歡樂。有小部份員工會擅自提早放工。打咭鐘裝在機器工塲,用鐡綱建成一個房間,鎖匙由負責紀錄垃圾車垃圾重量的磅房負責,到放工的時間便開門讓員工打咭離開,他們也是負責監管打咭的秩序,只是代人打咭者也有掩眼法。

電氣當更組有咭鐘鎖匙,焚化爐是利用燒垃圾發電供自己使用,只是電路頻率並不穏定,令到電鐘時快時慢,電氣當更員工是負責調正咭鐘,放工時咭鐘不可行慢,返工時咭鐘不可快,而忘記打咭或沒有打咭的電氣技工都有他們的幫忙。31/12/2008

                                                            

Page 44

31/12/08/Wed


      升任二級工程監工

198511月升級到堅尼地城焚化爐任二級電氣工程監工,返工的初期不大習慣要很早起床,我是住在部門宿舍在荃灣半山的私人屋邨,要轉三次車,包括一次地鐡,在8時前要回到廠。

葵涌焚化爐在新界,可申請車資津貼,政府的交通津貼,長駐的工作地點在新界,就算員工的住處在隔鄰,只要証明需要乘車返工,也可以申請交通費津貼。但辦公室在市區,居於何處都不能申請。

首天返工,改穿一件頭白色蛤乸工衣,技工是穿藍色的,在焚化爐,工程監工到督察都穿同欵的白色制服,但在醫院組,一級工程監工到督察都不用穿制服,而技工到二級監工同穿二件頭的藍色制服。

在公私營機構,低層員工返工都要打咭簽到,會計部可根據咭上的資料,計算員工毎月的返工日而發薪,私人公司有勤工奬,整個月沒有遲到都可得到一至兩天日薪的勤工奬。

焚化爐和醫院組二級監工到助理督察是簽名在出席簿上替代打咭,瑪麗醫院另有不同安排,二級監工是要打咭上下班的。

遲到一分鐘即是遲到,打咭鐘是調到在5分鐘後,用紅字印出時間,大家都約定俗成遲到5分鐘才算真正遲到。

較引起爭論是簽名簿的時間記錄,過了5分鐘,由督察指派的員工在簽名簿劃上紅線並寫上時間,有時候負責劃線的同事忘記了,遲到者便有機可乘,劃線者為了不想上級知道他遲了劃線,任何時間都寫上八時零五分,而遲到數十分鐘者也會填上遲一兩分鐘。

我曾管理的一間小醫院,技工只得十多人,一向沒有使用打咭鐘,有個別的員工常和主管一級監工在簽名簿上劃線間題發生爭吵,竟說劃線的時間刻意的提早而誣蔑他遲到,後來在工塲中加裝了一個電鐘,事件才算平息,本想加裝打咭鐘,但有同事說暫不可行,終不了了之。

數十年來,為何仍用這樣落後的監管出勤的方法,簽名簿和打咭表有時候是申請加班津貼的覆核記錄,其中灰色的地帶太多,代打咭者和簽名時間不脗口的間有發生,我也曾採取過行動,只是作寛大處理。

市面上有現成的電了咭及閱讀套件出售,除了可記錄上下班的確實時間,也可以給當更的同事使用,以確保他們能到電制房巡察。01/01/2009

Page 45

01/01/09/Thu


汝曾被警告喉嚨會發炎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廠房環境是十分惡劣的,廠房己運作20多年,殘舊無可避免,但沒有計劃做保養,對當時地區環璄的污染是禍首,該廠在1993年關閉,堅尼地城的居民所吸的空氣,再沒有垃圾味。

返工才數天,同事笑着說,對面是賽馬會診所,你過兩天要看醫生了,我問何解,他說初到焚化爐工作的人,必會喉嚨發炎,這是十分熟悉的話,五年多前我初到葵涌焚化爐時同事也說了相同的話。我朝夕和垃圾相對多年,垃圾菌在我體內應不再是敵人了。各廠細菌各有不同的霸道,三十多歲的壯年也不能免,我在一星後發燒和喉嚨痛,得了兩天的病假。

這間廠的安全意識低劣,個人的保護裝備和工作安全都不足,在煙塵滾滾下的廠內,竟沒有人用口罩,只用手掩算,若雙手都在工作中,同事說慢吸氣少呼氣便可。帶我認識廠房的同事,也沒有給我口罩,幸好有安全鞋,而我在這裏竟做了八年多直到廠房關閉。

廠的入口處,車人沒有分隔,員工出入時很貼近垃圾車,垃圾車斗內的污水,溢到地上而濺污褲腳,地上的污水,要跳步而過,容易滑倒。

廠房的高度約為葵涌焚化爐的三分之二,有兩枝煙囪,廠內有5個燒爐,爐烟分由兩枝煙囪透出,廠內的電力由焚燒垃圾產生的熱能推動發電機,發電機是一部1.5M功率的低壓機。焚化爐傍是一個機電署車輛維修站,電力由焚化爐供應。

由市政局管理的堅尼地城屠房,在海邊緊貼焚化爐而建,面積大過焚化爐,而機電裝置也是由焚化爐維修保養,而焚化爐當更員工所住的宿舍,是由屠房員工宿舍所住的單位分撥出來。

廠長是英國人Rowland,身軀肥伴,面上常帶容的老人家,和藹可親,和葵涌焚化爐廠長同是英國人,各有風格,共同點是沒有架子,都是肥肚腩和愛飲啤酒。葵涌廠有飯堂,英人廠長從不光顧,堅尼地城英人廠長午間都出外午膳,在一間西餐廳進食,他間中會在附近商店購物,他不懂中文,也不會說廣州話,買的都是一般家庭用品,大家知他是焚化爐廠長,都是笑哈哈和他打招呼。02/01/2009

Page 46

02/01/09/Fri


靜電除塵器大而無當

堅尼地城焚化爐全廠人數不足一百人,廠長(值班工程師)的直接下屬是一位電氣督察和一位機器督察,電氣督察對下是一級電氣工程監工,而機器督察對下是5 位助理機器督察,其中四個是輪班當值,另一個是長駐在堅尼地城屠房,他只在早上在寫字樓出現,向上級匯報屠房的工作後,便返回自己的辦工室。屠房只有一個二級電氣工程監工和數位技工。

堅尼地城焚化爐是四組員工毎月輪調分班24小時工作,堅尼地城屠房只有兩組的當更員工,早班是凌晨四點開始,屠房所有的屠宰工作都在中午前結束,豬隻早上劏好要即時運到肉檔以保持新鮮度,現時買剩的豬肉可用雪櫃保鮮,六十年代初,肉檔用硼砂粉塗在豬肉上保鮮,而超過一天的豬肉才放入雪櫃,當時的凍肉櫃價錢昂貴,普通的家庭都沒有雪櫃,食剩的餸菜是再炒熱後,放在木做有紗綱的櫃內,留在翌日再食。屠房是宰殺豬牛,沒有宰羊。

堅尼地城焚化爐沒有靜電除塵器以減少散在空氣中的塵粒,也沒有用隔離綱過濾煙中的塵粒。由煙囪噴出的煙,無論是白色或黑色都是夾雜着大量的塵粒,在農村看到農家煮飯,煙囪吐出淡淡的輕煙是沒有塵粒的,在焚化爐是用一台大功率的馬逹風扇把焚燒垃圾產生的煙和塵粒一併吹出煙囪外,黑煙是烟團中的塵粒己飽和。

靜電除塵器的設計本可以吸除煙內的塵粒,只是在焚涌焚化爐的靜電除塵器設計不完善,效果不大,並非工程師想不到,也許知道而不改善,那個靜電除塵器電氣技工要定期入內清除電極上的「塵條」,電極有很多組,毎枝電極是一枝如筷子粗的銅綫,但會變成如「芝華士腸」般大的「塵條」,本來靜電架有一組震機,鐡鎚會定時敲打靜電架把塵粒震跌到下方的灰塵運輸帶。

靜電除塵器內裏如一個大山洞,技工要穿上雨衣,用強力水喉清洗「塵條」,這是高電壓的裝置,雖然是截斷了電源,督察和工程師不會入內視察,環保署的職員也是看看便算了事,因為控制室的電壓和電流顯示器數據都是正常,環保署收集到的塵埃樣本,和其它沒靜電除塵器的焚化爐相若,他們用手電筒察看靜電除塵器內部時,可能看不到「芝華士腸」般大的「塵條」。「塵條」的成因,是因靜電除塵器和接入內的風槽,沒有隔熱的絶緣物,室外的温度和靜電除塵器高熱的外殼温差產生了水點,水份混和了塵粒而黏附在電極上,震鎚不能把它敲落。

焚涌焚化爐開廠二十多年而關閉,是原本所估計所能運作的年份短很多。附近的居民也可早呼吸到沒有金屬塵的空氣。03/01/2009

Page 47

03/01/09/Sat


喝酒如水的工程監工


焚化爐的兩位督察,各分管文工之職,電器督察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出身,他是專責所有文件的工件,也是能和英國人廠長語言上直接溝通的唯一員工,焚化爐和屠房的電氣維修保養是他負責監管,機器督察年約五十多歲,為人很隨和,沒有架子,常帶笑面,所有機械的維修工作,他會到位去了解,也不怕污穢,常進入爐房內協助燒爐的大修工作,他不需要處理文件和與總部的聯系,所以很少坐在寫字樓,最常見到他在海傍拿着水喉,清潔地上的垃圾灰。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辦工室只有四人辦工,很擠逼的工作環境,廠長的房間最寬大,枱面沒有什麼文件,星期六下午我都會進入此房,測試在房內的一部無綫通話機,這部機是和總部用作緊急聯絡,在非常時期或社會暴動,若電話系統遭受破壞,便要靠這部無綫通話機聯絡,手提電話在80年代己開始使用,但我相信這些軍用式的通訊裝置,今天仍存在一些政府部門內作必時之需。

我的工作是在焚化爐,上級也希望我能多方面吸收其它知識,機器督察安排我到堅尼地城屠房學習,因屠房的二級電氣監工在放大假時,我可以即時去代職。

我是不飲酒,也不明白為何有人嗜酒如命,包括我的父親,他只飲米酒,例如「玉冰燒」和「孖蒸」,幸好未見過他飲醉,小時候很樂意見到父親飲酒,因我代他買酒時那個空酒樽的回收價是二毛錢,會變成我的外快,當時白方飽是三毛錢一磅。

到了屠房二級監工的工作間,竟見到地上周圍擺滿了空的青島啤酒樽,枱上還放有正在進飲的半枝,同事說他是用酒代水,毎天要飲十多枝大號啤酒,他說自己是一部要入燃油的汽車,他和督察談話時也是拿着酒樽的,他只飲啤酒,同事也未見過他有喝醉或紅面。他也很檢點,早上屠房的工作最繁忙時,他會先處理工作才繼續他自唱自飲,屠房的電氣維修工作,他都能獨立處理妥當。長遠督察也想調他回焚化爐,但焚化爐沒有一個二級監工願意和他對調工作,他們說屠房的工作環境很污穢,較焚化爐惡劣,我並不明白他所指的污穢是什麼意思,後來我也是十分討厭到屠房,那兒是「殺戮戰場」。

在工作時常喝啤酒是兩間焚化爐的英國人廠長,他們在自己的房內自斟自飲,其次是這位屠房二級監工,在我公務員生涯中,最幸福是工作的地方全部有員工飯堂。在堅尼地城是沒有飯堂,但午間可以回家吃飯、我從未有見過員工在吃午飯時飲酒,只在值班工作時,中間和夜間的同事吃飯時才喝酒,寒天時同事說喝酒會禦寒和好睡。能見到同事在工作間豪飲的,在醫院組時只有毎年農歷七月的盂蘭節,焚化爐多了一個在聖誕節聯歡的好日子,兩位英國人廠長都會送出啤酒到工塲和同事競飲。04/01/2009

Page 48

04/01/09/Sun


那看劏豬的日子

堅尼地城屠房主要是屠豬宰牛,我常到那劏豬的地方,是上級機器督察告訴我,那條吊豬的運輸帶是全個屠房重要的電機裝置,若有故障,街市會沒有新鮮豬肉供應。因我是新來的員工,希望我先了解其運作原理,在修理時可縮短時間。

前文寫葵涌焚化爐,爬上那高高的煙囪,那看海的日子,是浪漫和詩意的,「看日落霞彩,雲在身邊飄,船在腳下浮」。

所站屠房之地,是淒厲的殺戮戰塲,聞到是血腥,觸目是死亡掙扎,聴到是豬的哀鳴。我並非沒見過血淋淋的塲景,街市檔的劏雞殺鴨,劏魚,小時候鄰居的劏狗。瑪麗醫院做二級監工時,在病理教學大樓教授在做真人解剖示範,因現場有緊急的修理工作,站在很遠的地方,看到教授手起刀落的塲面。而在病理大樓的標本室,一些人體的器官,也有小嬰兒的體軀,浸在藥水樽內。在地下的垃圾房,割出的人體內臟,沒有遮蓋的堆放着,如看寫實電影,毛骨悚然。

屠豬是用流水作業式,活豬吊在運輸帶,經過多項工序,到了運輸帶的末端,被放在凍肉車,運戴到市塲。

當豬被引入到屠宰室時,牠們也會感到情況異常。屠宰室內有幾個屠夫,從鐡柵內把豬拖出,跟着用電鉗分夾到豬的兩耳邊把牠電暈,再把豬吊在運轉的吊豬帶上,當豬轉到第一個大坑槽上面時,屠夫手起刀落,在豬的下身插下再向上抽,這要命的一刀,電昏了的豬給痛弄醒了,喊出了淒慘的哀鳴聲,套在鐡錬上的身體,掙扎不停,血從刀落處潺潺流入坑槽內,口吐穢物,排泄物也隨之噴出。

在欄內的豬群聴到同類的哀叫,是動物本能呼叫同類逃生警號,豬群也感覺身處險境,轉頭欲逃,欄內無路可走,有些聰明豬,身體雖然笨重,如狗急跳牆,跳到其牠豬的身上,借位跳到欄外,只是打尖霸了頭位,換來却是早喪屠刀下。屠夫說有些牛被宰時會流淚,到此田地,血肉之軀誰能洒脱。

佛家說六道輪迴,今世為豬,來世未必為豬,今世為人,來世未必為人,佛說能轉世為人,尚有未了之業,若功德完滿,當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往生,長命短壽,非死期而至,只是受者業報己得度,「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或「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一切是因果業報。05/01/2009

Page 49

05/01/09/Mon


中國人是嗜血的民族

中國有很多好的文化風俗,但不是所有今天都合用,有時給予「教訓」後也會有所警惕,改善或放棄。例如中秋節,部份山鄉村民,都放「孔明燈」,燈籠受內燃蠟燭所產生的向上熱流,把燈籠升到空中隨風飄浮,黑夜中如繁星流動,但孔明燈跌到樹叢中,會引起大火,中港台都有人在中秋節愛這玩兒,無想到要和大自然和諧共存,森林大火是「教訓」。

廣東人吃雞,近骨處的肉尚有血者,吃者都大讚鮮味,禽流感疫症後,上碟的雞若有血,食客都會要求廚房再煮,至於吃牛扒者,外國人己少食血淋淋肉塊,牛所吃的飼料,己非植物合成,嗜血食的文化,會逐漸消失。

豬血食品坊間主要是豬紅粥,看過屠房收集豬血的方法,己不敢再吃豬紅。活豬在運輸帶上捱了第一刀,血和排泄物都流到第一個坑槽,坑槽約為一架巴士的長度。

用來電豬的電鉗是接駁到一個調壓器再插入市電,豬的體型不同,抵受電撃的能力也各異,若電擊力度足夠,豬幾乎是昏死過去,豬在捱刀時,不會有痛楚,是人道式的宰割,也不至於在痛苦掙扎中糞尿橫流。

第二個坑槽緊貼前一個,豬吊到這個坑槽上時,己變成死豬,血繼續流,有些豬的排泄仍未流完,跌落坑槽內,這個坑槽是正式收集豬血,把它賣到市塲,豬血是集體收集,屠房內被劏的豬隻隻都是活生生的,但不能確定豬是否健康,駐塲的食物衛生督察是檢查己劏好的豬,檢查其身體內部及其內臟,有時會用刀割下小許肉粒到化驗室即時化驗,有毛病而不淮出售的豬會交回給豬販,而豬血則不會再處理,街市所買到的豬血己經用沸水煮過,形成軟固體,家庭主婦己很少買豬血回家做餸,廣東人喜愛以形補形,沒聴過孕婦在生產後,會食豬血補身。

焚化爐的值班員工打邊爐時,愛吃豬血者,會走到劏豬的地方,自己用盆去接取最新鮮最乾淨的豬血。若要食豬的內臟,可叫屠房的豬販代辦,他們一定會給屠房的員工最新鮮和抵食的豬肝等,豬肉沒有即塲零售。

廣東人吃血淋的東西還有雞血,也聴聞國內有人生食馬騮腦。新年的購物廣告中,竟有一樣叫「血爾」補品,燕窩有一種「血燕窩」,未知是否母燕要找小蟲喂乳燕時做到嘔血的結晶品。06/01/2009

Page 50

06/01/09/Tue


鬧市土法燒牛屍

堅尼地城焚化爐建有兩支煙囪,隔鄰的堅尼地城屠房,也建有一支和焚化爐高度相若的煙囪,屠房的煙囪是連接一個燒爐,燒爐如一架貨車的體積,用來焚燒死牛和豬。

燒爐不是整天都運作,燒一隻牛要數小時,豬的體積少很多,可以幾隻堆入爐人一併燒。豬牛本身不是助燃物料,要靠燒爐所裝置的燃油噴入爐內,保持高温燃燒,是一個妥善處理動物屍體的方法。燒爐不是日常需要使用的電機裝置,保養和維修不會注重,機電署有駐塲員工的地方,都是負責電機的維修保養工作,毎種電機的設備都有一張維修紀錄咭,詳述該電機裝置過往的維修紀錄和所更換過的零件,並註明毎年所需的檢查次數。

燒屍爐的外看不算太殘舊,由於沒有定期保養,基本的裝置己不能使用,處理一隻死牛時,起爐所用的方法和我們在野火會燒烤的一樣,但對附近居民的健康則有不良的影響。把舊報紙,舊傢俱和木板抛入爐內,再用一些醮了汽油的廢布,燃着報紙,燒爐的設計是有自動的點火和噴汽油助燃,關上爐門直至牛屍化為灰燼。用報紙和木條的土法,在燃燒時還要不停抛入木條,門又不能關上。

屠房這樣的燒屍方法,可能是取經自印度恆河的岸邊,親人逝去後,在河邊用柴火把屍體化掉,燒人屍透出的煙味,和燒牛屍有何不同。

屠房煙囪噴出的黑煙,濃密不散,焦味猶如血腥,和焚化爐兩支煙囪,如三支祭天的大香,在白雲藍天中,塗了污塵。

早期香港的廟宇,都會有一個化寶龕,用來焚燒屍體的,屍體是廟內的得道高僧圓寂後,把身體燒成灰,骨身化成舍利,給善信供奉。六十年代,政府已禁止用此法處理屍體。

瑪麗醫院也有兩個如屠房相約的焚化爐,醫院在80年初建成,樓高24層,煙囪由地下直到天台,初時還以為作焚屍之用,病人死於特別的傳染病,要即時化屍。該焚化爐是用來燒毀傢俱和廢紙,己沒用多時了。

九龍醫院的焚化爐己有70多年歷史,它的煙囪只得兩層樓宇的高度,和農村所見的煙囪一樣,外身用紅磚砌成。

屠房於堅尼地城焚化爐1993年關廠後,大約在三年後便搬到上水,堅尼地城在港島的西陲,處於山水間,閙市中不染塵囂,兩座污染環境的政府基地消失後,該區藍天又再現。07/01/2009

Page 51

07/01/09/Wed


焚化爐的危害員工裝置

堅尼地城焚化爐有部份的電氣裝置是會危害到工作的員工,我到該廠任職是在1985年,當時該廠己運作20多年,但竟容許和容忍該裝置存在多年。

從事電氣行業者都認同,高壓電力在維修和保養時較低壓電危險,高壓裝置大部份是屬於電力公司的設備,鐡路公司,水務署和污水處理廠的水泵都有高電壓的電機裝置。通常發生觸電事故都是低壓裝置,我在私人構機工作了10多年的電氣維修,保養和裝置才進入政府為技工,是首次接觸到焚化爐這樣的危險裝置。

吊垃圾的電排車,要在垃圾池內抓取垃圾放入高處的燒爐內,電排車要前後和左右移動,電源接駁到車上的電箱,要用軟電綫,繫在鋼架內的滑輪上,利用軟電綫拉動滑輪,便可前後活動。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設計是在電排車傍,裝置了十多條的銅纜,約一隻筷子的粗度,靠電排車伸出的接電器(碳擦),壓在銅纜上跟着電排車滑動,碳擦的末端是用電綫接到電排車上的電箱。

電排車開動時,電源己接上,沒有人在車上工作,但修理電排車有時要啟動電源,甚至要開動電排車,才能找出故障。另外在電排車的底層,也有一組24條沒有絕緣物保護的銅纜,當員工持着長的金屬管,例如套電線用的燈喉和水管,若沒有留意而碰到頭上的銅纜,會即時觸電。

我初次在電排車上工作,沒有人告知那沒有絕緣物保護的銅纜仍在使用,也不見有危險的警告牌,在工作時是「各安天命」呢。葵涌焚化爐己用軟電綫代替銅纜,要改裝也不是難事,是否沒有事故發生就不用理會安全。

類似的裝置在中華電力公司的變電房(火牛房)也見到,兩個相連的變壓器,是用銅板裝在高於人少許的天花頂連接導電,發生過有員工觸電後,才用絕緣膠布套上。

機電署對於工作環境的安全視野不廣,雖然有安全官,但一人之力,不能把核心問題抽出,且權責不分,一些要改善的地方,落實之後又完結無期和沒有實質的跟進。部門龐大,毎一小節都要與時並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參與0H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的認證之後,增聘了非公務員的安全主任長駐各部別,而認證是由外間的獨立機構評估,證書有效期為三年,且毎年都要覆查,查閱文件外,還要到工塲和機房實地視際,在職業安全健康的法例下,政府的相關官員無人能免責。07/01/2009

Page 52

08/01/09/Thu


賭博是工作文化()

前機電署署長黎仕海在退休前的員工簡報會,道出了他在部門工作了多年的心聲,對其麾下的員工,極之讚許,談到員工的責任心態,在他任內已有很大的進步,但仍有改善的空間。

回顧說到舊總部員工食堂的賭博惡習,要整頓多年才告消失,食堂雖然貼有嚴禁賭博的警示牌,員工仍明知故犯。

許冠傑有歌︰「人生如賭博,嬴輸無時定」,生活是文化,賭博是生命的一部份,「小賭可怡情,可防止老人痴呆」。

我入職機電署的首5年在葵涌焚化爐工作,沒見到有人賭錢。無可異議,參與賭錢的都是技工和工人,工程監工也有,在瑪麗醫院則沒有工程監工參與。至於督察級,電話投注買外圍馬屢見不鮮,我任督察時,用部門給我的手提電話共買了兩次六合彩,在電話帳單給發現了,兩次都要我埋單。

有同事說賭錢有輸有嬴,但在日常沉悶的工作中,是可以調劑身心,促進同事間的溝通,而且賭錢不會影響工作效率,我同意這論點,因為毎天的實際工作時間約為35 小時,閒着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他也強調,若有緊急的修理,他們會即時放下手上的啤牌,趕去做妥工作為先。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賭檔,是一個能牽動員工集體思維的相聚點,這個賭檔是全年無休且是24小時都有廠內員工參與。部門有賭檔的都在員工更衣室內,更衣室是員工的私人地方用作休閒的公共空間,上級不會進入巡察,要找人都會在門口大聲喊該員工的名字,更不會假裝便急,要借用厠所入內探過虛實。

焚化爐這個賭檔,不是什麼鐡竇或有天文台在把風,員工更衣室在地下的康樂室隔鄰,更衣室的再入處是厠所和浴室,這個更衣室相信是部門絕無僅有的一個,是沒有門裝置的,由工塲進入寫字樓是必經之地,但兩個督察和英國人廠長,上下班都是經垃圾池的出口,廠長在午飯時不用駕車則會經過更衣室的門口,廠內的員工在吃飯和放工時都會去沖涼,而廠長見到一覽無遺的更衣室身上光秃秃的員工會笑口打個招呼,便擦身而過。我在焚化爐工作了十多年,不見有女文員,而清潔的工作是由自己廠內的工人負責的。09/01/2009

Page 53

09/01/09/Fri


賭博是工作文化()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賭檔大開方便之門,是否有恃無恐,那倒不是。督察也偶然入去冚檔,不是即塲拉人,只是叫他們收檔,出去工作,也沒有張貼告示,「不淮在廠內賭博」,沒有人因賭錢而被懲罰過,若要嚴明埶法,紀律懲處,要經廠長和總部等。

那位出身自機電署技術員學徒的督察,在他做學徙期間,會毎半年調到不同的部別實習,對於賭錢的塲面,區區如是,見怪不怪。葵涌焚化爐開廠後乾淨了幾年,賭風吹入來,自會在更衣室內散下種子。

堅尼地城的賭檔是全年無休,我在該廠工作了8年半,有一半的時間是做輪班的工作,是親身的現塲體會。我從未賭過或搭單落注。我不視賭博為洪水猛獸,小賭是否可怡情或可發橫財,是個人的取捨,我小時的居住,一屋多戶,外圍馬狗,讀小學的鄰居,也坐檔寫字花單,天九,十五湖牌,啤牌等雜賭日日見,也從未落過注。

這個焚化爐的賭檔,沒有賭枱,也沒有庒家,也肯定是沒有幕後庒家,也沒有放貴利的艇仔和押貸的賭檔副產品。賭枱是用一張舖在地上的舊報紙,庒家是輪流做,賭具是天九紙牌,在公園中見到公公婆婆玩的上海窄身紙牌一樣,員工的賭法是牌九,可以開八門,即是有八個人可持牌,其他人要賭可以搭注,最少二人可以對賭。天九牌只是堅尼地城獨有風格的賭具,其它部門所見只是用啤牌玩「三公」,賭得沒有堅尼地城那樣激,只在工作時間內偷閒,打發時間發點小財。

天九牌今天很少人知道其賭法,早期是用牛骨做的骨牌,體積是麻雀牌的兩隻。澳門賭塲只是用作推牌九之用,正式玩天九牌是四人一枱,共有32隻牌,各人分取8隻,天九牌的變化瓣數不多,沒有麻雀牌那樣玩得多姿采,香港的麻雀館也有提供玩天九牌,天九牌毎局很快結朿,也不會有和牌的悶局,抽水很快,早期香港的家庭娛樂,女人玩麻雀,男人打天九。

更衣室內通常只得一檔在賭,沒有見過兩枱,枱面的注碼不大,若長賭則很可觀,正班的員工是賭檔的主客,下了班都繼續在賭檔歡樂今宵,接着有中班和通宵班的同事理位。焚化爐的宿舍在廠房對面,一條馬路之隔,晚飯後帶狗散步的員工也會再入廠發財,宿舍有些是單身員工,是賭枱的躉腳,通宵不用回家。

全日賭檔最沸騰的是午飯和放工後的一至兩小時,更衣室沒有門,路過也會聴到「呼么喝六」的賭聲,但仍用掩耳盜鈴的方法,把更衣的儲物櫃移了位,而要更衣的員工也沒有介意在換衫時赤條條示眾,不會有傷風化,因全廠都是男人。10/01/2009

Page 54

10/01/09/Sat


賭博是工作文化()

以我所見過的部別更衣內的賭檔,全部都是「塘水滾塘魚」,沒有街外人的參與,員工也是心安理得去享受工作時間內的輕鬆時段,沒有見過在賭檔內發生爭拗和錢銀有關的事。

在堅尼地城焚化爐,有幾位員工則會和街外人一齊賭錢,賭錢的地方不是在更衣室內。焚化爐全部建在海邊,目的不是用來收集海上的垃圾,在於取用海水用作冷凍機電設備之用,防止它長期運作而過熱。焚化爐使用冷氣的地方不多,無需用海水去冷凍系統。賭檔是泊在海邊的大木船上,這些大木船多用作運貨到內地,間中有出海捕魚返港的漁船,齊泊在岸邊便成一個小墟。

其中有一位工程監工,他的賭注很大,在焚化爐內我見過這位同事賭錢的手法,很熟練和有技巧,賭慣大錢的他在焚化爐這個小賭檔,是怡情多於發財,同事說他在船上的注碼動輒過萬,多於其月薪,船上的賭檔,各式各樣,儼如澳門內的一個小賭塲,也是今天大郵輪一夜遊一夜賭的前身,大郵輪出到了公海,便把賭具擺出來,公海不屬於任何政府所管轄的海域,賭錢是無天地的自動合法化。

這位工程監工也曾說過他的賭事,那船上的賭博日子,輸了他過百萬的家財,面上也沒有流露後悔的眼光。

他工作十分勤力,很得上級的讚許,不會因在廠內的賭博而延誤正常的工作,跟隨他的下屬,也和他一齊都投入賭枱中,上陣無父子,上級的錢也要嬴,離開了更室衣內的賭檔,大家便回復了上下級的工作關係,若技工在工作中有不妥善的地方,他都絶不馬虎了事,甚至會破口大駡,同是賭友的技工對上級的「敬業精神」也很尊重,也沒有不滿的情緒,大家心目中都有一個潛規則,「工作要認真,賭錢要真金」,雖然上級輸了錢會有拖數的情況出現,但不會在工作中作負面的回應。

在更衣室內的賭檔,是十分輕鬆和詼諧的,不會有輸身家和輸命的塲面,是實實在在小賭可怡情的地方,那年代,工作不繁忙和無壓力,區區都如是。11/01/2009

Page 55

11/01/09/Sun


食得鹹魚抵得喝

我在堅尼地城焚化爐和瑪麗醫院都曾任二級電氣監工,二級監工是小組的組長,雖然兩個部別有不同的工作文化,但都是和兩位技工合成一團隊,在瑪麗醫院是負責跟進醫院毎天交來的維修單,在2004年已改用內聯綱傳送,醫院用紙少了,機電署用的紙多了。

在堅尼地城焚化爐任二級監工較醫院中吃虧,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大冒險,前文提到的電排車裝置,是「生死門」的工作地,除了電氣裝置的危險,結構的組裝也是有存在的危險。

當駕車進入停車塲時,入口的地方必有一塊由樓底吊下限制高度的警告牌,若你的車高於所限的高度而繼續駛進,也不至於「車毀人亡」。

但你在焚化爐的電排車上進行修理,完成後要作走動測試,測試時都會停留在電排車上監察修理後的結果,電排車測試前後左右移動的動作時,若你忘記蹲低,你會被廠房的橫樑撞到,電排車最高位的站腳地和橫樑的最低位的高低價相距,只能容許侏儒的高度通過,電排車上沒有警告牌,橫樑也沒有警告牌,被橫樑撞到,會變成空中飛人,由十多層樓的高度跌下,插入垃圾池,肯定不會「肝腦塗地」,但垃圾池內的沼氣,也會把人毒死,若跌進燒爐內,一千攝氏度的爐温,在燒垃圾的終站貯垃圾灰的水池中,只能剩不一具完整的骸骨。

在返中夜班時,修理電排車是加倍的危險,廠房的燈光不足,受電排車損壞的影響,燒爐沒有足夠的垃圾放進,會產生大量的濃煙由爐口冒出,升到高位的電排車上,人如在有毒的煙霧中,若不暫時閉住呼吸,走離險地,會缺氧暈頭轉向。想起有議員揾食名句,「食得鹹魚抵得喝」,置生死於度外吧!不過我工作的地方是政府部門。

立法局功能組別議員張羽仁在政府公共塲所禁煙條例中,包括食肆和娛樂場所是矯枉過正,有人說在該塲所工作的員工毎天所吸的二手煙,健康也應受關注,張議員說,那些員工應該是「食得鹹魚抵得喝」,這是典型的無商不奸的座右銘。

有句老話,「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身經七年堅尼地城焚化爐的工作直到關廠,未曾目睹有大工傷的事故,工傷也較之葵涌焚化爐少得多。是否該廠的員工在工作時懂得調適心身,「小賭可怡情」,輕輕鬆鬆去工作,安安全全的回家。12/01/2009

Page 56

12/01/09/Mon


我的工具箱,電氣三寶

往日的電氣三寶,螺絲批,鉗,他燈,今日己不同,他燈已被測試儀表代替。中國百年有名的東北三寶己沒有人知 ,被北姑三寶之名替代了。

由第一天任二級電氣技工到最後在電力法例部用戶裝置組的電氣督察,都分配到一堆工具,政府物料供應署各駐在機電署的士多部,有現成的基本工具和盛載工具的厚鐡箱,分給員工借用,直到各員工離開才交回。電力法例部的工具最多款,最新,除了電工必有的三寶,還有相機,微型錄音機和記憶手指(Flash Ram)。醫院組的督察是不會分配到工具的。但那年代,我要常到診所處理緊急的電力故障,至於為何督察也要放下枱面的工作,外勤出動親自修理小小的電力故障,這是人事編制上的盲點,後文再談。

焚化爐的慣例,只有電氣工程監工才可分配到電工必用的測試儀表,葵涌焚化爐初期也是用這種方法。公家共用的工具,多是很快損壞或遺失,技工共用的測試儀表,工程監工每天放工前都會把儀表鎖在櫃內,但仍常有新儀表使用,原因在共用多壞的定律下,大家都不會小心使用,其後每個技工各自分給一個測試儀表,損壞和遺失很少發生。

堅尼地城焚化爐開廠多年,測試儀表己更換了很多,後來也採用葵涌的方法,節省了無謂的開支。

在我取到的工具中,有兩個士巴拿是要更換,這情況只在焚化爐才會發生,士巴拿是從焚化爐的垃圾灰中拾來的,垃圾灰的運輸帶上,所有金屬的廢物都可檢到,堅尼城焚化爐的磁石機用作檢拾廢鐡的裝置已棄用,金銀首飾,不同國家的角子碎錢,在經過一千攝氏度的焚燒後,會變成碳黑色,那兩個碳黑色的士巴拿不是士多房原本給予員工的工具,只是用來銷數的。

員工在離任時,要把先前所借的工具完數交回,有些員工可能做了十多年才離開,部份工具遺失了,他要到街外買回所失去工具交回士多房,若置之不理,會在薪金中扣錢。

員工遺失了工具,在處理上都是十分彈性,不會強要員工買會新的工具,只要有一個相同的「屍骸」便可銷數,這個「屍骸」可以在舊貨攤用低價買到,也不需要理會它能否使用,我取到的士巴拿是不能再用作工具,要重新購買或再向總部申領。

註銷舊工具只是很簡單的文件工作,說明它是損壞而又有實物在,便可作廢物處理,甚至測試儀表和手提電話都可以用此方法報銷,若然不想付錢購買舊工具銷數而要報失,需要很多文件,若非在工作中遺失,也要補買的,常見是遺失了部門的手提電話,舊貨攤未必有類似的型號或價錢昂貴,唯有說是在工作中遺失,但要有警署的報失紙才可銷數。13/01/2009

Page 57

13/01/09/Tue


不升級是可以的

二級監工除了要和技工一齊做機電的維修保養,在文件上要記錄曾維修和保養過的電機設備,到士多房領取工作上需要的物料,加簽和上呈技工放假和加班的申請表,一級工程監工是工塲的主管,也是二級監工們的上級。

我的上級一級監工很常叫我幫他處理文件,因他是不懂英文,能力只能認識幾個英文字母,中文的書寫他也是有很大的困難,基於我是下屬,他分派我任何工作都要欣然接受。他是更衣室賭檔的常客,他滿意我的地方,我是唯一的二級監工不會在賭檔內下注或逗留在內觀看賭錢以消磨時間。

這個一級監工雖幾乎是文盲,閱讀電路圖也有困難,五十多歲仍很有活力,工作甚有衝勁,且悟性高和記憶力強,雖然26個英文字母也不識,但大路的英文通告,他也略知文告上的內容。他很得上級的器重,想把他提升為助理電氣督察。

機電署內部任命一級監工升級到助理督察是不需學歷,只要毎年的考勤報告完美,有幾年同級的工作經驗,再者我們的老細是英國人廠長,人脉綱絡,無遠弗届。

機會終於來臨,他被委派到沙田次級污水處理廠任署理助理電氣督察,該一級監工說先前己多次拒絕上級提拔他的好意,他自知能力永遠不能超越一級監工的職級。

沙田次級污水處理廠廠房大焚化爐數倍,相關的水泵房遠至烏溪沙,巡察也要用廠車,機電設備多於焚化爐,高壓電力裝置和電制櫃佔多數,也有一台香港少有的沼氣高壓發電機。

某天該位一級監工回廠同上級說要調回焚化爐,上級說焚化爐快要關閉,他說做得一日得一日,堅決不升級,他在污水廠舉目無良朋,不識中英文,所有電制櫃的面板都是英文指示,怎能融入新環璄。

後來到污水廠探他,看見電制櫃上有貼紙,寫滿了歪歪斜斜的中文,原來他的上級早前到污水廠了解他工作的困難,幫他解說電制上的英文,他恐記不得便即時用貼紙寫上,後來終於如願可以不升級而返回焚化爐。14/01/2009

Page 58

14/01/09/Wed


發電機聯網的啟示

焚化爐是用燒垃圾來發電,自給自足供應廠內機電裝置所需的電力,在潮濕多雨的季節,運到焚化爐都是濕透了雨水的垃圾,在焙乾的情序要花更多時間,在整個焚燒的過程中出現了空檔,沒有足夠的垃圾是不能產生電力,便要用電燈公司的電源。

全廠所用的電力轉由電力公司供應,若用機械式手動轉換,會引致數秒的電力中轉,全廠會漆黑一片,要用同步調節器把發電機調到和電力公司相同的頻率才不會有停電出現。

葵涌焚化爐是用高壓發電機,電力的轉移要先用電話通知電力公司分站的控制室,若沒事前通知,焚化爐在使用中的大量電力突然轉移,會干擾到電路的穏定性,影響其他的用戶,電力轉移後,要將焚化爐本身的總制關閉。

堅尼地城焚化爐是低壓發電機,電力的轉移由電氣工程監工執行,焚化爐是創下節省能源和節省公帑的先河,當焚化爐的發電機和電力公司的電力供應成功聯網後,焚化爐沒有把自己的總電制關閉,只要保持相同電路頻率,焚化爐所消耗電力公司的電力可減少一半,這是技術騙子的技倆,電力公司絶不會同意,而且對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有危險的。

為了要保持電路頻率的穏定性,長駐在發電機房的機器監工,要不停監察電制板上的數據儀,調較其誤差度。

在焚化爐可以學到全方位的電氣知識,發電機的聯網操作知識,書本上必教,但有機會實際接觸到的電工則是鳯毛麟角。

根據消防條例,發電機毎月必要進行一次不少於30分鐘有負載測試,毎年則要由註冊消防工程商做一次有負載測試,並要呈交測試的文件。有負載測試發電機在起動時要轉移電路,在醫院組時,令到醫院內的緊急電源會有5秒停止供應,消防條例可容許不超過15秒,毎年所定的測試的日期在新的一年來臨前都要通知醫院,測試的時間不能隨意押後或提前,醫護人員會把病人要維生的醫療儀器接駁到沒有受影響的插座上,手術室是有電池組裝的後備電源供應。

若忘記測試日期,後果可不堪設想,有一次同事正在使用電腦,幾秒的停電把先前做的資料全部失掉,我曾想過用焚化爐的發電機聯網法起動,不會有數秒的停電,也向建築署的工程師提出,他說消防條例也接受,何必要做到零秒,有關發電機的啟動裝置,我也曾向建築署提出多次的建議,但都拒絕,終於有一次碰了釘,不知道後來負責的屋宇裝備工程師被調走是否與此事有關,內容在後文的醫組篇寫出,類似的裝置也在聯合醫院出現,進行有負載測試發電機是「偷雞」的,我們提出後,他們即時更改綫路。15/01/2009

Page 59

15/01/09/Thu


焚化爐員工的額外收入

談到焚化爐員工的額外收入,不要聯想到貪污,那年代廉政公署己成立,在公署未成立之前,我和公務員涉及的「賄賂」事件是郵差派信到家裏,給予茶錢,到醫院探病時給病房負責清潔的嬸嬸利市錢。

私人機構收茶錢不是違法,當時警察的反貪污部是賊喊捉賊,我家裝電話要另付500元茶錢,相等於主管的月薪。

在粵語片描述的使黑錢,內容是真的。在專利機構中,因工作關係,我常到亞皆老街的中華電力公司弍樓的電力申請部。新樓宇的屋內,一般都沒有電氣裝置,要業主自行聘請電氣承辦商代申請電表,業主除了要交基本的按金,不需再交任何費用。老板說行內要付的「茶錢」申請表是3元,裝電表2元,上門接駁電力10元,接駁電力時是由稽查(幫辦)帶同一技工視察屋內的電器裝置,「茶錢」是即場在電錶房交給那技工,稽查(幫辦)是不收錢的,申請表和電表的「茶錢」是晚上到老板的電氣店收取,大型電力裝置的「茶錢」是水漲船高。當時電工(散工)日薪是14元。五十代做生意的商人沒有理會什麼「賄賂」,他們賺取外快是應該的,那年代想找到一份這樣的好工,是要付出額外的「代價」。

堅尼地城焚化爐所燒的垃圾中有很多的藏寶,未放入燒爐可尋的垃圾寶也花樣多多,是小部份員工的外快錢從垃圾堆中檢回來的,真的是「血汗中的嗅錢」。年尾時名牌服裝生產商把過了潮流的時裝和貨辦送到焚化爐,寧燒掉也不會賤沽而敗壞了品牌和商譽;海關輯獲的走私煙和冒牌貨;郵政署無法派遞的信件和包裏,外國的信件有時會夾有當地紙幣,外國信件上的郵票也可以賣錢;銀行報廢的鈔票;警局燒毒品全部過程警衛森嚴,全廠無人敢作非份之想。年三十晚賣剩的年花,大吉大利的盆栽,賣剩的蔬菜,死雞鵝鴨等。

燒過後的垃圾也蘊藏可賣錢的寶物,在垃圾灰的運輸帶上,可以檢到各國的硬幣,在年尾家家大掃除時,會在垃圾灰中拾到各類的金飾,銀鍊,電綫內的銅,好運的也可檢到金幣。

我在醫院組任督察時,承判商也送來好嘢,記事簿,枱面和掛牆月曆,另外更特別送給工塲同事的裸體月曆,我則是嚴加取締,其後他們把犯禁的裸露部位用筆為裸女劃上內衣褲,正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我仍不容許,同事繼續爭辯,一句話把他們遏下,「政府地方,私人僻好,不應宣示」,但有時過了清明節仍會發現有新的裸體月曆出現在工廠內。16/01/2009

Page 60

16/01/09/Fri


我開始認識機電署的運作

我的上級一級監工對中文和英文都有閱讀的困難,他職級內要負責處理的文件,全部都交我給做;開單訂購物料,毎月呈報員工的加班時數,解讀一些英文通告和書寫回答電機測試的結果。

星期六下午要在廠長室測試無線通訊機,這部通訊機是在電話系統全部不能運作時,用作和總部緊急聯絡之用。測試的時間約30分鐘,我的工作只需要開了通訊機的電制,等到總機有人呼喚時,作出回應以証明系統正常。

平常我們不會進入這位英國人廠長的房內,整個寫字樓的佈局怪怪的,先要穿過文員的房,再穿過督察的房,才可進入廠長的房間,英國人廠長在殖民地色彩最濃時,當他踏入第一步到寫字樓時,會否守第一站的文員會高聲喊,起身立正。

廠長房內有一個夾萬,夾萬內存放了什麼則無從知曉,原來機電署有組別是負責修理夾萬和鐡櫃鎖。在醫院組時,一項很常收到的緊急的修理工作,護士沒有帶鎖匙返工而打不開文件櫃,我們是不懂得開鎖的技術,也不是我們份內工作,但在服務為主的前提下,把鎖爆破,再免費裝上新鎖。

在廠長房內等候總部的訊號回覆時,會隨意翻看枱面上文件,也沒有會想到十年後會接觸到相同的文件。在年度的撥款中,有詳列各分類消費和消費的上限,各分類消費總和是不能超出毎年的撥款,用剩太多也不會表示理財有方,下一年的撥款因上一年的剩款太多會相應減少,所以員工的加班津貼,在財政年度完結前,會寬鬆增加,沒有太多員工或平常沒有給員工加班津貼的部別,為了要把積存太多的撥款盡用,都無必要增加工程的項目。

政府部門的工程都是價低者得,在幾重的分判下,埋位工作的小判幾乎做一單蝕一單,但在財政年度尾所增加的小工程,是翻身的好機會,這些特別要求的工作項目,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和十分有彈性,以配合為了要快使錢作消數,有些工程項目是沒有建設性的。在財政年度的季末,到公園看如火如荼正在進行的工程,便可知端倪

機電署的盈運基金部門,在財政年度末季都財源滾滾來,客戶都要增加工程項目,而有時也愛莫能助,飛來蜢有時也會吃不消。17/01/2009

Page 61

17/01/09/Sat


住宿舍看官僚

雖然由葵涌焚化爐升級到堅尼地城焚化爐任二級電氣監工差不多一年,我和家人仍住於葵涌焚化爐所租用在荃灣半山的一個私人屋苑的宿舍,到堅尼地城焚化爐返工首天,我已向上級提出要調宿舍。

荃灣的私人宿舍很受歡迎,事前大家都不知道;一個高級技工竟可住到這麼大的單位,有當班而同級的員工也說,若申請到用來暗盤租給親友,也有可觀的額外收入。我已不是該廠的員工,是無權繼續再霸住。

毎天由荃灣到堅尼地焚化爐返工,所需的車費和時間都十分可觀,若葵涌廠要我搬出宿舍,我升級所加的人工也不能彌補租住私人樓宇的租金,也有同事因居住問題困擾而放棄升級。

堅尼地城廠的宿舍是由所屬屠房員工宿舍分撥出來,我對上級說住小單位也接受,其實宿舍地下有一個大單位已丟空多年,先前是由機器督察所住,而電氣督察所住的的是另一座高級公務員宿舍。

民選議員黃毓民在立法局擲蕉大駡,所有高官都是垃圾,不知他說的高官級別到幾高才算垃圾,在機電署有高字為職級者,計有高級技工;高級督察;高級工程師等。在公務員毎年薪酬調整基數中,高級督察級以上是高級公務員,若套入黃議員所說高官是相等於高級公務員,則整個政府組織內都有很多垃圾,是嗅過焚化爐。

等了一年才有宿舍,竟是丟空多時機器督察所住過的單位。住政府宿舍要付薪金之5%,上一位住者搬走後,留下的污穢牆壁,新入住者要自己掏腰包僱人再髹漆。未入住已見該單位廰的天花在滴水,雖然告知上級,但已心中有數,最好靠自已。我買了一張如麻雀枱大的不銹鋼片,裝上引水管把污水排到水溝。若要等修好才入住,是兩年後的事,這是垮部們的工作。

漏水來自樓上在牆內的損壞自來水管,已向上級投訴多次,前後逾年,天花頂的水跡己擴大到總電制位,我終於自己去找投訴途徑,垮部們的工作數十年前到今也是很難溝通的。在機電署盈運基機未成立前,內部的不同職系組別是也是老樣子,電子部和建築署的督察,請他們做回自己的份內事,是趾高氣揚的回應。18/01/2009

Page 62

18/01/09/Sun


往事並不如烟之電工牌()

目前我持有的電工牌仍是BO,取得這個級數的電工牌是充滿「辛酸」,也沒有因我最後在電力發例部任電氣督察而方便取到電工牌的最高級別C牌,若我取到這個級數的電工牌,今日會是一間電氣顧問公司的老板,生活可優遊自在。

借用曾特首一句話,「富貴於我浮雲」,他是在高位才可說風涼話,我沒有刻意要取得最高級數的電工牌才離開機電署,古話有說:「食幾多着幾多是有定數」,努力和恆心不一定成功,人生成長必有很多障碍。

八十年代末所有從事電力工作的人士都要註冊,根據電力條例,申請者所呈交的資歷由機電署審核,發出不同級數的「電業工程人員註冊證明書」,證明書有效期三年,註冊費數百元。

電業工程人員註冊是推動電力安全的必須政策,近期機電署正在推行車輛維修技工自願註冊,升降機的技工註冊相信快執行。在安全管理和人命有關的體制,不能要業界自律,統一評核和要個人對自已所作之事負責,是行之有効的安全基本法。

以我認識三地的電力裝置,中國大陸,香港和加拿大,在電氣產品和固定電力裝置,香港是最安全,供電的穏定性,香港名列前位,對於供電給醫院,在我任電氣督察的醫院,中華電力公司不停的去完善,這也間接減少我要面對突然停電的壓力,雖然有緊急發電機,但我的直覺和我所遭遇的事例,它並不大可靠,這見聞會在後文醫院組編寫出。

要取得「電業工程人員註冊證明書」,我所經歷可形容的,「易」「難」「很難」「隨緣」。

在電力條例中,機電署的電工在政府樓宇內從事相關的工作,無需持有電工牌,另一類是由機電署所負責保養機電裝置的塲地也是可豁免,換句話說,在識的公務員電工,無需申領電工牌,也不會因沒有電工牌而影響飯碗。因牌費是自己支付,除非你有街外兼職,申請並不積極。有同事只在退休前才申請,若退休後申請可能因缺乏工作經驗而不獲發電工牌。

機電署仍是希望員工去自發申請。那時我在堅尼地城焚化爐任二級電氣監工己有五年了,而我的學歷證書是英國城市工聯會發出的,相等於工業學院的電氣普通科文憑。

我填上要申請B級的電工牌,申請表的批核由廠內的電氣督察負責。
(
明天再談,往事並不如烟之電工牌) 19/01/2009

Page 63

19/01/09/Mon


往事並不如烟之電工牌()

「電業工程人員註冊證明書」是電力條例首次要在職人士申請,初行時並不嚴苛,畢竟與申請者的生計有關,不批簽可會即時令到申請者失業。但其中也會有人「混水摸魚」。

機電署內部員工的申請是支持部門的政策推行,工作經驗是無可置疑,工會代表曾要求部門豁免或墊付牌費都不成功。

我沒有考慮牌費,但申請B牌電工證明書電氣督察不同意,要我改為申請低一級的A牌,他拒絶的理由是強詞奪理,他說其他的二級電氣監工都是申請最低的電工牌,甚至所有高於我職級的一級電氣監工也同樣申請最低的電工牌。一級監工有5人二級監工有4人,證書的職級由申請者根據自己的能力作出選擇,是否批准由總部決定,我說申請合乎情序要求,無需人云亦云,他們全部都沒持有相關的電氣文憑。

權高力大,上級不同意是不需理由的。其後知悉所有電氣監工若申請B牌都獲批准,原因是早期初發牌的申請其批核是較為寬鬆。幾年後我考到助理督察的職位,再申請B牌,機電署發牌部的高級電氣督察通知,叫我帶備工作的醫院總綫路圖給他查證,其後只發給我有條件限制的B牌。

數年後我升任電氣督察,以為督察級是俱有資格處理所有低壓電力的維修保養工作,所以便申請C牌,回覆是只可以給B0牌,即是在此級別內無條件限制,但又大贈送給我加簽H0,我從沒有申請高壓電力的級別。

後來調到電力法例部,沒有想到近水樓台可得月再去申請C牌。缺此級別的電工牌,醫院組內幾乎所有的總電制櫃我都不俱備資格去進行維修和保養,整個九龍區過百的電制櫃只有兩人有此資歷,是區域經理和一級電氣監工,託機電署的特許,我仍可在醫院組內「問心有愧」但「實事求是」做我本份的工作。

世事有時不可思議,佛教醫院不是機電署盈運基金所負責保養的醫院,但醫院內一些加改工程則委託機電署代處理,由機電署負責找承判商並監管,機電署盈運基金收取總工程費約一成的顧問費。佛教醫院曾有意把整間醫院給機電署做維條保養,但機電署收取的費用醫院負擔不起,其實機電署沒有提價,所定的費用和其他由機電署保養的醫院相同,也不可能減價。

某天深夜,收到佛教醫院電氣科文的電話,醫院內有總電制跳脫,發電機已啟動,他和另一位技工檢查了多個小時,仍找不出原因,叫我找人幫手。能幫我手的是一位電監工,但他在放病假,其他電氣監工和技工都沒有此技能,真的是捨我其誰。20/01/2009

Page 64

20/01/09/Tue


往事並不如烟之電工牌()


收到佛教醫院電氣科文的求助電話已是晚上十二時,當時該醫院沒有由機電署負責的工程,我叫對方通知他們相熟的電氣承判商來修理,他說電話聯絡不到承判商,而翌日是星期日,找電氣承判商是不容易,他十分懇切請我幫忙。

我本想告知他我所持的電工牌級別不能去修理那跳脫的總制,在我負責的醫院內,只有那位在放病假的一級電氣監工才可以處理。若告知他事實的真相作為拒絶的理由,他可能認為是推搪的假話,真話可能是:「假作真時真亦假」。

另一方面我也可回答先請示上級才決定,但我先答應他會到現塲了解,他連聲說道謝,一片歡欣的期待而放下電話。在出門前致電上級高級機器督察,時間己是凌晨十二時,沒有人接聴,再撥電話給區域經理,電話也是無人聴。他是否會同意我到現塲處理,若不批准,我便可以告知佛教醫院電氣科文是上級不批准,理由簡單,電工牌不符合資格,佛教醫院不是機電署保養的醫院。

在修理過程中,我用「胡作妄為,胆大包天」來形容也非誇大,美其言也可以謂之「迎難而上」,當時也沒有想到「工作指引」,修理約一小時,終於靠天助自助去完成,事後有點小風波,在後文醫院組編再談。

另一宗關於電工牌是發生在聯合醫院,醫院本身電力發生故障,緊急發電機雖然正常啟動,大樓仍然無緊急電供應,事故經傳媒報導,機電署盈運基金應醫管局去調查,並派出醫院組的員工到現塲測試和檢查事故的電制櫃。事後所寫的報告影響深遠,機電署所有負責保養的醫院,即時跟進改善,聯合醫院本無電氣督察,只有一個屋宇裝備督察駐院,後來加聘了一位電氣督察。

這次由機電署員工親自「落手落脚」做測試,即塲「演嘢」,卡士之大可說空前,在機電署這是我唯一所看到有工程師「落手落脚」去做嘢,聯合醫院的工程師也在傍觀看,他是用儀器在測試總電制的安全保護繼電器,做起來是有板有眼有功架。政府的工程師是真的有専業地位工程師。近期的升降機事故,升降機公司的工程師是安全的最後的把關者,但他們的工程師資歷只有高級文憑便可。

測試完成要出報告和寫留名史冊,其中一位電氣督察竟是沒有電工牌,而我持的電工牌也是未逹級做我所測檢的電制櫃,我的測檢是否有效。在後文醫院組編再談

「亡羊補牢」可以不再有遺憾,機電署統籌了一個電力的認知課程,考試及格便可發電工牌,部門內所有不同工種的員工都可以由上級推薦報讀,但篩選卻充滿歧視,我所推薦十分有潛質的公務員合約員工全部不批,原因他們不是部們的永久資產,但部們的人力負資產又如何呢,當我看到最後批出的名單時,又只能說一句「親疏有別」。21/01/2009

Page 65

21/01/09/Wed


此情可待成追憶 ,再見已是兩世人

29/06/2007部門內聯綱發佈消息前堅尼地城焚化爐廠長Mr.Gordon Rowland(羅倫) 在英國逝世。他在焚化爐關廠前己退休返回英國,肥伴的體軀和慈祥的笑容,揮手舉止都帶著英國文化的高雅。午飯是自己一個人在附近的酒吧式餐廳進食,膳後都會在街上漫步,他也是一些街坊店舖常客,語言不通無阻購物樂趣,大家都知他是焚化爐廠長,他是值得懷念的上司。

廠內的員工見到他不會迴避讓路或擦身而過,都是主動有笑容大聲說”Hello”1997政權移交前,倫敦宣佈持有英國護照的香港人不能在英國定居,但公務員可以申請政權移交後,任何時間可以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移居英國,和其它國家的移民政策不同,申請人獲得批准移民,必須要在限定的時間內抵達。

今日的公務員,可能有部份己有居英權,但這是高秘密的私隠。我也有遞交居英權的申請表,填表前也這請教這位英國人廠長,他也沒潑冷水,嚐試無壞,不試必敗,他說我考取到的City&Guilds電工證書,英國和加拿大同樣承認。我的申請居英權失敗事意料中事,他笑著說”no mind, get the way for you”

焚化爐有很多技術學習和磨練的地方,廠內的電機裝置若有損壞或更換,都是廠內的員工修理或購買零件,自行裝配,若必需由承判商才能做到,員工會在傍偷學,下次不用靠街外人,也不怕失敗而敢於嚐試,自力更生的文化,一路在萌芽和擴展,為部門節省了很多錢,由技工到督察,都會積極參與工作和絶不欺塲,敢於承擔和不怕多做多錯。經我手把一堆堆的損壞零件重新組合而可再用者也不少,例如大如飯枱的電阻箱和電容箱,逹到物盡其用,善用資源。

堅尼地城焚化爐的最後一天,因我是住在宿舍,特別編排要返通宵班,早前數天己經停止收取垃圾,集中燒毀積存在垃圾池內的垃圾,最後一天的上午己燒完垃圾池內的垃圾,廠內員工只是清理自己的物件。

晚上我返回廠,整個廠內只有兩人,其中一是個看門員。焚化爐大門的鐡閘,由開廠到結束,只用了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最後一天返工也是首次不用簽到。我的工作是要巡察所有的燒爐,是否完全熄滅。

今夜全廠靜如廢谷,在高位處呼嘯一聲,百聲撲浪回嗚,昔日風華一宵盡。

垃圾池內,只剩一潭污水,群鼠在池內戲水覓食。空氣中的垃圾嗅味仍濃濃未散,寫字枱上的文件已丟到垃圾桶內,躺在寫字枱上,這一夜沒安睡,因四周太靜,不似睡在廠房內,唯一我仍感覺是在焚化爐工作,是身上的工衣和頭髮透出的垃圾嗅味。22/01/2009

Page 66

22/01/09/Thu


瑪麗醫院返工大吉

堅尼地城焚化爐關廠後,所有機電員工都能分派到其它的部別工作,只有負責登記垃圾車出入的看門員,可以申請提早退休,原因其它的部門沒有相關的職位空缺。雖然毎年都有數千公務員離職,但職位的匹配並不可能做到全部完善,要考慮勞而所得。

例如一個電氣督察因部門結束要調走,政府內只有文員的空缺,督察也會樂意繼任此職位,責任輕,壓力少,時間短,薪金和福利却是督察級的待遇。

和我一齊調派到香港醫院組有數人,我是唯一留在瑪麗醫院工作,其他的同事在東區醫院。桐油壜還是用來盛載桐油,大部份員工都調到葵涌焚化爐。

瑪麗醫院位在港島的西半山,巍峨矗立在山巔中,樓高28層,港島土地珍貴,醫院也要向高空發展,瑪麗醫院是世界最高的重點醫院,怪哉者全科手術室不在低層或地下,而在11樓。

一處鄉村一處例,工作文化各部門也是不同。首日返工是向高級機器督察報到,他說了一大堆如「初歸新抱」入門必知事,「家訓」諄諄教導我這個新來者,本想告知他我也曾讀過新娘子未過門時必修的「內則扁」。

瑪麗醫院的人事編制和其它機電署所提供服務的大醫院相同,最高位者是區域經理,隨後是高級機器督察,電氣督察,助理冷器,機器和電氣督察各一人。

大醫院內的督察級人員是十分繁忙的,見過高級機器督察後,由一位署理助理電氣督察帶我到他一級監工的辦公室填寫個人資料,辦公室是由三行不同工種的一級監工共坐。

在房內等候助理督察帶我到工塲,我枯坐了數小時,我從小有閱讀的習慣,所以也不客氣,把架上的工作手冊全部取下來翻閱,絶不會浪費政府的時間,當助理督察入到房時,見到枱上的凌亂,是有點奇怪,但我沒有翻閱枱上的文件。

二級電氣監工房如無掩雞籠沒有房門的巷位,擺放有三張簡陋的枱子,其中有一張是給我用,這兒和堅尼地城焚化爐相比是很高檔的,而九龍醫院的二級監工辦公室最完善,是醫院的友善關懐。16/01/2009

Page 67

23/01/09/Fri


打咭和簽名的出席記錄

二級監工的工作行為和效益,瑪麗醫院和焚化爐都各自有一套量度的方法。瑪麗醫院的二級監工是用打咭來記錄毎天上下班的正確時間和超時工作。

二級監工上下班在焚化爐和九龍醫院都是簽名在出席記錄簿。由機電署提供服務的小醫院或診所,由於駐塲人手較少,技工都是簽名在出席記錄簿上。

用簽名來記錄出席的情況,其毛病和非議己在前文討論過,我則認為,所有公務員都應有相同一致上下班的記錄方式。

我任督察時,毎天上下班都有簽名在出席簿,上司告訴我,督察級是不需要簽名在出席簿,助理督察要簽簿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有超時補薪,因督察和高級督察都沒有超時工作補薪,但可以討回補放假替代,但也不需要在出席簿上簽名。

督察工作時間由早上08:30到下午5:00,雖然督察是沒有超時工作補薪,我仍是毎天八時前回到辦公室,助理督察是八時返工,在這一小時內是補薪工作,在監管員工的出勤,是要抽查他的的出席是否與簽名的時間相符。

助理督察級和以下的員工在八時正的正式上班時間過後五分鐘,我會在簽名簿劃一條紅色分界綫,簽名和寫上時間,隨後的員工是遲到或不適合申請加班津貼,若我是用正常的上班時間08:30 返回辦公室,這樣的監管是有漏洞的,我們應當信任毎一個公務員的誠信,但有效的監管仍是需要的,況者在辦公室內,同時需要在出席記錄簿上簽名的還有文員和合約公務員。

我沒有向上級解釋這個情況,他也沒強制我不可簽名。一般人可能認為不需要返工簽到的是高級職員,其實不簽名也有好處,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在工作時間內開小差。

我毎天都遲下班,有時候也會接到一些突發故障的電話,雖然可以通知當時在值班的員工處理,但自己都要到現塲了解,醫院範圍大和車流多,若有意外或工作中有損傷,是否視之為工傷事故還是咎由自取,因上級沒有指示要做加班工作,偶然在假期也會返回辦公室工作,在出席簿上簽名是可以保障自身的權益。這是我數年來作為督察也是簽名在出席簿的原因,若要有效的監管,可取消簽簿而改用打咭甚至電子咭。

在上下班都在出席簿上簽名堅持了數年後,部門推行統一管理模式,辦公室內增加了一位屋宇裝備督察,為避免一房兩制,我再沒有簽名在出席簿,但仍是在08:05在出席簿上劃線和簽上時間,提示大家返工勿遲到。17/01/2009

Page 68

24/01/09/Sat

Next Page


工衣和毎日工作時間紀錄表

前文說瑪麗醫院二級工程監工和焚化爐在不同部門的環境下,日常的工作文化也各異,入鄉隨俗,理所當然。

焚化爐全部員在工作時內由高級督察到技工都需穿上制服(工衣),而在醫院組只是由二級監工以下才需穿制服,焚化爐的工衣是一件頭的蛤乸衣,四季一樣,醫院組的工衣是上衣和褲子兩件頭,寒暖兩季更替,秋天添上背心,冬寒加外套。

我調到瑪麗醫院整月也沒有分配到工衣,唯有穿回焚化爐最後一天的白色一件頭的蛤乸衣,上到病房工作,護士大讚我識替機電署宣傳,因衫袋的上位,印有EMSD四個大籃色字。

1993年瑪麗醫院己經開始使用卓面電腦和內聯綱。而由二級監工以下,毎天都要填一份「毎日工作時間紀錄表」,紀錄表是半張A4紙大,正面是用作填上員工毎天在工作時間內所幹何事或不該幹而又幹多了的事。

背頁是代碼,員工只需填上代碼,代碼說明所代表的項目,無需填上文字,有自我心理感覺有閱讀障礙的員工只簽了名,其它由二級監工填上再加簽,表上指明加簽人員是組長(Gang Leader ).

我的組內共有四人,其中一個是工人,到了月尾他要到督察的辦公室,用電腦輸入紀錄表內的資料再上傳到總部,全部約一千張,工人職級坐在寫字樓用電腦做文件,是人盡其才,開創混合工種建立新文化的先河.

「工作時間紀錄表」其中有幾項是十分有趣的:「小型生產工作/Minor Production Job」,雜務時間/Shop Work :「製造/修理本署裝置(Manufacture/Repair EMSD Equipment」。

在虛耗時間/Lost Time 共有十項,其中有一項是虛耗中虛耗,且把全部列出,看之令你莞爾;「等候護送」「休息及洗手」「開會」「等候工作」「等候指示」「等候零件」「等候交通工具」「天氣惡劣」「其他虛耗」「膳食時間」。

新的中央電腦會計聯綱系統在2006年開始使用,所有在盈運基金工作的員工,都要輸入自己毎天的工作紀錄,舊的毎日工作時間紀錄表也隨之取消了。25/01/2009

Page 69

25/01/09/Sun


工程監工在醫院內的工作

作為二級電氣工程監工,在瑪麗醫院有很多新知識和技術去學習,把我在焚化爐所學得的技術和知識,更推進一步。

那時的年齡和心境還未老化,沒有曾特首的「富貴於我如浮雲」的妄想,我是販夫走卒式的發財思維,唯應取得取,絶不會財迷心竅,抒我此心者是買六合彩。

在焚化爐做輪班工作時,日夜苦讀去考取電機證書,此行業的理論基礎己開始紮根,雖然最後的一科試卷不合格,但會重考,也不知要考多次才成功,一切盡力而為。

醫院和焚化爐的電機裝置小同大異,焚化爐有氣動控制機械的裝置,而醫院是不需要這樣的設備,醫院的中央冷氣系統和醫療氣體是焚化爐沒有。若我是採取順其自然心態學習,則無需理會和了解這些電機知識,就算我好運氣晉升到一級工程監工,只需尊注我本行的技能便可做到安份守己無所求。

當時助理督察空缺多,機電署是求助理督察若渴,一年有两次在報紙招聘助理電氣督察,而內部也繼續提升有潛質可造之材的一級工程監工,是免學歷審查。

我由技工升到二級工程監工幾全是運氣使然,目前任二級監工己越七年,我實在不會奢望有生之年在機電署,靠內部提升到助理督察級。

其後我任督察時,我的下屬一級電氣工程監工,他是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在大好形勢下,仍未能在內部提升委任為助理電氣督察,是那句金科玉律的話,「親疏有別」。

一個人常抱有希望,做任何事都會開心和積極,對於重考我不合格的科目,只要存有希望,多考幾次,失敗多了自會接近成功。雖然重考及格,可以攀上督察級之路,但由於考助電氣督察也要面試,競爭對手有私人公司的人才,且學歷背景較高,但仍是那句話,「親疏有別」,今次我可能佔上風。

二級監工在焚化爐和醫院的工作量相若,毎天也是數小時,未需要出盡全力。但一級工程監工到督察級,醫院組的工作繁重,責任度和壓力都超出焚化爐很多。後來我做了督察,也是用這個模式去管我的下屬,皆大歡喜。

日落黃昏,我都坐在職員的餐廳內,遙遙西望夕陽,歸帆伴沙鷗,和臨海的焚化爐相比,只是近觀和遠看,同樣釋懷。更衣室是員工的私人公共空間,小賭可怡情養性,放工時間後,沒有人頼著不走,和焚化爐24小時的不停,令你嘆為觀止。26/01/2009

Page 70

26/01/09/Mon


輪班工作的人力分配

由機電署提供維修和保養的場地,有部份是需要全年無休毎天24小時有員工駐場的服務,而這些場地的服務幾全部是由盈運基金提供,盈運基金是自負盈規的組合,一分錢一分貨,用「無商不奸」去形容似乎有點那過,它是在改變傳統的政府工作文化,但尚未經考驗,十多年來都是有可觀的盈利。郵政署也是行盈運基金的其中一個政府部門,目前正在「水深火熱」中。

初期盈運基金的成本不是用人力這樣的單一計算法,它是根據電機的功率來推算成本,作市塲格價比較,參考私人醫院,香港最大有提供電機保養的公司,所定的成本價還低於聯合醫院。

聯合醫院是社區的重點醫院,電機維修和保養由醫院管理局直接管理,運作模式和機電署所提供服務的大醫院相若。只是在院內最高位者是專業工程師,機電署是用非專業的值班工程師,初期的沙田威爾斯醫院最高位者是總技術員(CTO),後來覺得是「名不稱職」而提升了級別。

值班人數最多是焚化爐,全組十多人,組主管是機器督察,污水處理廠當更組主管是高級督察。而醫院組最大醫院的當更員工是4人,組主管是一級工程監工,九龍醫院雖然不是重點醫院,但病床1200張,卻只得2人,更要兼顧眼科醫院,為了成本效益,眼科醫院是不派人做通宵更的,後來蒸汽鍋爐的操作問題,再派一人輪值操作,眼科醫院也有40多張病床。

早期當更員工作所處理的事項,是機械,電氣,冷器和醫療氣體。今天他們要處理的工作,種類繁多,一條龍的服務:水管爆裂,厠所淤塞,水箱滿溢,天花剝落,防盜鐘誤嗚,升降機故障,消防鐘誤嗚,閉路電視無畫面,自動門關不上…..等等,當更員工未必處理到,但要到塲了解和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瑪麗醫院值班組有四人,組主管是一級工程監工,由於正班的一級監工在任署理助理督察職位,當他們請假時便由二級監工替更,一向他們請中更和通宵更都不易批准,而我是十分樂意做替更的工作,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温習我要補考的科目。

只要有人肯替更,一級監工的請假是沒有不批准的理由,署理助理電氣督察並不同意我做中更和通宵更的替工,因我是新來醫院的,他曾直接問我是否孭得起,言談中令人覺得有點輕視,我即時很大胆的回答他,當我在輪班工作時遇到有困難,我會致電你的上級電級督察,高級督察直到區域經理,他知道我是無知之輩,不明白他的弦外之音,寫下他家裏的電話,囑咐我若在當更工作中有困難時,直接致電給他。27/01/2009

Page 71

27/01/09/Tue


醫院的緊急供電系統()

任何人一生最少要住一次醫院,若然只是住了兩次醫院,一來一去,給你的身邊至親也是一喜一悲的循環結果,今日中國仍有窮人,孩子的出世仍是土法接生,無能力進入醫院產子,在日本也有人倡導逝者回歸自然法,老人家走到深山中自我了斷,免了住醫院。

城市中的緊迫生活節奏,令人健康屢屢受挫,大部份人一生都不止住兩次醫院,所以醫院中的設備和人力,我們都希望它是最完美的。

某天我在瑪麗醫院做替更的工作,由於我是接替一級監工組主管,接更時要到控制室做交收。上更的組主管交給我一包工具,我說不需要因我有工具隨身,他拿起地上一條長約數呎的鐡筆(),俏皮笑著說:「這枝長嘢你一定沒帶」,我說若醫院有職員忘記帶門匙,用這枝鐡筆去撬門,他哈哈的故作神秘,帶我去到發電機房。

發電機房有數部緊急發電機,他取了我手中工具包,用六角匙打開其中一部發電機的小活門,指着一隻大齒輪(fly wheel ),若電力公司供電系統故障,而發電機又不能啟動,要用鐡筆把大齒輪轉動,原因是大齒輪有幾節齒輪崩斷,當齒輪崩斷的位置停在啟動器(dynamo)上,發電機是不能自動運作。

由控制室到發電機房要十五分鐘,醫院大部份地區最少有十五分鐘漆黑一片。我問同事為何不把大鐡罩拆除,用鐡綱做臨時屏障,防止員工接近,平時當班員工巡電制房,便可以即時看到大齒輪的位置是否正確,目前的方法是危機意識不足,雖然兩樣不同故障同時在同一物件發生,機會不大,不過一次的失誤有時也會引起大件事。

因電力供應故障要啟動發電發機十來年在九龍醫院只得一次,而且該次是9號颶風訊號懸掛。

其後九龍醫院新建成的大樓,由兩台電發機同時供應緊急電力,我曾要求建築署把兩台發電機用電制連接,當其中一台發電機突然有故障時或要進行大修,可以由另一台發電機供電,但建築署沒有理會。

根據消防條例緊急發電機毎月最少測試一次,在一小時的運行測試中,並不一定能測出隠患,地底油缸有水滲入若未能及早發覺,水高漲到喉位時,水便會被吸進發電機內,地底油缸缸底有水很常見,有時也很難預防,要時常跟進。28/01/2009

Page 72

28/01/09/Wed


醫院的緊急供電系統()

建築署(ArchSD)是其中一個負責興建政府樓宇的大部們,工程繁多,間有錯漏在所難免。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總電制櫃在設計上的錯誤,令到電燈公司拒絕供應電力是其中一例。

建築署建成的樓宇在申請電力供應,電燈公司的人員到現塲接駁電力時,不會要求建築署做測試,也不會抽查和視察所供電力的制櫃,只用綫路圖核對供電的電制櫃和電燈公司的變壓器是否連接正確。我不敢肯定會不會這是第一次電燈公司不供應電力給建築署所建成的樓宇。其後屋宇裝備工程師也更換了,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電燈公司的職員看到綫路圖有問題,才核對實際的裝置,綫路圖是有建築署屋宇裝備工程師簽名確認的,所以和承判商無關,若然該綫路圖是建築署板模式的繪製,則同期所有政府樓宇的總電制裝置,都會是有毛病的,

若然電燈公司的職員走漏了眼,接駁了電力,也不會有危險,而是對醫院的服務有影響。

當電燈公司拒絕接駁電力給康復大樓時,我在現塲聴到這結果是十分開心的,事緣當初我收到該綫路圖時,己覺得有問題,我曾用正式文件給建築署,文中沒有大言不慚說綫路有問題,只是簡單兩句話,「當總電制有故障而跳脫,發電機會否自動啟動﹖」。只是「人微言輕」建築署沒有回答,在例行的工程進度會中,我也提出此問題,對方的答覆說「你們機電署有做定期保養,總電制怎會有問題」,我聴到幾乎給氣昏了。

所有總電制櫃在廠內裝嵌好後,在運到地盆前都要做測試(factory test),建築署會邀請機電署的相關人員,到現塲觀察測試,並要在測試結果紀錄表上簽名見証(Witness)。我向電制櫃製造商提出相同的疑問,但制櫃製造商不願談論,他們只是按圖樣施工。制櫃到了地盆後,任何的更改都要額外收費。

一般以為機電署是白做見証測試,建築署借機電署來過橋,其實機電署盈運基金是在總工程費上收取服務費。

電燈公司不供電的理由是裝置不合例,公司的員工笑著說是「意圖偷電」,錯誤的地方是用作感應電力供應的20安培總制組合錯接到電燈公司的來電位,也正如我給建築署的文件中提出,電燈公司沒有電力供應時,發電機即會啟動,醫院改由發電機供電,但總電制跳脫,發電機不會啟動,全院漆黑一片。29/01/2008

Page 73

29/01/09/Thu


在建築署內當官的()

昨文提到新建的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的電力裝置,電燈公司拒絶接駁電力,是建築署當年的官僚作風其中一例,大樓內的熱水裝置,天台和窗框滲水,是我十三年在醫院組任督察,所接收機電裝置的六座大樓中,所出現問題最多的一座。電制櫃的裝置模式,也是令到我這位電氣督察感到「匪夷所思」,緊急電(Essential Power)供應的總制櫃,需要8條鎖匙的插座,這些「阻手阻腳」的裝置是幾十年前的技術思維。

大樓在建築中另一件可記述的事,前九龍醫院院長蔡醫生在一次大樓工程進度討論會中,大發雷霆,說若建築署未能幫助,她會寫信給傳媒,說出事實的真相,在此之前,她己去信醫院管理局高層和區議會,但事情已到了緊逼的階段,當時在坐的有醫院管理局代表,建築署的建築師,屋宇裝備工程師,屋宇裝備督察和筆者,我是代表機電署,但通常都是陪坐聆聽的,所以我的上級很少出席,蔡院長言談十分激動,雖未至拍枱而駡,但己是怒火沖天。

我用文件告知建築署有關總電制櫃的問題,因「人微言輕」而未重視,終於給電燈公司「當頭棒喝」始頓悟而悔,電制櫃要重新改裝,拆出來的電巴條堆在總電制房內數年,建築署和承判商都沒取走。

蔡院長位高權重,也沒有得到回應,她熱切的要求加裝一條行人橋,由新建的康復大樓連接醫院的舊座,當時九龍醫院所有病房,最新的一座己建於三十件前,其它的病房是英國老式的二層高建築,己有80年的歷史了。康復大樓是九龍醫院第一座新建的現代化醫院,用作取代部份舊病房。

蔡院長提議所建的行人天橋不在原本建造醫院的工程項目內,建築署不希望節外生枝,雖不至於有多做多錯,不做無錯之心,是拖延到待新大樓入伙後才繼續處理。

蔡院長是站在服務病人的立塲着想,由舊座到新大樓,要穿過數十級依斜坡而建的樓梯,沒有上蓋,晴天或落雨,行人都是吃不消。

新大樓的工程在完工後會有很多餘款,加建天橋之費用不需向政府申請撥款,待新大樓入伙後才建這條行天人橋建築署沒有失職,只是有否想到以服務病人為本,建築師的額外工作是向上級陳述醫院的請求和理據是否合理,既然沒有經費的問題,為何要拖延到院方要向社會各階層求助呢。30/01/2009

Page 74

30/01/09/Fri


在建築署內當官的()

蔡院長語帶威嚇建築署,要把真相告知傳媒,這是一句最有力擊中政府部門的要害。

蔡院長和藹可親,對病人親切關懷,十多年在院務會議中和日常所見,都沒有架子和發脾氣,有些工程過了完工期仍未交貨,在工程進度簡報會中,都有商討和妥協的餘地,醫院會儘量配合,有時見到蔡院長推著坐輪椅的病人,幫他們跨過醫院的斜坡路直到平地處,毎次開會時她會預備小食,或她出外旅行時帶回當地的特產給大家分享,有時甚至把咖啡壺帶入會議室,親手泡自已喜愛的咖啡給大家品嚐。當天雖然痛駡建築署,但仍有小食給在座的建築署職員分享。

行人天橋只花了數個月的時間便建好,且更在康復大樓開院前完成,對建築署來說是三扒兩撥簡單事,當時建築署說行人天橋在斜坡上,會有難度和需要更多時間的勘察,其實都是官話。天橋除了方便病人,探病者,醫務人員的往還都不受天氣影響,舊院的車路可直到天橋的入口處。

康復大樓原本的設計有供應500名病人膳食的廚房,若沒有天橋的連接,醫院要用兩個廚房去安排千多病人毎天三餐的膳食,雖然舊院廚房有條件可以供應新舊院所有病人的膳食,交通的運輸是難題,因運輸車要駛出交通繁忙的車路,全間醫院只得一條單程車路往還,新大樓的廚房不需使用,節省了醫院很多的金錢。

建築署有兩個部門服務醫院,一個是新工程組,另一個是保養組,新工程完工後,不合格的項目都要修理妥當才轉交保養組,工程的餘款可以做改善的工作,機電署的駐塲員工,也不容易弄清楚該兩組人的交接時間,也不知道承判商在工程完成後的責任保養期。

在工程的分類中,有些是指定要承判商在責任保養期內,定期到醫院做檢查的工作,在進入機房工作時,建築署沒有人在塲監督,一切是靠承判商良心辦事,例如冷氣風櫃的隔塵綱,在責任保養期內是要更換的,但換了幾多則無人知。

在責任保養期內,所有電機的故障都是承判商負責維修,工程合約內通常不會列明承判商的員工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到達醫院,過了辦公時間,建築署和承判商的電話都聯絡不到,緊急的事故,則由機電署的當更員工代為處理,

一些不可行的項目,加了入責任保養期內,是兩難的局面,工程監工的投訴,我只如實說出,是愛莫能助,損壞的光管本由承判商負責更換,但更換一支光管通知了承判商後,要數天的時間才有電工到塲,有時更遠至一星期,醫院也明白是承判商的責任,叫我幫忙向建築署投訴,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叫我的工程監工以服務醫院為大前提,拍硬檔啃掉它。31/01/2009

Page 75

31/01/09/Sat


在建築署內當官的()

醫院有一位院務主任曾對我說,是醫院支薪給我的,聴來也有道理,因機電署盈運基金是直接向醫院收取服務費,帳目的往還十分清楚,雖然是內部過數,有時醫院也不是準時付費的,九龍灣一間療養院,毎次付費是用支票給機電署盈運基金。

前機電署署長在員工簡報會常說,沒有最好的,但有更好和可持續改善的服務。雖然我曾出任過署理高級督察的職級,在內務會議中有關提升醫院的服務所知不多,在工作崗位上,我是站在醫院的角度上去看問題。

早期醫院的改善或維修工程,全部由建築署和機電工程署的工程組負責,後來醫院部份的工程改由醫院管理局所委任的工程僱問商,聘請承判商,監管和接收工程,也有部份工程是由機電署盈運基金組承接。

機電署盈運基金組所做的工程,今天已非大家仍以為是做機電項目,一座建築物所見的現成裝置,機電署的盈運基金組都全部接手做,甚至建造新樓宇的工程也做過。聯合醫院主樓對面的兩層高電制房,是盈運基金組一條龍服務的傑作,樓宇在斜坡下興建,頗有難度。

在接收由建築署和機電署工程組的新工程時,我是站在醫院的立塲去處理。有一次,我阻止機電署工程組的一位工程師,在九龍醫院總電制房新加裝的電制櫃開電制,該新電制櫃剛由電燈公司接駁了電源,當時在總電制房內還有建築署的一位屋宇裝備助理督察,雖然工程師叫助理督察開電制,我告訴他我會即時關上,幸好他沒有用機電署工程師的銜頭唬我,我必回敬我的靠山是「醫院」。

事因供電纜穿過電制櫃底的洞孔,沒有用物料填塞,老鼠可能會走入電制櫃內,電制櫃下層是醫院的廢物堆放區,有排污水的渠口,常見老鼠出沒,電制櫃在裝好未接上電源時,在工程進度的例會中,我己提出這問題。

這組新電制櫃不是獨立安裝,而是連接在使用中的電制櫃,若老鼠走入內,會遭電殛做成電力短路,短路的情況若嚴重,有濃煙和火屑爆出,全座大樓無電力供應。

工程師說先開電制,他會找判頭即時把洞填塞,我並不接受這個提議,雖然過了海是神仙並不適用於這位工程師身上,經驗告訴我,判頭是沒有這麼快有回應的,我仍堅持先填塞洞口,才開電制,我告訴工程師若他開了電制,他出了電制房我即時會把電制關上,我也恐防自己招架不住,即時致電區域經理,他是值班工程師,但不是電氣本科,也同意我的處理手法,幸好屋宇裝備助理督察打圓塲,他說先開電制,他負責即時找判頭填塞洞口,我也不再堅持,當天下午我到電制房巡視時,洞口己填好。01/02/2009

Page 76

01/02/09/Sun


在建築署內當官的()

昨文寫到我阻止機電署工程師開電制,絕不是小題大做,非關工程師的專業能力,是風險評估大家所握的尺度不同,只因在此之前新建的醫院管理局大樓,總制櫃發生爆炸,也是有老鼠走入電制櫃內,2.5k安培的總電制給炸掉了一截,燶煙在制櫃內奔竄,所有銅電棒都給燻黑。

爆炸的新電制櫃已通過機電署駐塲員工的見証測試,醫院管理局的職員尚未進內辦工,因承判商仍有小部份工程在進行中,制櫃仍未正式移交給機電署。醫院管理局的工程同樣是九龍醫院建築署的屋宇裝備助理督察監管,所以在九龍醫院總電制房內阻止工程師開總制是合情合理,若有事故,工程師逃不了責任,要回復正常供電和暫時供電都要駐塲的同事協助,這是勞而無功的工作。

另外這個電制櫃在設計上是十分「縮骨」的,事前我也向這位工程師提出過,他的回答我不同意;一個2.5k安培新裝的電制櫃,竟然不安裝電容功率修正系統(電容箱),相信是後無來者。

我不知道電燈公司在接駁電力時,有否留意這個問題,當時我也在現塲,若然我多口問一句,會不會是第二個在九龍醫院電燈公司拒絕接駁電力給建築署的新電制櫃。

工程師說新電制櫃是供應三個中央電熱水爐,是電阻式的電路,所以不需要裝電容箱,我指出三個熱水爐總用電量低於電制櫃所能供應的一半,日後醫院要使用此組電制櫃的備用電力時,要從新加裝電容箱。

醫院常有工程,要由此新電制櫃接駁電力,數年後,我需要向醫院申撥工程費裝置此電容箱,費用約數萬元,在申請工程費到完工,醫院要多付了電費,而這些多付電費不是用在醫院的設備,是實實在在的浪費,因沒有裝置電容箱。

醫院的院務主任曾問為何要加電容箱,其它在醫院內較舊的電制櫃為何又不需加裝,我只是馬馬虎虎的回答,她並不十分滿意。

本來這個新電制櫃是建築署的工程項目,不知何故改由機電署的工程組接手,但建築署的機電工程師,是由機電署借調的。

毎人都有一個故事,毎一間醫院的機電裝置也是有不同的故事。其中眼科醫院加建的兩間大手術室,我在工程進度的會議中,曾質問建築署的高級屋宇裝備工程師,而醫院對高級屋宇裝備工程師給我的回答,有所保留,我仍是那句話,我是站在醫院和機電署塲駐塲員工用維修,保養和裝置的持久度去討論問題,下文再談此裝置。02/02/2009

Page 77

02/02/09/Mon


消防喉的用途

在瑪麗醫院任二級電氣監工時,盈運基金式的服務尚未開始,而在醫院的加班工作是多於焚化爐,薪金收入自然水漲船高,當時部門大把錢,毎月的超時工作上限是80小時,2007年已降到60小時,其中的20小時是用補假替代。醫院內的加班工作是要填寫「毎日工作時間紀錄表/Daily Time-Sheet」,加班的工作多是和其他工種的同事一起做,主要做冷器系統的大修,焚化爐的加班工是「自把自為」的。

瑪麗醫院的冷器組同事很勤力,他們有另外一種工作文化,大家都肯把工作孭上身,這本是出來社會做事的個人責任,那位一級冷器工程監工事事到位,工作態度十分積極和認真,我第一次知道天台的大水塔有什麼用途,是他告訴我的。

冷器組員工大修冷氣風櫃的工作效率極高,病房受影響的時間隨之縮短,且能發揮就地取材,用消防喉轆的水喉清洗冷氣風櫃。

用消防裝置作非法用途是觸犯法例,但冷氣機房是沒有水龍頭,在清洗機身內的塵污不大方便,十年後新建成的醫院冷器風房也沒有水龍頭裝置。

九龍醫院其中的一座新大樓,原本的設計也是沒有水龍頭,在工程進度會議上我曾提出加裝水龍頭,但建築師認為水務署不會批淮水龍頭裝在機房內,我再遊說建築師;醫院內有幾種不同名稱的淡水由水務署供應,包括食水,非食水,植物灌溉用水。

後來大樓的滿意紙批出後,便加裝了水龍頭,另外的一座新大樓,是不同的建築師,我用已成事實所裝水龍頭的大樓為例子,但他拒絕了。

在九龍醫院沒見過有冷器員工用消防喉做維修時清洗的工作,他們也提出沒有水龍頭對工作上的不方便。我說水務署是不批淮在機房內裝置水龍頭,但我告知工程監工有些小工程並不是要靠建築署才可以做到的,他也明白我暗中明下的批示,但不可用消防喉。

在醫院內的工程有時要靈活變通,有時候水務署沒有鹹水供應給醫院沖厠時,用潛水泵抛入非食水缸抽水到鹹水儲水箱是權宜之計,若員工錯用的潛水泵曾用過泵污水,或放入食水缸內抽取鹹水,後果不堪想像,病房內所用的食水和非食水的水龍頭沒有標籤的。

最理想是在天台供應非食水缸加裝一條後備出水位,建築署也是不同意的,不過仍是老話,小工程並不是要靠建築署才可以做到的。同事們自己動手去做更是美妙。03/02/2009

Page 78

03/02/09/Tue


星期日醫院的另一些故事

星期日的加班工作在瑪麗醫院是十分輕鬆和愉快,只要配合到冷器組同事的快速工作效率,便會有空閒在醫院漫步。

瑪麗醫院在港島西半山,地下到天台有25層樓高,天台主要是放置中央冷器系統,其它的機電裝置,都在下一層的室內。在天台的水缸頂,遊目四顧,臨海波光帆影,一碧萬頃,盡收眼底,太平山的山背,同様風光旖旎,綠樹橫山花滿枝,近處幾可攬入懐,親其膚香。 如古人詩之戀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對我應如是」。

早上的急症室,人庭冷落,平常不見的稀客又重臨,經過星期六整夜的瘋狂和迷亂,濫藥少年伏在椅背上等候治療,酒醉穢物吐地,也有被警察套上手銬仍在高聲咆哮。

瑪麗醫院另一座的高層單位,壁球室內己有人在練球。在九龍醫院的足球塲,不知在何年何日開始,逄星期日天變成了射箭塲,我初任督察的辦公室是英國式的古建築物,有廣闊的露台,面對足球塲,箭矢中靶聲猶可聞,多輛名車泊在樹下,練射箭者男女都有,看來是上流社會精英。

箭矢中紅心歡笑中另一邊的九龍醫院,在我第三次新搬的辦公室,門口對正的牆內是厝房,在厝房的正門台堦上,星期日多變成殯儀塲,家屬為減省殯儀館的俗事,多採此法,平日大家都要上班。考子賢孫,披麻帶孝,涕淚流滿面,親友近鄰,在作法者的呢喃誦經聲中,夾雜了哭聲和法器敲擊聲,向逝者致哀。關上了辦公室的大門,仍聴到哭泣聲,冥燭氣味由門隙透進,只能默祝去者得往生。

九龍醫院建在市區的小山坡上,地廣土平,綠草如菌,樹木茂盛,果類繁多,花兒朵朵,沙土建成的足球塲,小雨之後,八方群鳥,爭喙出土的小蟲和蚯蚓,南來候鳥,嬉樂水氹中。

任督察時偶然也會在星期日返工,雖非上級指示,自動自覺也是十分沒趣事。碰見正在加班的前綫員工,只點頭擦身而過便算。但在2006年開始,督察級的職員毎月最少有一次要巡查在加班的員工,有否擅離職守,騙取加班津貼。

星期日回到醫院,走入工塲內,先查看簽名簿和打咭表,核對加班人數,再到他們的工作地點,若不見人也不算擅離職守,把簽名簿和打咭表,帶回辦公室,其他的同事,都會通風報信,「失踪者」會在放工前到我的辦公室現身,我會在簽名簿和打咭表寫上時間和簽名便何離開辦公室。04/02/2009

Page 79

04/02/09/Wed

Next Page


盡見悲情醫院內

瑪麗醫院高座22樓是私家病房,政府眾高官治病都是住在這裏,市民肯付費也可以入住。國內高官有時也順道到這間醫院看病。機電署總部以前在香港,亦有署級官員在此治病,探病者的車子常停泊在工塲內,有些是機電署駐塲區域經理的上級的上上級,迎送可看到官塲文化。

殖民地政壦移交前在九龍油尖區所建的解放軍醫院,本是服務駐港的解放軍,但軍隊都是精壯軍人,醫院使用率低,保養費高昂,雖然是自己人做,也是不划算,因是軍方醫院,不會交私人公司保養。在2000年初,醫院中一些電子醫療儀器和大型消毒爐分別由伊利沙伯醫院和九龍醫院的員工負責維修保養,院方看了機電署盈運基金合約的單價,也嚇了一跳,但盈運基金不可能減價,因是獨家名牌,而且其它的醫院也是收同樣的價錢。國內高官只有聴過姬鵬飛住過解放軍醫院。

某天走入私家病房內工作,看見一位婦人在替一個男子抺身,早上的陽光從窗外透進,看見躺在病床上閉著眼睛的病人竟是歌星陳百強,他上身光著身子,陽光散落在他的身上,色潤紅透,婦人是他的母親,眼泛淚水,輕聲對陳百強講話,她形態憔悴,看著昏迷多天的兒子,無言的眼神道出了天下父母心。陳百強因醉酒而吞服了過量藥物而昏迷,入院多天也沒有醒過直到離世,時年三十多歲。他是樂壇一線紅歌星,逝世消息引來大批記者進入醫院病房外,想影陳百強最後遺容,90年初,病人遺體由病房運送到厝房時,屍體只蓋上一張灰色毛毯,毯上圖案是一個红色長十字,未知記者能否得逞影到相。後來屍體的運送改放在一個不銹鋼箱子內。醫院早期運送屍體的方法是不妥當的,升降機內有乘客時,屍車也照樣推入內和乘客爭位置。

我的光盤(CD)架上有很多陳百強的歌,「今宵多珍重」我最喜歡,此歌原唱是國語版本由女歌星崔萍演唱,陳百強更唱出了男士情懷的今宵多珍重。

除了婦產科病房,醫院全是悲情地,留住在重點醫院內治療,心情都是沉重的,到了出院或轉到療養院才可鬆一口氣。在深切治療病房內死神常伺機出擊,病人能走得出此病房,真的是「浮過了生命的海」。

在病房內有時會見到病床的帳幔緊垂,內裏傳出了神職人員的讀經聲或佛家子弟誦經聲,病人雖然不認識,心裏也是難過,最後一程願意不願意終於要上路。

由重點醫院轉到療養院,算是開始走上康復之路,但不幸者有時會覺得更是不幸,是帶著遺憾對餘生。前醫院組一位高級電氣督察,在職時參加了部門在酒店留宿的集思工作坊,半夜在厠所失足滑倒,頸部以下全身癱瘓,在九龍醫院療養了十年,仍要坐輪椅,半年前探望他,仍只得右手可略略抬高,手指也是不能伸展,也算有小進步,但己快到七十高齡了。05/02/2009

Page 80

05/02/09/Thu


病人的飯餐和電機裝置

若醫院用酒樓模式供應病人膳食,醫院廚房是不需要有太多的機電裝置。新醫院廚房有很多主要機電裝置是由盈運基金負責保養。

醫院毎天供應四餐給住院病人;早餐和晚餐是主菜,早餐有粥,鮮奶和麵包,宵夜在晚上8時,只提供鮮奶,白麵包和餅乾,不是毎人派一份,是由員工問誰人想食才送到病床。除了住頭等病房,飯款無選擇,有宗教信仰的病人可要求特別餐,晚餐必有橙。

醫院廚房的電機裝備和運作模式也隨著環境的轉變而改進。伊利莎伯醫院的病人膳食己經外判給私人公司。曾有構思冷凍預製食品,生產商在工廠把煑好的食物急凍,用飯盒運到病房再加熱,不需要用廚房。

運送食物的餐車也有改良,冬天時要保持食物温度和香味,新餐車加熱時有循環熱氣的風扇,車外有温度計,舊式餐車只用發熱器,近發熱器處食物內的水份會給蒸走,遠離發熱器的食物又不夠熱。

新廚房有冷氣,早期九龍醫院的廚房是一層式建築物,沒有冷氣,廚房的外圍種滿了花草樹木,不能開窗,到送飯時門會打開,聞到飯香的雀鳥,找機會飛入廚房。

早期病房派飯給病人,廚房只供應一桶桶的食物,病房要負責清洗碗筷等食具。瑪麗醫院病房的洗碗盆底部,裝有一部碎骨機,骨頭和食剩的飯菜,放入機內打碎再開水喉沖走。在病理大樓的教學解剖室,導師教導醫生解剖屍體時,骨頭和內臟也是由解剖床沖入碎骨機,打碎後用水沖走。有同事曾到塲修理這部碎骨機,雖然有口罩,但碎人肉的氣味,他說幾天後仍覺留在鼻腔內,吃東西也沒味道。

九龍醫院新大樓的廚房,設計十分先進,飯餐是一份份的放在餐車內,分飯是工廠的流水作業,用運輸帶傳送,和吃飛機餐無異。千多住院的病人只需用40多部餐車便可運到病房,殘羹和碗筷原車送返廚房,有長龍式的自動洗碗機,清洗了的碗碟乾爽明亮。

貯藏食物最少要用两個大冷房,其中的一個温度必需要逹到零下18攝氏度作存放急凍肉類,其它的冷房温度和家庭雪櫃一樣。低温冷房的門外掛有一雪褸,修理員工進入時要穿上保暖。

煑食用煤氣做燃料,電燈公司曾推介用電磁爐無烟煮食,我和醫院的行政人員和廚房經理曾到電燈公司屯門發電廠員工飯堂參觀並試食,味道很好,只是電磁爐所用的鑊不夠大,醫院煮食用的是大鑊,它是不需要講究鑊氣。

火爐頂己不用噴水簾清除油煙味,而改用高電壓靜電板吸走油煙味才排出戶外。06/02/2009

Page 81

06/02/09/Fri


面試預練的關懷

某天醫院的電氣督察叫我到寫字樓見他,在瑪麗醫院工作了整年,除了到寫字樓影印文件,很少碰見督察級的職員,全院只有一部影印機,當年影印文件要記錄所影印的數量,今天只需登記若所影印的文件或刋物是有版權的。

瑪麗醫院的寫字樓是典型行政管理模式辦公室,由區域經理到助理督察都同在一室,內有两間房。經理和高級督察各分佔一間,電氣督察只佔用一張寫字枱,相信是醫院組內最少地方的督察辦公室。四周沒有圍板,風涼水冷,閒坐是十分碍眼,所以不會躱懶。他叫我坐下,問我是否已報考助理電氣督察的職位。

我聴到有點愕然,以為自己報考助理督察是很秘密的事,因這個職位是在報紙上公開招聘,我交回申請表是直接郵寄。他只是知道我已考取了電氣高級文憑,成績副本呈交人事部時,文員交給我簽的文件(Memo),是必要經過上級加簽才可以呈交,這是我第一張所簽出的文件,只有半張A4紙大少。

距離我面試助理電氣督察職位的日期尚有數天,電氣督察是幫我作面試前的練習,重温電氣知識,使我在真正面試時不會緊張。他也提出意見和一些重點問題叫我特別留意,我回答的工程和人事管理問題有不善之處,都給我糾正。

面試預習是醫院組關懷員工的良好傳統,我到九龍醫院任助理電氣督察時,體會到面試前的練習是和員工直接溝通的好機會。

面試預習多是針對技工去投考高級技工或二級工程監工的安排。真正面試時有三位主考者,其中一位是人事部的職員,中座者是主考者,另一位是副主考。在面試預習時,我的上級都有列座,答和問都是很認真,上級有多次被委任為升級評審委員。

我也曾參過與二級電氣工程監工的職位遴選工作,這次技工的面試練習我沒有曾加,因我不敢肯定技工是否知道我是遴選的委員。若我在練習時和在真正面試所提的問題是一模樣,他們又能全部答中,結果却未能升級,他們會否懷疑面試的公平性。

2003年政府凍結了所有職位空缺,面試預習關懷文化湮沒了,到政府解凍職位時,我的上級己換了人。

今天能升到級都要經過很多淘汰的階段,臨塲的表現若能配合到三年內他的上級毎年所寫的考勤報告,成功機會是超過一半,另一半的背後有主觀和客觀的因素在主宰,有關員工升級問題,我所見,所思和所經歷的,其有趣和匪夷所思,後文再寫。07/02/2009

Page 82

07/02/09/Sat


炎夏日當頭,別離不帶愁,再見瑪麗醫院

瑪麗醫院是我在醫院組工作最愉快的回憶時段。同事的相處很融洽。工作地點和家居接近,返工時可在樓下乘車,三分鐘便回到醫院,放工沿山路步行回家,一年四季路傍的花草樹木,各有季節中的精彩。

日常的工作,並不像焚化爐主要是修理馬逹,相連冷氣的控制綫路以前未接觸過,大型消毒爐的維修是一竅不通,只能邊做邊學,醫療氣體是機器組同事負責的工作。

機電署醫院組的人力安排在重點醫院各行業各自分工,由助理督察帶領自己行業的同事做維修保養工作,督察級以上,主要做行政管理。在技術層面上,有經驗的助理督察都可以獨當一面處理所有機電的維修和保養。

療養醫院的人力安排,通常只有一位助理督察,他要負責管理三種不同行業的員工,更要認識垮組別的技術知識。

有些工程監工是擁有相等助理督察同等的學歷,但經過多次的升級考試,都是名落孫山,不知何日得遇伯樂。2003年後己沒有安排面試前的模擬練習,反而工會有舉辦相關面試的工作坊,講者都是已退休的高級督察和區域經理,他們都曾出任過升級面試的委員或主席,工作坊是可以提高投考者的信心和回答問題的技巧。

醫院的大樓都是用英文字母代名,九龍醫院的字母樓名由A至到R座,但全都是两層高的建築物,院方所定的樓名和員工的慣語,有時會令到訪客摸不著頭腦。九龍醫院康復大樓是其中例子,甚至電機裝置的綫路和樓層的座數是調亂的。瑪麗醫院是醫科教學醫院,所以有教授樓和新教授樓,都是專科門診部。其中的一座大樓,有一間梅艷芳堂,當時梅艷芳是當紅歌星,她是很熱心公益的名歌星,數年前離世。

得到電氣督察在升級面試前的預習指導,我成功考到助理電氣督察職位,面試時的問題和電氣督察所問的類似,面試時間約為半小時,我不覺得緊張,因有面試前的訓練。

9461日是最後一天在瑪麗醫院工作,當天和同事在置富花園美心酒樓吃午飯,,十六人共擠一桌,
所有督察級的同事都來了,是首次在辦公室以外和他們談話。酒樓內碰到一位在焚化爐工作的舊同事,他笑語我懂得擦鞋之道,才可以這樣快升級。若我是靠內部的提升,九年監工工作經驗,能由二級監工升到助理督察職位,任你是「擦鞋天王」也是不可能的事,我沒有向他解釋,只想到古人說:「富貴險中求,功名讀書來」。08/02/2009

Page 83

08/02/09/Sun


九龍醫院 十三年來功名誤


九龍醫院座落在九龍城區邊陲的小山坡上,地廣土平,貼鄰两條繁忙的交通大道,喧嘩和塵土,沒散落到小山坡上這所安逸寧靜的療養院。在醫院坡下盡位的近處,是眼科醫院和两間私家醫院;播道醫院和聖德肋撤醫院,是地區密度最多的醫院。

九龍醫院建院己80多年,94年我到此任助理電氣督察時,一切都是十分古舊,大部份是英國式的两層單幢建築物,只有一座5層高稍為新的大樓,也有20多年的歷史。其中有一座是法定的古物古蹟保護大樓,離醫院範圍有一座護士訓練學校,在何文田屋邨有一間小診所。

當時醫院有1000張病床,近十年的擴建和淘汰不合時代要求的舊建築物,两座新大樓在1999年和2003年建成,病床增加共1300張。早期九龍醫院有一座手術室大樓,樓宇拆卸後重建已沒有手術室。她和伊利莎伯醫院,佛教醫院為東九龍區聯綱醫院。

院內一年四季都見時花競艷,蜂蝶樂在逍遙,古木參天,果樹屢見,龍眼,黃皮,楊桃和大樹菠蘿在夏天是時果,冬寒去盡的迎春木棉樹,初夏紅遍山頭的鳯凰木,秋涼的楓樹等,時時為四周的環境轉換色彩和編織美麗的圖畫。山坡的前身是一個小型的蓄水庫,填平後部份地建了醫院,剩下的空地有一個沙地足球塲,小雨後群鳥在沙地上喙食蚯蚓和小蟲,候鳥也利用此地為中途站。

初期機電署衛生工程部在醫院內的人事編制,主管是機器督察和助理電器督察,前綫是一位一級工程監工和其下屬,負責維修保養的場地還有眼科醫院,油蔴地,容鳯樞和藍田診所。其後新大樓完工,另外衛生署數十間診所,醫院管理局大樓,公共衛生檢測中心和九龍彎基層健康中心相繼落成,督察級的人數由二人變為四人,主管是高級督察,高級督察的上級是駐在伊利莎伯醫院的區域經理。

我任督察時最高要管的下屬人數多於50多人,和其它醫院組療養院的同事工作量差不多,在這裏共工作了十三年,助理督察做了三年多,天賜我機緣升為督察,而我在尚有二年便可退休,竟申請調離九龍醫院轉到電力法例部,同事們都很詫異,以為是上級要把我調走,而醫院的行政部以為我調回總部,是升級的前奏。大家都猜錯,申請調離九龍醫院是我人生最瀟洒的一次決定,畢竟還是拾不得,離開時寫了如下的一首詩:


十三年來功名誤,從此山水不相逢,生計仍靠機電署,醫院組內客無名

同事院友皆吾師,沙士災難共濟時,九院猶來是福地,伴我平安全身退

院內花草本平常,載入感情太神傷,來日花落君誰惜,盤根老樹自悲涼

Page 84

09/02/09/Mon


人面不知何處去


離開九龍醫院數年,當年共事的督察級同事大部份也調走。而醫院的行政管理職員,多已退休或轉到其它醫院,13年在九龍醫院的工作,下面的事件簿,是我所接觸的事件中背後的故事,會在日後詳文談論,我是抽離了在職員工身份,把回憶如實的舖寫在文字上,諍言立諫並非我份內之事。機電署是政府部門,它的社會大角色,應由署官方的「史官」撰寫。

1996年盈運基金開始運作,一位副署長在十年的回顧中;機電署在未有盈運基金之前,是保守的「官僚部門」。未行盈運基金的部門又應往何處去。盈運基金初行之時,政府機電監工技工職員協會有抗議的行動,抗議標語寫有「保障職業,維護飯碗」。當年我和前綫員工談這問題時,肺腑之言,「生養死葬都要靠機電署,大家都要做好這份工」。

ISO9000(初次成功取證,測試醫院所購買的物料)ISO9001(維修保養)ISO14001(環境保護)OHS18001(職業安全和健康)OHS不是ISO管理系統,TQM參加美國「鮑德里國家優質管理奬」取得了奬,督察級以下的員工對參加這個比賽都可以「置身度外」,時任署長親善訪問時,給在坐的員工傳看所得的奬品,這個奬品的重量如舉重的啞鈴般沉重。

第一次參加抗議房屋署工作外判,全港公務員上街遊行,由維多利亞公園遊行到特首辦公室,沒有相約之下竟碰到其它的同事,機電署的外判工作又如何﹖

我曾任二級電氣監工甄選的面試委員,應徵者說了甚麼話,用甚麼標準去決定誰人有升級條件﹖

九龍醫院在短時間內曾有兩位機器督察求調職,區域經理說風水有問題,叫我即時採取行動。後來我是第三位督察求調職,在同一間醫院內發生有三位督察求調職,是否那兒的風水有問題呢﹖

有两位年輕在任醫院組督察因癌症離世,是否醫院組的工作量和壓力太大呢﹖

2003年沙士疫症爆發,醫院組內的同事怎樣克服困境,九龍醫院有同事曾到淘大花園取空氣樣本,後果如何﹖

一位在任的高級電氣督察,因參加部門要在酒店留宿的集思工作坊,半夜在厠所失足滑倒,頸以下全身癱瘓,在輪椅上渡過了差不多十年,我在九龍醫院工作時,毎天午後都看見他由傭人用輪椅推到平台花園上,路過時我也和他閒談幾句醫院組他的當年事,回憶中的眼神是落寞和沮喪。

其它還包括聯合醫院電氣和醫療氣體事件,眼科醫院新手術室工程等。10/02/2009

Page 85

10/02/09/Tue


歲月難留轉瞬去之Y小姐

毎人都有一個故事,毎一間醫院的電機裝置都有一個故事,而九龍醫院的機電服務更是多了一位小姐的故事。她是醫院的院務主任,2000年藍田一間療養院結束後調到九龍醫院,她來到後,我這位電氣督察更加要做好我的本份工作。

她是一位工作狂熱和完美主意者,若消失的昨天可以由明天重新開始,我第一件在醫院內的工作是邀請她星期日出外逍遙玩樂,看看花花世界。她常說星期日在家裏也要處理由醫院帶回的文件,有部份是與機電署有關的,而機電署的文件,大部份是有關我日常在醫院的工程進度,維修的項目延期太久和保養機電設備所需時間不明確,未得她的書面同意,擅自讓機電署的承判商進入醫院工作,機電署的駐塲的員工自把自為,更改她和病房所訂立的維修項目,所有的突發電機故障,不論大小輕重,都要知會她和要用文件解釋前因後果………等等。

邀請她假期出外看看花世界,讓她知道生命中,工作雖然是十分重要,但有時要放下,尤其是在假期天,當她審閱我的文件不符合她的要求時,在開會中,我是一定受到她的責難,曾有一次她駡我之後,我即時寫了一首詩,描逑她我駡時的潑辣相,幸好沒有給她看到,只交給了我的上級看,他看了也發笑,「長髮披肩猶風韻,奈何佳人….」。除了我母親外,駡得我最「合情合理」的,是這個女人了。

她是代表醫院執行監管機電署在醫院提供的服務,我做得不好被讉責是應該的,但我是否每一件所完成的工作都未能逹標,曾有两次,在工作進度會議中,和她對駡,大家在工作上是可以持有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

同事們說我倆是「寃家」,她駡人時是沒有底綫的,雖未至於說粗口,但聴在耳中是十分令人惻目的,那種痛恨都在她美麗的面廓和眼神上流露出來,看不出她是在憎恨那件未逹她心意的工作,還是她憎恨那個做不好工作的人,在下文中會寫出實例。

同事們說她是喜歡刁難別人,有學問,弄權力和追求完美,在醫院內有機會在工作上和她接觸的機電署同事,給她的評價都是不太好的。

她在20079月退休,寫了一首離情詩,悲情可憫,首次見她寫中文。她是澳洲一所大學的碩士留學生。這年醫院的聖誕聯歡,我已調到電力法例部工作,返到昔日聯歡地,伊人芳影己杳然,下文是該位院務主任退休時寫的詩:

歲月難留轉瞬去,八載迷失無奈退,心力投放未如願,來生也許志可完

今秋話別強灑脫,寄情山水面對前,盼君珍重早籌算,莫待花殘空嘆遲

Page 86

11/02/09/Wed


言多生禍

緘默是金,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煩惱皆因強出頭,都是至理名言,明哲保身自古是官塲文化。人之本性是天生,但受後天持久環境薰陶,隨波逐流難免。臨界線要把持。

小時居住的地方,生活儘見是社會的反面教材;字花,外圍狗馬,賭博,吸食鴉片和白粉等。初出社會做事,貪污賄賂平常事。67年文化大革命引發的逃亡潮,我表哥游水偷渡到了香港,給警察扣押在元朗警署,我和親戚帶了500元交給了「中間人」,表哥即時從警署笑容滿面走出來,他說在警署內好食好住,在鄉下大時大節日都沒有這麼好餸。

由技工到工程監工,在工作內所見所聞,見慣也隨俗。我從沒有投訴過有什麼不公平事,也沒有向同事說過上級有針對我的言行,其他同事的牢騷話,一般都是加班津貼或工作不平均分配。上級給我的指示,我從沒出言反問或反駁。賭博是小部人的行為,小部人在混飯吃,大部人都盡忠職守。

做了督察後,似乎是忘記了「禁語」之道,常有頂嘴回敬上級,但全部都是關於工作方面的,唯唯諾諾不是我工作上的座右銘。工程師所處理醫院的工程,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事前我會提出意見,事後我會在醫院主持的工程進度會中,提出疑問而不是詢問。

數十年在政府的工作,對上級的吩咐和指示,從沒有說過「不」,頂了嘴還是要按上級的本子辦事,頸子硬不過刀,那又何必要頂嘴,不過有時候給做大官的一點「棒喝當頭」,不知他午夜夢迴,會否想到自己有時也會做錯。我只投訴過一次非與工作有關的事,高級督察的升級評核,委員會的評核結果我不同意,寫了幾張紙回應,列出事實給評委會袞袞諸公,本來寫不寫也不能扭轉局面,同事說我挑戰權威,不知天高地厚。

某天早上八點半我到眼科醫院,查看員工出席的簽名紀錄,有幾位員工正在看報紙,這並不是首次,當有督察上級到場時,大家都會自覺會把報紙藏好,其中一位員工仍在繼續看報紙,我請他收回報紙,他竟說所有公務員這段時間都是在看報紙,這位員工的頂嘴和工作上風馬牛不相及。

我相信在部門內的溝通文化,雖未至百花齊放的地步,高級職員毎年都定期落區和前綫同事對話,多次署長到九龍醫院親善訪問,在會堂內和員工直接對話,員工可以自由提問,事前也不會有任何暗示,叫員工先思後問或先寫提問紙。有冷氣督察要求署方多設高級冷氣督察職位,我曾要求在盈運基金工作的督察,其加班工作可得回現金津貼,因盈運基金是自付盈虧類似私人公司的運作模式。12/02/2008

Page 87

12/02/09/Thu


愛打督察手掌的區域經理



前任九龍區醫院組的區域經理,雖快到退休之期,但作風仍硬朗,站出來的風度頗具威儀,他是印度華僑,一口流利的英語,能震攝場面

他的攪笑小動作,雖老去情懷猶有赤子心,常拿起枱上的間尺,在督察面前揮舞,更什者叫督察把手掌伸出,打完左手打右手。两位短期求調的九龍醫院機器督察,不知是否常被打手板有關。

我也逃不了被打手掌,也不覺有什麼不妥。手掌被間尺扑打時,只是把我的小學生活,在辦公室重現。區域經理當年的童真,可能受無情的間尺體罰摧殘,再重組抒懷當年情。今時香港教育不能體罰學生,我讀小學時打在手掌的板尺,有膠尺,木尺,籐條,牛皮帶等,手掌被打得通紅如行拷刑。

區域經理打督察的手掌是老人的遊戲行為,不痛,不痕,不癢。他的行為也有分寸,不用木間尺,當年政府使用的木間尺,一邊嵌有銅條,用來打手掌會弄至出血。,若督察在工作中有不合他心意的,當被駡得如狗血淋頭。两位督察求調職未必與打手掌的尊嚴失落有關,後來新的區域經理也沒有蕭規曹隨打督察手掌,我也要求調職。

那位已退休的區域經理,他似乎對總部的工程師心有芥蒂,他常對督察們告誡,若和工程師有任何在工作上的商討,必要知會他,若文件需上呈給工程師必要給他一份副本,他也常說提防工程師的口蜜腹劍。

我任助理督察首日,先到加路連山道舊總部的人事部辦手續,再到同座的衛生工程部的總辦公室報到。高級工程師盧濟康是部門主管,他曾管理焚化爐,當場我請求他派我回焚化爐,我不想在醫院組工作,因我仍記得葵涌焚化爐有一位一級工程監工升到伊利莎伯醫院任助理機器督察時,工作了两星期便返回焚化爐,他說枱上要處理的文件堆積如山,不眠不休不吃飯,也做不完。盧濟康說葵涌焚化爐快關廠,就算有空位也讓它懸空。

接著再有两位工程師和我傾談;彭裕雄和鄭佩雯,這两位是有愛心的工程師,他們常在下班後到九龍醫院探望下身癱瘓留院十年的高級電氣督察並叫我代申請醫院內的泊車位。

工程師彭裕雄這天和談了很久,原來內有文章,他是另一組的工程師,他的組內也有一個助理督察的空位,想安排我到他組內,鄭佩雯即時致電九龍區區域經理,我坐在鄭佩雯的寫字枱對面,也聴到區域經理咆哮氣惱之聲,雖然鄭佩雯說是老細的意見,但如我上文所說這位經理作風硬朗,對上級不會唯唯諾諾。我是和九龍醫院有不解之緣,世事平常多變幻,十三年後我調離九龍醫院到電力法例部,竟是安排在彭裕雄的組內,他已是高級工程師,可能記不起這件事了。13/02/2009

Page 88

13/02/09/Fri


病人帶風扇住醫院


九龍醫院這所療養院,946月我返工首日,感覺環境是十分荒涼,雖是繁花似錦,都是雜亂無章。十年的建設,不是一覺楊州夢,两座大樓先後落成,主座前的噴水池,花兒朶朶開,夾帶著一個美麗的故事;那位己退休的院務主任,她常自豪說,除了主理院務,還管花事。院內打理園圃的花王,是她以前所管理的療院養的下屬,她特意請他到九龍醫院處理園藝,找能跑千里的馬不難,但世間有幾許伯樂

醫院地廣土平,種花也植樹,2005312植樹日,醫院廣邀各階層人士和服務界到院內植樹,助理署長陳帆代表機電署植樹,今已枝葉茂盛,亭亭華蓋。

上級是香港政府華員會督察分會的活躍會員,曾任多届主席,首天他己帶我到華員會辦入會手續。在民主社會人人有發言的自由,無權無勢者,淒嗚有誰聴,廣集力量也可以和權高位重者所行的不合理政策有所抗衡。在一次華員會聯歡晚會中,時任主席譚志恆說管方高層逐漸和督察們疏離和不重視他們的意見,助理署長陳鴻祥即在台上回應沒有此事。機電署內三大均衡勢力,專業工程師至管理高層,督察技術職系和技工監工職系。

十多年在醫院組所見,三派共和,面對醫院要解決的難題,工程師和督察們的關係可用「同舟共濟」或「狼狽為奸」可圈可點來形容。而在電力法例部短短的18個月,我身為督察也受到個別工程師出言不善的詛咒,內容留在後文電力法例部編再談。

95年公立醫院沒有冷氣供應的病房,九龍醫院是獨一無二的了,只因機電署的員工所散播的壞消息,是電力供應不足,94年在舊院落成的一座新電制房和緊急發電機,竟沒有再跟進敷設電纜到病房內。

院內两層樓高的病房,很多都沒有冷氣,病房只裝有吊扇,窗門全開,蚊子和蒼蠅在病房內共舞親親病人,在長長夏日,醫生巡房是很辛勞的工作,躺在床上的病人更辛苦。

病人可携帶風扇住院抗暑熱,但醫院必先通知機電署,派人到塲察看病房的電力是否足夠。我問一級電氣工程監工,木屋區都夠電力裝冷器機,這是市區中心的醫院,小小風扇的電力也不能供應。他說來了幾年,是歷史的問題。我自己走入病房視察,見到牆上裝有多部冬天用的電暧爐,不需再細看其它,病房是有足夠的電力供應毎一位病人所帶的電風扇,並指示工程監工把部份不良的保護跳制加大或更換。

醫院的行政總經理致電話給我,我說以後病人帶風扇住院,所有病房的電力供應是足夠的,而大部份的病房更可以加裝窗口冷器機。14/02/2009

Page 89

14/02/09/Sat


不識用電腦的助理督察

在九龍醫院工作了十三年,搬了三次辦公室,新不如故,空間越變越細,工作量是層壓式的增加,幸好俸祿也水漲船高,且可養廉。

助理督察上下班的時間都可固定,升到督察,沒人相逼,差不多毎天都是朝87,星期六是全天在辦公室,我只能說自己的工作能力是不具智慧型,唯有將勤補拙,真是戰死沙埸君誰惜,2006年政府部門改為5天工作,我是大羸家,工作到了晚上七點,精神和體力己到強弩之末,再無力撐下去和再延長工作時間,做不完的工作也都算了。

世情並非永遠不如人意,調到電力法例部,終於開了竅,不再和日常的工作談情說愛,難分難捨,一於堅持「两不分離」,不遲返工和不遲放工,所以我請申調離九龍醫院,是人生最瀟灑的決擇。若戰而死,不如苟且偷安。

香港的公僕,向公眾宣示自己毎天的工作時間很漫長只有二人,首任特首董建華,他說由早上7時到晚下11時,另一位是曾任教育局局長黃星華,她的太太在報紙撰文,淒然淚下請公眾不可再指責黃星華所推行的教育政策,他的夫郞放工回家也繼續處理「公作」到夜深。

我的辦公室前身是二層高英國式建築病房,內有一個洗手盆,露台景觀可人,眼前是一個大足球塲,四周是樹木花草,我和一位女文員在這個辦公室內工作。她毎星期只在此两日,其它時間在伊利沙伯醫院,伊院本身也有一個文員。

全院只有两部電腦,一部在上級的房,我房內的電腦和文員共用,在醫院組中,文職人員和督察級都有自己用的電腦,到了05年,一級工程監工都有電腦使用,工塲內也放有數部電腦,以配合部門資訊科技普及化,申請假期和薪金單都可以在電腦中取讀,醫院維修通知單也經由電腦發出,有些醫院組督察級同事使用两部電腦,一部是連接醫院的內聯綱。我的電腦得到醫院資訊組的同意,可以用一部電部連接醫院和機電署的內聯綱,而不會干擾到醫院的電腦系統。

我這個助理督察的職位不是內部委任而是公開投考,若應考者需要識電腦,我一定是名落孫山,文員小姐聴到我不識用電腦,也有點奇怪,電腦視窗3.1版本已面世幾年,我沒有自我完善,學習電腦。

我的工作崗位有上級機器督察,下有一級電氣工程監工,雖是新來的,在工作上不會如盲人騎瞎馬。做了助理督察,有些好習慣也要放下,由返焚化爐工作第二日到瑪麗醫院,毎天放工前都會沖涼和洗頭才離開。在沙士期間,醫院開放一些空置樓房的沐室,給在醫院做工程的判頭使用,把身上可能在醫院染到的病菌沖走,乾乾淨淨的回家,我卻沒有把好習慣重拾舊歡把身沖乾淨才回家。15/02/2009

Page 90

15/02/09/Sun


判頭活該罰錢


在醫院組工作,日常所面對的事,五花八門,日久磨練,習慣了熱飯熱食,慢火煎魚,慢工出細貨已不合時宜,所有眼前的工作都要果斷和即時了斷處理。其它常在腦海中盤旋的還有在實際工作中的風險評估和危機處理。醫院的院務主任曾問我機電署在醫院負責的工程,有沒有買公共責任保險,並交給她一份副本,在她緊迫的追問下,終於找到相關文件,上限賠額有數千萬元。

醫院管理局的判頭在九龍醫院的工程,幾乎毎一單都曾被罰錢,有一些小工程罰錢多過工程的成本價,主要罰錢是工程超時完工。所有醫院管理局和機電署的承判商全部都不喜歡承接九龍醫院的工程。醫院管理局的判頭無得選擇,唯有寄望在另一間醫院的工程賺回,機電署的判頭我唯有請他拍硬檔,大家好商量。機電署在醫院的工程也常有延誤,在工程進度的會議中,院務主任Y小質詢機電署的工程師,逾期完成的工程,應給判頭懲罰。工程師只能支吾而對,有口難言,雖然有「包庇」之嫌,但仍無可厚非,逾期工程的責任,工程師,駐院的機電署督察,判頭都有責任。在我和Y小姐在九龍醫院期內,沒有聴工程師說罰過判頭,一些工程不大合Y小姐的意見,她要求工程師出警告信,工程師說判頭工作表現不好會被扣分,日後會禁止投標所有機電署工程,警告信只有署長才有權發出。

一宗以機電署盈運基金「過數/過橋」罰錢的例子;由醫院管理局判頭更換水管工程己完工多時,保養期快完結,一條水管爆裂把醫院的電腦弄濕,要賠數千元,院務主任Y小姐說醫院相關工程的項目己結了數,判頭己沒有存款,要用支票付款抵償,但醫院收支票入數有困難,要機電署盈運基金代收,我致電部門的會計部,對方教我只要在內聯綱開工作項目入數和將支票交給會計部便可。

醫院管理局判頭的工程意外事故,在緊急情況下,機電署駐塲的員工會先作安全處理,其後院務主任Y小姐會叫我列出同事在工作中,用了多少時間和根據盈運基金技工時薪多少,會向判頭罰錢,但從沒有給過錢給機電署盈運基金,那張支票算是「一筆過付款」。所有給Y小姐的資料來源必須有憑據在手,不可假大空,BSIEE,的技術指引也不會放過,她會叫你給她一份副本。

機電署盈運基金購買公共責任保險是負責任的做法,保費可作正常的年度支出,數千萬的賠償額可能不足夠,因法定的勞工或責任賠償外,事主另外可作民事索償,在天價的索償金下,盈運基金可能會被清盤。

未行盈運基金前,機電署在眼科醫院改善天台冷氣工程,一位承判高的工人在測試雪種喉的壓力時,銅喉裂斷變成如快劍出鞘,橫削工人的頸而致死。承判商被除牌,至於責任賠償和數目我並不清楚。

另一項同是眼科醫院,在假期中手術室的冷氣有故障,手術室內有些儀器出現潮化,當時尚未知道儀器是否有損壞,醫院己先來一份要求賠償的備忘錄,估價約80萬元。16/02/2008

Page 91

16/02/09/Mon


發霉的醫院


一般在醫院組的督察,所被委任工作上的職銜有幾個,我是電氣督察,是處理電氣安全工作的授權人士(Authorize Person),醫療氣體也是被任為授權人士,在監管前綫員工工作上的安全,也委任為安全督導員(Safety Works Supervisor)。我曾上過吊船課程,是合資格人員可以在吊船上工作。在職業訓練局的課程噪音量度員考試不合格;因合資格人員要定時量度大機房如緊急發電機發出噪音度數而作出相應的措施,加簽文件並張貼在機房內。

各類不同工種的行業,冷氣系統在醫院中是最大型的裝置,它的一些不正常出現的現象,很難會即時扭轉而回復正常。在醫院中,醫療氣體,屋宇裝備的維修,大型消毒爐,供應中央熱水的蒸汽鍋爐和熱水爐等,不合常規的故障也可以有足跡可找尋。

近來在醫院出現多宗毛霉菌殺死長期病患者事件,専家認為霉菌在空氣中很常見,對健康正常的人沒有影響,目前懷疑病者是吃了包裝的食物如麵包,且醫院小食部售賣的麵包內也發現霉菌,也可能來自醫院的冷氣。

96年初,眼科醫院地下候診室大堂的牆壁上,出現了一團團的霉菌壁畫,如細菌世界地圖。醫院說霉菌己出現多天,每天要用漂白水清潔,若停抹幾天漂白水,霉菌會即時大幅度在牆上出現,狀甚恐怖。潮濕的地方一定有霉菌,有些是肉眼看不到的,同事把控制冷氣運作模式改由以抽濕為主,所以當室外的温度下降,若濕度高,冷氣機仍繼續運行,室內的温度超凍。霉菌消失後,翌年又出現,苦思一輪才又所悟,霉菌根源未除,後來清洗冷氣槽才把霉菌消滅。

99年九龍醫院的康復大樓新啓用不久也出現霉菌,主要在樓梯內,建築署在一些風槽中加了抽氣扇,把貼住樓梯牆壁的公共地方冷氣温度提高,攪了數年,霉菌終消滅。

03年九龍醫院主樓啟用,05年發覺其中的一條樓梯由七樓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漆油剝落,霉菌向四周蔓延,地上的剝落油漆也沾滿了霉菌,驚心動魄如細菌戰塲。相隣的病房卻沒有霉菌,07年我離開九龍醫院時仍未找出原因,建築署的屋宇裝備工程師本想把病房的流風量降低,06年時我己收到工作時間表,但拖到07年仍未開工。建築署在設計這座大樓時己下了功夫,在冷氣風櫃和病房加了紫光燈,所以霉菌沒在病房出現。

去年十一月我到九龍醫院西翼一樓精神科探訪醫院的朋友,在病人候診室的大堂,碰到機電署的舊同事,他在視察牆上一大堆的霉菌,這間治療室是用窗口式冷器機,霉菌是近日才出現,而這座西翼大樓我在醫院做了十三年,從未有霉菌在公眾地方出現過。93年我在瑪麗醫院時,冷氣風櫃內沒有裝紫光燈。17/02/2009

Page 92

17/02/09/Tue


四人幫亂診所()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工具箱不再跟我走,離開瑪麗醫院前已把所有工具交回,同事說以後揸筆代揸螺絲批,十多年的工作由技工到工程監工,每天都要用工具。做了助理督察,棄之如敝屣,差不多忘記要用電氣工具三寶,世事無絶對,忘記也是不能抛棄,做了督察也有機會用到電氣工具。

初任助理督察的幾個月,工作時間內都有很多閒暇,上級知我做了八年多二級監工,沒有經過一級監工職能磨練,能力有限,也沒有給我太多的工作壓力,以前焚化爐有一位一級監工獲委任到醫院組做助理督察,他不喜歡該處的工作文化便可以返回焚化爐,再等候好位才升級,我是回頭已無岸。

某天上級通知我即時到油蔴地專科診所,有一個總電制跳脫,到了現塲已見到伊利沙伯醫院的同事先我到達,電源己恢復正常,他們正在了解事故,帶隊到塲是高級電氣督察,同行者是助理電氣督察和两位工程監工,可算是群英儘出山,奇怪是各人皆穿上水靴,原來伊院也有事故發生;泵房爆了水喉,油蔴地専科診所駐塲員工是屬於九龍醫院組。診所共有两座大樓,另一座是賽馬會診所,當時是衛生署管理的。

高級電氣督察說並不知何事引起跳制,故障的電制有三組保護繼電器,但沒有一組顯示曾有故障出現。

診所有四位員工,主管是二級電氣監工,其他三人是不同工種機電冷技工,跳制當天監工放假,技工們無了主管,群龍無首,三個和尚無水食,停了電很久還是在制房內氹氹轉,也沒有打電話到九龍醫院向上級要求支援,診所主管見這麼久還沒有電力供應,所以致電到伊利沙伯醫院找區域經理,區域經理指派高級電氣督帶隊到塲,而上級知道跳制事件是由區域經理通知的,所以區域經理對油蔴地同事的表現有微言,一般診所的電氣故障不會由高級電氣督察出塲處理,原因是找不到駐塲的員工了解事件。

駐塲主管二級監工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已有幾年工作經驗,若當日他有返工,則伊院的同事和我都不需要到塲。

跳脫的電制主要是供應冷氣和小部份公共照明用的光管,停電對診所的服務影響不大,只是冷氣供應不足夠。

翌日上級通知診所二級監工到九龍醫院,他說跳制近期已發生了幾次,冷氣機是裝在天台,有两組保護繼電器,在地下跳脫的總電制也有保護繼電器,三組保護器也沒有指示出有故障,總電制房的後門是通往工塲,他說跳制是人為的,我聴了也愕然。18/02/2009

Page 93

18/02/09/Wed


四人幫亂診所()

昨文提及油蔴地專科診所二級電氣工程監工說冷氣總電制的跳脫是人為所致。現塲只有三位技工,制房門己上鎖,不會是街外人所為,總制房有後門連接工塲。先前已發生幾次跳制,綜合伊利沙伯醫院高級電氣督察所言;二級監工道出他在這裏對電機工作的經驗和我剛考到電機證書尚未忘記的書本知識,在不同日子裏的幾次跳制,不能只從在電機裝置找根源,而要作多面的推想。

但為甚麼技工們要作出這樣的行為,若只是針對作弄上級,跳脫的電制會導致冷氣供應不足,對診所提供病人的服務會有所影響。在管理層面上,上下級在心理上的矛盾訴諸於行動時,引發的後果可能很嚴重,不同之處在政府部門,上下級的矛盾多不涉及私人利益。

曾經有两位同事在工塲上吵架,起初是在工作上不同的意見借題發揮,繼而互相攻訐。我走前制止他們,我問他們是否因工作上各持己見而吵架,可以告訴我,我即時會擔起去解決,不需你們再繼續處理,這是公家事,應不會涉及私人的利益,工作上可包容不同的意見,但不可化成戾氣和矛盾。若是私人間的恩怨,錢債女人事,請三思量或在辦公時間後,可到門外拼過你死我活,當無損公務員在工作內無私為公的精神,大家退一步海闊天空,吵架的同事也停止鬥咀。

所有前綫員工的吵架,我都是用同一樣的方式處理,也不去說什麼一人少一句,以和為貴,要用上司的氣勢控制全塲,口若懸河自話自說,不容吵架任何一方有出言的機會,會得三嬴的結局,人人都說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目前先要解決電制跳脫的問題而不是同事間的矛盾。若再跳制而監工又放假,驚動了區域經理,這是我管的診所又是重複的電氣事故,責任走不了,這個區域經理駡人時較用間尺打手掌更動真氣真火。

我先排除了有人為的破壞,改用實際的方法去追查。90年中市面上仍未有針孔攝錄器,在政府部門偷拍員工的行為是滔天罪行,目前在報紙和互聯綱見到公務員的負面新聞,是內部員工的偷拍所為。我無意去揪出是誰去做其惡行,只要電制不會再跳脫是完成了工作。

於是我在天台和地下的電制房裝置了三部電流記錄儀,這些記錄儀每間醫院機電署工塲都存有,但伊利沙伯醫院那一部壞了。我向沙田威爾斯醫院和瑪麗醫院各借了一部。在架設這三部電流記錄儀時,全部由我個人自行裝置,沒有叫九龍醫院或診所的員工幫手,每次我進入診所電制房工作時,不會先知會駐塲的二級監工,我叫診所的保安幫我用鎖匙打開電制房的門,再由電制房進入工塲,也不會問這三位技工為何通常都在閒坐,幸好他們沒有在賭錢。我的管治理念是無為而治,各做各事,做錯必有人知。19/02/2009

Page 94

19/02/09/Thu


四人亂診所-教護士小姐修理電氣()


在診所內醫院組的員工也覺奇怪,見到一位助理電氣督察在電制房自己搬梯子,不擺架子,一個人在電制房內如技工般汗流夾背在工作,從不要他們幫手。電流記錄儀裝置後首星期,只出現過一次電制跳脫,但三個紀錄儀沒有顯示任何不正常的數據。

我唯有把事情擴大,詢問三位技工當天跳制那段時間(電流記錄儀有時間顯示)在甚麼地方工作。發生過這次跳制後,以後再沒有出現電制跳脫事件。到今天我仍未敢肯定電制的跳脫是否有人在惡作劇,或電路是自己去回復正常的。跳制事件是解決了,診所內的人事問題有待處理。

二級監工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畢業,外型俊俏高大,斯文和帶書卷氣,年輕而傲氣內歛,說話直率,是翩翩美男子,為甚什麼會描述這位監工的外型。因其下屬說他常和診所的姑娘嘻嘻哈哈,媚來眼去,在辦公室內打情駡俏,追追逐逐,常修理姑娘帶回來的家電,有時會帶姑娘進入樓層的電表房,午膳外出食飯也有影偕雙,遲遲未返辦公室。

二級監工說他帶姑娘入電表房,是教她若診所的插蘇無電,可以到電表房把跳脫的電制扳回正常的位置,原因當他放假時,若診所的插蘇無電,姑娘說找不到駐塲的機電署員工,所以他教姑娘怎樣把跳脫的電制扳回,政府樓宇分層電表房的空間都是十分狹窄,若兩情濃時,雲雨之事也可以飢不擇地,下屬應無可置喙,但可告知其上級或大樓的保安部,更可以一了百了。

90年中部們的內部通信,是靠枱面的有線電話,其後工塲和監工的電話改用了錄音電話,初期的錄音電話是用錄音帶儲存音訉,錄音帶如半張信用咭的體積,而只有督察才可以有傳呼機隨身,今天醫院組由一級監工以上都分配有手提電話。輪班組的主管也有手提電話,電話在交更時要傳給下一班的同事。政府內部有一類叫「應召/On Call」津貼,持有手提電話的同事每月可得400多元的應召津貼,在辦公時間外他的電話不能關掉,當更的同事若需要支援,可以直接找這位同事,其實在醫院組沒有應召津貼的督察或一級監工,都不會關上電話,應召津貼有配額限制,有時會把一份津貼分數人共享。

我問監工三個技工誰的嫌疑最大把電制關掉,他並沒有說出姓名,但三者必有其一,再問他在人事管理上有甚麼困難,他說最好把他們調走。

監工約在两年後考到環保署的職位而離開,他說在機電署工作沒有前途,因在學歷上他有所不足,沒有提及診所的問題。他說自己可能是首位機電署技術員畢業的學徒沒有考到高級電機證書,他的成績不合格但沒有重考,沒有高級電機文憑也可以畢業,但三年後是不能報考助理電氣督察的職位,環保署的職位和薪酬和機電署相約,但不需要管理下屬,他說自己在環保署是最低級的了。20/02/2009

Page 95

20/02/09/Fri


那技工會否跳樓而諌

和前綫員工溝通,若上下級的界綫太分明,事情的結果,員工會感覺是在權威壓力下順從,問題的核心,是解決不了。公務員架構內,他們不滿的情緒,不會訴諸言談或行動,會積怨在心或有機會時在工作中發洩出來,在制度下,他們是有很多途勁去投訴而去找出事實的真相和所蒙之寃,但在先入為主「官官相衛」的觀念下,却放棄自己所應有的權利。

我曾投訴一次升級委員會所作的評選,雖然我知一定不能更改結果,但這是我的權利,在會談中我可以了解評委會所定的標準,但亦可以告知他們,不是人人會選擇「坐以待斃」。

某天一位技工走進我的辦公室,他手上拿住政府用的黃色公文袋,袋內的東西厚厚的沉重。他是眼科醫院的技工,有事和我商量,他說主管一級監工處事不公道,同樣是電氣技工,他的工作量較多而且所分派給他的工作通常有難度,要多花時間去完成,反觀那位同事,所分派的都是小件工作,清閒得很。每月的加班補薪工作,幾乎沒有。

這些全是技工們常提的老問題,工塲的加班工作安排,通常由監工獨立處理,助理督察不會過問,每位監工的手法各有不同,若加班的工作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完成,監工們都會找一些俱有工作能力的下屬幫手,但加班津貼是大鑊飯形式人人有份,非勤者也可得,但能者必多得。

談到這兒,他握住的袋子發出聲響,該機械聲是很熟悉的卡式錄音機的停頓聲, 技工見我望住那袋子,頓時面色大變,我叫他把袋子打開,內裏裝有一部錄音機,我問他為何要偷錄我們的談話,他支吾以對說不出理由,上級剛放假,我升任助理督察才年餘,沒有處理這類事的經驗。

我即時致電話給區域經理向他請示,那位技工似是在待刑的罪犯,瑟縮坐立不安。經理問我該技工是何年齡;問我有否說過粗言;技工是五十多歲,大家的對話沒有粗口爛舌,經理說露台的門否打開,我說是,他叫我即時鎖上,防止技工跳樓,我即時擲低電話,急奔到露台把門鎖上。

技工面上顯出迷茫和不解的眼神,以為我會對他作困獸式的精神酷刑拷問,其後經理叫我把錄音帶取走,技工如獲大赦頻說對不起的衝出門口。

錄音帶在枱上結滿了塵,我沒有興趣聴錄音帶所錄的內容,其後經理也沒和我談論這件事,大家都抱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技工若以跳樓而諌,我的辦公室在一樓,是英國式已停用的病房,露台下是草坪,跳下未必有事,但那技工跳不死,我可能給他累死或嚇死。21/02/2009

Page 96

21/02/09/Sat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毛澤東說有階級必有矛盾,有矛盾必有鬥爭,在私人機構,權力之門是殺戮戰塲,一仗功成萬骨枯,公務員架構內,不能以鬥走上級而坐其位,同級而共事者,大家都心中有數,不會踐踏對方要自我大鳴大放,上級對你另垂青眼,也可能是他權術謀私,若他是「不善之輩」,為自己前途,還是早走早着。

技工請求調職者所見不多,申請求調而成功者更是鳯無麟角,一些無敬業的員工,其言談和行為,有時也是奈可他不得。

油蔴地診所一位技工,給上級傳召到辦公室,當時我也在塲,上級問該員工交給他做一些核對電機裝置的文件工作,很久還沒有做妥,問他是否有困難。他的回應態度嘻皮笑臉,無賴,囂張和輕佻,大有俺不喜歡做就不做,你奈何我不得,他說這些核對資料的工作,是由監工負責的,他繪聲繪影描述他的上級二級監工在診所無事可幹,何以要偏幫上級而打壓他。

每年一次的考勤評核報告,監工要評寫下屬過去一年的工作表現和總結評語,是否推薦升級等。今天的評報告,內容已有所更改,若受評核員工的職級増薪點未到達頂點時,評核員可以提出不支持該員工來年可得增薪點或謀段時間內不獲增薪。員工可以先閱讀評核的內容,聴上級解說;同意後在考勤報告上簽名,若他不同意某項評核,可要求上級註消或加上受評核員工不相同的意見,員工可要求評核的文字用中文書寫,也可以要求副本,曾聴聞有員工看到評核報告的內容出乎自已的祈望而情緒失控。

醫院組內的技術職系,增薪點最長是助理督察長達十年,樂見看之是年年加薪,若碰上政府人人有份的年度薪酬調整,受益者該年是雙重加薪。員工的增薪年限各有不同;技工是四年,高級技工和監工是三年。督察是九年,高級督察,總技術員和區域經都是三年。

我是首次評核該油蔴地技工的考勤報告,當天他被邀請到辦公室,談論他上年度工作表現,他的上級給他評語是十分客氣,雖然不被推薦升級,在分類工作的十多項評表內,都是B(),整體表現是(Good)好:評表欄中,A級最好(),最惡劣是F(),若被評為D(),則該員工每年一次的評核改為每年两次,直到有改善。

我直言直語說出;他的上級對他的工作表現評核幾好,他的能度仍然是那樣輕浮,對我所言也沒有任何回應,當時有幾句話說諸他口「這間房只有两個人,我媽差你,丙你,也是無人知的」。看見露台的門是開着的,回想上次有技工秘密帶住錄音機和我談話,區域經理叫我即時關上露台的門防止那激動的員工跳樓。今次這位技工是怒目相向,會否出了狂言之後跳樓呢﹖,我即時走到露台把門關上,以後和圓工在房內談話,首要之事把露台的門鎖上。22/02/2009

Page 97

22/02/09/Sun

Next Page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九龍醫院首位求調職的督察在院中己做了數年,他請求調職的理由沒有跟我談論過,接替首位調走的另一位督察做了年多,也跟著求調職而離開了九龍醫院,他求調職的理由也沒有跟我談論,未知是否前車之鑑。事隔十年,我是第三個求調職而離開九龍醫院的督察,我求調職的理由也沒有向任何人說出。

一般想求調職的員工,可以在年度的考勤報告中(Performance Appraisal)其中的一個欄目:“希望下次調派的職位/職務類別寫上求調職,但效果不彰,和用口說差不多都是沒有效的。因傳統的習慣,這一欄多是寫上保留在原地工作或希望升級的,有份參與評核工作的高層多不理會這一欄目的內文。

最實際是白紙黑字寫上你調職的朔求,簽名和寫上日期,機電署的行政較前開明,必有官樣式的文件回覆,開門見山,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雖然兩位先後求調的督察沒告訴我他們的理由,今天我只是用「報告文學」形式寫我當時所見所聞。想來不會是和區域經理怪招有關,喜用間尺打督察手掌責難他們辦事不力。

两位督察所用的途徑一樣,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雖未至不成功便要成仁,他們是繞了路徑不經區域經理而先找經理的上級高級工程師,得到工程師的首肯才把事件張揚,若先給區域經理審核再上呈,可能會遭拖延或叫你回心轉意,兔死未必狐悲,温水煮蛙也夠你好受。我求調職是堂堂正正用文件呈遞,經過區域經理加簽,為了多一分成功的機會,文件副本也送給高級工程師,我相信求調職一定成功,因在文件中寫上時任署長親善訪問九龍醫院的金句支持。,再者我還有两年必離開機電署,留下我非忠心和無足輕重之督察,可能是心腹之患

我前文已說過,打手掌在那两位督察的小學年代是班房中常見之事,可能當年他們是乖乖小學生,但其他頑皮同學,是走不了給老師打手掌,今天頑皮的督察給上級打手掌,都是當年班房事,今天再翻活過來,當不至於挑起他們童年的陰影而求調職。

首位求調的督察當年曾發生一件大事,眼科醫院天台的冷氣改善工程發生了嚴重工業意外,一位承判商的工人死亡,工程是醫院管理局和機電署醫院組財政年度所訂定的工程項目,機電署負責聘請和監管承判商。

一切是天意,當年盈運基尚未開始,工程項目多是由機電署的另一個部別工程組負責,若工程是牽涉到建築項目,則會由建築署策劃,相關的電機裝署有時會給予機電署的工程組承做,只是眼科醫院這工程是細項目,不足十萬元,唯有自己落塲。23/02/2009

Page 98

23/02/09/Mon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杯中的漣漪,帶走了生命。

眼科醫院約在90年提供專科的眼睛醫療服務,樓高四層,其後在低座的天台加了一層給中文大學作眼科的研究和門診服務,醫院和大學的行政是各自獨立。中大眼科的研究室養有兔子和白老鼠。

天台的冷氣機看不出有什麼毛病,冷氣供應足夠,沒有產生異常噪音,為何用了數年便需要作改善工程?天台的下一層是院長的辦公室,他的太太是當時的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

初任助理電氣督察,對冷氣系統一竅不通,在工程開始時,我到醫院工塲請教一級冷氣工程監工,他是駐塲主管,他沒有即時解說,帶我到頂樓的院長辦公室,通知了他的秘書,便可以用巡視工程的理由進入辦公室,眼科醫院院長的辦公室較九龍醫院院長的辦公室闊大,機電署署長辦公室雖和我在電力法例部工作時在同一樓層,但他的門口也不曾有機會走過,相信不會闊過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的辦公室。

政府部門和用公帑的法定組織,坐在辦公室的員工所佔的空間都有規定,工程師也不能獨佔一房辦公。在九龍醫院我共搬了三次辦公室,由首次數百呎的大房縮細到數十呎的開放式屏風房。

監工走到茶水間,斟滿了一杯水,就算極度口渴,相信他不會在此房內飲水,他把杯放在枱上,叫我望住杯子,但見杯內的水泛起了小波紋,漣漪散放,我也是不明白和改善冷氣工程有何關係,他說杯內的水泛動,是由天台冷氣機震動所引起,他叫我坐在椅子上,我沒有發覺椅子有何不妥,他叫我靜心靜坐,再問我是否屁股感覺有震動,我說要十分留意才感覺到,他說院長整天坐在這裏,屁股也受夠了。

在院長的辦公室,仍能聴到天台冷氣機運行的聲音,但不刺耳,把衣服的袖子捲起用手肘放在枱面,是可以感覺到微震。他指向院長的枱子,都加了些防震的措施,但監工說杯子仍有水紋出現,但較我們面前的杯子少,監工笑著說:院長在開會時,除非客人指定,全部都給予有色的飲品,杯子不會是透明的,以免客人會看到水內的波紋,可能以為院長在開會時,一路玩魔術令會議不會沉悶。24/02/2009

Page 99

24/02/09/Tue

Next Page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眼科醫院天台冷氣機內傳震動影響到下一層院長的辦公室,未敢肯定是否與設計或物料的相關諧震頻率共震而產生更大的震動。改善工程是把製冷水機加防震墊和用浮架升高機身,牽一髮動全身,工程較大修凍水機來得複雜。

天台共有六台冷氣機,其中三部較小型是24小時運行供應手術室的冷氣,先改善位於院長辦公室頂上的那一部,一星期內工程大致完成,工傷死亡事故發生在注入雪種後,進行壓力測試喉管接駁位有否洩漏雪種,其中一位判頭技工在檢查時,雪種運行的銅喉管突然爆斷,當時喉管的外層尚未鋪上絶緣物料,所以喉管沒有用喉夾固定,斷了的喉管如快劍出鞘向外揮出,那位技工走避不及,體軀如被刀削,血流如注,眼科醫院雖有醫生幫手,終是返魂無術。

工傷死亡事件發生後,勞工處派人到塲調查事故,工程全部停止,而承判商在醫院組內其它工程也要暫停,以評估他們對員工的工作安全是否有不足,當時尚未實行強制在地盆工作的工人要接受一天安全課程,考試及格取得建造業安全訓練證書才可在地盆內工作,證書有效期三年,續期必需要再修讀課程。

部門在參與職業安全健康認證前,安排所有員工到職業訓練局上課,在我管理的數十位員工中,有幾個是屢考都不合格,主要是對閱讀和理解文句有困難。

後來課程可以由機電署自行舉辦,講師是部門的安全主任,課程內容和外間認可團體所辦的相同,但考試的取題多是有關機電署相關的工作,為了幫助有閱讀困難的員工,在考試時,會特別安排職員逐條解讀,全部是選擇題。

07年我在總部上課時,也有兩位同事需要特別解題。學習態度十分積極,他們也不想考試不合格,今天部門希望所有員工都能持有此平安咭(綠咭),若不合格者會很快安排重讀,早期前綫員工寧願在工塲內工作,也不希望上課,因上課要自己付交通費,再重讀更要多付交通費。

工程師也常到九龍醫院和區域經理商討工傷死亡事故需要跟進的工作,機電署歷來工程的工傷事故中,死亡事件十分罕見,有時經過上級的門外,也會聴到區域經理咆哮聲和拍抬聲,在這段時間內見到區域經理態度嚴肅,這位老人家發起脾氣時如老馬咆火,檔案冊也會變武器,飛擲到督察身上。25/02/2009

Page 100

25/02/09/Wed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前途不是身外物
做官何必尚清談
材盡為謀只有走
恥我之人更可恥

Effectively Bar/考績關限是督察十年職級內,做到第六年的一份最重要年度考勤評核,是美好前途的敲門磚,也是決定該年度是否能獲得增薪點,升到督察級的首五年,年度的增薪是自動加上,今天的考勤報告所提到是否推荐員工增加薪點是在2000年才開始實行,督察的考績關限也隨著取消,督察能否調增薪點,年年都要評評核核,揾食越來越艱難。

促成首位督察求調的動機,是在調查眼科醫院判頭員工的工傷死亡事件中,常受到區域經理責難,兩人關係頗為緊張。他任職此位快五年,在上下級關係緊張的氣氛下,考績關限未必過得,過了此關日後才會一帆風順,再踏青雲路。

在朝朝暮暮的日子裏,常給老細責難,他未必會用仁心仁術之心救你,任何督察若對自己的前途有所憧憬者,在此環璄中都會揾路走。

所有在任數年的督察,除非快到退休之年,都會想到我能升級嗎﹖在公務員的級別中通分三類:初(),中,高級,督察是中級,高級督察是高級公務員,督察升到高級督察可即時獲得百多萬的購屋津貼,由政府分十年每月支付,不論工作年資,無需資產審查,都可以即時得到。

升了級加人工是理所當然,而且高級督察只有三個增薪點,名利雙收,到了此位以後可頤養天年,在位的督察,有能或無能者,懂登龍之術或不懂者,要衝關者必先要得老細垂青眼,我常到同事說;你能否升到級,你老細未幫到你,但他可以令你百沉而不起頭。

這位求調的督察也深明此理,若考績關限有差池,一年沒有增薪也大不了,但考勤報告的內容一定很糟糕,在部門升級的評核委員會中,是以員工近三年的考勤報告為參考,這三年內最少要「冰清玉潔」,還要加點「豐功偉業」,有時他寫的評語,實明讚暗彈,甚至是糖衣毒素,升級評委會看了也會發笑。

督察求調職要下定決心,不可心軟,必要成功,這位求調職成功的督察,離開九龍醫院約三年,安然升到高級督察。26/02/2009

Page 101

26/02/09/Thu


兩位求調職的督察()

第二位求調職的督察,是接任首位求調成功的督察,他到九龍醫院時是署任督察,這個署任的職銜是升級遴選委員會所任命的,在署任的一年內,只要表現不失常和有職位空缺,不需再經集體甄選便可升級。

他來到醫院,初期仍是再跟進眼科醫院工傷死亡事故,調查工作己由勞工署接手,部門的工程師只是配合調查,其次還要回應部門的安全組/Departmental Safety Unit去完善機電署工作塲地員工的安全。在職業安全健康/OHS18001未參與認證前,監管判頭在醫院內的工程並不完善,雖然在合約中,承判商必須要依據部門的安全工作指引,但都是很隴統。

這位署理督察是機電署技工學徒出身,調走的督察是技術員學徒,技工學徒能升到督察級,要花很多的工餘時間去努力進修才得成果。30多歲升到督察,自有過人之處,在葵涌焚化爐我和他是同事,當時他是二級工程監工而我是技工,看他回答區域經理的機電問題時,對方都很滿意,他似乎曾修讀大學的相關課程,也是我所接觸到的督察中,技術知識最全面,他是機器行業,冷氣知識也專長,而電氣的知識,我和他傾談相關的技術,他也頭頭是道,也能輕而易舉繪出基本的電路圖,他的工作枱是最齊整和最清潔,文件的排列得整齊,檔案目錄分明,文員看了也甘拜下風,由上班到下班枱面和垃圾桶都沒有多一張廢紙。

區域經理笑言他清潔枱面的時間多於專注在文件上的工作,在機電署內我敢說他是最慳能源的督察,他的辦公室和我的一樣寬闊,都是英國式的療養院病房改成辦公室,樓底很高,有門可通往露台,就算在夏天,他也不用冷氣,只打開房門和露台門,開了樓底的吊扇,就這樣過了炎夏,更令人讚賞者,日光普照時,他在房內工作時也是把燈關掉,分隔著露台的落地玻璃窗,是暗花玻璃,光線的透入不太明亮,他沒有戴眼鏡,在他身上都是散發著很隨和很不平凡的生活襟懷。

他是接到升級信後便即時求調職,是對區域經理無言的不滿,可能他覺得區域經理很難相處,且駡人也很常動真火。

他的體格強壯和高大,看來很常做運動,不是書生型督察,某天我們站在房內聆聴區域經理的訓示,經理走近我們,火氣仍盛駡不停,他眼睛沒有望著經理,似在沉思經理何所指,我看見他不停的扭捏手指,骨節發出了聲响,似在壓抑心內的憤懣,當時我也擔心他會向經理揮以老拳,他是機器學徒出身,手臂粗壯,出拳如打鎚,經理是老人家,半拳也未必捱到。

這位督察也是繞過區域經理而向高級工程師申請調職,才工作了一年,剛升了級,他用甚麼理由向高級工程師申請而又得到對方認同。27/02/2009

Page 102

27/02/09/Fri


走也終須走,留也留不住

風水解人困,語語道玄機,光管如箭矢,督察落荒逃。

某天區域經理來到我的辦公室,和平常一樣我會通知文員小姐到餐廰買奶茶,若他先有電話通知到九龍醫院,他一坐下便會由我漂亮的文員小姐奉上熱香奶茶,這位女文員是機電署的暫聘文員,以三個月為一個合約期,原本的政府女文員,調回了伊莉沙伯醫院。美人送香茶,鶯聲問君安,可化戾氣為詳和。

這樣的擦鞋方法也是健康和有進取性的,九龍醫院的督察群中,我相信我是被駡得最少,但手掌打得最多的督察,有時一看勢頭不對,即把手掌申出,如負荊請罪,老人家多有慈悲心,不會下重手。他每次入房,我會即走出房找文員買奶茶,我從不會問他飲不飲茶或今天飲什麼,炎夏也是照買熱奶茶,老人家是不飲凍品,每次都只買他的一杯,表示以他為尊,我這個督察不敢與之平起平坐。在詩禮傳家的大宅門,只有大老爺才可以有婢女奉茶,老爺茗茶,雖然他會給我買茶的錢,都給我斷然拒絶。

這天他似乎有點心事,坐下便即問我是否知道兩位督察求調職的原因,我回答不知道,事實上他們也沒有告訴我,第一位督察只可揣測為了前途,第二位接了升級信即求調職,難道說他可以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嗎﹖。

機電署盈運基金剛開始運作,醫院有很多新大樓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中,由九龍醫院所負責維修保養的醫院管理局新總部大樓也開始辦公。而九龍醫院有500多張病床的康復大樓也快竣工,現存的人手不足以應付,盈運基金能夠否有足夠支援也是有疑問的。

他把頭垂後在椅背望著天花,突然立地站起,似有所悟,對我說是風水有問題,他指着自己頭頂的光管,說光管壓在他的天門,而方向是飛箭在弦向他奔竄。

我抓破了頭也不明白他所指的風水問題,對風水的認識只限於年尾時有關來年風水運程書。後來九龍區的醫院組分開了兩區,增加了一位區域經理,新任者是高級電子督察升級,這位區域經理,似寒儒雅士,也是風水大師,退休後以看風水度閒年,也有所得着。入世解人困,語語道玄機。

區域經理指示把光管改到牆邊,奶茶未喝完便匆匆走了,我叫電氣工程監工即時把光管改位,監工問我可解,只改一枝,我只說是區域經理指示。

早期香港有法定學術組織,新大樓入伙時,花了40多萬公帑請人看風水。得求己安,釋下心懷,風水是用自己超然穏根透視天外天。28/02/2009

Page 103

28/02/09/Sat


停電考起電燈公司()

到九龍醫院任職助理電器督察剛两年,首次遇到大停電,十多座的舊院两層高大樓都停了電,新裝的緊急發電發機雖能啟動,但工程的配套缺乏遠見,沒有敷設新電纜改善病房的緊急電供應。

緊急發電機的重要性不只在醫院,放有大量藥物的診所,其後也陸續裝置後備發電發,沒有裝置發電機的診所,藥房都會裝有温度感應器,温度升高時會自動撥電話通知相關負責人員。

一個電制櫃同時竟有两次事故,不常見也有機會發生。當天早上制櫃內一個200安培的電制保險絲燒斷,電氣工程監工在跟進中,他們向我匯報後我沒有再理會。其後接到了電話,醫院有多座大樓無電供應,我即時走到總電制房,已聴到緊急發電機在運行中,察看是電燈公司無電供應,我返回辦公室致電話給電燈公司,枱上的電話響不停,都是來自病房,我放下電話即衝向電制房,在走廊碰見院長蔡醫生,她說接不通我辦公室電話,所以親身來找我,我說聲抱歉並說已通知電燈公司。

我和她到了電制房,見到電氣組所有同事都到齊,即指派大家到病房接駁臨時電力,院長說謝謝便返回自己的辦公室。通常電燈公司會很快回復供電,一般的做法都是等電燈公司先處理,況且今次也是電燈公司的故障,緊急發電機也能啟動,我們可暫按兵不動,只是病房內供應緊急電的插座太少。

電燈公司的技術員檢查後,發覺是地底電纜折斷,訊號追蹤折斷的地方是在醫院內,院內有一個建築地盆,正在興建由賽馬會損贈的康復花園,我和電燈公司的職員進入地盆視察,懷疑電纜斷的地方土坑己填回。

在醫院的坭坡上,會發現有如書本大的混凝土石碣,上面刻有危險地下高壓電纜字句,由於沒有牢固在地上,原本地底高壓電纜和石碣的位置並不一致。康復花園地盆原是草地,未必有人會估計到地底會有高壓電纜。

電燈公司的員工很有經驗,找來地盆的負責人,用地盆的挖土機,終找到損壞的電纜,證據確鑿,地盆的工人也不能撒賴。

修理電纜要花半天的時間,我提議電燈公司用臨時發電機供電,由它們的臨時發電機供電,醫院大部份樓宇的電力都可以回復正常,職員說發電機泊在青衣控制中心,約半時到達,我把消息告知院長和在伊利莎伯醫院的區域經理。01/03/2009

Page 104

01/03/09/Sun


停電考起電燈公司()

一小時候,一架簇新的發電機和三架工程車魚貫駛進醫院內,十多個穿了中華電電力公司新制服和戴上安全帽的職員跳下車,竟有人手持攝錄機,似是在拍攝電影多於搶修停電故障。我帶電燈公司的工程師到了電制房,由於制房狹小,發電機輸出電源接駁的位置改大在電燈公司火牛房。

在迎接2000(Y2k)來臨和備戰「千年蟲」時,醫院管理局增撥了資源在醫院的總電制或發電機房加裝了一組制櫃,若醫院的電力供應有故障,而發電機的電子感應器受到「千年蟲」干擾而不能起動,可通知電燈公司派流動發電機支援,也可以從醫院其它的發電機接駁而分用緊急電接到這個新制櫃,縮短了受停電影響的時間和保障連接後在使用時的安全和穏定性。

曾參加電燈公司所舉辦的工作坊,即塲派發的講解單張中,寫上在收到要求提供發電機,電燈公司四小時內可到達任何醫院,我提出意見說時間太長,亦以九龍醫院這次停電事故為例只需一小時。他說發電機是泊在青衣,交通可能會有阻塞,最大的流動發電車如一架貨櫃車,在市區上行走都是十分緩慢,不似紀律部隊的車輛可以不理會交通燈,鳴警號便可橫行直走,他笑著說白紙黑字的承諾不能假大空。

提供醫院臨時供電是一部500KVA日本製造新運到的發電機,以前從未使用過,那職員真是無言過其實,今次這部發電機是真刀真槍的處女初航,線轆上的招牌紙尚未撕掉,發電機車廂內的控制室也是一塵不染。職員說拍攝的目的可以作為日後訓練員工的教材,也可檢討在搶修過程中,有否可改進的時方。

一小時內已把電線接妥,跟著便開動發電機,發電機上的儀表數據正常,電燈公司的工程師說可把醫院總電制開上,開了電制一瞬間發電機的聲音變得低沉,直落到鴉雀無聲,看見醫院的電制板指示儀表略一擺動便跌回原位。接著我把總電制關上,走到發電機看發生甚麼事。

電燈公司的職員說因為是新發電機,保護繼電器未調較,所以發生跳脫。發電機再從新啟動,大家說一定無問題。

作為一位助理電氣督察,在這件工作上犯了一個錯誤,在開上總電制時,我沒有先將分電制關上,待總電制接上電源後,隨後才逐一把分電制開上。

第二次開總制時我才記得把分電制先關上,有經驗的電氣技術員都知道,大型的總電制只可跳脫一次,再跳脫多一次便是綫路有不祥之先兆。我緊張的再把總制開上,電制櫃上的儀表指示一齊正常,發電機繼續運行數行鐘,我開始把分電制逐一開上。02/03/2009

Page 105

02/03/09/Mon


停電考起電燈公司()

開了幾個分電制,見到電制櫃儀表數據正常,走到電燈公司的發電機處,工作人員神色凝重看著發電機控制板上五花八門的儀表,職員說一切正常,我告訴他會把餘下的分制開上。

繼續開分電制時,又聴到發電機的聲音突變低沉,電制櫃上的儀表數據消失了,剛才開的分制是早上發生燒保險絲的200安堷電制。

我走出電制房訽問電氣監工早上的故障是否修理好,他說只是更換了保險絲,但未進行測試。

這一天两位機電署的員工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都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員工在總制房修理電制,離開時沒有掛上警示牌或把在修理中的電制加鎖。而我也沒有跟進他們工序是否適當。

我再走到發電機處,工程人員面色茫然努力去找出第二次發電機故障的原因。

我沒有把早上有電制故障之事說出,故障可能牽連到電燈公司這部新發電機,不久發電機又再次啟動,醫院所有電力都暫時回復。黃昏時電燈公司修好損壞的地底電纜,全部電力供應正常。

其後我收到署長的信,這是我在機電署首次收的嘉奬信,今天寫出來仍覺有愧。03/03/2009

 

 

1993年筆者調到醫院組,上圖是當年機電署高層架構    中央圖書館--館藏資料

 

Page 106

03/03/09/Tue


高級督察也要求調走()

前文寫及两位在九龍醫院的督察求調職,時任區域經理說是風水的問題而一笑置之,我還是依他指示把懷疑破壞風水的光管改了位置。

該位區域經理處事能幹和有魄力,而在人力調配方面,也能運籌帷幄,隨着97順利過度,迎接詳和繁華之都,特區政府為了打做新香港,各政府部門都增撥資源,醫務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都擴展服務,造福市民。

在前綫的服務上,衛生工程部醫院服務組分有四區:香港區,九龍區,新界分為東西两區。人手的分佈各區不同,大致上以電機裝置的數量分配。各區主管是區域經理,早期新界東的主管是總技術員,接下的職級是高級督察。香港區在增加人力最火紅,先增加一個總技術員(CTO/Chief Technical Officer)職位。

九龍區的電機裝置數量緊次於香港區,在營運基金開始時,也把一個機器督察位提升為高級督察,也將一個沒有人要的機器督察空位執回來,以偷天換日的手法轉為電氣督察,我是當塲見証區域經理怎樣把握時機,請老細一諾千金,把機器督察的職位提升到高級督察。

某天區域經理來到我的辦公室,入門口時即說不用買奶茶,他說待會有大老細來到,他沒有說出名字,這位大老細我也很失覺,見面時也不知他的大名,請他在嘉賓到訪的名冊上簽名時才知他是副署長黎仕海。

區域經理在九龍醫院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他來到時和機器督察同坐在一間房,當時的機器督察己寫了求調信,暫時安排在伊莉沙伯醫院協助由文化組新升任的高級電氣督察,舊任的高級電氣督察升級了。

區域經理也沒有叫我離開辦公室,他和黎仕海所傾談都是日常九龍區醫院組公事,我雖是陪坐但用心去聴,多是聴到區域經說人手不足,黎仕海真是最佳的聆聴者,經理用盡了三寸不爛之舌,力陳把機器督察職級提升到高級督察的真善美,黎仕海站起離開房間時說了最鼓舞的最後一句話:「寫過來罷」。04/03/2009

Page 107

04/03/09/Wed


高級督察也要求調走()

九龍醫院能有高級督察職位,時任的區域經理功不可沒,因新界西醫院組要求開設或提升督察到高級督察職位的時間較九龍醫院早,也一籌無展。

到任的高級督察是由香港區醫院組調來,對他來說似乎是「屈就」,他說家在新界,在九龍上班較方便,從區域經理漏出的口風,是另外的一個故事,下文續談。

當時將會屬於九龍醫院負責維修保養新建成的醫院大樓尚未移交,人手的調配己完成,增加了一位助理電氣督察和一位助理冷器督察,駐在九龍醫院的督察共有四人。

我是一位很服從上級指令的下屬,他們分配我的工作,我從不異議或有另類的提議,例如九龍醫院的自動門;原本是由電子部做維修,他們提出要「淨化」該行業的名稱「電子醫療」,我是濫接上級的工作,轉手也是把工作擲到助理督察和一級工程監工手上,他們的回應態度都是「條氣唔順」,其實修理自動門的工作多是交由原本安裝的工程公司逐單計算收錢,工作量不多,他們只是覺得不公平,也沒有想到同坐一條船,如古人說:「避害以趨利,志在遠方遊」。

有人說這位由香港區調到的高級督察,是要改革九龍區醫院組的工作文化。高級督察的電腦知識十分高強,他的辦公室間有两間房,先要經過文員的房才可進入他的辦公室,中間分隔的牆嵌有一塊大玻璃,可以看到高級督察在房內的情況。

一般電腦的使用者,屏幕都是面向自己,高級督察電腦的屏幕却是側放,可以在文員所坐的位置看到屏幕,文員的身傍有影印機,我進入文員的房內影印文件時,都可以看到高級督察屏幕的工作畫面,我從沒有八掛心態想去知道上級的公私事,只是文員說他每天在和電腦下棋,其實我每次影印文件時,他也是大模大樣,理所當然的聚精會神望著屏幕和電腦下棋。

我是讚成上級是游手好閒之輩,這可顯示他的下屬,可以承包和解決所有他分配的工作,或者他的老細好人,幫他做晒他份內的工作,甚至他是「闊佬懶理」,今朝有酒今朝醉。清閒的上級,多是沒有工作上的「勞氣」,都是笑口常開,下級的心理壓力也會減少。

直到今天,我從沒有和任何人談過高級督察在辦公室內沉迷和電腦下棋之事,只是有一日高級督察主動和我說:他和電腦下棋是為了增進思維能力,輸贏都可以把「腦力」保持在高峰狀態,如一般人每天做運動 keep-fit,不知他為可告訴我?見賢思齊」有樣學樣可以嗎? 05/03/2009

Page 108

05/03/09/Thu


高級督察也要求調走()

幾天來所談此位也要求調走的高級督察,他在九龍醫院約工作了三年,是躊躇滿志來到九龍區醫院組,有鴻圖大展之心,無奈仕途坎坷,官運不暢。

我和他認識在葵涌焚化爐,他是一級機器監工,昨文提到他極沉迷和電腦對奕下棋,他對象棋的熱愛多年不減,在焚化爐每天下班後,他和另一位同事,都在更衣室內下棋。他的英語溝通能力甚強,當時焚化爐两部廢物搗碎機開始投入使用時,有很多故障,德國總公司派了一位工程師到焚化爐調較,歷時月餘,這位一級監工整天跟隨工程師學習調較,80年代操流利英語的非文職員工十分罕有。

在九龍區十多位督察級同事中,只有他是沒持有任何學歷而升到督察,難能可貴處更升至高級督察,本也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到總技術員級,只是事與願違。

在人事的管理方面,他有自己的風格,其中一例是安排員工任署理職位,傳統是找一個上級認為有能力勝任或自己的心腹,當時署任職位者若愈两星期,便可獲得署任津貼,加班津貼也是以高職位的薪金為結算基數,而署任的時間也可以紀錄在年度的考勤報告中。

高級督察說選擇這些表現平平的員工任高一級的署任,可以證明我們沒有忽視他們的工作能力,讓他們在高位可以發揮才能,有能者可創新天地,無能者會知難而退,也可封其嘴,不會說三道四說安排署任者親疏有別。

這樣委位的方法十分有成効,質素平庸的員工在署任高位一次之後,再沒有興趣要求機會再來,無求的員工也有感動,上級是一視同仁尊重大家。

這位督察能言善辯,未為公務員時是一位海員,在船上機房工作,是日久的職業磨練,閱人如觀船頭浪,明察秋毫,他極力抗拒和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在工作上有任何的交往,在一次和她的電話交談判中,我也在傍聴到,他告訴對方所有九龍醫院的事項,可直接找我,電話談完後,他對我說想找我麻煩(Y小姐),她尚未夠班,頗有持才傲物,誰與爭鋒。

任督察時,上下班和假期日我都在出席部上簽到,他說督察級不用簽名,我回答說沒有條例禁止員工不簽名,我沒有告訴他簽名是為了保障自己,因正常下班時間後,我仍會在辦公室工作,有時接到緊急修理的電話,也要離開辦公室橫過多條馬路,那段時間不是我日常指定的工作時間,發生了事故,是否列為工傷?他以為我簽名是要作申請飯錢的証明,因任何員工若連續工作超越12小時,可申請飯錢約70多元。他說自己在香港區也有申請飯錢。雖然我多次工作超過12小時,從沒有申請過飯錢,簽名不是為了飯錢。06/03/2009

Page 109

06/03/09/Fri


高級督察也要求調走()

在機電署工作回憶錄中,以九龍醫院着墨最多,只因一些瑣事其結果也是匪夷所思,例如早前所說電燈公司新落地的流動發電機,首次在醫院地底電纜故障使用,連串的巧合,發電機幾次的起動都受到干擾而跳制。

無巧不成書,十三年在九龍醫院工作中,我任助理督察時,两位曾是我上級的機器督察都求調識,其中一位在盛年繼而參與第二次公務員自願離職計劃,靜悄悄的離開機電署。第一次公務員自願離職計劃機電署以人力尚不足之理由不參加,是其中少數政府部門令員工失望的決策。

到我升任督察時,經歷了三位高級機器督察上級,其中一位也是求調職離開九龍醫院,其後也是參與自願離職計畫離開機電署,該高級督察離職時約五十多歲。

由申請調職到參與自願退休的計劃,也會經過一番思量,尤期是提早退休,在事業尚在高峰,急流勇退所為何,此高級機器督察頗具才華,小學也讀不了幾年書,管人處事都能智珠在握,觀人於微而不失客觀。日前所說他由瑪麗醫院調到九龍醫院是有點「屈就」或「紆尊降貴」,當然他志不甘於此位。

雖然很常見他坐在辦公室時,都是和電腦捉象棋,但他枱上的文件都很少積壓,他的身體語言和言談,沒有流露出一絲毫有工作壓力,而每天下班的時間奇準。

高級督察的辦公室在閣樓,我的辦公室在地下的工塲內,前面有一塊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工塲內的情況,每天約515分,他便離開辦公室,經過工塲到地庫取車。以他的能幹,必可做完當天的工作,不需要把文件再帶回家裏通宵再繼續,此也不值得鼓勵,在家裏做死了不算是工傷事故。

當年區域經理的職位擴展大計中,以香港區醫院組為馬首是瞻,申請加開一個總技術員的職位,而這位高級督察調到九龍醫院,是两區經理的共同策略;花開两朶,各自精彩。高級督察的年資和工作表現都在高位,且新職位開在自己山頭,外人難以插入。

料不到機電署高層,也有人覬覦此空位,把九龍區分割為两區,加多了一個區域經理,這個經理職位是由高級電子督察升任,同樣稱為高級督察,機電冷的高級督察要先升為總技術員才可以有資格問鼎區域經理的職位。

機電署高層這一着,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尤期是這位高級督察,萌去之念而生,官塲變幻,波譎雲詭,若大好形勢也不能進,只能嘆一句時不與我。07/03/2009

Page 110

07/03/09/Sat


醫療氣體()

說人人都要住醫院,以為是不吉利之說話,若只是住两次醫院可以攪掂,這個人一生的健康都是完美無瑕的。生命的初起和終結,正常都是在醫院內。好生養而有大把家財的婦女,三年抱两,要多生孩子更要多住醫院。       

陳美玲有首英文歌Circle Game,浮過了生命之海,百年歸老時又住回當年出世的醫院,生命是打個轉又完了。       

醫院內的設備,軟件和硬件對生命的存活,有重大的影響。機電署提供醫院的服務,會直接影響病人的生死是醫療氣體裝置。電子部所維修的醫療器材,部份儀器是用作維持病人個人生命之用,但醫療氣體是中央供應系統,若有故障,會涉及大量的病人。

電力的供應雖然重要,但手術室和深切治療部的流動式醫療儀器,在所有電力供應出現故障時,包括醫院內的緊急發電機也不能啟動,都有電池備用電力系統維持一定時間繼續供電。近期新聞說德國有一間醫院電力突然中斷,醫生和護士們情急智生,一齊用手提電話發出的光,為正在進行中的手術埋尾。

醫院所供應的中央醫療氣體,就算所有電力中斷,氧氣的供應仍可以正常,氧氣的輸送無需靠電力,其它種類的醫療氣體,可由備用的氣樽供應。用於吸走病人痰液的真空泵,是沒有備用裝置,緊急時也是用手提有電池的電泵。

病人的床頭,都必裝有最少两類醫療氣體用的插座,一個是供應氧氣,另一個是用作吸走痰液。而九龍醫院的精神科病房,氣體插座是集中在病房的偏角位,用有鎖的鐡箱保護,因為住院的精神科病人好奇心十分大,氣體插座和電氣插座都有保護活門,手指不能插進,他們會把食飯的筷子取走,玩他們自己的遊戲,用筷子插入氣體插座。

手術室用的醫療氣體有很多種,除了氧氣,真空,還有麻醉氣,醫療空和二氧化碳等。

氧氣是所有氣體用量最多,供應醫院的氣氣為了增加其存儲量和減少貯放地方,都是用液態氧,經過減壓後變成氣體才供應到病房。液氧缸的體積如一架運油車,可儲1萬多公升。液氧缸早期是向香港氣氣公司租用,長久不化算,2000年初,醫院直拉向英國訂購,再交由香港氧氣公司保養。九龍醫院早期也是租用,其後自己買了兩個,我們平常所吸入的空氣,含氧量是21%,而病人床頭所供應的氧氣含量是純氧,達到99.5%08/03/2009

Page 111

08/03/09/Sun

Next Page


醫療氣體()

有療養醫院是用大型製氧機製造氧氣,而有些在家的病人也需要用製氧機舒暢呼吸,這些製氧機如微波爐的體積,最近有宗家庭小火,男戶主在使用製氧機,軟喉管接到鼻孔呼吸時仍在吸煙,氧氣是高度助燃氣體,在明火下很易自燃,製氧機出來的氧氣濃度一般約87%,電視看到該製氧機的體積如一個有獨立冰箱的小雪櫃。

我曾處理一件漏氧氣事故,事後請教香港氧氣公司的藥劑師,他說還是先把手提電話關掉才可保障在巧合情況下,不會引火上身。

當時九龍醫院的液氧缸,其中的減壓保護閥(Safety Valve)洩漏,氧氣嘖出而夾著尖嗚聲,雖然液氧缸是裝在戶外,四周仍是瀰漫濃密水化的霧層,中間是混有高濃度的純氧氣,我到了現塲,也沒有打算先通知氧氣公司,要他們即時派人處理。我衝到缸邊,霧層已圍在我身上,眼睛看不到東西,雖在炎夏仍覺冰寒,終於摸到那個減壓保護閥,我把它轉到另一組保護閥,只是一瞬間的動作,我的雙手也幾乎給凍僵。

當時我的身上是携有傳呼機和手提電話,若其中有傳呼訊號或電話來到,濃度極高的氧氣已包圍我整個體軀,會否因而全身著火如自焚,也請教氧氣公司的技工,也不敢肯定手提電話會否引起大爆炸,對於怎樣處理大洩漏氧氣和個人安全的保障,也沒有出席過相關認知課程,病房內漏氧氣的處理是開窗門。

氧氣分有工業和醫療的用途,生活上也可以用作提神醒腦之用,有姑娘說做完通宵更後,吸入氧氣如飲咖啡般的提神,幾乎可以作為美容代用品。日本十分流行的氧氣吧,氧氣無色無味,在氧氣中混入人做花香,工餘之後多吸高含量氧的空氣也會把疲勞消除。

多年前,港島一間私家醫院發生一宗醫療氣體事故,病人吸入了錯配的醫療氣體,死因法庭的提議,要統一醫療氣體的技術裝置。錯誤是供應氣體的房間,擺放了不同的氣體樽,醫院的員工在更換空樽時,把接頭調錯了。

氣樽是沒有指定的色碼,各類樽的高度和體積相若,而接駁頭也能互用,只能靠掛在樽上的紙牌作指示。09/03/2009

Page 112

09/03/09/Mon


醫療氣體()

香港有間私家醫院醫療氣體發生事故後,類似舊式醫療氣體氣樽存放的醫院都要改善,佛教醫院是其中的一間,氣樽的接頭,顏色和儲存期限都要嚴格遵守,而氧氣運送到醫院時,要由醫院藥房的合資格人事核實,以前是由機電署駐塲員工開了貯藏氧氣的機房門給送貨人員。

醫療氣體保養合約是公開投標,合約期一般是30個月,十多年來都是由香港氧氣公司中標,合資格的醫療氣體保養公司並不是只得一間,90年中,眼科醫院和聯合醫院P座,興建大樓時的醫療氣體設備工程,是由其它公司承造,落成後的保養都是由原工程公司負責。其後為了統一管理,在一張大合約內包括了相關醫院。

香港氧氣公司十多年能中標,並不是每次都是標價最低,只因其服務效率得到醫院的認同,他們在緊急搶修工作,回應都十分迅速,此公司的成功地方,是維修保養的技術人員是直屬香港氧氣公司的僱員。這是唯一我所見在醫院組內的工程保養商是有直接前線僱員,其它都是分拆判上判。

在機電署各部別的技術職級中,工作最繁瑣是醫院組,它包攬了所有機電署的工種項目,醫院內的設備也是五花八門,在醫院組內,一般以為在重點醫院的工作量最大,這也不一定正確,前文曾說,有數年經驗的助理督察,在重點醫院內,都應有能力孭起自己所屬行業的工作,但在療養醫院,助理督察要兼顧不同工種的工作。

我在九龍醫院任助理電氣督察,是處理醫院內所有電力裝置的合資格人員(Authorize Person),醫療氣體系統在重點醫院中是由助理機器督察負責,而我也是醫療氣體系統在處理維修保養時的合資格人員,確認文件是由醫院組總工程師簽發。所包括的醫院還有一些不是醫院組份內所保養醫院,例如聯合醫院,佛教醫院和聖母醫院等。

醫療氣體系統每年有六次檢查,四次是普通式,半年的一次是中檢,而年度檢查每間病房都要暫停供應所有醫療氣體,為了不影響醫院的服務,要提供氣樽給病房,有些病人看見這麼多如人般高的氣樽擺放在病房和自己的床頭,以為醫院發生大事故。

進行年檢時,相關人士包括醫院的藥劑師,病房經理,機電署的合資格人員和香港氧氣公司的管理人員,都要在表格上簽名確實才可以進行,而在抽樣檢查氧氣的成份時,醫院和香港氧氣公司的藥劑師都到現塲,先由氧氣公司的藥劑師抽取樣本即塲化驗,給醫院的藥劑師確認。10/03/2009

Page 113

10/03/09/Tue


醫療氣體()

醫療氣體「授權人士/Authorised Person」的委任,初期是十分混亂和沒有方向性,其後的集體委任又過於門面化,主要是配合簽發醫療氣體維修工作流程表(Work Requisition Form)時,簽名的「授權人士」有代表性和權責,衛生工程部在使用此工作表時,沒有和建築署溝通,或者有溝通而又各行各路,屋宇裝置督察不肯在表上簽名,他們也有理由,該表格是由香港氧氣公司提供,尚未為建築署接納。

建築署新做工程不會牽涉到有病人在使用中的醫療氣體,但大型的改裝工程,新系統要和舊系統連接時,要停止舊系統氣體的供應和進行測試,在這尷尬的情況下,唯有棄表不用,無事就無事,有事可能大件事。

建築署為了不想把這張表孭上身,而且要屋宇裝置督察在表上簽名,是否要他們分擔承判商的風險。其後所有病房的加改工程若牽連到醫療氣體的改動,都交給醫院組去做,盈運基金又多了一條財路。

時任區域經理李汝琰說他是第一位獲部門委任為醫療氣體系統「授權人士」,第二位是香港區經理陳志華,原因他們是一齊被派到英國學習,學成歸來而給委任。

初期委任為授權人士全是督察級或以上,在團隊合作精神下,期後監工也可獲委任。被委任者無需經任何訓練,只要是機器監工便可由區域經理推薦,再由部別主管簽發證書便何成為合資格的「授權人士」。

同樣是委任為「授權人士」,例如密閉塲地,吊船的運作和電力維修,各行業的程序有所不同,但最少要經過口試才可過關。

94年我考取電力維修的「授權人士」證書,是要到機電署電力法例部接受面試,由工程師主考,而且要帶備自己工作塲地的電力綫路給工程師抽問,今天主考人加多一位高級電氣督察,而應考人的最低職級是二級電氣監工。

我任助理電氣督察才半年,被安排出席一個由香港氧氣公司舉辦有關醫療氣體的工作坊,是我任助理督察的第一次聴講座而有免費午餐供應,工作坊的地點在銅鑼灣碧麗宮酒店,(Excclsior Hotel),當時醫院管理局的總部在隔鄰,所以到塲的客人除了醫院相關工程人員,還有部份是高級行政人員,講者是英國來的專家,介紹醫療氣體裝置最新的工作指引(Health Technical Memorandum 2022),我聴來如一頭霧水,幸好現塲供應好吃的食物和飲品,還派發一份30多頁工作指引的摘錄本,這本冊子輕便實用,其後它是我接收新醫療氣體裝置工程的必備參巧書。11/03/2009

Page 114

11/03/09/Wed


醫療氣體()
两位工程師親到現塲面試(Authorised Person)

初期任助理電氣督察,所處理的工作多不是和電氣工作有關,先要學習非本業的知識,醫療氣體系統的維修保養是由合約承判商負責,但合約只包括管道的裝置,機房的真空泵和空氣泵則由我們負責,但其它由機電署只作保養醫療氣體或醫療電子的醫院,例如聯合醫院,醫療氣體系統的維修保養也包括相關氣泵。

在碧麗宮酒店上了第一課醫療氣體知識,數個月後相關課程又開始,本來我也是憧憬學習醫療氣體是可以有機會被安排到英國讀書,後來不是揀中我,「欲求必失,無求不失」。

衛生工程部聘請英國一間顧問公司到香港,教授醫療氣體知識,上課地點在東區醫院,舊總部未搬遷時,衛生工程部的總寫字樓設在東區醫院,課程理論與落手去做並重,技術示範在工塲內。

這两位英國工程師示範一些維修技術,在工塲內上課而有導師赤膊上陣手口並用講解,只有這一次能盡開眼界,他們教導用風煤銲接銅喉要注意事項,最重要在焊接輸送氧氣用的銅喉時,要在喉內注人氮氣,若忘記把氮氣注入,是不合格工序,後患無窮,銅喉內層給紅火燒過後,會產生黑膜,日後會成微粒脫落,病人有可能吸入肺內。

這两位工程師拿起風煤槍如在舞台上玩雜耍,槍咀如火龍吐舌,夾雜劈啪聲在工作台上翻雲覆雨,輕鬆把玩在銲接的銅喉,寓教於樂。

在課堂內大家都用心聴講,因知道課程結束時要考試,英國人講書自然用英文,起初不習慣,專心自然明目耳順。

某天區域經理叫我温習醫療氣體的課本和喉路圖,以備參加「醫療氣體工作授權人士證書/Certificate for Authorised Person on 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我己是九龍區電力維修的「授權人士」,所謂名下無虛士,多一個職銜是多了一份虛榮感。

次天,區域經理來到九龍醫院我的辦公室,問我醫療氣體工作程序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叫我即時問他,他是機電工程署天字第一號醫療氣體維修工作的「授權人士」。我即時也想不到有什麼問題,千頭萬緒可處解結。在碧麗宮酒店參加醫療氣體工作坊,現塲取到的醫療氣體工作指引摘錄本己温習了多次。區域經理一本正經說待會要我面試,我以為他是用車載我到總部參加,即時執拾文件預備出發,但區域經說總部會有两位工程師到我寫字樓面試。假如那是真的,我聴了不識驚而是不知所措。12/03/2009

Page 115

12/03/09/Thu


醫療氣體()

派两位工程師到現塲面試醫療氣體「授權人士」,也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那一定是工程師的上級或者是當事人誤解英國本土工作文化而矯枉過正,主考和被考者都吃不消。

主考两人是機電工程師戴德謙和屋宇裝備工程師譚志華,面試的地點是在眼科醫院,區域經理說在寫字樓面試不方便,若有電話來時會騷擾面試,眼科醫院也是我負責的塲地,她的設備較新,醫療氣體系統和九龍醫院相同。

我們四人坐在眼科醫院的會議室,區域經域自覺的坐到大圓枱的另一邊,冷眼傍觀由我自由發揮。两位工程師都是專業人士,面孔硬崩崩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我也沒有驚恐的感覺,因為這些面試,成敗沒相干,無奬無罰,留得青山在,下次可再來。

工程師們所問的都是醫療氣體要注意的安全措施和工作情序,大致上我都能回答,過程約四十分鐘,其後譚志華給我一隻電腦磁碟,叫我把裏面的問題答好寄回給他,若以這天的程序去委任醫療氣體「授權人士」是十分嚴謹的。只是雷大雨少,面試半年後我還沒有被知會成或敗,我也沒有向經理查問。

當時九龍醫院醫療氣體改善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工程是建築署負責,但進行測試時要醫院組派代表在塲驗收,對醫療氣體的技術知識我還是十分膚淺,理論還可以用把口死撑,實戰工作是一無所知,難擔大旗,機器督察己調走,我向區域經理請他派人幫手。

次天伊莉沙伯醫院的一級機器監工來到,工作了一天,他說地盆環境惡劣,他不會再來。

我把事件告訴區域經理,他說伊莉沙伯醫院的助理機器督察工作吃緊,抽不到時間到九龍醫院,說我若在工作上再遇困難,他會即時過來幫手。

幸好我的二級機器監工也是大將之材,一切以他為馬首是瞻,真材實料,絶不是廖化變先鋒。

當新舊系統連接時,要停止供應中央氧氣改由臨時氣樽,因建築署的屋宇裝置督察不肯在停止供氣的工作程序表「授權人士」欄目簽名,我請區域經理在表上簽名,他說他的「授權人士」資格只限於伊莉沙伯醫院,其他的醫院雖然他也是主管,也是無權簽名確認,我聴了真是啼笑皆非。13/03/2009

Page 116

13/03/09/Fri


醫療氣體()

由两位工程師到現塲面試選取醫療氣體「授權人士」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其後終胎死腹中,上次我面試後,工程師交給我的功課,一星期內己郵寄給他,超過半年也沒有回音。

委任前綫員工為醫療氣體「授權人士」是既定政策,也確能清晰界定在高風險工作情況下,簽了名者不能因循苟且,虛應了事。

衛生工程部有才能者俯拾皆是,絶不能因噎廢食,終想到一個自利他利的方法去解決:是用集體委任。四區的前綫人員,由區域經理揀選,參加在東區醫院的集體委任,事前經理也沒有提點要怎樣去預備。

當天在東區醫院的禮堂內,四區醫院組參加委任的同事都到齊,在台上放了一排枱椅,各區同事輪流坐在台上,台下的前座位,坐了數位工程師,向台上的參加者提問,九龍區約9人坐在台上,包括高級督察和監工,督察級機電冷三行都到齊,而監工則限於機器同事。但何解區域經理不見踪影。

人生如舞台,台上台下都在做戲,工程師向台上發問,無指定由何人去答或要輪流作答,大家也無需去搶答,只要有人回應和答對便可,所有問題幾全由两位機器督察包攬,我和幾位同事都是閒坐享風涼,有濫竽充數之嫌,其後在發出委任書時,監工們都是依據他們工作塲地才委任,而督察級則所負責的塲地較多,例如聯合醫院,佛教醫院和聖母醫院,它們的所在地我也不太清楚。

電力和醫療氣體「授權人士」的證書都是跟隨員工作所負責的塲地而界定,當他們調離所屬的塲地,持有電力「授權人士」證書的員工要重考,醫療氣體則不需要。

我調離醫院組時,法例部竟叫我把委任的證書交回,這又出乎我意料之外,這張所謂證書是十多年前發出,十分簡陋,是用Memo A4紙形式,印象中沒有文字說要離開時要交回。

實踐工作較理論重要,九龍醫院早期所用的樽型液氧裝置,在樽口銅喉外層,常結有冰層,若不理會,冰層越來越厚,會壓斷銅喉,監工用一大壼熱水淋落冰上,他說這樣的做法是師傅教落,幸好不是用冰插來除雪。

液氧喉外層結冰在戶外的大型液氧缸很常見,初期是把水管裝在液氧缸房,出水位設計成花酒不停噴水,其實液氧缸房是不准裝水龍頭,也不准設有地下排水溝,後來在液氧喉的外層包上絶緣物料,類似冷器喉的裝置,但該絶緣物料十分昂貴且不耐用。目前仍有醫院用花酒噴水除去冰層。14/03/2009

Page 117

14/03/09/Sat

Next Page


醫療氣體()


在醫院組中所接觸到的新技術,以醫療氣體的學習過程最難忘,主要是上級機器督察如走馬燈換人,頻頻要求調職離開九龍醫院。

下屬中有一位二級機器監工,老大走了,醫療氣體技術的支援只有靠他,但一些有風險性的工作安排,不能全倚賴他。

雖然香港氧氣公司是一間頗可信任的合約承辦商(Term Contractor),但無商不奸,也不需特區高官劉吳惠蘭說明。一些緊急的大故障,駐塲的督察多會較氧氣公司的技術人員早到達,他先要作出安全評估和即時採取相應措施,不能翹起雙手等人來,如對醫療氣體技術一無所知,只能縮在寫字樓掩住雙耳,詐聴不到電話鈴聲。

前文所提及液氧缸的安全閥洩出氧氣,到了現塲若不識處理,只有乾著急或祈禱,事故產生的風險可能在短時間內由低升到高。沒有上級做技術靠山,唯有「自學求生」,多閱讀多請教高明。

九龍醫院更換舊醫療氣體系統的工程己峻工,首個租用氧氣公司一萬公升液氧缸己注入了液氧,在新系統使用前,要向醫院醫護人員講解,工作坊由建築署統籌,氧氣公司職員負責講解,機電署職員要講新系統使用時所擔當的角色和舊系統有何不同。

我致電區域經理,請他到時出席講解,他說當天要開會,我再要求請伊莉沙伯醫院的助理機器督察到來幫手,他說該督察不熟悉九龍醫院的環境和工程進行時他從未到塲參加驗收,還是我最適合。該位助理機器督察升級到伊莉沙伯醫院約年餘也要求調職走了,

老細叫你站出來,不由你不出來。我沒有在大庭廣眾對多人講話的經驗,只有讀夜中學做班長時才試過,出來社會做事多年,沒有試過靠把口揾食,也非能言善道之輩。

一言可以喪邦,失言絶不可會拖垮機電署,但失儀可能給人說閒話,說機電署無家教。已退休的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多次叫我掌刮失言技工的嘴巴,因他們和病房經理的談話用詞不適當,對機電署的服務承諾有誤解和挑起她和病房的矛盾,她說技工們是穿了機電署的制服,所作所為都是代表機電署。

我嘻皮笑臉的回應,做督察的我也沒資格代表機電署,因機電署沒有給督察設定制服,而我身上所掛的工作證是用九龍醫院的名字和醫管局的標記,職銜電氣督察沒有說明我是來自機電署,外人一看便合理的認為我是醫院的職員,做好做歹都會與醫院的聲譽掛鈎。15/03/2009

Page 118

15/03/09/Sun


醫療氣體()
弄虛作假,沒有公務員的誠信

在新醫療氣體系統使用前的簡介會中,醫院有30多人出席,建築署的屋宇裝備工程師和督察有到塲,機電署由我做代表,我的後台技術支援是二級機器監工,氧氣公司的職員是主講者。90年代中期的演講會,都沒使用電腦和投影機,只用咪和白板,對我來說也有幫助,把文件上載在電腦用作講稿,我是不懂如何處理。

站在台前向這麼多人講話,實有戰戰兢兢的感覺,雖未至口窒窒,事前預備要講的項目,都忘記了一半,幸好護士們所問都是日常工作所普遍遇到的事項,例如在保養期內有故障,是通知機電署或氧氣公司等。大致上我都能一一回答,因他們不會提問尖銳的技術問題,我在機電署第一次站出來講話都算順利過關。我問二級機器監工有什麼錯漏,他所回答是我們慣常的客套話。

在盈運基金運作初期,為了確保有穏定的收入增長,曾打算把醫療氣體改由自己保養,也請了英國專家到塲傳授技術,學習和應用並不困難,但若和其它的工種相比,醫療氣體的維修保養要承擔的成本風險十分高,每間醫院的員工質素各不相同,一次的失誤可能會導致病人傷亡,若用中央模式統籌,較直接聘用判頭更不划算,同是屬於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两間大醫院,聯合醫院和廣華醫院,只有前者是請機電署做醫療氣體保養,而且合約也包括機房的真空泵,醫療和非醫療用的空氣泵,這些泵類在醫院組所負責的醫院,是由駐塲的員工做維修保養,不包括在合約內。

在每年六次醫療氣體的保養中,其中的一次年檢是十分大陣仗,主要是向消防處申請危險物品貯存牌照,因氧氣是易燃物品,要放在合符消防安全標準的貯存倉,液氣缸多超於一萬公升容量,全部是裝在戶外,內裏的電力裝置也要一併做測試,和醫療氣體的測試報告由醫院交給消防處。

九龍醫院的两座大樓由两個液氧缸分開供應,可以獨立去做年檢,聯合醫院两座主樓由一個液氧缸供應,所以檢查的時間需要一星期,因要在工作檢查表「授權人士」欄目簽名,所以在這星期內每天我都在聯合醫院,後來加多了一位冷器助理督察,他也是獲委任的醫療氣體「授權人士」,所以改由他前往。

由香港區醫院組調來的高級機器督察,他不同意我派助理督察全程在聯合醫院跟進整個檢查過程,說是浪費人力。在他管理的醫院,他說不用跟隨氧氣公司即塲在「授權人士」欄目簽名確認,待所有病房做完檢查後,氧氣公司會把所有要簽名的表格交到寫字樓補簽。上級的指示,不對也沒錯,這樣的做法早期在九龍醫院照辦,但給時任的院務主任Y小姐發覺,說我弄虛作假,沒有公務員的誠信,由於該高級機器督察快要調走,也沒有擺他上枱而給自己下台堦。16/03/2009

Page 119

16/03/09/Mon


醫療氣體()

為了符合消防條例,每年必要做一次醫療氣體大檢查,而檢查時要用核對表,這張表分有高中低三級對工作中的風險評估。年檢是低風險的工作,但也要經過四個人簽名,每間病房最少用两張,除了醫院的藥劑師只簽一次外,其他有病房主管,氧氣公司和機電署,有些要簽三次名才可完成整個工序,而EMSD員工的欄目是註明要「授權人士」才可以簽署,可知其內容十分繁複。

沒有工作指引說明要「授權人士」必需要在塲,傳統的工作文化是不會到塲而只在事後補簽,但表中文字是要「授權人士」確定現塲工作做妥,才可以把供應病房醫療氣體的總制開上。

時任院務主任Y小姐說我弄虛作假,因我在那幾天放假,就算我有返工也不會到現塲,為何她知我放假,因她要我在放假時要在醫院的內聯綱輸入資料,若有人給我電郵,會在對方的電腦彈出一個訊息。

九龍區所有使用核對表的醫院,都沒有要求影印副本,但Y小姐則有此要求,所以我這次補簽文件給她撞到正,捱駡也很合情理,從正面角度看也可以說追求完美工作的結果,我答應她下次必派「授權人士」到塲。

Y小姐駡人用詞直接了當,絶不會轉彎抹角,無視現塲環境是否適宜駡人,柳媚倒豎,冷面無情,手上資料齊全,不讓受駡者有退路。

事隔數月輪到另一座大樓做醫療氣體年檢,我己忘記答允Y小姐派人到現塲,早上我接到她的文員電話,問我為何不到現塲監察氧氣公司做檢查,我即時走到病房,看見該文員也在,先多謝他的提醒,我也很奇怪他何以會出現,他說是Y小姐叫他來,若沒有機電署的人員到塲,即時通知她,我再次多謝該位文員的通水,Y小姐有两位下屬,也常給她當眾辱駡。若這次又給捉到弄虛作假而證據確鑿,得到的好處可能會被調離九龍醫院,壞的結果我不敢想。其後她也有派文員到病房巡視,不知她目的如何﹖

她也曾訽問「授權人士」的資格,醫院組駐院的合資格「授權人士」有一位是二級監工,她質疑他的能力,只因那張工作核對表印在一張A4紙,密麻麻的細號字母,看起來也夠唬嚇人,若出了亂子,Y小組以為她可能要背起監管機電署不力的大鑊。我也沒有告訴她機電署怎樣委任醫療氣體的「授權人士」。17/03/2009

Page 120

17/03/09/Tue


醫療氣體()

上文說我因使用醫療氣體工作核對表的方法不當,給時任的院務主任Y小姐痛駡為「弄虛作假,沒有公務員的誠信」。

Y小姐是一位完美主義者,駡我是針對事實,那張表在醫院組的同事眼中是門面工夫,外行人而有份簽名則不知道會否要負刑責,有時Y小姐也要在表上簽名。

Y小姐除了質疑機電署二級監工在表上簽名的資格,她也責難病房經理也是胡亂找人在表上簽名虛應了事。

我們和氧氣公司的員工進入病房要關上醫療氣體總前,是要病房的主管在核對表上簽名確實,有時主管抽不出時間,她便叫文員簽名和寫上文員的職銜,表上沒有註明要求簽名人的職級,所以我們不理會,Y小姐看到有不相關的職員簽名,便發了電郵給各病房經理,通知簽名人的最低資歷是護士。其後把授權人士改為機電署代表。

醫院組的同事在醫院內的工作,若接觸到醫療氣的裝置,是存在很多忍藏的風險,而又容易被忽略。

病房用作抽走病人痰液的真空氣體,要經過真空泵,喉管最終的出口在機房門外的門頂,喉管傍有一塊警示牌,大家都沒有留意,有時會站在喉管下,很容易吸進很多病人同一時間呼出的廢氣和水沫。真空泵的喉位裝有一個小玻璃樽,是截取病人痰沬的最後防線,這樽水是高度危險物,處理時要穿上保護衣。若發現水量多,我會出工作單給氧氣公司處理,而大修真空泵時也是要十分小心。

真空泵和醫療空氣泵通常裝在同一間機房內,有些醫院真空泵的出口和醫療空氣吸入位很接近,做成惡性循環。

醫療氣體內裏所含的成份早期只是測試氧氣,每年只在大檢時進行,其後也在一些新建的手術室加裝了氧氣成份的監察儀,但九龍醫院康復大樓的氧氣監察儀竟裝在機房內,警告訊號鳴響時沒有人會知道,而九院沒有手術室和深切治療部,也不是自行生產氧氣,這個氧氣監察儀裝在機房,有什麼作用,訽問建築署也沒有回應,幸好另一座新建的大樓沒有此廢物。18/03/2009

Page 121

18/03/09/Wed


醫療氣體(十一)
聯合醫院醫療體氣事故()

「好事不出事,壞事傳千里」,工作上一些離奇事故,可提出來給大家探討,集思廣益或經驗分享,在未亡羊前先補牢。

機電署內部有文件名為「Lesson Learn」,傳達都是工務部門的工傷大件事,而官方文件「群聲」鮮有刋登員工在工作上所見所聞或親身經理的遭遇。內聯綱的討論區偶有人提到,都是三言两語,閒話家常。

大部份醫院的氧氣都是由香港氧氣公司供應,自己生產氧氣的醫院是很少數,風險是混在氧氣內其它氣體含量,是否超過指定的標準,氧氣的事故十多年在醫院工作中並沒聽聞過,或家醜不外傳吧!

聯合醫院曾發生一次醫療氣體事故,病人受到影響,但事件原因卻找不到。醫療空氣內的含油量(mist oil vapour )超出標準,這些醫療空氣是我門平常呼吸的空氣,它經過中央機房的壓縮機加壓和加熱器除掉內含的水份,再送到病房。

早期每年一次醫療氣體大檢查的氣體成份測試,只是測試氧氣,其後有一次給醫院藥劑師發覺醫療空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以後醫療空體都改為定期測試。

醫院和氧氣公司商討和衡量輕重,沒有即時停止供應醫療空氣到病房,但大家都不敢定油量會否突然增多到不能接受的容量,於是決定在緊貼的星期日做檢查,因假期日手術室休息,影響範圍較少。

機房內的空氣壓縮機上次大修也是由氣氣公司負責,幾年來的工作步驟都沒有更改,大修後在病房內的抽樣測試,空氣樣本的含油量都正常。

我和氧氣公司的職員巡視了機房和壓縮機的吸風口,周邊的環璄都很乾淨,接著檢查管道和進入每間病房視察醫療空氣插座。

到了一間清洗內窺鏡的房間,看到一個醫療空氣的插座接上了一條膠喉,喉的末端裝有一枝風槍,工人利用這枝風槍所噴出的高速加壓風量,吹走剛清洗的內窺鏡上的積水。19/03/2009

Page 122

19/03/09/Thu


醫療氣體(十二)
聯合醫院醫療體氣事故()

氧氣公司的職員說醫療空氣內的油量超標並一定與用來清潔內窺鏡有關,但用醫療空氣作非醫療用途並不恰當。

醫院召開了緊急會議,出席會議有氧氣公司和我,其他都是醫院的行政人員和工程部的主管,氧氣公司說找不出醫療空氣內油量超標的原因,他們的技工也檢查過壓縮機,一切都正常,星期日要做的工作是把壓縮機關上,再用氣樽在機房注入醫療空氣,經喉管到病房的末端插座流出清洗喉管,暫時氧氣公司會每日到醫院測試氣內的含油量。

我提出要停用內窺鏡清洗室所接駁的氣槍,這可激怒工程部的一位督察,說是醫院內部的操作模式,與氣體內發現的超標油量無關,醫院的高級職員也不明白我何所指,而工程部接駁氣槍是貪圖工作方便或資源善用,沒有先行請示行政部,做法不妥當,督察的氣怒我是理解,因若再討論下去,他可能會受上級責難。

事急馬行田有時可以理解,上醫療氣體課程時,英國來的講師說,一些緊急發電機是用體氣推動來代替電池啟動,有技工發覺儲氣缸內的壓縮空氣漏掉,而當時己停電,風機不能再把風儲入氣缸內,當時唯有用機房內存有醫療空氣的氣樽來推動發電機,我負責的醫院和診所共有十多部發電機,全部都用電池啟動,只見過瑪麗醫院有緊急發電機是用風壓啟動。

星期天整日用氣樽的醫療空氣清洗喉管,其間也用試劑多次測試都正常,收工前開了壓縮機重新輸入空氣,但關鍵性是以後數天是否正常,是否再出現超標油量,由於找不出源頭,只能見步行步,氧氣公司說也沒有想到下一步的處理方法。

在一星期內,每天氧氣公司都到塲測試,沒有發覺氣內的油量超出,系統回復正常,以後數年都沒有類似問題出現,內窺鏡清洗室所接駁的氣槍也拆除,唯一可解釋是與此有關。

聯合醫院工程部都懂得善用資源而沒浪費物料,我親身見到一些好例子,是值得學習,醫院是用一萬公升的液氧缸供應氧氣,和所有醫院一樣都有備用氧氣樽以防液氧缸有故障時不會無氧氣供應,備用氣樽有两組各20支,氣樽雖然是備用,但日子久了樽內的氣會自然減少或滲入到主喉,壓力表會跌,當下跌到不安全的水平時,雖然樽內有氧氣仍是要更換整組氣樽,聯合醫院的員工沒有浪費剩下的氧氣,用人手調較壓力,把樽內的氧氣供應到病房。很慚愧我在九龍醫院無想過用此方法。這些備用氧氣樽的設計是有少許風險,它沒有獨立的壓力表,在20支氣樽若有19支是空的,監察儀的壓力表仍是正常,因尚有一支還有氧氣。20/03/2009

Page 123

20/03/09/Fri


醫療氣體(十三)
眼科醫院加建手術室()

少年的狂妄,是憤世嫉俗,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笑駡由人。

我任助理督察時,年紀也不輕了,一份政府工,隨波逐流便可安然到岸,只是我有一份敬業的執著,雖然天生我材還是蠢,仍是一點一滴努力做好我這份工。

建築署是政府工務科其中的一個大部門,在九龍醫院山頭環抱的所有新建築物,包括醫院管理局大樓,都是他們的傑作,而一些大型的加改工程,亦是他們的囊中物,建築師多是新面孔,屋宇裝備工程師和督察多是舊相識的。後來建築署大雞唔食細米,大官不下鄉,小兒科的工程交回給醫院,醫院把它分拆,部份給醫院管理局的合約承辦商和機電工程署盈運基金。

醫院的行政人員笑語我,在工程交收上,應站在醫院的角度看工程問題,不可官官相衛,我只是督察無能力擔得起這「天條」。

建築署的工程進度會議,機電署都是閒角,我的上級很少參與,多是由我一個人代表出席,由於沒有上級的影子挾持,我的IQEQ又常低於合格指數,有時也覺得我的提問是不識抬舉,似是機電工程署內的異見份子,眼科醫院加建手術室似乎是可以向醫院交了心。

眼科醫院80年投入服務,只有两間全科手術室,其後加建了一個小手術室和两間全科手術室,也加建一層給中文大學做眼科治療研究中心。

自從港島一間私家醫院發生醫療氣體塲亡事故後,醫院管理局十分重視局內醫院醫療氣體系統的安全性,委託了衛生工程部做了一次大型的檢查和測試,衛生工程部聘請了香港氧氣公司進行,有風險的要即時處理,並要衛生工程部呈交風險評估報告和改善建議。

眼科醫院後來加建了两個全科手術室,建築署真是按本子辦事,再用舊圖翻新上枱,新建的手術室和舊的手術室的機器(消毒爐設備),冷器,電氣和醫療氣體設備幾同模式,如我先前所提到,用舊圖模式在九龍醫院新建的康復大樓總電制櫃,中華電力公司不給予供電,公事公辦,建築署也沒有面俾,事前我在工程進度會議中也提出,而在電力制櫃現塲測試後,我再用文件(Memo)把這問題重提請建築署回答,還是置之不理。

我並不知道負責加建手術室的屋宇裝備工程師,有否閱讀過衛生工程部對眼科醫院醫療氣體風險評估和改善報告書,也為何醫療氣體承判商也忽略了當時眼科醫院一些舊手術室要待改善的醫療氣體裝置的問題。21/03/2009

Page 124

21/03/09/Sat


醫療氣體(十四)
眼科醫院加建手術室()

事物無非黑即白之理,正邪也難分界,何況有很多灰色地帶,在眼科醫院加建两個手術室移交的工作進度會議中,我詢問了屋宇裝備工程師有關醫療空氣的技術資料,內容和我在課堂上所學的一樣,下文是我在19957月在東區醫院上醫療氣體課程時所派的講義,導師有两人(Mr. Steve Godard and Peter Williams ),來自英國 NHS Training & Conference Centre/EASTWOOD PARK)

HTM2022 recommends that a complete split exists between Medical Air system at 4 bar and Surgical Air system at 7 bar. Up till now most hospitals have produced air from a single source which is then split using pressure regulators sited in the compressor plant room.

其後衛生工程部替眼科醫院所做的醫療氣體風險評估,也擷取其內容放在報告中,誠然是否採用見仁見智,在那時的政策下資金不算大問題。

大局己定,在會議中也還是要講實話,這两個新手術室日後是交由我們保養,接手完美無風險的裝置是合理的祈望。這次在大好機會下也不把新系統納入最新的技術規格,要等出了亂子才算。

醫院行政部的職員也在塲,見到工程師面黑黑回應我的問題,聽到也有點疑慮,在疑慮眼光中都會有點放心,因两人都是代表不同政府部門,有什麼事跑了和尚也走不了廟。

我對醫療氣體裝置較為關注的原因,是它隱藏的風險較電力裝置為高,雖然這工種在機電署是冷門,離開了醫院組以後是山水不相逢,其後在委任「授權人士」,竟用两位工程師到現塲面試,面試後還要做工程師交來的作業,真的是很「認真」,多學些知識多添工作樂趣,純氧氣接觸到機油時,會產生自燃著火,也是不學不知。

眼科醫院新手術室使用了十年,醫療空氣系統也沒有大事故,只是有一次發覺氣體中所含二氧化碳過高,原來機房的風嘴入口位近停車位,要即時更改入風口位置。除了醫療空氣外,我對新手術室的電力設計也覺其欠成熟,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 電力只供應給手術燈,沒有提供給醫療儀氣,在HTM2011 的指引有此要求。22/03/2009

Page 125

22/03/09/Sun


醫療氣體(十五)
「天生我才還是蠢」

衛生工程部為醫院管理局所做的醫院醫療氣體風險評估報告,九龍醫院早前要興建新大樓,舊的系統因拆樓己停用。眼科醫院則發現有部份沒有即時風險但要改善的問題,較理想還是儘快處理。在氧氣公司做維修時,我都到塲,一方面是學習,也可以做監管的工作,我不敢對醫療氣體系統掉以輕心,做好是本份,也可能為自己日後謀福,入住醫院也有機會用到。

它給我的壓力是來自多方面,漂亮的說法動力是來自壓力,94年我任助理電氣督才半年,己被安排出席在銅鑼灣碧麗官酒店的HTM2022 Seminar ,講者有外國人,我絲毫聽不明白。95年在東區醫院上醫療氣體課程,講師全是英國人,96年两位工程師親身到眼科醫院面試委任維修醫療氣體「授權人士」。下文是我面試後工程師譚志華交給我要做的功課,我一字不改重寫,供大家看看,這兒說出我的醜事,下文我寫的英文你未必看得明白,只是講出事實,因前任和現任的區域經理,也包括前九龍醫院前院務主任Y小姐,都同聲說我寫的英文不知所謂。

升任督察時本想進修英文,只是時機己失,工作太繁忙,每天都超時放工,星期六和星期五的工作時間幾許相同,更甚者有時還要帶文件回家繼續,一句話,「天生我材還是蠢」。23/03/2009

 

Case Study for Assessment of AP (MGPS)                        18/9/1996
Case Study No.5
 (Repair MGPS Pipework)

Problem in Existing Oxygen System

        During the routine inspection test, it was identified the medical oxygen pipeline section at downstream from the area services valve unit(ASVU)with slight leakage. By spraying Teepol Solution on the jointing point, a 22mm oxygen gas pipe supply to three general wards is leakage. In consideration the leakage would not go to worse, immediately remedial work need not to apply.
I firstly explain to the ward manager what step we shall go to. Joint inspection with HKO staff, 2 meter of the copper pipe should be replaced. It will affect 18 terminal units of the three wards. The work involves the cutting of an in-service pipe and brazing is required. The work is defined as medium hazard, and three hours for the work. Work Requisition Form is scheduled for Hospital Administrator.

Procedure to b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he work

1  Ensue leakage of pipe would not go to worse.
2  Check the drawing of the affected area.
3  Co-ordinate with Hospital Administrator and HKO.
4  Issue WRF.
5  Inspection the material provided by HKO.
6  Close the valve unit for repairing.
7  Purging the remaining gas in the pipe.
8  Install a blank plate at the downstream of oxygen AVSU to prevent the shielding gas return to .
9  Cutting the pipe by circular saw and clean the break point.
10 Nitrogen apply as shielding gas prevent oxidation while brazing.
11 Inspection the jointing point and purge the existing nitrogen in the pipe.
12 Conduct leakage test by apply portable cylinder oxygen at 10 Bar.
13 Pressure drop not over 0.0025% per hour is acceptable.
14 Purge the gas at each terminal unit.
15 Remove the blank plate and gas supply resume normal.
16 Re-purge each terminal.
17 Complete the WRF and take it record.

                                                                           By Fung Chi-sung (AEI/KH)

Floopy disk is attached.

Note 1 AP/Authorized Person
Note 2 MGPS/Medical Gas Pipeline System
Note 3 HKO/Hong Kong Oxygen Company
Note 4 WRF/Work Requisition Form
Note 5 AEI/Assistant Electrical Inspector
Note 6 KH/Kowloon Hospital

Page 126

23/03/09/Mon


首次參加公務員遊行()

97政權移交後,首次有公務員上街遊行是2002年房屋署職員反對工作外判,生活到今天,我只是參加過一次上街遊行,就是這一次。

香港聲勢最大的遊行是每年的回歸日71 日。之前是64日,前者是向特區政府示威,後者是向國內當權者示意,往事並不如烟,71日曾有50萬人上街,當時我在銅鑼灣,沒有那份激情去附和遊行者的口號,也不沒有想到我是公務員,不應食碗面反碗底柴老細台。

這次公務員遊行約有數千人參加,佔當時公務員的編制人數19萬不算是大數目,政府也發表聲明,不會有公務員因外判工作而遭讉散。

20076月退休的高官王永平,在其回憶錄一書中沒有一字提及這次遊行,(在這本回憶錄中我最喜歡的部份是,「向鍾期榮和胡鴻烈致敬-香港樹仁學院終成大學」和在「科技篇」文題用了毛澤東所寫的詞,<滿江紅>﹔「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其後一次公務員反減薪的遊行引發要告上法庭,王永平則以勝來不易而在書中沾沾自喜,由20002006年他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在其書中也有力陳公務員所享福利太多。任內其最自豪之事,除削公務員的福利外,把公務員的人數編制由19多萬減到16多萬。

房屋署員工的遊行是可以理解,在2000年的公務員自願離職計畫中,公務員可能想到政府會在這自願離職上耍花樣,早前也有高級官員出口術,政府會出售資產,例如水務署。

我只是獨自參加遊行,沒有邀約親友和同事,三點鐘在維多利亞公園出發,終站是政府總部。不知何故,其後的公務員多次遊行,都是行到中區遮打花園散隊,那年政府總部門前尚未裝鐡欄。

入到公園內,細看站在遊行隊伍舉起的抗議牌,沒有機電署工程署的員工組織,也不知自己是站左或站右,繞塲一圈,也找不到相識的同事,聽到司令台有人手拿擴音機高呼,現在出發,時間剛是三點正。

Page 127

24/03/09/Tue


首次參加公務員遊行()

出了維園門口,聽到背後有人呼我名,回首看到两位熟悉的面孔,是建築署屋宇裝備督察,和他們同行還有一位也是在建築署工作的同事。今天是萍水再相逢,同坐一條船之心去支援另一個部門,平日是井水河水不相干,老死不相還。

他們笑問我是否代表機電署,我說若手上有抗議牌,無論內文如何必寫上(for DEMS/for Director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在內聯綱上,我給醫院,建築署和機電署總部的文件都用(EI/KH/九龍醫院電氣督察)。若是「公函」,這張抗議牌則會有副本給機電署署長。

前任九龍區醫院組區域經理曾告訴我若用他的職銜出信(for RM/HESS/K),必要給他一個副本,只因他認為我寫的英文十分糟糕,似是而非,不像霧更不像花,會損了他名譽。

在法定語文事務署編寫的「政府公文寫作手冊/Guidebook on Official Chinese Writing」,政府內部通信文件皆稱「錄事」,發文者只需簽署和寫上職銜,是否寫上名字由發文人自行取捨,給其他機關的文件則用「便箋」或「公函」。

我告訴建築署的同事,當前機電署形勢大好,首次的自願離職計畫沒有參與,工作外判是重整資源,束勢待發,而我工作的盈運基金更氣勢不凡,年年賺大錢,當前我無所懼。今次參加遊行,不會有兔死狐悲,只是同飲一江水,應是義不容辭去支持。

平日繁忙的電車路,向中環的路段是遊行者的專綫,己不准車行,風和日麗伴藍天,馬路如虎口下肆無忌憚的向前疾走,無視交通燈的信號是何種顏色,也不怕有車插入,自有交通警員開路。對面逆向的行車綫,車龍擠塞在馬路上,有人向遊行者喝倒釆,也有拍手叫好。

遊行隊伍沒有高呼口號,也沒有亢奮高歌,飛揚的抗議標語,只是寫上理性的文字,表達遊行者的要求,雖是烏合之眾,也是秩序井然,皆因有李卓人在教路。

行到政府總部外,只用了2 小時15分鐘,若在平常日子由銅鑼灣行到中環,誰人會幹此傻事。總部門外的司令台,司徒華開始講話,我們是首批到塲的遊行者,華叔發表當前形勢告急的說話,有人高聲唱「國際歌」,嘩啦嘩啦的跟主席叫了一堆口號,逗留約二十多分鐘便離去,因下一批的遊行者己快到司令台。25/03/2009

Page 128

25/03/09/Wed


我的英文程度()
Miss, Ms, Redundant Cable

從阿Q精神看,我的英文知識在機電署也有過風光的日子,早幾天的頁文中,两位區域經理都給我在繕寫英文方面有善意的批評,說我的英文造詣不足,書寫詞不達意,不知所云。當時我的反應是人性本能,愛讚不受彈,並沒謙禮請教,卻即時說出大家都沒有下台堦的負面話,而两次竟都是同一答案﹕「我有英文會考課程乙合格證書」,這是早埋在心內的自大狂。

我入職政府在焚化爐任二級電氣技工時,己讀完夜中學的課程,但只有一張英文科合格證書,曾工作過的两間焚化爐,有幾個助理督察都是不大識英文的,他們有時會向我請教一些英文生字或舉例句子,幫助在文件書寫,不大識英文在焚化爐無碍工作的表現,這更使人讚賞他們不恥下問的求知精神。有時我也扮嘢在說話中強加入英文和在工塲閱讀英文工作指引。

升任二級監工的面試,在座的人事部小姐也和我用英文談了數分鐘,事前她問過我可否用英語會答她的問題。我應考助理電氣和屋宇助理督時只需讀幾段英文句字便可過關。

前任九龍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對我寫的英文也絲毫不客氣的批客,幸好我沒有死雞撐飯蓋說己有英文證書,她見我英文這樣窩囊,真是醜死殖民地教育。

在未用內聯綱時,大家都是用紙張作文件上的交談,Y小姐多次提醒我,不可在文件上用Ms稱呼她,要用Miss。我一時也攪不清楚她話中的含意,請教醫院行政部的同事,他帶着詭異的笑臉對我說﹕「Miss 代表雲英未嫁,待字閨中/an unmarried woman。而 Ms 是可解曾經滄海,未遊巫山/a woman, whether married or unmarried」。

Y 小姐處事具細無遺,字字認真。在每月和醫院組的例會中,有時也教英文。有一次我們的工程師交了一份來年工程項目的報價文件給她簽名再轉交行政經理,Y小姐瞄到「Redundant Cable」說﹕「需要更換的Cable 不能用Redundant 」,她打電話叫文員到房,用筆在工程師交給她的文件上如老師般批改,着文員即時打過一份新文件。

工程師也沒有異議,在他和Y小姐的語文能力之間較量,Y 小姐是應可看高一綫,但若然不改,批錢者會否因這個字不明不白把它拋入垃圾桶。

會議室內尚有Y小姐的科文,區域經理,高級督察,冷氣督察,醫院組承判商駐院的助理屋宇建築督察和我,我內心在問,和Y小姐交往,先必要學好英文。26/03/2009

Page 129

26/03/09/Thu


我的英文程度()

在工作的成果上,努力之餘還要有點運氣才可水到渠成,94年我報考助理督察,職位只要求相關的技術證書,語文學歷沒有指明必需要。

到了96年,機電署發出了文件,列明助理督察職級聘任時所需的中文及英文學歷,內中分開內部委任和直接入職,全部都要求中學會考合格,英國語文科要課程乙合計(A-E級,E級為最低合格),課程甲是給中文中學的學生報考,但要考到C 才相等於英文中學的最低合格。

語文能力的要求即時生效,事前沒有緩衝期,當時持有合資格技術證書的監工嘩然,但部門也作出彈性處理,考到政府為公務員而設的語文提升課程,也算是同等學歷,今天在毅進課程畢業的都可以。

中學會考的科目較毅進難考得多,求者不會取難捨易。文件開誠公佈說出政府對公員語文能力的要求,目的是建立一支能操两文三語的優秀公務員隊伍。閱到該文,也不知政府在97政權移交後有什麼大動作,我的中文能力沒有認可證書,雖然已任助理督察,也想更上一層樓,晚上沒有時間讀毅進班,曾以自修生資格報考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雖努力自修,仍是名落孫山。

本想再接再厲重考,一次奇蹟的出現使我不再需要和中國語文打交道,填了數十年每年一次的考勤報告,除了最後離開機電署的一份,在欄目的「希望下次調派的職位」,我都是發着白日夢填上「我想升級」,所有詢問是否有興趣升級的甄選評審試,我全部都答有。

任助理督察不足四年,事前也沒有出現什麼天兆,「本是池中物,難有寸步進」,忽然一夜間,升為電氣督察。

我也曾撰寫過由別的部門借任到機電機署員工的考勤報告,內裏對中文和英文的語文的要求指引較機電署來得清悉,我曾上過為督察而設有關撰寫員工考勤報告的課程。英文講寫能力是指員工在信件和會議紀綠及會議中的表達能力。

97年尾在九龍醫院隔鄰新建的醫院管理局大樓己開始辦公,九龍醫院的工程進度會議,醫管局派了一個外國人出席,我以為第一次有機會在會議中操練英文,但院長開塲白只說中文,除了議程表是英文,會議中沒有人說出一句英文,這位老外的醫管局代表,大為沒趣,再出席了一次,也沒有人說英文,似乎在趕客走,請他勿再來,其後派來了一個中國人是劉少懷醫生,大家都是中國人。

97年後,公務員的內務會議有幾多塲是英語對白的,那份指引已不合時宜。而非公務員合約督察級的考勤評核,是沒有語文評分的欄目。27/03/2009

Page 130

27/03/09/Fri


聯合醫院停電事故()
工程師大顯身手

在醫院組工作十多年,偶有大醫院發生停電事故,都會有傳媒刋載,其中有一次在聯合醫院的停電,我曾參與事件的調查和跟進工作。聯合這次停電,未必所有在醫院組工作的同事會知道,主要聯合不是衛生工程部所負責保養的醫院。

另外的一次在沙田威爾斯醫院,它發生的時間是上世紀最後的一天,我知道時是在2000年的元旦日早上在寫字樓內。為了防備千年蟲可能對醫院的電機裝置有影響,部門安排两組人輪流24小時值班,由除夕晚上八時到元旦日晚上八時。上級返通宵班,我早上接班時是他告訴我,我以為是千年蟲發難,這次停電是地牢水浸,修復時間頗長而驚險,是當時醫院的助理電氣督察告訴我。

聯合醫院的停電,是一組在LB2的上升電巴短路導致總電制跳脫,發電機雖能起動,但先要把損壞的電巴拆除,再用電綫替代電巴,臨時供電,停電約七小時。

由於該大樓建成才三年,事件也十分罕見,機電署在傳媒追問下,和醫院劃清界綫,指樓宇的電力裝置和驗收,是醫院邀請外間的顧問公司進行。醫院管理局於是邀請了機電署到場調查。

在醫院工組了十多年,吸收了其特色的文化和一些揾食技倆;是熱飯熱食,見招接招,絶無欺塲,也不會怯場,有時更要耍出行走江湖的絶技,噴火吞劍,在險中求進,儘快完成。

以當時的風氣,才回歸祖國七個月,幾想把殖民地的官僚文化一夜改寫,大家同心同德,努力為市民服務,醫院組的工程師,更身先士卒親自落塲,令到在塲聯合醫院的電機員工,擦亮了眼睛也不想信眼前所見是真的。

機電署在這件事的反應和部署,是對其員工有充份的信心,才作出這迅雷行動,發生事故的聯合醫院,只有醫療電子和醫療氣體是機電署保養,且院內的電機保養主管也是工程師,是可以慢慢的進行調查。

停電事故第三天的下午,我們一大堆人和一大堆的測試儀器己到達醫院,由高級工程師K.M.Leung 和工程師George Liu帶隊。其他成員是三個督察和三個監工。

在未開工前,工程師們和两位高級電氣督察和醫院的行政部先開會,會後除了高級工程師離開醫院,各人都分配了工作。工程師是負責測試總電制的電路保護儀器(IDMT),他並不需要人協助,三個步驟﹕拆除,測試,裝回,自己動手和用筆錄。28/03/2009

Page 131

28/03/09/Sat


聯合醫院停電事故()

两位高級電氣督察,一位來自屯門醫院,在管理區域的分配,聯合醫院是屬於九龍區的醫院組。但由於九龍區的高級電氣督察剛由別的部門升級到醫院組,上層未能了解到他的技術水不,所以安排屯門醫院的高級電氣督察帶隊。

在目前技術職系中由督察到頂位的值班工程師(不是專業職系的工程師/Chartered Engineer , 而是工作流程的大師傅),他們大部份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培訓出來擔任,在訓練期間會被安排到學校上課。是部門所祈望的技術職系接班人,也是機電署文化和核心價值的骨幹支柱,世代交替的延續。

這些技術員學徒甫出校門(中學畢業),入了機電署成了公務員,便是一生的職業,所見所聞都是政府內部的電機技術。他們在實際塲地學習中,很少主動參與和幫手做一些辛勞的工作,任職二級監工時,並不見積極性,只因督察位是指日何待,垂手可得,是理論的崇拜者,口說多於用手,所以要他把所學的理論,用於手作工夫上,是有點力不從心。

在技術職系中的高層,除了技術員學徒出身外,其他人都是揸螺絲批,實事實幹闖出自己的江山,而且有部份還自己上學進修,化理論和技術一體,所以塲地電機裝置的事故,他們往往能明察秋毫,洞燭先機。在人事管理和前綫員工的溝通,都少了官僚雜氣,只因他們曾在私人機構工作過一段時間,才考到入政府部門。

今次到聯合醫院工作所有機電署技術職系員工,沒有一位是有機電署技術員背景的。時間緊逼,在塲各人都要獨立工作,沒有噴口水的多餘時間。那位工程師也是一人自我發揮,手作工夫,有紋有路。

機電署今次到聯合醫院做停電事故的調查,給該院的電機員工,由工程師到技工,上了一課開眼界的機會,因這次測試過程,和做一個新總電制櫃的程序相同,只是沒有做温度上升的測試,舊電制是無需要。

我們所帶去的測試儀器,多是簇新和先進的,當然並不是因聯合醫院才去購買,只得两天時間預備是不可能在市塲中取得,其中一部紅外線探測電力裝置外層的温度儀器,要從中央工程部借來,我去取儀器時,對方說儀器價值數十萬,我是第一次認識和使用。

上升電巴的故障十分罕見,十多年來我參與過的工作塲地只在觀塘容風樞診所發生過,系統己用了十多年。聯合醫院只用了三年,調查報告指出是接駁位的手工情序出了錯誤,我們帶着梯子在十多層高的醫院大樓逐一檢查,沒有發現相同的毛病。今次停電受到重視,只因影響的地方有手術室和深切治療部。29/03/2009

Page 132

29/03/09/Sun


聯合醫院停電事故()

測試和檢查的工作做了两天半,其中測試發電機要在星期日。這次停電事故,不需要等調查報告,當塲已解決了醫院在有負載下測試發電機的困惑。

醫院運作了三年,沒有定期為緊急發電機作有負載的測試,原因在測試時,部份地方沒有電力供應,只有連接到發電機緊急電源系統才可以得到供電,就算安排在星期日測試,對醫院的服務也有影響。市區內有部份地區受環保噪音管制,星期日是不淮大噪音的機械操作。

即塲有同事指出是醫院發電機監控電壓的繼電器裝錯了位置。很簡單的更改綫路,便可即時回復正常。有負載測試發電機是不會做成停電,醫院的員工聽了才頓然大悟,由開院到今都是這模式,沒有想到是可以改善,十分多謝機電署。

聯合醫院只有一個督察,他以前是建築署屋宇裝備督察,屋宇裝備督察對樓宇的整體機電裝置都有認識,但不可能各樣精通,醫院後來多聘了一位曾在電燈公司工作做電氣督察。二千年初到他們的寫字樓,督察們的枱上是沒有電腦,他們是手作實幹派,也不見枱上有很多文件。當時機電署醫院組有些同事,要用两台電腦,一部連接醫院的內聯綱,令一部是和機電署內聯綱連接,這些在大醫院工作的同事,枱上的文件堆積如山。

機電署的調查報告,令到聯合醫院對其它的電機裝置有點擔心,其後也委託了機電署作風險評估和提出改善建議,這對盈運基金的聲譽和財政都有很大俾益。

另外的提議要加多一條後備上升電巴,除了聯合醫院,其它醫院在財政能力許可下都即時進行。另一項是根據電力條例,五年要做固定電力裝置的檢查,當時未必所有在機電署醫院組保養的醫院在新裝置超過了五年,都做電力檢查。我所負責的九龍醫院和眼科醫院,也有自己做定期大檢查,情序和電力法例所要求一樣,對前綫的員工,是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對一個大型電制櫃的檢查和保護儀器的測試,平常只能眼看手勿動,檢查時電制櫃的內部也要作測試。只是我們所做的測試結果,不能呈交機電署電力法例部,因條例指定電力測試的工作必須要註冊的電力承辦商和合資的電工進行。

在機電署未必所有電氣員工都持有合法電工牌,到聯合醫院做測試的電氣督察其中也有人是沒有電工牌。我雖然有合法電工牌和有十多年資歷的電氣督察,但眼科醫院和九龍的總電制櫃,我是不合符資格做檢查工作的。

在電力故障的調查和搶修工作,我共有三次獲得部門的嘉獎信,只有在佛教醫院的那一封最值得懷念。當時醫院組只得我一人在工作,且在深夜時份,醫院的两位技工看到一位機電署電氣督察單人匹馬,無懼環境的惡劣,和他們並肩作戰,沒有半途而棄,對機電署的服務市民精神,有更深的體會,下文再談此事件。30/03/2009

Page 133

30/03/09/Mon


佛教醫院(1)
工程師假期也開工

在機電署各職系中,加班工作而可以獲得現金津貼只去到助理督察級。督察級以上的加班工作只可取回補假。其他外借到部門內任職的司機,文員,倉務員和合約公務員也可以獲得現金的加班津貼,每月上限為40小時,90年代加班鐘上限為80小時,在資源不足或所預算的津貼金用完時,所有加班工作都是以補假替代。

盈運基金初行時,我曾向高層提出督察的加班工作也應獲得現金津貼代替放假,因督察不是高級公務員,且盈運基金是自負盈虧,無需跟隨一些迂腐舊例,多勞多得,診機立新更顯彰當任者的魄力和遠見,當時我仍是助理督察,上言的目的是為在醫院組工作的督察說句公道話。

澳門何特首派了錢後,香港有人要移居澳門,若然到了當地是做公務員,不論職級,每年可享有300小時的現金加班津貼,司級官員的加班時間沒有上限。

醫院一些新加裝的機電設備,在接駁到舊系統時,需要暫停舊系統運作,為了減少對醫院的影響,一般都把連接工作安排在假期天或晚上。

97年開始,已有醫院依據電力法例的要求進行電力檢查,佛教醫院是我首次參與這類工作。她不是機電署所負責保養的醫院,法例要求電力的檢查工作應由機電署認可的電力承辦商進行,就算是機電署保養的醫院也不可以豁免,絶不會官官相衛,這間接給盈運基金財源廣進的機會,盈運基金只收工程總開支約一成的僱問服務費,以人力資源的投入,是低過醫院管理局所聘請的工程僱問公司的費用。

這次佛教醫院的電力檢查,發生了一些事故,而錯誤的出現,可作為日後工作的參考,是不好彩的還算有收穫。

病房的電力測試已完成,總電制櫃的測試排在最後,做完後整間醫院電力測試的工作便可結束。停電是安排在星期日,已通知中華電力公司早上派人到現塲暫停電力供應,以確保承判商的員工在做總電櫃測試時,安全和方便。

星期六的下午,所有從事文職工作的公務員都是放假的了,但負責的工程師Kent Fung已到了醫院視察,他並不是和我同一組的工程師,和他並不熟稔,不久又多來一位工程師,來者是高級工程師王鍚章。

整個電力檢查無需使用物料,且不是自己工作的醫院,和病房的聯絡和溝通是由承判商獨力承擔,所以監管的工十分輕鬆,現金補水津貼也不少。31/03/2009

Page 134

31/03/09/Tue


佛教醫院(2)
飲飽水的發電機

首次和醫院管理局做電力檢查是二區(Scheduled II Hospital)十多間小醫院,事前相關塲地的助理電氣督察都要出席工作簡介會,由於是第一次依據電力法例要求進行,工程師的講解都很詳盡。

佛教醫院緊急電(Essential Power)的制櫃是分開裝置在另一個電制房,當電燈公司停電給判頭檢查總電制櫃時,可以由醫院的發電機供電,所以沒有另外再租用發電機,以節省醫院的金錢,且發電機最少要租用一星期,若要發電機公司派操作員,要另外收服務費。

工程師道出了最近一次另一間醫院做電力檢查的事故,承判商供應的發電機在運行時突然停頓,這次由醫院的發電機供電,信心無疑。

到了五點多鐘,工程師說放工了,想起他剛才所說的話,我提議要開動醫院的發電機,看它是否運作正常,本來這是多此一舉,所有發電機都是在備用狀態,若電燈公司供電有故障,它會自動運行。發電機不可隨意開動,因定期測試的時間表已通知醫院,若要額外測試,先要通知醫院,手動測試不會影響醫院的電力,只是啟動時噴出的一團黑煙,可能會被投訴。油麻地專科診所發電機的煙囪出口是在行人道上,略高於人,突然的灼熱黑煙在窗口噴出,行人嚇到雞飛狗走,被投訴後終於要改位置。

两位工程師對我的提議都同意,我們到了發電機房,醫院的電氣科文用手動式開動發電機,一切都正常,我問科文發電機有否做保養,他說有合約工程公司定期保養。

星期日早上九點前工程師已到了醫院,電燈公司的職員也到塲預備停止供電。一切準備好,工程師叫判頭把總電制關上,讓發電機自動開動,消防條例發電機要在15秒內起動和輸出電力,電制關上後,制房竟沒有電池燈裝置,只有電制櫃三支指示燈仍在發出微光,過了很多秒,還是漆黑一片,全院己在無電力供應的狀態下,醫院的科文己衝出門外,工程師急令把電源開上,他和我即到發電機房。

在發電機房,我把發電機的啟動模式轉為手動,隨即開動發電機,發電機轉了两轉,又停了下來,產生推動力的電池,數據正常,這部發電機有內建的儲油箱在機底,若沒有內置油箱的發電機,機房內會加建一個不超出400公升的油箱,若超出此限是要放在一個危險倉,而主缸通常是千多公升,多用地底油缸儲藏。

工程師的反應十分迅速,抽出探油針,油針指示油箱仍有油,只是附在油針上的油渣(diesel)即時如水般滴在地上,這時醫院的電氣科文走進來,說主油缸內全是水,昨天能開動發電機是因為水尚未進入機盆內。醫院的家事,工程師沒有再多問。01/04/2009

Page 135

01/04/09/Wed


佛教醫院(3)
英明果斷工程師

發電機入了水,當然開不動,總制不關上,電力檢查不能進行,所有判頭的員工都在塲等候工程師的指示,電燈公司的職員已不耐煩,詢問工程師是否需要停止供電給醫院。工程師告訴對方尚未決定,他們可以先離開,有需要時他會用電話通知。

清理發電機內的積水,要由醫院的合約保養公司去做,今天是星期日,未必有足夠人手,時間最快也要半天。電力的檢查工作也不宜改期,雖然錯不在工程師,但要向醫院和工程師上級解釋也是沒趣的工作,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危機意識不足也是輕枷重罪,節省資源的理由不一定人人欣賞。

工程師決定不改期,由總制接駁電綫到發電機的制櫃,不再需要電燈公司停電,但提醒判頭員工小心觸電。判頭說所有電綫己用作接駁供應病房的電力,沒有電綫剩下,星期日買不到電綫,言下希望可以改期。我告訴工程師九龍醫院有很多可用的舊電綫,他叫判頭和我到九龍醫院取電綫。最後一環總電制櫃的電力檢查終完成,並不需要延長時間。

電力法例要求五年做一次固定電力裝置檢查,佛教醫院五年後再做的檢查,都繼續請機電署幫手,接著的一次是租用两部發電機,一部是用作後備,以防主機在運作有問題時不致令醫院全部無電,進行電力檢查時也無需工程師親自駐塲。

一些事後的回顧,可作為日後工作改善導向,發電機每月要做一之負載測試,傳統是在電制櫃扭動持別的匙制,轉動系統(Automatic Transfer System)啟動後再開發電機,時間約是5-8秒,但先開發電機,讓其在無負載時運行再扭動匙制,轉換時間不足两秒,醫院的急緊電也只停電两秒。

當日佛教醫院若用此方法,發電機入了水不能起動,無需做下一部轉電的工作令到醫院全部漆黑一片數分鐘,那時我也不知道用此方法啟動,93年我在瑪麗醫院任二級監工都是用傳統先扭動匙制的啟動方法,其後有同事教我才知道作改善。

總電制停電進行檢修時,「授權人士」要發出由機電署指定的證書給工作人員,以確保所工作的電制櫃電源已被截斷。97年我雖是機電署委任的電力工作「授權人士」,但不包括佛教醫院,當天也不見工程師有此動作。2003年佛教醫院再做電力檢查,雖然我是電氣督察,都是不俱資格,只能叫我的署理電氣督察發出工作安全證書,只因佛教醫院仍不是機電署保養的醫院,所以無豁免,署理電氣督察有此功能﹔他持有的電工牌可以擔得起,全九龍區醫院組的電工同事,只有他和區域經理有此道行。02/04/2009

Page 136

02/04/09/Thu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塵封的箱子中找到一堆嘉許信(Appreciation Letter),十多封的嘉許信只有两封是中文書寫,一封來自衛生工程部經理(部別總工程師)薛永恆,另一封是已退休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前封信在沙士期間四月發出,後一封是在六月,當時所有香港人仍在和沙士對抗中,所以两封信的目的是鼓勵和讚揚一些員工在惡劣環境中,仍能堅持和緊守崗位,另一封給予我個人,是佛教醫院一次夜半驚魂的電氣修理工作。

十多封的嘉許信都是十三年來在九龍醫院工作所得,所有嘉許信雖是印上門面的說話,但內中包藏的故事,回頭再望也會捏一把冷汗,再來一次未必有胆量重披戰衣,沙士走後你會感覺曾是浮過了生命的海,佛教醫院所做的修理工作,本和衛生工程部無關,那時為什麼會傻傻更更,想到有幫人之心,忽畧了公務員應要按本子辦事的核心價值。

佛教醫院的嘉許信是要向上層追討才可以得回,他們給了我一句話﹕「嘉許信與升級無關」,醫院的行政經理在我工作完成的第一個工作天己發出了電郵致謝。這封信內的故事,道出一位有豐富經驗的機電署電氣督察,雖能把工作做妥, 其處事的手法合情而極之不合理。

200572號星期六一個炎夏酷熱無風的晚上,約11時接到九龍醫院冷氣助理督察的電話,說佛教醫院的電氣科文給他電話,院內的總電制有故障,問我如何回應,我沒有下結論,只說我會回覆醫院。

佛教醫院不是機電署所保養的醫院,當前機電署也沒有工程在醫院內進行,只有醫療氣體是由機電署監管的承判商香港氧氣公司保養,若有故障他們會直接聯絡氧氣公司。電力工程可追溯到三年前和八年前的两次要呈報電力法例部的電力檢查,院內有五位技工,保養部的主管是一位電氣科文。

稍後九龍醫院署理電氣督察也來電話,他和醫院的電氣科文剛通過電話,略說出故障的情況,一組制櫃無電,發電機開動了卻不能自動停下來。上次的電力檢查是由他全權處理,若今次需要幫手,他是理想的人才,以他日常熱心工作的表現,雖然佛教醫院不是我們的地盆,就算這麼夜,他也會樂意接受這項工作。只是他剛在醫院接受治療回家,正在病假休養中,不適宜帶病工作。

他也向我提出了意見,但沒有共識,我仍先要向醫科的科文進一步瞭解情況,可否找他們相熟的判頭幫手。我致電話到佛教醫院,科文說他和另一位同事己檢查了個多小時,仍找不到原因,醫院相熟的判頭聯絡不上,他請我派人到塲協助,言情懇切,因明天是星期日,未必能找其他人幫手。03/04/2009

Page 137

03/04/09/Fri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對機電署不忠誠

對於佛教醫院電氣科文懇切的請求,我深深體會到他所處的困境,他不是公務員,未必承擔起一些大過失。深夜回到我工作的醫院處理電機故障並不罕見,但那是我工作的地方,物料和人力都足夠支援。

本想告訴對方佛教醫院不是機電署保養的醫院,不適宜在非辦工時內到塲,我的電工牌是不夠資格進行維修工作,若有事故是損壞機電署的聲名,機電署的督察知法犯法。

我答允會到現塲了解,他聽了連聲道謝似放下心頭重擔,只要機電署有人到塲,可即時解他窘境,若我也不能做好修理的工作,一是我技術知識不足或故障十分複雜,如故障進一步惡化,全部可由機電署承擔。

我住在新界,門外人稀車疏,很難找到的士,更不會有市區的士路過,佛教醫院在樂富邨附近,我要乘两程的士才到,時鐘快到午夜十二時。出門前先致電我的上級,電話接通但沒有人聽,可能睡了。我再打電話給上級的上級區域經理,都是無人聽電話。

我沒考慮到尋求他們的指示可否到佛教醫院,這對他們也是一個難題,因我已答應醫院前往幫手,打不通電話可能對雙方都是好事,我只是想知會一聲,可能我這次的修理工作是非法進行,有意外發生是否算工傷,給電死了是否因公殉職而可葬於「浩園」,「靜雞雞」做公家事未必帶回好結果。

在九龍醫院和院務主任Y小姐的例會中,出席者必有區域經理,工程師,高級督察和两位督察,通常大家都不會請假,齊齊出席接受Y小組的公審,各人要自行拆招或坐以待斃。

在會議中她很常責備我的處事方式是「靜雞雞」,我聽到會即時出聲回應,我是公務員,工作是光明正大,有時給她的非理性質問,幾乎氣得會說出粗話回應,幸好從未試過,和她交談,不能大開中門,任她上位,否則她會得寸進尺。提到說粗口,在2001Y小姐曾用非常的手法,處理其科文投訴機電署的員工在電話中用粗口駡他,科文記不到說粗口員工的姓名,但見到面一定認得到,Y小姐竟帶同科文到機電署的工塲認人,我見她衝入工塲,才知她來者不善,但無權阻止,工塲找不到,該員工可能在機房工作,Y小姐問我她們放工的時間,她說到時再來認人,她對於粗口絶不容忍,待她走後我即時致電區域經理,他也覺得事情非同小可,即聯絡Y小姐的上級,畢竟機電署的工塲是政府地方,不能容許認人算帳的事件發生,Y小姐知道是我通風報訊告訴其上級,說我包庇說粗口的下屬,日後無論她在言談中任何的挑釁語言,聽了雖心中有火,回應時都要慎言。(04/04/2009)

Page 138

04/04/09/Sat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殘舊的電氣三寶工具

假期的日子,找人做突發的修理工作並不容易,電話多聯絡不到,幸好醫院有24小時輪值員工,在2001年佛教醫院有意把院內的電機設備交機電署保養,也一併接收其工程部的員工,盈運基金是金漆招牌,取價自然斤兩十足,也沒有特別抬價,和其它醫院價格一樣,不折不扣,以機電裝置為基準。行政經理看到報價單只能苦笑,沒有合作機會。

夜深出門工作還是不習慣,故障不是來自我負責的醫院,到塲先了解情況,那位電氣科文用了數小時也未能修理好,我不熟悉現塲環境,可能會用機電署名氣為他頂一頂,若未能短時間做妥,只好說聲抱歉便要離開,不會上報區域經理糾集人力再來,苦戰到天明。

两程的士誇過了两個漫漫長夜,由星期六的深夜坐到星期日的凌晨才到達佛教醫院。醫院的科文和另一位同事已在大門等候。也沒有理會他所說的客氣話,不為來而來,急步到的到了電制房。

科文說電燈公司沒有停過電,發電機却自己開動,但又不能自已停下,若用人手關掣,醫院的緊急電系統會沒有電供應。星期日未必找到發電機保養公司的員工,發電機能否支持到星期一也是問題。若半途壞機,藥房和殮房最先受到影響。

類似的故障我也處理過,並不是千篇一律相同的毛病,科文給我綫路圖,制櫃的電路很清晰,因是電力檢查時必需要核對的資料,只是發電機的綫路郤不對徑,電力檢時發電機的控制綫路是不用理會,唯有靠自已的經驗去判斷。

科文交給我一些工具,電工所用的三寶工具沒有一件像樣的,似是家庭主婦的看門口工具,那個測試用的電表(AVO),如我十多年前在焚化爐所用的擺針表同牌子同款式,93年我在瑪麗醫院任二級電氣監工,每人都分派一個電子測試表,那款擺針表己不大有人用,更開玩笑這個測試表是有內傷的。

拿起這個測試表真是感慨萬千,九龍醫院電工所用的工具,作廢料抛棄的也較這些可靠和好用,制房內雖有冷氣,在這七月的炎夏,我額頭上的汗滴,顯得空氣不流通和冷器不足夠,很快的給我找到故障的根源,原來控制綫路中三條保險絲其中一條6安垃的保險絲燒斷了,大家心裏都暗自歡呼,可以很快收工回家。

制房內沒有放置後備保險絲,科文的同事說工塲內會有,他即時去取,我和電氣科文在電制房內精神赳赳的大談風花雪月,他讚我的技術了得,名下無虛士,他的同事很快返回,两手皆空,只是多了一條如手掌長的多蕊軟電綫。05/04/2009

Page 139

05/04/09/Sun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沒有後備保險絲(灰士),醫院員工把手上的銅絲電綫揚起,說可用銅綫替代灰士,用銅綫做灰士,可把時光例流20年,那是電氣舖才用,機電署所用是一種標準的綫條灰士,但價錢貴,電氣舖幾乎都用銅綫,一些對電氣不認識者,竟用鐡綫,保護的作用會消失,電路若再有故障,可會引致火警。

事急可以馬行田,但安全必需有底線,我不接受用銅綫做灰士,而灰士架沒有套坑,設計上是不淮使用銅綫灰士,短路時會爆出火球。

由於故障的原因已找出,沒有後備零件,我可以離開醫院回家睡了,至於是否用銅綫替代,責任由他們承擔。

機電署所保養的電制房會掛有後備灰士,早期是排在一塊木板上,日子久了會積滿了塵垢或接位處會出現氧化致導電不良,部門安全官提議用保鮮紙包裹,九龍醫院的廚房可隨時取用保鮮紙,工程監工說最實際是做一個箱子,把灰士掛在裏面。

電制房沒有掛上備用的保險絲,有經驗的電工都會聯想到怎樣去找灰士,我不是責備佛教醫院的電工沒有經驗,同一例子也出現在九龍醫院,令我少睡了半晚。

某夜凌晨两點鐘,九龍醫院通宵班的電工致電話給我,說舊手術室的升降機,供應電源的總制有一條灰士燒斷,大樓只得樓上两層,二樓本沒升降機到達,醫院委託了建築署加開此層的門口和換了升降機的內架,升降機已使用,仍在保養期,供應升降機的電力總制在地層一個小小的電制房。

當更電工說在地層的電制房找不到後備灰士,問我如何處理,那個小制房小如一張單人床也放不下,當然不會掛上很多後備灰士,告訴他可以到其它的電制房尋找,也可以在制櫃上一些後備的電制把適用的灰士拆出使用,若新灰士更換後再燒毀,或沒有後備灰士,可通知護士,叫她轉告建築署,那年代沒有一條龍的服務口號,與建築署壁壘分明,各做各事。

把相關要注意的工作情序告訴了當更員工,也知道必有後備灰士,理所當然可以再入夢鄉,明天還天上班,矇矓之間電話鈴聲再響,可能當更員工出了事,果真是他來電話,他說升降機己恢復行走,

我不知當更員工為何再來電話﹖和他分享工作成果,叫我不用擔心他的工作能力,不想我繼續發夢,聽完這個電話睡意已全消。06/04/2009

Page 140

06/04/09/Mon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佛教醫院的電制房內沒有掛上後備灰士,我也不同意用銅綫替代,唯有向電制櫃打主意,本想返回九龍醫院取用,只是這條用在控制綫路的灰士,也未必掛在電制房內,可能要到貨倉提取。辦公時間外進入貨倉取物料,要做文件記錄,到上班時交給貨倉管理員核對,並要發出工作修理單作註銷。

夜深人稀,的士停在機電署工塲的門口,一個督察衝入貨倉內提取物料,接著又乘車絶塵而去,醫院的保安員看到監察錄影系統,以為我是家賊。

打消了返九龍醫院的念頭,就算因而取到嘉許信會多了升機的機會,也不值得去嘗試,逗留在現塲是盡我之力而為,打開電制櫃的門和檔板,終於在一個功率修正電箱(電容箱)找到類似的灰士,只是其安培數值很大,我取出來研究是否適用,在塲的醫院員工精神一振,即時可以放工的希望再重現。

又是一次經驗的考驗,先要決定接駁灰士的電綫所能負載的安培數要大過換上去的灰士,且判繼要準確,看見電綫的粗幼度我也不大肯定,沒有量度器在手,只靠自信,醫院的員工見我對着灰士發呆,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我把灰士更換後插回,接着而是「扑一聲」,灰士座爆出了火花,新換的灰士又再燒毀,在塲的人都嚇了一跳,我暗中說一聲好采,若我用銅綫接駁,我的手可能會給燒傷,算是我多年工作經驗的回報,機電署都很強調工作上要注意安全,所以一些超技術的工作手法,也不鼓勵去做,只是環境不容許多考慮,有時做了才算。

一般而言,更換一次灰士多能把系統回復正常,系統回復正常後不再理會什麼原因燒灰士,就算總制跳脫,也是一樣處理,再次燒灰士是綫路有問題。

這一回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抱着再嘗試之心繼續修理,拿起那個有內傷的測試表和家庭式的電氣工具,把制櫃的後檔板拆開,看到那如臂粗的電巴,觸電無得救,疲勞的體軀也要強逼振作,小心翼翼去找故障的所在。

發電機房沒有冷器,機器轉動的噪音弄到頭昏腦漲,額上的汗水如雨下,眼鏡片上的水點令到視線模糊,雖提示自己要小心,畢竟是斯力不從,用紙巾把耳朵塞上,可減少噪音入到五臟六腑,衣褲盡為汗水濕,渴而不想飲,在自已工作的醫院,可以叫下屬找來風扇,使工作環境不會太惡劣,若時間長,可以使用流動冷器機和冰水驅熱火。07/04/2009

Page 141

07/04/09/Tue

Next Page


嘉許信與升級無關()
生活中不能缺少運氣

苦作約一小時,終於找到有一條電綫短路,我把它脫離,燈光一閃,發電機聲浪轉沉,系統回復正常,大家歡顏重現,再找出另一條完好灰士,我仍是心有餘悸把它十分小心插上。

這時電話响起,時間己是凌晨一時半,午夜來的電話幾乎全是九龍醫院當更打來的,上半夜在佛教醫院,下半夜在九龍醫院,魂去歸來兮。

原來是正在放病假的署理電氣督察來電,關心我工作的情況和給我打氣。離開前告訴醫院的電氣科文,用一條臨時電綫暫替代損壞的電綫,以防電燈公司突然無電供應時發電機不能自動開動,而所換上的灰士是不合適的配搭,要儘快更換。

醫院的員工送我離開,也感到他們內心的喜悅,我告訴他們不是要為盈運基金賺錢才來的,門外有的士直接到新界,到了家門沒即時下車,今天是星期六的良宵,有很多夜遊人仍在大牌檔宵夜或通宵野火會,我吃完宵夜才轉乘新界的士回家,這些全是自掏腰包。

事後我用內聯綱寫上在佛教醫院的工作時間和的士費,文中我說明無需取回補假,暗示人工可免收醫院,只取回交通費給部門。以盈運基金初行時所收取的服務費用,督察時薪約為500多元,逗留在佛教醫院只是個多小時,私人公司午夜工作是平常人工三倍。

當時我看到盈運基金所收取顧客的特別時薪服務費,督察級中的電氣,機器,冷器,屋宇裝備,電子,五行不同的工種中,以電氣督察收費最平,電子督察最高,相距超過100多元,但各行業的督察所支取的人工和享有的福利一樣。

今天的頁面配圖是另一封值得回憶的嘉許信,是九龍醫院的行政經理寫給區域經理和高級督察,再由高級督察轉送給督察和助理督察,醫院的經理還送來西餅,我影印副本親手到工塲交給了两位一級監工,他們當時也有在塲參與工作,我也叫文員貼在佈告板上,自從有當更員工向我投訴好消息他們從來收不到,以後在佈告板上張貼的新告示,文員都會用相機拍下,証明我所收到的訊息,訃聞和喜訊都會通知大家。

這次在3號風球下去檢查天台的高聳圍欄,是我首次坐在吊船上,但沒駛出外牆,吊離地面約二十多呎,在風中吊船飄盪盪,十分刺激,今次是多學才敢用,上級曾安排我上過吊船課程。08/04/2009

Page 142

08/04/09/Wed


天文台的女厠()

天文台在普羅大眾心目中有两個定議,負責非法活動的把風者,稱之謂天文台或睇水,街上的流動賭檔都有這些另類揾食者,睇水不會用女人,若在街上把風,面色崩緊週遭張望,可能會給人誤會是企街女,登徒浪子上前問價,撈偏門的女人不會安排做天文台,也沒有女厠的問題。

前數天剛缷任的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在電台節目中,自詡其中的一項政績是推動聘請女天文科學官。他說74年天文台請科學官,他曾問人事部可有女性申請,職員答有女士申請,但無論該女士條件如何優越,都不會安排面試和聘任,因天文台沒有女厠和更衣室的備設,當時他尚未任到署級官員,推動大事興建女厠是有難度。

厠所的裝備數十年來有很大改進,肯花錢建造的厠所,一屁股的腩肉壓在馬桶上,盡情奔放,水濕風乾,即時可享受一條龍服務,雙手只需做事前完後两動作,拉下褲子和抽起褲頭,幹完那事兒不用洗手便可施施然離開。

74年的機電署,技術職系少有女性,所見都是寫字樓文員和茶水間的嬸嬸,辦公室內都設有女厠,歧視或忽視女性使用厠所的權利在政府部門屢見不鮮,而有些厠所的使用更有階級限制,80年初在機電署加路連山舊總部,地下近修車部的一個厠所,門外貼有告示,不是文內所定的職級,請勿內進。

在九龍醫院內,因女厠的問題也鬧出了事端,因厠所的問題,我將一個承判商所派註在寫字樓做清潔的女工解僱,也有女文員投訴不為她們設立女厠而投訴,醫院女院務主任也投訴機電署女職員在厠所內講粗口和食煙。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故事,每一項工程都有一個故事,九龍醫院機電署女職員所用的厠所卻所有幾個故事。傳統政府文化都不重視低層女員工用厠所的問題,而我面對這些問題時,沒有嚴肅處理,也頗令她們感到尷尬。

我初到九龍醫院的寫字樓,是一座丟空的英國式两層高受古物古跡保護的病房大樓,內裏不准任何改裝,樓上分開左右两翼,各有八間房,機電署佔用三間,由監工,文員和督察分用,技工在地下。其它房間醫院只用來放置物料,走廊两端各有一個衛生間。

在機電署辦公室翼端的衛生間內,有两個獨立有門的厠所,一間浴室,衛生間有一道主門,設計是女病人使用,走廊另一端的衛生間是供男病人用,但給醫院鎖上,機電署的工人外間稱為雜工,幾全是男性,其中一項職責是清潔和打掃工作,清洗厠所也是他們份內事。由於是女病房厠所,所以沒有男性所用的尿尿兜,两格厠所由十個人共用,只有文員是女姓,她是公務員。09/04/2009

Page 143

09/04/09/Thu


天文台的女厠()

與我們一齊工作的政府女文員,對男女職員共用厠所歷來沒有多大異議,可能她對我們所處的環境有所了解,這是醫院的地方,我們是寄人籬下,不能太苛求,若她覺得有歧視的成份,可以要求調職,我們不能用性別作選擇,要求部門派來的文員是男或女,但沒有女厠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舊寫字樓用厠的模式相比已有改善,不需要和街外人共用公厠,我們都向前望,新大樓正在興建中。

其後女文員調回伊莉沙伯醫院,總部派來了一位女文員,她是以三個月為一合約期由機電署直接聘用的臨時文員,98年亞洲金融風暴,她工作多年的公司倒閉,而她是首次在政府部門內工作,三個月合約期她認為太短。

那時政府內部已在蘊釀縮減人手,幾個月後99年的新財政年度,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正式宣佈停止招聘公務員,接下來一浪繼一浪的削減人手編制,由19多萬公務員減到16多萬。

政府內部每年都有3%的員工自然流失,幾全是退休離職。但不能一刀切說不能補充失去的人力,可改聘短期合約員工,公務員的編制人數減少,但整體人數沒大改動,工作量在各部門都與日俱增,盈運基金的生意額沒下降,靠部門代請短期合約員工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唯有在工程合約中,由承判商代出資先請人,各很其利,成本效益較聘請公務員來得化算,老生常談有危必有機,高調說此話時所站的地方必須不是在危牆下。

合約女文員不知道政府部門的內部運作,只是怪怪的覺得為何沒有女職員用的洗手間卻為何聘用女文員。我亦提到她接替先前工作的文員也是女性,工作已有三年,先前是用醫院的公眾洗手間。由寫字樓前往公眾洗手間要十多分鐘,她面上目無表情的回應,不知她是否相信。合約是三個月,現在人浮於事,不能因洗手間之事辭工不幹。

過了一個月,她走到我的辦公室,向我投訴厠所的問題,她說有些男同事如厠時沒關門,两格的厠所都是向正走廊,若用厠者不關門,路過走廊內望,可見水花落玉盆,耳聞高山流水小調,寒天更是煙霞繞翠堤。

我和她一齊到厠所,看怎樣處理她的投訴,剛踏人衛生間,我倆即時退出,一個二級電氣監工正在用厠所却沒有關上門,我沒有即時返回辦公室,和女文員仍站在走廊,待那位監工走出門,在她的面前訓示他一頓。看她面上泛出潮紅,可能她沒想到所投訴的事即塲繪聲繪影重現,監工說對不起,忘記了關門。在我三年來用這厠所的回憶中,我也是忘記他門用厠所時是否有忘記關門﹖10/04/2009

Page 144

10/04/09/Fri


天文台的女厠()

多年前到日本旅行,在東京一個商塲,也到過一個男女共用的洗手間,男可用尿兜和厠格,女士只可用厠格,也是不公平的設計,地台沒設有水坑,讓趕時間的女士就地解決,日本法例可能容許男女共厠,但風氣並不普及。

87年機電署康樂組曾舉辦旅行到沙田彭福公園和嘉道理農塲,堅尼地城焚化爐電氣督察是委員之一,所以也帶了孩子捧塲,年份仍清楚記得是因有相片掛在廳中,當時彭福公園是旅行熱點,走到洗手間,見有一條人龍在男厠外等候,擠擁情況罕見,原來男厠為女士佔用,一位女導遊,站在男厠的入口,疏導她的女團員如貫的進入男厠,婉轉鶯聲向門外的男士頻說對不起,人龍的男人也沒有起哄,十分欣賞這女導遊的急才,厠急無分男女,可以包容。

為了平息臨時女文員對厠所的投訴,不能引用日本男女共厠的例子。但可把两格厠所分為一男一女,只要在門上貼上告示,便有所交待,8個男職員共用一厠格,一個女職員獨享用一厠格,資源不合理的分配,除非在女厠加鎖,難保男職員不闖入女厠,這是古物大樓,厠所木門也是非凡品,開孔裝鎖會把古物破壞。

另一個方法是向醫院借用走廊另一端的厠所,它原本是男病房用的衛生間,己丟空多時,更合男人方便,但堆滿了醫院的物料,要向醫院申請,更要把剝落的牆灰髹漆,男同事要改變幾年用厠的習摜,捨近行遠,他們會否覺得新來的臨時女文員是矯揉造作,站在息事寧人的立塲,三個月後可把她辭退。

我告訴臨時女文員會跟進事件,也口頭通知監工和助理督察用厠所要關上門,但沒有用正式文件把它貼在佈告板上,因技工是用自己在工塲的厠所。過了數天,厠所木門上貼有告示,通知大家用厠時要關門,那是女文員貼上。我告她不能在院內亂貼標語,應在標語下加上部門的稱號,否則會很快給撕掉或給人塗鴉,尤其是在厠所內可能會被加上不文字句。

我曾多次試探該女文員厠所的問題,她有時欲言又止,似有委屈無從說,我沒有單刀直入的去找答案,是否有男職員在用完厠所後,條條fing 走出來才抽上褲子,有意無意的去裸露身體,欺負她是外來者不敢直言,說出了真話會丟了飯碗。

前綫員工無聊的行為,有時會給管理層麻煩,新年的月曆多是判頭送來的公司成品,也有另類的男士偏愛的裸女月曆,有監工掛在自己的寫字枱上,自從聘用承判商的女清潔工,我已禁止他們掛出,好色者當有所抗拒,因多年來都可以掛上裸女月曆,他們用另類的方法回應我的指示。11/04/2009

Page 145

11/04/09/Sat


天文台的女厠()

聘用承判商做日常清潔工作,較用公務員工人(半熟練技工)在服務,薪酬和管理方面價廉物美。而公務員工人做清潔的工作只是職責部份,不做清潔的工作可以全身投入技術磨練,因他們在接受技術考試及格後會有機會晉升為技工,今日在機電署技術職系尚有少數在高位而未退休者,也是由此最低職位而攀上者。

為了方便清潔男女職員使用的洗手間,只要求承判商派來清潔女工,而男員工沒反對清潔女工進入他們的私人空間的更衣室,但清潔女工向我投訴,她在做清潔時,仍有員工闖入內大小解,我告訴她每天清潔的時間要固定,並要在門外貼出告示,若再有員工闖入,即時通知我,因我的辦公室在隔壁。

由於有清潔女工和工程判頭的臨時女文員在寫工樓工作,她們有時會進入監工的辦公室,我叫該監工把裸女月曆抛掉,他沒有照做,只是把裸女的露點地方塗了一些特別顏色作遮掩,有同事說戴上3D打機眼鏡仍可以看到月曆女郎的全相。

我是不接納把露點的裸女月曆掛出,塗點的裸女是本月份的頁面,餘下的月份女郎仍是纖毫活現,我也沒氣怒,也不是泛道德主議,亦沒用上司的態度下壓,大家可以作為舒緩工作壓力的另一個話題,只道目前環璄不適宜,你可以要求公務員事務局改例。

其後他把裸女月曆掛在更衣室內,女文員是看不到的,清潔女工雖是較年長女士,也不知會否視如不見或處之泰然,雖是男人赤條合法裸體的私人空間,也沒有問是誰人掛出來,我和他們是同用一個洗手間,不能視若無睹,見一個消滅一個,由新年初起的幾個月,愛開玩笑的員工也會用打游擊方式掛出裸女月曆,我也不去追究,裸女月曆是判頭暗自送給員工作為自用。

機電署派給每位員工的「品行及紀律指引/Guidelines on Conduct and Discipline (請看今日配圖)」,18頁的文章中英各半,沒有相關條文說明有關掛月曆事項,但也不可能全部細節詳列,但暗藏一句金石良言,請大家自律。

在九龍醫院十三年的工作,和下屬相處十分融洽,是吾師吾友,沒有接過有關個人被投訴事件,也沒有給上級召見指出管理上的問題,在階級對立的矛盾上,此岸對彼岸,中間浪打浪,我站在前綫員工的綫上,有時也和管理層有不一致的看法。

我調到電力法例部時,一些到總部上課昔日醫院的舊同事,也主動找我喝茶,細談去來今的閒事,只記得有两位己離開機電署的一級監工曾對我說,給下屬投訴有關補水的事,其後竟轉到亷政公署,雖證實無其事,說時也是忿忿不平。12/04/09

Page 146

12/04/09/Sun


天文台的女厠()

九龍醫院第一座新大樓在99年中完工,我們由英國古式病房改成的寫字樓搬往則在2千年,主要是過了千年蟲的大日子,因所有應變措施都是以舊寫字樓為根據地,入伙日也做了敬鬼神的瞻禮,也廣邀了醫院組九龍區的合作伙伴(顧客),冠蓋雲集,到者皆是當朝紅人。

醫院給機電署安排一個十分優良的工作間,工塲寬敞光猛近街,樓底高約二十多呎,和殮房雖同一樓層,但各在東西两翼,冥日不相遇,更設有女職員的衛生間。女性用的洗手間是斯文女白領交換心事的私人空間,若沒有女上級的寫字樓,眾女更可肆無忌憚的發洩,還我野性真的我,也可深妝淺化,一出一入給男職員一個皎皎新姿。

74年天文台無女職員厠所,所以不能聘用女科學官,隨後才加裝女厠,九龍醫院新大樓機電署的地方設有女厠郤棄而不用,是官塲的大男人主儀作崇或是殖民地遺風,但肯定不是部門的政策,只是地方官的王者之風。

高級督察把女洗手間變成茶水間,內放雪櫃和微波爐,更有枱椅供員工休閒。先前調到伊利莎伯醫院的政府女文員重回舊巢,以為新的上級夾着新的辦公大樓有新思維,竟然不給女員工一個私人方便的地方。

我沒有告訴她曾有臨時聘用的女文員投訴在舊辦公室內沒有女職員專用的厠所,這可能會撩起內部矛盾,三個選擇必要揀其一,求調職,投訴或以和為貴,其實工塲內也可以有地方作茶水間,只是沒有在女厠內調啡加奶即塲飲用時的一股熱流。

政府女文員也以為和前一樣男厠她也可用,今時真的不同住日,男厠內有沐浴間和更衣室,她只能用醫院的公厠。原本給她用的洗手間是十分闊落,且只得一個格位,數十位機電署的員工只有她是女身,一枝紅艷露凝香,關上了厠所門,可以在內姿姿整整,絶不會有下家急不及待拍門。

女文員和高級督察在樓上同一辦公室,沒有公厠,要乘搭升降機下一層,可能是私隠,沒有聽到她有微言。

以前在舊座的辦公室,先後共聘用了三位臨時女文員,只有首位曾投訴男女共用洗手間,其她两位女文員,沒有異議,可能沒見到嘔心事,首位女文員在厠門的內外,都貼上有機電署印記的通告,﹝用厠請關上門﹞,男職員都知機電署一向用心良苦,用厠時都會自覺把厠所門關上。13/04/2009

Page 147

13/04/09/Mon


天文台的女厠()

第二座新大樓03年完工,與第一座相距較遠,所以醫院也為機電署再提供一個大工塲,內有三間房,一個物料供應倉和一個電子部工塲。

工塲隔鄰是男職員衛生間,設有浴室和更衣櫃,在大樓的設計圖則中,沒有機電署女職員洗手間,因機電署的寫字樓仍在第一座康復大樓,已設有女職員的洗手間。

在我先前所工作過的部別,洗手間內都有同事賭錢,且樂此不疲,九龍醫院這两座大樓的洗手間,則肯定沒有員工賭錢,因洗手間在我的辦公室隔壁,我絶不捨近圖遠,過厠所門而不入,進入厠內我不用敲門作示警或乾咳幾聲我來也,若有人賭錢當給他們算帳。

督察和其下屬都搬到新大樓,而高級督察,文員,倉務員和當更員工則不用搬離,新大樓的物料供應倉則改為寫字樓,由督察,助理督察和承判商臨時文員共坐,這是我在九龍醫院的第三個辦公室,是一級降一級的面積縮少,可以說是江河日下,最後調到電力法例部,辦公室只容下一張寫字枱,伸平體軀腳頂牆,頭臚己掛出了行人道,回想從前是失之交臂,好環境下不盡解風流。

作為機電署的一位小員工,從大處看部門,有两項改革是十分值得讚許的,一是盈運基金,另一項更是德政,把一些從來尊養處優的督察拉落水,讓他們見見世面,參與機電署的主流服務工作。就是推行完善服務(Integrated Services)

新辦公室多了屋宇裝備督察,先前我負責的診所和衛生署的維修工作則交由他負責,是小組的領頭羊,隨隊有二十多人,另外衛生署深水埗的一座大樓則由電子督察做主管,再不是他行事管她娘,屋宇裝備督察很少有機會管理技工級的下屬,曾試過一連數星期,每天早上鄰房都有激列的吵架聲,是真理越激辯越出火。

作為醫院內的電氣督察,工作的類別是五福臨門,除了本來要處理的,電氣,機器,冷器三行,還增加了屋宇裝備和屋宇建築的工作,本來我曾要求更上一層樓,管理醫院的電子組,但老細恐我會做到六神無主,不理會我的提議。

電子組是部門的寵兒,我在瑪麗醫院任二級電氣監工時,已覺他們是「非同凡響,格格不入」,到了九龍醫院任督察,看他們還是如隔了一層紗,助理督察和監工心中常有疑團,流水高山下,入海無清濁。21/04/2009

Page 148

14/04/09/Tue


天文台的女厠()

新的辦公室,有两位是合約承判商的臨時女文員,分別幫助屋宇裝備督察和我處理一般的文書工作,主要是學習使用中央新電腦成本運作系統,學習這新系統是十分吃力和花時間而且是很難上心的。

寫字樓在大樓地下的下一層,她們用洗手間要到地下的公共洗手間。機電署派在九龍醫院的主管是高級督察,區域經理的辦公室在伊莉沙伯醫院,其後醫院組九龍區的两位經理調位,區域經理的辦公室便遷到九龍醫院。

督察們的辦公室是十分擠逼,似不可能再騰出地方安置龍頭大哥的寶座,為方便管理是可以再裝修和督察們共在一個辦公室或同在一樓層,現在則是怪怪的,三個人的辦公室位置是3D垂直三角形。

有一次醫院的例行會議中,醫院的女行政經理走進來,說醫院行政部有一空房,可以給區域經理使用,區域經理在考慮時,我已搶着代答,區域經理最好坐在督察的辦公室,我可給他斟茶遞水,在塲的督察聽了也有點愕然,沒有下級會喜歡和上級同在一辦公室,無理由﹝引苦入室﹞,山高皇帝遠是十分愜意的。誰知醫院行政經理反應奇速的回話,和所說的配合得天衣無縫,她說區域經理坐在她的鄰房,她也可以方便給他遞茶,全部人聽了都大笑。本想畫蛇添足加多幾句,我老細的鞋應由我擦他才甘之如飴,且理所當然。

與這位醫院女行政經理交往由第一天到我離開九龍醫院之日共十三年,她無架子,常帶笑面和包容心,絶不強詞奪理,一言堂要對方屈從。區域經理是代表機電署在院內的決策者,她安排區域經理的辦公室在鄰室,是有遠見的謀畧者。在本書的第142頁,她給機電署員工的嘉許信,不是三言两語傳統的客氣語,文字差不多佔了半張A4紙,還送來數打西餅,我也自掏腰包出茶錢與同事一齊分享,這封信值得回憶是在三號風下坐在吊船中,雖未駛出街外,在吊船內飄飄盪盪的感覺是十分神奇。

我不同意區域經理坐在醫院的行政室部內,是他可能會被院務主任Y小姐﹝挾持﹞,天天給他講閒話,話中有話,一百萬零一夜也說不完幾位督察們的罪行。分配給區域經理的房間很細,不能再改間格安排女文員坐位,幸好一星期內他只坐三天,其它時間在將軍澳醫院。

由於要把往來總部的文件送到區域經理的辦公室,我要向醫院申請女文員的職員證,醫院的行政部內有女職員的洗手間,她可以不需要使用公共洗手間,而幫助屋宇裝備督察的女文員,是沒有職員證,為了方便用更衛生可靠的洗手間,二位女文員都是結伴齊齊到醫院行政室的女職員洗手間,某一天,醫院的院務主任向我投訴,機電署的女職員在厠所內吸煙和講粗口。15/04/2009

Page 149

15/04/09/Wed


天文台的女厠()

向我投訴的女院務主任不是負責醫院設施的Y小姐,雖然是同姓,卻是一柔一剛,只是剛者不帶柔。她說其中一位女文員說粗口更在厠內吸煙,當時醫院已有通告不准吸煙,這份通告在佈告板中是常佔位置,若她們是醫院的職員,明知故犯,會即時解顧。

她再補充說行政部內有两個女職員洗手間,我們的女文員竟選用高級女職員的洗手間,雖然這個洗手間沒有指明是給高級女職員使用,但近機電署區域經理辦公室也有一個女職員洗手間,何以她們捨近圖遠。

厠所是發洩身內有氣的好地方,是名正言順的嗅罌出烏氣,本來說粗口不是男人的專利,女院務主任是擔心若有訪客到洗手間,會壞了醫院的名譽。我的職員證和女文員的一樣,沒有註明是機電署員工,只是寫上不同的職級,上有醫院的名稱,站出來看證是百分之百醫院的職員。

院務主任所描述的女文員,是幫助屋宇裝備督察的那一位,我沒有說不關我的事,請向我的上級投訴,因我的女文員也有錯,她不可以帶無關的人進入醫院的行政辦公室。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說話模式,見人說人話,見到老外說番話,對陌生說客氣話,見到上級說尊敬的話,情人說愛話,家有河東獅者可對她說模稜兩可的花話,至於甚麼時候講粗口,在你想辭職不幹又想到山水日後從此不相逢,則用口控制腦袋,丟什麼書包都可以。

在辦公室內,常聽到有男同事說粗口,也沒覺得奇怪,都是管工程判頭時的順口溜,我曾對我的女文員說,若有男同事在她面前說粗口,要即時通知我,她從沒有向我投訴過,我卻遺漏若有女員工在她面前說粗口又如何處理,這情況日後竟也出現,那是另一次女厠事件,我把承判商的清潔女工炒魷魚,下文再詳寫。

那位被投訴吸煙和說粗口的女文員,不曾在寫字樓內聽她說過,至於我自己,也不敢肯定和其他同事交談時會不會應其聲尾,溜了粗口。在我所跟隨過的多位上級,無人在說話中夾有粗口,其中的一個高級督察,小學還未畢業,也不聽過他有說粗口。所以是否說粗口,與一個人所受過的教育程度無關。

在我的公務員生涯有不少奇事,曾有上級教我用粗口訓示下屬,才可收震攝之效,事緣我由技工升到堅尼地城焚化爐任二級監工,上級一級監工不愛用筆,我替他處理全部文件的工作,剛升任監工不知怎樣管那班技工和學徒,上級用两個字教我「嗅駡」,我問他怎樣嗅法﹖他說用粗口,但沒論如何,我都是管不好,可能口技沒有他那麼嗅,用粗口駡人還是那麼有板有眼有台工。16/04/2009

Page 150

16/04/09/Thu


天文台的女厠()

女院務主任向我投訴機電署女職員在醫院行政部高級職員洗手間講粗口和吸煙,對方若秉公處理,可以即時控告吸煙的女文員,在厠所講粗口,可能是心中有氣,在污煙瘴氣的厠所內,上下一齊發洩,也無可厚非。

口述投訴也要開檔案作紀錄,在ISO系統中,列明相關的處理情序和所用的表格式樣,在高級督察的辦公室門外,掛有一個透明膠箱,是接受外人對部門的服務提出意見或投訴,信箱是申請ISO認證時才裝置。

十多年來在九龍醫院只見過两封投訴信,都是上世紀事,一封來自醫院,另一封是公務員牙科診所的主管醫生發出,Memo 的文題都寫上 Complaint,前者說前綫員工的工作責任不足,牙醫投訴員工沒有即時處理要求修理牙椅的工作。至於有否投訴管理層的,若有該信件必是寄往總部,我未必知道。

有來有往,我們的員工也投訴過醫院,我經手則有两次,但都給我擺平了。一次是在沙士其間一個員工驚恐不安而貼出大字報作情緒發洩,說進入病房時護士不給他足夠理的保護裝備。另一宗是員工投訴醫院的一位護士,說她態度狂妄,呼喝和責備他,員工心有不忿,且有見證人。他叫兒子用英文寫了整版紙的投訴信,詳列事件的來龍去脈,鏗鏘有力的文句,力陳該女護士的錯失,他叫我把信交給醫院。

若是公事上的遭遇投訴,應用公函寫給醫院的行政部,那不是我的職級能力範圍,在把事件交到上級前,要找與他一齊工作的同事了解,但那位遭投訴的女護事,逕自走到我的辦公室,她可能知道會被投訴,承認當時工作壓力大,出言無禮,沒有即時致歉,說時聲音哽咽飲泣,我安慰她無需太擔心,事件仍在處理中。

若投訴合理,而發信者是政府部門,醫院高層未必把事情輕輕帶過,她可能會受責難。這是首次有員工用信投訴醫院,員工平常不滿是一張廖廖數字的修理單,內裏包含了多項要求修理的工作,前綫員工帶去的物料不足應付。

再次找來想投訴的員工,他心中仍有怒氣,告訴他曾見過他想投訴的護士,婉轉的說出當時會面的情況,確證他的投訴合理,且護士也有歉意,我只能暗示但不可明言,萬事以和為貴,投訴權仍在他手中,且讚他兒子的文筆了得,最後他終把投訴撤回,事件我沒有向上級滙報。

今次我們的女文員遭投訴,由始至終我都無向上級尋求指示,院務主任的投訴也給我較大的迴轉空間,她不是用文件或電郵發出,很簡單的處理方法是不准女文員用醫院行政部的洗手間,但我沒有找她們了解情況,因吸煙和講粗口的女文員不屬我管,有危有機,我好把握此機會向醫院申請近工塲處一個空置的女洗手間。17/04/2009

Page 151

17/04/09/Fri


天文台的女厠()

投訴我們女職員的院務主任,是不負責處理我申請使用近工塲的空置女洗手間,要轉到另一位女院務主任。我們搬到此新寫字樓時,已聘有承判商的女文員,只因都是大男人式的主管心態,沒有多一些關心女文員的私隠。前一座的新大樓,工塲內有一女厠,其時也有政府女文員,也把心一橫將女厠改為茶水間。

我把申請女洗手間的理由如實向院務主任道出,地下的下一層,醫院是用作擺放物料,部份地方是殮房,只有一小辦公室,幫死去病者的家屬辦喪事,沒有女職員,其它的地方是機電署工塲和寫字樓。

院務主任也不大喜歡外人使用行政部的女洗手間,更何況會有入在厠所內炒蝦拆蟹,既然厠所是丟空的,她同意交我們使用,但醫院不負責清潔厠所。女洗手間在公眾走廊,出入要鎖門。

寫字樓有三位女士,两位是文員,一位是清潔女工,有了自己的厠所,三人都覺得方便,厠所只有一格,但三個人尚可夠用,且洗手盆位的空間足夠放置两張麻雀枱,两位女文員仍是一齊到洗手間,關上了門是厠內任我行,煙不離手,粗口照舊。沒有上級的指令,醫院的女保安不會在自己的地方捉人。

三個女人成堆,是大件事發生的根源,清潔女工可能發夢也想不到,因這個厠所會給炒魷,也不知是否大家互鬥的結果。

新屎坑三日香,算一算過不了幾多日子,某天女文員向我投訴,厠所給人在內鎖上,是清潔女工在沖涼,門給鎖了直到放工時間。

早上和女文員到洗手間察看,這是在接收厠所後首次進入她們的私人空間,洗手盆鏡子上的天花,掛了一個架子,吊着女士的內衣褲,近牆位放了機個箱子,都是清潔女工的私人物品,文員沒說錯,關上門是沖涼和洗衣服。

找來清潔女工,問她為何在放工前把厠門內鎖,她說在沖涼,厠所在公共走廊,文員入內用厠把門打開,為免體軀公眾外露,所以一刀切將門鎖上,我告訴她待文員下班後才可鎖門沖涼。

以為事件可了結,某天女文員走到我的辦公室,放聲大哭說清潔女工駡她,說她在老細前講她是非。其它的詛咒都駡到她身上,那位清潔女工仍照舊在放工前把門鎖上沖涼,沒有聽從我的指示。18/04/2009

Page 152

18/04/09/Sat


天文台的女厠(十一)

我問清潔女工為何不在放工後沖涼,她說要趕時間回家煮飯,原本沒有這個女厠時,她是沒地方可沖涼,只有才沙士期間,醫院開放了两個男女公用洗手間,讓進入醫院工作的外人可以沖涼更衣,以免帶菌回家。

她說出了自己認為充分的理由,大家有了溝通,事情有解決的空間,準時放工是打工者的合理要求。告訴她女厠內沒有淋浴設備,洗衫和晾衣更不適宜,濕淋淋垂下的內衣更把洗手盆上的鏡子部份遮蓋了。

我仍沒有向她下達不准在厠所內沖涼的指示,但沒教她如何和两位女文員溝通,例如在沖涼前可知會她們先用厠,但有了心病的女人能否交心互諒呢。我是不讚同清潔女工的行為,地面上有積水會有機會把進入厠所的女文員跣倒,若事前不知情,我可置身事外,因女厠不是機房或工塲,不會定期走進巡察,但事情曝光,無退卻餘地。

女厠的遠處近殮房位有一個大大的女衛生間,也是空置沒用,內裏設施齊全,可以沐浴更衣和大小二解,我也成功向醫院借到鎖匙。帶同清潔女工入內,特別說明只可用作沖涼之用,不可擺放私人物品。

以為事件可以平息了,但過不了多久,女文員又梨花帶雨在我辦公室哭訴,她也知道我已安排一個沖涼房給清潔女工,我難以理解為何再生事端。找來清潔女工,她說那個洗手間接近殮房,雖然全部燈開了,仍覺隂森恐怖,內心發毛,且有煙燭焚音,飄入室內。

我聽了也沒話可說,那時尚未推行五天工作,她的淋浴室高位有窗,就算在寒冬,她沖涼時太陽尚未在西邊落山。

有時對一些以我為大行私走精面的員工,是要動真氣去整理,但不能發惱拍枱,用行動告知他/她們的行為不一定沒錯的,在考慮這位清潔女工平時的工作表現﹔一級監工曾屢次向我投訴她,我都替她化解了,還給監工以為我包庇她,解顧她是無可奈何。

承判商通知她後,她向上級高級督察哭訴,高級督察沒召我到寫字樓解釋,只用電話問我事情的始末,沒有叫收回解僱令。事前我也沒和他商討,因自覺是小事和有能力處理。

機電署有足夠的溝通渠道,高層也有落區作親善訪問,前任署長黎仕海也有幾次來到九龍醫院,在會議室內和員工對話,可以自由發問,不是作「秀」的。19/04/2009

Page 153

19/04/09/Sun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世態炎涼說讀書

機電署對員工的培訓也算重視,任何大機構對員工的要求,並不止於其工作上的表現,員工的素質和對公司核心價值的認同也是要透過培訓課程,才可達到水乳相交上下同心的局面。

在醫院組時,署長訂下的指令,每位員工每年都必需最少有四天的課程訓練,一般而言,前綫員工很少主動申讀課程,但合約制公務員則十分踴躍,因他們的合約多是一年,曾試過有再續合約短至三個月。只因要遷就政府年度的人力政策和資源分配。98年由機電署派到九龍醫院的第一位臨時女文員,是三個月一期續約,做者心常忐忑不安,一年有四季,對她來說,四季的續約都要有心理面對無飯開的寒冬,後來她投考到警務處,臨時合約二年,這是聘請合約公務員的雛型。

蘇州過後無艇搭,所有課程是免費選讀,有些是先自付款後取回,合約公務員都選讀一些私人公司認同或法例指定從者業必須持有相關證書的課程。

ISO系統中,員工的培訓也是認證審核的要求,而新的年度必須由區域經理計劃員工需要參加的課程(Annual Training Plan),有些員工甚至會被安排多於部門要求的四天課程,在醫院組中,所有我曾出席過的課程,幾大部份由上級安排,前綫員工抗拒上課的心理,交通費要自掏腰包是主因,早年有些課程是有交通費津貼,我不作志願報讀原因上了課後,枱面的文件積壓更多。

部門為了想摸底,一些日間工作繁忙的同事,究竟有幾多員工是真真正正想持續進修,放工後去報讀有實用的課程。我從未申請報讀夜間課程,因每天的放工時間幾乎身不由己,帶著疲於奔命的軀殼去享受讀書樂,能支持多久。有些課程也是專為工餘人士度身訂做,可讀性甚高,由於不是強迫性,仍只是合約公務員反應最積極。

練訓部所提供的課程百花齊放,有些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我由醫院組調到電力法例部後,放工的時間是鎖定了,两個月一天在假期的輪班候命,若當天有工作,是可以取回補假,工作崗位的壓力和在九龍醫院相比,更不需要帶文件回家思量,離開辦公室,身心俱得洗滌,心無所掛。所以再有興趣報讀訓練部的課程。

在電力法例我所申請報讀的課程,用「世態炎涼」形容也不為過,全部不批准,不批的理由沒有說明,不批就是不批,也奈何不了,我所申報的課程,並非全和工作時間有抵觸,除了由公務員事務局所辦的普通話課程要在白天上課,其它都在公餘時間,有些在星期六,全部的課程約需數千元。20/04/2009

Page 154

20/04/09/Mon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功名不可書中求

出席的課席有相關配套和致贈紀念品,海外課程我也參加過,一些有特色的課程,也可終生受用,例如能源效益,空氣質素,升降機等。離開機電署,不算入了寶山空手回,也學了一些真本領。乘搭升降機見到一些風吹草動的故障,也安之若素,處之泰然,知者無懼,甚至為噪狂者作心靈解壓。下表是十三年在醫院組所接受的課程訓練,一些課程無證書派發或遺失,列如一大堆ISO證書和綠咭都不再寫出。

o    Piped Medical Gas & Vacuum Systems for Authorized Persons, EMSD, Hong Kong.

o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Workshop for Facilitators.

o    Lan & Networking.

o    TQM Workshop

o    Lifting Appliance and Lifting Gears Regulations.

o    Dental Chair Technical Training Seminar (oversea training at USA)

o    Dangerous Substances Regulation.

o    Chinese Input Method-Changjie.

o    Computer Hardware Troubleshooting.

o    Lead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A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Workshop.

o    Suspended Working Platforms Regulation.

o    Location of Underground Electricity Cables.

o    Occupation Stress.

o    Upgrading to ISO 9001:2000 Training Course.

o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or Course.

o    Metrix Training Course.

o    Customer Services Improvement.

o    Basic Accident Prevention.

o    CMIS Training.

o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o    Basic Safety Management.

o    Foundation Level Environmental Auditing Course.

o    Practice in Indoor Ai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    Periodic Check L.V. Installation.

o    Biomedical Equipment.

o    5-Lead Auditor Training Course.

o    Medical Gas Safety Training.

o    Certificate of Competence in Workplace Noise Assessment

o    Certificate of Competence in Manual Handling.

o    空調系統保養訓練課程.

o    品質意識訓練課程.

o    升降機課程        

Page 155

21/04/09/Tue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機電署內多賢能

今日配圖的書,不是我推介的好書,而是機電署所舉辦的訓練課程所送,我所出席的課程有書送歷來只有两次,另一本是電力(線路)規例工作守則(1997年版)

本地有些課程或集思會,還包膳宿和部門設計的紀念品,外地的課程,機票膳食外,尚有每天的零用錢也更可以申請行李費等。

圖中的書是當年在加路連山舊總部出席課程每人分發的紀念品,除送書外還加送一個有部門標誌可裝手提電腦的袋子,所送的書共有三本,目前我只留有這本閒時翻閱,當時還未普及在外間的顧問公司上課,講者是自己同事,用書作出席課程紀念品,頗有創意,講者己退休,是時任醫院組的總技術員黃家輝。

有時聽前輩高官講書,有所得着不在其表達主題的內容,反而其在機電署的奮鬥史還是可歌可泣幾可編成史詩的,聽來也引人入勝。講者一類是白手興家,另一類是由機電署奶媽喂大的,大可取其菁而棄其蕪作自勉。

己退休的值班工程師錢湧芳說他是機電署內首先使用電腦的員工,電腦是他私人便當。又說他少壯之年敲鎚頭裝一支光管只需两小時,今天員工用了先進的工具,例如用電池式的油壓波鑽,也要用同等時間,言下說員工的工作心態和效率不能與時並進。

ISO系統下,事前事後的工作安排所花的時間和文件的處理,更多於實際工作的時間,站脚位的高度,超過了两米,不能用梯子或枱子而要搭高台,高台要由受過訓練的員工才可架設,最後要經過合資人士評估其安全才可使用,站在流動工作台的員工要用安全帶。

我們提供的服務是維修和保養,新裝置簡單如安裝一支光管也是由承判商負責,講者並非不知,只是借桑駡槐,有些他所講也非無的放矢,例如法例要求蒸氣鍋爐的操作員必須持有相關證書,部門多次安排員工參加由外間認可團體所舉辦的課程,但考試合格率奇低。圓工無承擔之心,因蒸氣鍋爐操作員是要輪班工作,有員工坦言屢考不合格只是不想做輪班工作,且牌費要自付,其後部門誘之以利,以一刀切下不為例代出牌費。

除蒸氣鍋爐操作員要領牌,法例指明電氣從業員也需要有牌,電工牌有嚴格的級別區分,但由機電署負責保養的樓宇,員工可豁免,部門也希望在職的員工申請電牌,且其工作資歷可即時獲批核,仍有部份電工沒有興趣申請,只因不想付牌費,三年期為400多元,員工祈望電工牌是由部門簽發應免收牌費。22/04/2009

Page 156

22/04/09/Wed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三年不用學習

政府所定的內部政策或指引,除非是紀律性,一般都容許部門首長有彈性的處理,只是文件去到前綫的官吏上,如手握上方寶劍,任他揮舞,下位者只有噤若寒蟬。

前文我說過在電力法例部所申請報讀的幾項課程都不批准,理由多是說與工作無關,上文表內我所讀的數十項課程,幾許和工作有關,但073月在九龍醫院所申讀的課程「建造業強制性基本安全訓練課程(綠咭)」,上級不批准卻沒寫上理由。但在電力法部卻又批准。

若管理前綫員工的高官用2007-2008年公務員事務局發出員工資助訓練計劃指引,應給我說明,我也無需接二連三失敗又失敗去申讀課程。其中的附加條件是申請人在政府所餘的服務任期須超過三年或以上,另外有訂明所有課程應於工作時間以外自行修讀,而報讀的課程必須與工作有關,但文件不似是函蓋所有課程,因在部門的官方喉舌「群聲」訓練部課程的欄目中,從沒有提示三年內退休者,休想報讀。

前文說過我很少主動報讀課程,但在ISO系統中有列明某類課程員工必須修讀,除此也沒有心儀的課程或有動機去要自我増值,但卻有一個課程想去報讀是為了塞人之口。

06年機電署已開始接替建築署在九龍醫院做小型的樓宇維修工作,駐塲員工全是機電署的合約承判商所代聘,由一個相等於助理督察(Assistant Clerk of Works)帶領幾個技工,當中有木匠,泥水匠和水喉匠等。他們都是由我負責監管。這方面的知識我是一無所知,是外行充內行,也是在摸索中學習。

有一次收到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來電,一幅做完了油漆的牆壁要機電署收貨,做好油漆的牆約有两張乒乓枱大,我以為自己有能力處理,所以沒有通知助理建築督察同往。

Y小姐的工程,一幅小牆的交收也有多人候命,所有工程的交收各行業要有其代表,機電署是督察級以上,醫管局的工程顧問工程師必須到塲。到了現塲,我站在人堆中和判頭閒談,一會兒Y小姐問我的同事為何尚來到,全部人在等他收貨,我說這單工程我負責見證收貨,她直說我無建築工程知識,何從收貨。在塲的判頭聽了也幾乎發笑,一小幅新油漆的牆,機電署駐在醫院的督察也無資格見證收貨,我也給她話氣窘到面紅,責任收貨人是醫管局的顧問工程師,只要我肯在文件上代表機電署見證確認,油了漆的牆能出什麼亂子,在走廊上幾和她爭吵,最後在眾目睽睽下給她攆走,通知助理建築督察同事到塲。

其後訓練部為有接做建築工程部門的同事開設了相關課程,十四天課程供監工級以上報讀,為了自我增直去報讀還是要和Y小姐分庭抗禮去爭辯機電署的督察是通天曉,知無不曉,不學也有術,通才但不是精英。23/04/2009

Page 157

23/04/09/Thu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在美國俄亥俄州砵蘭鎮受訓

199771 日是香港回歸日,港人頓覺幸福倍增,不再是殖民地下的孤兒。這年更是我任公務員最開心和值得懷念的年度。

那年的12月,我和另一位醫院組同事飛到美國學習修理牙椅,這一次有機會出外學習,是運氣得來,也十分多謝時任區域經理,公平公正處理此事。原本是委派我的上級機器督察前往,但他說該段時間家有事務處理,所以拒絕了,所以改由我前往。

盈運基金的部門,中層的員工有較多的機會出外學習,但並不是所有督察都會被派往,要看區域經理怎樣拿揑他的標準和他是否會御駕親征。

這一次的學習是根據一項採購合約,衛生署的牙科診所更換一批牙椅,供應商要負責訓練購買牙椅公司維修部的員工,醫院組共有6人分三期前往,班內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共有21人,亞洲區還有两位來自新加坡和日本,美國本土和加拿大佔多數。

a-dec 是美國出名的牙椅製造商,廠房位於俄亥俄州(Oregon)的一個小鎮砵蘭(Portland),砵蘭這個小鎮在那年代,港人在報紙的娛樂版中,會讀到很多港星到了加拿大的温哥華,再聯同已移民當地的港星到砵蘭鎮購物。該地的購物商塲同集一區,儼如一個小市鎮,我到當地上課的時間剛在聖誕月初,商塲內的温馨歡樂節日氣氛,此地是與眾不同,我幾乎天天晚上逛商場,也行之不疲。

一些出外交流或學習的課程,若只在一個地方,有同事會帶同女友或太太同往,日間各做各事,晚上共謀其事。機票男是公費,女方是免費,因是男人代出。男人出外公幹,在課程完畢後,可以使用自己的假期,在當地和女伴繼續旅行,費用自付,若當地有親戚,更可打其秋風,食當地住家飯,但回程機票可改日期,若回程非原本的學習地,機票差價要自付。

公營機構高層和政府高官出外是住酒店,有其取巧性和灰色地帶,因費用自我申報,早前有公營機構高層到澳洲考察,住在自己當地的家宅,竟虛報是住在酒店,各地政府都採用簡單的憑單回錢方法,那位高官怎樣找來酒店的單據,在內地有專賣收據的店舖,給公職人員憑單收公費。

我們住的地方是製造商安排,不是酒店式的樓房,而是類似電視片中的美國西部牛仔集居地,有騎馬和馬拉車出入的两層平房,現在人則改稱為汽車酒店(Motel),也是有特色的小居所。24/04/2009

Page 158

24/04/09/Fri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在美國俄亥俄州a-dec牙椅製造商的訓練課程,早上8點製造商用車子把我們從汽車酒店接到廠房,午間和廠內的工人一齊在飯堂吃午飯,直到下午四時才離開。

除了理論知識,還要學習修理模擬故障的牙椅。訓練工塲內,各人都分配了工具,我和同事一組,他是機器督察,我是電氣督察,剛好是修理牙椅需要的技術組合,機器的範疇較大,主部份有油壓和真空系統,两人分工合作,把故障找出和其成因寫在報告上,放學前交導師批改,五天的課程都頗緊逼。

政府各部門,都有定期派公務員到海外培訓,培訓時間有長達一年,以政務官的培訓時間較長,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現任立法局議員,在其回憶錄一書中,寫出在1986年任政務官時,被派往美國史丹福學院,修讀為期一年的管理課程,而她的丈夫也和她前往,並在當地找到工作。

另一位警務處督察黃奇人,在其回憶錄「警官手記--六十年代香港警隊的日子」一書中,寫他在1968年曾被派到英國接受培訓半年,當時他也是和太太前往,如前文所說,若同行受培訓,交流或參觀。若大家都是同事或相識的,其太太或女伴都會自組團做跟得夫人結伴前往。

我們的課程只有五天,為了適應地區的時差,我和同事都在四天前到了美國,部門給了我們九天的零用消費共1966.57元,( 見今日插圖 ),由盈運基金在出發前三天發出了支票,數目絶對清楚,一毫一分都盡算。

若折算美金每天有20多元,美國生活程度雖高,我也覺得足夠,因我們住的汽車酒店,內有商塲和餐廳,早餐和晚餐是免費,上課時午飯在廠房吃,五天課程出入有車載,三餐白食白喝,晚飯後可以到中心區的商塲遊覽,酒店有專車接送,貼士也不用付。

在未上課前四天的假期,我和同事搭公交車到各地觀光,他未入職政府前是當水手,俄亥俄州20多年前來過,由他帶路也有信心。香港沒有直航飛機到俄亥俄州,先乘飛機到洛杉磯,再轉內陸機到俄州,共十六小時的飛行,首天到達時體軀己十分疲倦,但精神煥發。

在香港生活打拼多年,也是首次乘飛機到美國,先前我去美國是由親友駕車從温哥華出發,主要是到西雅圖,由西雅圖到砵蘭,要多數小時車程。

小鎮內民風温淳樸,居民談吐十分有禮,中國人在當地不多,我們曾到唐人街,雖然在星期六,也少見中國人,環境較温哥華更寧謐。25/04/2009

Page 159

25/04/09/Sat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ISO
是大家接受的管理模式


生產牙椅的廠房是一層式工廠和寫字樓結合的大廠房,牙椅大部份的組件是自己生產,車間的擺設齊整,秩序井然,培訓的首日,職員帶所有學員參歡廠房的設備時,終給我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在佈告板上有一份通告,原來廠方正參加ISO認證,也寫上一些大家要導守的規條,更訂明了罰則,若員工給發覺違規,會被罰美金五角錢。

我在醫院組時,經歷了四次新的ISO認證,其中職安健(OHS18001)不是屬於ISO的系統,但我們所用的方法和申請ISO一樣,功夫做足,絶不欺塲,TQM(優質管理)是機電署在管理系統上,追求更善美﹐可不需要申請做認證。時任署長黎仕海最愛用的句子,沒有最好,但可以做到更好。TQM是把更完善的系統,主動的推介到外間,讓人評審,其後在美國參加比賽獲奬,奬品在早前的文頁配圖介紹過,而TQM在推行時,前綫員工也沒理會,我只是上過課,在尖沙咀女青年會的禮堂白吃過一次飯,也算開了一次眼界。高級督察和工程師在台上用話劇的形式或唱雙簧或數白欖的遊戲,去介紹這個系統。整個TQM都是高級人員參與,我幾乎沒有見過相關文件。

在所有認證申請時,部門也沒有採用奬罰措施,使員工更加關注部門的要求,牙椅生產商用罰款代替教導,是私人機構的慣常做法,可即收立竿見影之效。佈告也註明所罰到的款項是用回員工身上,廠方不會入袋。

97年我尚未開始接觸ISO,盈運基金仍在購思如何把這個系統引入,牙椅生產商的職員也有講及ISO系統對他們來說是必爭之物。由於我們是首批從香港來的學員,寫字樓的經理在吃午飯時主動的走到我們卓前,和我們閒談,他想多了解此地市塲,這次衛生署所買的牙椅數量不少。其實今次的課程也有安排香港的代理商派員學習,名單上有該公司學員的名字,卻不見來上課。

課堂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大家都在聚精會的學習,沒有閒聊天氣景觀,晚上回到酒店,歐美的學員都到酒店的士高消遣,我和同事乘酒店的專車到商塲遊覽,日子越近聖誕,商塲的氣氛更吸引。

對於這次的學習,是廣闊了視野,但回到香港所學到的未必有用,督察落手落腳去修理牙椅是十分罕見且也不必要,前綫的員工也足以應付,返回寫字樓,訓練部會為曾到外地學習的員工,開一個簡報會,向到塲的嘉賓介紹所行的得着。

這次美國之行的砵蘭鎮很近温哥華,我委託了旅行社代辦機票,機票的錢當然是自付,但卻不能由温哥華直接返港,只因價錢較貴,旅行社轉了彎子,巧名立目,回程時我要先由温哥華飛到美國才可返香港。今日配圖是課程證書。26/04/2009

Page 160

27/04/09/Sun


機電署的訓練課程()
美國培訓-飯錢無限,情色費自付

我們住的汽車酒店配套齊全,一人一房,房內两張單人床,體積較香港傢私店所見的雙人床還大,放了两張大床,房內仍不覺侷促。餐廳氣氛也頗浪漫。

我和同事首晚在此餐廳吃飯時,曾討論我們吃餐的費用有沒有上限,先前我們已知道餐費是由牙椅製造商負責,政府部門用公帑吃飯每人都有限定消費,且要先行申請,我曾吃過幾次,在ISO九龍醫院申請認證評核時,由帶隊工程師,招待認證評核員吃午飯,大家閒話家常,沖淡在工作時你要進攻我被逼要防守的緊張氣氛,飯錢每人不能超過百元,最近公營機構平機會被審計署批評,十多人在北京吃飯,每人消費500多元,吃得太豪了。

港元100元只能兌13美元,在這餐廳只能吃到一隻大熱狗和一杯咖啡作晚飯,漫長一星期晚晚如是怎生得了,最後還是吃一個最廉價的晚餐,也要30多美元,份量很多,碟子幾有一張櫈子大,碟上舖滿了全是可吃入肚的東西,絶無取巧,事後也沒有秋後算帳要自付超出的費用,也稱讚製造商,最後的畢業晚餐,邀請全部學員到市中心的一間餐廳,預祝聖誕節,當天為19971212日星期五。

每天課餘後和同事在餐廳吃完飯後都和各自回房,其他學員都到酒店內「的士高」找娛樂,我則獨自乘酒店專車到市中心的商塲遊覽,正直聖誕大減價,雖然是美元價,折算較香港更便宜,順道買了禮物到温哥華。

我們入住汽車酒店時,有牙椅製造商的職員陪同,我們是被包團員且是公費學習,但仍要用信用咭作紀錄。我離開酒店是星期六早上的5:30鐘,製造商有專車接我到機塲,早一晚己通知酒店的登記處,由於我太早離開,登記處沒有人,也不知道是否要繳付其它費用。

由砵蘭飛到温哥華不需一小時,所搭是一架19座位雙引擎飛機,全機只得三位乘客,其中一位是空姐,飛機泊在機場很遠的地方,空姐是負責把行李放入艙內,登上飛機只需踏上两級的木櫈,近登機位的引擎幾可用手摸到,但沒開動以方便乘客上機,另一隻引擎轉動的聲音發出吵耳的聲。飛機在飛行時很穏定,離地面不高,感覺是坐高山纜車,速度和火車相若,在馬路上空飛行時,覺得是坐在有翼的車子內,只是不需理會交通燈,任我自由行。

返回香港不能照舊路經洛杉磯,先由温哥華飛到三藩市再回港,回到寫字樓,訓練部會安排所有曾到外地學習的員工,自已報告此行有可所得,不是用公帑白吃玩樂的。不久收到信用咭的月結單,竟有數百元在汽車酒店的消費,追查才知是酒店內看電視成人節目的收費,事前我並不知道,幸好沒有沉迷,價錢可能高過看現塲真人表演,若信用咭收不到錢,他們可能派收數佬向牙椅製造商收費,再向機電署追討,我可能會被懲罰公職時間內看情色電影。27/04/2009

Page 161

28/04/09/Mon


醫院內的餐廳()

星期日一份報紙(見今日配圖)刋載九龍醫院西翼大樓的職員餐廳無牌經營,並刋出經營公司的名稱。西翼差不多有四十年樓齡,連地庫共有七層,天台的中央冷器系統和大樓同年,早前設計冷氣是不供應病房,目前是靠窗口機,啟德機塲搬遷後,大樓曾考慮拆卸,不知因何原因擱置,近年大樓的屋宇建築和電機設備都陸續更換,受先天性樓積所限,改善只能做到見步行步,能源效益和維修保養都很花錢。

被揭發無牌經營的餐廳,也勾起一些可寫出的回憶和事故,大自然的人和物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醫院曾因這間餐廳少收了數十萬元的電費,衛生工程部組成了一個調查組,調查事件中是否有人失職,我是被調查的主要對象,全部都開檔案作紀錄,幸好峰迴路轉,這間餐廰的老板在新合約續期時,同意繳付少計的30多萬元電費,若新合約續不成,餐廳棚尾拉箱不幹,醫院可能要向機電署索償,失職人員可能會被懲處。

西翼這座餐廳無牌經營並非不能售賣買食物,它的營業執照只是職員餐廳,不能向公眾開放,醫院在新續約時也會列明,絶不會包庛,為何經營者偷雞去幹,而不向食環署正式領牌?

早期政府部門的餐廳,以方便公務員和做有良心好顧主,食品價要美而廉,也要讓私人經營者有賺錢的空間,於是把部份地方開放給公眾,營業的條款並不會詳細分類,但今天的模式已改變,向公眾開放的餐廳,要向有關部門申請牌照。

九龍醫院的两間餐廳,舊合約期內都向公眾開放,但新合約時,必要依據新條例經營,醫院是業主,經營者長遠計是要賺錢作回報,若餐廳做到符合發牌的條件,要投資很多錢去做配套工作,食品的售價會昂貴,醫院於是提供了一標準模式的塲地,電力,冷氣,消防,供水和排水等。內部的裝修和牌照申請由租者負責。

九龍醫院邀請建築署為這两間餐廳的改善工程策劃,而近九龍醫院的廣華醫院早前的餐廳,也是工程改善後可以向公眾開放,所以向該院取經。

考察廣華餐院的餐廳,由九龍醫院的高級院務主任帶隊,建築署有十多人到塲,原來內有一班建築署的培訓建築師,機電署則由助理屋宇裝備督察和我做代表。

經過建築署的評估,醫院两間餐廳只有一間可做改善工程,另一間不可以就是今日被投訴的西翼餐廳。棄難取易是我在九龍醫院多年給建築署的評價。例如由舊座到康復大樓的行人天橋若非時任院長在工程會議中,高聲痛駕建築署,若拖延建橋會到傳媒把事件張揚才把事情解決。28/04/2009

Page 162

28/04/09/Tue


醫院內的餐廳()
督察失職怎樣處理

九龍醫院的两間餐廳都是同一經營者,不能開放給公眾的一間,經營者先前也是知道。醫院職員很少光顧這間餐廰,街外客多是學生,價錢較附近的餐廰平,餐廳的平台雖無冷氣,以前很多人坐在那兒,因一片大草地在眼前,後來起了新大樓,且座位是向正殮房。

建築署所提出不能改善的理由,是餐廳的地台負載能力,其下層是地牢,我們曾入內察看,要在地牢內做一個鐡架承托,他們說電機裝置也要改位,但都可以做到的。

餐廳開放給公眾是便民的做法,令附近的學生和工人都可以吃到價廉食物,這間餐廳和我的寫字樓近在咫尺,所見的衛生程度更勝外間的茶餐廳,沙士之後,我已沒有光顧醫院內的餐廳吃午飯已有四年,改到附近的素食店直至離開九龍醫院。

非法營業事件曝光後,醫院內還有一間可招待外間客的餐廳,但對面的醫院管理局也有餐廳,而新改建的衛生防護中心也有一間職員的餐飲店,餐廳若靠醫院的員工光顧,前景未許樂觀,九龍醫院在其舊合約完結時,可作工程改善,以符合新做者可以領取餐飲牌,長遠所投的資源可以在租金收回,建築署沒興趣做的工程,可找機電署。

昨文提到這間餐廳,醫院在三年內少收30多萬電費,只因我們前綫的同事,每月抄表時把電表位的小數點看錯,每月萬多元的電費只收千多元,抄表的電氣技工前後有數人,竟無人看懂分表上的小數位,而負責通知醫院收電費的監工卻沒察覺,我是電氣督察,在給審查時也無話可說,卻沒有承認自已失職,今日配圖是類似餐廳所裝的分表,以後所有呈報給醫院的分表電費,都親自處理。

談到工作上的失職字詞,我並不陌生,我們和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開工作例會時,坐中有機電署工程師,區域經理,高級督察,两位督察和一位合約建築助理督察,Y小姐有時找出事故對區域經理說,「你的幫辦工作失職,你是要問責的」。區域經理只能以苦笑回應,因她所提的論點是小題大聲講,修理工作單沒依期完成也可入罪。

我們两位以公務員為身份的督察,工作上的失職其懲罰可大可少,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黃灝玄書面回答立法局議員有關預算案質詢時,08-09年度共有161名公務員被處分,包括一名首長級公務員,7人被革職,18人被着令退休,33 人被嚴厲讉責和加以罰款,佔16多萬公務員的小數。29/04/2009

Page 163

29/04/09/Wed


沙士/SARS(1)
豬流感勿來

本星期世界大新聞,是豬流感的爆發,「豬瘟」在農家生活的人是慣見之事,但變了種傳到人身上,是十分可怕的。墨西哥是今次疫情的首發地,做成了100多人死亡。

香港人很關注疫症會否傳入香港,衛生福利局局長周一嶽言明無可避免,前車可鑑,政府反應亦迅速,呼籲市民注意個人和社區衛生,調子和沙士其間一樣,當年特首是董建華。

我任職公務員其間,最悲情和沮喪是2003年沙士其間在九龍醫院的工作,與1997年獲派到美國培訓的喜悅,是天國與地獄两個極端,沙士過後,雖未至於說死裡逃生,但感恩常念。

這次豬流感,其傷害力度如何,部份取決於市民的警覺性和政府行動是否果斷英明,有了上次沙士抗疫經驗,香港當可安然渡過。

微生學教授袁國勇說數月內會找到對抗疫苗,但要大量生產普遍供應要等半年後,目前仍沒有專科特效藥對付此新變種「豬瘟」,但有學者則說若此菌襲港,會有7000人死亡,不知他用可埋據,是否病菌在不授控制自由行才有此大殺傷力。早前也有專家說若禽流感變種可殺十數萬人,雖非危言聳聽,但置之死地而後生,望更能提高大家的警覺。

沙士期間香港由疫埠到除名雖只是數月,也有299人死亡,內有醫護人員,若從專家推論的死亡人數定疫情的風險,豬流感較沙士可怕。

沙士期間大家在電視所見,都是醫護人員的抗疫事跡,而在醫院內的支援人員,我們機電署的前綫同事,在那艱苦歲月仍緊守剛位,如何面對其日子,我把當時在九龍醫院的工作情況寫出,今天大家面對新的傳染病,也可温故知新。

目前在醫院組九龍區的同事,曾經歷過沙士的塲面,有一半已轉了部別,而衛生工程部的安全主任也離了職,醫院組千多員工,在沙士中全部都安全渡過,但有两人受到感染,其中一人是九龍區伊利莎伯醫院的電氣技工,另外一單機電署少人知道的,九龍區有四位同事,曾到淘大花園收集空氣樣本,雖有保護衣物,但塲中氣氛凝重,令人窒息,談之餘悸猶存。

九龍醫院的醫護人員雖無事故,但其中一位護士,她的丈夫也是一位護士,在聯合醫院工作,是首位沙士犠牲的護士,在憶念亡夫的日子中,她站到醫院天台的欄干邊,當時我在天台巡察機房,看背影以為她是升降機的保養人員,沒有上前了解。

今日配圖沙士時同事穿的保護衣,尚有眼罩未戴上,更大陣仗每區都備有两件生化戰式保護衣作必要時使用。 30/04/2009

Page 164

30/04/09/Thu


沙士/SARS(2)
洗手洗手洗洗手

沙士的名稱初期沒有正式定名,以為它只是來一會兒便悄悄的走,可視為小感冒潮肆虐,後來事不尋常,建串的人命事故,要補救為時已晚。

機電署三月份下達的文件用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而世界衛生組織其後定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國內稱為非典,部門的指引首要是個人衛生監察,提議返工前要量度體温,若超過37.5攝氏度/99.5度華氏,員工要先看醫生。

員工坦言,早上時間怱忙,沒時間探熱,有否發燒靠自已感覺。安全主任買了一批耳探的探熱針,探熱頭有可更換的膠套,員工返到辦公室自己量度體温,並把度數寫在紀錄表上,若體温超出,要上報給部門安全主任和醫院的行政部。為了方便員工,再改用紅外綫電子探熱鎗,員工任何時間都可即測即知自已的體温。

1968年以香港為名的香港流感做成全球百多萬人死亡,2003年香港發生的禽流感,全港殺雞,香港有2人死亡,港人沒有吸收事故的教訓,到2003年的沙士,幾至全城崩潰。

口罩在沙士初期是十分缺乏,只靠醫院供應,每人一星期內只有两個,上了病房工作後,離開便要把口罩棄掉,而進入一些高風險的病房,更要用特別的口罩N95和穿上全身包裏一次棄用的保護衣,也要戴上眼罩和穿上長筒膠靴。

醫院給我們的口罩是綁繩式,我們不習慣使用,因不能把它緊貼面部,未能達到保護作用,坊間出售是用橡皮筋套實口罩,且有小童尺碼,為了誘使年青人用口罩,戴上也可以色相示人,古靈精怪的圖案都印在口罩上,國內用的口罩仍用多重紗布縫合可以清洗的布質口罩。

沙士帶給港人習慣在公共地方使用口罩,普通用的口罩不能全部阻擋病菌入侵,但病患者戴了口罩,在說話,打噴嚏或咳嗽時,口沫不能飛出噴向別人,或在空氣散播病菌。

若親友或鄰居知道是在醫院工作的,沙士其間是斷絶往還,乘搭升降機幾恥與同。我很早習摜離開家門時即戴上口罩,除了吃飯和喝水,整天都戴上,直到晚上入家門時才除下。家在新界,早上乘車時全車只得我一人用口罩,人人見到即遠離,隔鄰的空位是沒有人敢坐的。

亞洲國家中,日本人已很早明白個人衛生對社區的責任和自律,早於沙士疫情發生20年前,我到東京旅行,日本人有病上街都主動戴上口罩,沙士是十分負面的災情,卻帶來正面的公共衛生教育。01/05/2009

Page 165

01/05/09/Fri


沙士/SARS(3)
N95
口罩要經面型測試

昨文說到普通口罩對抗細菌入侵能力有限,爆發豬流感(北美流感)的墨西哥,警察和衛生局人員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向路過者派口罩,目的是不讓尚未病發的帶菌者,其口沫向其他人散播。

若用N95這類型的口罩,是可以做到防止病菌傳染,為何政府不派發或鼓勵大家使用,只因製造這類口罩,不是山寨工廠可以生產,平時也要十多元一個,今風頭火勢,可能要30多元。

醫院在沙士高峰時,使用這類口罩,但給一位醫護士員說其草率行事,她說在美國,醫護人員在使用此類口罩前,要經過面型取模測試,依測驗的數據,員工所用的口罩尺碼不同,若不配合到面型的位置,不能做到預期效果,使用這類口罩初期會有呼吸不舒暢的感覺,全民普及不切實際。

醫院的N95口罩也不能夠用,只能供應很少量給我們,醫院可以幫機電署的員工作使用N95口罩的測試,但不能即時為全部駐院的員工做,其後部門買了測試機,由安全主任負責,所有在醫院組員工都做測試。

測試時戴上的口罩有綫路連到儀器,同時要做八種的表情大動作,(請看今日配圖)每次要一分鐘,要求做的表情動作有(1)正常呼吸,(2)深呼吸,(3)左右擰頭,(4)仰頭呼吸,(5)講說話,(6)扮鬼臉,(7)向前彎腰,(8)正常呼吸,過程20分鐘,但若其中一項,不合格,要全部再做,以找出合適的口罩。

由於醫院組有千多員工,安全主任培訓了一批合資格的操作員,由他們負責測試自己組別的員工,測試後員工會被告知用何種尺碼的N95口罩才合適,九龍醫院尚有两人經過多次測試,仍未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香港沙士的源頭地,是近九龍醫院的一間三星級酒店京華國際,事發的年初國內的沙士爆發已到風頭火勢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土法屋內燻硫磺作消毒殺菌和用板藍根中藥沖濟。港人仍抱隔岸觀火之心態,國內一位醫學教授劉儉倫,在國內他也有診治沙士病人,來港參加婚宴而發病,到廣華醫院求診,其後不治病逝。廣華醫院也和九龍醫院很接近,他住在酒店的9樓。

酒店同樓層還有其他旅客,包括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全部受染,沙士終於向世界出發,但酒店的工作人員卻沒有受感染,再追查曾住於該酒店的旅客,發病的都只是9樓的住客,那段時間我也有和同事到該酒店附設的酒樓吃午飯,雖高消費,但持醫院的職員證有折扣優待。乘搭升降機時是否曾與受感染者同而能逃過一刧。02/05/2009

Page 166

02/05/09/Sat


沙士/SARS(4)
明天不知魂歸未

今日文頁两張配圖都和機電署九龍醫院的同事有關,報紙所報導雖非全部是事實,醫院前綫員工向傳媒的投訴,院長的回應也合情合理,在當前疫情不受控制而進一步惡化下,所有醫院都要接收沙士病患者,而且正座這新大樓入伙才半年,病房設備和空調系統只要畧加更改,是有能力接收沙士病人。

大家的情緒都在受到困擾,每天返工都要面對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有負面的想法難以避免,要怎樣克服才是最重要,其中一位同事在正座新大樓地下大堂外貼了大字報,文句不算激烈,只是在情緒發洩,我曾找他傾談,他也覺得自己所表達的途徑也是不恰當。

外人視醫院為災區,人間煉獄,昔日探病的時間,大堂都擠滿了探病者,川流不息的缷貨區,今天只見稀疏的一两架車,怱怱的抛下貨物,便即時絶塵而去,我曾約了電燈公司的職員到醫院的總制房,相談電表安裝事,總制房和電燈公司的火牛房相鄰,雖在醫院範圍,但都是在馬路傍,對方聽到醫院也緊張一番,把日期押後。

醫院的改善工程若非急於要找數,能拖延到都會改期,平常醫院一些內部茶水會,都向一間知名餅店訂購西餅,時勢非常,不再送貨到醫院, 要自己到取。

今日復今日,明天又如何,沙士病潛伏期為七天,除非足不出戶,被傳染的機會隨時降臨,重災的醫院是沙田威爾斯醫院8A內科病房,主管是沈祖堯教授,面對電視鏡頭,背有泰山重壓,面色蒼涼,細說病房所遭遇到前所未有,中外醫學文獻也沒有蛛絲馬跡可尋到相關的疫情,部門內十多位醫生,竟有一半有發燒現象,更有數人的X光片有肺炎顯示。醫生都累倒了,病倒了,躺在床上的病人怎麼辦﹖

在台灣有幾位醫生抵受不了病房的恐怖和混亂,逃離了醫院,抛下病人不顧而去,台灣民眾大為憤怒,「醫治父母心,專業操守」等的帽子,醫生都不敢戴上,無人能預言自己幾時會倒下。

受沙士衝擊的地方,全世界的醫院都是同一樣的淒涼景況,香港的醫護人員,更能表現到綽越的風骨,沉重的心情,肩負著南丁格爾無我為人的服務精神,不離不棄的堅守在病房內。

一些醫護人員為了避免把病菌傳染給家人,都住在醫院的宿舍,同在一區內,數月不回家,電視的特備節目,播出一位醫生的妻子,和丈夫偷偷的在公園見面,两人坐在公園的石枱上,各據一方,太太把帶來的湯放在丈夫面前,丈夫把口罩除下,除除的喝下,眼看是這麼近,卻又是那麼遠,只因中間隔了一重沙士帳,喝完了湯丈夫把口罩戴上,才敢面向妻子說話,幾多的真情,都給沙士窒息了,沒有久別相逢擁抱的激情,離去時也沒有握手說珍重,悄悄的大家各自上路。03/05/2009

Page 167

03/05/09/Sun


沙士/SARS(5)
入門首件事

前文說沙士疫症帶給香港一個慘痛的回憶,但留下我們對環境和個人衛生的知識。在疫症肆虐時,學校和公司都要求大家出門前量度體温,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两枝玻璃探熱針,是傳統的看門工具,尚未上學的小孩量體温是把探熱針先塗上潤滑用的凡士林再插入肛門內,跟著是孩子呱呱叫,大力掙扎。

大孩子則用口探熱,两類探熱針外型略不同,在探温前要用手把探針搖撼,讓水銀降回起點位,把玻璃放入小孩口內,也是有風險的,偶一為之尚何,今天有新聞一個十歲的孩子在探熱時咬斷了探熱針。若每天返學都要探熱,必需用耳探的電子針,任何年齡都合用。今天20歲以上的年輕人,都嚐過肛門探熱的苦頭,紅外綫的探熱槍更方便,價錢低測出來的温度偏差較大,沙士期間機電署用了三種方法啟導員工上班前測體温,先鼓勵在家中自己探温,其後買了耳探機放在寫字樓,最後用紅外綫探槍,新出品射出來的紅外綫有四點,準確很多。

家庭改用新式體温量度器去接戰疫症,用1:991:49調稀的漂白水抹地和梳化,用火酒或火酒紙抺手,升降機的按手鍵則用透明膠紙遮蓋,寫上每隔若干小時會用酒精清潔。

Page 168

04/05/09/Mon


沙士/SARS(6)
生死茫然有誰知

前文說到市民在沙士期間,獲得了一生都受用的衛生常識,今次的AH1N1流感(前譯為豬流感),政府在沙士得了慘痛教訓,行動不會怠慢。

沙士期內醫院的機電裝置保養工作沒有停頓,文件工作量增多,包括紀錄員工每天的體温,分發個人防疫保護裝備,每月呈報員工請病假的資料,一些被界定高風險的病房,若員工曾入內工作,也要每月呈報。

2003年四月到六月是沙士疫症的高峰期,醫療體系陷於癱瘓和無招架之力,三月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偉醫生和沙田威爾斯醫院行政總監都中了沙士病毒,何兆偉曾到威爾斯醫院向員工打氣,當時曾有人問特首董建華何以不到醫院視察,政府回應說是專家意見,說特首不宜到醫院,大家都是各安天命的。

董特首沒露面,其夫人則有落區做防護推廣宣傳,上台時還穿著全套的保護衣,全身包裹得如一隻糉子,除非要處理一些戶外爆發的疫情,平常無必要穿保護衣出現公眾塲所。

醫院臨時在病房內分開两區,是乾淨區(clean area)和污穢區(dirty area),進入病房要在乾淨區穿保護衣,離開時要在污穢區除掉所有保護衣,機電署的員工進入這些特別病房也是要做相同的保護工作。

在疫症未爆發前,我們進人手術室,深切治療部都要穿保護衣和把鞋子套上膠套,手術室穿的是棉質短袖衣和長褲,頭戴紗帽和腳穿長靴子。

四月首位護士()劉永佳在屯門醫院染沙士死亡,該院醫護人員在五月再傳噩耗,謝婉雯是首位沙士殉職的醫生,六月大埔醫院另一位女醫生鄭夏恩也殉職了。

類固醇藥物不能完全殺滅沙士,醫院的沙士菌日日倍增,正本清源用清新空氣是唯一可減少細菌增長,病房的窗要打開,盛夏的日子雖然冷氣開盡也不足夠,穿上保護衣的醫護人員更苦不堪言,靠打開窗子未達到要求的換風量,於是在病房加裝抽氣扇。

香港所有電器店的抽氣扇都給機電署買光了,為了趕時間,不依正常的工序,是用臨時安裝的模式,但要做到在風季時能防風防雨,也不可改裝窗框和玻璃,先由建築署的承建商拆去整個窗框,抽氣扇掛在有防火膠的木板上,臨時電力和裝扇的工作都由自己的員工處理,數十把抽氣扇要在短時間內裝好。05/05/2009

Page 169

05/05/09/Tue


沙士/SARS(7)

醫院在沙士其間雖慘遭蹂躪,還不致潰不成軍,束手無策,全民的衛生意識日漸提高,抗疫力度增強,我們在病房加裝的抽氣風扇是臨時使用,所得的數據初見成效,一些特別護理病房,需更大的換風量,要改用大風機裝在病房的天花頂上層。

除了病房要注重空氣流通,門診部或候診室人多聚集的地方,都放置了流動的換風機,請看今天的插圖,所有醫管局的門診部都放有此類的流動換風機,價錢昂貴,它的作用是把現塲的空氣吸進,經過隔菌過濾綱再將空氣放出,過濾綱能做到如口罩的隔除細菌能力,這個隔菌綱不能清洗再用,一塊要千多元,該機只作備用,在有流行感冒病發生才使用。

最近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坐在患者前後三排座位的乘客才需要跟進檢查,傳染病專家勞永樂醫生批評,應把所有飛機乘客和酒店的住客同樣隔離七天觀察。港大微生學系主任袁國勇解釋,飛機艙內的空氣換風量是每小時20次,細菌飄離帶菌者不遠時會即時被高風量帶走,標準的傳染病隔離病房換風量最少6.7,九龍醫院的隔離病房超過12次,而用作治療沙士的病房每小時換風量更高。

醫院是和病菌理身肉搏的戰塲,醫護人員是戰士,先要保護他們的健康才可作持久戰,容易忽畧的小風險也要關注。醫生為病人在房內檢查,他的椅子或站的位置要在下風位,事前已由我們作出測量,病人面對醫生談話時噴出的口沫,可由天花的回風喉位送出房外,經過幾年的改善,硬件的設備己十分完善。

醫院是最先使用電子感應水龍頭,防止交差感染,厠所內的乾手機在開動時會把地上的塵菌吹揚,都改用抺手紙,更提議沖厠時要把厠板放下,人排出的糞便給水的沖擊力撞成小粒會四處飄揚,出入境用作監察人流體温的紅外綫測温儀也是在沙士期間裝置,商場和大廈入門位的地毡,都會定期噴上漂白水作殺菌之用。

前两年爆發的小型禽流感,醫院也即時發出內部警示,沙士所學的知識也合用,我們有一項特別工作,把門前的大噴水池關池放水,避免吸引雀鳥到噴水池飲水。

由於有醫護人員放工後,不想回家以避免傳染給家人,平時丟空的宿舍又再熱鬥閙起來,幾人合住一單位也不介意,大家都可能是帶菌者。醫院也開放沐浴間,給在醫院工作的外人或工程承判商的工人,讓他們可以在沖涼後,把身上的工作服更換。病人的衣服是交給中央洗衣房,一些高危病房病人更換的衣服,醫院要在自己的小洗衣房消毒清洗後,才交給中央洗衣房。和同事開完會若到街外食飯,各人都自叫一碟,把口罩除下,各自低頭吃完便即走,沒有口沫橫飛,吹水鬥咀的詼諧塲面,大家都提不起勁打開話匣子。06/05/2009

Page 170

06/05/09/Wed


沙士/SARS(8)
淘大花園的沙士菌由排水管進入其它住戶

生活在沙士惶恐的2003年,在那醫院工作的日子,活着是愁不來怨不怒,返工天天戴口罩,放假閉門家裏坐,一切都冷漠,六親都給斷了,討債的也不敢上門,門前無債主,家中若出現了沙士病人,真是愛莫能助,探病也不准,同住的都要隔離十天作醫療觀察。

學校停課10多天,小孩子是天真無邪,也覺假期來得不尋常,總覺一切都沒趣,父母不停嘮叨,洗手洗手,不可用手擦眼,也不可和其他小朋友抱抱,两小無猜也不可共吃波板糖,也不准落街到商塲,家中尚有温情,不用戴口罩,食飯不用公筷。

我工作的醫院不是治療沙士病人,在重點治沙士病人的醫院,醫護人員和機電署的員工在精神上都十分沉重,也不知細菌是怎樣選擇攻擊目標,何以醫護人員首先遭殃,中招都是沙士,醫生也迷失在他們所學過的知識中。

沙田威爾斯醫院幾乎給沙士吞下,急症室也要闗閉一星期作喘息,接著是聯合醫院,病者是來自淘大花園E座,不同樓層也沒有交往的幾個家庭都先後染了沙士,全座居民要到麥理浩渡假村隔離十天,衛生署派人進塲大消毒,傳染病專家到塲了解,機電署醫院組的伊利莎伯醫院和九龍醫院共抽調四人到淘大花園幫手。

我不是其中派去的壯丁,在機電署所提供服務的醫院,這時的沙士保護裝備是不足夠,政府物流處所買的沙士保護物先供應給醫院,我的同事署理助理電氣督察,有親人是醫護人員,他也提供不少沙士實戰的知識,醫院管理局的電機設備保養由他直接負責,在那兒我們可以間接知道市塲上的醫療物品供應商誰人有存貨,我們會即時開單購買,只要數量不多,全部有求必應,所以我的辦公室內,有足夠的沙士保護衣物。

這位署埋助理電氣督察在出發到淘大花園前,已囑咐大家買定要回家穿著的衣服,身上所穿的一套,到了災塲雖穿了保護衣,大家回程返回寫字樓時,所坐的政府車內可能出現交差感染。

幸好去淘大花園的同事沒有受到感染,那位曾到淘大的署埋助理電氣督察返工首日,同在一寫字樓,大家心中有數,可敬不可近,七日後才可站近真情對話。

淘大花園E座的交互傳染,懷疑是樓宇各單位厠所互對的天井,住客用洗手間時開動抽氣扇,在天井位產生汽流湍動,一些原本有浴缸在厠所的單位,把缸拆掉,而去水管沒有裝上一個可貯水的隔氣零件(請看今天的插圖_),浴缸的去水管出口位是引到天井外,其中有部份喉管裂斷,開了厠所的抽氣扇,天井內的污煙瘴氣由浴缸的排水喉位流回屋內,一戶有沙士菌,其它住戶都有機會受傳染。07/05/2009

Page 171

07/05/09/Thu


沙士/SARS(9)

沙士是新出現的病菌,其蔓延地區主要在亞洲,歐美國家只有零星個案,加拿大是較大的災區,但追查到源頭是來自香港的京華國際酒店。內地是首發區,在02年已爆發,因沒有對外開放資訉和尋求世衛幫助,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無可統計。

香港人雖在瘟疫恐慌中,仍温情滿人間,熱心市民捐助物資到醫院,包括水果例如橙,自製的手工藝品和口罩等,而中央也送了十多萬個口罩給醫院,醫護人員除了要迎戰沙士,其它留院的病患者也要照顧,他們是在過勞和死亡關口徘徊。

全港市民幾一致痛駡和讉責政府,面對疫情,危機意識不足,雖然內地沒有正式宣佈疫症爆發,政府卻沒有自覺性主動跟進。

個別的醫療成果曾令香港在國際的醫學聲譽中備受讚揚,唯醫療體系卻是那麼脆弱,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的辭職,是問責下的下台官員,他在任內的成績,亦能做到職責相稱,只是沙士的爆發,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協調,政府也未能做到強勢領導。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鐘尚志其後也辭去職位,離開香港這個傷心地,跑到非洲落後地區行醫,自我反思,去年返回香港,不想多談沙士事,加入了一個業餘樂團做樂器演奏手。

錯後能反思,必能再向前,重整對付傳染病的政策,為今天的對抗豬型流感奠下基石,除了前文所提及的重要裝置,小事如大醫院的公眾地方,都設有洗手盆和梘液,探病者可以在進入和離開醫院時,可以洗手,不需要到醫院內的洗手間。

今日的两張插圖,一張是由時任機電署署長黎任海在2004年簽發的人事通告,有三位醫院組的同事,在沙士工作中有傑出的表現,獲頒授行政長官公共服務奬狀,其中两人是我認識的,惋惜是其中一位曾染了沙士病菌,後遺症是骨枯,當時和他一齊工作尚有幾位同事,大家都穿上保護衣,唯獨沙士揀中他為目標。另一張插圖是由時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發出給醫院組同事,大部份人都會收到的嘉許信,感謝大家在沙士期間,堅守工作崗位。

在沙士肆虐時,除了醫院組的同事,還有衛生署的公務員,相信王永平要發出數千封嘉許信,去年他退休後所寫的回憶錄一書中,卻沒有提及沙士事件,可能是政府醜事。年頭衰到年尾,以紓解民怨和振興經濟活動的維港匯,花了過億元的公帑,卻慘淡收塲,免費入塲卷也乏人問津。08/05/2009

Page 172

08/05/09/Fri


能源和環保(1)
習慣可成浪費

少時看「香港商報」,有作者每天為文寫關於地球知識,也談及環保,用「生態學」看大地生物循環不息,互相依賴,人類不應以為用高科技可改變大自然恆常生態,否則禍必及巳。

那年代港人生活簡樸而充實,只有富裕人家才有電視機和雪櫃,窗口式冷器機是怪物,要看電視只可在星期日到涼茶舖付錢觀看,煮飯用柴作燃料,家用電氣只有風扇和亮度不足的電燈泡,熨衫是用燒碳發熱的熨斗。收音機也不是家家有,因每年要交10元的牌費給政府。工入每月薪金200多元,尚沒有免費教育的福利。

我工作多年的九龍醫院,對於節約能源是十分肉緊,只因每月的電費是天文數字。三十年來病床都是千多張,唯一不同新建的大樓寸土都有冷氣供應。

醫院位於市中心一個小山坡上,地廣土平,四周長滿了高聳樹木和香花綠草,早前她是治療肺結核的重點醫院和療養院,病房多是一層或两層而樓底甚高的英式建築物,病房沒有冷氣,炎炎夏日,開了窗門和風扇也不覺熱不可耐,沖厠水和食水的供應都不用水泵,煮千多病人飯餸的廚房沒有冷氣,每一張病床和病人所消耗的能源不多。

两座大樓在99年和03年先後建成,舊病房的病人遷到新大樓,電費由數百萬元一年飊升到二千多萬,電費的八成花費在冷氣供應,走廊,大堂,厠所,廚房,電制房和機電署的工塲都裝有冷氣。

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是有良心顧主的道德責任,但用者要節約使用,不可以電費不用自己繳交而過度消耗。

两座大樓都是新建成,建築署在設計上也用上當年要求的樓宇環保設計,例如冷氣風櫃已用調頻控制,用作物理治療的游水池其天蓋是用玻璃做成,引人天然光,天台也有幾部中央冷氣機把冷卻水所汲收到的餘熱,轉到熱水缸再用。

電機的節能產品日新月異,两座新大樓建成才相隔四年,所用的節能產品自有不同,例如光管,每一支所慳的電能可達三分一,大樓有光管逾萬支,可慳的電費和能源也不少。但若把先前新大樓的光管改成最新模式的光管也是得不償失。09/05/2009

Page 173

09/05/09/Sat


九龍醫院的節能效果

九龍醫院行政部在節約能源和推動環保是十分進取,除了尋求機電署的意見,看醫院內的機電設備,能否做節能的改善,內部對員工的教育工作,也不怠慢。今日的插圖,其中的一張是時任女院務主任Y小姐,在節能後所發出的喜訉。

康復大樓在推行一個月內,和上一年度同月夏天的電費相比竟可節省34%,約38萬元。Y小姐調來九龍醫院不足两年,節約電能成績在區內醫院聯綱得奬,使她雄心萬丈,那份喜訉是她設計的一本粉紅色小書,書面的小圖案是蓮花,和其名字有關,接踵而來的節能工作,她真是太積極,對於時常強調星期日仍在家裏工作的她,太苛求原則和完美的過程,若結果又不如是那又是誰之過﹖

節能步驟由ABC 開始,先向員工宣傳和張貼海報,在燈制傍貼上提示關燈標語,宣傳用的語句,當不能說太現實的說話「可以慳到電費」,讓大家知道愛護地球,人人要注重環保。近期有新聞報導,本地一間大集團酒樓,若員工大家合作節能,所慳到的電費,會撥出部份奬勵員工。

口號先行,攪作接踵而來,先調低供應病房的熱水温度,冬夏各不同,但要顧及低温度有可能產生退伍軍人症的病菌滋生,雖然所慳不多,但用心去做可以聚沙成塔,福蔭長存。

戶外的照明路燈,大部份不是用感光元件作開關,若要全部更改,初始投資金額大,只能分批有計劃去改善,機電署當更員工要密切留意日出的晨光,落日的餘輝,把時間制調節,並拆除額外的照明燈。

建築署在設計大樓時,室內的照明燈光通常超於所要求的標準,病房內的照明度雖超過,但不作調較,但要求病房的員工,在陽光普照下把燈關掉。一些辦公室在拆除超出光度的光管後,有員工向醫院反映,工作枱照明不足,我們在拆除光管的前後,先把窗簾放下,再用測光儀量度,由於員工習慣舊環境,一時之間眼睛不能即時適應,其後為了縮窄光度的差距,室內所有的舊光管也一併更換。

大堂的燈光要在晚上才進行量度,多餘的燈拆掉後,仍要求員工在日間把部份的燈關上,有些燈制的開關在職員的辦公室內,不是保安員巡視的範圍,便由文員去負責,希望她們和在家裏一樣,適當時間內開燈和關燈,最重要是在日出而污雲在天時,把燈亮著,否則有人會因照明不足踤倒受傷。

升降機在非繁忙時段和晚間,會分批停止使用,也可以節省很多電源,上文的康復大樓,只有七層樓,八部升降機,500多張病床和員工宿舍,即做的簡單節能動作,在夏天的一個月內,即可慳電費約38萬元,佔總用電量的34%10/05/2009

Page 174

10/05/09/Sun


能源和環保(3)
慳電也慳水

九龍醫院最早由機電署協助做節能的工作由慳水開始,工程簡單,只是在擰制的水龍頭出水喉嘴,套一個限流器在嘴內,外面看不到,裝時很簡單。設計意念高明,開盡了水龍頭也不會大量出水,沙士之後,避免使用者用手接觸水龍頭的開關位,改用了電子感應水龍頭,電子龍頭的出水量也可做到限水的目的,但那個電池價錢也不廉宜,是一次用的即棄式。既然公用洗手盆用手開關水龍頭不大合衛生,可否用腳制﹗

醫院有部份的建築物已有80年歷史,一些地方仍用烏絲燈胆和用早期的T10光管,更換這些舊式的照明裝置是第二部份的節能行動,改用T5光管每枝可慳三份一的能源,當時市塲的T5光管套裝昂貴,只把舊光管部份零件更換,雖然外觀不佳,但在不浪費而又能節能是大方向的主流,在01年聯合醫院也更換用T5光管,接著該院還有多項的節能工程都是由盈運基金負責,我也要常到該院做一些協調工作和監管判頭的工程進度。

節能在市民心中最直接可慳錢,政府是鼓勵用慳電胆,也提議冷氣的温度不可調得太彽,可用風扇和冷器機並用,雖然是用了两件電器,所用的電能仍較調低冷氣温度少,是直得推廣,一般家庭都會有風扇,只是以為两件家電一切使用會増加電費。

政府提出的舒適室內温度是25.5攝氏度,這是依據美國供暖製熱空調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的提議而作出的温馨提示,傳媒常用這温度作參數﹐對政府樓宇內的温度找新聞題材,那兒的主管和機電署的保養員工也那不能作出解釋,在潮濕的天氣冷氣低於此温度並不奇怪。

同一大樓內,室温各有不同,雖然機電署了送了很多的温度計給醫院,但病房是根據自已的運作情況作更低的温度調節,手術室的温度一般是18度,由於我們送出的温度計都掛在顯眼的地方,當温度超過25.5度,會即時收到投訴,幸好温度的調較可以在值班員工的房內作調較。

醫院營養部內設的廚房也裝有冷氣,但是在二隻火紅的大鑊,短時間內要煮千多人的飯菜,廚房原本的冷氣温度設計似乎在高峰作業時不可以做到25.5度,員工覺得受到歧視,除了再加裝冷器機,別無其它方法,簡單的改善是加風扇和在窗門貼防太陽的貼紙,其後員工的情緒也可舒緩了,當時中華電力公司極力推薦用電磁鑊取代那三隻用煤氣的明火鑊,邀請醫院和機電署到屯門發電廠的餐廳參觀,(見今日插圖),並叫大廚即時用電磁鑊做幾味小菜給我們品嚐,同行的還有醫院的主廚和經理,我只是給意見日後的維修保養和現時廚房的電力是否足夠。11/05/2009

Page 175

11/05/09/Mon


能源和環保(4)

昨文提及參觀中華電力公司屯門發電廠的職員餐廳,看電磁爐的效用,電力公司告訴我們節能效果和煤氣相比,是十分可觀的,當時市面商店售賣電磁爐並不普遍,我只能相信電力公司用商業手法去向醫院介紹。

以我的電氣經驗可以即時告知醫院用電磁爐是可以慳到能源,電磁爐的熱損失較少,爐內的綫圈感應可以去到鑊的一半,同煮一鑊水,時間較短,鑊也不受熱,我們吃著炒出來的食物,是達到廣東人所要求的鑊氣,試食時醫院的廚師也讚不絶口,更理想是熱輻射少,廚房的冷氣在開大鑊時,温度也不會飊升。

九龍醫院的廚房是中華電力公司首間推銷此新產品的首站,電力公司的總寫字樓在醫院對面,做了鄰居接近80年,所以有好東西先向鄰居介紹。我的意見是同意使用,廚房的備用電力也足夠應付,電力公司聽到我們的意向也以為生意成功在望,隨著也是失望。

那隻鑊較醫院用的較小(見今日插圖两隻鑊的體積比較),現時所用的两隻鑊要煮1400多人的餸菜(醫管局精打細算,採用私人包伙食的方式,伙食可以外賣,佛教醫院和眼科醫院的飯膳,由九龍醫院負責供應),也要分幾次處理,外國的供應商,尚未生產更大的電磁爐,雖然電力公司可以包安裝,加多幾個電磁爐,但廚房要額外聘人。

從節能角度和減少碳排量,電磁爐是明日廚房必備之家電,那鑊的形狀和平常的一樣,但一定要和電磁爐「合嘴形」,不能隨意在市塲購買。

今天電磁爐和鑊都有大的容量供應,可以適合醫院使用,我離開九龍醫院時,尚未聽到醫院從提此事。

沙士期間用電量上升,所有風櫃鮮風入口閘全部開盡,病房加多的抽氣扇不停開動,以保持大風量的流動,大家勤洗手,沖完涼才回家,水泵運行的次數多了,電量用多了,電量用多並不一定電費會增加。

中華電力公司對大用電量的客戶有不同程度的優待,視其所裝的電力容量,是否能恆常用到所指定的電力消耗量。建築署在最後一座新大樓建成時已向電力公司申請,也把部份舊座的電力用量併入計算以達到電力公司的要求,初期電力公司並不同意,但在建築署屋宇裝備工程師鍥而不捨的精神,且是政府部門,原本是大量用電戶(Bulk Tariff)改為特大電量用戶(Large Power Tariff),每度電可節回0.15元,年內用電千萬度,可慳不少。醫院的行政部看到電費突然下降,方知是結算優恵改變,用電量升而電費減,沒有節到能。12/05/2009

Page 176

12/05/09/Tue


能源和環保(5)
報紙說機電署是嘥電先峰

機電署在九龍醫院的初步節能工作,效果得到醫院的認同,接下的節能都是有實際工程的改善,07年在康復大樓天台加了一組太陽能光電板,是公營醫院首間有此裝置,選擇了九龍醫院,是這座大樓的天台水缸頂很闊大而附近沒有電機裝置,也沒有高樓阻檔。

安裝太陽能光電板作節能並不是市塲的大氣候,由傳統的能源改用再生能源,是日後的大趨勢,太陽的光熱和風吹的力,在大自然中取之不盡,且不會產生污染,但取用時需要很多輔助配套,初始的成本貴,普通人家也沒有足夠露天的地方裝上這些組件。

新界空曠地方多,也不見有居民主動裝上這些再生能源產品,唯有政府自彈自唱,機電署新總部,天台裝有全港最大的太陽能光電板,主要是做數據收集,成本效益和回本期都不化算,早期醫院也有抗拒,因不能在所獲得產生的電能中,作合理的取回投資成本,可能今次是把醫院作為試點。

機電署雖然裝置了太陽能板,審計署在08年十一月發表衡功量值報告書中,其中一份對政府大樓的能源使用,批評機電署05年新大樓入伙後,耗電量較前增加35%,電費多了20%,但大樓的總面積較舊總部少1.5%,作為能源先峰的機電署,其回應也是十分牽強,樓底高和一些開放作教育的塲館,這些設施以前沒有提供,所以用電量相應增加是可理解的。

審計署是死板板的計數機器,不會詢問過程,只是公佈所看到和計算出的數據,報紙也不是善男信女,他們找來建築署和大學建築系教授,全部的回應都是打落水狗,機電署求退不成,更罪加三等。

樓底高可以用天花板降低,建築署說冷氣的出風位是在地面,較由天花噴出冷氣所用的能源較少。

給報紙挖到料是在01年申請撥款改建新大樓時,曾承諾每年經常的開支不會超出舊總部,另一項被擊中要害是樓面的面積減少,但電能的消耗卻增加,更滑稽的地方裝置了全港最大的太陽能板,且機電署是教育市民節能的政府喉舌,這樣大花筒用電如何以身作則,言教身教並重,知行合一。

舊總部我只是開會或上課才進入,新總部曾在內工作差不多两年,印像較深,两大樓在用冷氣的地方,舊大樓升降機的大堂和厠所沒有冷氣,新大樓在炎夏中仍是維持25.5攝度,不似是洗腳吾抹腳的二世祖之流,吃公帑做大款。13/05/2009

Page 177

13/05/09/Wed


能源和環保(6)
同一辦公室,冷暖各自知

審計署所發表政府大樓的電力消秏,指出機電署和廉政公署新總部所用的電費超出預算,報紙自然大事評擊這两個部門,浪費公帑和不環保。建築署為自己設計的大樓解畫,否決了機電署的說法,而廉署新大樓雖是玻璃幕牆,但玻璃是用低透熱度節能雙層玻璃做成。

廉署大樓用雙層玻璃隔熱,減少陽光的熱力透入屋內,令到在內的官員不用把窗簾放下,時時刻刻都能飽覽窗外風光,腳搭青雲,一個人全心投入工作,對良晨美景是無感覺的,建築署真是用錯了良苦之心。九龍醫院新建大樓最頂的两層,窗門也是雙層的,但不是醫院的行政部,是精神科的住院病人,窗門是強化玻璃,但不是給病人遠眺崇山峻嶺,大樓也不是玻璃幕牆。

給審計署詬病的原因,是两個部門在入伙前對大樓所用的電費評估,在使用時大超出,所以給審計署有入位的機會。在九龍醫院两座新大樓入伙前,醫院要求屋宇裝備工程師估計大樓每年電費,以備向總部申請撥款,同時也要求機電署作出估計。

平常新加設的電機設備,醫院都想知道電費要幾多,以調配資源,我都會把計算列表給醫院,而两座大樓先後入伙,我只是憑自己工作經驗,作出估計交給醫院,沒有向上級請示。

建築署屋宇裝備工程師和我的電費估計相差甚遠,我是超估,他是低估,大家都是靠估,工程師們都有一套書本上的電費估計理論,我只是引證工作上的例子,審計署是小題大做,同樣是做官的,他的口所出的,無人敢說不。

報紙說機電署是嘥電先鋒,以我在內工作的日子所見,並不如是,他們每一刻都在思量怎樣慳電,且手段可算是無所不用其極。

我的寫字枱是近門口位,門傍掛有一個温度計,出入的人都可看到,夏天常維持在25.5度左右,和我在九龍醫的辦公室相比,夏天要用大風扇,(昨天已刋出圖片),這兒的工作環璄是十分舒暢,只是冷氣的出口位在地面,而枱上的電腦,屏幕和掃瞄器所發出的熱量,直接把出來的泠氣暖化。

坐在中間位的同事,其所處的環璄温度,超出25.5度,所以同事都用私家風扇來驅走熱氣,同一室內,並不是每一處的温度都相同,若同事要求把自己工作枱的温度,調到25.5度,則掛在門口温度計,則會相應低於此度數,若給不知情者看到,定會高聲叫嚷機電署在嘥電。同事也本著保護環境,沒有要求把温度調低。14/05/2009

Page 178

14/05/09/Thu


能源和環保(7)

我不同意報紙評擊機電署是嘥電先鋒,機電署今次是要自己打甩門牙混血吞,昨文談到他們是挖空了心思去慳電,其手法近於偏率。

洗手間的水龍頭的出水量少,走廊燈光低於標準,我曾在晚間大樓內的康樂室上課,放學後樓內的公眾地方幾全部關上了燈,但都可以接受。為了減低電能的消秏,把輸入冷氣系統的鮮風量淢低或關上,卻忽略了員工的健康。

事緣在一次署長到到各部別作「親善訪問」,雖然同在一樓層辦公,也安排所有同事在會議廳交心傾談,在辦公室坐中間位置的同事提出,空內的空氣不理想,常患感冒,用掛在門口的温度計作評估,當室內所有地方都是25.5度,坐在枱前工作的職員,是十分舒適的工作温度,要達到這個温度,風的流量應是足夠的,上文提到員工要自携風扇上班,他們所坐位置的温度是達不指標的。

本來開了風扇是可以舒服點,但效果不理想,同事仍覺心口翳悶,腦袋暈兮兮的,當中也有幾位同事附和,我舉起手隨即發話,是管理組的同事把輸入冷氣的鮮風關掉了。署長也覺事有蹺蹊,問物業管理組的同事,確認是把鮮風量減低,目的是慳電,慳錢,慳能源,似是振振有詞,大條道理。

關閉了鮮風輸入門,室內的風是循環的流轉,雖然風櫃內有隔塵綱把室內的塵粒吸走,若沒有足夠的鮮風混入,室內的温度雖涼快,二氧氣化碳含量高,尚不會即時感覺到,但室內有幾部影印機和多部電腦印字機,它們排出的臭氧,吸入身體內會令人感到不舒服。

我提議測試室內空氣,且要全部取樣,在整個交心的座談會,以這個話題最熱哄哄,其實我的寫字枱位置因接近門口位,感覺不到室內的空氣是否混濁,對於空氣質素的知識,是來自我曾長時間在醫院工作,我的同事是助理冷氣督察,他也很樂意教導我,更逢沙士爆發,病房的空氣質素大家都關注。

過了數天,組主管把一部空氣清新機放在員工最密集坐位的地方,其後有工程判頭在地台上開孔,加裝冷氣出風口,在影印機的天花頂位裝置抽氣扇。隨後量度室內的空氣質素,我曾訽問負責測試的承判商,他說會量度空氣內所有對人體有影響的成份,數據收集要一天的時間。

室內的空氣測試結果沒有公佈,我也沒有主動向上級詢問,我們幫醫院做室內空氣質素測試,佈告也沒有給醫院,只用文件簡畧說明,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至於有否把鮮風再關掉,日後員工的健康狀況可反映出來。15/05/2009

Page 179

15/05/09/Fri


能源和環保(8)
機電署總部如何進一步節能

機電署總部在改建時已做了很多節能和環保的工作,樓宇前身是啟德機塲貨運大樓,不作拆缷而改建,可省公帑和減少建築廢料。用再生能源是大樓的節能主打,也是政府環保大樓的先軀。

天台的太陽能光伏板,是個中翹楚,學校,社團和外地友好組織,到大樓參觀,天台是主要景點,另一可人觀景點是在騰而不會飛的風力發電機,廢水回收循環再用,雙層玻璃幕牆,燈光是用感光和移動感應器控制,不用依靠人的公家用品壞習慣,入門開燈,出門忘記關燈。

中央冷器系統的設計意念,更是獨樹一幟,用氨水制冷式混合液冰槽的組合,節能更勝水塔式的冷器系統,前任署長黎仕海曾說若非住宅樓宇轉為水冷式系統,每年可節省72千萬度電,減少碳排放504千噸,則全部改用機電署這裝置,可省更多。

大樓在04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奬的優異奬,節能和環保是今天任何樓宇的主要設計意念,是比賽的入門台階。

臚列機電署總部大樓的節能威水裝置,今竟遭傳媒冷嘲熱諷,譽為嘥電先峰,欲夫子自道問心無愧也不可能,唯一的方法是怎樣進一步再慳電能,在百尺竿頭,老糠再搾出油。

我曾在總部大樓工作,職銜是電氣督察,都是全文職工作,沒有進入過大樓內的機房,但不想機電署刁架,只能用門外「看」之心,冒昧提出節能管見。

若用一刀切即收立竿見影之效,可將員工大遷徙,把員工分開两組,盈運基金的職員全部下放,大樓只留下規管部。分開两大組,可減少大家競比誰對機電署的貢獻最大,盈運基金每年都派象徵勝利的超級市塲禮券給自己組的員工,規管部的員工會問「我是誰」﹖

遷出去的組別,無需再覓地方,他們提供服務的顧客,是很樂意收留他們,以前衛生工程部也是寄生在東區醫院多年,若嫌太遠,要穿山過海,我以前工作的九龍醫院,有大量空置的英國式低密度樓房,周邊花嬌草艷,樹高果甜,枝繁葉茂,景色四季怡人,醫院十分歡迎有更高級的職員坐在醫院內,若機電裝置有大故障,也有多些人幫手。16/05/2009

Page 180

16/05/09/Sat


能源和環保(9)
機電署員工自己發電

政府常有温馨提示,「珍惜用水,節約用電」,政府是賣水的,也沒有眛著良心,叫大家洗腳唔抹腳,政府更會帶頭,以身作則,慳得就慳,高官的家人和僕從,到市塲購物,都自備購物袋,而機電署給人擺上枱,說該部門高談節能,言不符實,是嘥電先峰。

機電署大樓要做到進一步節能是頗費思量的事,我在醫院做節能的工作,到了盡頭除了要靠新科技,最後的一步是要靠每一位員工(House Keeping)的支持。機電署大樓多項的電能使用,都倚靠科技而放棄以人調控,所以在大樓內,員工幫手要做的十分有限。

用交數的方式回應審計署把電費降低,我前文提出把員工大遷徙,空置的地方可以關上冷氣,電費便可直線回落。

我曾和同事談及,若靠員工再慳電,不如自己發電,這不是天方夜譚,寫字樓內各人都用電腦,部份同事的枱面是有两個屏幕,在工作上是很方便和有效率,若把其中一個拆掉,是可以慳到些微電費,但鼓勵員工自我製造能源,自己供應枱上的電腦,也是可行的方法。

上月世界地球日,電視片段介紹某外國公司,員工輪流踩單車,可以生產到足夠的電源給電腦使用。

在寫字樓內,有用两個電腦屏幕的同事,左眼看左邊屏幕,右眼看右邊屏幕,右手按滑鼠,左手拿着杯子飲茶,肩膞和頭夾著電話筒交談,身軀外的器官是盡其所能而用之,唯一是雙腳仍是閒著,無也實用,也沒有人習慣翹腳而坐,都是「悠腳好閒」。

用踩單車方式去發電是吃力而又不可能坐著去幹的,可採用縫車衣踏板法,從容轉動發電機,初期的縫衣車是沒有摩打,家庭主婦是靠家用縫衣車,接山寨的服裝加工,日踩夜踩去幫補家計。

和我同組的同事,雖然要出外巡視樓宇的公用電力裝置,但仍有半天是坐在寫字枱工作的,用縫衣車踏板模式發電,可創發電意念的先河,而且不會防碍日常的工作,更是公務員首創,自我增直,鞠躬盡瘁的表現。

用縫衣車發電不需多大開發成本,也是一個新的教育模式,把家裏的電腦枱裝上一個縫衣車的踏板,愛上綱的孩子更能體會能源的珍貴,閒著的雙腳,盡一分力,發一分電,可慳電費,可減排碳。17/05/2009

Page 181

17/05/09/Sun


能源和環保(10)
把教育展覽館改為祭堂

作為一個小市民,曾在機電署工作,在情在理,也要盡自已的綿力和粗疏淺見,提出節能和環保的意見。

要機電署總部大樓再進一步慳電似強其所難,廣開賢路,集思廣益,也可回應審計署死板板的審核和報紙的單單打打。

先前我已提出把盈基金組的同事遷出大樓,化整為零,並說員工可以自己發電,意尚未盡,昨夜夢魂中,此問題又再重現,今天再寫怎樣慳電。

機電署回應審計署嘥電的其中一點是大樓內加設了教育徑和學習園地,讓參觀的公眾人士,可獲得能源和電力的安全知識。本來教育的工作是由教育署負責,機電署無需越俎代庖,當然大家都是政府部門,可以相承相輔,但為了大樓慳電,也可更改教育對像和模式。

把教育展覽廰改為機電署史館,以機電署的職員為教育對像,史館可以把歷來機電署的節能功蹟,歷來署長的建樹和高級職員的心路歷程,可歌可泣的奮鬥史,在維修和保養電機裝置情序曾作出改良貢獻,具細無遺圖文並茂的掛在史館內。

教育廳和史館也可作為祭祀堂,歷届卸任署長的相片,都可張貼在祭堂內,春秋二祭,由高級職員講解儒家的哲理思想和機電署的核心價值,慎終追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是另類的教育方法,囑咐員工可以回家教育小孩,節能和環保的重要,薪火相傳。有了祭堂,現時大堂內寫上歷任署長的銘牌(見本書的首頁),也可以搬入祭祀堂,更俱莊嚴,將來若往生,也可在祭堂內,寫上他的墓誌銘。

今日的插圖是2005拍攝,是九龍醫院服務社會80年的感恩活動,當天是312日,我讀書時此日是叫植樹節,這年內醫院有多項的紀念活動,利用醫院先天的環境,邀請相關的友好團體,到九龍醫院種樹,受邀的除了機電署還有建築署。圖中植樹者是副署長陳帆和衛生工程部高級工程師朱其明。

樹可以吸收二氣化碳,若把樹種在天台,更可以有隔熱和減少樓宇冷氣的消秏,電燈公司曾介紹其公司的物業天台,已用種樹替代隔熱板,美化環境又可節能。

機電署無需東施效顰,且天台已裝有太陽能光伏板和風動發電機,再無地方種樹,只可在機房頂,把它成為森林花園,大樓在放工時間仍會有人自動加班,可把他們集中在森林花園,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下,天人合一,更能啟迪員工的創意空間,大樓內的冷氣和電燈可在收工時間一到即可關上,又一慳電提議。18/05/2009

Page 182

18/05/09/Mon


能源和環保(11)

啊媽教落,慳得一毫得一毫,幾篇拙文都是毛遂自薦向機電署提供慳電的意見,積少成多,越慳就越見成果,莫因慳小而不為,苦思之後,又多了一點新提議。

消防條例訂明繁急發電機每用最少做一次有負載的定期測試(On Load Test),測試時間不少於30分鐘,一般是測試1小時,由於在起動和停止會有數秒停止供電,所以都安排在非辦公時間測試,多在星期六下午,若在星期日,所試的地區若是位於高噪音限制區,要向環保署申請。但一團黑煙由煙囪噴出,打破星期日的寧靜,市民不投訴才怪哉。

星期六政府大樓都停止辦工,機電署總部只有少部份人在加班,用電量不多,發電機負載少,電費轉移也少,如改在辦時間內測試,所慳的電費較多。

多鼓勵員工用樓梯上落,少用升降機可以慳到電費,機電署總部前身是貨運大樓,樓底高,雖是七層,一向少做運動的員工要一口氣行到較高的樓層是有點吃力。

上山容易下山難,上樓難落樓易,則要多做「秀」,例如在樓梯間開藝粹坊,種花養盆栽,播出輕音樂,使員工在心理上習慣用樓梯上落,等如日日定期做運動。

撇開機電署總部大樓的環保和節能的探討,一些在外圍駐塲的機電署同事,也要有環保和節能的使命,內部的物料,例如紙張和厠紙由部門供慿,我在醫院工作時,醫院會供應機電署辦公室內的日常用品和清潔用品,也供應少量的文具紙張。電費則沒有收取和用電表監察,員工在能源的使用並不節約,而在環保方面,只在ISO14001(環保管理系統)認證和定期重檢時,大家才如夢初醒,我們是要注意環保。

大系統的環保的改善工程,早期是伊利莎伯醫院用油渣做燃料的熱水爐改用煤氣,煤氣公司先提供燃料的優惠,但長遠醫院要多付燃料費,因用油渣是免稅,來回金差相額更大,在機電署的推動,終在環保的大前提下,醫院同意把用油渣的熱水爐更換,除了對地球的關愛,附近的居民更受恵不淺。

九龍醫院在建大樓時,都棄用舊有用油渣作燃料的熱水爐,今次更有見地用電而不用煤氣。但眼科醫院的熱水爐仍是用油渣作燃料,但該熱水爐原先的設計是可以使用雙燃料,改用煤氣不需要更換熱水爐。我曾向前任的區域經理提出,他說两種的燃料價格相差大,暫不會向醫院推薦,慳錢和環保怎樣權衡輕重,九龍醫院原本要加裝「熱泵」,收集廢熱提升熱水爐的熱效應,但不知何故其後又擱置了。19/05/2009

Page 183

19/05/09/Tue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 
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角色

我最早在產品上見到ISO 這個稱名是60年代日本的品牌原子粒收音機在香港銷售,它刻在機身的背後。字傍有一個如螺絲的標記,而我參與ISO認證是在1998年醫院組內的工作。

政府本身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整個架構龐大,當政者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黨利益,全世界都有不同的管治標準,若以政治的核心價值「民主」作定位,則東方式的民主和西方式的民主解釋各有不同,中國式的民主是更令世界矚目,所以沒有國際標準的民主組織。

機電署初行ISO的管理模式,只在盈運基金組別,盈運基金在1996年在機電署一些部別成立,其創立的口號是提升管治模式和市塲接軌,運作費是自負盈虧,先由中央借撥一筆款項,盈運基金分期連息交還,日後生養死葬要食自己。

今天的回顧,在政府部門採用ISO管理概念是成功和正確的,在機電署一些非盈運基金的部別都參與ISO的認證管理。

ISO系統有多類範疇,主要是針對私人公司的管理和生產,它並不是唯一大部份國家所認可的管理標準,例如近來的藥物事故,生產商是採用GMP的標準,消防局是用「五常法/5S」,也有一些大公司,都為自已另訂另一個管理指標,以符合公司的運作,一般而言,若照足ISO系統去操作,權責分明,出亂子的機會很少,且可以跟踪到責任源頭即時改進。

在醫院組內,首次參與ISO認證是盈運基金工種內的一小項,因不可能整個系統都參與認證。這次所做認證工作是醫院物料採購。整個程序都以當時的ISO版本「ISO 9002:1994」為藍本,ISO的版本會定時更新,以結合日新月異的科技和管治理念,例如「企業良心」,員工「自我間責」等,最新版本是2008.

由於是首次參與私人模式的管治理念,初行時管理階層都十分緊張和無所適從,因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所擔當的角色,管理層是看大系統的要求,前綫員工是否依足工作指引內的情序,是成敗關鍵。

盈運基金有千多名員工,全部都要再堷訓,部門委託了一間顧問公司,負責撰寫系統的相關文件和向全部員工講解,直接到工傷內,觀察員工的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質量管理手冊(Quality Manual)的要求.

今日的三張插圖,都是我首次參與ISO認證的受訓證明書,課程是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辦。監工和技工只需上一日課程,而督察級則要參加全部課程,所以有三張證書,十分大陣仗。20/05/2009

Page 184

20/05/09/Wed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2)
故人竟在他鄉遇

醫院組在98年中開始部署參與ISO認證,為了要打響頭炮,且不容有失,所花的資源在所不計,為員工安排了多次的認知課程,起頭是難事,但花錢請人幫手,也可以減少壓力。

除了上課和配合僱問公司到工塲和寫字樓的視察,還要請教曾經成功認證的部門,汲取實戰的經驗。市面上也有很多私人公司,在賣廣告或銷售產品時,若取得ISO認證,都以此做賣點,有憑有據,不是吹水。

同年我曾到美國俄亥俄州a-dec牙椅製造廠學習修理牙椅,當時該廠也在參加ISO認證,生產線和佈告板都有提示和鼓勵標語,私人機構更是不容有失,每核証一次,費用昂貴,若早日得到認證,對於商品的推銷更有無何估計的得益,所以在認證期間,若員工有所違規,佈告板貼有罰則,且更列出犯規員工的姓名,全部都是罰小小錢,以警惕其他員工,屢犯者可能會給解僱。

機電署雖云盈運基金要自付盈虧,但員工全是公務員,當時合約制公務員尚未普及,不能用高壓手段,以罰則去恐嚇員工以求管治成果。出席認知課程和工作坊,部門的高層也沒有向員工施壓或曉以大義,不成功仍可照常返工。

我們取經的地方是荃灣仁濟醫院,院內營養部(廚房)剛取得ISO認證,由於我們所聘請的僱問不方便進入醫院的運作部門,所以由工程師帶隊,作瞎子摸象。

負責介紹ISO系統是部門保養部的經理陳樹德,他走到大堂歡迎我們時,我和他都有一種人生何處不相逢的感覺,他是前瑪麗醫院的電氣督察,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出身。

今次提筆要再對他說聲多謝,當時堅尼地焚化爐關廠,我調到瑪麗醫院任職二級電氣監工,幾年的自修成果,終取得考助理督察的資格,在面試前,他叫我到寫字樓,親自指導我面試時的技巧和一些在醫院內的電機維修保養常識,這對我十分重要,因我到醫院組工作才年餘。我能一試成功,都多得他當時循循善導。

我問他何以離開機電署,他只以笑回答,當時醫院管理局才新成立,招兵買馬,他以督察級過檔,可即時獲得房津屋貼,人工也可調升,但不再是公務員。當時他才30多歲,以他是機電署技術員學徒出身的背景,捱多數年可升為高級督察,所得不會少於他轉到醫院局,若官運亨通,更可升至頂位的區域經埋。他的取拾,是棄暗投明或自入風塵,冷暖自知,或工作的環境不愜意,嗟之來食最是沒趣。我也有認識其他作此選擇者都是悔不當初,只看眼前,公務員畢竟是一份筍工。21/05/2009

Page 185

21/05/09/Thu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3)
摸着石頭過河首次ISO認證

打破傳統的管理文化,引入新思維,是企業與時並進的座右銘,機電署盈運基金組先由「物料採購」的工作申請ISO,循步漸進,發展到全方位採用國際認可的管理監察模式﹕

1/ 採購/Hospit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Services( ISO 9002:1994)

2/ 操作,維修和保養(ISO 9001:2000)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3/ 環璄管理系統(ISO 14001:1996)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4/ 職業健康,安全(OHSAS 18001:1999)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pecification,它不屬於ISO體系

5/ 全面優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USA)

首次參與ISO 的認證,雖然有訓練課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人人有其工作崗位,在前綫群組中主幹人員是督察,龍頭是區域經理,九龍區醫院組(HESS/K),駐有幫辦的塲地是伊莉沙伯醫院和九龍醫院,九龍醫院有两位督察,我是剛升級為電氣督察,而工作上仍是以機器督察為主管,有資格簽認ISO文件是他和區域經理,雖然是同級,文件由我整理給他簽名。他曾寫信求調職,而這個機器督察位會升格為高級督察。

醫院所購買的電機用品,都要經機電署檢查,無問題醫院才付款給供應商,員工依據ISO文件做測試,有理有據有情序,文件交收有時限和容易覆核,且要經數人簽名才可完事。新舊系統比較,高低立見,雖云ISO文件較多,但各人都要盡司其職,是一套權責分明的管理系統。

由於是新嚐試,看問題有時會鑽牛角尖,用作紀錄測試結果的文件,不停的修改,以做到認證審核員不能找到瑕疵,由於不是所購買物料出問題,確認的文件已交給醫院,其後一次又一次取回更改,次數頻密,醫院也有微言,我只是告知為了應付ISO考試。

在認證前两星期,我請了假到外地旅行,返回香港是星期日晚上十點多鐘,回到家裏即收到伊莉沙伯醫院高級電氣督察電話,詢問我有關ISO文件的內容,他和两位工程師正在九龍醫院寫字樓內作最後核對ISO的文件,認證會在明天,我問高級督察是否需要幫手,家住新界,要轉两程的士,大約要接近零晨12點才到,他說不用了。22/05/2009

Page 186

22/05/09/Fri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4)
倒瀉籮蟹的九龍醫院初次ISO認證

放完十多天假回到香港翌日便即時上班,地球東西两地,飛機快,時差吃不消,那邊才飲完早茶步入機塲,下機香港已是夜幕低垂,到上班仍在床上休眠狀態。

今天的ISO認證在區域經理早期安排的計劃中,我是不適宜逗留在寫字樓內,因多隻香爐多隻鬼,在核證時只需相關人員在塲,我只是幕後處理文件,回應核證員的查問是由主管負責,即區域經理和九龍醫院的主管機器督察。

我曾問區域經理是否需要把我放假的日期更改,因機票已在確定ISO核證日期前已訂購,他說不需要,並提議我在這天繼續請假,我聽到真是啼笑皆非。

在公務員請假的條文中,若請假超越連續十二個工作天,則假期內的公眾假期和星期日都一併算在請假日,所以我們請長假都不會超過十二個工作天。

我不能用請假的手法把自己在寫字樓消失,無謂自我犧牲,我告訴區域經理當天會看醫生,他說在九龍醫院門診部看醫生只需很短的時間,看完病返回寫字樓撞到ISO核證員也是不方便,因我的角色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告訴他不會壞了機電署申請ISO的大事,我會把自已變成透明個體,不在內也不在外。

公務員的心態,「無錯便算有功,多做一定多錯」,既然我事前已知無需面對認證當日的工作壓力,所有曾上課學習過的知識,都抛諸腦後,我只需白作活,把ISO文件整理好,交給主管機器督察簽名,當時他已調到伊莉沙伯醫院幫手,因醫院的高級電氣督察是新升級上任。

ISO核證日早上回到寫字樓,助理督察恐我放了長假會忘記今天的大日子,我告訢他待回要看醫生,雖然體軀疲勞,但神態輕輕鬆鬆。

電話響起,伊莉沙伯醫院高級電氣督察告訢我,核認員上午到伊莉沙伯醫院,下午到九龍醫院,我告訢他要看醫生,他關心問我何處不舒服,我說已在放假前和區域經理有共識,我今天要在寫字樓消失,以免拖累機電署申請ISO認證。我嘻嘻哈哈的繼續說下去,問他昨夜在我寫字樓是否做到半夜,工程師有否請吃宵夜和直落到夜塲蒲。

他雖不是我直接上級,但我十分敬重他的樂業和待人謙厚,也曾有寫詩文讚他,在我的詩集中也有說及他「謙謙君子,温潤如玉」。他叫我今天留在寫字樓,招呼核證員,區域經埋今天請假,九院主管機器督察也在今天調走,提升的高級督察位也在今天生效,人選己定,由香港區平級調來,我今天暫獲委任助理高級機器督察,面對ISO認證。23/05/2009

Page 187

23/05/09/Sat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5)
陣前易帥考ISO

認證評核當天,部門給了我一個酸溜溜的銜頭「署理高級機器督察/舢舨充炮艇」,是否孭鑊或時勢做英雄則取決於運氣。

我是首次署任這麼高級的職位,當不會拒絕,況者做署任的職位是有津貼,以前所有署任工作敢於承擔,多是向「前」錢看,唯一例外是在電力法例部任職時,升級評核結果公佈後,竟給我來一封署任高級電氣督察的信,在尚有一年便會離開機電署的我,覺得此信真是不知所謂和存心挖苦,或者給我難堪,所以斷然拒絕,見錢也不開眼。

本來今日的認證考核,放假前已得到區域經理指示,要自動消失,今天竟是他自已先行消失,更甚者九龍醫院的主管也隨風給送走了,我這個「廖化作先鋒」只好收拾閒雲野鶴之心,翻閱ISO的文件。

「靜雞雞」從櫃中取出「品質管理手册」,因為這本手册是受控文件,不能影印,各區域經理都有一本放在自己的辦公室,員工有需要時可到寫字樓查閱,但一張也不能影印,否則是觸犯ISO天條,九龍醫院和伊莉沙伯醫院相距看似近,實很遠,唯有「非法影印自用」,閒時把它鎖在櫃內,看時要「靜雞雞」,不可高調。

才放了十多天假,ISO文件又是不停修改,鑽牛角尖的去做到滴水不漏,無懈可擊,若和其後的環保和職安健認證文件相比,是小兒科變成大陣象。

上午在伊莉沙伯醫院的認證工作十分順利,沒有任何需要特別要跟進事項,不會因區域經理的不在而變成蛇無頭不行。下午两位核証員由工程師帶隊來到我的寫字樓,同行還有伊莉沙伯醫院高級電氣督察。

開塲白過後,核證員在找文件上簽名的對口人時,負責的两位職員竟同在一天內缺席,高級電氣督察介紹我出塲時,對方也覺得怪異。對於他們的提問我都能回答,雖然我是今天才接手主管的工作,但所有維修,操作和保養情序,我都瞭如指掌,畢竟我在此工作了數年。

因昨晚有工程師和高級督察到我的寫字樓再核對文件,早上我只是畧為翻看便算,只集中精神温習品質手册。但終於給他們找到不能解答的錯漏,一個在眼科醫院所做的低温雪櫃測試數據有問題,對於低温冷氣雪櫃的技術知識,我是門外漢,而高級督察也是和我同行業,對冷器系統的硬知識,所知也不多,到隣房找來一級冷器監工,以為他可以解到疑團,可能文件的錯漏太嚴重,他也無詞以對,更引起核證員的好奇心,決意到現塲查看,牆上的時鐘快到5點,以為福有悠歸,誰知竟是臨天光賴尿。24/05/2009

Page 188

24/05/09/Sun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6)
朽木難成大器

認證評核員對我們所作的測試紀錄有懷疑,而我又未能應對得體反客為主,他們要親到現塲觀察實物。

我致電眼科醫院詢問院務主任可否容許我們帶外人進入醫院的辦公室,若然她說不方便或再訂日期,則我可能會避開此刧,因風頭火勢過後,文件之修改或閉門造車也可以胡混過關。

到了曾做測試的雪櫃前,核證員是專家,文件上的紀錄和事實確不符,只看見他們在自已的簿上寫了一大堆文字,也沒再追問便離開。在傍的工程師也覺得文件上的錯誤很離譜,他只是陪隊的帶路者,不方便插咀。

我多謝高級電氣督察的幫忙,便回到辦公室,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我由幕後負責處理文件到現身作主持,事前不知情,當然不是找缷責的藉口,在辦公的櫃內,找出自己收藏原稿的影印本,也知道錯在「手民之誤」,為了要做到文件如經典文獻金句,不停的去修改,我前文也說過,交到醫院的文件也要再取回修改又修改,雖然有電腦幫忙,但核對時走漏了眼也是今次所錯的地方。

認證完畢後,區域經理說出那次ISO事情的糟糕過程,九龍醫院幾乎壞了大事,两位核證員的事後檢討會中,他們是不同意我們是合資格的ISO申請者,主因是九龍醫院的文件懷疑做假。

在座負責的工程師十分緊張,若認證不成功,必遭上級責難,有別有用心者可能會落井下石,雖不至處以極刑,但前途堪虞。況者今次還有顧問公司代籌謀,若非監管不力,應無失敗之理。

所有工程師都聲嘶力竭,曉以大義,懇請認證審核員高抬貴手,政府部門內的公務員都是認真做好自己和工作,不會弄虛作假,最後認證審核員還是放機電署一馬,只批了重點的大錯給九龍醫院,接著這一年,我們要做改正和防止重犯的工作,下一次的中期定檢,這是必要翻查的項目,若沒有改善或重犯,為了不想壞了ISO的國際金漆招牌,是會遭到除牌處份。

過了數天,工程師已驚魂甫定,區域經理親自押我到衛生工程部的總寫字樓,由負責處理ISO事件的高級工程師審問,我也沒有什麼回應,這位高級工程師在認證前一晚(星期日)曾在我的辦公室內查核文件,至於區域經理叫我消失的事和當天有两位主幹負責人何以也突然消失,大家心中有數,區域經理也在打圓塲,給高級工程師責備了幾句,便可以離開,至於是否列入黑名單,我日後的經歷,雖不中也不遠。25/05/2009

Page 189

25/05/09/Mon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7)
五常法不能取代ISO

在驚濤駭浪之中,險受九龍醫院的拖累,ISO 9002:1994(採購服務/Hospit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Services )終取得認證,採購服務在營運基金醫院組的服務佔很少部份,作為爭取市塲的營運率賣點不高,營運基金的核心價值,以不脫離服務社會為原則,用私人公司營商理念,自負盈虧去找尋公營基構和私人公司的客戶。

由於不悉外間天高地厚,因高位者都在放下書包後即投身政府部門工作至終老,且內部有足夠資源,可以獨行獨往,只看把關者的智慧,能否取長補短,盡情發揮。

盈運基金採用ISO管理模式之初期,雖落地而未生根,也考慮選用一些公私營機構所採用的管理系統,「五常法/5S」是熱門之選,機電署也邀請顧問公司為員工安排相關課程,和ISO比較,其知名度在國際和本土中都略遜,但對員工來說,它較為簡潔且理論一說到位,較人性化,大家容易掌握,ISO的品質管理手册,絮絮不休,初次接觸,會給它弄到頭昏腦漲。

五常法中的5S是由5個英文字串組成,分岀5項作為管理磐石﹕

Structurise常組織(例如把垃圾扔掉)
Systematise
常整頓(例如30秒內就可以找到要找到的文件) 
Sanitise
常清潔(例如清潔衛生責任)
Standardise
常規範(例如貯藏透明度) 
Self-discipline
常自律(例如每天運用五常法)

政府部門的消防署,房屋署的一些部別,港鐡部份管理部門,都採用五常法,機電署只能在五常法和ISO中擇其一,何以棄五常法而取ISO,高層自有其明智決定,時任房屋署副署長(保養科)湯永成曾撰文該部門採用五常法後,服務得到提升。

個人覺得機電署用了ISO系統後,服務也提升不少,若用五常法則可能無此效果,因我們的前綫下層員工較多,中層管理的員工容易在ISO系統中找到可以糾正毛病的方法,在五常法的「常整頓」的例案中,30秒內就可以找到要找到的文件,在課堂上,講師提議枱面上只可放一支筆,放多一支是浪費,因大家都是用一隻手揸筆,且絶不會遺失,因若筆不在枱上用者必把它找回,實際未必如是。

講師也強調,用了ISO系統也可以滲入五常法使其更至完美,两者可以和諧並存,雖然五常法是由日本所創,但本港的日資公司很少在廣告以此為賣點,五常法取得認證較ISO容易得多,內地的公司更沒有採用五常法。26/05/2009

Page 190

26/05/09/Tue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8)
員工參與編寫「Work Instruction/工作指引」

首次取得ISO認證後,盈運基金組士氣高昂,部門更再接再厲,提升管理系統。操作,維修和保養(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也隨後參加認證。

維修,操作和保養是盈運基金組的揾食本行,較諸採購的ISO認證,範圍大得多,品質管理手册的編寫和相關的工作坊,仍聘用顧問公司幫手,而「工作指引」雖然顧問公司可代辦,但他們也是採用私人公司的模式,未必適合機電署。

「工作指引」由醫院組工程師劉國全編輯,內文的工作指引,分由各醫院的員工負責,工作指引分四大類,機器,電氣,冷器和醫院使用的儀器共38項,這數十項電機裝置,很多都是需要當班員工24小時監察和操作並需要到現塲巡察,紀錄電機運行狀態的數據,傳統的表格已不合用,要從新編寫。

這次的認證,要預備的文件數量之多可算空前,衛生工程部發出的參巧總檔案目次共66本,九龍醫院只選用了24本,但外圍有員工駐塲的診所,也要給他們一套工作指引,99年的上半年,為了準備ISO的檔案,用了超過200本在書局購買有套扣的硬皮簿,在我的房間內,幾乎變成了印刷廠。

這次的認證使前綫員工認識到傳統的工作文化,正默默的改變,而不是機電署直屬員工的貨倉物料管理員,也要一起參與,因我們工作上所用的物料,要跟工作紀錄單消數。

我們修理和測試用的儀器,都要交給公正行的儀器檢測中心作準確度調檢,每年一次,每次的調檢費最少千多元,較大型的儀器要數千元,整年沒使用過若期限已到也要做測試,用了過期的儀器,給認證審核員查出,是會犯大規的。

當年部門資源足夠,員工的加班鐘上限是80小時和無時限的補假,07年已減到60小時,除非所積存的大假已到滿額,員工只可領取40小時現金津貼,其它的20小時是補假,這20小時是高價貨,要由助理署長級批核。

只有助理督察級以下的員工才有加班津貼,雖云可以取回補假,醫院的日常的工作不會因要做ISO認證而拖延或取消,所以每天都是要加班工作,我才升了督察不久,若以工作的時間和薪金推算,是及不上我下級的助理督察,我的年終大假有時也任其滿瀉,所以甚少取回補假。

我曾要求盈運基金所謂自付盈虧的模式,特事特辦,發放加班津貼給督察的同事,回應都是銓敘科不同意,醫院組機電冷的督察和高級督察常作無底深潭的加班工作是十分平常事但實質不尋常,或許大家都是食得鹹魚抵得渴。27/05/2009

Page 191

27/05/09/Wed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9)
受控文件(Control Copy)來去無踪

受了上次的認證教訓,其後對ISO這類文件的處理較為小心,認證前更不會請假以防節外生枝,因品質手册的條文不停修改,附帶的工作指引也跟著要變動。

用作巡查電機裝置的新紀錄表格花款繁多,員工雖沒大異議,但也有個別員工仍內存抗拒心,表格要做到完善則很難精簡,抄表的時間會較長,休閒的時間縮短了,每份表都要由當更員工簽名確認。醫院新購儀器做測試的表格也加入新元素,舊有的工作情序雖云可靠員工的經驗作判斷和處理,但必要用部門所指定的「工作指引」為基礎,因這是認證審核時要用的劇本。

初期的表格式樣由總部制定,事前雖已廣徵意見,但只能以大醫院的模式為藍本,表格難以逹到區區相容,更不是家家合用,最顯著是量度的單位和指定的上下限可容許的浮動數沒有統一,我們只能向上反映,不能擅自更改。

所有表格都有編號,都是受控文件,原稿放在我的寫字樓,可以復印,當總部有新的更改版本和訂明使用的日期,舊的文件要從工塲和當更房收回作消毀,雖然有通告張貼,但有當更員工為了工作方便,恐防在通宵班時沒有表格使用,所以自已影印多份收藏,也忘記交回。

己廢除的表格再出現使用,在認證時若給發覺也是罪不可恕,只能逐一向每位當更員工解釋,認證時不容有失。從錯誤中學習,「受控文件」的處理也有點心德,文件的剪裁也看不出有何紕漏,但一定要事事親力親為。在ISO環保認證前,我曾被安排和其他醫院組同事到歐洲參觀電氣節能產品,但上級不放我前往,因這段時間剛碰到認證審核,我也沒異議,因我曾到美國學習修理牙椅,算是放過洋,寓工作於遊樂,也可以讓其他人有機會,其後這些督察放洋學習機會已不多見,改由高職者享用。

今次的ISO認證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全體員工參與,奠定良好管理模式的基石,文件系統化,從督察級的角度看,可幫助去了解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和進度,以前當更員工接到醫院要求的維修電話,只簡略的寫在「口水簿/Log Book」上,多沒有寫上修理的進度和結果,只寫上幾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但用了ISO的文件,情況有所改善,雖云分工,但都要自付其責。

我的辦公室可望到物料管理倉,相信是這位倉務員十多年在九龍醫院最繁忙的日子,雖云他不是機電署的直屬員工,但也不能獨善其身,隔岸觀火,在認證前數天,他工作到晚上9時,雖可以獲得加班津貼和超越連續12小時工作的飯錢,但這麼辛苦,也食之有汗味。28/05/2009

Page 192

28/05/09/Thu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0)
第二次面對ISO的認證

今次的維修,保養和操作的ISO認證審核,結合了上次的經驗學精了很多,大家有共識,要儘量縮短審核員花在查核文件的時間,久攻必陷,要安排一些日常的保養工作給審核員查看,讓前綫員工也有機會親身體會,在這個新的系統下,各人要各司其職。

要安排什麼工作給審核員查看,由誰去演譯,所做的電機裝置保養,必須在年度內的保養計劃內。我安排電氣員工做「電功率修正系統保養」,因這是我的本行業,工作指引也是我撰寫的,這組電制櫃結構簡單,就算查核員是這行業的老手,員工對提問料可以應付,況者我也會在現塲幫手執生。

雖然ISO認證帶來大量的額外文件工作,仍是值得推崇的系統,員工第一次要在外人面前做工作「秀」,雖未能習慣,也要面對現實和壓力,我把他們帶到電制房,打開工作指引的相關欄目,先做一次預演,以免臨塲出亂子,當然這班同事的日常工作表現是可以令人有信心去委以重任。

這是我第二次和ISO認證審核員的面談,本質無敵我,不算交鋒,現塲有两位審核員,我的上級高級督察和區域經理也在座,所有審核員的提問,我都主動回答,他們所要求查閱的文件,都能一一提供,只因我有充足的準備,況且不能再衰一次,否則後果堪虞,也曉得把話題差開去浪費時間,包括斟茶遞水,談天說地。

文件沒出亂子,審核員詢問當天有什麼保養工作在進行,這正中下懷,帶他們到電制房查看,由我的寫字樓到電制房,是很短的路程,九龍醫院地廣土平,花俏草綠,果樹遍山坡,帶他們遊花園,浪費他們時間是在花花世界漫遊中,內心也小點歉意。

我們到電制房前,員工已收到訊息,不久我們會來也,進入電制房時,保養工作已在進行中,審核員問其中一位員工的開塲白,叫他說出衛生工程部的服務信念,員工先前已接受應考培訓,從口袋中取出一張小咭片,不疾不徐的讀出我們的信念。

讀完信念,再問員工怎樣做該制櫃的保養工作,員工從容執起地上的工作指引,想打開指引內相關的項目讀出,審核員說不需要,指引要來參巧,不是用來讀的,叫他憑自己日常工作經驗,說出所需要的工序。

先前我指示員工,若審核員的發問,他們不識答,可打開工作指示讀出,不可擰頭說不知道。審核員所有的審核,盡在我們意料之中,也和昨天他們在另一間醫院所用的模式相同,因有陪隊的工程師暗中黙記於心,再向大家滙報。29/05/2009

Page 193

29/05/09/Fri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1)
第三次面對ISO的認證/環璄管理系統

環璄管理系統的認證文件沒有前次的操作,維修和保養那樣龐大,且一些文件可以相承相輔,但仍要有一部「工作指引」放在工塲給員工參巧,環璄管理系統除了在機房和寫字樓可應用,在生活中也是活知識。

今天「豬流感」出現,食環署清潔組員工,對傳媒說用漂白水洗街,已用了數十噸,地上污水沒經處理,直接流入大海,破壞環境,在露天的公共地方,所有渠口位都是用作排放雨水,員工提出用清水洗街,再用1:49漂白水噴灑路面,可保護環境,今天大家對環保都很重視,政府竟如斯不察。

漂白水在衛生工程部也是要在呈報化學品的名單中﹕


MSDS 
物料安全資料清單

MSDS 編號

物料編號

物料名稱

用途

40

 

Nalco Oxytreat AQZ220

Boiler water treatment

41

 

HYPO - 6 殺菌漂白水

Disinfectant

42

 

Sodium Chloride (NaCl)

殺菌

43

 

Hypochlorite A122

Hydro-pool/disinfectant

44

 

Hydrochloric Acid

Hydro-pool/disinfectant

我們參與ISO環保認證,所履行的責任除了注意化學物品的貯藏方法和排放,機房電機裝置發出的噪音,也要附入監察的項目,抛棄的化學廢品,例如機油,溶劑等都要定期上報給安全主任,雪種的用量,更要交給環保署。

要定期量度機房的噪音,若超出正常,都要即時做補救的工作,最大發出噪音的電機裝置是緊急發電機,超出100分貝,機房內要張貼警告標語,掛出合資格的噪音測試員的報告,太近民居的機房,當更員工在測試發電機時沒關上門,噪音會干擾民居而遭投訴。

緊急發電機只是一個月運行一次,且機房是在地面,中央冷器系統機房在天台,晚上也會運行,九龍醫院第一座新大樓入伙不久,即遭投訴,建築署要在天台加裝隔音屏障。

今日插圖的「環保工作指引」,內文大部份用英文書寫,工塲和當更室都有存放,書中內容豐富,也可作為生活環保的小百科。30/05/2009

Page 194

30/05/09/Sat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2)
「老外」認證審核員是環保熱愛者

這次的環保認證審核員仍是两人,其中一位是外籍人士,他是十分熱愛環保工作,巡察機房事事認真。

認證前一晚,負責的工程師在晚上十點鐘仍和我們在伊莉沙伯醫院巡察機房,鍋爐房內的排水坑更不可有絲毫的油跡,存放化學物品的危險倉的排水位要升高。

認證首天的早上,審核員先在總部審核文件,再議定所要巡察的醫院,當我在寫字樓電腦上看到審核員的行程表,開心到跳起,九龍醫院不是指定的巡察地方,把好消息告訴同事,大家開心樂滿懷,預備一齊吃午飯慶祝。

計劃中伊莉沙伯醫院要做整天的查證,早上做完吃午飯,那位外籍的評核員要求到其他地區核查,他的目的是想看多些地方,用他熱愛環保的專家意見,向大家提點,是一番好意。

和同事們午飯吃得興高釆烈之際,電話來說下午要到九龍醫院查證,雖云有點突然,但也要面對現實,今次不用做工作「秀」。

先前部們的內部審核,也沒有找到要即時改進的漏洞,內部審核是自己人的抽查,當是從寬簡落墨。

今次是第三次認證考試,環保管理算是新課題,在日常的工作中,雖會涉及到環保,但愛護地球都是口號化,身體力行甚少。

我把近月所處理的環保事項,交給两位審核員,中國人的那位用中文發問,「老外」審核員聽不明,他用英文發問,我用两種語文回答。「老外」審核員對看文件的興致不太,我交給他的文件全是用電腦打的英文,只是我在回答他的問題時,因需要用「工作指引」,這本書內文有中文有英文,他看得沒趣,提出要看機房。

鍋爐房是首要看的地方,為了要消磨時間,也帶他們去遊花園,多行寃枉路,路上經過一間正在維修保養的小屋子,他突然脫離隊群,用飛奔之步伐,走到儲存建築廢料的大鐡箱中,左翻右搗,這個野馬脫韁行動,我們看得也目定,看完後他拍去雙手的塵,搖搖頭說了幾句話,我們也沒問他發現什麼。

九龍醫院的鍋爐房是很古舊的一層建築物,房內的三個鍋爐,其中两個更換了不足十年,若當時的環保意識強或有遠見,廠房內的其它配套包括另一座舊的鍋爐都要更換和整理。31/05/2009

Page 195

31/05/09/Sun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3)
「老外」認證審核員是工作認真

這位外藉認證審核員是十分認真去視察鍋爐房的設備,我們未能發覺到的漏洞他即時道破,當更員工所紀錄燃燒時所排出的二氧化碳超出標準,其中一項先天性不大能解決的問題是鍋爐的污水一向是排出戶外的雨水集水口。

他也要求到廚房的抽風系統的出風位視察,廚房位在新建的大樓內,排出的油煙是用高電壓電極板散除,他指出系統有毛病,因大家站在排煙位口的遠處仍可聞到廚房炒餸的濃濃香味。

醫院內有用作物理治療的游水池,處理水池消毒用的化學品,擺放的房內不應有排水位等,看完水池後,已是日落西斜,老外審核員仍不覺疲倦,還想到不同的地區查看,幸好他不知眼科醫院在隔鄰,九龍醫院也能他瞧呢﹗

雖然這位老外核證員在九龍醫院找出多項環保不足問題,但先前內部審核卻沒有察覺,他也沒特別挑剔把事情放大寫在報告上,雖是輕描淡寫,也是洋洋大觀。所以有人不大喜歡他的明言直說的報告,其後在定期的覆檢中,只看見他出現過了一次,隨後也消失了。

環保管理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層面,不是在文件中可以學習得到。例如每年都要做一次化學物品洩漏的演習。鍋爐和游水池都要使用化學物品,鍋爐用化學品保持輸入爐內的水資酸鹼度,游水池用化學品是作消毒。

主要做演習的地方是在眼科醫院或伊莉沙伯醫院的鍋爐房,九龍醫院做只做了一次水池機房的嗅氧毒氣洩漏。

員工從來不習慣穿上保護衣去處理鍋爐化學品,但在演習中因我要在傍講解,演者必需要穿上全套保護衣,在炎夏爐房內的温度較室外高數度,滋味不好受。

處理化學品洩漏的程序,若未做過演習,也不能天馬行空靠想像,若認證審核員問到,給他看一個化學物品洩漏用的應變物料箱和手册,答案全在箱子內,最重要不讓洩漏的化學品擴散,附近有地台排水口即要把它蓋住等。

化學物品離開了危險倉(Dangerous Goods Store),要在罐底放上防漏盆(Drip-tray), 在工塲中員工只在認證時才記得,升降機機房更是慘不忍睹。

供應商送來所有的化學物品若沒有貼上「物料安全資料/Material Safe Data Sheet(MSDS)」全部要退貨,若是用途相同但是新的產品,要上報安全主任,由他放入資料庫,為了符合ISO環保認證,少一點工序也不成事。01/06/2009

Page 196

01/06/09/Mon


OHSAS/18001國際標準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14)
第四次面對認證

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並不是ISO標準體系組織,其所發出的證書,是幫助機構能組織一個有效率的體系,管理和控制職業健康和安全風險,它也受到國際認可,只是體系沒有ISO那樣龐大和普及。

當我們參與這個工作坊時,導師說這個在98年所定的規例,更能廣泛函括以前的「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各階層的員工在職業安全和健康都受到此條例保障,政府部門若疏忽了員工在工作上的安全健康,也可用此條例入罪,其後在02年再加入的「顯示屏幕設備」附例,長期面對屏幕工作的文職人員,更要作風險評估。

為了要面對這個政府部門也是責無旁貸的規例,刑也可上大夫也可收監,機電署聘請了多位合約的安全主任,在這大部份都從事非文職員工的部門,只有一位安全主任和一位專業工程師,去監督和執行所有的工作安全,去幫手處理員工安全的工作。

部門本有陪訓助理督察去修讀全職的安全主任課程,希望人才能自給自足,但只是「拉貨」性質,成效不大。

今日插圖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指引,是合約聘任在衛生工程部的安全主任編寫,內容十分充實,在整個職業安全健康的體系中,除了工作指引,還伸延了大量的文件和連綿的實際活動,例如每天早上開工前的活力操,也是由於工傷的指數未達標,要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

除了部別的安全主任,部門還在前綫的工作點,委任了組別的安全督導員,(Sectional Safety Supervisor/SSS ) 在委任前先給予培訓,我是負責九龍醫院的機電冷電機設置的安全督導員,我還要兼任電力裝置和醫療氣體的授權人士(Authorised Person ),幸好上級沒有安排我修讀「密閉塲地工作/Confined Space」授權人士課程,可能他看見我在職業訓練局所修讀的「噪音評估課程/Noise Assessment」課程考試不合格,知我資質有限,也不提名我修讀,以免浪費公帑。

除了我們的員工工作安全要關注,一些在醫院內做工程的合約判頭,也要去巡視他們在工作其間內,員工有否注意安全,和相關環境其他人的安全,以做好預防預施。

額外投標的工程,工程公司會被要求聘用一個合資格的安全主任,做一份工作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Report),這份報告也要交回部門的安全主任審核,察看有否不足的地方,但監察判頭在地盆內的工作,是由組別的安全督導員去執行,月末要呈報。02/06/2009

Page 197

02/06/09/Tue


OHSAS/18001國際標準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15)

昨文說及承判商在進行工程前要作風險評估和提交安全報告,我們沒有直接參與做工程,但日常的維修和保養項目,都要做風險評估,先做有風險工作的定位(Hazards Register),再寫出其風險(Risk Assessment Report),全部由安全主任撰寫,也希望在不同塲地工作的安全督導員提出意見。

工作上的風險評估佔了最多是機電冷電機項目,但寫字樓內的工作風險評報告也有幾類,提示員工檔案夾重的放在下層,輕的放高位,文員不可站在椅子上拿取高位的文件等,除了安排梯子,還有檔案的搬運要用小木車,刀和切紙器都要加上安全套,當所有相關的資訊和保護裝備都足夠時,若有工傷,員工不可能撒賴,也是要責任自付。空氣質素也是要評估的項目,因寫字樓內放有影印機,傳真機和電腦用的印字機。

受僱於政府部門所有員工,政府不會替其買勞工保險,相等於所有政府車輛,都沒有買第三者保險,因政府是大大都賠得起,工傷的員工,若身體的受損不能完全康復,也要靠勞工署的醫生決定受損的情度,由政府賠款。

工塲內的急救箱,貼有負責員工的名字,他要常常留意藥箱內的急救用品是否足夠和負責補充。

自從電子資訊普及化,工塲內都放有電腦給員工上綱,每人都有一份顯示屏幕的風險評估報告,初步評估和進一步評估,先由組別的安全督導員把員工每天所使用屏幕時間填報,再由安全主任審決或安排員工出席相關課程。

文員用電腦的時間最多,她們所用的椅子,靠背的斜度和高度要可調校,手部有承托位,其它的腳踏位一大堆提示,全部都要達到法例的要求,在電力法例部,有同事用两個電腦屏幕,風險是否高一倍﹖

有了全職全安主任,都要人盡其才,以前我們要取得安全咭或綠咭(建造業安全訓練證明書),都要到職業安全訓練局修讀,這張咭所有員都必需持有,和外間的工作地盆的要求一樣,地盆工人每天出入地盆工作,都要出示有效的工作咭,有限期三年。

其後這些培訓和發咭都改由機電署簽發,課程的講解由安全主任負責,上課地點在機電署的總部。

雖然有了安全主任和工作指引,但並不見得工傷事故會大幅減少,若到了危機綫,則要和員工頻頻開會示警,也有止咳的作用,零工傷是天方夜譚。03/06/2009

Page 198

03/06/09/Wed


OHSAS/18001國際標準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16)

工作上的安全和健康,能投入的硬件,部門絶不吝嗇資源,且大灑金錢,無限量供應。和私人機構相比,所提供的訓練更是全方位,在「繁急事故應變計劃/Emergency Plan」中,組別安全督導員要配合指引所定的計劃,定期向員工講解,當發生事故,員工怎樣處理。

在手册內的8類緊急應變事故,我負責講解有5(主要是機電冷的工種),每年都要定下一個訓練時間表給區域經埋審批,安排員工參加。

1 Electric Shock/觸電的處理 
2 Fire/
火警的逃生 
3 Personal Injuries and Illnesses/
傷病 
4 Nature Disaster/
天災 
5 Hazardous Chemical Spills or Release/
化學物品的洩漏 
6 Leakage of Radiation/
輻射外洩 
7 Leakage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有輻射物質的遺漏 
8 Leakage of Substances with Bio-hazard/
生化物質的遺漏

4項在會議室內向員工講解,化學品洩漏演練,在眼科醫院的鍋爐房,後3項是電子部的專項。堂上的講解,只需两小時,講了5年直到我離開醫院組。出席的簽名紀錄,和員工即塲的提問,都要放入檔案內,以備認證時查核。

天災所講的題目不是地震或山坭傾斜要注意的事項,只是用「工作指引」後加的一個章節「在夏天及暴雨後工作的常見危險和相應的工地安全指引」,這是一個很長的標題。

火警題目探討的範圍較少,只介紹員工電火撲滅所用的滅火筒是黑色,和滅火筒的使用法。醫院定期都有請消防處派消防官到塲講解防火和滅火,當收到醫院的通知,我會安排員工出席,而醫院也有定期作分區火警演習,走火警的塲面逼真,打破火警鐘嗚響掣的玻璃。演習後即時由消防官講解和檢討,解答員工的疑問。

電是我本身的行業,所講的實戰經驗很多。出席的同事幾全部有電工基礎知識,包括機器組的同事,部門一向有舉辦多技能課程,讀完之後未必能可取得電工牌,在工作也可以有所裨益。曾問過同事們,入了政府工作後,所從事的電氣工作,沒有試過觸電。04/06/2009

Page 199

04/06/09/Thu


OHSAS/18001國際標準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17)

在緊急事故應變的講解工作坊中,主題講解所需的時間很少,我也趁機會和同事談論其它工作上的問題,互動溝通。

「防止蚊患」也是要加插的題目,當食環處巡視醫院時,若發覺有積水,而又滋生了蚊卵,會控告醫院,就算在機房,也是醫院的物業。而每月和每季度都要向安全主任呈報,曾否安排員工出席相關座談會(tool box talk)和巡察機房。

簡報在放工前結束,員工多是在夢遊時間居多,我也沒阻止疲勞的員工呼呼入睡,他們用身體來捧塲大家也算交了功課。我也可以訓練自己在講台上的表達能力和說話技巧,一些花街閒話,可以提神醒腦,大家都會七咀八舌,東家長,西家短,睡意全消。

多年內我所管理的两類前綫員工,長俸公務員和合約公務員,後者的工傷事故幾全無,一些長俸公務員有部份的所謂工傷,都是事後呈報,而所發生的地點,卻沒有任何工作紀綠和證明,只能信任他們自己所撰寫的事故報告,任何工傷都要在48小時上報,而嚴重受傷或死亡事故要在24小時內用文件和電話呈報,

OHSAS/18001品質手册(Quality Manual )可以就地取材原有的ISO系統,但前綫操作需要的文件,則要重新編寫,工作指引和操作文件則由安全主任執筆。

職能和權責在這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有名確的定位,一份「合資格人士表單/Competent Person Registry」,內裏臚列了曾經獲得認可訓練的員工名單。

根據名單可以容易找到合適的技工,甚至可以向其它組別借用,例如量度噪音的合資格人士/Competent Person for Noise Assessment for Workplaces/F&IU,CAP59。在醫院組九龍區數百人中只有二人有此資格。表內還列有其他合資格人士:風煤燒銲,體力處理操作。最大群組是電力工作,也分有两類:(1) Authorized & Competent Person appointed by Department for work on L.V electrical apparatus (2) Competent Person for work on electrical apparatus.

這是第四個新的國際標準認證,前頭的三個,採購,維修保養和環保都取得認證,這一次也不會有例外,大家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萬事起頭難,開壇作法自然大陣仗,但絶不會出現第一次認證時的倒瀉籮蟹現象。

認證當日,全程由安全主任帶隊,審核員也知道他才是真主角,一些我不能肯定的問題,由他插嘴代答,因大家同坐一條船,文件沒有大瑕疵,即塲的工作「秀」,員工也是駕輕就熟,雖然考前要不停的加班工作,各員工都能配合和齊心合力,雖然辛苦,但得了成果,也是無怨無悔。05/06/2009

Page 200

05/06/09/Fri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
生養死葬都靠機電署

機電署營運基金不是政府首行的部門,郵政署早在1995年已轉行營運基金,我曾在營運基金體系工作了十年,也曾在非盈運基的部別工作過,可以用內部員工是受眾,寫出两種不同工作文化背景的感受,而政府有些部門所行的盈運基金政策,對公眾服務也有直接影響。

機電署的公共綱頁有專欄報導營運基金的進度,下文是從綱頁印出首年年報的主頁,時任署長傅立新,HP.Phillipson,是英國人,他也並任營運基金總經理。 


使 命 
機 電 工 程 營 運 基 金 設 立 於 1996 8 1 日 。 我 們 的 使 命 是 : 
「在        、最                程服  。」

下文是最新盈運基的2007-2008年的年報主頁,時任署長是何光偉

使命:

我們的使命是向客戶及公眾提供完備的工程方案及優質服務,並藉此提昇社會的生活質素。

營運基金在推行前,在954月到8月曾向員工所作簡報會,介紹部門推行盈運基金的目的和長遠策略,這是十分敏感的時刻,因97年是政權移交時限,而中英的談判,各方面的大政策尚未有共識,會否把一些政府部門收縮,用盈運基金作慨念偷換,讉散員工,部份員工暗下也有悲觀情緒,對部門的遠景不樂觀,以為不再可以「生養死葬都靠機電署」,頤養天年。今日插圖是部門回答員工相關問題。06/06/2009

Page 201

06/06/09/Sat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2)
青樓宅女,賣藝不賣身

營運基金首年只有4000多人和6個部別參與,包括衛生工程服務,市政工程服務,運輸及保安工程服務,車輛工程服務,一般工程服務,工程策劃及顧問服務等,經過十多年的盈運改革,08年參與人數多達4600多人,而服務組別加多了電子通訊部和機塲工程分部。

1996年盈運基金初行分三大組,工程服務一科(Engineering Services Branch1),工程服務二科Engineering Services Branch2),,業務發展科(Business Development Branch),工作主要分為操作,維修和故障修理,其他服務包括工程項目管理,設計,為新工程項目及改善工程擬備標書規格,以及就預防退伍軍人病症,監察和控制室內空氣質素,取締損耗臭氧層物質及節約能源事宜提供顧問服務。

上段是一字不漏在綱頁抄出,到了今天,盈運基金工作的項目,增加數倍,所有政府大樓,你所見到的盈運基金都能接手去做,如飢渴虎年之華,大小都食。新建樓宇也照做,2001年聯合醫院興建两層高的火牛房,電制房和發電機房,由樓宇地基開始,都是由盈運基金組內的衛生工程部負責。

整個機電署的工作模式以盈運基金為主體,非盈運基金體系是規管服務,人數不足一千,包括能源效益事務處,氣體及一般法例科,電力法例部/電力小組。

盈運基金強調用商業模式運作,97-98年收入是26.53億元(96-97年度未足整年),回報率是28.8% 07-08年度是26.53億元,回報率是10.4%,由初始到最新年度,年年都有錢賺,因所有客戶都是政府或公營部門,初期是綑綁式指示,政府部門仍要使用機電署盈運基金服務,其後可自由選擇和取捨。

盈運基金之初始,由於強調用商業模式運作,又不能把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拋入雲端,如青樓宅女,賣藝不賣身,見錢不會寬衣解帶,要把貞節牌坊保持聖潔,不作紅杏出牆。

要創新天地,「土改」先行,助理督察級以上全部要學習一套向顧客收錢的電腦系統(Computerised Cost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CMIS),這套電腦會計系統用了十年,在05年又再更換另一套新系統,新的這一套較舊系統嚴謹和繁複,要上手,上心和上腦又要不忘記它,頗花時間。

要闖品牌之門,不能單靠宣傳或吹噓,先要名符其實,由認可的公証單位審核,方可坐上大紅花橋,招搖過市,971月,營運基金的品質及方法分部獲頒ISO/9002證書。今日插圖是盈運基給員工的两種禮物,八達通咭當時在綱上可賣400港元,其後的ISO/14001OHS/18001等都陸續到位。07/06/2009

Page 202

07/06/09/Sun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3)
郵政署吃老本的日子

任你怎樣巧名立目,企業良心,但要自負盈虧,則維生不能不計錢,又要不餓死又不失節,而員工的人數,薪金和福利又不能減,唯有加價。

機電署的盈運基金有一批固定可共患難同甘苦的客源,主要是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其它要靠街客的,不加價就要食老本,政府部門行盈運基金的部門如下:

土地註册處 1993年成立 
公司註册處 1993年成立 
污水服務   1995 年成立 
電訊管理局 1995 年成立 
郵政署     1995 年成立 
機電工程署 1996 年成立

人數最多是郵政署,最進取是機電署,也是賺錢最多和所得的回報率最高,有幾年我在醫院所見,盈運基金賺到盆滿砵滿,超賺之數回饋醫管局,我工作的九龍醫院不是重點醫院,回饋的甜頭未必分到,所以也要為她做點好事,一些要收費的工程,也是來個敗家大贈送,做其二世祖。

郵政署目前是在吃老本的日子,今日插圖是2007930日報紙,標題是「公僕加薪加郵費填氹,當年公務員加了人工,而所有盈運基金的部門,最大的開支是薪金,署長譚榮邦在電台的的談話,形容盈運基金是入了風塵才作賤,他說﹕「本港的本地和國際郵資一直偏低,完全具有上調空間,他形容郵政署的處境很尷尬,一方面是政府部門,必須向市民交代,該署又規定要推行盈運基金,即是牟利機構,每年政府要求郵政署最少要賺到營運成本百份之八點五的利潤,加上最近公務員加薪,更令署方需增加每年九千萬元的額外開支,故必須額外找十億元生意才可以應付。

最為市民詬病是該年政府盈餘差不多有600億元,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筆的盈餘,政府已開始派錢,轉頭部門又加費,幸好商務局長馬時亨即時叫郵政局長收口,今年公務員或會減薪,郵政署可以暫時喘氣。

郵政署在爭取收入時,已有私人公司出綽頭攪花樣的思維,投寄特快專遞郵件,即可參加抽奬,由初抽奬到終極抽奬的奬上奬,有機會得到5萬元的雙人豪華郵輪假期,投寄越多,中奬越大。

有時經過郵局,看櫥窗出售的小擺設,己積滿污塵,可能窮到也付不起請清潔工人,一切要慳,也可以學考試局請義工,也可以找漂亮的女公關,在門口拉客,香港的郵票己沒有收藏價值,幾乎每月都有紀念郵票或首日封出售。08/06/2009

Page 203

08/06/09/Mon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4)
盈運基金賺錢不容易

郵政署轉行盈運基金十多年,已逐步跌落深淵,也是大氣候使然。在互聯綱的普及和使用的方便下,市民和商業機構的訊息往來都少用郵遞服務,而且成本也無辦法由自己控制,員工的薪金佔運作成本超越八成,比重較機電署高。

機電署在控制成本有其特色,把無成本效益的維修保養服務外判,分拆或整座樓宇,我所工作的區內首座新大樓外判服務由判頭做維修保養是九龍灣基層健康服務中心,有十多層高,大樓有两個服務機構是衛生署和那打素主理的老人院,其後增加了醫院管理局。

合約要求有四個工作人員駐塲,其中一人是科文,若以同等的公務員架構,成本超多倍,私人機構絶不會做蝕本生意,極低的投標價不可以維生,除了科文是其公司的員工,其它三入是再外判的員工,這個塲變成了另一間私人公司的架步,我到塲巡察時只能找到該科文,其它三人都在外間做私人的維修工作,若有故障才急急趕回,其後把這位科文調回九龍醫院,另派一位我們的監工監察日常的維修工作,成本仍化算。

九龍醫院首座大樓的中央冷器維修保養也是外判,但不成功,合約上判頭無需派駐塲員工,醫院不理會機電署的運作模式,只求當冷器有故障時即刻有人處理,這個責任便落到機電署員工的身上,他們常抱怨判頭呃錢不做嘢,其後也改由自己做回保養。

政府湅結公務員的招聘和縮減人手,由十六多萬的編制落到13多萬,所有盈運基金的組織都暗自叫好,可以請合約員工。公務員不加薪,他們更喜上眉梢,對高層的員工,加薪是濕濕碎,做好盈運基金條數,升一次級可以一舖翻本,不加人工少了工作煩惱。

慳成本是合理的做法但公務員是不能用生意不景的藉口而減人,唯一是開拓市塲,機電署盈運基金以為是商業模式可以和私人公司爭生爭。初行時我出席工作坊,工程師沾沾自喜說﹕和私人的大企業相比,例子是大昌公司,我們所提供服務的價格俱競真力,工程師把所得的數據逐一分析,有同事問年尾會否有雙糧,工程師答公務員的福利不會減,有同事戲言是否保證生養死葬機電署全包。

機電署盈運基金曾成功競投一驗車中心,中標之後踴躍萬分,誰知報紙來一個大審判,也是句老話﹕用公帑打擊私人企業,與民爭利,其後是黯然撒走。

其後也是用報價或投標的形式,向公營或政府部門提供有合約期限的服務,今日的插圖是06年和消防署所簽的十年服務協議簽約儀式,其中的保養工作包括救護車,今年數宗的救護車故障導致病者失救事故,傳媒質問機電署的保養工作是否有不足的地方。09/06/2009

Page 204

09/06/09/Tue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5)

初期營運基金目標回報率每年是13.5%07-08年的回報率是10.4%,此回報率由財政司司長所決定,所以當公務員加薪而超支時,可以和政府有商量,只是身為總經理的署長,如無必要當不會向上級求恕,唯一要多找生意和減成本。

我在盈運基金組別時,同事都認為部門是用「虧空人手」來減省支出,長俸職位的空缺,並不積極填補,甚至用「偷換慨念」,以人數作換算。

營業額增加,員工的工作量自然加重,加添人是必要的,雖然今年放寬招聘公務員,但盈運基金為了成本打算,反應並不積極,目前非公務合約的人數不斷增長,合約公務員的人數也佔一定比重,而一些自然流失的公務員職位卻沒有明確表示會如數填補,員工所關心是這些職位若凍結,會影響他們升級的前途。

在醫院組時我的下屬包括了三類不同聘用條件的員工,同一組三人行,各有各的工作方法和思維,利益的分配也不圴衡,工作量和工作地點的優劣,也是互有矛盾,另外一些由機電署所訓練的技術員,畢業後只能簽為合約監工,合約最長是两年,一般是一年,曾試過有續期三個月的。雖然是監工職級,但管理技工級的長俸公務員是不大受對方尊重。由承判商所安排的員工,也自覺在工作中不受重視,而薪金差距更遠。

舊式的管理模式,也隨著盈運基金要提高生產力更改,原本屋宇裝備保養組的員工,都調回區內,而且需要負責的工種也增多。在盈運基金組內,工作擔子加得最重是工程師,以前是無須理會是否有新客戶或新工程,但盈運基要孭數,靠慳錢多成不了事,多些工程在手才可達到祈望的回報率。

醫管局認為機電署收費太高,本身也有两間大醫院由自己的員工負責運作,較果也不錯,更重要花費較聘請機電署少,本有意逐步淡化機電署在醫管局的服務,且勢在必行。

但在03年沙士爆發時,方發覺機電署對醫管局的重要,不是一般的合作伙伴,沙士其間,醫院的工程已暫停,醫院即時要做的空氣改善工程,其本身的合約工程顧問因判頭的工人不敢到醫院工作,唯一要靠機電署的員工幫手,是患難見真情,因盈運基金無論怎樣換頭變面,也是政府部門,不能有災難的出現而退縮。

其實今天的公營和政府部門都要增加透明度,市民問責要求高,一些在醫院內的重要電機裝置,若由私人公司承包或保養,有錯漏時,他們甚至會把生意結朿,最後責任還是由醫院承擔,若由機電署做維修保養,則全部由署方孭飛,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價錢貴是物有所值的,且機電署的盈運基也不會飛禽大咬,高級職員沒有花紅和袍金。10/06/2009

Page 205

10/06/09/Wed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4)
盈運基金賺錢不容易

郵政署轉行盈運基金十多年,已逐步跌落深淵,也是大氣候使然。在互聯綱的普及和使用的方便下,市民和商業機構的訊息往來都少用郵遞服務,而且成本也無辦法由自己控制,員工的薪金佔運作成本超越八成,比重較機電署高。

機電署在控制成本有其特色,把無成本效益的維修保養服務外判,分拆或整座樓宇,我所工作的區內首座新大樓外判服務由判頭做維修保養是九龍灣基層健康服務中心,有十多層高,大樓有两個服務機構是衛生署和那打素主理的老人院,其後增加了醫院管理局。

合約要求有四個工作人員駐塲,其中一人是科文,若以同等的公務員架構,成本超多倍,私人機構絶不會做蝕本生意,極低的投標價不可以維生,除了科文是其公司的員工,其它三入是再外判的員工,這個塲變成了另一間私人公司的架步,我到塲巡察時只能找到該科文,其它三人都在外間做私人的維修工作,若有故障才急急趕回,其後把這位科文調回九龍醫院,另派一位我們的監工監察日常的維修工作,成本仍化算。

九龍醫院首座大樓的中央冷器維修保養也是外判,但不成功,合約上判頭無需派駐塲員工,醫院不理會機電署的運作模式,只求當冷器有故障時即刻有人處理,這個責任便落到機電署員工的身上,他們常抱怨判頭呃錢不做嘢,其後也改由自己做回保養。

政府湅結公務員的招聘和縮減人手,由十六多萬的編制落到13多萬,所有盈運基金的組織都暗自叫好,可以請合約員工。公務員不加薪,他們更喜上眉梢,對高層的員工,加薪是濕濕碎,做好盈運基金條數,升一次級可以一舖翻本,不加人工少了工作煩惱。

慳成本是合理的做法但公務員是不能用生意不景的藉口而減人,唯一是開拓市塲,機電署盈運基金以為是商業模式可以和私人公司爭生爭。初行時我出席工作坊,工程師沾沾自喜說﹕和私人的大企業相比,例子是大昌公司,我們所提供服務的價格俱競真力,工程師把所得的數據逐一分析,有同事問年尾會否有雙糧,工程師答公務員的福利不會減,有同事戲言是否保證生養死葬機電署全包。

機電署盈運基金曾成功競投一驗車中心,中標之後踴躍萬分,誰知報紙來一個大審判,也是句老話﹕用公帑打擊私人企業,與民爭利,其後是黯然撒走。

其後也是用報價或投標的形式,向公營或政府部門提供有合約期限的服務,今日的插圖是06年和消防署所簽的十年服務協議簽約儀式,其中的保養工作包括救護車,今年數宗的救護車故障導致病者失救事故,傳媒質問機電署的保養工作是否有不足的地方。09/06/2009

Page 206

11/06/09/Thu


機電署營運基金(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Trading Fund/EMSTF)(7)
成品牌如登天

盈運基金組內的員工,所得到的超時工作津貼較規管部的同事多,想多賺錢可要求調組,督察級以上則想調離盈運基金,機電署內部也有訂立把督察定期調位,最後我所知是六年,在工作坊由機電署的高層說出。我要求調離醫院組時,為了不想受到無謂的阻攔,信內也加上此句是高層的「肺腑之言」作押陣,我在醫院組工作十多年了。

但不是盈運基金和規管部督察互調,規管部也沒有這麼多的位置容納,調人的目的是想令到員工有廣濶的視野,和對部門有更多的了解。

盈運基金每年都賺錢,撥出少少回饋員工,不論職級每人每年可得到500元超級市塲禮卷。前線員工以九龍醫院當更員工所加的工作壓力最大,原本三個人一更,後減少到两人,以前只需負責機電冷的緊急修理,現在病房內的厠所淤塞,漏水,防盜鐘誤嗚,午夜夢魂中收到兇鈴,不懂修理也要到現塲巡視和了解。

加班津貼也是維繫員工的工作動力重要因素,用補假的方法並不受歡迎,當員工所積存的假期己到上限,他們每月可有60小時加班鐘。

曾有一位監工在CMIS系統中,細列出每一項電機裝署所定的保養時數(Manhour)和我對數,若根據這份工作指引,不增加人手是做不到,加班也要上百小時,大修風櫃(Air Handling Unit)64小時,大修冷凍水泵(Chiller Water Pump)80小時。

這位監工在部門工作了二十多年,他能找出工程師在計算工時的灰色地帶,目的想增加加班時數,他可能不知道我是由私人公司轉入政府,且由最低的二級技工做起,吐在嘴邊的說話又收回,我也不想高調借用高層常用的話,沒有最好,可以做得更好,若以8小時的衡工量值計算,可以即時解僱一半人。

初期前線員工所理解營運基金的模式,全部工作外判,由工程師帶隊,下屬只有督察,這是合理的聯想。

今日的插圖是品牌的故事,機電署想把自己的標誌推到成為地方知名品牌,這份03年出版群聲所寫的「天方夜譚」,除非盈運基金脫離政府而獨立運作,否則煙花之地,可來淨土。

政府的大方向是小政府大市塲,變賣資產可減少無效益的管理運作,政府無需要靠盈運一盆生意去賺取收入,下一個變賣的部門是水務署,郵政署也是大熱門,機電署似不成氣候,雖然盈運基金有錢賺,但錢是塘水滾塘魚得來,機電署也以為做到出名的品牌,可以善價而沽乎﹗12/06/2009

Page 207

12/06/09/Fri


調離九龍醫院 
九龍醫院揾食艱難

我申請調離醫院組由上呈信件到批淮,差不多等了半年,信中表明任何地區和部別的職位,都願意到任。

在求調職前,沒有和同事,上級和區域經理商討,他們也會奇怪,我尚餘下不足两年,便可退休離開機電署,若我選擇退休前放取積存的假期,由調職日開始,餘下上班的日子只有一年,再扣除日曆上紅色的例期和接著上班所賺取的應得假期,正式要上班的日子不足200日。

要另一個部別的主管樂意接收我這位匆匆過客,畢竟有猶豫,潛規則當一個新人到任,他可以享有半年受寛恕的蜜月期,初到任者可以慒慒閉,初歸新袍,要給她時間學習和適應不同山頭老佛爺的威儀,到我把入門規儀上心入腦和他們「虎」口婆心的教導有成時,我已到頭也不回一刀了斷的離開機電署的時限了。

只餘少許工作日便可退休,應要能忍便要繼續忍忍忍,或者我是犯了眾怒,或上級要去我而快,或者他們心目中已有繼任人而急於給他上位,所以要除我而快。

是否我的工作壓力已到爆炸的臨界點,要勉強留我也可能不是好事,有同事問我是否給醫院院務主任Y小姐責難而明去志,他們也要我堅持,Y小姐尚有一年也退休,最多給她鬧多一年,餘下的一年是我在九龍醫院安享晚福的好日子,行行企企無需顧忌。

在上信求調職的前一天,我們和Y小姐有一個定期的工作例會,出席者有高級督察,區域經理,部門工程師,冷器督察和合約承判商的督察,會議中又和Y小姐吵嘴,相信在機電署的會議中,數次和顧客吵嘴吵到火紅火綠的督察,相信無人胆敢。

醫管局所聘請的工程顧問戴德梁行,該公司的工程項目經理在一次工程的進度會議中,在座還有他的助手,機電署區域經理,醫院的行政總經理和Y小姐,工程經理氣惱的說﹕「他的公司,有十位專業工程師,其中有三位工程師坦言,若安排他們到九龍醫院監察工程,寧被炒魷魚也不願到院」,當時談到的電力工程項目延誤交貨,顧問公司被責監管不力,Y小姐不客氣的向醫管局投訴。

電力工程項目的延誤是工作的判頭不明白Y小姐的工作要求,文件不齊是不能先做後審批,這次是顧問公司積怨而發難,借勢痛駡Y小姐。其實是判頭做得不好在先。電氣是我的本行,我這個小男人,沒有為含冤的女士擋架,只是袖手旁觀。醫院的總經理也覺勢頭不對,在會議結朿後說明以後開會要用錄音機。13/06/2009

Page 208

13/06/09/Sat


電力法例部(1)
人生最瀟灑的決擇

在正式調任上班前,已被安排先到我將會工作的崗位上了解,當時此位在職的同事尚餘十多日便退休,他在機電署也超過35年,工作間很狹窄,也不能多放一張椅子共座聆聽教益,他講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我邊聽邊點頭以示明白,實質腦袋是接不上,大家各做了本份便可向上級交待。

離開九龍醫院時所寫的詩十分悲情難拾,但走也終須走,當作一塲夜宴沒吃甜品便離塲,明天太陽出來還是要繼續幹活。

同事羡慕我臨尾能找到份筍工,其實事前我也沒有思量新和舊的工作比較,但我相信機電署任何一份督察的工作,也沒有在九龍醫院那一份沉重,昨文也寫過,私人公司數位專業工程師,寧給炒魷也不願到九龍醫院做工程,也曾在醫院的工程進度會議中,見到一位顧問公司的女工程師,給駡到狗血淋頭,低聲飲泣,會議似是大老爺在審犯,只是沒有用拷刑。

電力法例部分開四組,分由一位高級工程師負責,包括用戶電力裝置(Consumer Installation ),電力產品(Electrical Products),公共電力安全(Nuclear & Utility Safety) ,宣傳和檢控(Public & Prosecution)

電力法力部是規管部內的一組別,規管部要向6個決策局負責,包括發展局,環境局,運輸及房屋(纜車,電車),民政事務局部(機動遊戲),保安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昂平吊車)

總部樓高七層,電力法例部在頂層,80多人分據两邊寫字樓,我坐的大字樓內全是督察同事,署長和其他高級職員也在同一樓層,雖然是由機塲的舊貨倉改裝而成,但已不見昔日舊痕,環境舒適,更上一層樓的天台,雖局限在一小區內走動,視野也很廣闊。

我在電力法例部用戶組工作,雖是督察,在組別內幾是最低職級了,除了文職和電子數據組外,技工只有三人,助理電氣督察也是三人,助理督察是獨立工作個體,不是督察的下屬。由焚化爐任職監工到督察是首次不用管理下級員工,個人自由行,可以獨來獨往。

權力之炫目處,在有幾多個隨從和下屬給你差遣,出入碰見對你尊敬有加,但要管治一班人,不俱才德和深諳權術,也會蕉頭爛額吃力不討好。公務員組織內,沒有為個人生產力定一個指標,雖云盈運基金是採用商業模式運作,都是換湯不換藥,成不了大器,但也可給市民一個新氣象,自負盈虧。14/06/2009

Page 209

14/06/09/Sun


電力法例部(2)
這是一份筍工

首日返工上級請了假,而上級的上級總技術員也請了假,雖然早前我已到過寫字樓和快要退休的同事作過工作交收的會面,也知道我的寫字枱位置,但文員大家姐叫先坐一會,待總工程師有閒時才帶我去引見。

這天我要到旺角出席「倉頡」練習課程,所以很早便返到寫字樓,以為和上級打完招呼便可趕及上課,但两位上級都不在寫字樓,唯有要向總工程師報到後才可以離開。

這個「倉頡」練習課程對我是十分重要,今天能在電腦用此輸入法寫文章,是我報到當日唬嚇到總工程師才有機會上課。

等了20多分鐘,文員大家姐仍未帶我見總工程師,我是不想遲到上課,直覺上認為這個課程日後會很有用。我直闖總工程師的寫字樓,他正在和一位高級工程師傾談,我說今天來報到,接著要上學。

總工程師提議今天可缺課,先辦妥報到手續,我告訴他不可以,因是私人公司辦的課程,部門已交了錢,不上課是浪費資源,日後可能要解釋,其實我是用此話抛窒老細而堅持上課,後來也覺這堅持也沒做錯,生活上有很多事,機會只有一瞬間,若我當日乖乖聽教聽話沒上課,以後再沒有機會在機電署享有此福利,因其後我在電力法例部所申請報讀的課程全部不獲批。

機電冷督察級的員工,在機電署內沒有幾人是閒著的,只是繁忙的程度有別,但若和我先前的工作相比,電力法例部這真是一份筍工,雖然在我的文件櫃內,也有一大堆工具,看來都是簇新少用,只是用來看門口的,日常都是做文件的工作,每星期有一两天出外巡視樓宇的公用電力裝置,是可調適身心的戶外工作。

在醫院組寫字樓的汪洋大海文件堆中,是深深的被它淹沒到難有一刻的喘息,每天下班的時間是不需理會,當你感覺到筋疲力竭,一對眼睛再不能聚焦到電腦的屏幕,肚子開始發悶,腦海沒有漣漪微波的起伏,雙耳是空洞洞再接收不到任何聲音,只有呼吸的沉重在吶喊,這些現象一併出現時,是不能不下班了,都是超出正常的放工時間两小時以上。

電力法例部的下班時間是合理的正常,所坐的位置可以看到牆上的大鐘,早已忘記了看鐘收工的昔日情懷又再重現﹔這是所有低層職級的員工受反射式的興奮時刻。也不明白以前在醫院組內為何沒有狠心的定下夠鐘便要放工的塲景,輕輕鬆鬆的離開工作間,和其他醫院組內的機電冷督察相比,我也不是最遲放工,算來還有點福報。15/06/2009

Page 210

15/06/09/Mon


電力法例部(2)
見財化水因調職(I)

今有衙門機電署 
內有幫辦怕辛苦 
退休還求調職去 
事事旦旦只靠估 
無功也可食俸祿 
老細問到一碌木 
官場本是瘋狂地 
做了本職心平服

小人行事,先求功利,這次求調職,似是本末倒置,年來全無額外收入,不是智者所為。

從小數目開始算帳,我使用的手提電話是部門提供,每月的200元津貼(OnCallAllowance)沒有了,津貼是每月400元,我和另一位督察隔月分享,因僧多粥少,有時三人輪流分享。

由早期用傳呼機改用手提電話,醫院初期也要求我們當更員工携帶她們內部傳呼機,手提電話只有高級督察才可配用,到後到當更組和一級監工都分配電話,部門分派了很多部手提電話給同事,但只有小量的配額可發放津貼,携有此電話的同事必須長開,其他配有電話而沒有津貼者,只作公事上使用,放工時都把他放在寫字樓內或把電話關上。

在總部中常見有人左右腰都掛有電話,一公一私,黑白分明,伊莉沙伯醫院部份同事,除持有部門的手提電話,另外一部是醫院的低頻電話,可在病房使用而不會干擾醫療儀器。

在電力法例部最後數個月,已換了3G電話,不知是否和我們是外勤工作有關,但上級沒有指示用此系統,或者是抽查時才叫你開機。

部門曾提出在067月會落實用「區域性流動電話定位服務/LBS」記錄系統,提升外勤服務率,LBS作用在監察外勤員工的值勤情況,也提高管理控制質素,可即時現塲回應市民和傳謀的查詢,也可保障員工在傳媒的不知情下,外勤員工有被()的呼嗚。

有同事們因要把工作一口氣完成或不想障礙客戶,錯過了適當的吃午飯時間,到下午很遲才進食午餐,一小時的午飯有閒暇時也會風花雪月吹水一番或看報紙,給傳媒拍了照說公務員吃午飯花了數小時。16/06/2009

Page 211

16/06/09/Tue


電力法例部(3)
見財化水因調職(II)

醫院組是盈運基金內組別,員工每年可分到500元超市禮卷,雖云蝕本無得分,前文已分析過,機電署盈運基金距離蝕本之日,條路還很漫長。

醫院組有編定颱風襲港的值班表,內分两組,區域經理是两組之龍頭大哥,必然要返回辦公室座鎮,督察和其下屬,在每年風季8號風球懸掛時,論替返醫院值班,直至風球降下到3號,督察沒有加班津貼,但有打風津貼,數百元一小時,在寫字樓閒坐也可收錢,07年和08年都曾懸掛8諕風球,調職後可以算是見風化水。

署任津貼在上級請假超越一個月時,替任者可獲得,以前两星期的假期也可以有津貼,但給時任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更改了,署任津貼可任上級位,下位和平級位,後來取消了署任下位的津貼,其後為了避免所謂享受雙重福利,署任者不得再享有加班津貼。

初期的督察人員在九龍醫院只有我一人,在美其名一條龍服務(Integrated Services)下,加多了三人,我雖無過人之處,論資排輩並非在前位,因是多年地頭蟲,屢次委任為署任高級督察都是首選,一個月的署任幾可得上萬元。在電力法例部中,同級督察甚多,且都不是泛泛之輩,以前我所能獲得委任,只是廖化作先鋒。

凡事要两面看,有失也會有得,損失了的超市禮卷,打風津貼,署任高級督察和手提電話的津貼,甚至香港氧氣公司週年的聯歡晚會可以白吃白喝的口福,全部都隨調職而沒有了。所得的是在總部吃午飯,較九龍醫院平很多,雖然醫院的餐廳也有職員優惠價,但總部的飯堂可以最低17元吃到一餐飽,吃了18個月,尚有滋味餘香,是否好吃,見仁見智,時任副署長陳鴻祥也很常在此吃飯,吃得很開懷,看來不是硬哽,今黃袍加身,貴為署長,是否仍在飯堂吃那一口感恩飯。

03年沙士期間,我已沒有在醫院的餐廳吃午飯,只是單一光顧附近的素食店直到07年調職,總部的飯堂每日例有一素菜,也是17元,每吃一餐都能慳錢。

我譽電力法例部是一份筍工,是要排除所損失的金錢,雖非值接從我口袋取,也是一條數,一般人會考慮工作的前途,在總部工作,出入都是高官貴人,他們能瞟你一眼,只要你能力不低,悟性高,略懂登龍術,也是步上青雲路的捷徑。

返工數天,多些了解,方知此處是極之富有優良的工作文化傳統,在我工作的大寫字樓內,大部份同事都能準時下班,我的工作時間是跟隨上任者,朝九晚六,六時過後,雖有人仍在工作,都是偶一為之,我的上司是其中的持久者,是否有同事在晨曦初露即返回寫字樓工作我則不知道,不過若大家都主動超時工作,我也可能要隨波逐流。在醫院組時有同事告知,他工作超過下班的時間一小時才離開寫字樓,老細也不滿意。17/06/2009

Page 212

17/06/09/Wed


電力法例部(4)
那是機電署的工作

在電力法例部工作,竟碰到很多昔日一同工作的舊同事,有些竟是十多年不見才首次在總部相逢,笑逐顏開身猶在,多了華髮添姿彩。

在寫字樓內,更有數人曾在葵涌焚化爐工作過,只是我早到任也早離開,其中一位是我當年的上司一級監工,今次同在一室工作,也算一句轉來轉去都是回到同一點,另外也有两人曾在伊莉沙伯醫院工作,同一區內的拍檔,我在新環境中,沒有陌生無助的感覺,所見都是詳和相熟的面孔,亦是吾師吾友,工作上不明白的地方,大家都樂意給我指導。

看見同事常埋首工作堆中,苟有言笑,也不知道他們的工作壓力指除,對我來說,工作尚輕鬆,因有潛規則,新上任時可以「慒閉閉,不知所謂幾個月」,這兒所有的工作都是機電署的,我只是受薪代為處理,做得幾多得幾多,夠鐘不需再摸。

在醫院組內幾乎所接觸及的工作,都是屬於自己的,把工作和靈肉都混在一體,聲音和門口幌動的影子,都可能是追魂令,心急,焦慮,無奈和煩躁都要內歛,每一刻都要思量把積壓的工作分序處理,午夜的電話,無事雖不要出門也會揑一把汗,朝朝暮暮歲歲年年都是做奈何不了的加班工作,間有言笑都是強歡顏似的,沖了的咖啡或奶茶只見其色而不覺其香,尿毒症也是靠排出來的頻色才有所警示,提起了水杯只沾濕了口腔也算全杯飲盡。

工作的種類五花八門,也是邊做邊學邊消化,不能一腦打盡,但有時要急功求成,都要出盡混身解數,有可能會撞板也試試去闖,爆煲一定要自己執生。

早上九時是我的返工時間,也和以往在醫院一樣,都是早早上班,但在電力法例部,我從不提早回到辦工室,做了十多年督察,不習慣在寫字樓吃早餐,在醫院組早上返工時間是8點半,多年我都是在8點前回到辦公室,在那長長的歲月中,也從不在寫字樓的電腦上綱,只因沒此閒情,坐到位子就自我願上釣,醉在工作的夢魘中。

總部位處九龍灣的工廠區,交通不方便,由地鐡步行要半小時,有一條行人天橋連接一個十分有進取心的商塲展貿中心,它安排了一個車隊(不止數架車),多是50多座位旅遊車,十分有效率,免費穿梭接載乘客來往地鐡站和商塲,機電署上千員工,幾大部份是車上乘客,上下班時間班次更頻密過收費巴士,更為人樂道者非繁忙時間也不是待客滿才開車,下班時間人龍有大半條街長,十多分鐘便可上車,只因該管理公司有多人在現塲安排,寧活有序不浪費大家時間把人龍速速疏散。18/06/2009

Page 213

18/06/09/Thu


電力法例部(5)

十多年在醫院組寫字樓工作,督察級人事編制並不複雜,高級督察和區域經理是小組的權力核心,是部門既定政策在前綫的執行者,我的督察職級不算高,只能隨聲附和,唯唯諾諾,同級督察各人工種不同,無需互相競比或傾軋,利益無矛盾或衝突,都是河水自求清,也不感覺到有所謂辦公室政治,是非滿天飛,各自花俏爭寵。

「做好這一份工」是曾特首的時代口號,視富貴如浮雲是偉大的空話,我們做基層的公務員,積極進取者可視之為座右銘或再漂白,同枱食飯,各自修行,上級叫你做就照着辦,也錯不了。

調到電力法例部工作,內心的工作包袱和擔子都可全部放下,算是輕輕鬆鬆的上班去,到下班時可一股腦兒把剛才曾幹的忘掉。

两份工相比,在電力法例部可得回昔日淘空了的閒暇,閒情多了,若不正心,會成了失轡制之野馬,晚上也能抽空上學,參加過部門康樂組的舞蹈班,是要付學費的,一些以為可以不用自已花錢的學習,填了申請表交給上司,報讀工餘時間由部門讚助或協辦的課程,全部都不批准。

返工前我在總部附近啟業邨一間茶餐廳食早餐,日日如是無間斷,餐廳內有內外廳位,內位較清靜,在這兒可以寫我的機電署工作回憶錄,作為日常生活的消閒,沒有工作間的無形壓力,可以把心情放縱,細數往時的工作經歷,串流在紙筆間,在法例部的工作,以日記式的下敍,故事可作新舊交替。

吃完早餐,寫過工作回憶錄,也不是即時返回寫字樓,總部眼及的地方,有一個大公園,我在這兒做完運動,才施施然的返回寫字樓,每天都如是,工作和生活都十分寫意和滿足。

機電署是法例所賦於電力執法的部門,日常的工作都是在軌跡內定了位,工作有規有矩,實事實幹,坐到辦公卓上,如開了電制,可即時入位埋首工作堆中,雖云是和法律有關工作,由於我是新來者,上級沒有交給我有難度的工作去處理。

例行的工作,如吃迴轉壽司,轉到眼前是找到好吃的放下肚,好吃的多是很快吃完,也可証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好吃的工作由他在眼前不停的擺放,待上級追問時才去處理。由於工作和市民有關,最好是按本子和指示辦事,高層才有資格使用彈性處理這會事,順得哥情失嫂意,談話要謹慎,不可輕下承諾,否則後患無窮。接不了招可即時交回級上司,千萬不可自行對位入座,自討苦吃去攪惦邀功,不是份內事,絶不宜接手,幫助市民解困的高尚情操工作,都是有能之士才可到位,19/06/2009

Page 214

19/06/09/Fri


電力法例部(6)
歡樂下午茶

        在電力法例部工作,有一個我十分喜歡和欣賞的結集文化,初到任和離職者,都要掏腰包請所有同事吃餅,也包括飲品,在年半內我共出了两次,每次約7百多元,也覺物有所值。以前所工作的地方,請吃餅和飲茶的開心集會,都是升級者付錢,平級離開或調位者,都是無聲無色黯淡來去。

電力法例部有80多人,工程師常有調職,是部門的堅定政策,督察也有調職,加上退休和升級,平圴毎月有两次免費吃餅的下午茶,負責茶水供應是主理樓層外賣茶水的同事,她是特許經營,所供應都是一般的熱門家庭式飲品和汽水,早上有多士供應作早餐,假錢相宜,包送到位,相熟的同事可以掛帳,有些同事要出外工作,早一天女檔主會逐一詢問大家想飲什麼茶,而到時不在位的同事則給予罐裝汽水或果汁,西餅留在雪櫃內,留待翌日再享用。

到飲茶的時間,檔主走進寫字樓內,鶯聲高呼茶水備妥,大家即從坐位站起,走到工程師們所坐的大寫字樓內,上下級融和一體,大家撇開了工作,閒話家常事,平常所見,寫字樓內氣氣都是嚴肅和笑聲受壓。

初到此寫字樓,看見負責電氣產品安全的同事,其卓上擺滿了很多的罐裝汽水或果汁,如小孩子砌積木,層層叠上,多至20多罐,可當作藝術小品視之,這一組的同事,多在下午外出巡察,少有看到他們參與吃餅喝茶。

雖然我也要出外做巡察的工作,但有茶飲的日子我都不會出外,大寫字樓內這些輕鬆氣氛難碰到,法例部有十多人是從判頭聘請的臨時文員,他們也喜歡這種集體飲下茶的模式,免費也是主要的吸引力,而且有時候也有驚喜,所吃的餅是很貴的冰凍花餅,他們離職時不需要請飲茶和吃餅。

初時我負責巡察的地區是西貢,可真是寓工作於旅行,出外工作的同事,可自行選擇乘搭公共交通,也可以選用部門提供的政府車或合約承辦商的車輛,但由負責的文員指派,政府車是私家房車,工程師優先使用。

我只是聽到有人說部門是在沒良心的慳錢,若到偏遠的地方,多派判頭車接載員工,路程近則派出政府車,部門可在此慳到汽油錢,其實相比入油錢,部門所花的較判頭少很多,政府車輛在油站加注任何汽油,都是免稅的,價錢可平一半,有時坐判頭的車出外,走多了幾區,也覺有點內疚,那一天他們所得的收入可能會減少。

在九龍醫院時,有两架車供外勤員工使用,一輛是政府車,另一輛是判頭車,這是判上判式的盈運車,我曾負責批簽該車的每月使用情況,司機每月所得的有限。要靠加班費幫補。20/06/2009

Page 215

20/06/09/Sat


電力法例部(7)
取得小閒偷飲茶

日常有部份工作要做外勤,主要抽查一些大厦的公共電力裝置,雖然所到的地方都是私人樓宇,但大厦的公共電力裝置,都位樓宇內公眾地方,住戶屋內的電力裝置,則不在巡視的範圍。

香港道路的名稱,很少用數目字做代號,同一區內不同樓宇的巡視,事前要用地圖找出其正確位置,坐到車內要和司機清楚說明,他們不是的士司機,未必能熟悉我要去的地方,尤其是西貢,相鄰的街可能天各一方,錯失了原本入村的路口,車子要走很多寃枉路。

初期的巡視先由師兄教路,道出其竅門,所講的都是我老本行電氣工作,雖天生愚昧也不會給師兄勞氣。

驕陽白雲藍天下的西貢,海灘沙細水清,浪不沸揚,已記不起有幾多年未曾到過,在九龍醫院時,也有多次和同事到西貢吃海鮮,但都是下班後的聚會,車子入到西貢時,已是萬家燈火的西貢,如秋娘老去,雖添脂粉香水,也無甚瞄頭,口舌也打了結,吹不起哨來。

巡視西貢的工作,心境樂於旅行,這裏多是平房村屋,街道两傍必植滿了樹木,吃海鮮的碼頭,日夜是不同的風貌,很多時候我會叫司機在這區稍停,在這兒喝下午茶,不論政府車或判頭車的司機,我都不會說明要在這兒喝下茶,也沒作結伴而行的打算,平常在寫字樓,我都有自沖咖啡和吃餅作為小息,只是在醫院內的寫字樓,那杯咖啡,只看到它的顏色,郤從不品嚐到其真味,吃和飲時眼睛仍是盯著屏幕上的文件。出外工作,偷閒喝茶,其感覺和在辦公室是天壤之別,在電力法例部和九龍醫院,職員餐廳雖在咫尺,從沒有獨個兒進內飲下午茶。

要巡視公共電力裝置的樓宇多是唐樓,原因這些樓宇,多是沒有遵照電力法例的要求,定期做公共電力裝置的檢查,唐樓是沒有聘請管理公司,未必有互委員會或自發組織的立案法團,,當部門發出勸喻信後,一些熱心的業主,主動拉頭纜,逐一拍門籌錢,但未必人人齊心響應,所定的期限若未完成檢查時,我們會到塲了解。

唐樓沒有升降機,我們要拍門和業主交談,了解工程的進度,在熱天時要巡視幾座唐樓,是十分吃力的,所以要在餐廳飲下午茶補充體力,雖云在寫字樓自泡咖啡可慳錢,但要收工才返回去沖茶,時間也不足夠,上落樓梯腳步浮浮,若一失足,政府賠予工塲錢,也是得不償失,一座唐樓能找到幾戶業主傾談,便可以交到功課,我們巡察的時段,他們正在上班,屋內只剩下老人家或小孩子和女傭,工作多勞小獲,效果不彰。21/06/2009

Page 216

21/06/09/Sun


電力法例部(8)
唐樓久住難安

我曾做過幾個區樓宇公共電力裝置的監察工作,它分佈香港,九龍和新界,其中新界區較輕鬆,因多是低層平房,而唐樓多是四層到五層,很少如市區的唐樓高達九層。巡視這些唐樓,我的部署先一口氣行到最高的樓層,再向下逐一敲門,雖無指示或要求我們在一座大樓內要詢問幾多住戶才可完工,一般都是三戶便可。

我初做的半年,巡樓時無需向住戶查詢,只需拍攝相片和把一些提示單張,放入信箱內,察看在樓梯的電力裝置是否有潛伏的危險。其後改為向住戶查詢,雖然完成一單工作所花的時間較以往長,但能和市民溝通,給他們說出困難和吐若水,不失為改善服務行前一步。

曾試過一幢九層高唐樓,共20多個單位,樓下的两個舖位是空置,逐一單位拍門竟無一戶應門,大樓仍有多戶有人居住,只是都外出或上班,把所見寫在工作佈告內,上級沒有指示要再重去或改在晚上前往。

純住宅的唐樓都裝有街門的鐡閘,有時要在門口苦候,趁有住客出入時可乘機進入,鐡閘口有門鐘撳手,從沒有得到回應,其實在唐樓內,家家戶戶都裝有門鐘撳手,也幾全部是失靈,若需要撳鐘的,多是摧銷員,自己人忘記帶鑰匙,也可以用手提電話通知家人開門,上級提示,企街以半時間為限,不能守株待兔,我組沒有女同事,鴨企街在香港尚未有人敢闖先河。

小時住在唐樓多年,內裏沒有厠所,用報紙舖在廚房的地上,方便完後把它放入一隻有蓋的木桶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樓梯,半夜倒糞的女工,逐家逐戶收集,再傾倒泊在街上的收集車,晨曦前要完成,神奇處樓梯從不見有污積或臭味,是十分專業的污染性工作。雖然這些樓宇仍存在,業主會在樓宇維修時加裝厠所,目前仍有半夜倒糞便的工作。

唐樓的樓梯,都是較為污穢,垃圾的清理是顧用住家式的清潔公司,逐家逐戶收錢,定期用水清洗樓梯要另外再夾錢,這些都是小數目的使費,若根據電力法例所要求五年做一次的電力檢查,每戶最少要花數百元,有些住戶不想出錢或儘量拖延,令到部門不能再容認,便會把違例事件交給法庭處理。

一個住戶不肯出錢,全座樓宇的業主都要出庭面對法律制裁,罰了錢也還是要做電力檢查,只是那些頑固住戶不明白。

熱心的住戶有時會含冤難訴,給人誣詆假公濟私,他們明白事理,若不做電力檢查作評估,電力不安全可會引致火警。22/06/2009

Page 217

22/06/09/Mon


電力法例部(9)
唐樓敲門法

我所携的公事包,有小量的電氣修理工具,但法例部沒有給巡新界的同事驅狗器或教幾招防狗散手,我曾試過两次在西貢給突然撲出的狗隻狂吠,雖未曾被咬,也嚇過半死。

前文曾提過唐樓住戶的門鐘多是失靈,不可能高聲叫屋內的人開門或用手拍打鐡閘,這些都是失儀的行為,未必人人認識機電署,就算知道是政府部門,除非是警察,否則與我何相干,手掌不能透過鐡閘空隙去敲木門,曾試過用此法手掌幾乎給卡住不能前或後退,改用螺絲批敲木門可清脆傳聲到屋內。

進入樓宇內,我必把工作證用帶掛在身上,若有住客上落經過,見我用螺絲批敲門,也不會投以懷疑的眼光,他們未必能一眼瞟到我的工作證是代表什麼公司,但做推銷員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我掛出的証件是委任證(Warrant Card),它和僱員身份證Identity Card)是不同,否則部門不會亂發証件給無關員工。

工作證是所有在部門任職的員工在返工日都會即時發給,現在做証機很簡單,也不需要發証人簽名,工作証即做即有,証上有持証者的姓名和職級,升了級要更換。在九龍院時,醫院雖然不反對我們用機電署的工作証作身份證明,但醫院後來改用了電子証,一些通道都要用電子証才可通行,我們也要改用醫院的職員證。

有一個笑話,九龍醫院在未用電子職員證時,行政部是不知機電署有幾多員工在醫院提供服務,時任署長黎仕海對醫院說,機電署所有人都會支援(backup)九龍醫院,有人說差不多是一團軍隊,怪不得要收那麼多的服務費。

當時我持有五張職員證,四張是不同醫院發出的,另一張是屬於米飯班主機電署。有一個同事,不接受職員證上印上他的職級,用化學品弄掉它。

委任證要六個多月才會發出,為何要這麼長的時間我則不清楚,委任證是證明持證人是認可的執法人員,可以調查一些不合法例的電氣工作或作證據的口供紀錄,但若看到有人不適當從事電力維修工作,可否要他出示由機電署發出的電業工程人員註冊證明書,就算有此權力,則後果堪虞。

        日間探訪唐樓的住戶,應門者多是老人家,雖然是業主,都推說要兒女才知情,也有很熱情的住戶,招呼入廳內傾談,我最多是踏過門檻便算,他們可能不知道,任他們所道有幾許淒涼不平事,我都是愛莫能助,也無高見可示,也不會把他們哭訴的真人真事,回告部門。所以也不敢喝他們一啖茶或一口水,不欠主人情。。23/06/2009

Page 218

23/06/09/Tue


電力法例部(10)
唐樓的活色生香

同樣是唐樓,北角所見較九龍城為清潔,屋內的老人家,多有外傭照僱,而天台的潛建物,都是拆除之後,垃圾沒有人清理,洋樓的天台多是屬於頂層單位的業主,唐樓的天台是公用而沒人理會的地方。

若不是要做外勤的工作,也不能相像唐樓內有一些容易迷路的建造模式,樓梯四通八達,由另一條街進入,轉了幾個灣,如入了迷官,走出大樓時,也不知身在可處。一些門口的擺設,看來是風水座煞,光怪離陸,鐡門外另有鐡門,重重深鎖,沒有公共的樓梯燈,只靠好心的住戶在自己門口架上的電燈照明,一般不會通宵亮着,樓梯入口沒有鐡閘,夜歸人回家要提高警覺。

 紅磡的殯儀區,樓下售賣棺木或做白事花圈的店子,上層有部份的單位,都用作擺放靈位,門雖設而長開,其它的樓層也有人居住,所探訪的幾戶都是租客,租住者看來都坦然無覺。

唐樓的樓層單位面積大,有些業主把它分間成幾個小單位,各有獨立的廚厠,所租出的錢多於原本一單位,遇到租霸,也不會全軍盡滅,這些單位我很少敲門,原因業主多不會在內居住,住客也不知業主的電話,聯絡業主要向代為出租的小型地產公司。

唐樓的閣樓或低層,有改為營商店舖,或附近的酒樓作為宿舍和儲貨區,雖貨堆如山,未曾聽聞有地台超負荷而樓塌事件。

一樓一鳯是唐樓的風土產物,除了有一枝小紅光管在門外作標記,暗位處都裝有攝像頭,都是十分低調,沒有標示價錢和服務承諾,我沒用藉口敲門去搭訕,沒有鳯姐會用自置物業作生財工具,她們也未必知道業主電話,由於電力箱是裝在樓梯,我們會用相機拍照,有時候鳯姐在閉路電視看見,也會開門察看,一些鳯姐在開工前都會在門口燒奚錢,看衣著似是良家婦女式打扮,也不知是否在客串。

有電腦知識的鳯姐,會在門外寫上她的電郵地址或可找到她的真人露相的綱頁。

機電署向業主發出的電力檢查勸喻信時,都知會該區的政務署,目的是讓業主之間有一條共通的聯絡渠道,政府是希望這些唐樓,能自發組織一個法定的業主團體去管理樓宇,有些唐樓已很殘舊,電力檢查要夾的錢不多,也要到法庭被罸了款才成事,整座樓宇的維修每戶可能要花過萬元,則更不樂觀。

今日插圖是報紙介紹機電署總部在本星期日開放,讓市民參觀其環保和節約能源的裝置,雖然同事們都常有機會回總部上課或出席工作坊,但並未必著意它的節能裝置,況者今次有專人帶領的導賞團。所以值得觀看。24/06/2009

Page 219

24/06/09/Wed


電力法例部(11)
學習電力事故調查

今日插圖是我首次現塲學習電力意外事故調查,調查是由另一組同事負責,他們是全日候命,任何電力事故,在收到通知後,要即時前往,信息主要來自两個政府部門,消防署和警務署。

事故現塲是旺角荷理活商塲天台的電制房,有工人在維修保養電制時給電灼傷,意外發生後全座大樓無電供應,停電在半夜,對商戶和住客影響不大。

早上我們從總部出發,因涉及有人給電灼傷,由工程師帶隊,幾個相關部門如電燈公司和勞工處都已到達,我們是了調事件的起因和查看工作的電工是否合資人士,若個案特別,則放在綱上,供業界有所警愓,全部過程都十分簡單和輕鬆。

若火警和電力有關,要待消防員把火全部撲熄後才可進入,現塲環境是十分惡劣,樓宇沒有電力供應,升降機不能使用,若發生的地方在高層,要爬樓梯,雖然救火工作已完,污水積存的小水氹隨處都是,同事未必有水靴帶來,消防車有備用的水靴,但未必能合腳型,燒過的物品,會有異味透出,口罩也擋不了。

電力法例部是調查電力事故的成因,提出報告給業界參巧和防止,若牽涉有失當的行為,會轉介給相關部門跟進,平常的電力故障,若收到市民投訴,都會派人前往了解,市民以為機電署是電力故障的急疫室,叫之上門修理大不了付錢,甚至以服務市民為本,攪掂而不收費。

若沒有電力供應是因大厦本身電力裝置出現問題,實質和電力公司無關,機電署也不能越俎代庖,代為進行修理,大厦應找私人的電氣商,若電力裝置損壞嚴重,住戶可能停電多天,除非大厦的管理公司是由大集團經營,一般都難以即時去處理,機電署不會代找電力修理商,有機電署同事在塲做協調的工作,電力修理商也不敢飛擒大咬,說三道四,且電力會較快恢復供應。

我的工作時間固定,可準時下班,放工後不會收到和工作有關的電話。但每两個月的一個假期天,包括星期六和公眾假期,要擔任候命的電力事故調查,二人一組,當收到上級電話,都要到事故現塲了解。

當值這天,所有在境內的電力事故,都是我和另一位同事的份內事,在我七次的值班日子裏,只有四天有事故發生,都是一日一單,沒有午夜來電,從警局或消防局來的有關電力事故電話會先通知工程師,一層層下傳,若電力事故在半夜,電話來到我時已是晨光普照。由於要隨時出差,工具和文件在早一天已帶回家,其實我的職責只是調查而不是恢復電力供應,所以不用太怱忙。25/06/2009

Page 220

25/06/09/Thu


電力法例部(12)
電力事故两面睇

今日插圖是我在醫院組第一次參與電力故障的工作,那時我仍是助理電氣督察,上級是機器督察,所以一切都要自已處理,這次的電力故障是建築署的承判商在建造由賽馬會捐贈500萬的康復花園引起,該花園是由最後一位的殖民地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

十多年任電氣督察,幸好沒有發生過因電力故障而引致傷亡或火警,而所有同事未曾在工作中有觸電發生。

但在醫院內,突發的電力故障引致停電,若不能即時修理好,會延誤醫院的服務,雖然醫院有緊急發電機,也只能供應有限電力,更惡劣的情況發電機又不能即刻起動,則是屋漏更逢夜雨,蝨乸也要擔枷,這情況也曾發生過,幸好都逢凶化吉,多得大家同事的努力,快走两步﹐發揮群策群力的團隊精神。

有時故障發生在辦公時間外,當更員工技術所限,午夜也要飛的士回院,若不攪掂,休想回家,所以同樣面對電力事故,在電力法例部所收到電話,都是處之泰然,那似是鄰家的後園火警,我只需事後調查和撰寫報告,便可把工作了結。

診所的門診部,很多都沒有後備發電機,01年開始,較大間的門診部,開始裝置後備發電機,沒有發電機的診所,若有電力故障,服務要即時停頓。

雖然我們有購置小型的流動發電機,所產生的電力只如街邊炒栗子檔,機電署沒有自己購置大型的發電機作支援其提供服務的塲地,而把自已要擔當的角色轉交電燈公司。中華電力公司在一次的工作坊中,曾承諾若接到求助電話,六小時內可到現塲提供到臨時電力。

有機電署員工駐塲的醫院,若大停電在六小時內都不能恢復供電,則平常的保養工作和風險評估都有不足,事件一定會驚動高層,醫院也不會罷休,我時常都向電氣的同事說:「及時一針勝九劍」,在停電發生時,無論用什麼方法,傍門左道,超技術等都要儘快把電力恢復,當然安全是放在第一位。

平常的電力保養工作,不能只做完就算,一定要把它紀錄在文件中,有做保養也不能保証不會有事故發生,大家心中有數,只是有保養紀錄的文件在手,也可保人頭不致落地。

中華電力公司有定期在醫院做電力故障模擬演習,所派出的流動發電機是最大型的,主要是和機電署駐塲的員工配合,測試電制房附近是否有足夠的空地給流動發電機停泊。26/06/2009

Page 221

26/06/09/Fri


電力法例部(13)
坐官橋(政府車)外勤

電力法例部的工作,如在食肆吃迴轉壽司,高層把什麼放在轉帶中,我們做前綫就從中取食,一切都已規範化,無需囫圇吞棗,熱飯熱食,有時候高層要達到交數目標,把轉帶的速度調快,則不可能坐着吃東西,要站起來方便邊吃邊拉矢,以配合轉帶加快的速度。

提升工作效率儘自已所能,但不會用自殘以求到位,無怨無悔無休止的加班工作不是上策,也不是電力法例部的工作文化,只能儘力做好這份工。

出外巡視私人樓宇的公共電力裝置,我會使用部門的車輛替代乘搭公共汽車,可以節省時間,有同事選搭公共汽車則從環境角度看,且部門也沒有這麼多車輛。

在部門所提供的两類車,合約供應商的貨客車和政府車,我較喜歡用政府車(官橋),這是四座位的小房車,有時候一些不准停泊的路口位,可偷雞上落,全部都取決於這位司機同事,因違法要交罰款是自己掬腰包,車行多幾步,用的油錢是政府,合約車司機,互相體諒,有時候也不介意多走幾條街。

當時有一位即將退休政府車司機,把我送到目的地後,將車泊在横街的陰涼位,打開車門,逕自取出報紙,坐在車內閱讀,一架AM政府車,停在路邊,司機閒著是在候命開車,可否看報紙或自己下棋對奕等﹖接替其職位和另一位同時在職的政府司機,都沒有在街上等候時,在車內看報紙。

97年部門內部架構重組,外勤工作組分調落區,九龍區接收了九龍廠十多位員工和一架政府車,所接收的員工群組中,其中有職位是機器督察,時任的區域經理是十分有眼光和魄力,醫院組內機器督察有多人,他的區內已有一位機器和一位助理機器督察,今次九龍廠所放出只是職位,接位者要自行安排人手,區域經理調我署任這機器督察職位,其後更把機器督察位轉為電氣督察,醫院組內的助理機器督察嘩然,因他們在爭取升級時少了一個空位,而這個位似是為我度做升級而來。

派到九龍醫院的政府車和員工,是負責東九龍區內的診所做維修保養工作,我已告知該司機,在街上等候開車時,不可看報紙和瞌睡,告知員工不可用物件遮檔玻璃窗,也不知他們有否遵從﹖也沒有收過投訴或給傳媒報導,診所內都附有停車塲,政府車可以泊入,都算是自己的地方,可以自由活動。

有些診所位於屋邨内,停車塲外判管理,政府車泊人內要付泊車費,車位在任何地方都缺乏,早前有報紙揭發有政府部門,高級職員把自己的私家車泊內政府大樓內的停車位,而政府車則泊內街外的收費停車塲。27/06/2009

Page 222

27/06/09/Sat


電力法例部(13)
機電署助警戲鳯

電力法例部的工作較為平淡,下午飯氣上心,有時候幾乎想伏在枱上瞌睡一會,現在才發覺低屏風的間格是可以讓老板一眼關七,遠遠看到誰在不工作,瞌眼訓更是天理不容,我的座位近門口,人來人往,眼訓難頂時只可走到大堂處,遠眺群山,算是驅睡魔的唯一殺手鐧。看鄰位的臨時職位文員,20多歲也難抗睡魔,可能久練有成,睡著時仍是骨腰挺直,頭不搖冕,似在閉目養神多是睡覺,若非多練也難成器。

有時平淡的工作也會出現漣漪,工作了大半年,參與了一次電力裝置的檢查工作,所見所聞,是在電力法例部最難忘的一次,巡視大厦公用電力裝置的工作範圍是不會進入住戶的屋內,今次的巡查是登堂入室,且參與的同事竟有7人。

出發前上級也沒有說明工作的性質,舊同事也故作神秘,笑而不說,只是奇怪我們由總部出發,目的地是尖沙咀警署。任何警署所在的地方,都不會從私人公司租來作辦公大樓,政府樓宇的電力裝置是法例所豁免,其裝置若有問題,都是機電署自己人的盈運基金組織負責,無需要電力法例部出兵。

這是人生第一次進入警署大堂內,也算是工作的奇遇,九龍醫院對面的九龍城警署食堂,部份是開部放給市民,午飯有時也會光顧它,只是想轉口味,醫院的職員餐廰所提供的食物也不錯,進入警署的食堂是用側門。

我們被帶到警署二樓一個演講室,坐了一會兒,也有多人來到和我們一同並座,他們是屋宇署和民政事務局的同事,接著出塲是三位穿便服的警務人員,坐在中間是一位外籍警官,分坐左右是两位年輕督察。

外藉警官用英語發言,由其中一位督察翻譯成廣州話,把今天的工作內容介紹和要大家注意的事項,我們的工作是「騷擾」一樓一鳯的性工作者,若然那些性工者是不合法的,為何不直接拘捕她們。

一樓一鳯的性工作並不犯法,只因嫖客不會去投訴要付錢給鳯姐作性服務,要控告對方賣滛鳯樓內最少有两位鳯姐,所以只有一樓一鳯而沒有一山藏两鳯給警方籍口打壓,唯一是警方放蛇,由警員扮嫖客,差不多水到渠成時,警員才反面,露出真傢伙,通知門外守候的警員,把鳯姐繩之於法。

放蛇的收效不大,因門外有錄像頭,若給鳯姐發覺,可能把放蛇的警員玩殘,作弄到他欲仙而不死,自己棄鎧而逃,就算成功了,也是逐單計數,警署內有幾多能坐懷不亂的男子漢,一日做不了幾單,用「騷擾」的方法,可以令到鳯姐無啖好食,但也不能把性工作這行業消滅。28/06/2009

Page 223

28/06/09/Sun


電力法例部(14)
鳯姐的工作室

老外警官說今次是和其政府部門一齊工作,不是執行掃黃行動,是回應市民的意見,整治一樓一鳯,其它的部門也可自己進行,若有困難,可邀請警方協助。換言之今日之行動,是跨部門合作。

他也提到性工作組織「紫籐」會對今次的行動一定評繫,大家在工作時,要保持禮貌和尊重,若然要影相取証,不可拍攝鳯姐的容貌,先由警察進入屋內。

工作簡報會約十多分鐘,沒有人發問便一齊出發,我以為警方會有衝鋒車開路,大軍浩浩蕩蕩,把我們接載到目的地,正如老外警官說,掃除黃業,各人各部門都有責,鳯樓不是社會企業,無讚助商,沒有客人便沒生存空間。

要「工作騷擾」的鳯樓在尖沙咀區內,步行十多分便到達,二十多人同一目標在繁忙的彌敦道,沉著不語跟著警官而行,我們仍是不知道樓宇的地點和名稱,但肯定是在尖沙咀區內。

那是一座很大的商住大厦,在尖沙咀內很普遍,大厦的外牆很齊整,沒有黃旗高幟的張揚,服務至上的標語,大厦內有統一的招牌廣告位,不見有出位的色情廣告刺激眼慾。

今日插圖是該大厦,早前我再到現塲拍攝,入到大厦內和0711月工作時無大改變,18個月內鳯姐仍在堅守陣地,為了生活也無懼尊嚴的失落和警察的執法。

警官和他下屬走到管理署,談了一會兒大伙便搭升降機到樓上,大厦共有两座,樓高不足十層,共有三部升降機,鳯巢在頂樓幾層。在走廊上,各人都把工作證掛上,警官已離開,帶隊只有两位便裝督察和一位師姐,警察似是在做家訪,不是來冚竇。

這两位便裝督察個子不高,類似演員梁朝偉在電影中的蠱惑仔扮相,敲門時講話也是十分斯文,嗓門調高也沒有威嚇成份,內裏的鳯姐都是十分合作,因在閉路電視看到我們這班人,也不是雄糾糾似曾受過紀律訓練,沒有掛上大相機在身上,不是媒傳來作專訪,這次也不是拉人而來,有經驗的鳯姐也深知肚明,警察是來「戲鳯」的。

因要和其它部門合作,行動的日子早己安排,警察會先到現塲打個轉,大家並不希望鳯姐有過激的回應行動或拒而不開門。29/06/2009

Page 224

29/06/09/Mon


電力法例部(15)
鳯姐只求生活安定

两位便裝幫辦分两組做先頭步隊闖門,鳯姐開門後,先被要求出示身份證和提供業主的聯絡電話,大部份鳯姐是持國內旅遊証件,也有本地的性工作者,當時自由行尚未落實,深圳的外省人要到香港,必須回原省的出生地申請,若依足情序,在鄉下要住十多天才可辦到証,但用旅遊証,可以在深圳交旅行社代辦,只略花多些錢。

這些鳯樓,都是由一大單位再分間出两至三個細單位,屋宇署的職員用尺度位,我們是巡視電力裝置是否有違例,不合規格而沒有即時危險,用相機拍下和作文件紀錄,我們是二人一組,一個下午共看了十間鳯樓,我們的工作較屋宇署的人快完成,也趁機觀看其他同事的工作塲地,鳯姐和鳯樓是否各有特色。

幫辦入到房內,和一些性工作者的談話都是朋友閒常事,工餘之時也可能是知己朋友,他們在自己區行暗咇,碰面也是街坊會微笑點點頭。

細間的鳯樓內只放有一張床和按摩床,沒有廚房,厠所浴室是開放式,沒有門而只用膠簾,大間的有小廳和廚房,一些性道具在我們拍門時已用布遮蓋,但沒有電綫連接,不是機電署所要去瞭解。

屋內陳設簡單,但算整齊,和尖沙咀的格調匹配,到來之客人必有一定消費力,電器用具有電視機,錄影機,電飯煲和水煲等,屋內的燈光以粉紅光管為主,另有燈飾相輔相承。

我們的工作由午飯後開始,鳯宅門頂亮著的粉紅光管表示屋內已有人在等候光臨,樓下和玻璃窗都有沒有貼出廣告,不是識途老馬也不知大厦別有洞天,唯一途徑是在綱上找尋。

曾有一鳯宅很欠才開門,督察和女師姐先後拍門,屋內都沒人回應,令人想到鳯姐會否爬窗逃走,良久才聽到一位女士講話,竟問門外是否有記者,師姐說沒有,問鳯姐是否有朋友在,她叫警察稍等,不一會門打開,一位男士低首走出門外,警察也沒有查問他,嫖客不算犯罪,除非是女警在放蛇。

另外一間也有客人,我們入內後他也沒有離開,站在一傍抽煙,警察也沒向他問話,這位男士的服裝和打扮都十分成熟和穏重,似是鳯組的男相好多於恩客,單從他不怕事仍站在房內,也是見慣這些塲面,這是下午茶的時段,三行工人稱33,有30分鐘休息,曾與他們一齊做過屋內的裝修工作,部份除飲下午茶外,還取出睹具互相發財,鳯宅在商住樓揾食,下午茶時段也是客似雲來。
30/06/2009

Page 225

30/06/09/Tue


電力法例部(16)
小鳯姐賣身為求學

大部份鳯姐已非在青春少艾之年,但樣貌娟好和身材可人,上了妝添脂粉口紅,不似是花街柳巷的殘枝,覺來是幽怨深宮的出牆紅杏,雖云進入屋內工作都是公務員,典型的住家男人,屋宇署也有两位女同事,但目光仍是不可能自我控制。

對人歡笑背人愁,出來賣身有所求,當首座所有鳯宅的門都開啟後,三位警務人員竟一齊坐在一間鳯姐房內談笑,這位鳯姐是所見最年輕,才雙十華年,色貌相好而泛桃紅,青春氣息不需脂粉塗層。

鳯宅內不會多放椅子,警察們都坐在床邊,引起我好奇心的,是牆邊有一個小書架,所放的書不是給客人看到噴血的成人雜誌,也不是歷史名妓為了應對達官貴人,要通識詩詞歌賦,盡展其書。

小鳯姐所讀的是中五學校課本,我在這房內逗留很久,電掣看完又看還是看未完,實際是想多留在內,聽小鳯姐的明日之歌。

小鳯姐這個商住香巢,有一窗口和一個有門的洗手間,是廚厠两用,屋內的面積不足二佰尺,租金七千多元,小鳯姐的心愛玩物是Hello Kitty,屋內擺了幾個大Kitty 公仔,窗邊貼滿了Kitty貼紙,著意的粉紅色窗簾布,門外的粉紅光管傍也掛有一個小小的Kitty公仔,木門也用膠牌寫上 Hello Kitty 歡迎你。

同行不是敵國,在這樓層內,鳯姐都是互相呼應,各出奇招爭客,也不知是否小鳯姐在提供服務時會否穿上Kitty服裝作制服誘惑。

小鳯姐以青春做賣點,她和警察們談話時也笑中不帶淚的慘白回應,師姐問她其家人是否知她幹此行業,她說家人不知,她只是想趁年青時,把失誤了的讀書機會重拾,她說當年沒努力讀書,會考不合格,出來找工作所得不夠幫家,做鳯姐可多找點錢,也多時間自修,她用自修生的資格報考來年的中學會考。

小鳯姐也談來日大計,不是賣肉求虛榮為名牌,也不是愛情至上養姑爺仔,她說想入大學讀書,但先要中學會考過關,最終是到外國求學,是另一個電影故事,由小鳯姐親身口逑,無煽情和盈眶熱淚,不卑不亢不求乞憐,她眼前的工作,外人覺下賤,但卻是她來日夢想成真的踏腳石,這畢竟是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成就和成名都不是一帆就能風順。

這天下午的工作,是奇趣和生活閱歷的增廣,也沒有對性工作者有任何不敬之想,這行業悠來已久,一樓一鳯遍地開花,警察用「戲鳯」作打壓手段,是做門面功夫多於實際。01/07/2009

Page 226

01/07/09/Wed


電力法例部(17)
檢查表格

因赤柱塌樹引致港大女生莊頌賢死亡事件,由政務司長唐英年牽頭的樹木管理專責小組佈告落實,政府新增一個部門,開設一個D1高官職位,集中統籌和管理所有公地的難攪古樹,內有两個辦事處﹕樹木辦事處和園景辦事處,但不立樹木法,死因庭指出康民署所用的檢樹表格有很多不足之處,不能反映在職人員在事件中巡察時有否失誤。

電力法例部的員工外出工作時,都會帶備相關表格作紀錄,表格要簡單,實用和統一,不能由員工自行修改,任何的表格,未必能反映到多變的現塲環境,員工可另外書寫在「備註欄目」。

電力法例部向市民發出的公函,同一件事情竟有两種不同的文件版本,有同事也自行設計一些表格,把在巡察中所見所聞,記錄在自設的表格上。

電力法例部雖云是執法部門,但前線工作的文件質素控制和傳達都不完善,沒有嚴格的文件控制資料庫去發放已更新和收回已取消的文件,一般仍是靠口傳或在內聯綱發放。由於寫字樓一般文件的處理工作,都是臨時職位的文員擔任,員工流動性大,在電腦中所存的舊版本文件,不知不覺又再使用。

我初到電力法例部時,所接觸的表格,分不出是否最新可用版本,接手用的電腦也有幾個不同版本,只能向上級查詢,只因沒有表格資料庫,不能知道其更新日期。可能電力法例部尚未參與ISO認證,表格不是受控文件,沒有把原稿真本保存,隨意任由更改,若有嚴重事故發生,這些表格可會變成法律上的爭坳文件。

前文提及到西貢巡視電力裝置也會遇到野狗,也曾試過險些給塌樹壓倒,我在醫院組工作時,有工作安全指引,戶外工作是針對雷雨,在電力法例部沒有閱過該份工作安全指引,在戶外工作時,不知在什麼環境下,要等別留意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及健康,例如電腦屏幕,巡視時遇到野狗,行過樹木參天的鄉村,要否要留意樹會倒下等。

今日插圖的樹塌塲面,是079月巡視筲箕灣屋邨的電制房,工作完畢後步行與司機會合返回寫字樓,突覺一陣狂風在頂頭撲下,夾雜的碰撞聲在後響起,路邊的行人發出尖叫聲,我回頭看樹已倒在我身後,緊貼雙腳,樹由路傍的高位斜坡上倒下,其它两棵樹也是搖搖欲倒,該日天氣陰暗,曾下過雨和飄過冷風。

我的職責是負責用戶電力裝置的巡查和監察,日常工作無需用工具作輔助,但两個月一天的輪值電力事故調查,工作的環境有時會較為惡劣,但和醫院組比,相距仍遠。02/07/2009

Page 227

02/07/09/Thu


電力法例部(18)
電力安全標語

電力法例部有多項活動我都曽參加,下文的两首詩,是寫來參加電器安全標語比賽,是次比賽由我上級得奬。

(1)
電器用具家家有
安全知識要足夠
若有困難莫担憂
機電署內有幫手

( 2 )
電力法例知多少   安全最首要
電綫顏色要分明   棕黑灰籃青
定期檢查莫忘記   永遠不分離
僱用註册承辧商   成效有保障

電力法力部在07年尾的11月和12月有两個和業界交流的公開活動,都攪得十分有聲有色,且參與人數眾多,11月在生產力中心舉行是電氣產品安全硏討會,雖然在日間舉行,業界不少人在繁忙工作中都抽空來捧場,目的是希望在現塲能收到機電署對市塲規範的最新動態,也可以即塲提問,由坐在台上的數位工程師回答。

沒有預發問題紙給在塲者先寫上再由主持選擇回答,而改用即問即答,也是考驗台上工程師的專業通識能力,問者可能是該行的資深人士,若有提問,內容當非空泛,在云云的一大堆提問中,其中由電器商會副會長,所問的一條關於市塲新出品的小型熱能儲存器是屬於固定裝置或是一般的電器產品,由於這位副會長未能詳細描逑該產品的結構,台上的工程師無人能回答他的問題。

出席者都有紀念品,是最新版本的電器產品規例指南,中英各一本,還有人人皆喜愛的卡通偶像叮噹(多啦A)新的一年月曆。

在研討會進行其間,出現了小插曲,當副署長在台上發言時,觀眾席上的天花,其中的一個冷器風咀有白煙冒出,在塲者幾全部業內人士,坐在冷器風咀下的觀眾仍坐觀其變,沒有起身奪門奔逃,也沒有轉換座位,副署長仍繼續其講話,由於沒有明火,温度沒有飆升,煙霧感應器沒有啟動火警鐘,所以大家仍覺安全,而副署長是全塲最高級的長官,若他下令在安全的大前提下全部撤離,我們也不會反對。白煙大約在十多分鐘後消失,其實若冒出是黑煙,則要離開方為上策。03/07/2009

Page 228

03/07/09/Fri


電力法例部(19)
三天的法律課程

電力法例部其中的檢控組,是執行檢控觸犯電力法例的工作,他們也兼任社區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由於各組人的工作崗位會互調,新任職和舊同事,都會安排參與相關法律的認知課程。涉嫌違例者所提供的資料,其口逑的供詞,負責的同事要很小心紀錄和得對方同意在警戒供詞上簽名確認。

07年部門開辦了一個法律工作坊,邀請了律政署一位女律師到塲給我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課程共有三天,出席者也包括其它需要執法的部門,例如升降機,氣體裝置等。

其中一位工程師說自己是新調來法例部,他可能急於要學習整套的檢控程序,要求律師把它從頭講起,女律師即時拒絶和答得很了斷,在坐者要有在法例部工作的經驗,才可出席這工作坊,工程師碰了一鼻子灰頓覺沒趣。

律師強調若單講法律條文,大家會覺沉悶,要求大家把一些工作的個案,曾經完結仍存有疑問,現時仍在處理但覺有有困難,一些已決定起訴仍在排期中的案件,怎樣可以在庭上有必勝的把握。

其實這位律師也是很認真講解,她身傍也放了一套放在機電署圖書的香港法律大典,她也疾言厲色請大家勿遲到入課室,影響其他人學習。

各同事也熱烈的提出個人的工作個案,請律師代為籌謀和分析,律師深入淺出一一化解,有時聽來也覺有趣,因為在她眼中我們的檢控事例,都是小兒科,也不同意我們把它放到法庭去解決,我首年的工作中,所巡過的數佰幢樓宇中,只有两單要送交法庭處理。

機電署絶不會以控告市民作為法嚴的主體,也沒有要用控告市民,承建商和製造商到法庭的案件作交數,一件案件交到法庭,所花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多,一般都給違例者很長的寛限期,只是有些違法事若不交到法庭,也是沒完得了。

大家熟知所謂有案底者,一般是指在警察局中留有個人犯罪的紀錄,其實各政府有權執法的部門,都會保存曾犯事者的紀錄或案底,不論是否觸犯過刑事或民事者,我們要申請移民,則要向警務署申請無犯罪紀錄的良民証。

電力工作從業或營商者,若曾觸犯一些違規事故,有訴訟過或只作書面警告和扣分者,部門都會留有紀錄,但不清楚其保留期限到時為其洗底,專業者更有學會再執行其家法,技術人員在投考該公務員職位時,是否會被要求出示從無犯錯的技術良民證或翻查部門的紀錄作審查。04/07/2009

Page 229

04/07/09/Sat


電力法例部(20)
戶外研討營

機電署設有康樂組,遊山玩水及時行樂有其策劃,服務價錢也低於私人旅行社,部門自已也有舉辦一些研討營(Teambuilding)或集思會(Brainstorming),其中的集思會,有些部門也用心良苦,刻意籌謀用環保,創新科技或技術交流的意念,寓遊樂於學習。

一天的戶外研討營較為普遍,我在醫院組和電力法例法部都曾參加過一次,首次是20001月,這個研討營參加者是醫院組的助理督察和督察,全部的活動是用競技比賽,去發揮個人才能,高級督察級以上的研討營則叫集思會,是團隊式困獸鬥做到智慧掬空來逹到集思廣益,閉門而不做車去發挖和創建新思維,為部們堆砌更美好的明天。

由於要用時間去培養腦細胞功能,都要在酒店留宿,有時候會安排在澳門或深圳渡良宵,是可堪玩味的集思會。

醫院組的戶外研討營在屯門黃金海岸酒店傍店的一個預設的訓練塲,由一間專辦領袖訓練營的顧問公司負責,共有20多人參加,各同事分駐不同的醫院,平常少有接觸,今天都在辦公時間內,能放下公事,雖身處冬寒戶外,陽光和笑聲同樣燦爛。

導師有两人,沒有刻板的理論講解,所有競賽都強調要全力以赴,在困難中如何做到堅持和不放棄,一切在導師眼口中,可把腐朽化為神奇,有信心則無堅不摧。

今日插圖是該訓練塲地,其中的的一棵光秃的樹木,約50呎高,樹身釘上鐵做搭腳位,我們身繫两修安全帶爬到樹頂站起,導師把一個繫在高空的汽球拉近,我們飛離樹頂拿取汽球,無論如何是否捉到汽球,整個人會由50呎高空急速下墮,導師和同事各握一條引繩,配合你下降的速度,在接近地面時,讓你輕盈着地,但也要你的雙腳和腦袋配合。

整天的活動中,以這個爬樹跳下難度最大,傍觀者也是參加者,各人都留心爬樹者是否有值得學習的技巧或蝦碌的失足動作,樹身有腳踏位,可步步登高上到頂級,背有安全帶,有两條安全繩緊扣,萬無一失。

雖然我可以完成爬樹和跳樹這個動作,但下次再有個研討營,若仍是在此訓練塲地,我會拒絕再參加,其中有一位年輕同事,他拒絕爬樹,導師曾說服他嘗試,最後都不成功,不知道這位同事為何拒絕或者以前曾玩過而有隂影05/07/2009

Page 230

05/07/09/Sun


電力法例部(21)
跳樹只宜玩一次

昨文提及戶外研討營其中的一個訓練活動由50呎高樹頂跳下,其中有一位同事不玩這遊戲,力拒不爬樹。

當爬到樹的高度一半時,毎爬上一級,樹都在搖幌,到達頂端要站到樹頂時,真是手忙腳亂,看易爬難,樹頂只有一張圓櫈的大小,四周沒有扶手,踎在樹頂向下望,頗覺處在雲堆中,在這小樹頂站起來也要有點勇氣。

早前一些大厦的升降機曾有急速下墮事故,內之人說出其感受,呼吸幾窒息,感覺心由體內飛出,和坐過山車生一樣。這次由樹上跳下,刺激度更勝過山車,過山車玩過一次後,以後從不想回味再來一次。當時有两位較為體伴同事,到最後一級爬到樹頂時,手足並用也是舉步維艱,卻沒有放棄,也脗口導師所講,有困難要堅持去克服。

跳樹之後,到落踏實土,才算警魂甫定,我不知自己面色如何,但覺有點天旋地轉,看其他剛跳下的同事,有幾位似是從死門關回來,未知是否安全帶調較的位置不適合其體型,看其呼吸有點急促,幸好不需要急救,也讚賞那位拒絕參與的同事有先見之明,玩不玩這個跳樹遊戲,與生活和工作是沒有相干。

今日插圖是戶外研討營接著跳樹後的幾個活動,參與者要有活力和衝勁才可過關,但要發揮合作精神,才可以做到好好睇睇的效果。

這個研討營包午膳和晚飯,除了到海外公費學習全包還有零用錢,包两餐飯食只有這次,機電署也是很大手筆,我們步行到咖啡灣附近海邊的酒樓吃海鮮,這是早期漁民的集中地,落日歸帆,把魚獲搬到岸上交給酒樓或即塲零售。

也是這間顧問公司該吃這行飯,把買海鮮的人分两隊,各佔一枱,把帳算出來,看誰是最佳買辦,買到的海鮮平夾正。

另外一次是0711月參加電力法例部的戶外研討營,地點是荃灣半山的顯達鄉村俱樂部,環境優美,寫字樓全部同事除臨時員工外,分两批參加,沒有聘請僱問公司,由人事部的一位職員負責策劃,上午是堂外的團隊活動,遊戲類似小學生的操場運動,雖然沒有新玩意,但在秋風送爽,樹綠花香,紅日白雲藍天下做戶外活動,且在辦公時間內而無須面對工作壓力,好玩與否反而在其次,平日面上繃緊的工程師,和在寫字樓所見判若两人,而且在競技比賽的遊戲中,大家也把官階放下,無分彼此。

下午的活動在禮堂內,是智力的文字圖案遊戲,尾段是由主幹職員講解部門的新動向,員工也可自由提問,一天是在輕鬆和愉快時間渡過,是平淡的寫字樓工作中的另一種體驗。06/07/2009

Page 231

06/07/09/Mon


電力法例部(22)
厠所臭味相投

翻閱機電署官方刋物群聲,內有介紹總部3/F6/F男厠的改善工程,解決了尿兜的淤塞,並在尿兜上安裝了電子感應器,文章中作了一段補白,「如感應器維修費用不符合經濟原則,會更換新感應器」,詳見今日插圖。

尿兜或尿塌只在男厠裝有,尿兜是孤芳自賞的排尿法,早期的沖水是靠尿兜上的一個中央小貯水箱,當水貯到足夠時,便會一泄排出,分流到各尿兜沖走泡泡,有人說是慳水,說法並不正確,在無人使用時,24小時仍定期沖水,國內的公厠尿兜是用按制的,用者自責,但少人按制。

香港的男公厠是用尿塌水沖的方法,一條水濂川流不息沖涮在尿塌上的泡泡,男人們集體向牆,站在鋪有坑鐡的尿塌上,把泡泡發射,排尿時並不孤獨,左右皆有並肩的同路人。

我在總部七樓工作,近工作位的男厠尿兜常淤塞,理由我不清楚,以前未禁烟前,有人把煙蒂抛入尿兜內,煙絲流入喉管內做成淤塞,但現在沒有人吸煙可故也常塞渠。

醫院內的渠塞五花八門,自從接手建署築的屋宇保養工作,也要學習和了解這些原因向醫院解畫,但厠所何以那麼臭,在總部的厠所也如是,這兒要把問題作探討。

總部的女厠臭不臭,與我工作無關不必要去了解,但在九龍醫院和鄰近也是我們所保養新建的大樓,厠所都是臭味難散。以為是清潔工作不足,但只是人多用的厠所才有此情形出現。

男厠有臭味可能是他們用厠不當,有時力不從心,泡泡飛到尿兜外,何以女厠也是同樣有臭味,也要走入醫院內的女厠找原因。

男女厠同樣有臭味,先量度其抽風是否足夠,曾和醫院的女院務主任入女厠量度,結果是合乎建築署的標準,但她叫我把厠紙貼近抽風口,厠紙無動絲毫,但用儀器量度是無問題。雖然是新建成大樓,但技術設計指標是否與時並進,還是用數十年的設計用在今天,其後我們自行改善風量,臭味也消失了。

我們今天所吃的食物,和數十年前相比,是太多的化學物混合,在厠所內無論大小解,都會順勢排出,一些離奇在身體內產生了新變化的氣體,會在低地面浮游,抽氣力度不強,要多些時間才可抽走,是臭味的來源之一。07/07/2009

Page 232

07/07/09/Tue


電力法例部(23)
專業的霸氣

079月華員會督察分會的委員選舉晚會中,在匯報會務的事項中,副主席譚志恆說感覺到機電署不大重視督察職系在部門的角色,他沒有引出事例,他的職位是總技術員,08年再晉升為區域經理,是飲機電署奶成長的技術職系中頗有才華的一位員工,是否有感而發則不知。

其後助理署長陳鴻祥上台解畫,當然否認有其事,肯定無此事。陳鴻祥在該年之11月被委任為副署長,當日電力法例部有一頓33的下午茶,西餅飲品由他付鈔作慶功,工作在總部7/F京畿之地,不覺高官們有威權之霸氣,氣氣一片詳和,間中集體共飲33下午茶,也有和諧之家的温馨,陳鴻祥在0953日接替何光偉為第八任機電工程署署長。

我初入機電署在葵涌焚化爐任二級電氣技工,也沒理會工程師是幹那事兒,只知道當時的高級工程師盧濟康到廠巡視時,近位眼見的電纜都要抺乾淨和塗上蠟水,11KV的高壓火牛不用停電,用掃帚把火牛上的灰塵清理。

在電力法例部,某天上級告訴我,他有要事不能和工程師一同去面試那些應考電氣資格授權人士(Authorized Person),叫我代他出席。

距離面試只有很短的時間,我到工程師的寫字間告訴他是上級叫我代他出席這個面試,他瞟我一眼竟說﹕「來陪坐的」。

 我只是覺得其言談有趾高氣傲之態,我在電力法例部所見,督察職系有被輕蔑的感覺,我只是電氣督察,和工程師職位相比是十分卑微,而我的工作全由高級電氣督察分派和執手尾,所以同在一部別和同一樓層內,相見還是相輕。

 面試員工的工作,在醫院組轉戰十多年也曾擔任過,我也是電氣工作的合資授權人士(AP),也要出席過面試才可被委任,所以對工作的程序和內容也有所認識。

當第一位同事進入來面試時,這位工程師在大家面前終出了洋相,在電氣知識領域中,這位工程師當無懈可繫,但專業並不等於通天曉,說話不可太輕率。

這位面試的同事是來自醫院組,他在工作經驗中曾寫上醫院內的授權人士(AP),這位工程師問他既是(AP),為何要來應考,他說是醫院醫療氣體的授權人士,這位工程面有迷惑之色,因不知醫院的醫療氣體也設授權人士,由於這位來面試是剛聘用的合約公務員,未能詳解內容。我曾在醫院組多年,可以給這工程師來個明白。

各入來的面試者,我也有發言提問,有關低壓電制櫃數十年所見的古靈精怪,傍門左道事故,也作互相交流,我相信自己不是「來隌坐的」。08/07/2009

Page 233

08/07/09/Wed


電力法例部(24)
相片怎樣拍得好

在電力法例部,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相機,是一般的數碼相機,當要出外巡察樓宇的公用電力裝置時,都要用相機拍下用作交功課,也可証明戶外的工作是親身到位,不是只靠文句天馬行空的描逑。

對拍照我是十分門外漢,家裹只有菲林相機,那已是十多年前的產品,在醫院組時並不需要常用照相機,所以只購備即影即有相機,後來改買數碼相機,雖然是放在我的抽屜內,平常也不會拿出來把弄,反而監工們常向我取用,用相片去匯報工作上的進度。

巡視樓宇拍攝相片,大塊頭的攝獵,可以隨意多拍幾張,揀其可觀者而用,一 些用掛號郵遞的最後限期通知信,有些業主未收到或拒收,我們要親自到現塲把信放入信箱內,為了要確證曾派信給業主,要用相機拍攝,一手握相機,另一隻手把信半插入相同地址的信箱內,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信箱要清晰在相片上看到,以作呈上法庭作證據。

唐樓的樓梯較為昏暗,用閃光燈拍攝有時候會做成反光看不到相片上收件人的資料,用單手握相機拍攝的技術尚未得心應手,有幾次上級和工程師看了我的相片都頭擰擰。

信件派遞和樓梯電表的相片若拍得不好,可以再到現塲重拍,但一些電力意外事故,拍照是重要的取證,而且現塲過後會清理,不可能再重拍,電力法例部有數十人要外勤工作,部門每人都發給一部數碼相機,請教一些同事,拍照是工作上必須的,但從沒有安排相關課程,就算能拍得好照片的同事,上了課堂可更上一層樓,如我對拍照是白痴者,上了課也可以有好相頭給上級看。

沒有向高層作出此提議,07年冬天,我曾用電郵詢問高層,會否安排我們打流感針,回答不會,是危機意識不足或對前綫員工的工作環境不了解,流感針不是即打即生效,到爆發時才安排是後知後覺。

電力法例部對同事的請假有不成文的規定,小組內必需留有一半人手,無商討的空間,我組內有三位督察和一位高級督察,大家都在政府服務多年,部份人積存的假都都到了上限,一個月內如不放取三天假期會白蝕給政府,申請放假時大家有機會碰在同一日,其實電力法例部督察們的工作,絶不會有突發的事件而需要大量人力去支援,只是無人敢去承擔,法例是死板板,但人事管理無需太鑽牛角尖。

後記


所寫的機電署工作回憶錄到今天已連續234天,約20萬字,由今天開始暫停,因機電署的資料分佈各圖書舘,要申請才可取讀,且不外借,有關員工升級制度的探討,不同背景階層員工在同一環璄工作下的矛盾,7.1遊行一些公務員團體對自己部門的咆哮,所收集了的資料要整理才傳到綱誌。09/07/2009

Page 234

09/07/09/Thu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