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譯自:
大正藏1022A--「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不空三藏法師譯
對照參考:「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房山石經-釋教最上乘祕密臧陀羅尼集P.g.25。
1. 娜莫悉 怛哩野(四合) 地尾(二合)迦南 薩婆 怛他(引)[薛/木]多南
Namas try-a
dhvik2n23 sarva-
Tath2gat2n23
諸三世的、
一切諸如來的歸命呀!
Namas (名,中):歸命 (梵P.g.658)
Namas
(名,中,呼,單):歸命呀!
tri(數):三(梵P.g.554)
adhvika(形):世(梵P.g.40)
tri-adhvika--根據sandhi rules-->try-adhvika(形):三世
try-adhvik2n23(形,屬,複):諸三世的
Sarva
(形,男,複):一切的(梵P.g.1441) , all
Tath2gata(名,男):如來(梵P.g.522)
Tath2gat2n23(名,男,屬,複):諸如來的
這句子和「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一樣。
2. 唵 部尾 婆[口*縛]娜 [口*縛][口*梨] [口*縛] 者[口*梨] 者 者[齒*來](知皆反)
O3!
Bhuvi- bhavana-
vari
v2 cari
ca
ca62i`.
O3!
若所行又具備諸生起的、最勝的地界宮殿呀!
O3(聖字):極讚,祈念,祈禱文之開始之時。(梵P.g.303)
注:O3
字是無法解釋的,是佛與佛之間的語言,其意思只有佛才知道。因此無法解釋其意思。但能念誦正確的梵音,即可使念誦者得到不可思議的功效。
Bhuvi-=6ha(形):地面上建立的事物(梵P.g.966)
bhuvana(中):世界,地界(梵P.g.965)
bhuvi(中):世界,地界,地面上,地界上
注:「梵和大辭典」沒有bhuvi的直接解釋,總合
Bhuvi-=6ha及bhuvana的意思,可推測bhuvi是「世界,地界,地面上,地界上」的意思。
bhavana(名,中):宮殿,住處(梵P.g.950)
vara(形):最上,最勝(梵P.g.1173)
var1(形,女):最上,最勝
vari(形,女,呼,單):最上呀!
最勝呀!
v2(不變詞):或,若,及(梵P.g.1187)
cari(名,女):行,所行(梵P.g.463)
ca(接詞):或,及,又(梵P.g.451)
ca6(第一種動詞):生,起(梵P.g.454)
ca6ati(第一種動詞,現在法,為他,單):現生起
ca6a(名):生起
注:梵文文法裡,現在法的詞在變成命令法時,可以變成名詞。
ca62is(名,具,複):具備諸生起
ca62is--根據sandhi
rules-->ca62i`
這句子在「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是:O3! Bhuvi-bhavana-vare
v2 care
ca ca62i`. 句子意思一樣。
男性的「vara」可以變成女性的「var2」或「var1」;「var2」的呼格是「vare」;「var1」的呼格是「vari」。所以「vare」=「vari」。同樣的情況發生在「care」=「cari」。
3. 祖魯 祖魯 馱囉 馱囉 薩[口*縛] 怛佗[薛/木]多 馱(引)都 馱[口*梨] 缽蹋[牟*含](二合)
婆 [口*縛]底
Culu
culu, dhara dhara, sarva-
tath2gata-
dh2tu- dhari,
padma3
bhavati
掌呀!掌呀!執持呀!執持呀!執持一切如來舍利呀!
現作為蓮花
(形容一切如來舍利,如蓮花般地被掌持、執持。)
culuka(名,男又中):掌(梵P.g.477)
culu(名,男又中):掌
注:在梵文文法裡,「ka」加在原字後面並沒有影響原字的意思。
culo(名,男,呼,單):掌呀!
注:雖然「culo」的呼格會比較正確,但是「culu」比較順口,所以用回「culu」。
dhara(形):持,任持,受持,執持(梵P.g.630)
dhara(形,呼,單):執持呀!
Sarva (形,男,複):一切的(梵P.g.1441) , all
Tath2gata(名,男):如來(梵P.g.522)
dh2tu(名,男):身界,舍利,根性(梵P.g.641)
dhara(形):持,任持,受持,執持(梵P.g.630)
Dhar1(形,女):持,任持,受持,執持
Dhari(形,女,呼,單):受持呀!,執持呀!
sarva-tath2gata-dh2tu-dhari(形,女,呼,單):執持一切如來舍利呀!
padma(名,男):蓮花(梵P.g.733)
padma3(名,男,業,單):蓮花(被動)
bh9(第一種動詞):成,為,作,有,出,現(梵P.g.966)
bhavati(第一種動詞,現在法,為他,單):現成,現為,現作,
這句子在「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是:Culu
culu, dhara dhara, sarva-tath2gata-dh2tu-
dhare, padma3 bhavati. 句子意思一樣。
男性的「dhara」可以變成女性的「dhar2」或「dhar1」;「dhar2」的呼格是「dhare」;「dhar1」的呼格是「dhari」。所以「dhare」=「dhari」。
4. 惹也[口*縛]犁 畝祖犁 薩麼(二合)囉 怛佗[薛/木]多 達摩 斫迦囉(二合)
缽囉(二合) 靺[口*栗]哆(二合)娜
Jaya-vari,
mucuri, smara,
tath2gata-
dharma- cakra
pra-vartana.
勝妙呀! 解脫呀! 億念呀! 如來法輪流布呀!
Jaya(形):勝,勝利(梵P.g.493)
vara(形):妙,上妙,第一,最勝(梵P.g.1173)
var1(形,女):妙,上妙,第一,最勝
vari(形,女,呼,單):妙呀!最勝呀!
Jaya-vari(形,女,呼,單):勝妙呀!
muc(第四種動詞):解脫,脫,解,開,放,捨除(梵P.g.1047)
mucuri在「房山石經-釋教最上乘祕密臧陀羅尼集」的「一切如來心」(p.g25)是「母祖黎」,音譯是mucure。 Mucuri和mucure只是在文法上有差異,原字應該是mucura。不管是Mucuri,mucure還是mucura,「梵和大辭典」都沒有。
有人把mucuri譯成mudri。mudri是不對的,因為:
l
「祖」是「cu」的音,不可能是「da」。
l
「dri」是「二合」,但是「祖犁」及「祖黎」都沒有「二合」。
l
「房山石經-釋教最上乘祕密臧陀羅尼集」的「一切如來心」(p.g25)裡頭的「祖」字旁還有梵字「cu」。可見mudri是不對的。
筆者認為mucura是有這字的。「梵和大辭典」缺失了。它應該是從muc(第四種動詞)來的。意思應該是「解脫,捨除」
mucura(名,男):解脫,捨除
mucur1(名,女):解脫,捨除
mucuri(名,女,呼,單):解脫呀!
smara(名,男):億念,念(梵P.g.1528)
smara(名,男,呼,單):億念呀!
Tath2gata(名,男):如來(梵P.g.522)
dharma-cakra(名,中):法輪(梵P.g.632)
pra-vartana(形):生,起,進,流布(梵P.g.870)
pra-vartana(形,呼,單):流布呀!
這句子在「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是:Jaya-vare,
mucure, smara,
tath2gata- dharma- cakra pra-mardana
句子意思一樣。
男性的「vara」可以變成女性的「var2」或「var1」;「var2」的呼格是「vare」;「var1」的呼格是「vari」。所以「vare」=「vari」。同樣的情況發生在「mucure」=「mucuri」。
5. [口*縛]日哩(二合[(禾*ㄉ)/牛]音) 冒地 滿拏 楞 迦(引)囉(引) 楞 訖哩(二合)諦
Vajri-
bodhi-ma57a-ala3-k2ra- ala3-
k4te.
金剛菩提場的莊嚴具,在莊嚴中。
Vajra(名,中):金剛(梵P.g.1165)
Vajr1(名,女):金剛
bodhi(名,男):菩提(梵P.g.932)
ma57a(名,男):座,場(梵P.g.987)
ala3-k2ra(名,男):莊嚴,莊嚴具(梵P.g.134)
ala3-k4ta(過受分-->形):莊嚴(梵P.g.134)
ala3-k4te(形,於,單):在莊嚴中
注:根據sandhi
rules, ma57a-ala3-k2ra-ala3應該變成ma572la3-k2r2la3。但是為了方便念誦,羅馬字不跟從。
這句子在「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是:vajre-
bodhi-ma57a-ala3-k2ra- ala3-
k4te.句子意思一樣。
男性的「vajra」可以變成女性的「vajr2」或「vajr1」;「vajr2」的呼格是「vajre」;「vajr1」的呼格是「vajri」。所以「vajre」=「vajri」。
6. 薩[口*縛] 怛他蘗多(引) 地瑟恥(二合下同)諦
Sarva-
Tath2gata-
adhi=6hite.
一切如來在住持中。
Sarva
(形,男,複):一切的(梵P.g.1441)
, all
Tath2gata(名,男):如來(梵P.g.522)
Sth2(第一種動詞):止,住,立,坐(梵P.g.1514)
Adhi=6hita(過受分-->形):建立,住持(梵P.g.1515)
Adhi=6hite(形,於,單):在住持中
注:根據sandhi
rules, Tath2gata-adhi=6hite.應該變成Tath2gat2dhi=6hite.。但是為了方便念誦,羅馬字不跟從。
這句子和「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一樣。
7. 冒馱野 冒馱野
Bodhaya bodhaya.
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覺知,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覺知。
(這裡是念誦者祈求一切如來使眾生覺知。)
budh(第一種動詞):覺,能知,了知,成,成佛(梵P.g.929)
bodhayati(第一種動詞,使役法,為他,第三人稱,單):使覺知,使覺醒
bodhaya(第一種動詞,使役法又命令法,為他,第二人稱,單):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覺知
這句子和「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一樣。
8. 冒地 冒地 沒[亭*夜] 沒[亭*夜] 參 冒馱耶 參 冒馱野
Bodhi bodhi,
budhya budhya;
sa3 bodhaya,
sa3 bodhaya.
菩提呀!菩提呀!請您一定要(命令)覺知,請您一定要(命令)覺知;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一同覺知,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一同覺知。
bodha(名,男):菩提(梵P.g.932)
bodh1(名,女):菩提
bodhi(名,女,呼,單):菩提呀!
budh(第一種動詞):覺,能知,了知,成,成佛(梵P.g.929)
budhyati(第一種動詞,現在法,為他,第三人稱,單):現覺知
budhya(第一種動詞,命令法,為他,第二人稱,單):請您一定要(命令)覺知
sa3(接頭詞):一起,一同,together
budh(第一種動詞):覺,能知,了知,成,成佛(梵P.g.929)
bodhayati(第一種動詞,使役法,為他,第三人稱,單):使覺知,使覺醒
bodhaya(第一種動詞,使役法又命令法,為他,第二人稱,單):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覺知
這句子在「房山石經版一切如來心」是:Bodhi bodhi,
budhya budhya; sa3 bodhani sa3 bodhaya.
菩提呀!菩提呀!請您一定要(命令)覺知,請您一定要(命令)覺知;一同覺醒呀!請您一定要(命令)使之一同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