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原創】略談尼瓦佛教(現代釋迦族人)的建築~附圖

您是本帖的第 270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原創】略談尼瓦佛教(現代釋迦族人)的建築~附圖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原創】略談尼瓦佛教(現代釋迦族人)的建築~附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是拉力特普魯(Lalitpuru),也就是帕丹(Patan)古城的大門。事實上整座城就是一個曼達拉的概念去設計的,鎮守城市的四周有四座大型佛塔。其中有一座就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有關的佛塔。曼達拉,是了解尼瓦佛教建築重要的概念,事實上,印度教蓋他們的塔廟,也是遵循曼達拉的概念去設計的,可以說不了解曼達拉,可能就無法了解佛教與印度傳統宗教建築。

首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之前已有學者專家討論這問題,我將他們討論的圖表列出,也將相關圖書說明。

1.Purusottam Dangol所著的"Elements of Nepalese Temple Architecture",這本書事實上是談尼瓦建築的結構與構成方法。

2.Wolfgang Korn所著的"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Kathmandu Valley",屬於Himalayica Bibliotheca系列叢書之一,這本書深入談尼瓦建築,包含佛教與印度教建築類型相關資料。

3.第三本,也就是我比較推薦的書,Mary Shepherd Slusser所著的"Nepal Mandala--A Cultural Study of the Kathmandu Valley",這套書有兩本,對於尼瓦建築歷史有深入分析與介紹。

事實上,學者們對於尼泊爾的宗教建築普遍以曼達拉(Mandala)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正確,也非常傳統的思考角度。因為這些宗教建築,清一色都是有根據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面這個圖案,事實上是根據了梵文經典寫卷裡繪製的。梵文經典,特別是屬於工巧明方面,這一點說明了寺院設計的要領,就是根據了,以人體做曼達拉,來設計入口,房屋配置,與室內設計的重要依據。究竟那本書的名稱是甚麼,我還得繼續去追尋。事實上,中國的禪宗也根據了這幅圖來建設叢林建築,現在在中國大陸研究寺院建築的專書,張十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中提到了日本禪宗保留的"七堂布局人體表相圖",就說明了這一點。寺院是按照一個人躺下來的樣式,山門是在人體的下部位置(屁股位置),肚子位置就是寺院主建築,浴室則蓋在腳部位置,法堂則蓋在胸部位置,人的兩隻手位置則蓋了食堂與僧堂,最後方丈則蓋在人的頭部,而鐘樓蓋在右耳部,藏經樓則蓋在人的左耳部。這個思想正是來自上圖所示。這張圖是每一位寺院建築師所必須依據的設計圖樣來做的。


[此帖子已經被版工於2012/9/6 下午 03:54:33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8/31 上午 04:33:38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2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所以,尼瓦佛教也好,印度佛教也好,甚且是印度教也是都依據這樣去設計寺院建築,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中國佛教建築的布置。曼達拉是一個重要的設計依據。請看下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是立體圖,如果從空中往下看,就會看到是這樣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假如是兩層以上就是依序往上加。塔的構造如此,尼瓦佛寺的建築也是這樣的,請看這個圖示: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圖是尼瓦寺院,可分成三種佛教寺院,所謂的Baha,巴哈爾(主要寺院),Bahi,巴喜(附屬分院),還有一種Baha-Bahi,這就是兩種合併的寺院。在怕丹,尼瓦佛教共有十八座主要寺院,這十八座寺院下屬許多分院。釋迦教授所屬的是主要寺院,下屬有四十五座分院。所以他是帕丹的佛教領袖之一。寺院都按照曼達拉方式來蓋,佛塔自然就不用說了,著名的報達佛塔(BoudhaNath Stupa),和斯瓦楊布(Swayambhu Maha Chaitya)也是根據這種曼達拉的設計方式來架構的,請看下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就是報達佛塔的圖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唐卡所繪的曼達拉呢?是的,這座佛塔是根據時輪金剛壇城所蓋的。至於斯瓦楊布佛塔也不例外,都是根據了曼達拉所蓋的佛塔。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所以要看尼瓦佛教,或是今後你想要了解佛教寺院,最好要有曼達拉的概念,這樣一定可以完全了解佛教寺院的功能,還有修行旨趣。想要蓋寺廟的人也最好了解這些佛教寺院分布與配置,都是有一定的哲學根據。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面這張圖是報達佛塔,也就是根據時輪金剛壇城所設計的佛塔。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面這張圖就是斯瓦楊布佛塔。傳說這個佛塔是尸棄佛時代流傳下來的,所以是聖地。事實上,尼瓦佛教對於過去七佛遺跡,姑且不論是真是假,是比藏傳佛教,中國佛教都要明顯崇拜。其中大家都知道,尼瓦佛教很崇拜燃燈佛。下面這張圖,就是燃燈佛的佛像: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些燃燈佛的佛像,每年都會在一年一度的"燃燈節"拿出來讓大家供養。大家知道釋迦族最崇拜釋迦牟尼佛,從梵文來了解,"釋迦牟尼"(ShakyaMuni)的意思,就是釋迦族(Shakya)當中的聖人(Muni)。那是誰造就了這位聖人呢?那就是燃燈佛(Dīpaṃkara)了。燃燈佛曾經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前過去世廣行菩薩道。有一次他看見一位長者走了過來,但擺在那位長者面前是一灘水,還在修行的釋迦牟尼佛起了慈悲心,為了不讓長者雙腳沾污,他立即跪地,用頭髮覆蓋在汙水上,請長者經過。長者對此舉非常感動,想不到他就是燃燈如來,他於是授記釋迦牟尼佛,將來必定能夠成佛,佛號就是釋迦牟尼。所以就因為這樣的關係尼瓦佛教特別舉行了然燈節,盛大慶祝這個日子。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8/31 下午 05:10:40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8/31 上午 04:41:15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3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今天又要告一段落了,因為圖片只能上傳十張,所以相關主題有待後續報導。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那爛陀寺,也有些人去印度朝聖,都會到達這座著名的古印度佛教全盛時期代表的寺廟。但是去了以後,看到的就是這樣子: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些都是回教徒毀佛以後的那爛陀寺院的遺跡。其實,離那兒,車程大約一天時間,就是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山谷,也就是尼瓦佛教的所在地。我先前並不懂印度佛教寺院如何樣式,但現在看過一些古印度佛教寺院遺址後,就可以猜得出,地基是小小的圓形,或是地基小的方形,都有可能原先就是佛塔。至於印度佛教的寺廟原先應該是甚麼樣子?看過尼瓦佛教的建築後,也許能夠獲得新的啟發。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2 下午 12:16:03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8/31 上午 05:12:19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4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要論密宗,世界上已經有東密,藏密,還有人提倡所謂的唐密,為什麼還要提尼瓦佛教這種印度佛教的密宗?事實上,人人學佛各有因緣,要勉強誰去學哪一宗哪一派,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除了東密,藏密以外,世界上確實還存在著印度佛教的後裔,最接近本味的傳承,就是尼瓦佛教的密宗。要說"密宗",其實我在梵文裡面,大部分是屬於"金剛乘",要說"密宗",應該是指Tantra這個字,這個字,根據摩威梵英字典的說法是指:

 a class of works teaching magical and mystical formularies:

 (mostly in the form of dialogues between Siva(印度教上帝之類) and Durgaa(印度教女神) and said to treat of 5 subjects :

 1. the creation ,創造/創生

 2.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世界 毀滅

3. the worship of the gods , 神明崇拜

4. the attainment of all objects , esp. of 6 superhuman faculties , 成就各種事物

5. the 4 modes of union with the supreme spirit by meditation 那四種結合起來的超越性靈的禪修

這裡講結合上述幾種的"禪修"方式,就是所謂的"密宗"。但是這是指印度教的密宗。其實這裡意義是沒有強調一定要"秘密修持",這還是看金剛上師的意見。不過密宗有淺,也有深,如果金剛上師要求要秘密修持,那就要秘密修持,如果沒有,那就是可以公開的。我想所有的這類教法應該都是指出與"神明崇拜","成就事物"有關的"禪修",這才是重點吧。

尼瓦佛教,說都是密教,或是金剛乘。我寧願說是金剛乘,因為他們的寺廟大部分都公開給大眾去參觀,有些廟宇還要收門票,因為歷史非常悠久,甚且到了相當於十七世紀等級的,這在帕丹來說是相當常見,也有的還可以推溯到阿育王所建的寺院。所以要說他們幾乎等同於印度佛教,應該是不為過的。但是難得的是,尼瓦佛教的建築,最早可以溯及佛陀時代,斯瓦揚布佛塔傳說是佛陀曾經親自到過禮拜的,因為實在太久了,傳說是迦葉佛時代的遺物,所以佛陀曾經去禮拜。還有傳說阿育王的女兒也親自來到尼泊爾,後來出家,建了一所寺院Maru Satal。還有以帕丹為國都的尼瓦族國王們也建了許多寺院,都是和印度佛教平行時代,直到回教徒在印度滅了佛教,卻漏了尼泊爾境內的佛教,導致尼瓦佛教保存了印度佛教傳承下來。這讓我想起,現在台灣還有不少人對於梵文經典非常有興趣,也不少人想研究梵文佛典的奧義,但卻很少人想到,尼瓦佛教的大德們是把梵文經典當作佛法的操作手冊那樣,直接課誦經典,並按照原文指示操作儀式與修證。當年的霍格森在意外情況下發現了梵文原典,但之後的學者們大部分都不是佛教徒,後來或許也有人想要深入,不過尼瓦佛教的上師們,大概是因緣不足,迄今還很少人成為族外的金剛上師或法教的傳承者。加上西藏佛教興起,所以大家路過加德滿都,一看都是熟悉的唐卡,也都是熟悉的那種鎏金佛像,覺得都是"西藏佛教",所以就不太願意進入尼瓦佛教的寺院中,反正藏傳佛教嘛,就該進去西藏去看,有很多仁波切,教法似乎也沒甚麼不同,或許因為如此,喪失了機會去參訪。不過,尼瓦佛教確實保存的是以在家菩薩為主的教法,法師修法時也是穿著紅色上衣,看起來也像喇嘛。這一點也值得研究,不知道印度佛教的金剛乘行者不知道是不是都傳著紅色上衣呢?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4 下午 03:19:35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2:43:42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5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不過,尼瓦佛教寺內,確實有所謂的"秘密壇城",釋迦教授之子米蘭曾經告訴我,寺廟內也有類似的地方,但是平常門都關起來,只有比較高級的法師,高層的寺院的執事人員才允許進入。這就是尼瓦佛教寺院的大門: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樣的寺院,上面如果沒有招牌說是佛寺,大概甚麼人都不敢進去。還好這所寺院上面有招牌,寫著Golden Temple(該寺真正名稱為:Hiranyavarna Mahavihara,時代約於帕丹的國王,Thakuri Kinig Bhaskara Deva(1045 - 48 CE),也就是大約是十一世紀建成的廟宇)。若非我行前買了書,上過網,知道這是佛教寺院,還有米蘭在晨間帶我去看早課,大概還誤以為是印度教的寺院呢!寺院的中間有一座佛塔: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座佛塔很重要,象徵與斯瓦楊布(Swayambhu Caiyati)的傳承連結。斯瓦楊布佛塔,在前面曾經介紹過,傳說佛陀當年曾經來這裡朝拜過,因為是過去七佛裡面,最接近釋迦牟尼佛的上一尊世尊,迦葉佛的遺物。所以尼泊爾境內的佛教都一致推崇這座佛塔。有沒有發現佛塔的屋簷,有沒有隻小鳥?飛簷的設計,中國可能都是固定樣子,但在尼瓦佛教裡面,飛簷並非只是飛簷,有時候是"飛天",有時候就是"飛鳥",在佛經裡面,有種鳥叫做迦陵頻伽鳥,"彌陀經"說這種鳥會出"和雅音",也就是屬於"念佛,念法,念僧"的法音。所以看整座尼瓦佛教的建築,其實都看得見佛經的根據。

事實上,尼泊爾這個國家,有些地方還和佛陀本生故事也關,有一座佛塔: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就是"南無佛陀"佛塔,是尼泊爾著名的"三大佛塔",朝聖者通常都會走這三座佛塔。據說著名的佛陀捨身餵虎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經典上紀載:釋迦牟尼佛前世曾經行菩薩道時,在尼泊爾這個地方將自己的身體餵養一隻飢餓的母老虎,這個大慈大悲的菩薩道,後人為了紀念這個菩薩行,就在當地蓋了這座佛塔。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19 上午 02:39:11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3:21:46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6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這座佛塔我沒去過(用別人的照片),不曉得去了以後會不會痛哭流淚?佛陀行菩薩道的故事真的很感人。有些尼瓦人繪畫方面很有天份,畫的風格大概是受了唐卡影響,將佛陀故事也畫成了"唐卡"樣式,看了非常喜歡。但是價錢不便宜,只好自我迴向:希望自己錢賺多一點,好多精美的佛教文物啊!!

進了寺院以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座庭院中央的佛塔,這座佛塔非常特別。事實上,讓大家看照片,真的不夠過癮,你真的要進去看才知道,甚麼叫做真正佛經裡說的"莊嚴"!

事實上"莊嚴"這個詞彙,台灣人很多都用錯,特別是用來形容法師"法相莊嚴",其實佛經裡面講的"莊嚴",主要是指"裝飾",法師法相美好,說他"莊嚴",就好像說法師本身化妝,化得很體面,那才是所謂的"莊嚴",事實上所有的法師,除了上電視因應轉播的需要以外,大概幾乎都是"素顏"。可是尼瓦佛教的寺院可不"素顏",你看上圖的寺院大門。看出來了嗎?大門兩隻大石獅,門上面有所謂的"寶幔",上面雕飾了佛像與菩薩像,這就對了,你看見了你認得的佛與菩薩像,就可以大膽地走進這座寺院裡。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走進了這座廟,你直覺地就會知道,這是佛菩薩的世界。簡直就是極樂世界的寫照,到處都看到佛菩薩與你同在。

我這樣講不是說印度教不好,只是我們都覺得,來到這裡,當然是參觀佛教寺院,不想拜的神明,這座寺廟大概也不想進去。確實我在帕丹就是這樣,不想進去印度教,所以一下子省了好多時間,可以去比較多的佛寺。還好當地只有十八座主要的佛教寺院。我只選這一座,黃金寺(Golden Temple)是因為連印度教徒也知道它在哪裡。進去以後,你會看到佛教寺院就是一個中庭,靠近門的地方有些有趣的東西: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你發現好像看見很多佛像?其實很多都是天人,只要是佛陀時代印度人信仰的神祇,(是不是看到了"猴子"?猴子是印度人崇拜的神明之一)很多都在裡面。形成了佛經所寫的場面,還記得佛經一開頭不是都說,很多護法龍天都在裏頭,大家都來虔誠聽佛講經的畫面。尼瓦佛教寺院乾脆通通蓋出來,所以你一走進來,覺得好像到了極樂世界,或是來到了佛陀時代的法會盛況了。尤其是不是看見兩張照片裡面還有鏡子?這面鏡子事實上寺院中有三到四面,早課的時候,我看到許多尼瓦族法師,金剛瑜伽修士在課誦經典到了一個階段,釋迦族的出家和尚(短期的)就會出來拿著供養在釋迦牟尼佛前的鏡子向與會大眾照過去,這時法器聲,號角的鳴聲四面也會響起。頓時讓我覺得"佛光普照"的感覺。米蘭解釋,那些鏡子在金剛乘裡面都有意義,是象徵智慧之光。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中庭的中央,都讓轉經輪所包圍,大概是三面。兩座經輪的中間就是那座鐘,尼瓦佛教徒每天朝禮過佛寺一定會來這座鐘敲幾響,告訴佛菩薩自己來拜佛了。這也就是我早晨五點鐘在睡床上聽見的,那一片饒有詩意鐘響。經輪上面書寫的咒語,我沒有看懂,也居然忘記問了。但米蘭說看你要唸哪一尊佛菩薩,我就唸了文殊師利菩薩的五字明,尼瓦人非常崇拜文殊師利菩薩,因為文殊菩薩曾經用祂手上那隻金剛寶劍劃破加德滿都這個湖泊,變成了一塊風水寶地,讓尼泊爾人,和尼瓦人都能在這裡成長。

寺院的中殿是供養釋迦牟尼佛,可是尼瓦族的法師不讓我們接近,所以就沒有拍到照片。但是早課的時候,很多人都向釋迦牟尼佛,或是那座佛塔供養了酥油燈,當地點酥油燈很便宜,是隨喜發心的,看你要點多大盞都可以。在你的四周圍,你也會看見佛菩薩和你在一起: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尊佛菩薩,其實在寺院的牆角,比照上面那張轉經輪的照片,就可以發現祂的位置,就是在兩座轉經輪的牆角處,用手就摸得到,這尊佛菩薩實在美得不得了!尼瓦佛教徒常常用頭去接觸祂的頂。要是在台灣,是不可能有這種景象,因為佛菩薩總是被供在佛殿裡面,怎麼會放在牆角上呢?但她確實就在牆角,和我們一樣站在廟裡面,面向大殿。所以你會發現,佛菩薩和我們同在廟裏頭,守護著廟宇,也親切對你微笑(究竟是哪尊?記得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聽到Lokesvara這個詞,如果不對請告訴我)。大殿中央,除了這座佛塔以外,還有這個"法界曼陀羅",上面通常有個金剛杵。這座金剛杵也非常受尼瓦佛教徒的喜愛,常常用頭去接觸祂的頂接受加持。總之,尼瓦族的廟宇裡面,看起來不大,可是到處都看得見佛菩薩,不論是牆角,屋頂,樓上,樓下,乃至於各個角落都是,活像座曼達拉,就是壇城啦!至於黃金寺這座寺院主要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真的就是標準的金剛乘寺院建築,台灣真的難得一見。其實整座寺院根本就是一座很了不起的藝術品。我在帕丹的時候,每天都一定去站一下,感覺一下那種氣場。好幾次都忍不住拿出錢來供養,有位尼瓦族寺院執事,開始看見我就同我收門票,後來他也認識我了。每次我都給多一點,多出來的部分就是供養,最後我也乾脆學他們,把錢供給釋迦牟尼佛,到今天想起來,我覺得可以在那裏待很久。真希望自己可以學說尼瓦語,因為尼瓦族法師,會講英語的人也是有限。不然可以向他們學到好多這座廟宇的相關知識。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4 下午 04:26:27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3:45:00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7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至於黃金寺,為何以"黃金"為名?或許世人都喜歡黃金,所以以黃金二字來象徵尊貴。但事實上,佛經裡面喜歡用"金光"來形容佛光,並不是佛陀本人珠光寶氣的,而是"佛光"是很特殊的光,光亮無比,顏色呈現金黃,但很特別的是不耀眼,也不刺眼。所以黃金寺,很多地方用黃金來做裝飾,大抵上就是為了佛陀之光,就是所謂的"金光明"緣故。再次強調一次,這座廟宇,台灣沒看過,是十一世紀的廟宇,大約是北宋時代。裡面,如果你是虔誠的佛教徒,必然能夠感應得到莊嚴氣氛,還有佛菩薩護佑的靈氣。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19 上午 02:41:28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4:30:13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8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方也是有鏡子,所以整座寺院都有鏡子,這樣將佛光照滿整座寺院,讓來的人都有受到庇佑的感覺。

在台灣我們讀佛經常讀到天龍八部,一些迦樓羅,緊那羅之類的,也許都不知道長甚麼樣子。但尼瓦佛教可不含糊,在主殿前面就有這些護法龍天: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些可以看出來,有大鵬金翅鳥,也有曠野鬼子母之類的護法神,台灣這邊可能就是一個施食的台座,做個象徵性的表法。這裡就可以看見印度佛教的樣子。為什麼?因為這些幾乎都不是尼泊爾人本地有的文化,是明顯有傳承的。(特此說明:上面這些不是黃金寺的,但黃金寺有類似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記得這就是迦嘍羅,也就是大鵬金翅鳥。這是在黃金寺中庭的佛塔四周護法神之一。有大鵬金翅鳥,但似乎看不到"龍"。事實上,我在尼瓦寺院裏頭確實看不到"中國龍",倒是可能看見的是印度的大王眼鏡蛇。推想,梵文上的Naga應該與蛇有關。

這又是另外一座尼瓦佛教的寺院,也是中庭有佛塔,可是明顯看見,佛塔小了一點,但是法界曼達拉卻是不少的。中間有一根很高的柱子,這我還不知道,因為那天來不及問。可是帕丹佛教寺廟事實上也不只一種,多樣化的,還有下面這座,看得出來,出資的人就是國王,因為他的銅像就在旁邊。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其實,我國總統應該學習這種作法,假如當年老蔣出資蓋佛教寺院,起碼他的銅像塑在廟裏面,不會有人想要拆,因為是主要的功德主關係。雖然這是玩笑,但是尼瓦佛教尊重功德主,也可以看得出來。

下面這座寺院等於把菩提迦耶的佛塔搬了過來,可見當年尼瓦族的國王信佛很虔誠,菩提迦耶傳說是印度的阿育王所蓋,他也想蓋一座在自己城中,所以有座廟就是這樣蓋的,名為"萬佛寺"。這座萬佛寺,其實有兩座塔,另一座塔裡面有佛陀母親,摩耶夫人產下佛陀的塑像: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圖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產子的塑像。寺院的守護者當然就是釋迦族人了,光榮的祖先,庇佑數千億眾生,當然要紀念自己的祖先來歷。我曾經看過一位畫家把這塑像畫成唐卡,實在非常感動,很想要一幅一模一樣的唐卡,米蘭答應我去找看看,倘若有的話,非常適合在浴佛節拿出來掛。其實這也是供養佛陀的做法之一。可惜年代久遠,大家有些看不清楚了。事實上,帕丹很多路邊的佛塔,年代久遠,加上欠維護,很多也變得模糊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就是黃金寺的後門,可別以為佛寺到此為止,根據印度佛教史記載,寺院是以佛塔為中心蓋起來的,四周都是"僧舍",尼瓦佛教徒是按照這個規制蓋的佛寺,所以到底尼瓦佛寺有多大?事實上連這該後院四周的房子都算的話,黃金寺等同於"黃金叢林",因為後門的社區,事實上也算是寺院的一部分,所以到底有多大?實在還弄不清楚。釋迦教授說以前他們家就在這裡,是守護寺院的"僧眾"之一。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4 下午 05:14:02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4:36:40
妙音鳳山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南無阿彌陀佛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110
積分:116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9月3日
9
 用支付寶給妙音鳳山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南無阿彌陀佛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4 上午 06:35:48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10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以前在研究所唸書時,有門課程叫做"佛教藝術",當時覺得很無聊,為什麼佛教,一個講究修行的宗教,沒事幹嘛搞繪畫,藝術?到底藝術的用途在佛教有何益處?現在看過尼瓦佛教的寺廟,終於明白,為什麼佛經總是以"莊嚴","嚴飾"來形容印度佛教的道場。原來,印度佛教對於寺院,是很認真的看待。印度佛教認為寺院是一個修行場所,既然是修行的地方,就必須要有"修行的感覺"。各宗各派都有自己講究的那一面。像台灣的寺院,和南傳佛教的寺院裝飾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金剛乘的寺院,就有點不一樣了。金剛乘講究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寺院等同於境界。所以你是否能將禪修境界如實在人世間呈現,這是建設一座金剛乘寺院重要的根據。這也就是說,寺院就是佛教哲學的具體呈現。雖然金剛乘也講空性正見,但在修行的開始卻是以"有"做開端,也就是境界的彰顯。為了這樣的境界,金剛乘有很多活潑的修行方法,其實這也是從大乘佛教演變過來的。尼泊爾的尼瓦佛教在歷史上,事實上由來已久。學者們研究發現,尼泊爾很多寺院都有"大眾部"(Mahasamghika)的痕跡(在Dr. Shanker Thapa所編著的"Historical Context of Newar Buddhism--The Vajrayana Tradition of Nepal"一書中就明顯提到這個問題)。大眾部,在印度佛教史上是所謂的第一次部派分裂後的產物,當時在佛陀時代,乃至佛滅後數年間,佛教是一味合和,但時間久了教團內就發生見解衝突,於是發生了上座部(Theravada)和大眾部(Mahasamghika)的分別。後者會出現,是因為許多吟遊詩人等信眾(或許也包含了一些僧伽),不認同一些守舊,保守的比丘專事禪坐,不理世事,覺得不符合佛陀大慈大悲救渡眾生的精神,於是他們產生新的佛教思想,以"親近,救度"大眾為主題,用活潑的方法來修行,救渡大眾,這就是大眾部的發端。吟遊詩人過去最常聚集在佛塔這邊,印度佛教時代,佛塔就像帕丹這樣,常常都在交叉路口,這是各國國王為了發揚佛的功德,故意在交通要道,城市重要場所建設佛塔所致。民眾一面供奉佛塔,一面以歌讚供養佛德,這些都是古史上有的事情,我卻在帕丹真正看到了這些景象,彷彿帕丹就是從前的印度佛教景象那般,著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只是歌讚的部分,我是在黃金寺裏面看見了,友人組個樂團,就在聖度母面前唱歌獻讚來供養,恐怕這在台灣大概很少人敢在大雄寶殿面前給佛祖唱歌跳舞的吧?其實,台灣的佛教,中國佛教還保留了"爐香讚"等類型的讚頌,這也正是大眾部時代就已經做的事情,假如看南傳佛教的情況,似乎南傳佛教比較少類似爐香讚這類的讚歌,會在寺院裡面,佛像面前演出吧?不過很難講,有些慶典也許就開許了,不過在戒律裡面,是不許俗歌俗樂在寺廟演出的。但是尼瓦佛教,有些風俗,還保留印度時代的大眾部佛教精神。大眾部後來就演變成大乘佛教,大乘佛教進一步演變成金剛乘佛教,這段歷史,可以在印順法師所寫的佛教史書上看得見,但在尼瓦佛教寺院裡面很清楚看得到這個現象,幾乎尼瓦佛教寺院是沒有"顯教"的。當你像我一樣進入到尼瓦佛教寺院裡,可能會和我有類似的想法,整座寺院就是佛經的顯現,寺院都按照曼達拉布置蓋成這樣了,想要修觀想,誦經,持咒是不是會特別有加持力呢?這就像是你在自己家裡的佛堂,按照佛經所說的,掛起該掛的佛畫唐卡,彷彿置身於佛陀時代的竹林精舍,或是祇樹給孤獨園,或是金剛壇城內那樣的。尼瓦佛教的寺院,一門,一窗都那麼精雕細琢,好像深怕遺漏了任何一個佛經記載的細節,就連那個佛光,居然想到用"鏡子"來做倒影,奇怪的是他們從未想過用燈泡,大概燈泡在晚上可以照明,但白天是沒有甚麼大用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你看光一個大殿的門,如此裝飾,這個真的台灣是看不到的。但是光這麼一個門,竟也有佛經的故事,可惜米蘭的英語我有些聽不懂,不然真應該好好坐下來聽一下他講的這些關於佛教藝術的故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裡面是牆角,就是大門進來的那一面牆,但是面向中庭的佛像,稱為Namasangiti,這是文殊師利菩薩,是尼瓦佛教特有的造像,但可能藏密沒有。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是阿彌陀佛,對大家來說可能很親切。可是尼瓦佛教徒幾乎我沒聽說他們想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供奉阿彌陀佛,是因為基於"五方伍佛"作為曼陀羅的哲學思想緣故。中央就供養了釋迦牟尼佛,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南方就是寶生佛,東方就是阿閦毗佛,中殿也有毘廬遮那佛。不過,我看見他們供奉阿彌陀佛時,還特別供奉了一尊: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台灣有看過嗎?恐怕西藏才可能看到。這是帝釋天,他的動作,是保護佛教的。很有趣的是,印度教也有拜帝釋天的,所以佛教寺廟,他們看得很不爽,覺得自己所拜的"上帝",都成了佛教的護法神。還有這個,這是在二樓上面的佛堂: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佛殿,如果我沒記錯,是供奉阿閦毗佛的。還有供奉白度母。我因為對藏密這部分就不太熟,所以就沒能夠記起來。總之,整座寺廟活得像是一座金剛壇城。人們在這座壇城裏面供養,每天都一定得在上班前,甚且是下班後,都要回來供養一番,點燈祈願,這樣才像是過一天的佛教徒生活。這種精進方式,真的是台灣少見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後門出來當然還是佛塔,這周圍前面講過就是一個社區,大家都信佛,生活也都圍著這座寺院。所以寺院中有甚麼活動,是整個社區通通都出動。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我注意到了,尼瓦寺院都會有一口井,我便將這個發現告訴釋迦教授,他說這口井是所謂的"聖水",專門用來供養給寺院供奉佛菩薩用的。但是人們有時候獲得允許也可以取用。所以有寺院的地方,總是看到信眾順便打水,其實,有的地方更把水塘用曼陀羅的圖案來建設。只可惜沒有拍下來。其實,我真希望多一個人去幫我,真很擔心帶的一片64G卡,和一片32G卡,不夠拍攝,很多東西台灣沒看過,真的對我來說是大驚小怪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5 上午 01:09:16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5 下午 12:45:40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11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所以,我的結論是:佛教藝術等同於佛教哲學。這在尼瓦寺廟裏面充分獲得印證。如果這寺廟裡沒有往往來來的信眾,是不錯的修行好道場,常常看到有人就打坐方式坐下來誦經。我也常驚異地發現,他們所誦持的課誦本,竟然是"國寶"級的寫本。前一陣子,不是台北故宮轟動一時,出版了所謂的"龍藏經"。意思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出錢請喇嘛用黃金的漆用手抄寫西藏佛教大藏經,這就是所謂的"龍藏經"。這裡尼瓦佛教寺院僧侶,隨便誦持的手抄本,也是用金漆寫的,不正是部部都是龍藏經?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別看那樣的經典,文字全都是梵文,而且都是用金色漆寫的,本子更是十七世紀的,甚至於有八世紀的,到現在都保存得很好。有些還秘密鎖在櫃子裡,當然被秘密鎖的,通常就是無上瑜珈的五大金剛秘密本續。不用講,也都是梵文版的。這些僧侶們好厲害,我們在學校讀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查,他們居然很流利,一下子就可以唸誦好幾頁,而且儀軌都按照梵文指示來操作,一絲不苟的。這真的不是蓋的,不信請看下面這一張: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上面這些人,看出來了嗎?最小大概20歲出頭,好年輕,梵文經典唸得呱呱叫。而且還是蘭剎體的喔!這些都是釋迦教授精心栽培的新生代釋迦族的尼瓦佛教法師。他們要繼承尼瓦佛教的未來,釋迦教授為了這個教派,特地成立了一個單位"龍樹正法書院"(Nagarjuna Institute of Exact Method,NIEM)附設一個尼瓦佛教僧伽法儀訓練班,長期續練尼瓦佛教法師新生代。我看了真是讚歎不已,這個教派確實面臨了傳承的危機,還好有發心的菩薩保存了這個法脈,真是功德無量!!我也真的就明白了,我捐的錢,其實是讓釋迦教授有機會,讓年輕人繼承尼瓦佛教的傳統,為在家人修法服務,也是為了增長他們的菩提心。

事實上,蘭剎體也罷,梵文經典課誦,曼陀羅獻供法儀,顯密修法儀軌等操作,確實在尼瓦佛教有間寺院設有教學中心。只是我不知道收不收外國籍的學生?我想要是有人真要學,發誓要繼承的,跪求發願的話,或許說不定會開放吧?但是不論如何,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他們願意接受我們台灣人的供養,和他們結緣,這一點我就很高興了。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5 上午 01:35:47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5 上午 01:14:44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12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附註:這是我從日本創價學會那裏請來的,梵文本法華經,這個本子就是尼瓦佛教僧伽用的課誦本。如下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這個法華經,是目前世界上僅見,八世紀時代的尼瓦佛教課誦用的梵本。是手寫的,原件現藏在尼泊爾國立公文書館裡頭展覽。這是日本創價學會為了弘揚妙法蓮華經,特地去請求拍照下來的。裡面都是用蘭剎體寫成的。尼瓦佛教到現在還在使用這個梵本。你問我到底懂不懂?說真的,我也還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查,而且裡面不完全都是梵文,還有其他文字。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世界上真的還有印度佛教的後裔,下次你去加德滿都的時候,請別以為那裏只有藏傳佛教,事實上還有尼瓦佛教,也就是印度佛教的後裔,非常值得你去參訪,去感受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5 上午 01:50:33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5 上午 01:38:26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349
積分:2546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3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6 上午 09:36:21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14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gE4Mi15xE

這個連結也可以證明我所說的,影片中的主角正是尼瓦佛教的金剛乘行者(Bajracharya),現在的尼瓦佛教的金剛乘行者不少人受了現代西方教育,當中也有人獲有博士學位。但是像釋迦教授這樣的宗教領袖是比較少見的,因為他很盼望將尼瓦佛教流傳出去,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並且信奉,達到保存宗教與文化的目的。所以釋迦教授曾經被列入"尼瓦佛教的改革者",意味著原本尼瓦佛教徒保守地想要封閉自己,不想公開的心。但在釋迦教授的提倡之下,不少人已經認同。在Patan地區,可以說很少人不認識釋迦教授的大名。

媒體文件訊息
文件來源:http://www.youtube.com/v/HbgE4Mi15xE?version=3&hl=zh_TW;fs=1
您可以點擊控制元件上的播放按鈕線上播放。注意,播放此媒體文件存在一些風險。
附加說明:動網論壇系統禁止了該文件的自動播放功能。
由於該用戶沒有發表自動播放多媒體文件的權限或者該版面被設置成不支援多媒體播放。




影片中提到一段,那是所謂的"行者之舞"(Cairya Dance),這是無上瑜珈修行門。我在帕丹這次參訪,釋迦教授也曾經安排這樣的因緣讓我觀看。但是他說,真正的行者之舞,與藏傳金剛舞略有不同,因為行者之舞基本上是秘密,不公開的。原理是這樣,修行人穿戴和本尊一樣,觀想本尊,做本尊的事業,所以所有的動作就和本尊一樣,就是動態的佛法。我在帕丹看過五本尊的佛法。不過釋迦教授說,這個基本上是不外流(無上瑜珈修行緣故)。他曾經說過,有人很奇怪,怎麼佛陀會跳舞?其實不是跳舞,是本尊行救渡眾生的事業,啟發強烈的菩提心,啟悟佛法緣故。所以金剛乘的佛法是很活潑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G6dCQc4C4

這個連結告訴大家,這是帕丹的皇宮廣場,很壯觀的尼泊爾,也是尼瓦工匠的傑作,可是發起建築這個皇宮的人是信仰印度教國王,所以我並不想特別去提。不過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尼瓦建築的工藝魅力。

媒體文件訊息
文件來源:http://www.youtube.com/v/jiG6dCQc4C4?version=3&hl=zh_TW;fs=1
您可以點擊控制元件上的播放按鈕線上播放。注意,播放此媒體文件存在一些風險。
附加說明:動網論壇系統禁止了該文件的自動播放功能。
由於該用戶沒有發表自動播放多媒體文件的權限或者該版面被設置成不支援多媒體播放。

這個廣場,加德滿都總共有三座,原因是過去加德滿都是由三個王國所組成,影片中這座是在帕丹,帕丹是尼瓦人組成的王國,後來是加德滿都區的這位國王統一了全國。不過這三個皇宮廣場都保存下來了。影片中的寺廟全部是印度教的。但是工藝完全是尼瓦人所做的。大家體會下,然後看一下前面所說的照片,就知道我所說的"嚴飾",和"莊嚴"的風格。這個,台灣真的看不到。中國佛教也不太可能有這一套。畢竟,建築,也是有它的哲學存在。印度人,尼瓦人蓋寺廟,他們有其文化背景。我覺得,研究佛教藝術,過去我很排斥,現在我真的明白,佛教藝術不但應該要重視,甚至要發揚!因為:

佛教,並非是知識分子的信仰專利,事實上佛教是以全體眾生為弘法對象。即使是目不識丁的人,佛也要渡他,文盲也有成佛的權力。所以佛陀廣設方便,加上祖師們費盡心血,才有今天這些佛教建築,藝術的魅力產生。眾生看見這些建築,這些工藝品自然會生出敬意,也自然會想要進一步去了解佛法,然後皈依三寶,進而啟發佛性。這才是佛教藝術的真正目的。

所以為什麼佈施建寺會有功德,為什麼造佛像,畫佛像有功德?因為所有的眾生看見莊嚴的寺院,莊嚴的佛像,莊嚴的佛繪畫,收藏在家裡,不如公開給大眾觀看欣賞,可以啟發大眾的佛性,導引眾生成佛,這就是功德的真正意義。也有人會因為造佛像,繪畫佛像,甚至於建造寺院而啟發佛性的。我在帕丹訪問到街上販售佛像的工藝店,當中有人已經超過三代都在製造佛像,繪製唐卡,他們的手工藝,絕對不是清一色的同一模具鑄成,還有加上個人對佛法的領悟,特別是這些都是出家過的釋迦族,受過灌頂,經過佛法的修持所形成的世世代代傳承手工藝精品,難怪價格稍微高一點(但是價格事實上台北人可以接受的)。原則上佛像規格樣式差不多,可是有人則開發新的樣式,就是部分鎏金,有的則除了鎏金以外,還加上顏色。有的工藝師,甚至於著重於五官鑄造,像是一尊綠度母,精美無比,其中就是眼睛特別精美(有眼神的),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祂的樣子,好美!像慈母一樣看著我,看得我心中無比感動!可是實在沒太多錢,也沒地方擺(開價400元美金,約有六十公分高),不然真的會狠下心來請回台灣。所以我只好發願,迴向自己要賺更多錢。

向佛教工藝師請佛像,購置唐卡,不只是為了自己喜歡,事實上最要緊的還是維護他們創作的慧命。所以我們要對這些佛教藝術創作者表達敬意。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6 上午 10:43:50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6 上午 09:51:59
小龍女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頭銜:古墓派掌門
等級:蝙蝠俠
文章:777
積分:72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5日
15
 用支付寶給小龍女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6 上午 04:08:04
kib39042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37
積分:3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8月7日
16
 用支付寶給kib39042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感謝回應。大家看尼瓦佛教,其實印度佛教也不過如此(是看介紹印度建築的書籍才知道的),一座寺廟為什麼蓋得那麼認真?我也曾想這個問題。佛教徒應當用如何的態度看待修行呢?當然是"諸法皆空"!但是倘若你現在無法領略諸法皆空的道理,那要如何做呢?金剛乘,其實不論是在西藏,還是日本,乃至現在的尼泊爾的尼瓦佛教,金剛乘的文化就是細密,行動,多元,活潑,實體化等特色!若說南傳佛教"上座部"自稱是"原始佛教",那與上座部同時的"大眾部"(Mahasamghika)也算不算"原始佛教"?當然算!那屬於大眾部的後裔,大乘佛教算不算?其實誰原始,誰不原始,都不妨礙佛陀的正法流行於世。大乘佛教顯教的特色是提出理想,理念,方向,讓眾生了解佛陀思想與哲學,金剛乘則進一步去把這份理想,哲學,理念,方向給具體實踐化。所以佛教裡頭有很多的"雙運",意思就是不能偏廢任何一方的中觀論點。尼瓦佛教的建築,乃至手工藝,我這裡沒有介紹,但你們看佛像不難看得出,尼瓦佛教徒對佛像的雕刻是精雕細琢,絕對不是刻好模子就灌金屬漿液,等著凝固,然後開模,整邊而已,事實上,還要仔細的雕刻,每個細節都不放過,這種佛像,幾個月才做出一尊,難怪敢開出較高的價位,號稱尼泊爾的精品。而且有趣的是,有些店家強調只做金佛與銅佛,塑膠的沒有,壓克力的也沒有(沒有貶低做塑膠的與壓克力的,只是說明店家不求速成,只求精緻的精神)。這顯示一個精神:學佛就是要認真!寺院建築,唐卡繪畫,鑄造佛像處處都顯示了修行的精神。我看到帕丹街上很多店家,不論是賣唐卡的,還是賣佛像的,一天之內沒有幾位顧客上門,有時候在想他們這樣怎麼活下去,但是人家依舊不斷繪製,而且就是要求要做到最好,整條街的佛像店,陳列的佛像就像是博物館那樣,美不勝收。其實那不是一條街,是整個區域,因為緊鄰著皇宮,與尼瓦佛教重要寺廟區,所以佛教藝品店特別多,印度教的東西成了附屬的。他們寧願沒有生意,但仍舊不斷推出精品,這種精神讓我真的很感動,所以我請佛像,唐卡,也不願意殺價。當然他們所提供的價格也是台北中產階級能接受的。

所以,佛像不是隨便亂做,唐卡也不是隨便亂畫,而寺院當然也不能馬虎。這就是金剛乘所呈現的精神,也是我們佛子們要效法的精神。

總歸一句,寺院裡的佛教藝術品,事實上就是境界的示現,眾生看過寺院,看過許多護法神,也都是印度教拜過的,都來佛教寺院保護佛陀,就曉得宇宙萬法都朝向真理,不是比賽神通與威權的道理。佛法是實在的,佛陀是莊嚴的,是值得敬仰的,這些藝術品呈現的宗旨就是這樣,設計者與工藝師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宣揚佛法,這一點我們真切地予以肯定。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9/7 上午 07:30:11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7 上午 07:22:47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17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我很意外,也很高興有位日本的網友看了這篇文章,發現第一層樓有幅圖畫,也就是用人體來設計寺院的說法,這或許可以協助他做研究。這裡我也把資訊分享給大家:

1. Purusottam Dangol,"Elements of Nepalese Temple Architecture",   Published by Adroit Publishers, 2011(ISBN: 81-87392-77-0), p.20

這本書我很推薦,想系統化的了解尼瓦佛教如何規劃建築,還有配件,這本書真的說得很詳細。

 
2.Mary Shepherd Slusser, "Nepal Mandala--A Cultureal Study of the   Kathmandu Valley" Vol.2, Published in Nepal by Mandala Book Point, Kathmandu,   No.108 in the List of Plates.  

 
這個資料告訴我們,用人體來規劃建築配置,這份資料是來自印度梵文文獻:Vastu purusha mandala。講起來,這個學問和中國傳統的九宮八卦也有點關聯,可是這個我不是很懂。

 
3.  Something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are noted in the book, John   Gray,"Domestic Mandala--Architecture of Lifeworlds in Nepal"(published by   Heritage Publishers,2011 in New Dehli, India) from pp.23 to pp.28.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10/11 下午 05:02:20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10/11 上午 04:49:50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18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中國佛教因為唐朝武宗滅佛,我們現在可能很難估計,唐武宗滅掉的應該就是印度佛教在長安建立起來的佛教文化,可能是原始的樣貌,不然日本佛教的樣式不會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子。這次我只有停留在帕丹,頂多才去了斯瓦楊布,博達佛塔。但專門停留在帕丹,是因為釋迦教授住在那裏。第一天晚上到達,已經是晚上十二點鐘,等到第二天上午,我赫然發現,附近就有佛塔。而且奇妙的是我住的旅館是間"民宿型",也是個小社區,社區中庭居然就有小佛塔。我於是步行四周,發現到處都是佛塔,當然也夾雜了印度教的東西。可是這麼多的佛塔,還有佛像掛在他們房屋上,這讓我深刻體驗到"佛化城市"這個概念,也確實我在當地購買圖書,外籍學者也用Buddhism Community這個詞彙來形容帕丹。尤其是帕丹當地,在東西南北四方向上各有一座佛塔,這樣的設計,就幾乎把帕丹城納入了佛教寺院規劃當中。
這樣的設置,對中國佛教來說是陌生的,我於是想到一個大問題:假如說密宗屬於印度佛教晚期的產物,為什麼佛教不堅持原先的,南傳的那種純坐禪的風格?中國佛教的禪宗,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屬於南傳佛教的派下發展。但南北朝時代的中國佛教卻傳來很多禪觀經典,中國人自己也發展出了儀軌,就是所謂的懺悔儀式,包含了水陸,梁皇,還有很多有名的懺儀,特別是天台宗,我看出智者大師其實想要提倡的是懺儀,而非止觀。懺儀,根據法華三昧懺法敘述,和密宗的瑜珈行儀其實是可以比較的,類似的。我在帕丹待越久,就越覺得帕丹有我想要找的,屬於佛教發展史上的秘密。我們印度佛教史,中外都一樣,是屬於上座部,也就是南傳佛教的觀點。但是同屬於上座部的,還有大眾部就缺而不論。不知道是不是缺少資料,還是連不起來。但是,當我到帕丹,聽到釋迦教授告訴我,從當地一些碑文看見,這裡有些寺廟原先就是大眾部。所以尼泊爾佛教有大乘佛教發展的線索。現在世界上佛教史論點,主要都依照南傳佛教來走,所以我們看佛陀,就是一個南傳佛教的比丘,但是屬於大乘佛教這部分,你無法在很多佛教史的著作中看見,連佛光山自己出版的佛陀傳記,也只有所謂的十大弟子傳記,卻看不見觀世音菩薩,或諸位大菩薩的影子。令人不禁想問一個問題:這些菩薩眾是不是捏造出來的?這也就是說,大乘佛教究竟是怎麼出現的?或者說大乘佛教確實就在佛陀時代出現,但是它在佛陀傳記裡應該位置在哪裡?釋迦教授當過世界佛教青年會的秘書長,這很不容易,因為這個單位是由南傳佛教所掌控的,他告訴我,當年他被選出來時,大家都很驚訝,因為長官們清一色都是南傳佛教法師,唯獨他是在家居士。釋迦教授告訴我一些當年會裡面對於佛教史的看法,我才知道佛教史還有很多空間有待發掘。所以帕丹之行,實在讓我非常,難以形容,帕丹實在是一個佛教史的寶庫。
我到今天每天都在看這些照片,因為照片都成了電腦的桌面。我不斷看這些照片,細想當初走過這些地方,只覺得去的只有我,很多鏡頭都漏掉了。我很討厭拍照,因為照片根本說不出那個"氣場",那是當地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中國佛教漏掉的一個發展階段,原來就在帕丹,我然後才明白藏傳佛教發展的路線,整個的承接了起來。禪宗有濃厚的上座部色彩,走的是與民眾隔絕的山居佛教,但是帕丹卻是接近民眾,佛教就在你我的鄰居,就像土地公在台灣一樣,那麼常見。我感到很詫異,怎麼,為什麼金剛乘會是佛教發展的"晚期階段"?而不是中國佛教這樣的?有時候我真覺得,顯教,有時比密宗還要秘密,裡面藏了很多秘密緣故,但是金剛乘卻比顯教還要明顯,你可以看見唐卡,看見Mandala,很多金剛乘文化,那些人巴不得讓你看見他到底在禪修裡看見了甚麼。
尼瓦人,恐怕世界上也只有他們還保存著屬於比較原始的印度佛教文化了,最特別的是那些工巧明,那是我們馬上就能夠看見的東西。其實你在尼泊爾寺院中一定看過,在佛塔,或是寺院主殿外面,地上釘了好多的蓮花樣式的銅片。很多人以為那是裝飾品,我後來才知道,這是給人站上去的。你想,站在上面,你就是佛菩薩了。
可曾想過,蓮花上如果坐的就是你呢?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10/12 上午 02:26:48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19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寺院--Uku Baha的攝影,從Youtube上下載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hFj8WcVJiY

這座廟去過,可惜只有我一人,沒辦法拍好的影片,只好用別人的上傳,當中可以聽到寺院的"梵唱"。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2/10/17 下午 04:24:08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10/17 上午 04:21:09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77
積分:4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20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9l56--0uJ0&feature=player_embedded

黃金大寺的影片,相當精采,可以好好線上參訪一番。這間寺院可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尼瓦佛教寺廟,而且是從九世紀就已經存在的寺廟,裡面的佛像,壇城還有教制,律儀都保持得非常完整。釋迦教授即屬於這個寺院的傳承,它下屬有四十五間寺院。有四千多位忠實的信眾,每天都有很多人上班前就來點燈,早上五點鐘以前就有很多信眾早起來做早課。不論是參與修行的在家人與是舉辦的活動都非常踴躍。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1/23 下午 05:05:42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23 上午 05:02:08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349
積分:2546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21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1 上午 11:03:16

 21   2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8750 秒, 5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