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空法语 素食护生 佛教知识 在线共修 法师介绍 影音下载 世间百态 法宝流通
最近更新 学习中心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网络皈依 佛电视台 佛友商讯 种植福田 深入经藏
全部资料 电 子 书 居士文章 佛教下载 我要提问 佛教修练 佛教寺庙 学佛博客 菩提文海
热门文章 网站活动 护持正法 佛教问答   消除业障 佛教新闻 学佛影院 佛教网摘
净空法师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用户中心 热点专题 戒除邪淫 戒杀放生 学佛感应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三昧耶戒真言


发布:阿弥陀佛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11/23 14:13:00   收藏

 

三昧耶戒真言

 

    有人恶心破毁佛戒不复清净者,诵此咒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怕盗法的同修请进)
    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

 

    一心顶礼、恭敬、赞咏、供养、随喜希有世尊 

    一心顶礼、恭敬、赞咏、供养、随喜希有三聚净戒真言

 

   原经文:唵 三摩耶 萨埵 鑁 

   慧律法师译:  唵  三麻牙  司都(凡姆) 

   果滨居士译: 嗡m   萨麻呀  司的哇m 

   注:m 念m之尾声.

   据本文意无别观想。但如印咒自成受戒。如金刚顶经说。若诵此咒一遍。如入坛轮证三摩提。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 身仝普贤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

 

   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故。 

   一切坛法未经师受。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或准神变经及义释中。以离念观智乃当意密。即神变经云。若族姓子住是戒者。当以身语意合而为一。义释三解。

 

   一是共缘共成此戒之义。所谓以方便等之所集成故。二是平等义。佛以三业合为一者。即是住平等法门。是故得名三世无障碍智戒也。令此持明略戒。若行人三业方便。悉皆正顺三平等处。当知即具一切诸佛律仪也。三裂诸相网。是住此实相平等法界本性戒时。无量三业皆同一相。诸见相网皆悉除灭。

 

    是故得名住无戏论金刚戒也。或阙上深信解者。拟加想念。如随闻记文云。若付戒时。印中想有白色◇鑁字。放大光明普照所请一切有情。彼诸有情蒙光照。及三世诸佛戒波罗蜜一时圆满。法界善法想为光明。流光灌顶贮彼身中。身仝普贤坐大月轮。绍诸佛职为佛嫡子)

今与汝等受三昧耶戒竟。从今已去能令汝等入如来位。是真佛子。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三昧耶戒者,平等佛戒也,无上菩提,以戒为基,行者当自净其意,寂然安住,即诵三昧耶戒真言(三遍)。 

◇禅要云,此陀罗尼,令诵三遍,即同闻戒,及余密法,亦能具足一切菩萨清净律仪,诸大功德,不可具说。 

◇唵 三 摩 耶 萨怛 梵
  诵三遍已。一切鬼神皆得堪闻甚深秘法。尽得具足三昧耶戒获无量福

 

引上白话

    此咒才诵此咒一遍,入道场与一切所修心法相应,所修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身同普贤菩萨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行者。假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再清净者,才诵此咒七遍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当初未破戒前一样清净。 

    修一切坛法虽未经上师传受,才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

 

感想: 

    在家居士多染恶缘,每有戒破心常懊恼不已,重有悔箭入心怯向佛道,不知如何,今仗此咒剎那戒行清净,安心办道,所作佛事必能广利,大善哉! 

    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

    重要提醒:如果害怕盗法,念3-7遍三昧耶戒真言就可以领受任何密法了。

视频: 三昧耶戒真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3NDc5MTQ4.html

【三昧耶戒真言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txt8/3meiye.asp

 




 


三昧耶戒真言 MP3下载
1.三昧耶戒真言(海涛法师教念)
2.三昧耶戒真言(果滨居士教念)

三昧耶戒真言利益 海涛 辑
 
◎三昧耶戒真言:唵 三昧耶 萨埵錽




1.三昧耶戒者,平等佛戒也,无上菩提,以戒为基,行者当自净其意,寂然安住,即诵三昧耶戒真言(三遍)。
 
2.此陀罗尼令诵三遍即同闻戒,及余密法亦能具足,一切菩萨清净律仪诸大功德不可具说。《禅要》
 
3.若族姓子住是戒者,当以身、语、意合而为一。《神变经》
 
4.此咒能使六道众生得戒清净,具足律仪的来接受我们的供养。
 
5.诵此咒一遍,入道场与一切所修心法相应,所修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
 
6.诵此咒者,结印中想有白色錽字,放大光明普照所请一切有情。彼诸有情蒙佛光普照,及三世诸佛戒波罗蜜一时圆满。身同普贤菩萨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行者。
 
7.诵此咒三遍已。一切鬼、神皆得堪闻甚深秘,尽得具足三昧耶戒获无量福。
 
8.假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再清净者,诵此咒七遍,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当初未破戒前一样清净。
 
9.修一切坛法虽未经上师传受,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破一切无师承自修密念佛咒之过。
 
10.在家居士多染恶缘,每有破戒心常懊恼不已,常有悔箭入心,怯向佛道,不知如何。今仗此咒,剎那戒行清净,安心办道,所作佛事,必能广利,大善哉!
 
11.如《金刚顶经》说:「若诵此咒一遍,如入坛轮证三摩提,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身同普贤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故。一切坛法未经师受,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

◎以上功德利益整理自《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三昧耶戒

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

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净菩提心为戒体,法界无量万德为行相之秘密真言戒。此戒能成就如来清净之智,三世诸佛由此证得菩提。故又称三世无障碍智戒。其戒相为不应舍正法、不舍离菩提心、不吝悭一切法、莫不利众生行等四重禁。此戒系密教修行之指针,真言行者必须受持,入坛行灌顶之前先受此戒,方得入坛。

三昧耶本具平等、本誓、除障、惊觉四义,故此戒亦有四义:

(一)平等行者初发心时,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于佛地三昧道,照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二)本誓以三平等之理为缘,起大誓愿,修大悲,行四无量、四摄等,能利益众生永不止。

(三)除障由本誓发得三三平等之戒体时,能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之恶业罪障。

(四)惊觉自惊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

又授此戒之作法,称为三昧耶戒仪、三昧耶戒作法;
道场则称为三昧耶戒场、三昧耶戒坛。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大日经疏卷九、卷十一、卷十六]


三昧耶戒

 (术语)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于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忏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

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则?所谓三摩耶戒者,以三种之菩提心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则之心,则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
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
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

此三聚戒者菩萨道。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二者声闻十善。三者缘觉十善。四者菩萨十善。五者佛十善。五种之别言多义广。备在论中。此不具载

[法门名义集 - 唐·李师政 撰]


三聚净戒

梵语tri-vidha^nis/i^la^ni。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菩萨三聚戒、三聚清净戒、三聚圆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三聚圆戒。即:

(一)摄律仪戒(梵sam!vara -s/i^la ),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

(二)摄善法戒(梵kus/ala -dharma-sam!gra^haka-s/i^la ),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 

(三)摄众生戒(梵sattva^rtha -kriya^-s/i^la ),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

(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
(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
(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报恩。
(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
(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
(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
(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
(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为大乘僧、俗之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解深密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法藏)]


om  sa  ma  ya  sa
唵 三 摩 耶 萨

ta  vam
埵 鑁

  (据本文意无别观想。但如印咒自成受戒。如金刚顶经说。若诵此咒一遍。如入坛轮证三摩提。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身同普贤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故。一切坛法未经师受。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或准神变经及义释中。以离念观智乃当意密。即神变经云。若族姓子住是戒者。当以身语意合而为一。义释三解。一是共缘共成此戒之义。所谓以方便等之所集成故。二是平等义。佛以三业合为一者。即是住平等法门。是故得名三世无障碍智戒也。令此持明略戒。若行人三业方便。悉皆正顺三平等处。当知即具一切诸佛律仪也。三裂诸相网。是住此实相平等法界本性戒时。无量三业皆同一相。诸见相网皆悉除灭。是故得名住无戏论金刚戒也。或阙上深信解者。拟加想念。如随闻记文云。若付戒时。印中想有白色vam鑁字。放大光明普照所请一切有情。彼诸有情蒙光照。及三世诸佛戒波罗蜜一时圆满。法界善法想为光明。流光灌顶贮彼身中。身同普贤坐大月轮。绍诸佛职为佛嫡子)。

  今与汝等受三昧耶戒竟。从今已去能令汝等入如来位。是真佛子。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1 册 No. 1320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http://read.goodweb.cn/esutra/read_sutra.asp?id=2593

作为出家人,要受过三坛大戒,不单是受三坛大戒,甚至在受过比丘戒、菩萨戒之后,最好还是要受过灌顶,受过三昧耶戒之后,才可以去三藏都可以看,否则,比如说在家的,出家的律藏就不能看,就是出家了,如果我们没有受过比丘戒,律藏还是不能看;受过比丘戒、菩萨戒了而没有受过三昧耶戒的,密乘的、密续的经典还是不能看,还是没有资格通达三藏。

--摘自《佛说盂兰盆释经》浅释 传喜法师开示


※密乘三昧耶戒一方面和大乘菩萨戒有相通之处,但另一方面,小乘和大乘显宗的戒律都没有三昧耶要求这么严格。举例而言,小乘别解脱戒相当于人的手足,菩萨戒相当于眼根,而密乘戒则相当于命根。对于密乘修行人而言,最为重要、最需要注意、一点点都不能失坏的就是密乘的三昧耶戒。

无论祈祷金刚上师、诵咒或是修持本尊,都没有超出三昧耶戒的范畴,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三昧耶只是一个孤立的修法,正如无垢光尊者在《实相宝藏论》中指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所有的大圆满的修法都已包括在了三昧耶戒范围之内。

※受持清净三昧耶戒会得到如海一般的功德。

※守三昧耶戒得到的不是暂时的善趣果报和安乐,只要守持清净的三昧耶戒,就可即生得到究竟的菩提果。

我们一定要时时观察自己的三昧耶是否清净,是否失坏了根本戒或是支分戒。

※修持密法如果能具足对上师的信心,且三昧耶清净,那么上师的加持就会如雨一般降临,无论修什么法都很容易。

--摘自走向解脱 三乘根本戒概述上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趣入密乘之后如果不守誓言则必堕地狱,若守誓言则可获得圆满佛果,除此二种外无有其它的去处,犹如将蛇置于竹筒中一般。譬如,竹筒里的蛇,上去或下去此外无去处。如《功德藏》云:“入密士夫之去处,恶趣(指地狱)佛外无三处。”因此对于分类细致、种类众多的密宗三昧耶戒是极难以守护的,所以阿底峡尊者也曾说:“入密乘时接连不断地出现过失。”既然尊者尚且如此,那么如今我们这些对治力薄弱、丧失正念、无有正知、不了解堕罪种类之人,所犯的堕罪数量必将犹如降雨一般多,因此我们应当立下誓言:随时随地念修金刚萨埵对治这些堕罪。之后至少每天不间断念诵二十一遍百字明极为重要。

--摘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问:受密乘戒是否必须先受显乘戒?

仁波且:显乘是密乘的基础。同样,显乘戒律亦是密乘戒的基础。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密乘戒包括了显乘戒,就象大乘的菩萨戒包括了小乘的别解脱戒一样。真正标准的密乘行者应当是:外持别解脱戒,内持菩萨戒,密持金刚乘戒。

问:灌顶时受何种戒律?

仁波且:不同的灌顶有不同誓言,比如结缘灌顶就不用受什么誓言。而不共前行、本尊四级灌顶以及无上密部心髓法要灌顶所应受的誓言都各各不同 。这种誓言就称为三昧耶戒。这些戒律,在灌顶时上师自会详说。

问:如果不是故意而是由于自己对戒律的不了解而违反了戒律是否一样算犯戒?

仁波且:法律绝不会因为你无知违犯判你无罪。佛曾经说过犯戒主要有四种原因:

1、对戒律持有轻毁之心明知而犯;

2、放逸而犯;

3、烦恼习气炽盛而犯;

4、由于自己的无知而犯。

  其中以第一种原因为最重,第四种虽然比前三种轻但一样算是犯戒。光受戒而不好好学戒本身就不如法,受戒之前应当先好好学戒,先恒量自己能否受持再去受戒。受戒之后更应当把戒律的开遮持犯牢记在心,一有违反马上忏悔。糊里糊涂是难免会出错的。

问:什么样的密乘行者算持戒清净?

仁波且:佛言:有两种人名为持戒清净,一种是从不犯戒的人;另一种是犯戒之后能发大惭愧心忏悔还净之人。

一个密乘行者他如果自皈依之后,能够遵照上师的教导毫无违背地去行,若有违背亦能随时随地发露忏悔,丝毫未曾扰乱上师的身、口、意,这样的行者可以说是持戒清净的密乘行者。

真正要做到持戒清净必须要了悟法性,一切境界不取不舍,既无能持亦无所持 ,念而无念,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是名真正持戒清净者。

问:证悟的人还有没有戒律?

仁波且:前面已经提到,要持戒清净必须了悟法性。

持戒究竟的目的就是为了净化烦恼,最终圆满地证悟自性。持戒是一种方便,为持戒而持戒是不对的。如《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在未证悟之前,持戒对我们来说是绝对重要的,我们应当先舍非法,牢牢把握住正知正念。就象我们未到达彼岸之前,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到了彼岸还背着船走,这不是另一种愚痴吗?

当证悟了一切的善恶、好坏、你我都法尔平等,也就无所谓持与不持。

--摘自: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答疑选录》

 

【三昧耶戒真言】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
佛门网 www.fomen123.com 作者:佚名 打印本页 实修论坛
·初学佛者指南:《快速学佛指引》 ·实修论坛——精进学佛者的一方净土!
·为何法布施胜财布施 精进提早得福报 ·佛教告诉我们宇宙真相 佛法治病案例有诚则灵
·在线阅读大藏经 不应食肉的佛经汇集 ·印光大师&宣化上人:紧急关头多念南无观音菩萨
 
 
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

【◇】(据本文意无别观想。但如印咒自成受戒。如金刚顶经说。若诵此咒一遍。如入坛轮证三摩提。一切善法皆悉满足。三聚净戒俱时圆满。身同普贤坐大月轮。一切诸佛忆昔本誓观察护念。设有人曾受佛戒。恶心破毁不复清净者。若诵此咒一七遍已。破戒罪垢悉得清净。一切戒品还得如故。一切坛法未经师受。诵咒七遍即许行作不成盗法。或准神变经及义释中。以离念观智乃当意密。即神变经云。若族姓子住是戒者。当以身语意合而为一。义释三解。一是共缘共成此戒之义。所谓以方便等之所集成故。二是平等义。佛以三业合为一者。即是住平等法门。是故得名三世无障碍智戒也。令此持明略戒。若行人三业方便。悉皆正顺三平等处。当知即具一切诸佛律仪也。三裂诸相网。是住此实相平等法界本性戒时。无量三业皆同一相。诸见相网皆悉除灭。是故得名住无戏论金刚戒也。或阙上深信解者。拟加想念。如随闻记文云。若付戒时。印中想有白色◇鑁字。放大光明普照所请一切有情。彼诸有情蒙光照。及三世诸佛戒波罗蜜一时圆满。法界善法想为光明。流光灌顶贮彼身中。身同普贤坐大月轮。绍诸佛职为佛嫡子)

今与汝等受三昧耶戒竟。从今已去能令汝等入如来位。是真佛子。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三昧耶戒者,平等佛戒也,无上菩提,以戒为基,行者当自净其意,寂然安住,即诵三昧耶戒真言(三遍)。

【◇】禅要云,此陀罗尼,令诵三遍,即同闻戒,及余密法,亦能具足一切菩萨清净律仪,诸大功德,不可具说。

【◇】唵三摩耶萨怛梵
诵三遍已。一切鬼神皆得堪闻甚深秘法。尽得具足三昧耶戒获无量福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一卷
 宋西天北印度三藏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
 
  次结三昧耶印。即诵密言曰。

  唵(引)三昧耶娑怛鑁(三合)

 

现代发音参考::嗡ong 萨嘛呀 萨达旺 (vam 哇姆,快速念即成旺)

害怕犯盗法罪的同修,先念这个三昧耶戒真言7遍(海涛法师开示过),免盗法罪。


=================

  佛部三昧耶真言曰。

  唵怛他(引)誐妒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诃。

  由诵结此印  一切佛部众
  加持于行者  不违自本誓
  次结莲花部  虚心作合掌
  微开进念定  即想观自在
  具相持莲花  而住瑜伽定
  分明诵三遍  顶右而散之

  莲花部三昧耶真言曰。

  唵跛娜谟(二合)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诃(引)

  由诵结印故  一切莲花部
  圣众来云集  本愿而加持

  金刚部三昧耶真言曰。

  唵嚩日嚧(二合)纳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诃(引)

  由诵及结印  一切执金刚
  皆集来现前  与愿不违誓

种种杂咒经一卷
 宇文周北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三昧耶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三迷(二)怛[口*履]三迷(三)三么曳(四)莎诃(五应诵三遍)


。即诵三昧耶真言七遍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啰怛曩(二合)吽。

  三昧耶真言曰。

  娜莫三满多母驮(引)南(引)(一)唵(引)阿(上声)三(去声)铭(二)底哩(二合)三(去声)铭(三)三(去声)么(鼻音)曳(引四)娑嚩(二合引)贺(引)

金刚解脱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谟(引)讫叉(二合)穆。

  三昧耶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底(丁里反)乞叉儜(三合)三么耶萨怛梵(三合)


  三么耶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引)三(去)么(鼻)野娑怛鑁。

  次结极喜三昧耶  定慧为月坚固缚
  忍辱愿度中交合  檀慧禅智竖相着

 

欢迎您复制相关内容并转发到其它相关网站、论坛、博客、QQ、MSN上,随喜功德!
更多文章:佛门网 > 咒语,认识佛友并参与讨论请访问:实修论坛(www.shixiu.org)


上一篇文章: 【佛顶无垢净光咒 】命终舍此身时,便得往生安乐世界

下一篇文章: 【如意轮陀罗尼】观世音菩萨随你心意满一切愿!诵此陀罗尼一遍悉得遂意
 

极乐世界图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心经》
修持感应 大悲咒
修持感应 金刚经
修持感应 楞严咒
修持感应 宝箧印
修持感应 地藏经
修持感应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浅析《雨宝陀罗尼经》:…
 发心不可思议,雨宝陀罗…
 [图文]梵文持世陀罗尼(…
 [图文]【原创】三周即入…
 网友随便念念雨宝陀罗尼…
 劝请广传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的神奇感应
 解决修持《雨宝陀罗尼》…
 昼三时、夜三时、前夜、…
 一部令我泪流三天的经书…
 
 没有相关文章
 
 
 
咒语真言MP3
  
·  毗卢遮那佛咒.mp3 
·  经典大悲咒 
·  梵唱大悲咒.mp3 
·  童声-大悲咒.wma 
·  大悲咒念诵版 
·  六字大明咒2 
·  药师咒(经典版)
·  药师心咒 
·  齐豫-观世音菩萨发愿偈大悲咒
·  地藏菩萨心咒.mp3 
·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mp3 
·  柯佩磊-往生咒.mp3 
·  观音灵感真言 
·  般若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经咒 
·  黄慧音-般若心经.mp3 


  


 
  佛曲MP3
  
·  一声佛号一声心.mp3 
·  许俊华-随喜自在念佛.mp3 
·  阿弥陀佛在心间.mp3 
·  许俊华-佛光永远照着你.mp3 
·  柯佩磊-极乐歌.mp3 
·  黄思婷-自由.wma 
·  黄杏怡-聆听来自恒河的声音.wma
·  观音菩萨如秋月.mp3 
·  达摩佛曲01 
·  达摩佛曲02 
·  达摩佛曲03 
·  达摩佛曲04 
·  达摩佛曲05 
·  达摩佛曲06 
·  达摩佛曲07 
·  达摩佛曲08 


   
 
 
 摘自佛门网
http://www.fomen123.com/fo/zhouyu/zhouyu/9397.html

 

 


分享到: 0

庄严佛网,利乐有情,欢迎护持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7171.htm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下载页面PDF文件(转换时间长,请耐心!)    在学佛网发布文章       编辑或删除

本文评论合计0条,点击查看 或发表评论            点击一边查看文章正文内容一边评论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20条(全部:三昧耶戒真言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2004-2013)