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戊子歲黃鼠木三運,值世卦之鼎(火風鼎卦),變未濟之三爻值十年卦(火水未濟卦由由公元二零零四年甲申歲青猴至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歲黑蛇共共十年的世運、國運)。
火水未濟卦:亨。小狐汽濟,濡其尾,無攸利。《彖傳》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汽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往”,不績終也。雖不當位,剛中應也。
註解:此卦下坎上離,坎為水,離為火。火上水下,水火不相交,即水火不相為用,為天地昏而未旦,宇宙混而未開之會也。即濟未濟,《彖》皆言亨,既濟之亨,已然之亨,未濟之亨,未然之亨。未然之亨而終可得亨者,以其柔之得中也。
以此卦拟國家,國家之興衰治亂,顛覆存亡,唯在既濟與未濟相續相保而已矣。作《易》者在殷朝、周朝之際,論者謂水火既濟之卦屬諸殷朝之紂王,火水未濟之卦屬諸周文王,周文文當蒙難艱貞,正值火水未濟卦之時也,而小心翼翼,不回厥德,乃所以求其既濟焉。彼密崇之距侵,皆小狐之訖濟,其何能濟哉!惟周文王以柔順文明蒙此大難,率能無畔援,無歆羨,誕登道岸,其濟也,其亨也,其得天人之相助而成其濟也,庶幾大畏小懷,無往而不利者矣。乃能以周文王繼殷朝紂王,即周朝文王之未濟以續殷朝紂王之既濟,則殷朝之變而為周朝者,亦即此首尾之相續也。後世繼周而值未濟者,皆當取法於文也。《詩》云“淠彼涇舟,亟徒棹之” ,可想見其濟之亨也已。(以上是未濟卦由公元二零零四年甲申歲青猴至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歲黑蛇共十年的世運)
二零零九年己丑歲黃牛、流年納音霹靂火,歲名潘佑、天干屬土、地支屬土、納音屬火,歲德在甲歲,歲合在己,太歲神將招杜羅,二十八星宿斗木獬星值年,氐土貉管局,巨門星是本命星,本年流年紫白九紫離火值中宮。
地母經:高低得成穗,燕魯遭刀兵,趙衛奸妖潰,春夏豆麥豐,秋多苗穀媚,玉女田中臥,耕夫多困睡,桑葉自青青,蠶娘少相會。(燕為北京地區,魯為江、浙地區,地母曰:歲名值破田,人病不安然,但到秋收後,早晚得團圓,金玉滿街道,羅綺不成錢。
二零零九年己丑歲黃牛、值年卦為風地觀卦、占值年卦之流年應驗:
天下大亂,天災恐怖,風災殺人,地震石險,金融入墓,股市一池死水。瘟神肆虐,疾病變種,水、食皆毒。群魔亂舞,血腥暴力,北死俄悲(北新疆及俄國),邪氣衝天,越境菲境,火死又凶(火災及地震),醜聞不絕,入秋反彈(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八月七日、農曆六月十七日甲申立秋),回魂之爻,上下不和,回魂反彈,恐怖襲擊,下台在震(東亞、日本、南、北韓、中國),遇剌在東,必應一虎之凶(公元一九二六年丙寅歲火虎江姓之人),國葬哀事,君后榮哀,名人死故政壇易位(十月一日國慶六十週年之夜、農曆八月十三日己卯石兔),否極泰來,從零開始,新秩序冒起。一切有情眾生,平淡見勝,一切事情先退後進,一切變幻,沉默是金苦中作樂。
風地觀卦《序卦》曰:“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觀: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大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此觀之所以次於地澤臨卦也。
解:此卦巽為風,坤為地,風行地上,坤下觀上有風動搖之義,坤為民心身不和穩,政府以偉大的德行,使天下人順以美好的教化。觀、象徵觀仰,萬民瞻仰,週遊觀覽,廣受感化,有煩雜之事不安寧,平心靜氣,堅守崗位。
詩斷一:上觀民教下辨民,樂以忘憂物外天,西北有音來報祿,中天明月又重圓。
詩斷二:弓滿定穿楊,登樓侑一觴。酉中還失足,於我又何妨。
詩斷三:安身利處行,觀風察俗情,秋來聞拮括,見虎不需驚。
以此卦拟國家,卦象為陰盛剝陽,唯賴神明之呵佑,挽回衰運之時也。蓋內外二體,外卦為政府,五陽在位,具中正剛強之德,足為億兆觀瞻,內卦為人民,四陰在下,懷柔順卑巽之情,常欲仰觀政化。人民眾多,政府高遠,彼小民不能親觀夫聖德,必就近侍夫君者之觀以為觀。四爻比五,為巽同體,一卦之主,凡下三陰欲進而觀五,必先觀四,故初曰“童觀”,如孺子之望官門,高不及見也。二爻曰“闚觀”,有畏懼不敢直前,僅以潜身窺伺也。三爻曰“觀我生,進退”。三與四近,是以得觀視而定進退也。四爻比近尊位,得親侍聖躬,瞻仰國光,“利用賓於王”。賓,猶臣也,即“利見大人”之謂也。九五為天君,中正得位,蓋以二陽孤立,高而可危,故曰“觀我生”,其兢兢業業,不問正人而先正己,意甚深切。六爻居觀之極,在五之上,身雖無位,與五合德,曰“觀其生”,蓋其惕歷之意,與五亦同。統觀四陰之意,皆以窺察大君之動作,以為進退,二陽在上,唯以明德新民,孜孜以持盈保泰為慮。
風地觀卦之象:觀卦為風雲卷晴空之卦,春花竟發之象。〈一〉兩男人在香案邊:兩位官人站在香案旁邊,正在禱祀,宗教興。〈二〉日月當空明照:雲卷晴空,日月普照大地,仙佛庇佑,下有一鹿在山上,象徵高官厚祿。〈三〉金甲人持秤:一位金甲神人拿着秤和印,象徵權柄,制衡公平有法制。
流年值風地觀卦,互卦為山地剝卦:剝:不利有攸往。(凶)
解:剝繼賁而來,以賁之飾極,反而為剝,離變為坤,火化為土。土曠山微,所始培塿,剝之易易,是小人眾而君子孤也。對卦為澤天夬,夬五陽盛長,決去一陰,故曰“得有攸往”;剝五陰盛長,剝落一陽,故曰“不利有攸往”。乃是災難不測、動則悔。
《彖傳》曰:剝:剝也,柔變剛也。小人剛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解:《彖傳》曰:“剝:剝也。”《序卦傳》曰:“剝者,盡也。”《雜卦傳》曰:“剝,爛也。”或又為脫,為落,為禠,為裂,為擊,是悉取剝消之義。剝為陰陽消長十二卦之一。乾之時,一陰始生於下,為姤,為遁,陰柔益長,陽剛漸消,剛變為柔,至此極存上之一陽而已。今一陽又將消盡,故名曰“剝”是小人眾而君子孤也。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山為政權、地為小民,政府必厚待百姓才能安邦立國)
詩斷一曰:“厚下且安宅,先防不測災,動中主悔吝,擾戚總難開。”
詩斷二曰:“剝至事雖傷,陰人恐在床,朝雲無定處,得雨始無妨。”
解:一、政府寬厚謙卑處下得家宅安寧,先防天有不測之災禍,衝動中會有悔吝,擾戚總難離開。二、國家時運不佳,群陰當權,剝削蝕爛,朝雲無定,災青之憂,資財消亡,君子孤零,靜而待時,不與小人爭功進,還有枯木生葉,去舊從新之意。
以此卦拟國家,是古今國家治亂之所由來也。大亂之來,不自亂始,至亂極而禍不可力挽矣。正當亂極之時,小人盈廷,忠臣受戮,志士殞亡,以柔變剛,剛陽始將剝盡矣。如夏之龍逢,殷之比箕,其精忠一往而輒遭不測者,自古以來,類皆如是,是所謂“不利有攸往”也。唯若微子之去殷,太公之避紂,我國菅右相之遇貶,為能順而止也,小則謂明哲之保身,大則謂待時而翊運,剝之上九,所謂“碩果不食”者,即指此翊運之君子也。在小人雖同惡相濟,其間豈無稍知名分,顧惜忠良?如剝之六三,能應上九,剝之六五,能制群陰,以其柔居陽位,因能制陰以扶陽,是為卦中一陽來復之機,即國家危而復安之兆也!天行循環,其運如斯,為國家者,不幸而時當剝亂,寧可順止,勿為“攸往”,斯得矣。
山地剝卦之象:剝卦為去舊生新之卦,群陽剝盡之象。〈一〉燭台與藥葫蘆:蜡燭在風中搖曳,明災不定,下面又有一個藥葫蘆,為盛藥用具。(有疾病)〈二〉官人與亂絲:山下有一官人獨坐,冠巾掛在樹枝上,說明他已掛冠歸故里,歸隱山林,空地上有一堆亂絲,象徵政情繁難,難以收拾。〈三〉女子坐床邊:一婦人坐於床邊,說明需防枕邊女人有生災禍之源。
山地剝卦初六爻:由冬至、公元二零零八年戊子歲、十二月二十一日、農曆十一月甲子二十四日乙未交冬至初六爻起六二、六三爻至六月二十日。(上半年由冬至到夏至前農曆五月庚午二十八日丙申止)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解:此爻是拟陰權小人害正義之象,而因占以戒之。合於節令者,亦可為君子,唯貴氣淺,福量小。不合於節令者,事無定規足不停,小人侵害,或自己生災,為閗筲之鄙夫。
詩斷一:床足頓雲剝,於人先所安。既無真正道,於禍可勝言。
詩斷二:凶象災床足,其中篾貞凶。斷橋人莫過,其中犬吠同。
詩斷三:上接下不穩,上安下不獲。絞繞更相纏,平地風波妒。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解:此爻是小人之禍愈近,君子不免於所傷。合於節令者,主富貴之人,常懷忠直之心,多招邪謗。不合於節令者,立足不閑,家計難立,親眷無倚,婚姻有虧。
詩斷一:乘勢陷他人,須防損自身。若能長守正,僅可免災迍。
詩斷二:床剝轉侵殘,謀安未見安。晚江桃李綻,驚直雪霜寒。
詩斷三:事相干,人相牽。去往尚悠然,一關復一關。
解:一、陰毒政權乘勢陷害他人,不顧善惡因果。二、剝殘的政權不安定,晚年的江上海幫在驚蟄攪得人心雪霜寒。三、人事相干擾,牽連複雜,過去往來尚悠然,現在卻一關復一關甚艱難。
六三:剝之,無咎。解:此爻是小人之難從善而深與之。合於節令者,多是貴人,特立獨奮,異俗超群,學古之勤,行道之力。不合於節令者,薄福淺福。
詩斷一:九九未能前,淹留進莫先。西南交一友,同棹過蓬川。
詩斷二:上下分,擾愁失。千嶂雲,一輪月。
山地剝卦六四:由夏至、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六月二十一日、農曆五月庚午二十九日丁酉未時交夏至起六四、六五、九六爻至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半年由夏至到冬至前農曆十一月丙子初六日庚子)
六四:剝床以膚,凶。解:此爻陰禍切身。合於節令者,以陰剝陽。權重勢盛,雖作貴人,終失大體。且變得晉網爻鼠之傷,貪而畏人。不合於節令者,機深禍,作孽自滅,縱有利名,終無嗣續。
詩斷一:困夢何時解,重春喜可來。山摧因阻地,移竹就園栽。
詩斷二:枕畔不堪聞,渺茫如暗日。風雨急然來,移身別處立。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解:此爻是率眾以從善,其獲利之。合於節令者,為大貴人,或文武相兼。蓋親上九之正人。不合於節令者,亦居小人之上,倚靠富貴,而衣食自足。若女人有福有貴,必自卑下而致高大。
詩斷一:遇時方不利,遷善可有終。引類同升進,將來復能榮。
詩斷二:失貫潭魚在水邊,佳人相遇汲清泉。塵埃年見不能奮,便趁行人赴楚園。
詩斷三:圓及缺,缺又圓。低低密密要周旋,問之來時始有緣。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盧。解:此爻是一陽存於剝盡之餘,而君子小人異其占。合於節令者,居大位,乘車馬,服民心,而為彌亂開治之主。不合於節令者,乃無德小人,破祖破家,傷親犯上,縱有技藝也無用於世。
詩斷一:群子存天理,生生道不窮。小人多昧此,難免剝蘆凶。
詩斷二:君德覆群陰,爻辭君子貞。一朝丹詔至,期待一時迎。
詩斷三:意遲遲,心懷疑。交加猶豫,貴客相持。
解:一、天理因果循環,自然生道不窮盡,善惡有報,定業不可移。無神小人多昧此理,難免剝蘆之凶。二、聖君上位復辟帝王之貞,一朝帝王丹詔公告天下,百姓期待一時迎。三、朝廷中的官貴,對於聖君之人抱著意遲遲,心懷疑,交加猶豫,對聖君為貴客,以相持的態度。
風地觀卦上半年初六爻由冬至(公元二零零八年戊子歲、十二月二十一日、農曆十一月甲子二十四日乙未交冬至到二月十七日、農曆正月丙寅二十三日癸巳)起。
風地觀卦初六爻:由冬至、小寒、大寒、立春行初爻變得風雷益卦。
初六爻: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象傳》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註解: “童觀”者,謂無遠大之識見,猶童稚蒙昧,不能振拔以觀道德之光。此卦六爻,各取義於觀,以地之遠近,分觀之淺深,故其所觀,一爻勝於一爻,此義不可不知也。初爻以陰柔在下,是幼稚之氓,抱昏愚之性,處荒僻之區,所居既遠,所觀亦微,故曰“童觀”。“小人”者,以其昏昧,無遠大識見,固不足怪,是以“無咎”;若君子而如是,不亦可吝乎?故曰:“小人無咎,君子吝。”《象傳》曰“小人道也” ,以其位卑識微,只得如是。道即是“小人道長”之道也。
此爻是無德不足以近君。合於節令者,主幼性敏穎,習於童將,亦可賴一研以聊生。不合於節令者,縱有利名。所見淺狹,所為鄙吝。習於下流,不能設庭大事。
詩斷一:君子當時舉,重山更悔多。見歡忌悲哭,秋起奈如何!
詩斷二:野鬼張弓射主人,睛中一箭膽魂驚。忽然紅日浮滄海,照破虛空事不成。
詩斷三:觀望求為益,終須無悔尤。未能多識見,君子反貽羞。
風地觀卦初六爻動得風雷益卦: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傳》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彊。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進,與時偕行。
《大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註解:風雷者,二氣之升降,進退,周旋以相損益者也。故震上巽下為恒,《象》曰:“雷風恒”,巽上震下為益,《象》曰:“風雷益”。象以風雷易其位。蓋以風雷相遇,天地之間,上下無常也。以方位言,震為卯,巽為辰巳,由震而巽,其行也順,故其為益也宏。君子法之,見人之善則屈己緣從,見己有過,則返勢自訟。故遷善當如風之速,改過當如雷之勇,謂之“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見”、“有”二字,可以見人己之分界。王弼曰“遷善改過,益莫大矣”。
詩斷一:貴人暗相助,行藏且待時。莫愛花開早,須知結實遲。
詩斷二:損益之三爻,見善則改遷。李鹿自春來,成榮多感慨。
詩斷三:平地起雷聲,雲開月漸明。小人宜有恨,終又不相刑。
以此卦拟國家,卦義以“損上益下”為益,正為有國家者示一條戒;勿私爾財,勿剝下以奉上,勿足國以貧民。反是請損,即使有孚而無咎,而損下終非美名,有國家者所凜凜也。凡民情莫不欲無損而有益。有益則喜,喜則悅,益愈宏,悅愈罛,所謂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其悅也,誠帶悠久而無彊者矣。蓋益之道,自上及下,悅之情,自下感上。上下相孚,即五爻所云“有孚惠心”者是也。道即乾道,損乾益坤,乃愈見乾道之大而光焉。
風雷益卦之象:益卦為鴻鵠遇風之卦,滴水天河之象。(一)官人抱盒:一位官人懷抱盒子,為貴人道合之意。(二)鹿與錢堆:推車人之上有一頭鹿,車子前面又有兩串錢,此為財祿俱旺之相。(三)一人推車:右側一人推車,為菅運及時之意。
風地觀卦六二爻:(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二月十八日、農曆正月丙寅二十四日甲午戌時交雨水至四月十九日、農曆三月戊辰二十四日甲午)由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行二爻變得風水渙卦。
六二爻:闚觀,利女貞。《象傳》曰:闚觀女貞,亦可丑也。
註解:艮為門,坤闔戶,“闚觀”者,蓋從門隙而窺闚之也。二爻以陰居陰,位得中正,雖進於初爻,共位尚卑,見識亦劣,不能觀剛陽中正之大道。孟子“齊人一妻一妾”章,其妻曰“吾將闚良人之所之矣”。“闚”、“闚”字皆從“門”,義同。是女子之行也,故曰“利女貞”。在丈夫,當目觀天地之廣遠,心觀萬理之幽微,內觀自己之身心,外觀天下之形勢,豈得以潛探暗闚為得計乎?
《象傳》曰:“闚觀女貞,亦可丑也”。女以貞為利,女子而“闚觀”,尚未為失,若丈夫則且矣。“亦”字初爻“吝”字來,初爻以小人勵君子,二爻以女子激丈夫。
此爻志卑而不能遠觀。合於節令者,淺才薄薄,阜職小官。暫獲安寧,終見丑拙。或得陰貴,或得富婦助為。若女命則有福有壽。不合於節令者,局量淺見,鄙陋生計。
詩斷一:婦守柳花喜回春,佳人執箭在侯門。雲梯欲上未能上,危險方知眼底分。
詩斷二:卦體俱柔順,唯宜利女貞。達人當大顯,窺視豈剛明?
詩斷三:明中人,暗中人。暗暗兩關心,花殘子又成。
風地觀卦六二爻動得風水渙卦:
唐朝袁天罡、李淳風之推背圖第四十六象的己酉風水渙卦:
讖曰:黯黯陰霾、殺不用刀,萬人不死、一人難逃。
頌曰:有一軍人身帶弓,只言我是白頭翕,東邊門裡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
聖嘆之曰:此象乃君王也。昏庸無能,將國度弄成陰霾,群陰臣攝取民服,民不聊生之時,一勇士仗義出之,為馬氏(馬克思主義)請命,挻身而出,此人身上帶弓、張姓也、軍人也。唯言伊是白頭翁(退休張姓軍隊將領),願犧牲一己,拯救全民,一人卻難逃。
風水渙卦: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彖傳》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大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亨於帝立廟。
註解:先王見風之虛,得鬼神之象;見坎之盈,得祭祀之象。夫風無形,非水則風不可見,鬼神無睹,入廟而如睹,非廟則上帝祖考不可見。聚則為有,散則為無,鬼神之情狀,猶風之行水上也。人心誠敬之所聚,莫如鬼神。故大難始定,人心未寧之時,享帝而告成功,立廟而事祖考,聚將散之神靈,安鎮之以接天神,交祖考。蓋物本於天,人本於祖,故享帝以報其生成之恩,立廟以報其功德之盛,使天下之人,皆專尊親親,不忘其本,以聚人心之渙散,故曰“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詩斷一:莫將好事只如閑,切恐因循事不安。不戒履霜馴致後,堅冰散釋勢尤難。
詩斷二:雙風翔翱入九霄,長江泛艇渡危橋。重防得處亦防失,山外青山可四繞。
詩斷三:夢人天台路,登山事可期。異香春色好,重發歸花枝。
以此卦拟國家,國家之於人民,欲其聚不欲其渙也;國家之於財用,宜其聚復宜其渙也;而獨至於險難,則務取其渙焉。險不渙則危無以濟,難不渙則亂無以消。王者乘剛中之德,處至尊之位,欲以解天下之紛亂,散天下之郁結,挽回國運之困厄,使斯民咸得其歡悅,此渙卦之所以次兌悅也。
風水渙卦之象:渙卦為順水行之舟卦,大風吹物之象。(一)山中有寺廟:山上有個寺字,指代寺廟,象徵清淨境界。(二)金甲神人:右上方有金甲神人,寓意將得神人之力相助。(三)防人暗算:一僧人之後跟着一位清閑之人,一鬼在後,說明要防着有鬼賊暗中窺算,需謹慎。
風地觀卦六三爻(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四月二十日、農曆三月戊辰二十五日乙未卯時交穀雨至六月二十日、農曆五月庚午二十八日丙申)穀雨、立夏、小滿、芒種行三爻變得風山漸卦。
六三爻:觀我生,進退。《象傳》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註解:“我生”者,指動作施為之自己出者。意思之發動,亦謂之生。“觀我生,進退”者,謂省視我志之正邪,我行之通塞而進退之也。又進者謂往剛,退者謂返柔,《系辭》曰“變化者,進退之象”是也。三爻居上下之間,在下卦之上,可以進,可以退,地位較二爻稍迎,其見識亦稍勝,故能審觀“我生”之所宜,以卜進退。度德而就位,量能而居官,隨其可否而進退,謂之“觀我生進退”。
一出而成天下之事,是所行之通也,則可從而進,雖出不能成天下之事,是所以之塞也,則可從而退。其出處進退,於己取之而已。《象傳》曰“未失道也”,謂其觀己之才德,察時之可否,以用意於進退去就,雖未得道,要無誤身失時之恍也。
此爻是審於進退得守己之王。合於節令者,進德修業,及時而行。建功立勛,而無所阻塞,乃明哲之貴人。不合於節令者,乍進乍退,志向不定,卓立艱難。
詩斷一:進退不妨,去往不決。番實而行,知難而退。
詩斷二:親友來相慶,金珠復倍常。歌聲遍阡陌,風快有歸帆。
詩斷三:雙燕銜書舞,指日一齊來。寂寞淹留客,從茲下釣台。
風地觀卦六三爻動得風山漸卦:漸:女歸吉,利貞。《彖傳》曰:漸之進也,“女歸吉” 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而不窮也。
通觀此卦,卦本乾坤三四往來,陰進而止乎四,九居五而得中,上六以陰居陰,各得其所,爻與家人同,而其所歸者,初爻九六之別耳。故漸在家則內外順,在國則上下安。《彖》、《象》取女,爻象取鴻,其卦為艮男巽女,迨吉於歸。
《大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註解:山上有木,以木在山,為得其所,猶女子以歸為得所。君子法此象,觀木之由漸而長,非一時所可成,即知俗之由漸而善,非一旦所能化。要必先居德以為表率,使之漸仁摩義,而風俗自善。古稱缺妻之賢,孟光之德,足以化俗,況士君之躬居賢德者乎?其化民成俗,固有日進而日善者也。
全卦皆取巽女,而《大象》獨稱“君子”,蓋艮為賢人,故曰“君子居賢德”。要知君子與淑女,足為配偶,其德同,其化亦同也。“善俗”王肅本作風俗,“居賢德”,《本義》云“‘賢’字衍。”
詩斷一:已達平安地,前途好進程。綠楊芳草地,風快馬蹄輕。
詩斷二:幾度江邊釣,游魚未上鈎。瀟湘一片景,將久快心頭。
以此卦拟國家,卦象專取“女歸”,六爻亦皆言男女配合之禮,殊於國家無關,而《彖傳》則曰“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則知正國之道,基於正家矣。《詩》云“刑於寡妻,以御於家邦”,此之謂也。漸者,為言徐而不速,為政而曰勿欲速,亦取夫漸之義也。國家之事,循序而進,教化之行,日進有功,聖天子正位凝命,剛而得中,內而宮闈,外而邦國,罔不本身出治。詩《樛木》、《苤莒》之篇,知王化之行,皆本諸后妃貞靜之德,由近及遠,漸推漸廣。汝濆江漢之間,無不風行俗美,蓋其漸稱而來者,有由矣。雖《彖辭》首言“女歸”,而由齊家以及治國,道本無二致也。“止而巽,動而不窮”者,就艮巽而括言之,則艮為社稷,巽為誥命,皆可見其動之不窮也,夫豈第為女子於歸言哉!唯在讀《易》者玩索而得之。
風山漸卦之象:漸卦為高山植木之卦,稱小成大之象。(一)官人登梯:一官人登梯而上。一枝花生長在地上,為下第未達之兆。(二)高處望字:一望字在爽高之處,為望遠之意。(三)地下藥爐:地下有一藥爐,說明需預防有患。
風地觀卦下半年六四爻由夏至(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六月二十一日、農曆五月庚午二十九日丁酉未時交夏至到八月二十二日、農曆七月壬申初三日己亥)、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行四爻變得天地否卦。
六四爻: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象傳》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註解:王者指九五至尊。陽明陰暗,九五陽爻,有光明之象。不言君而言國者,君者專屬當陽一人,國則統朝廷百官而言之也。“觀國之光”,謂觀國中風俗之美惡,政教之隆替。光者,國之光華也。“賓於王”者,謂古有賢者,人君賓禮之,故士之值進王朝者謂之賓。明主在上,懷抱才德之士皆願進仕王朝,輔翼君上,以康濟天下,此君子之志也。四爻近五爻位九五至尊,為一卦之主,黼黻王獻,光被四表,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項氏曰:“履正故為賓,不正即為敵。”是國有光可觀則賓,國無光可觀剛敵。四以柔居陰,位得其正,《篡言》曰“得陰之正”,故有效順而無跋扈也。《象傳》曰“尚賓也”,賓即《書》所云“賓於四門”之謂,蓋敬禮之也。此卦四陰二陽,與剝之五陰一陽,陰盛逼陽,勢皆危險,六四為四陰之魁,進逼君側,五爻以賓禮尚之,是隆其禮而不假以權也,可謂善處其觀者矣。剝之六五曰“貫魚”,曰 “以宮人寵,無不利”,此爻與剝之六五交互參看,可以察其義也。
此爻是際君之盛而不以人王之義。合於節令者,才至德備,柱可於朝廷,禮樂典刑,無不在監察之下。不合於節令者,亦清譽高才,為諸侯上客。
詩斷一:人藏霖雨淹絲綸,幾度開花不改春。雲內文書成國器,欲觀變化在駿巡。
詩斷二:任逢多顯達,得志在亨衢。所用應多吉,門庭慶有餘。
詩斷三:事正要記,心正可約。眼底心中,無差無錯。
風地觀卦六四爻動得天地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彖傳》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大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註解:“天地不交”,即陰陽二氣閉息之會也。此時君臣乘瞪,上下離叛,內政不修,外亂交迫,是無遁之極也。所謂“天地閉而賢人隱”,君子於此,惟當潛身修德,隠居避祿而已。若猶牽情利祿,恐祿之所在,禍即隨之,至此而始欲避難,已不及也。是以君子必轁光匿彩,窮約自守,避之唯恐不遠,即有以祿來“包承者”,君子亦不受其包,蓋唯知以德為榮,而不知以祿為榮也。
詩斷一:居祿不榮祿,謀高位未高。自酬君子志,一進挺英豪。
詩斷二:去路縱如千里遠,沖天難得一面飛。彩雲秋後真堪羨,酌酒高歌對落暉。
詩斷三:天時未至且韜光,逐祿求名事可傷。但得良辰光欲發,此時着光又何妨。
以此卦拟國家,乾在上,坤在下,陽氣上浮而不降,陰氣下沉而不升,上下二氣隔絕,是君臣之志不通也。小人柄政而在內,君子退居而在外,一時乘時得勢者,皆非君子也,故曰“匪人”。國家值此否運,君驕臣諂,國事日非,正道日壞,內則權臣擅政,外則強敵壓境,歲時不登而饑饉洊臻,兵役不息而彊土日蹙,故曰“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國家將奚由我治哉!
天地否卦之象:否卦為天地不交之卦,人口不圓之象。(一)口舌二字:圖中有口舌二字,象徵接吻而受辱。(二)射箭卻不中:一人張弓射箭,但沒有射中,弓箭墜地,其人撫掌大笑,此為樂極生悲之兆。(三)明鏡破兩半:一人臥病,又有明鏡一破為二,說明男子有損。(四)一人坐路邊:一人拄着拐杖坐在路邊,說明其尚未到家,也說明凶禍尚未過去。
風地觀卦九五爻(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八月二十三日、農曆七月壬申初四日庚子辰時交處暑至十月二十二日、農曆九月甲戌初五日庚子)處暑、白露、秋分、寒露行五爻變得山地剝卦。
九五爻: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象傳》曰: “觀我生”,觀民也。
註解:“觀我生”者,與六三同辭,其義殊異。五爻尊位,居中履生,是當陽首出之一人也。陽剛在上,為觀之主,四海之內,由我而化,治遁之隆替,風俗之美惡,皆自我生而推暨,故不觀人而觀我。觀之而我之教化善焉,則天下皆有君子之風,是可以無咎矣,謂之“觀我生”。即《中庸》所云“本諸身,征諸庶民”者是也。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王者以中國為一人,民心之向背,無不自我,觀我即所以觀民也。
此爻是人君自審以為治,斯於君無愧。合於節令者,以已之中正,化天下之不中不正,乃眾望厚德之賢臣。不合於節令者,亦中正者,以君之一字,為不孤有壽。
詩斷一:觀民先審已,已正以治人。上下皆相化,斯為大吉亨。(有云上帝要他滅亡,先令他瘋狂)
詩斷二:君位剛居吉,名成利亦通。如魚游遠水,山外有清峰。(中共六十週年國慶江澤民得意)
詩斷三:云靉靆,月朦朧。一雁在雲中,殘花謝晚風。(十月二日九五爻被剝,君主有被奪去權力)
風地觀卦九五爻動得山地剝卦:剝:不利有攸往。(凶)
解:剝繼賁而來,以賁之飾極,反而為剝,離變為坤,火化為土。土曠山微,所始培塿,剝之易易,是小人眾而君子孤也。對卦為澤天夬,夬五陽盛長,決去一陰,故曰“得有攸往”;剝五陰盛長,剝落一陽,故曰“不利有攸往”。乃是災難不測、動則悔。
《彖傳》曰:剝:剝也,柔變剛也。小人剛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解:《彖傳》曰:“剝:剝也。”《序卦傳》曰:“剝者,盡也。”《雜卦傳》曰:“剝,爛也。”或又為脫,為落,為禠,為裂,為擊,是悉取剝消之義。剝為陰陽消長十二卦之一。乾之時,一陰始生於下,為姤,為遁,陰柔益長,陽剛漸消,剛變為柔,至此極存上之一陽而已。今一陽又將消盡,故名曰“剝”是小人眾而君子孤也。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山為政權、地為小民,政府必厚待百姓才能安邦立國)
詩斷一曰:“厚下且安宅,先防不測災,動中主悔吝,擾戚總難開。”
詩斷二曰:“剝至事雖傷,陰人恐在床,朝雲無定處,得雨始無妨。”
解:一、政府寬厚謙卑處下得家宅安寧,先防天有不測之災禍,衝動中會有悔吝,擾戚總難離開。二、國家時運不佳,群陰當權,剝削蝕爛,朝雲無定,災青之憂,資財消亡,君子孤零,靜而待時,不與小人爭功進,還有枯木生葉,去舊從新之意。
以此卦拟國家,是古今國家治亂之所由來也。大亂之來,不自亂始,至亂極而禍不可力挽矣。正當亂極之時,小人盈廷,忠臣受戮,志士殞亡,以柔變剛,剛陽始將剝盡矣。如夏之龍逢,殷之比箕,其精忠一往而輒遭不測者,自古以來,類皆如是,是所謂“不利有攸往”也。唯若微子之去殷,太公之避紂,我國菅右相之遇貶,為能順而止也,小則謂明哲之保身,大則謂待時而翊運,剝之上九,所謂“碩果不食”者,即指此翊運之君子也。在小人雖同惡相濟,其間豈無稍知名分,顧惜忠良?如剝之六三,能應上九,剝之六五,能制群陰,以其柔居陽位,因能制陰以扶陽,是為卦中一陽來復之機,即國家危而復安之兆也!天行循環,其運如斯,為國家者,不幸而時當剝亂,寧可順止,勿為“攸往”,斯得矣。
山地剝卦之象:剝卦為去舊生新之卦,群陽剝盡之象。〈一〉燭台與藥葫蘆:蜡燭在風中搖曳,明災不定,下面又有一個藥葫蘆,為盛藥用具。(有疾病)〈二〉官人與亂絲:山下有一官人獨坐,冠巾掛在樹枝上,說明他已掛冠歸故里,歸隱山林,空地上有一堆亂絲,象徵政情繁難,難以收拾。〈三〉女子坐床邊:一婦人坐於床邊,說明需防枕邊女人有生災禍之源。
本年十月一日、農曆八月癸酉十三日己卯石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慶典閱兵及煙花晚會,晚上結束後之大變,交風地觀卦九五爻動得山地剝卦、應卦。十月一日晚至十月五日之卯午之間,江澤民被奪權。十月二日(庚辰)中共第十八大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組長胡錦濤,副組長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郭伯雄,組員李源潮、王兆國、王剛、馬凱、令計劃、李繼耐、何勇;特別顧問、宋平、李鵬、朱鎔基、李瑞環、遲浩田、張萬年。
風地觀卦九六爻:(公元二零零九年己丑歲、十月二十三日、農曆九月甲戌初六日辛丑未時交霜降至十二月二十一日、農曆十一月丙子初六日庚子)霜降、立冬、小雪、大雪行上爻變得水地比卦。
九六爻: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象傳》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註解:上爻具剛明之才德,居五爻亥上,處一卦之終,雖高而無位,共一動一靜,為眾人所矚目。既為眾人所觀,不能不自“觀其生”,與五同德,故亦與五同觀。“觀我生”觀發施之政教;“觀其生”觀平時之行義,稍有不同耳。而要皆以九五君王為依歸,庶無咎也。
《象傳》曰:“志未平也”。
註解:言上處極必危,雖無其位,未忘恐懼;曰:“志未平”,其謹畏可知也。譯曰:極權的高官處境極為危厄。
此爻是反身以自治,斯可以為民表。合於節令者,有大才德,高出一世之上,可以為民之表儀。而仰其德者知所興起,不失為賢人。不合於節令者,其中郁郁不伸,乃清修之吉人,而未能發泄。
詩斷一:高眼垂青處,幽居必見貞。一封書錦字,千里去帆經。
詩斷二:君子能觀省,修身克盡誠。不觀心自化,心志始安平。
詩斷三:去就遲疑,進退不定。到了依然,許多爭競。
風地觀卦九六爻動得水地比卦:《大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解:此卦水行地上,人情親順,親比歡樂,須持心貞正,可獲朋友之助,希望可成,百事無憂。
水地比卦: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吉)
解:水地比、以九五陽爻剛中之君、吉也。“原筮,元永貞,無咎”原筮,元永貞,輔也,下順從也,無咎。 “不寧方來”上六下初爻應位皆陰,上六專權陰毒小人,不服後來。“後夫凶”其道窮也。
通觀此卦,初爻為遠人,二爻為賢士,三爻為求進之士,四爻為在位之宰相,九五爻為君主,上爻為化外之民。比卦一陽五陰,少陽為貴,眾陰所尊為九五君者也。水在地上,反本復位,陰朝陽定,六爻交互,一氣在君,九五居尊。此皆莫非王民而休咎不同者,物情自不能齊也。
詩斷一:建國安邦比牧侯,和民畜眾樂忘憂,群鴻列陣飛宵漢,彩鳳移時萬里游。
詩斷二:林木春將近,芳菲景物新,花開易居宿,一箭中紅心。
詩斷三:口舌終須有,金樽恐有傷,污泥難出沒,持援在忠良。
詩斷四:有利先居比,安貞在草頭,名利兩可展,他吉進來秋。
解:一、聖君打下建國安邦的基礎。二、林木乃指春三月將近,改革政治、經濟、人事架構景物新,易學花開居家宿,一言必中要點。三、改革政治、經濟、人事架構的辯論,恐有傷及高層的金樽人物,在此污染的社會環境,正義難於伸張,持援在於忠良之輩。四、佔有利先居六二賢良奉戴九五君意,安貞在有草頭之姓氏:黃、葉、萬、蔣、蘇、蕭、蒙、范、苗、董、藍、恭、蔚、藝、英,名利兩可展,其他吉祥秋天進來。
以此卦拟國家,九五之君,施膏澤於下,六四,六二皆奉戴九五君意,盡力於國家,於是億兆之民,感其威德,上下親比。此卦坎上坤下,恰如水土相濟,融洽為一。以上比下,為一人而撫四海;以下比上,自四海而仰一人。上下相助,君民一體,謂之“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比輔”者,臣親其君也;“順從”者,民親其上也。然上非有剛中之德,不足當下之親比;下非有“元永貞”之德,不足當上之親比。是以必當推原而占決之也,謂之“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
比之初,上下之情或猶未通,不來者不寧,來者自寧,謂之“不寧方來,上下應也”。方者,來而不已之辭,取下四陰順從也。當此時,有不服風教,不服德義,剛愎負氣,自取困難者,是為頑夫,其凶可知也。窮而後求比,其誰親之!上六居比之極,以不得比,窮無所歸,謂之“後夫凶,其道窮也”。酈生所謂“後服者先亡”是也。
水地比卦之象:比卦為眾星拱北之卦,水行地上之象。〈一〉月圓當空:天上有圓月當空而照,主太陰光明之象。〈二〉秀才飲酒:有一老秀才望月飲酒,為舉杯對月,自酌自飲,其樂盈盈之象。〈三〉枯樹開花:有一枯樹重生枝葉,煥發生機,開出鮮花,主晚年發展。〈四〉藥爐閑置:有一藥爐閑置在高台之上,表示晚年精力旺盛,無疾病不需煎藥。
由二零零四年甲申歲交八白運,八白入中宮,九紫在西北,一白在西方,二黑病符在東北,三碧在南方,四綠在北方,五黃廉貞火入西南,六白到東方,七赤破軍在東南。
姚亭鑾註解:本年九紫火入中宮,本運八白用之當令,乃是山火賁卦。紫白訣云:八逢(九)紫曜,婚喜重來。一白水貪狼星到西北(火水未濟卦、天玉經云:坎離水火中天過,龍池移帝座。)
二黑土巨門星病符到西方(水地比卦、秘本曰:一加二五傷及壯丁。主有殺氣、財星到有剋洩。傳染病、水及食物均有毒。心火不足、脾胃弱、大腸、肝、肺、腎病毒)
三碧蚩尤星到東北方(雷出地而相衝,定遭桎梏。紫白訣:二加三是鬥牛殺起惹官刑。搖鞭賦曰:人臨龍位產勞傷。東北位丑太歲、北京以上的寅在陰府劫煞)
四綠文昌星到南方(雷風恆卦、飛星斷:震之聲,巽之色,向背當明。玄空秘旨曰:貴比王謝,總綠喬木扶桑。八運三碧蚩尤木星,流年四綠文昌星桃花同到南,火木通明,南亞一片火災。)
五黃廉貞火到北方(大運四綠見五黃、玄空秘旨曰:我剋彼而反遭其辱,因財帛以喪身。坎北方為水位、八運四綠木飛到,流年廉貞火到,北方一遍火、旱災及戰火,主北俄羅斯等國,火死又凶。人體水火不濟,心火煩躁,腎水受剋。)
六白武曲金星到西南(大運五黃廉貞火、流年六白。戊己天卦。玄空秘旨曰:富並陶朱,斷是堅金遇上。庭無耄耋,多因裁破父母爻。西南歲破位,中東、非洲等國政變,有首領遇難被殺。人體頭腦火熱發漲,肺金受剋。)
七赤破軍金星到東方(大運六白武曲金星、流年七赤破軍金星,本年三煞在東、太歲納音霹靂火,東方乃正三煞。六白、七赤乃天澤履卦。玄機賦曰:職掌兵權,武曲峰當庚兌。乾乏元神,用兌金而傍城借主。紫白訣:交劍殺興多劫掠。主東亞的日本、韓國、中國中原的元首統軍易主。人體肝氣受剋,免疫系統受損,貧血。肺金、筋胳中風疾病。)
八白左輔土星到東南(大運七赤破軍金星、流年八白左輔土星為澤山咸卦。玄機賦曰:金居艮位,鳥府求名。澤山為咸,少男之情屬少女。竹節賦曰:甘羅發早,爻逢艮配兌延年。飛星訣:胃入斗牛,積千箱玉帛。主東南亞、香港、澳門、台灣。政治、經濟一片繁榮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