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年表
藍色﹦南北美洲 紫色﹦不列颠、愛爾蘭 綠色﹦歐洲
黑色﹦全世界+宇宙
棕色﹦非洲 粉红色﹦亞洲+澳洲
灰色﹦自然地理事件 橘色﹦俄羅斯 紅色﹦中國
BYA= 億萬年前,MYA=百萬年前,KYA=千年前
宇宙起源大爆炸 |
137億年前 |
電子和氫核質子首先能結合成物質形態 |
134億年前 |
127億年前 |
|
100億年前 |
|
46億年前 |
|
冥古宙(地球形成-首先由一團旋轉的雲層開始,漸漸地結合成固體的球形,然後產生地殼,再來便是海洋) |
45-38億年前 |
地球和陨星(流星)形成 |
45億5000萬年前 |
月球形成 |
45億5000萬年前 |
地球/月球受隕星“重擊晚期” |
40-38億年前 |
太古宙(最古老的岩石、大陸陸地形成) |
38-25億年前 |
38億年前 |
|
36億年前 |
|
最古老的化石 |
32-28億年前 |
第一個大规模的大陸板塊 |
28-25億年前 |
元古宙(單細胞、真核、真菌、動物) |
25-5億4200萬年前 |
25億年前 |
|
真核生物(粒腺體、細胞核内有DNA) |
25億年前 |
14-12億年前 |
|
羅迪尼亞分裂 |
12-7億5000年前 |
8億5000萬-6億3000年前 |
|
後生動物 |
6億5600-5億7300萬年前 |
埃迪卡拉紀時期軟體海洋動物群 |
6億3500萬-5億4200萬年前 |
5億4200萬-2億5100萬年前 |
|
“寒武紀大爆發”(突然衍生多細胞生物) |
5億4200萬-5億3000萬年前 |
寒武紀时期(三葉蟲、腕足類、軟體類) |
5億4000萬-5億500萬年前 |
最原始的魚 |
5億4000萬年前 |
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在中國發現魚化石) |
5億5300萬年前 |
5億500萬-4億3800萬年前 |
|
主要六大生物滅絕中的第一次生物滅絕事件(奥陶紀/希留利亞紀), 起因可能是天氣冷化? |
4億6300萬-4億3300萬年前 |
美國五大湖在熱帶海洋之下 |
4億4000萬-3億9500萬年前 |
希留利亞紀時期,無翼的昆蟲、銀魚等 |
4億3800萬-4億800萬年前 |
最原始的陸地生物:水棲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 |
4億2800萬年前 |
全球氣温暖化 |
4億2000萬年前 |
泥盆紀時期,無翼的昆蟲、銀魚、躍尾蟲等 |
4億800萬-3億6000萬年前 |
無翼昆蟲(纓尾目) |
3億9000萬年前 |
第二次生物滅絕事件(泥盆紀晚期),起因? |
3億7000萬-3億3600萬年前 |
有種子的植物;最原始的陸地脊椎動物 |
3億6000萬年前 |
歐洲和北美洲第一次碰撞;最原始的兩棲動物 |
3億5000萬年前 |
石炭紀時期,蒼翠繁茂的森林和沼澤地 |
3億4500萬-2億8000萬年前 |
歐紮克-瓦喜他-阿帕拉契山脈開始形成 |
3億4000萬年前 |
盤古大陸(古大陸)由“單一的超級陸塊”形成 |
3億1000萬-2億5000萬年前 |
非洲碰撞北美洲形成盤古大陸和阿帕拉契山脈 |
2億9000萬年前 |
二叠紀時期;最原始的爬蟲類、蜘蛛、蝸牛、蟑螂 |
2億8600萬-2億4500萬年前 |
烏拉爾山脈的形成(盤古大陸成形的最後一個步驟) |
2億5000萬年前 |
第三次生物滅絕事件,“大滅亡”在二叠紀時期/三叠紀時期的交界,百分七十的海洋生物和百分之九十五的陸地生物滅亡,起因可能是火山作用或南極流星或大氣的氧氣產生變化,第三次滅絕事件期間倖存的海洋生物在此後得以復甦並蓬勃的發展其生機。 |
2億5100萬年前 |
三叠紀時期 |
2億4500萬-2億800萬年前 |
中生代(恐龍、哺乳動物、鳥類、開花植物) |
2億4000萬-6500萬年前 |
第四次生物滅絕事件-(結束於三叠紀)起因可能為全球性暖化和火山作用現象 |
2億1400萬-1億9900萬年前 |
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
2億1000萬年前 |
侏羅紀時期 |
2億800萬-1億4400萬年前 |
原始大陸板塊開始分裂成岡瓦納古陸和倫西亞古陸 |
2億年前 |
最原始的鳥類 |
1億5000萬年前 |
白堊紀時期 |
1億4400萬-6640萬年前 |
岡瓦納古陸和倫西亞古陸分裂为七大陸地 |
1億3500萬年前 |
最原始的靈長類動物 |
8000萬年前 |
歐洲和北美洲的分裂形成了北大西洋 |
7000-4500萬年前 |
第三紀時期 |
6640-160萬年前 |
非洲和南美洲分裂形成了南大西洋 |
6500萬年前 |
南美洲從非洲分離而出 |
6500萬年前 |
第五次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第三紀的交界,猶加敦陨石撞擊地球摧毁了恐龍物種? |
6500萬年前 |
新生代(食草哺乳動物、草原和猩猩) |
6500萬年前至现代 |
印度和亞洲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山脈 |
6000-4500萬年前 |
全球暖化 |
5000萬年前 |
全球冷化 |
4500萬年前 |
非洲和歐洲碰撞形成阿爾卑斯山、匹里牛斯山和喀爾巴阡山山脈 |
4000萬年前 |
擬人類(猿猴、黑猩猩和原始人類)有别於舊世界的猴子 |
3000萬年前 |
格陵蘭岛從北美洲被分裂出来 |
1600萬年前 |
安地斯山脈形成 |
1500萬年前 |
地中海形成 |
1000萬年前 |
全球性海洋水温降低伴随非洲干旱 |
800-600萬年前 |
在非洲黑猩猩和原始人類(人屬祖先)分裂 |
770-630萬年前 |
乍德人猿,可能是人類的直屬祖先 |
650萬年前 |
阿法南猿,“露西”可能是人類的直屬祖先 |
390-300萬年前 |
原始人類分界為南方古猿和人屬 |
300-250萬年前 |
原始人類使用火 |
300萬年前 |
北美洲和南美洲重新結合 |
300萬年前 |
幾次全球性的冷化和乾旱 |
280萬年前 |
“舊石器時代”,非洲人初期的舊石器時代 |
240萬年前 |
在非洲發現最早期的“奥度灣文化”石器 |
240-150萬年前 |
盧多爾夫人 |
230-190萬年前 |
能人(巧人) |
230-144萬年前 |
奥度韋峽谷為人類開發的最原始的居住地 |
200萬年前 |
人類離開非洲前往歐洲、近東和中國 |
大約200萬年前 |
更新世時期的“大冰河時期”(由9到20冰期組成,每次持續2萬到10萬年) |
180-1萬年前 |
匠人有可能是人類的直屬祖先 |
180-150萬年前 |
直立猿人不是人類的直屬祖先;阿舍利文化的工具 |
180-40萬年前 |
東亞地區的中國直立猿人(俗稱北京人) |
180萬年前 |
喬治亞共和國的第一個直立猿人(被發現為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直立猿人) |
180萬年前 |
法國的手斧 |
170-30萬年前 |
直立猿人使用阿舍利文化的工具 |
140萬年前 |
歐洲的人類 |
100萬年前 |
西班牙的先驅人(尼安德塔人的祖先?) |
100萬年前 |
舊石器時代早期 |
80-25萬年前 |
歐洲的直立猿人 |
80萬年前 |
在歐洲和亞洲的海德堡人為現代人類和尼安德塔人的直系祖先 |
大約80萬年前 |
西班牙的原始人類 |
78萬年前 |
在以色列發現使用火的遗跡 |
70萬年前 |
在大不列颠發現人類的工具(佩克菲爾遺址) |
70萬年前 |
在歐洲的海德堡人使用阿舍利文化的工具 |
50-20萬年前 |
尼安德塔人由非洲的海德堡人演進 |
大約50萬年前 |
英吉利海峽首先被突然流入的北海湖水切割 |
45-20萬年前 |
智人(現代人的學名)由非洲的海德堡人演進 |
大約40萬年前 |
伊利諾伊森大冰河作用(幾乎延伸到俄亥俄河) |
(33萬年前)、24萬年前和12萬8千年前 |
現代人(智人)進化到有說話能力 |
大約30萬年前 |
舊石器時代中期 非洲的現代人和穆斯底里安的工具 |
25-4萬年前 |
歐洲、非洲和近東地區使用穆斯底里安的工具 |
20-4萬年前 |
歐洲和亞洲的尼安德塔人(並非現代人類的祖先) |
20-3萬年前 |
歐洲的尼安德塔人 |
13萬-3萬年前 |
温暖的區間為最後一次冰川全溶於兩個冰期間的階段(北美洲赛各門間冰期階段) |
12萬5千年前-7萬年前 |
智人身上的毛髮脱落,也最早用衣物蔽體 |
大約11萬4千年前 |
介於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白令陸橋形成 |
10萬年前 |
不同“人屬”族群遍布世界 |
10萬年前 |
威斯康新冰河作用覆蓋了五大湖到伊利諾伊中部、印第安那中部,稱為玉木主冰期 |
7-1萬年前 |
非洲經歷過三次人屬遷移,第一個現代人在最後一次的遷移中離開非洲? |
大約5萬5千年前 |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歐亞大陸有獵人和採集者 |
4萬年前-11000年前 |
智人發展了文化和象徵性的語言 |
4萬-37000年前 |
第一批移民到澳洲和中國的智人 |
4萬年前 |
歐洲第一個智人(現代人) |
4萬年前-35000年前 |
歐洲後期舊石器時代文化 |
4萬年前-35000年前 |
尼安德塔人和其他人屬絕種 |
3萬年前 |
智人成為地球上唯一的人種 |
3萬年前 |
歐洲舊石器時代的藝術 |
35000年前-1萬年前 |
有層次設計的針繡衣服 |
3萬年前 |
用鳥骨製做而成的長笛 |
23000年前 |
歐洲葛瑞夫提恩”M170”文化 |
22000年前 |
基於冰川覆蓋的因素没有人類居住在不列颠 |
大約20000-16000年前 |
人類在最先跨越白令海峡到達北美洲時隨身帶著矛和狗 |
18000-12000年前 |
--- 15,000 BC & later - DATES are BC,
then AD --- |
17000年前﹦西元前15000年 |
人類從伊伯利亞半岛赤脚進入不列颠? |
16000-10000年前 |
威斯康新(玉木主冰期)冰河作用結束 |
大約西元前15000年-1万年 |
全球快速暖化開始 |
西元前15000年 |
五大湖形成 |
西元前14000-13000年 |
撒哈拉沙漠氣候非常乾燥 |
西元前13500-13000年 |
克洛維大赛的獵人(最早期的印第安人)分布於五大湖區 |
西元前13000年-1萬年 |
北韓耕種稻米、東亞馴養狗類 |
西元前13000年 |
約旦河沿岸種植無花果 |
西元前11400年 |
北美洲的巨型動物群絕種 |
西元前11000年 |
“新仙女木”,墨西哥灣流终止了歐洲最後一個主要的突冷現象 |
西元前11000年-1萬年 |
全新紀時期的早期農業-中石器時代(西元前1萬1千年至西元前9千年) |
西元前1萬年至現今 |
更新世的冰河時期結束(160萬年前開始)第六次生物滅絕開始 |
西元前1萬年 |
歐洲的長毛象絕種;在近中東地區開始飼養猫 |
西元前1萬年 |
在近東地區馴養豬;伊拉克產小麥;土耳其產大麥 |
西元前1萬年 |
印歐語系在歐洲大約分裂的時間 |
西元前1萬年 |
丹麥的中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西元前3900年 |
西元前9300年 |
伊朗開始馴養豬 |
西元前9000年 |
東撒哈拉沙漠天氣溼潤,第一頭牛被馴化 |
西元前8500-3300年 |
美索不達米亞、叙利亞和以色列開始馴養牛、種植庄稼 |
西元前8000年 |
所有的巨型動物都絕種於歐洲 |
西元前8000年 |
約旦的耶利歌建立;伊拉克有綿羊;土耳其有牛 |
西元前8000年 |
第一批船 |
西元前7500年 |
人們開始在撒哈拉沙漠建立起居住地並畜養家畜 |
西元前7500-5300年 |
中東的銅器時代 |
西元前7000年 |
蘇美人使用輪子 |
西元前6600年 |
卡托胡玉克(Catal Hüyük)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南部是現在的土耳其 |
西元前6500年 |
新石器時代時期 |
西元前6000-3000年 |
現代氣候成形 |
西元前6000年 |
希臘發展農業;土耳其飼養牛;泰國耕種稻米 |
西元前6000年 |
因海平面上升促成了英吉利海峡的產生 |
西元前6000年 |
地中海的洪水流經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升高了黑海的水面 |
西元前5600年 |
撒哈拉沙漠再度乾燥 |
西元前5500年 |
波斯的煉銅技術 |
西元前5500年 |
墨西哥產玉米 |
西元前5500年 |
據估計,最早出現在英屬岛嶼的凱爾特語 |
西元前5200年 |
白令海峽氾洪導致從亞洲前往北美洲的通道關閉 |
西元前5000年 |
全新紀的中期-温暖時期 |
西元前5000-3000年 |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期的灌溉技術 |
西元前5000年 |
小麥和大麥開始耕作於尼羅河谷 |
西元前5000年 |
阿拉伯半岛開始馴化駱駝 |
西元前5000-2000年 |
希臘在狄米尼設置殖民地 |
西元前5000年 |
在希臘已經能以野生葡萄醞釀成酒 |
西元前5000年 |
蘇美人使用油燈 |
西元前4500年 |
馬在歐洲被馴化飼養 |
西元前4300年 |
中東的青銅器時代 |
西元前4000年 |
以色列的熔銅技術 |
西元前4000年 |
凱爾特族的漁夫從伊伯利亞半岛移居到英格蘭 |
西元前4000年 |
英格蘭、中國和祕魯的農業 |
西元前4000年 |
哈薩克和烏克蘭人在草原上馴養並駕馭馬匹 |
西元前4000年 |
在美索不達米亞以小村莊聚居 |
西元前4000年 |
新石器時代開始於丹麥直到西元前1700年為止 |
西元前3900年 |
開始有人在耶路撒冷定居 |
西元前3500年 |
美洲種植玉米 |
西元前3500年 |
美索不達米亞的第一個文明階段 |
西元前3500年 |
蘇美人的楔形文字 |
西元前3400年 |
美索不達米亞人使用輪子,同時形成了第一個真正的城市發展環境 |
西元前3250年 |
那門(Narmer)國王統一埃及 |
西元前3150年 |
歐洲開始了銅器時代;愛爾蘭開始了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 |
西元前3000年– |
在北歐牛隻的養殖者罹患乳糖不耐症的人數增加 |
西元前3000年 |
馬在俄國被人類馴養 |
西元前3000年 |
烏克蘭的大金字塔 |
西元前3000年 |
埃及的象形文字 |
西元前3000年 |
麥那斯(Menes)第一位埃及法老(Pharoah) |
西元前3000年 |
第一座水壩建立于孟斐斯 |
西元前3000年 |
新石器時代(繼續) |
|
現在的撒哈拉沙漠成形 |
西元前3000年 |
建造埃及大金字塔 |
西元前2900年 |
埃及古老的王朝 |
西元前2868-2160年 |
愛琴海(Aegean Sea)岛嶼的錫克拉底克(Cycladic)文化 |
西元前2800-2000年 |
埃及的階梯金字塔-第一個吉薩金字塔 |
西元前2700年 |
紙莎草紙首先在埃及被人使用 |
西元前2500-2000年 |
阿卡德人(Akkadians)是第一個在語言上使用母音的民族 |
西元前2500年 |
英國巨石陣;英國的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開始 |
西元前2500-600年 |
英格蘭的埃夫伯利巨石陣(Avebury stone circle) |
西元前2300年 |
地球乾旱三百年 |
西元前2300-2000年 |
從北方來的入侵者阿垓亞人帶來美錫尼文明和希臘語言 |
西元前2200年 |
埃及的中期王朝 |
大約西元前2040-1640年 |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部;凱爾特人在歐洲 |
西元前2000年 |
米諾文明的開始 |
西元前2000年 |
埃及的灌溉技術,巴比倫尼亞的數學 |
西元前2000年 |
猶太教誕生; 第一首被寫下來的歌曲源起於叙利亞 |
西元前2000年 |
阿根廷種植馬鈴薯 |
西元前2000年 |
古希泰王朝 |
西元前1800-1269年 |
美索不達尼亞的漢摩拉比法典(Hammurabi’s
code) |
西元前1792年 |
聖托里尼火山爆發於愛琴海 |
西元前1645年 |
西克索人的騎兵征服埃及 |
西元前1640年 |
希泰人征服美索不達米亞 |
西元前1600-1200年 |
希臘邁錫尼文明 |
西元前1600-1200年 |
埃及奴役猶太人 |
西元前1600-1280年 |
埃及人的新王朝(埃及王朝的權勢達到高峰) |
西元前1550年-西元前1070年 |
卡許王國位於喀土穆尼羅河上游750英哩 |
西元前1500-2000年 |
美國中西部種植向日葵;奥克美種植可可豆 |
西元前1500年 |
史前時期的巨大石柱群出现在英格蘭;銅器時代始於愛爾蘭 |
西元前1500年 |
最早期的梵語原文 |
西元前1500年 |
米諾文明結束 |
大約西元前1450年 |
埃及法老王阿肯那顿(Akhenaten)提倡一神教 |
西元前1353-1336年 |
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Tutankhamun)恢復多神教的習俗 |
西元前1334-1322年 |
拉姆西斯二世 |
西元前1290-1220年 |
摩西帶領猶太人出走埃及 |
西元前1280年 |
埃及和希泰人之間的和平條約 |
西元前1269年 |
亞述人洗劫巴比倫 |
西元前1240年 |
特洛伊(Trojan)戰爭 |
西元前1200年 |
希泰(Hittite)王朝滅亡 |
西元前1200年 |
最早能追朔到的義大利之伊特魯里亞文明大概是起源於西土耳其 |
西元前1200年 |
中美洲的奥美克文明開始(直到西元前400年) |
西元前1200年 |
多利安人使用鐵製的武器摧毁了邁錫尼城(希臘古都)之後開始了希臘的黑暗時期“多利安人或幾何學時期” |
西元前1150-500年 |
中東的鐵器時代 |
西元前1100年 |
亞利安人(米底斯人和波斯人)進入伊朗高原 |
西元前1100年 |
商朝末期 |
西元前1046年 |
亞述王朝 |
西元前1100-612年 |
大衛王 |
西元前1010-970年 |
西元前第10世紀至西元前第7世紀“帝國和宗教開始出現並得以發展” |
西元前1000-601年 |
最早期的村莊遗址出現在現今的羅馬 |
西元前1000年 |
所羅門神殿 |
西元前1000年 |
最早期的腓尼基語和希伯來語的字母系统没有母音 |
西元前1000年 |
美洲的奥美克人使用象形符號 |
西元前1000年 |
以色列王朝分裂為北(以色列)和南(猶大) |
西元前931年 |
第一個希臘城市建立 |
西元前900年 |
義大利半島出現了最早期的伊特魯里亞人城鎮 |
西元前900年 |
凱爾特語第一次分支為愛爾蘭語和威爾斯語 |
西元前900年 |
第一批凱爾特人從北歐抵達英格蘭 |
西元前833-800年 |
希臘人採用腓尼基人的字母系統 |
西元前814年 |
腓尼基人向外拓展殖民地到地中海東部和迦太基 |
西元前814年 |
西歐開始了鐵器時代 |
西元前800年 |
希臘人向外拓展殖民地到地中海和黑海 |
西元前800-750年 |
建立羅马的傳統日 |
西元前753年 |
荷马(古希臘詩人)完成“伊利亞特” - 日期不定 |
大約西元前750-700年 |
希臘黑暗時代結束 |
西元前750年 |
亞述人推翻了大馬士革 |
西元前732年 |
亞述人征服以色列 |
西元前722年 |
腓尼基人航繞非洲一周 |
西元前672年 |
亞述人統治埃及 |
西元前671-651年 |
古希臘人建立拜占庭 |
西元前660年 |
最早期的硬幣鑄造於利底亞 |
西元前650年 |
亞述巴尼伯摧毁伊勒姆人 |
西元前639年 |
祆教宣揚一神論 |
西元前621-558年 |
伊特魯里亞國王統治義大利半岛和羅馬 |
西元前616-509年 |
巴比倫人和米底亞人征服亞述 |
西元前612年 |
西元前第6世紀至第4世紀 |
西元前600-301年 |
猶太人的遷移 |
西元前600-500年和西元前500-400年 |
中國道家老子 |
第6世紀 |
巴比倫人奪取耶路撒冷 |
西元前597年 |
巴比倫人摧毁神殿和驅逐猶太人 |
西元前586年 |
利底亞國王克羅薩斯奪取希臘城邦 |
西元前559年 |
波斯國王賽羅斯(Cyrus) |
西元前559-529年 |
中國的哲學家孔子 |
西元前551-479年 |
賽羅斯(阿克美尼德王朝Achmaenid Dynasty)征服米底斯(Medes)、利底亞(Lydia) |
西元前550年 |
賽羅斯征服巴比倫帝國解放猶太人並掌控肥沃月灣 |
西元前539年 |
甘比吉斯(Cambysses)為賽羅斯之子,波斯統治埃及一百年 |
西元前525年 |
拉丁人放逐伊特魯里亞國王並組成羅馬共和國 |
西元前509年 |
猶太教全面發展;聖經首次有文字上的記載 |
西元前500年 |
釋迦摩尼創始佛教 |
西元前500年 |
丹麥的鐵器時代(結束於西元750年) |
西元前500年 |
希臘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 |
西元前495-429年 |
第一次波希戰爭,波斯王達瑞斯(Darius)入侵希臘 |
西元前490-478年 |
希臘人在薩拉米斯和波雷隄擊敗波斯王澤克西斯(Xerxes) |
西元前485-465年 |
希羅多德(Herodotus) |
西元前484年-大約西元前424年 |
對抗波斯的薩拉米斯和波雷隄之戰勝利,開始了希臘古典時期(結束於西元前323年) |
西元前480年 |
温泉關戰役(Battle of Thermopylae),斯巴達(Spartans)的軍隊延緩了波斯軍隊大規模的進軍希臘 |
西元前480年 |
羅馬共和國 |
西元前480-45年 |
雅典人的民主政治 |
西元前464-402年 |
修昔底德(Thucydides) |
大約西元前460-400年 |
季諾(Zeno)的謬論 |
西元前450年 |
巴森農神殿(Parthenon) |
西元前447-438年 |
蘇格拉底(Socrates) |
西元前439年-大約西元前399年 |
第二次伯羅奔尼薩戰爭(Peloponnesian War),斯巴達戰勝雅典 |
西元前431-404年 |
中美洲的奥美克文明結束(開始於西元前1200年) |
西元前400年 |
阿拉伯數字發源於印度 |
西元前400-300年 |
西元前第5世紀至西元前第4世紀(帝國和宗教開始出現並得以發展)羅馬共和國 |
西元前480-45年 |
古典希臘 |
西元前480-323年 |
倫敦建立;凱爾特人移入英格蘭 |
西元前390年 |
凱爾特人(高盧人)侵掠羅馬 |
西元前390年 |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
西元前384-322年 |
菲利普二世,馬其顿國王 |
西元前358-336年 |
中國出現手工鑽出的油井,深約800英尺 |
西元前347年 |
波斯征服埃及,埃及王朝滅亡時間大約在第三十朝代 |
西元前343年 |
菲利普戰勝雅典 |
西元前339年 |
第一枚羅馬硬幣 |
西元前338年 |
希臘古典時期結束 |
西元前336年 |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
西元前336-323年 |
亞歷山大大帝在依薩斯擊敗波斯王達瑞斯大帝 |
西元前332年 |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耶路薩冷,猶太人開始向外流離散居 |
西元前332年 |
亞歷山大大帝把波斯人驅逐出埃及 |
西元前332年 |
亞歷山大大帝殁於波斯 |
西元前323年 |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時期開始並持續至克利歐佩特拉(Cleopatra)艷后殁(300年) |
西元前323年 |
賽勒克斯王在安提雅克建立王朝,但喪失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之地 |
西元前323年 |
希臘化時代開始(希臘古典時期結束) |
西元前323-31年 |
西元前第3世紀至西元前第1世紀(帝國和宗教開始出現並得以發展) |
西元前300-1年 |
歐洲的暖化階段貫穿整個羅馬帝國的巔峰時期 |
西元前300年-西元300年 |
迪奥迪華肯(Teotihuacan)文明起源於墨西哥山谷 |
西元前300年 |
美洲的强克羅遗址为祕魯最古老的太陽觀測塔 |
大約西元前300年 |
第一場布匿戰爭爆發於西西里岛 |
西元前246-241年 |
秦朝統一中國 |
西元前221年 |
第二場布匿戰爭爆發於西班牙,漢尼寶統帥戰敗 |
西元前218-202年 |
趙佗為南越國的開國君主,首先統一中國嶺南 |
西元前203-111年 |
凱爾特人洗劫雅典和斯巴達 |
西元前200年 |
羅馬征服最後一個伊特魯里亞人在義大利半岛的城邦 |
西元前200年 |
中國使用降落傘 |
大約西元前200年 |
厄拉托斯德尼兹(Eratosthenes)測量地球的周長 |
西元前195年 |
羅馬征服希臘 |
西元前147年 |
第三場布匿戰爭,罗马击败迦太基 |
西元前149-146年 |
大約西元前100年 |
|
凱薩大帝 |
西元前100-44年 |
凱薩征服高盧 |
西元前58-51年 |
凱薩襲擊英格蘭 |
西元前55/54年 |
凱薩成為古羅馬的專制君主 |
西元前45年 |
維吉爾(Virgil)的史詩伊尼亞德 |
西元前27年 |
奥古斯都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 |
西元前27年-西元14年 |
羅馬短時間佔領德國從萊茵河至易北河的區域 |
西元前12年-西元9年 |
西元第1世紀至西元第3世紀(早期的基督教) (歐洲暖化) |
西元1-300年 |
北美洲出現弓和箭 |
大約西元1年 |
耶穌基督誕生 |
大約西元4年 |
在條頓山森林,德軍首領阿米尼烏斯領軍擊敗羅馬軍隊,結束了羅馬對德國的佔領 |
西元9年 |
奥古斯都去世 |
西元14年 |
基督被處死在十字架上 |
大約西元29年 |
薩羅(聖徒保羅)皈依 |
西元34年 |
羅馬大帝克勞第爾斯(Claudius)征服英格蘭 |
西元43-84年 |
保羅的加拉太書 |
西元48-59年 |
布荻卡起義為不列颠女王布荻卡 (Boudicca)對抗羅馬帝國之戰 |
西元61年 |
焚燒羅馬城事件促使尼祿(古羅馬暴君)迫害基督徒 |
西元64年 |
馬克福音書 |
西元65-70年 |
保羅和彼得被處死在十字架上 |
西元68年 |
耶路薩冷神廟被摧毁 |
西元70年 |
羅馬戰勝猶太人,猶太人開始散居各地 |
西元73年 |
托勒密的幾何學理論 |
西元87-150年 |
圖拉真(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也是羅馬帝國版圖最大的時期) |
西元98-117年 |
西元100年 |
|
約翰福音書 |
大約西元100-125年 |
大約西元110年 |
|
羅馬皇帝哈德良 |
西元117-138年 |
英格蘭的哈德良長城 |
西元122-136年 |
波格門的蓋倫(Galen of Pergamum)為古羅馬醫師 |
大約西元130-200年 |
羅馬帝國巔峰時期-馬可士.歐瑞利爾士 (Marcus Aurelius)皇帝 |
西元161-180年 |
中國的算盤 |
大約西元190年 |
馬雅文明開始(結束於西元800年) |
西元200年 |
所有羅馬帝國的居民宣示為羅馬公民 |
西元212年 |
在中國使用火藥的配方 |
西元220-280年 |
已經知道有磁北的存在並在中國運用 |
第3世紀 |
波斯的薩山尼德帝國 |
西元226-642年 |
分裂出不同的拉丁語 |
西元250年 |
高盧帝國的帕斯他馬士(Postumus)將軍 |
西元259-274年 |
哥德人强力摧毁並洗劫雅典、科林斯和斯巴達 |
西元268年 |
迪歐克雷提恩(Diocletian)皇帝分裂了羅馬帝國 |
西元286年 |
第一支撒克遜人入侵英格蘭 |
大約西元300年 |
分裂出不同的日耳曼語 |
西元300年 |
中國發明馬鐙 |
西元300年 |
西元第4世紀至西元第6世紀 蠻族遷移,羅馬没落 |
西元301-600年 |
羅馬皇帝康斯坦丁(Constantine)大帝 |
西元306-337年 |
米蘭法令用以寬容羅馬帝國裡的基督徒 |
西元313年 |
亞略教派始於埃及 |
西元320年 |
羅馬皇帝康士坦丁召集尼西亞大公會議對抗亞略教派 |
西元324年 |
康斯坦丁大帝把羅馬帝國的首都遷移到康士坦丁堡 |
西元330年 |
康斯坦提爾斯二世(Constantius
II)是東羅馬帝國所有君王中唯一信仰亞略教的教徒 |
西元350年 |
聖奥古斯汀 |
西元354-430年 |
大蠻族匹得人、撒克遜人和法蘭克人侵略英格蘭 |
西元367年 |
凶奴在烏克蘭擊敗東哥德人 |
西元375年 |
羅馬帝國允許西哥德人跨越多瑙河定居在羅馬人的領域内,然而因為羅馬人未提供足够的糧食给西哥德人而造成飢荒 |
西元376年 |
憤怒的西哥德居民起来叛變並在阿德里安堡的戰役中殺了羅馬皇帝法倫斯 |
西元378年 |
狄奥多西斯皇帝禁止境内的亞略教義,亞略教在隆巴第存在二百多年,在西班牙一直持續到西元589年 |
西元379年 |
狄奥多西斯皇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
西元395年 |
黑暗時代 |
西元400-1000年 |
為了躲避大襲擊,法蘭西人、汪達爾人、蘇維慧人和勃艮第人, 紛紛横渡萊茵河逃難 |
西元405/406年 |
羅馬人放棄了英格蘭 |
西元407年 |
西哥德人領袖阿拉瑞克擊敗西羅馬帝國摄政斯提利科並洗劫羅馬 |
西元410年 |
貝拉基教派的異端邪說起源於不列颠 |
西元413年 |
羅馬禁止宣揚貝拉基主義 |
西元418年 |
在法國的西哥德人 |
西元418年 |
在西班牙的西哥德人 |
西元419年 |
西哥德人驅趕汪達爾人進入北非 |
西元429年 |
汪達爾人征服迦太基 |
西元439年 |
撒克遜人、盎格魯人和朱特人入侵英格蘭 |
大約西元440-650年 |
匈奴的入侵喪失了潘諾西亞省 |
西元446年 |
肯特郡的撒克遜人 |
西元450年 |
在沙隆戰役(位於法國東北方)羅馬軍隊在埃提烏斯將軍聯合西哥德國王狄奥多里克的指揮之下擊敗了由阿提拉領軍的匈奴軍隊 |
西元451年 |
阿提拉入侵北義大利半岛並於隔年死亡 |
西元452-453年 |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 |
西元455年 |
東哥德國王狄奥多里克侵略東羅馬帝國 |
西元470-526年 |
西哥德統帥奥達賽推翻了羅馬的最後一位皇帝奥古斯圖盧斯.羅慕路斯 |
西元476年 |
羅馬帝國垮台-古老世界結束(傳統) |
西元476年 |
賽克斯的撒克遜人 |
西元477年 |
法蘭克人的國王也就是墨洛温王朝的克洛維一世 |
西元481-511年 |
維賽斯的撒克遜人 |
西元495年 |
法蘭克王朝的克洛維國王皈依基督教 |
西元496年 |
猶太教全面發展;釋迦摩尼開始了佛教;聖經首次有了文字上的記載 |
大約西元500年 |
拉丁人在羅馬境内驅逐了伊特魯里亞國王並成立羅馬共和國 |
西元500年 |
諾森布里亞王國和麥西亞王國建立 |
西元500-600年 |
查士丁尼和狄奥多拉被加冕為拜占庭帝國之國王與皇后 |
西元527年 |
拜占庭女皇狄奥多拉平息了奈卡起義 |
西元532年 |
汪達爾的亞略教徒在北非打了敗戰 |
西元534年 |
全球為期二十年左右處於寒冷和乾旱的狀態-?起因為火山大爆發 |
西元535-555年 |
亞洲發生乾旱驅使阿瓦爾人遷入歐洲 |
西元536-538年 |
查士丁尼一世再次征服羅馬 |
西元536年 |
土耳其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
西元537年 |
歐洲發生乾旱和瘟疫 |
西元542年 |
西哥德人再次攻下羅馬 |
西元546年 |
肯特郡國王艾西伯 |
西元560年 |
查士丁尼一世去世 |
西元565年 |
在西班牙的西哥德人為了成為基督徒而放棄了亞略教 |
西元587年 |
在義大利的隆巴第人為了成為基督徒而放棄了亞略教 |
西元589年 |
在肯特郡的撒克遜人改變了信仰派系,從貝拉基教派變為基督教 |
西元597年 |
西元第7世紀至西元第9世紀,回教的崛起(西元632年),維京人第一次出襲(西元793年) |
西元601-900年 |
伊特魯里亞國王統治義大利半岛和羅馬 |
西元616-579年 |
聖遷-穆罕莫德和其信徒逃難到麥加 |
西元622年 |
穆罕默德的死亡開始了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半岛對外擴展一百年 |
西元632年 |
諾森布里亞的聖歐斯瓦德國王 |
西元633-642年 |
法蘭克帝國 |
西元636年 |
阿拉伯人擊敗沙山尼帝國 |
西元642年 |
隆巴第和西班牙廢除亞略教 |
西元650年 |
阿拉伯人擊敗迦太基人 |
西元698年 |
摩爾人擊敗西班牙的西哥德人, 把阿拉伯數字傳入歐洲 |
西元711年 |
查爾斯馬德在普瓦捷擊敗摩爾人 |
西元732年 |
裴平,查理馬特之子,把摩爾人從亞奎丹尼亞驅逐出境 |
西元752年 |
麥西亞和英格蘭的奥法國王 |
西元757-796年 |
第一枚英國銀製便士 |
西元757-796年 |
查雷馬格内,法蘭克國王裴平之子 |
西元768-814年 |
查理曼大帝從拜占庭統治者的手中征服了羅馬 |
西元774年 |
丹麥人首先襲擊林迪斯凡、賈羅和愛歐娜 |
西元793-795年 |
查雷马格内被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800年 |
字跟字間首先有間距;小寫字母開始使用;最早記載的法文 |
西元800年 |
維京人時期起源於丹麥 |
大約西元800年 |
乾旱導致馬雅文化崩潰瓦解(馬雅文明開始於西元200年) |
西元800年 |
甫丹條约分裂了查雷馬格内的帝國 |
西元843年 |
麥可三世派遣賽磊和麥守狄爾斯兩位修士到摩拉維亞 傳播斯拉夫語、斯拉夫語譯成的福音書和宗教儀式 |
西元863-867年 |
埃塞德雷一世(Ethelred I),撒克遜王朝,全英格蘭國王,埃爾武夫(Ethlwulf)之子 |
西元865/866-871年 |
丹麥人佔領諾森布里亞和東英吉利 |
西元867年 |
維京人發現冰岛並定居於此地 |
西元870-874年 |
阿夫雷德,撒克遜王朝,埃爾武夫之子,全英格蘭國王,擁有瓦林大道之南的領地 |
西元871-901年 |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記載 |
西元875-1154年 |
阿夫雷德擊敗丹麥人,並傳入基督教義 |
西元878年 |
卡洛林王朝結束 |
西元888年 |
馬紮爾人進入匈牙利平原 |
西元895年 |
第10世紀 中古世紀暖化階段開始(900-1300) |
西元901-1000年 |
最早期的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之文字記載;斯拉夫語開始形成 |
第10世紀 |
愛德華一世,“長者王”,阿夫雷德之長子,全英格蘭國王,擁有亨伯河之南的領地 |
西元901-924年 |
維京人羅洛赢得紐斯特里亞的諾曼第 |
西元911年 |
奥圖大帝,亨利一世之子 |
西元936-973年 |
艾德曼,撒克遜王朝,愛德華之子,從丹麥人手中赢得約克城 |
西元939-946年 |
懿德瑞,撒克遜王朝,愛德華之子,敗給了艾瑞克布拉德克,約克城淪陷 |
西元946-955年 |
北歐人改變原有的宗教信仰而篤信基督教 |
西元950年 |
易德威各,撒克遜王朝,艾德華國王之子 |
西元955-959年 |
奥圖在壘菲爾德擊敗馬紮爾人 |
西元955年 |
艾格”和平王”,艾德華之子 |
西元959-975年 |
奥圖被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962年 |
艾格,全英國的第一位國王 |
西元973年 |
愛德華二世,“殉教王“,撒克遜王朝,艾格之子,被刺殺 |
西元975-978年 |
埃守瑞二世,“倉卒王“,撒克遜王朝,艾格之子,付款给丹麥人取得和平 |
西元978-1016年 |
丹麥人重新襲擊英國 |
西元980年 |
挪威探險家红髮埃里克發現格陵蘭並定居在此地 |
西元986年 |
俄國基輔引入東方正教 |
西元988年 |
挪威探險家萊弗•埃里克松發現芬蘭(紐芬蘭?) |
西元992年 |
第11世紀 黑暗時期結束了(400-1000)高中世紀 |
西元1001-1100年 |
古代中國開始流通紙幣-交子 |
西元1011年 |
艾德曼二世(勇敢王),撒克遜人,埃守瑞二世之子 |
西元1016-1017年 |
康努特一世, 丹麥王朝,理查之孫,“無畏惧”的諾曼第,戰敗艾德曼二世,成為第一位全英國王 |
西元1017-1035年 |
哈洛德一世(兔足王),丹麥王朝,康努特一世之子 |
西元1035-1040年 |
哈薩康努特,康努特之子 |
西元1035-1042年 |
愛德華三世(懺悔王),撒克遜王朝,埃守瑞之子 |
西元1042-1066年 |
中國的活字印刷術 |
西元1043年 |
印刷書籍和紙張遍布中國,同時也外銷到其他國土 |
大約西元1050年 |
儒家思想為治國之道 |
西元1050-1101年 |
卡豪奇亞土墩 |
西元1050-1300年 |
東方正教和羅馬天主教會之間的大分裂 |
西元1054年 |
哈洛德二世,愛德華三世(懺悔王)之内兄弟,由賢人會議遴選出的國王 |
西元1066年 |
威廉一世(征服王),諾曼王朝,理查之曾孫, “無畏惧”的諾曼第 |
西元1066-1087年 |
諾曼征服英國 |
西元1066-1072年 |
中古英文口語化 |
西元1066-1550年 |
鄂圖曼土耳其人在曼及可爾特擊敗拜占庭帝國 |
西元1071年 |
土地調查清册上記載英格蘭約有一百一十萬人口 |
西元1086年 |
威廉二世(紅毛王),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之子;是位暴君;被謀殺? |
西元1087-1100年 |
羅馬教宗爾本二世發起對猶太人和異教徒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
西元1095年 |
卡門,“立法者”,聯合了匈牙利、克羅第亞和斯拉沃尼亞 |
西元1099年 |
第一次十字軍征服耶路撒冷 |
西元1099年 |
西元第12世紀 高中世紀 |
西元1101-1200年 |
第12、13世紀 德意志人東征對抗斯拉夫人 |
第12、13世紀 |
大部分的北歐地區以鐵犁取代木犁 |
第12世紀 |
由於氣候持續寒冷,冰岛結束了大麥農作 |
第12世紀 |
最早期的葡萄牙文之文字記載 |
第12世紀 |
亨利一世,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之四子, 便士又稱為“史達林” |
西元1100-1135年 |
中國最先有指南針的記載 |
西元1119年 |
亞維諾Averroës,是詮釋伊斯蘭教的哲學家、法官和醫生,他試著融合希臘和伊斯蘭之間不同的見解 |
西元1125-1198年 |
史蒂芬,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之孫,阿德菈之子 (阿德菈為威廉一世之女) |
西元1135-1154年 |
英國内戰 |
西元1138-1153年 |
薩拉丁征服埃及和叙利亞 |
西元1138-1193年 |
亨利二世是金雀花王朝亨利一世之孫與阿奎坦的埃莉諾結婚 |
西元1154-1189年 |
成吉思汗 |
大約西元1162-1227年 |
史穹堡侵略愛爾蘭,英國佔領愛爾蘭開始 |
西元1169-1172年 |
薩拉丁和穆斯林教徒再次拿下耶路撒冷 |
西元1187年 |
理查一世(獅心王),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之子 |
西元1189-1199年 |
理查一世參與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
西元1189-1199年 |
約翰,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之子 |
西元1199-1216年 |
第13世紀 高中紀時代 |
西元1202-1300年 |
德意志人東行對抗斯拉夫人 |
第12、13世紀 |
阿拉伯數字在13世紀時期的歐洲並不常使用 |
第13世紀 |
獨身是成為天主教教士的首要條件 |
西元1200年 |
西元1200年 |
|
義大利數學家里歐那德-斐波那奇的斐氏數列 |
西元1202年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耶路撒冷 |
西元1202-1204年 |
拉丁僱佣兵洗劫君士坦丁堡 |
西元1204年 |
約翰國王喪失諾曼第領土,讓予菲利普二世 |
西元1208年 |
巴黎大學 |
西元1209年 |
布汶戰役 |
西元1214年 |
拉特朗大公會議對抗猶太人 |
西元1215年 |
大憲章 |
西元1215年 |
亨利三世,金雀花王朝,英王約翰之子, “牛津協議”國會 |
西元1216-1272年 |
菲德烈克二世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1220年 |
安得烈二世,匈牙利國王和金牛封印 |
西元1222年 |
聖湯馬士阿昆那斯 |
西元1225-1274年 |
蒙古人入侵俄國並摧毁其城市 |
西元1227年 |
菲德烈克二世轉讓其大權给德意志的王子們 |
西元1232年 |
蒙古人侵略匈牙利 |
西元1242年 |
歐洲最早期的火藥是從中國傳入 |
西元1242年 |
佛羅倫斯城的弗洛林金幣, 再度使用的金幣 |
西元1252年 |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空位期 |
西元1254-1273年 |
德國君主制為選舉產生 |
西元1257年 |
英國牛津協議﹦没有獨裁政治 |
西元1258年 |
漢薩聯盟 |
西元1259-17世紀 |
路易斯戰役/帝蒙佛特擒拿亨利三世 |
西元1264年 |
在埃夫斯漢一役,帝蒙佛特被殺害,愛德華赢得此戰 |
西元1265年 |
唐堤阿利格喜利 |
西元1265-1321年 |
馬可波羅遊記 |
西元1271-1295年 |
忽必烈征服中國開始了蒙古人的王朝,又稱元朝 |
西元1271-1368年 |
愛德華一世(長腿王),安如王朝,亨利三世之子;號稱蘇格蘭人的“錘子” |
西元1272-1307年 |
魯道夫,第一個當選的哈布斯王朝裡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1273年 |
爱德華一世征服威爾斯 |
西元1277-1282年 |
魯道夫擊敗波希米亞的歐他卡 |
西元1278年 |
奥斯曼一世,第一個鄂圖曼帝國的統治者 |
西元1281-1324年 |
猶太人被逐出英國 |
西元1290年 |
瑞士聯邦成立(受奥地利的保護) |
西元1291年 |
第14世紀晚期 中世紀時代 |
西元1301-1400年 |
愛德華二世,安如人,愛德華一世之子 |
西元1307-1327年 |
愛德華二世在班那奔被蘇格蘭人擊敗 |
西元1314年 |
農作歉收,歐洲發生飢荒 |
西元1315-1316年 |
“小冰河時期”持續了550年,北歐的夏天溼冷不定,平均温差約七度左右 |
西元1316-1860年 |
佛羅倫斯/第一批火藥武器 |
西元1320年 |
英國内戰 |
西元1321-1322年 |
鄂圖曼土耳其人侵略伯薩 |
西元1326年 |
愛德華三世,安如人,愛德華二世之子,尋求法國王位; 英格蘭的新金幣,弗洛林金幣和贵族金幣 |
西元1327-1377年 |
約翰威克理夫 |
西元1330-1384年 |
伊本・赫勒敦,“穆夸迪瑪”一書之作者 |
西元1332-1406年 |
英法百年戰爭 |
西元1338至1453年 |
斯勒伊斯海戰英國戰勝,英王爱德華三世宣稱為法國國王 |
西元1340年 |
杰佛瑞・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之作者 |
西元1340-1400年 |
鄂圖曼耳其人侵略色雷斯 |
西元1340年代 |
西元1345年 |
|
克雷西戰役,英軍以長弓利器戰勝法軍 |
西元1346年 |
瘟疫的發生導致歐洲三分之一和英國二分之一的人口滅亡 |
西元1347-1350年 |
印加秘鲁帝國 |
西元1350-1533年 |
英國戰勝普瓦捷之役 |
西元1356年 |
羅馬教皇給德意志王子自治權 |
西元1356年 |
在英國法庭上英語取代了法語 |
西元1362年 |
阿罕布拉宮大部分的建築物在穆罕默德五世時完成 |
西元1362-1370年 |
明朝替换了蒙古統治中國 |
西元1368年 |
英國學校裡英語取代了法語 |
西元1385年 |
理查二世, 愛德華三世之孫, 被廢位並監禁在龐德菲克 |
西元1377-1399年 |
威克理夫被判刑 |
西元1382年 |
第一本用英文書寫的聖經 |
西元1388年 |
鄂圖曼土耳其人首次侵略匈牙利 |
西元1390年 |
猶太人在法國被驅逐出境 |
西元1394年 |
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開始了對外的“探索時代” |
西元1394-1460年 |
亨利四世,蘭卡斯特人,愛德華三世之孫,别稱“篡位者" |
西元1399-1413年 |
英語在口語中對母音的發音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轉變 |
西元1400-1550年 |
第15世紀是“文藝復興高峰期”“探索時代”“中世紀結束” |
西元1401-1500年 |
歐洲人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 |
第15世紀 |
波蘭和立陶宛在坦能堡一戰擊敗了普魯士的日耳曼騎士 |
西元1410年 |
亨利五世,蘭卡斯特王朝,亨利四世之子;書信的來往開始採用英文書寫 |
西元1413-1422年 |
亨利五世在阿琴科特戰役中擊敗法國軍隊 |
西元1415年 |
亨利六世,蘭卡斯特王朝,亨利五世之子,患有精神病,最終被廢除王位並遭到謀殺 |
西元1422-1471年 |
聖女貞德 |
西元1429-1431年 |
葡萄牙人抵達基尼尋找奴隸 |
西元1440年 |
葡萄牙人從亞速爾群岛逮捕第一批奴隸 |
西元1444年 |
古典時期的鄂圖曼建築 |
西元1447-1616年 |
法國再次拿下諾曼第 |
西元1449-1450年 |
天氣逐漸增冷迫使英國的葡萄休耕 |
西元1450年 |
英格蘭喪失法國領地 |
西元1453年 |
鄂圖曼土耳其人梅美特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 |
西元1453年 |
玫瑰戰爭“表兄弟的戰爭” “蘭卡斯特王朝對决約克王朝" |
西元1455-1487年 |
葛登堡聖經(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
西元1458年 |
瓦斯科·達伽馬成為第一個從歐洲直航到印度的人 |
西元1460-1524年 |
歐洲戰場最早使用大炮 |
西元1461年 |
愛德華四世,約克王朝,愛德華三世之曾孫 |
西元1461-70年 西元1471-83年 |
鹿特丹的依拉姆斯 |
西元1466-1636年 |
尼可羅・馬基維利 |
西元1469-1527年 |
聖巴托羅繆節大屠殺 |
西元1472年 |
阿勒剛的斐迪南二世和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皇后統治西班牙 |
西元1469-1516年 |
第一本用馬紮爾語(匈牙利語)印刷的書籍 |
西元1473年 |
西元1476-1541年 |
|
第一本在倫敦印刷的書籍 |
西元1477年 |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
西元1478年 |
英國作家湯馬斯・摩爾 |
西元1478-1535年 |
馬丁・路德 |
西元1483-1546年 |
由於端寒冷的天氣,格陵蘭岛上的挪威人口消失 |
西元1480-1500年 |
愛德華五世,約克王朝,十二歲時被殺於倫敦塔内 |
西元1483年 |
英國不再採用拉丁語或法語的書寫方式 |
西元1483年 |
理查三世,約克王朝,愛德華四世之弟;戰亡於巴斯瓦思之役 |
西元1483-1485年 |
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擊敗理查三世 |
西元1485-1509年 |
迪亞士航繞到好望角 |
西元1487年 |
第一枚一鎊金幣 |
西元1489年 |
依納爵.勞耀拉 |
西元1491-1556年 |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西印度 |
西元1492年 |
格瑞納達的伊斯蘭教瓦解; 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 |
西元1492年 |
托德悉利亞條約, 教皇通過此條約將世界劃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 |
西元1494年 |
瓦思柯達加馬開發了航繞非洲直達印度的貿易路線,而無须再通過其他伊斯蘭教國家 |
西元1497-1498年 |
探險家約翰・卡伯特為英國發現一塊新土地紐芬蘭 |
西元1497年 |
第16世紀文藝復興結束(西元1527年第二次洗劫羅馬) |
西元1501-1600年 |
現代英語逐漸取代了中世紀英語 |
大約西元1500-1550年 |
杰格羅尼恩朝代的巔峰期是在波希米亞、匈牙利、波蘭和立陶宛 |
西元1500年 |
第一枚英國先令(人頭像古银幣) |
西元1504年 |
亨利八世,都鐸王朝,亨利七世之子 |
西元1509-1547年 |
約翰・加爾文 |
西元1509-1567年 |
第一批到達加勒比海的奴隸 |
西元1510年 |
馬基維利的著作“小王子” |
西元1513年 |
龐賽.德萊昂建立聖奥斯汀(第一個未來的美國本土殖民地) |
西元1513年 |
佛洛登之戰,亨利八世領軍的英軍戰勝蘇格蘭軍隊 |
西元1513年 |
保波發現太平洋 |
西元1513年 |
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 |
西元1514年 |
法國的法蘭西斯一世 |
西元1515-1547年 |
查理五世,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皇后之外孫 |
西元1516-1556年 |
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條”論綱,開始了宗教改革之路 |
西元1517年 |
發現墨西哥 |
西元1517年 |
塔勒銀幣(德國小鎮發現銀礦,以其命名為優琴史塔勒) |
西元1519年 |
查理五世,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1519-1558年 |
阿兹特克人的迪奥狄華肯城被哥爾德斯人征服/擊敗阿兹特克帝國 |
西元1519-1521年 |
德意志人發明步槍 |
西元1520年 |
培根的科學方法 |
西元1520年 |
麥哲倫在環球航行的旅途中於菲律賓遇害 |
西元1520-1522年 |
西元1520-1566年 |
|
蘇萊曼大帝攻下貝爾格勒 |
西元1521年 |
查理五世頒布沃爾姆敕令,嚴禁馬丁路德的異教學說 |
西元1521年 |
蘇萊曼大帝和鄂圖曼大帝在摩哈赤戰役中殺害匈牙利國王拉約斯二世 |
西元1526年 |
斐迪南一世,第一位哈布斯堡王朝繼承人統治匈牙利 |
西元1526-1564年 |
第二次洗劫羅馬 |
西元1527年 |
鄂圖曼土耳其人圍攻維也納 |
西元1529年 |
皮薩羅率領群馬軍隊擒拿印加帝王阿塔華巴,擊敗了印加帝國 |
西元1533年 |
亨利八世成立英國國教 |
西元1534年 |
卡提爾繪製聖勞倫斯河的海灣地圖 |
西元1534年 |
英國和威爾斯聯盟 |
西元1536年 |
亨利七世解散英國修道院 |
西元1536-1539年 |
科羅那多到達堪薩斯 |
西元1540年 |
依納爵.勞耀拉的耶穌會(耶穌的社會)被教會認可 |
西元1540年 |
土耳其人佔領布達 |
西元1541-1686年 |
卡布里洛探索加利福尼亞沿海 |
西元1542年 |
羅馬宗教裁判所(反宗教改革運動) |
西元1542年 |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和維薩留斯的“人類身體的結構”等著作出版 |
西元1543年 |
天特會議 (保羅三世和查理五世)開始反宗教改革 |
西元1545-1563年 |
愛德華六世,都鐸王朝,亨利八世之子,新教徒; 第一枚印有日期的英國先令 |
西元1547-1553年 |
中世紀英語在英格蘭以口語通行,母音的大轉移階段完成 |
西元1400-1550年 |
鄂圖曼人入侵歐洲達到高峰期 |
西元1550年代 |
瑪麗・都鐸王朝,亨利八世之女,恢復天主教 |
西元1553-1558年 |
四個奴隸被帶回英國開始了英國的奴隸買賣生意 |
西元1554年 |
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與都鐸王朝的英國瑪麗皇后(天主教徒)結婚 |
西元1554年 |
瑪麗開始迫害新教徒 |
西元1555年 |
奧格斯堡和約暫時停止神聖羅馬帝國內天主教和路德教兩宗教派系之間的糾紛-兩派系對擁護自身的信仰程度不分上下 |
西元1555年 |
查理五世,神聖羅馬皇帝(西元1520-1556年)放棄個人的王位,把他自己的帝國傳給兒子菲利普二世和弟弟斐迪南一世 |
西元1555年 |
查理五世把西班牙、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傳給他的兒子菲利普 |
西元1556-1598年 |
查理五世把奥地利的領土贈與其弟斐迪南並封他為神聖羅馬皇帝 |
西元1556-1564-1558-1564年 |
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亨利八世之女 |
西元1558-1603年 |
天主教索引禁書目錄(書目審查直到1966年) |
西元1559年 |
清教徒(英國卡爾文派) |
西元1560年 |
馬鈴薯從智利傳入歐洲 |
西元1564-1565年 |
威廉・莎士比亞 |
西元1564-1616年 |
聖奥斯汀,第一個北美洲的永久居住地 |
西元1565-1763年 |
薩林二世號稱“醉鬼”統治鄂圖曼帝國 |
西元1566-1574年 |
弗朗西絲・德雷克先生環繞地球一周 |
西元1577-1580年 |
哥薩克騎兵從蒙古人手中再次拿回俄國 |
西元1581年 |
陽曆 |
西元1582年 |
蘇格蘭的瑪麗王后被伊麗莎白一世處刑 |
西元1587年 |
在暴風雨中,伊麗莎白一世的軍隊擊退了西班牙無敵艦隊 |
西元1588年 |
托馬斯·霍布斯 |
西元1588-1679年 |
在波斯裡海的巴庫發現用手鑿出的油井 |
西元1594年 |
迪歐那特建立科羅拉多的普葦布洛 |
西元1598年 |
由法王亨利四世頒昭南特詔議(准許人民自由信仰新教) |
西元1598年 |
馬鈴薯被引進英國 |
西元1599年 |
歐洲的巴洛克音樂時期 |
西元1600-1750年 |
第17世紀科學革命和啟蒙時代 |
西元1601-1700年 |
“小冰河時期”延續了150年更寒冷的天氣 |
|
最早出現的童話故事集 |
西元1600-1750年 |
英國東印度公司 |
西元1600年 |
馬鈴薯被引進愛爾蘭 |
大約西元1600年 |
荷蘭東印度公司 |
西元1602年 |
諾娃史卡提亞成為第一個法國永久殖民地皇家海港 |
西元1605年 |
蓋佛克斯的天主教陰謀 |
西元1605年 |
詹姆士鎮成為英國在北美洲的第一個永久英屬殖民地 |
西元1607年 |
法國探險家山普倫建立魁北克城 |
西元1608年 |
日耳曼天文學家克普勒提出行星的軌道運行是椭圆模式 |
西元1609年 |
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斯圖爾特王朝(蘇格蘭瑪麗皇后之子) |
西元1603-1625年 |
哈德遜發現哈德遜河 |
西元1609年 |
波蘭人佔領莫斯科 |
西元1610+1617/1618年 |
英王詹姆斯譯本聖經 |
西元1611年 |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 |
西元1611-1632年 |
米哈伊,第一位羅曼歐夫王朝的沙皇 |
西元1613-1645年 |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為哥白尼學說辯論 |
西元1616年 |
第一本“現代”英語字典 |
西元1616年 |
法國拓殖魁北克 |
西元1617年 |
第一批北美洲的奴隸抵達詹姆士鎮 |
西元1619年 |
三十年戰爭(天主教對新教)結束簽訂魏斯華里亞條約 |
西元1618-1648年 |
搭載清教徒的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岩 |
西元1620年 |
威廉・歐瑞牧師發明了圆形的計算尺 |
西元1622年 |
巴斯卡,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 |
西元1623年 |
荷蘭人定居新阿姆斯特丹 |
西元1624年 |
查理一世,斯圖爾特王朝,詹姆斯一世之子,被處刑 |
西元1625-1649年 |
第一批抵達新阿姆斯特丹的奴隸 |
西元1628年 |
威廉・哈威的人體血液循環論 |
西元1628年 |
議會解散 |
西元1629年 |
麻塞諸薩斯海灣憲章: 宗教自由和英國權利 |
西元1629年 |
在布賴騰費爾德和吕黔戰役,古斯塔夫.阿道夫拯救了新教徒 |
西元1631-1632年 |
約翰・洛克 |
西元1632-1704年 |
教會以死刑威脅伽利略使其放棄公開宣揚哥白尼的學說 |
西元1633年 |
英國内戰 |
西元1638-1651年 |
法國路易十四 |
西元1643-1715年 |
“蒙德極小期” 太陽黑子驟减為期約七十年(太陽活動减少),天氣異常寒冷 |
西元1645-1715年 |
内兹比戰役 |
西元1645年 |
英王查理一世被處刑 |
西元1649年 |
奥利弗・克倫威爾於西元1649年征服愛爾蘭,於西元1650-52年征服蘇格蘭 |
西元1649-1660年 |
法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 |
西元1650年 |
第17世紀(繼續) 啟蒙時期 |
西元1651-1700年 |
霍布斯和其著作利維坦;英國出現最早期用機器製成的錢幣 |
西元1651年 |
馬鈴薯被引進匈牙利 |
西元1654年 |
查理十世侵略波蘭 |
西元1655年 |
查理二世,斯圖爾特王朝,詹姆斯一世之子,恢復英國君主制 |
西元1660-1685年 |
法王路易十四開始獨立執政 |
西元1661年 |
用錘擊成型的英國先令已進入最末期 |
西元1662年 |
瘟疫流行於荷蘭 |
西元1663年 |
英軍從荷蘭人手中奪走新阿姆斯特丹和新澤西 |
西元1664-1665年 |
瘟疫流行於倫敦 |
西元1665年 |
維科,義大利的哲學、史學和法學家 |
西元1668-1744年 |
第一次在波蘭國會中使用否决權 |
西元1669年 |
哈德遜海灣公司 |
西元1670年 |
第一批由英國政府發佈的銅幣 |
西元1672年 |
馬凱特和裘立葉探索伊利諾伊和密西西比河 |
西元1673年 |
范・雷文霍克發明顯微鏡 |
西元1674年 |
菲利普(麥他科美)國王的戰爭 |
西元1675年 |
羅邁的光速有限和恒定理論 |
西元1676年 |
俄國的彼得大帝 |
西元1682-1725年 |
拉薩爾宣稱所有由密西西比河流經的土地皆為法國之地 |
西元1682年 |
西元1682年 |
|
土耳其軍隊在維也納戰役中戰敗 |
西元1683年 |
萊布尼兹的微積分學 |
西元1684+86年 |
法王路易十四取消南特詔議(准許人民自由信仰新教) |
西元1685年 |
詹姆斯二世,斯圖爾特王朝,詹姆斯一世之子,天主教徒 |
西元1685-1689年 |
音樂家巴哈 |
西元1685-1750年 |
牛頓的微積分 |
西元1687年 |
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國 |
西元1688年 |
奥蘭治的威廉王和斯圖爾特王朝的瑪麗 (詹姆斯二世之女),皆為新教徒 |
西元1689-1694年 |
威廉三世 |
西元1694-1702年 |
北美洲的威廉國王之戰/歐洲的奥格斯堡同盟戰爭 |
西元1689-1697年 |
孟德斯鳩,法國作家和法學家 |
西元1689-1755年 |
威廉三世在堡依内戰役擊敗愛爾蘭和法國軍隊 |
西元1690年 |
伏爾泰,法國啟蒙運動時期之重要倡導者去世 |
西元1694-1778年 |
英國出版審查結束 |
西元1695年 |
里斯維克和約結束了法國對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的戰爭 |
西元1697年 |
貝勒的歷史與批判辭典 |
西元1697年 |
哈布斯堡擊敗鄂圖曼並在卡洛維兹條約中取得匈牙利 |
西元1699年 |
路易斯安那為第一個法國殖民地,其法國使命在卡霍其亞土墩 |
西元1699年 |
第18世紀 工業革命開始 因為法國革命的因素,於西元1794年結束了啟蒙時期並開始了民族主義時代 |
西元1701-1800年 |
第一份英國日報 |
西元1702年 |
安妮女王,斯圖爾特王朝,詹姆斯二世之女 |
西元1702-1714年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也就是著名的北美洲安妮女王之戰 |
西元1702-1713年 西元1701-1712年 |
匈牙利人反抗哈布斯王朝的統治 |
西元1703-1711年 |
約翰・衛斯理,衛理公會之創始者 |
西元1703-1791年 |
布倫海姆之役法軍被擊敗 |
西元1704年 |
蘇格蘭和英格蘭聯盟 |
西元1707年 |
鋼琴 |
西元1709年 |
焦炭煉鐵,英國的科布魯克戴爾首先大量採用 |
西元1709年 |
蘇格蘭哲學家修姆 |
西元1711-1776年 |
紐科門發明第一台蒸汽機 |
西元1712年 |
法國哲學家狄羅德 |
西元1713-1784年 |
喬治一世,漢諾威王朝,詹姆斯一世之曾外孫,不會英語 |
西元1714-1727年 |
紐奥良 |
西元1718年 |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天氣趨於暖和 |
西元1720年 |
伊曼努爾・康德 |
西元1724-1804年 |
喬治二世,漢諾威王朝,喬治一世之子 |
西元1727-1760年 |
英國建立收費公路 |
西元1730年 |
阿克萊特・米爾(1770)開始了英國的工業革命 |
西元1730-1840年 |
啟蒙運動進入了中產階級、哲學和人類主義 |
西元1730-1780年 |
伊利諾伊為皇家法國省份,其區域由法王路易十四直接掌管 |
西元1731年 |
衛理公會 |
西元1738年 |
奥地利的瑪麗雅.德芮莎,查理六世之女,法蘭西斯一世之妻 |
西元1740-1780年 |
奥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查理六世去世,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絕嗣 |
西元1740-1748年 |
菲德烈大帝,偉大的普魯士人 |
西元1740-1786年 |
紐約市的奴隸暴動 |
西元1741年 |
菲德烈大帝從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手中奪取西里西亞 |
西元1742年 |
奥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也就是著名的北美洲喬治王戰爭 |
西元1744-1748年 |
第一輛行駛於匈牙利的驛站馬車 |
西元1750年 |
巴洛克音樂時代(西元1600-1750年)結束 |
西元1750年 |
古典音樂時代開始(即音樂没有民間起源) |
西元1750年 |
第18世紀 (繼續)啟蒙時期/工業革命 |
西元1751-1800年 |
北美洲的法印戰爭(法國和印地安人)也就是著名的歐洲七年戰爭,主要為英國、普魯士對抗法國、奥地利、俄國 |
西元1754-1763年 西元1756-1763年 |
數千名上教堂禮拜的信徒喪生在里斯本大地震 |
西元1755年 |
威廉・阿馬杜斯・莫扎特 |
西元1756-1791年 |
英格蘭佔領法國魁北克 |
西元1759年 |
伏爾泰的著作“憨第德”是在里斯本地震後啟示了他對神的醒悟 |
西元1759年 |
法國和英格蘭的第一條運河 |
西元1760年 |
喬治三世,漢諾威王朝,喬治二世之孫,漢諾威選侯 |
西元1760-1820年 |
俄國的凱瑟琳大帝(女沙皇) |
西元1762-1796年 |
英格蘭把法國逐出加拿大 |
西元1763年 |
巴黎和約中法王路易斯十五割讓新法國(領域在東密西西比河)給不列顛 |
西元1763年 |
建立聖路易村莊 |
西元1764年 |
印花税法 |
西元1765年 |
瓦特蒸汽機獲得專利 |
西元1769年 |
英格蘭人最早期的驛站馬車通道 |
西元1770年代 |
音樂家貝多芬 |
西元1770-1827年 |
波士頓大屠殺 |
西元1770年 |
第一次瓜分波蘭,俄國、普魯士和奥地利佔領二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土地 |
西元1772年 |
波士頓傾茶事件 |
西元1773年 |
英國議會通過“魁北克法案” 允許在加拿大境内講法語和執行法國律法, 並将俄亥俄山谷讓給加拿大 |
西元1774年 |
麻塞諸薩斯州戒嚴,通過 “難容法案" |
西元1774年 |
法王路易十六 |
西元1774-1792年 |
第一屆大陸會議 |
西元1775年 |
勒星頓與康克特之役引發美國革命 |
西元1775-1783年 |
奴隸人數佔了美國五分之一的總人口 |
西元1776年 |
美國拿下蒙特利並圍攻魁北克 |
西元1776年 |
美國獨立宣言 |
西元1776年 |
聯邦條例;内容包括州的權利;不徵收联邦税 |
西元1776年 |
第一批美國移民定居在伊利諾伊州 |
西元1779年 |
第一輛自行車出現在法國 |
西元1779年 |
英國在約克鎮投降 |
西元1781年 |
法國的第一次氣球飛行 |
西元1782年 |
巴黎條約結束了美國革命 |
西元1783年 |
西北法令調查 |
西元1785-1787年 |
美國憲法制定 |
西元1785-1787年 |
聯邦主義者文集 |
西元1785-1787年 |
法國革命 |
西元1789-1794年 |
美國第1任總統-華盛頓 |
西元1789-1797年 |
亞歷山大・哈密爾頓的四份報告 |
西元1790年 |
歐洲街道使用瓦斯路燈 |
西元1790年 |
權利法案 |
西元1791年 |
衛理公會教徒的教會 |
西元1791年 |
温哥華探索北美洲太平洋海岸 |
西元1792-1794年 |
愛立・惠特尼的軋棉機 |
西元1793年 |
第二次瓜分波蘭,俄國和普魯士佔領大於二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 |
西元1793年 |
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 |
西元1795年 |
第三次以及最後一次瓜分波蘭, 波蘭消失123年 |
西元1795年 |
鹿寨戰役;杰伊條約;平克尼條約 |
西元1795年 |
美國第2任總統-亞當斯 |
西元1797-1801年 |
客籍法和鎮壓叛亂法 |
西元1798年 |
拿破崙王朝 |
西元1799-1814年 |
第19世紀 法國革命開始了民族主義時代;浪漫主義時期開始於音樂和詩詞 |
西元1801-1900年 |
浪漫主義時期始於詩詞 |
西元1800年 |
伏打,電池的發明人 |
西元1800年 |
俄國的亞歷山大一世 |
西元1801-1825年 |
美國第3任總統-杰佛森 |
西元1801-1809年 |
第波恩碉堡(芝加哥未來的古蹟地點) |
西元1803年 |
路易斯安那購買案 |
西元1803年 |
貝多芬特别為了拿破崙被迫退位而作了“英雄”一曲 |
西元1803年 |
英國的蒸汽火車 |
西元1803年 |
拿破崙加冕自己稱帝 |
西元1804年 |
大不列顛帝國裡的威爾斯有了第一條鐵路 |
西元1805年 |
特拉法佳戰役英國的納爾遜擊敗法國和西班牙艦隊 |
西元1805年 |
拿破崙宣稱神聖羅馬帝國終結 |
西元1806年 |
美國弗爾頓發明蒸汽船 |
西元1807年 |
英美廢除奴隸買賣 |
西元1807年 |
哈佛力・戴夫為在包斯泰發現的鋁命名 |
西元1808年 |
美國第4任總統-梅德森 |
西元1809-1817年 |
俄亥俄河上的槳輪輪船 |
西元1811年 |
喬治四世為喬治三世之長子,西元1811年成為摄政王,也是德意志漢諾威王朝的國王 |
西元1811;1814年 |
1812年戰爭 |
西元1812年 |
第波恩碉堡大屠殺 (碉堡被燒毁,所有的官兵被印第安人殺害) |
西元1812年 |
拿破崙的軍隊入侵俄國失敗 |
西元1812年 |
在德國、蘇格蘭、義大利、瑞士和荷蘭,馬鈴薯已普遍被人食用 |
西元1813年 |
美國焚燒加拿大的約克城(現在的多倫多城) |
西元1813年 |
拿破崙在萊比錫和維多利雅兩大會戰敗給威靈頓 |
西元1813年 |
拿破崙退位 |
西元1814年 |
路易十八世統治法國 |
西元1814-1824年 |
在紐奥良之役安德魯・杰克森擊敗英國的軍隊 |
西元1815年 |
大不列顛帝國佔領了世界四分之一總面積的領土 |
西元1815-1914年 |
“没有夏天的那一年" |
西元1816年 |
“印第安人的界線條約” 芝加哥地區 |
西元1816年 |
美國第5任總統-孟羅 |
西元1817-1825年 |
伊利諾伊成為一個州 |
西元1818年 |
美國和加拿大厘定西“郁林湖”的邊界 |
西元1818年 |
美國邊界是以北緯49度平行到太平洋 |
西元1819年 |
在亞當斯洋尼斯條約中,美國從西班牙手中赢得佛羅里達 |
西元1819年 |
古典音樂時期結束,浪漫主義時期繼之而起 |
大約西元1820年 |
歐斯特發現電磁力 |
西元1820年 |
喬治四世,漢諾威王朝,喬治三世之長子 |
西元1820-1830年 |
墨西哥獨立 |
西元1821年 |
希臘爆發對抗土耳其的獨立 |
西元1821-1828年 |
門羅政策 |
西元1823年 |
法國的查理十世 |
西元1824-1830年 |
丹麥航海家白令證明了亞洲和北美洲之間被水隔開 |
西元1825年 |
伊利運河的開啟提供了人們一個從紐約到芝加哥的通道 |
西元1825年 |
俄國的尼古拉斯一世 |
西元1825-1855年 |
英國第一條可同時載物和乘客的鐵路線 |
西元1825年 |
美國第6任總統-亞當斯 |
西元1825-1829年 |
法國人尼埃普斯為第一個拍攝出永久性照片的發明家 |
西元1826年 |
解放英國天主教徒 |
西元1829年 |
美國第7任總統-杰克森 |
西元1829-1837年 |
威廉四世,漢諾威王朝,喬治三世的第三個兒子 |
西元1830-1837年 |
路易斯菲利普“法國人的國王” |
西元1830-1848年 |
法國佔領阿爾及利亞 |
西元1830-1962年 |
法拉第利用一根電線和一塊磁鐵誘發產生電流 |
西元1831年 |
黑鹰之役/第波恩碉堡再次派兵駐紮 |
西元1832年 |
紐約市第一條街道鐵路 |
西元1832年 |
音樂家布拉姆斯 |
西元1833-1897年 |
芝加哥被合併為城市 |
西元1833年 |
英國廢除奴隸制度 |
西元1833年 |
德國第一條鐵路線取名為路德維希鐵路 |
西元1835年 |
法國名作曲家聖桑卡米耶 |
西元1835-1921年 |
美國第8任總統-伯恩 |
西元1837-1841年 |
維多莉亞,漢諾威王朝,喬治三世之孫女 |
西元1837-1901年 |
第一個英國便士郵政局 |
西元1840年 |
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蒸汽船 |
西元1840年 |
農業用蒸汽機 |
西元1840年代 |
美國第9任總統-哈瑞森 |
西元1841年3月-4月 |
美國第10任總統-泰勒 |
西元1841-1845年 |
阿魯斯土克戰爭/缅因州和加拿大邊界的糾紛問題 |
西元1842年 |
威廉・詹姆斯神學家、哲學家和心理學家 |
西元1842-1910年 |
發明電報機 |
西元1844年 |
巴孛宣示(巴哈伊教的先知) |
西元1844年 |
美國第11任總統-波爾克 |
西元1845-1849年 |
愛爾蘭的馬鈴薯歉收造成一百萬人因食物短缺而死亡 |
西元1846-1850年 |
墨西哥戰爭- 美國獲取的土地涵蓋加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内華達州、猶他州、懷俄明州、和科羅拉多州 |
西元1846-1848年 |
伊密運河通航 |
西元1848年 |
加州的淘金熱 |
西元1849年 |
奥俄聯合抵制匈牙利叛變 |
西元1849年 |
美國第12任總統-泰勒 |
西元1849-1850年 |
美國第13任總統-菲爾墨 |
西元1850-1853年 |
英國第一家出售成衣的商店 |
西元1850年 |
第19世紀 (繼續) |
西元1851-1900年 |
“小冰河時期”結束,全球性逐漸暖化趨向開始 |
大約西元1850年 |
美國第14任總統-皮爾斯 |
西元1853-1857年 |
伊利諾伊的岩石岛有第一條通到密西西比河的鐵路 |
西元1854-1856年 |
伊利諾伊的岩石岛有第一座横跨密西西比河的鐵路橋 |
西元1856年 |
貝賽麥的轉爐煉鋼法 |
西元1856年 |
美國第15任總統-巴赫南 |
西元1857-1861年 |
查理・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 |
西元1859年 |
第一座油井 |
西元1859年 |
芝加哥第一條街道鐵路 |
西元1859年 |
美國南北戰爭 |
西元1860-1865年 |
第一台可實現横貫美國大陸通訊的電報機 |
西元1861年 |
俄國的解放法令 |
西元1861年 |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遇刺身亡) |
西元1861-1865年 |
徵兵法案和紐約徵兵暴亂 |
西元1863年 |
蓋提斯堡戰爭; 美國的解放奴隸宣言 |
西元1863年 |
巴哈歐拉宣示為上帝的使者,巴哈伊教創立 |
西元1863年 |
麥克斯威爾統一電磁場動力理論 |
西元1865年 |
美國第17任總統-强森 |
西元1865-1869年 |
美國芬尼兄弟團侵略加拿大 |
西元1866年 |
普奥戰爭,普魯士和義大利在七周内擊敗奥地利,普魯士併吞了漢諾威、海西、拿索、法蘭克福和海溪荷斯汀 |
西元1866年 |
美國購買阿拉斯加的事件被揶揄為“西瓦德的蠢事” |
西元1867年 |
“英屬北美法案”確保加拿大、新斯科舍和新布斯威克等的自治領權在同一位不列顛總督的管轄下 |
西元1867年 |
美國嘗試跟不列顛購買魯柏特地(哈得遜灣河口流域) |
西元1867年 |
匈牙利王國在和奥地利的協商下取得了“雙重君主制”的地位 |
西元1867年 |
横貫美國東西大陸的鐵路已建設完成 |
西元1869年 |
教皇比約九世以天主教的立場倡導“胎兒為生命之始” (生命開始在受精期) |
西元1869年 |
美國第18任總統-格蘭特 |
西元1869-1877年 |
普法戰爭, 普魯士、巴伐利亞、巴登和温登堡擊潰法國 |
西元1870-1871年 |
法王拿破崙三世退位: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 |
西元1871年 |
加拿大西北騎警開始 |
西元1873年 |
位於聖路易市的意智橋建築工程,在蒸汽船船主的抗議聲中仍繼續其工程建設 |
西元1874年 |
英國首相邱吉爾 |
西元1874-1965年 |
法國的巴黎歌劇院 |
西元1875年 |
亞利山大・葛瑞翰・貝爾發明電話 |
西元1876年 |
美國第19任總統-黑斯 |
西元1877-1881年 |
湯馬斯・艾迪生發明白熾電燈 |
西元1879年 |
電街車 |
西元1880年 |
美國第20任總統-葛菲爾(遇刺) |
西元1881年 |
美國第21任總統-亞瑟 |
西元1881-1885年 |
英國佔領埃及(在英國的監督下於西元1922年獨立) |
西元1882-1946年 |
美國第22任總統-克利夫蘭(第一次當選) |
西元1885-1889年 |
橡膠輪胎 |
西元1886年 |
第一台柯達照相機 |
西元1888年 |
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新藝術主義運動-巴特婁之家 |
西元1888-1928年 |
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 |
西元1889年 |
美國第23任總統-哈禮森 |
西元1889-1893年 |
傷膝大屠殺(美國最後一次與印地安人的搏鬥) |
西元1890年 |
杜爾伊汽車; 汽油拖拉機 |
西元1892年 |
西元1895年 |
|
第一座在尼加拉瓜設置的大型長途電力傳輸(交流電)發電站;此项技術為特斯拉所發明的 |
西元1896年 |
美國第24任總統-克利夫蘭(第二次當選) |
西元1893-1897年 |
貝克勒爾發現放射線活動 |
西元1896年 |
湯姆生發現電子 |
西元1897年 |
美國第25任總統-麥肯利(遇刺) |
西元1897-1901年 |
西班牙與美國之戰; 美國的領土增加了夏威夷, 佔領波多黎各、關岛、菲律賓和古巴 |
西元1898年 |
中國的義和團運動 |
西元1900年 |
澳洲成立了聯邦政府體系 |
西元1900年 |
浦朗克的量子力學 |
西元1900年 |
佛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 |
西元1900年 |
第20世紀 |
西元1901-2000年 |
横渡大西洋的無線電信號 |
西元1901年 |
美國第26任總統-羅斯福 |
西元1901-1909年 |
愛德華七世,撒克遜-科堡王朝,愛德華五世之長子 |
西元1901-1910年 |
南非的波爾戰爭結束 |
西元1902年 |
第一部無聲電影(默劇) |
西元1903年 |
萊特兄弟第一次飛行試驗 |
西元1903年 |
紐約地鐵 |
西元1904年 |
横跨西伯利亞大鐵路 |
西元1904年 |
日俄戰爭 |
西元1904年 |
艾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e=mc2 |
西元1905年 |
艾因斯坦證明物質的原子特性 |
西元1905年 |
俄國革命 |
西元1905-1917年 |
艾因斯坦提出量子在光和原子裡 (光和熱的能量來自於量子) |
西元1907年 |
福特T款式車 |
西元1908年 |
在中東的伊拉克發現油田 |
西元1908年 |
阿米羅・皮爾瑞,第一位到達北極的人 |
西元1909年 |
發明塑料 |
西元1909年 |
美國第27任總統-塔夫特 |
西元1909-1913年 |
喬治五世,撒克遜-科堡王朝,愛德華七世的第二個兒子 |
西元1910-1936年 |
拉塞福的假設原子核 |
西元1911年 |
第一枚從飛機上投下的炸彈 |
西元1911年 |
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 |
西元1913-1921年 |
福特汽車首次大量生產 |
西元19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西元1914-1918年 |
艾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
西元1915年 |
共產主義國家俄國的十月革命 |
西元1917年 |
布什維克黨派在葉卡捷林堡殺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其家人 |
西元1918年 |
列寧統治俄國 |
西元1918-1924年 |
拉塞福發現質子 |
西元1919年 |
國際聯盟 |
西元1919年 |
美國婦女的參政權 |
西元1920年 |
美國第一個商業廣播電台 |
西元1920年 |
薛定諤方程,為現在量子力學中的基本方程 |
西元1920年 |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進行反猶太暴亂 |
西元1920-1921年 |
美國的禁酒時期 |
西元1920-1933年 |
美國第29任總統-哈丁 |
西元1921-1923年 |
埃及獨立 |
西元1922年 |
凱莫爾・阿塔土爾克(土耳其共和國的奠基人和第一任總統),西化土耳其人的服裝、政府和字母系統 |
西元1923年 |
有聲戲院 |
西元1923年 |
美國第30任總統-庫利基 |
西元1923-1929年 |
第一次電視傳輸 |
西元1925年 |
林白飛越大西洋 |
西元1927年 |
海森堡的測不准原則 |
西元1927年 |
史達林統治俄國 |
西元1927-1953年 |
第一個由全電子操控的電視系統;青黴素(盤尼西林) |
西元1928年 |
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 |
西元1929-1933年 |
全球經濟蕭條 |
西元1929-1933年 |
英國摒棄黄金本位制 |
西元1930年 |
寶利的假設微中子 |
西元1930年 |
空調冷氣機 |
西元1932年 |
彩色印片法電影 |
西元1932年 |
查維克發現中子 |
西元1932年 |
馮・諾伊曼建立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
西元1932年 |
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 |
西元1933-1945年 |
毛澤東的長征 |
西元1934/35年 |
美國社會安全系統 |
西元1935年 |
西班牙内戰 |
西元1935年 |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開始從事電視服務 |
西元1936年 |
愛德華八世,温莎王朝,喬治五世之子,(因和辛普森夫人的戀情事件,)自動退出王位 |
西元1936年 |
喬治六世,温莎王朝,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 |
西元1936-1952年 |
史翠和史蒂文森發現介子 |
西元1936/1937年 |
水晶之夜,納粹暴徒任意破壞猶太人的商店 |
西元1938年 |
德國佔領蘇台德地區 |
西元1938年10月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西元1939-1945年 |
德國和俄國侵略波蘭 |
西元1939年9月 |
不列顛之戰 |
西元1940年7月-9月 |
費米的貝他衰變論 |
西元1940年 |
美國第一個商業電視台 |
西元1941年 |
德國侵略俄國 |
西元1941年6月 |
日本轟炸珍珠港 |
西元1941年12月7日 |
第一枚長距離彈道導彈 |
西元1942年 |
賓州大學擁有第一台大型程式設計電腦ENIAC |
西元1943年 |
登陸法國諾曼第的反攻日 |
西元1944年6月 |
德國戰敗投降 |
西元1945年5月 |
馮・諾伊曼開發了第一台電腦的造型 |
西元1945年 |
微波爐 |
西元1945年 |
聯合國成立 |
西元1945年 |
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 |
西元1945-1953年 |
美國用二枚原子彈轟炸日本 |
西元1945年 |
日本戰敗投降 |
西元1945年9月 |
美國馬歇爾計畫 |
西元1945年 |
發現死海古卷 |
西元1947年 |
物理和宇宙學家迦莫夫预言宇宙大爆炸 |
西元1948年 |
第一個電晶體 |
西元1948年 |
以色列立國 |
西元1948年 |
封鎖柏林 |
西元1948-1949年 |
德國劃分成東德和西德 |
西元1949年 |
器官移植首例 |
西元1950年 |
信用卡 |
西元1950年 |
朝鮮戰爭 |
西元1950-1953年 |
第20世紀 (繼續) |
西元1951-2000年 |
彩色電視機 |
西元1951年 |
德國同意(戰後)浩劫賠償 |
西元1952年 |
伊莉莎白二世,温莎王朝,喬治六世之女 |
西元1952年 |
小兒痲痺症疫苗 |
西元1952年 |
發現DNA脱氧核糖核酸(染色體和基因的組成部分) |
西元1953年 |
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 |
西元1953-1961年 |
美國非法的種族隔離 |
西元1954年 |
匈牙利革命 |
西元1956年 |
達賴喇嘛流亡印度 |
西元1956年 |
維可牢(一種尼龍刺黏扣,兩面一碰即黏合,一扯即可分開) |
西元1956年 |
州際公路 |
西元1956年 |
電視遥控 |
西元1956年 |
第一個電腦硬盤 |
西元1956年 |
越南戰爭 |
西元1956-1975年 |
俄國的第一枚人造衛星 |
西元1957年 |
美國民權法 |
西元1957年 |
歐洲聯盟創立 |
西元1957年 |
毛澤東的“大躍進" |
西元1958年 |
卡思楚統治古巴 |
西元1959年 |
發明雷射(激光) |
西元1960年 |
柏林圍牆 |
西元1961年 |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廸(遇刺身亡) |
西元1961-1963年 |
古巴導彈危機 |
西元1962年 |
美國第36任總統-强森 |
西元1963-1969年 |
沙烏地阿拉伯禁止蓄奴的行為 |
西元1964年 |
蓋爾・曼發現夸克 |
西元1964年 |
民權法案 |
西元1964年 |
大不列顛帝國解除絞刑 |
西元1965年 |
在宇宙“大爆炸”經過四十萬年後仍可在地球測出它的輻射能 |
西元1965年 |
美國遣軍到越南 |
西元1965年 |
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
西元1965年 |
馬丁・路德・金博士遇刺身亡 |
西元1966年 |
天主教索引禁書目ㄌ錄 (書目審查始於西元1559年) 結束 |
西元1966年 |
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的“六日戰爭" |
西元1967年 |
人類心臟移植首例 |
西元1967年 |
攜帶式計算機 |
西元1967年 |
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
西元1969年 |
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森(因水門案件而退位) |
西元1969-1974年 |
埃及的阿斯旺水壩由蘇聯所建造 |
西元1970年 |
弦論“誕生” |
西元1970年 |
發明錄影機 |
西元1971年 |
大不列顛採十進制通貨 |
西元1971年 |
水門案件 |
西元1973年 |
口袋型計算機 |
西元1973年 |
共同市場 |
西元1973年 |
越南戰爭結束 |
西元1973年 |
世界第一支行動電話 |
西元1973年 |
美國第38任總統-福特 |
西元1974-1977年 |
最早期的電腦積體電路晶片 |
西元1974年 |
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創立了微軟電腦公司 |
西元1975年 |
波爾發現濤微中子 |
西元1976年 |
蘋果電腦 |
西元1977年 |
核磁共振攝影 |
西元1977年 |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 |
西元1977-1981年 |
俄國入侵阿富汗 |
西元1979年 |
全球性快速暖化(温室效應)開始 |
西元1980年- |
在北海發現石油 |
西元1980年 |
第一片光碟 |
西元1980年 |
辨認出爱滋病 |
西元1981年 |
IBM個人電腦採用PC系統 |
西元1981年 |
美國第40任總統-雷根 |
西元1981-1989年 |
弦理論被接受的原因在於它有可能會成為物理中的大統一理論 |
西元1984年 |
蘋果電腦開發Mac系統 |
西元1984年 |
發現臭氧層破洞 |
西元1985年 |
MS記憶卡展示“視窗功能” |
西元1987年 |
用DNA檢測方式證明罪犯的罪行 |
西元1987年 |
介子中微子磁盤 |
西元1988年 |
蘇聯放棄阿富汗 |
西元1988年 |
柏林圍牆倒下 |
西元1989年 |
蘇聯撤離東歐 |
西元1989年 |
發現三種中微子(濤、電子、介子) |
西元1989年 |
博能・李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創立了萬維網www |
西元1989年 |
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什George H.W.Bush |
西元1989-1993年 |
哈伯太空望遠鏡 |
西元1990年 |
蘇聯體制崩潰解體 |
西元1991年 |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攻擊伊拉克接著入侵科威特 |
西元1991年 |
西元1991年 |
|
美國第42任總統-克林頓 |
西元1993-2001年 |
英倫海峽海底隧道 |
西元1994年 |
歐洲聯盟 |
西元1994年 |
Yahoo雅虎成立 |
西元1994年 |
DVD數碼視訊光碟 |
西元1995年 |
Google谷歌成立 |
西元1998年 |
歐洲十一個成员國採用歐元幣制(不包含大英聯合王國) |
西元1999年 |
國際太空站 |
西元2000年 |
第21世紀 |
西元2001-2100年 |
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George W.Bush |
西元2001-2008年 |
紐約世貿中心大樓遭恐怖份子襲擊 |
西元2001年9月11日 |
美國入侵阿富汗 |
西元2002年 |
在英聯合王國的法律文件裡已廢除使用拉丁語 |
西元2002年 |
美國進攻伊拉克 |
西元2003年 |
歐洲聯盟到目前為止有二十三個成员國 |
西元2004年 |
YouTube成立 |
西元2005年 |
Facebook 臉書成立 |
西元2005年 |
國際天文聯會決定將冥王星從太陽系中除名 |
西元2006年 |
科索沃獨立 |
西元2007年 |
中國北京奧運會 |
西元2008年 |
信用和財產價值泡沫破滅,華爾街和其他產權投資金融市場崩盤,因市場需求蒸發,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
西元2008年 |
美國第44任總統,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 |
西元2009年 |
蘋果推出平板觸屏電腦iPad |
西元2010年 |
中國上海世博會 |
西元2010年 |
南非世界杯 |
西元2010年 |
智利33名礦工被困在地底69天 |
西元2010年 |
曾雅妮,台灣第一位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職業女高爾夫球員 |
西元2011年 |
日本311海嘯 |
西元2011年 |
蘋果創辦人之一賈伯斯辭世 |
西元2011年 |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登基60周年 |
西元2012年 |
鐵達尼號100周年紀念日 |
西元2012年 |
發現上帝粒子 |
西元2012年 |
美國第44任總統-歐巴馬宣示就職(連任) |
西元2013年 |
南韓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就職 |
西元2013年 |
日本知名動畫大師宮崎駿宣佈退休 |
西元2013年 |
西非爆發伊波拉病毒 |
西元2014年 |
義大利米蘭世博會 |
西元2015年 |
死亡螺旋理論 |
西元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