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并諸菩薩,及諸天龍八部。前後圍繞愍念未來薄福惡業眾生,即入準提三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曰 :

曩謨颯多南   三藐三菩馱   俱胝南   怛你也佗   嗡者禮主禮準泥恐嚩賀

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薩,誦持此陀羅尼,滿九十萬偏,無量劫造十惡四重五逆,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薩,修持戒行,堅固不退。誦此陀羅尼,常生天趣。或於人間,常作國王。不墮惡趣,親近賢聖,諸天愛敬,擁護加持。若營世務,無諸災橫,儀容端正,言音威肅,心無憂惱。若出家菩薩,具諸禁戒,三時念誦,依教修持,現生所求,出世間悉地,定慧現前,證地波羅密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若誦滿一萬偏,即於夢中,見佛菩薩,即吐黑物。其人若罪尤重,誦二萬偏,即夢見諸天堂寺舍,或登高山,或見上樹,或於大池中澡浴,或見騰空,或見於諸天女娛樂,或見說法,或見拔髮剃髮,或食酪飯,飲白甘露,或渡大海江河,或升師子座,或見菩提樹,或乘船,或見沙門,或見居士,以白衣黃衣覆頭,或見日月,或見童男童女,或上有乳果樹。 或見黑丈夫,口中吐火燄,共彼得勝,或見惡馬水牛,欲來觝觸。持誦者,或打或叱,怖走而去。或食乳粥酪飯,或見蘇摩那華,或見國王。若不見如是境界者,當知此人前世,造五無間罪。應更誦滿七十萬偏,即見如上境界,應知罪滅,即成先行。然後依法畫本像,或三時,或四時,或六時。依法供養,求世間出世間悉地,乃至無上菩提,皆悉獲得。

又佛言:此咒能滅十惡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不揀淨穢,但志心持誦,能使短命眾生,增壽無量。迦摩羅疾,尚得除差,何況餘病。若不消滅,無有是處。若誦滿四十九日。準提菩薩,令二聖者,常隨其人。所有善惡,心之所念,皆於耳邊,一一具報。若有無福無相,求官不遂,貧苦所逼者。常誦此咒,能令現世,得無量福。所求官位,必得稱遂。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功隨心。又誦此咒,能令國王大臣,及諸四眾,生愛敬心,見即歡喜。誦此咒人,水不能溺,火不能燒,毒藥怨家,軍陣強賊,及惡龍獸,諸鬼魅等,皆不能害。若欲請梵王帝釋,四天王,閻羅天子等。但誦此咒,隨請必至,不敢前次。所有驅使,隨心皆得。此咒於南贍部洲,有大勢力,移須彌山,竭大海水。咒乾枯木,能生花果,何況更能依法持誦。不轉肉身,得大神足,住兜卒天。若求長生,及諸仙藥。但依法誦咒,即得見觀世音菩薩。或金剛手菩薩,授與神仙妙藥,隨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壽命,齊於日月,證菩薩位。若依法誦滿一百萬遍,便得往詣,十方淨土,歷事諸佛,普聞妙法,得證菩提。

一、三乘持法類別

一:上根修習─ 手中結印,舌端念咒,觀想梵字,身口意三業相應也。
二:中下修習 ─五體端正,脣舌虔唪,一心不亂,身口意三業專也。三根雖異,功久實一,總稱瑜伽觀行,準提三昧。
左圖由中心之梵字、中文「嗡」字開始上至中文「折」字,順時針方向持誦及「觀想」;梵字每字均五色放光。
偈云:「嗡」中間毘盧遮那佛「折」南方,是大輪「隸」西南不動佛「主」西方觀世音菩薩「隸」西北方金剛爾索「準」北方準提尊「提」東北方金剛薩堹「娑」東方伊迦神「詞」東南方。此心月九稠宮聖輪, 即作三摩地,名瑜伽觀行。

二、準提三持【注:三種方式修持】

一、鏡持:即鏡壇也。每日或早或晚對鏡誦持。持完即以囊盛鏡佩帶在身。或十齋日對,其餘日不對亦可。(本處為方便各家改用彩圖對修)

二、定持:即心壇也。於靜處一心不亂持誦。

三、散持:即印壇也。隨手結印,咒百八遍。依指記數。或不結印,但依口持咒,亦名咒印壇。誦時或偶有錯亂,必須另持。

三、密教五種持誦修行方法

一、瑜伽持誦瑜:但想月輪中琴布字,「嗡」字安中。以折隸主隸準提娑訶,從前右旋,次第周布輪緣,終而復始。

二、出入息持誦:想有梵字真言,汽息出字出,汽息入字入,字句朗然,如貫明珠,不得間斷。

三、金剛持誦瑜:脣齒不動,舌升不至齶,但於口中微微默誦。

四、微聲持誦:但令自己耳聞之,不緩不急,字字分明。

五、高聲持誦:令他听聞之,生善滅惡。





四、金剛正坐:
以右腳壓左腿上,名金剛坐。此生能退一切邪魔惡鬼。或隨意坐亦可。

五、淨法界觀:
以法界字作觀,一心持誦,自然得人淨法界三昧,清淨無礙。

六、心月梵字:
觀念之時,字宇五色光明。
七、部份手印結法:
一、大三昧印:以兩手仰掌展舒,以右手安左手上二大拇指甲相著,安臍輪下(見左圖)此印能滅一切狂亂妄想,雜念思惟。



二、金剛拳印:以左手大拇指,掐無名指根第一節,餘四指握大拇指作拳(見左圖金剛拳)。此印能除內外障染,成就一切功德。
三、準提手印:以兩手無名指并小指交叉於內,二中指直豎相拄,二頭指(食指)屈附二中指上第一節,二大拇指捻右手無名指中節。若有召遣,以二頭指(食指)來去。

四、結界印:左右二手中指,無名指,向內相叉,二小指直豎,二頭指(食指)相拄,二手大拇指各捻頭指中節,誦咒。

五、護身印:合掌二頭指(食指)向外相叉,大拇指並捻頭指(食指)中上節,中指以下三指直豎合。若逢盜賊,將印頂戴。先印左肩,次印右肩,然後印心前,頭下,眉間,此不敢侵。

六、治病印:二頭指(食指)二中指,四指向內相叉,二無名指,二小指,四指向外相拄合掌,二大拇指並捻頭指(食指)中節。

七、總攝印:左右小指,無名指叉入掌中,二中指直豎相合,開著二頭指(食指)少屈,二大拇指捻無名指。召請時頭指(食指)來去,似華台坐,誦咒七遍 用印兩膊,咽喉下,眉間,髮際,復將此印當心(胸)誦咒,一零八遍。

八、破天魔印:左右手四指壓大拇指內掌中,急把拳擬之即是。所有恐怖處,疑有鬼魅毒龍,即作此印,瞋聲誦咒。


七俱胝彿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